墙体自保温技术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详解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详解一、概述外墙自保温体系是指在建筑外墙表面采用绝热材料,并结合保温层、抹面层等材料构成的一种保温体系。
其作用不仅是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外墙自保温体系的施工技术不仅关乎建筑外观,还直接影响建筑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材料及工具准备1. 绝热材料:选择优质的绝热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XPS)、聚苯板、岩棉板等,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粘结料:选用专用的外墙保温砂浆,确保粘结力强,耐水性好。
3. 基层材料:选择适合的基层涂料或是基层砂浆,以保证外墙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
4. 抹面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抹面材料,如水泥砂浆、外墙涂料等。
5. 钉具:使用适合的墙体钉或者墙体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6. 工具:包括抹刀、坚果刀、捆扎带、搅拌器、刮板、毛刷等。
三、施工准备工作1. 清理基层:对建筑外墙表面进行清理,清除杂物、油污和粉尘等。
2. 处理裂缝:对外墙表面的裂缝进行处理,填补和加固。
3. 防潮处理:对外墙基层进行防潮处理,以保证基层的干燥和结实。
4. 打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用水平和垂直的线索进行定位,并标明保温板的安装位置。
5. 围墙保护:在施工现场围墙进行必要的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四、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步骤1. 粘结基层砂浆:先在外墙基层表面涂刷一层基层砂浆,保证其平整和耐水性。
2. 安装保温板:按照设计要求,将预先加工好尺寸的保温板用粘结料固定在基层砂浆上,注意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理和固定。
3. 安装配件:安装外墙角线、门窗保温框、外墙保温网等配件,保证外墙表面的完整性。
4. 粘结抹面网:在保温板表面涂刷一层粘结料,然后压贴抹面网,确保与保温板牢固粘结。
5. 抹面处理:对已固定的保温板表面进行抹面处理,保证外墙表面的平整和光滑。
6. 涂刷面层:选择合适的外墙涂料进行涂刷,确保外墙的美观性和防水性。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应用技术规程概述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是一种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的新型墙体结构。
它采用特殊的砌块材料进行搭建,结合保温隔热措施,大大提高了墙体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本文将对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的应用技术规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地介绍和探讨。
选择适宜的材料1.1 选用合适的砌块材料•使用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的砌块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砌块材料;•优先选择带有空气层的砌块材料,提高保温性能。
1.2 确保保温层材料质量•选用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的保温层材料;•保温层材料要与砌块材料相互协调,确保墙体整体性能。
确定适当的施工工艺2.1 墙体结构设计•根据墙体的使用要求和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墙体结构;•考虑墙体的承载能力、隔热防火性能等因素。
2.2 精确施工测量•在施工前,进行墙体的测量和标定;•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墙体的尺寸精确。
2.3 砌筑墙体•秩序砌筑墙体,保证墙体结构的牢固性;•注意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避免出现倾斜和不平整的现象。
2.4 完善保温层施工•确保保温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保温层的密实性,避免出现空鼓和缺陷。
优化墙体保温效果3.1 防止热桥效应•确保墙体表面的保温层连接紧密,避免热桥效应;•提高保温层的覆盖面积,减少热量损失。
3.2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选用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根据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厚度。
3.3 优化保温层的施工工艺•使用专业的施工工具和设备,确保保温层的平整度;•采用密封材料对保温层进行处理,防止渗水和漏风。
结论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的应用技术规程是确保墙体质量和保温效果的关键。
通过选用适宜的材料、确定适当的施工工艺和优化保温效果,可以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墙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将在建筑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规程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规程一、概述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墙体结构,其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本文将从材料选用、基础处理、砌筑工艺、保温层施工和装饰层施工等方面详细阐述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的施工技术规程。
二、材料选用1. 砌块:选用标准化生产的混凝土砌块,具有高密度、高强度、低吸水率、低热导率等特点。
2. 混凝土:选用抗渗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
3. 钢筋: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轧带肋钢筋。
4. 保温材料:选用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的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乙烯(EPS)或挤塑聚氨酯(PU)。
5. 粘结剂: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和强度的砂浆。
三、基础处理1. 基础应平整、结实、干燥、无松散土壤和无水泥、油污等污染物。
2. 在混凝土基础上应先涂刷一层防水涂料,以防止地下水渗入。
3. 基础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按照标高要求进行修正。
四、砌筑工艺1. 砌块应先浸泡至充分吸水。
2. 砌筑时应注意砌块的水平、垂直和齐平度。
3. 砌筑墙体应先进行一次验收,以确保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4. 在建筑墙体的四角和窗口、门洞等部位应预留伸缩缝。
5. 墙体高度超过2.5m时应设置砖托和水平线,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
6. 墙体内应设置钢筋骨架并与墙体砌筑一同施工。
五、保温层施工1. 在墙面砌筑完成后,应先将墙面清理干净,并涂刷一层砂浆。
2. 在墙面上涂刷一层粘结剂,并将保温板按规格摆放并压紧。
3. 在保温板上涂刷一层粘结剂,并将网格布嵌入其中。
4. 在网格布上涂刷一层砂浆,以增强抗裂性。
5. 在砂浆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保温层施工,以确保保温效果。
六、装饰层施工1. 在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先将墙面清理干净,并涂刷一层砂浆。
2. 在砂浆干燥后,进行第一遍涂料施工。
3. 在第一遍涂料干燥后,进行第二遍涂料施工。
4. 在第二遍涂料干燥后,进行第三遍涂料施工。
七、安全施工1. 工地应设置警示标志,指示出危险区域,并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薄浆干砌及薄层抹灰自保温墙体技术规程

薄浆干砌及薄层抹灰自保温墙体技术规程本技术规程主要介绍了薄浆干砌及薄层抹灰自保温墙体的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要求,以及验收标准等内容。
1.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在基础混凝土面层上应先铺设防潮层,并在其上建立基准线,以便后续施工。
(2)砌筑墙体:采用砖、轻质砖等材料进行干砌,注意对砖进行湿润处理,保证砖与砖之间的粘结力。
(3)处理墙体缝隙:在砌筑墙体后应及时进行缝隙处理,采用填缝剂填充缝隙,并用刮刀刮平。
(4)涂抹薄层抹灰:在墙体表面上涂抹一层2-3mm厚的薄层抹灰,并进行压光、打磨等处理,以保证表面光滑牢固。
(5)涂刷防水层:在薄层抹灰面层上涂刷一层防水涂料,以防止墙体受潮。
(6)粘贴保温板材:在防水层上粘贴保温板材,注意保温板材的平整度和粘结力。
(7)涂刷防护层:在保温板材上涂刷一层防护层,并进行打磨,以保护保温板材。
2.材料要求(1)砖、轻质砖等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2)填缝剂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粘结力,并防止开裂。
(3)薄层抹灰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结力和防水性能。
(4)防水涂料应符合国家标准。
(5)保温板材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
(6)防护层应具有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3.质量要求(1)墙体应垂直、水平,砖缝应均匀,不得有错、漏、缺及破损等现象。
(2)薄层抹灰表面应光滑牢固,无空鼓、脱落等现象。
(3)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不得出现漏刷现象。
(4)保温板材应牢固、平整,不得有空鼓、翘曲等现象。
(5)防护层应平整、光滑,不得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
4.验收标准(1)墙体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5mm。
(2)薄层抹灰表面不得有空鼓、脱落等现象。
(3)防水涂料涂刷均匀,不得出现漏刷现象。
(4)保温板材表面平整,不得有空鼓、翘曲等现象。
(5)防护层表面平整、光滑,不得出现开裂、脱落等现象。
自保温(ACC)砌体关键技术汇报

关键技术
内 容
绘制砌块排列图:根据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结合砌块的品种规格,灰缝厚度 和宽度、门窗洞口尺寸绘制砌块排列图。排列应从基础顶面或楼层面进行, 排列时应尽量采用主规格的砌块,砌体中主规格砌块应占总量的80%以上。 砌块排列应上下错缝搭接,搭砌长度宜大于砌块长度的1/3,且最小搭接长度 不得小于100mm。砌块排列图经项目内部会审后,报业主、设计、监理审核
内 容
关键技术
内 容
铺设砂浆垫层:粘结剂在搅拌前根据水灰比在桶内先放水,然后均匀的洒入粘 结剂干粉,用电动工具充分搅拌均匀,粘结剂搅拌完成后必需在4小时内使用 完毕,严禁使用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和搅拌完成后超过4个小时再加水搅拌使用 的情况,以确保粘结剂的粘接强度。砌筑时应用专用刮勺来抹粘结剂,这样可 以保证砌筑的灰缝饱满度和同时可以降低粘接剂施工损耗以及提高砌筑速度。 铺设第一皮砌块:砌块就位应避免偏心,使砌块底面水平下落,拉线控制砌体 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用托线板挂直,校正为止。第一皮砌块的砌筑是关键。砌 筑灰缝厚度为2~3mm,并确保灰缝饱满。 逐皮砌筑墙体,安装L型铁件: (1)砌块砌筑前应把表面浮沉和杂物清理干净,从定位砌块处开始,施砌一 皮校正一皮。外墙AAC自保温体系,AAC砌块墙均凸出梁外皮50~100mm( 与外保温平齐)。安放砌块时在底面和垂直侧面用专用刮勺抹专用粘结剂,可 以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80%。砌筑时应用水平尺和橡皮锤来校正墙体的边 线、水平、垂直位置,并使砌块之间的灰缝挤浆,保证粘接剂的粘接牢靠。
工艺流程
绘制墙体砌块排列图→ 清扫楼层基层 → 墙体位置弹线放样 → 设置构造柱、抱框柱→ 铺设砂浆垫层 →铺设第一皮砌块→ 逐 皮砌筑墙体、安装L型铁件 → 连系梁、圈梁、过梁等设置→逐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施工技术指南

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施工技术指南一、前言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是当前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具有保温、隔热、防火、耐久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其施工技术较为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本文将从材料、工具、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材料1.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石粉、石灰、砂子、轻质骨料、膨胀剂等,保温材料为聚苯颗粒。
2.砂浆:砂浆应采用强度等级为M5-M10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为1:3-4。
3.砖墙用钢筋:钢筋直径一般为6-8m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4.其他材料:木工具、水泥、沙子、水、支架、风管、电线管等。
三、工具1.锤子、扳手、切割机、电钻、打孔机、水平仪。
2.砂浆桶、扫帚、抹子、刷子、平板、铲子、水平尺、计量杯等。
四、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首先对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洁净、结实,然后在基础上铺设防水层。
2.砌墙:将预制好的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砌墙,要保证其水平、垂直、平整、稳定。
同时,为了保证砌块之间的粘结力,应在砌墙过程中加固。
3.加固:砌完一层后,应在砌块上切割槽口,将钢筋嵌入其中,并用钢丝将其固定在砖墙上。
然后在槽口中灌入水泥砂浆,使其与砌块紧密结合。
4.放线:在砌墙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保证砌块的平整、垂直、水平等。
5.质量控制:在砌墙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质量,包括砌块的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平整度等,同时要注意保温材料的铺设和密实度。
6.安装支架:在砌墙过程中,需要安装支架,以保证砌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其它:在砌墙过程中,还需要考虑风管、电线管等的安装问题,以确保建筑的正常使用。
五、质量控制在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墙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用优质材料,并对其进行检验。
2.砌块尺寸:应严格控制砌块的尺寸,以保证砌墙的平整度。
3.墙体平整度:应严格控制墙体的平整度,以保证墙体的外观质量。
建筑节能中墙体自保温技术应用及发展论文

建筑节能中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摘要] 随着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节能日益重要。
目前实施建筑节能的重点是采用墙体节能保温技术。
本文结合该技术发展状况,介绍了当前墙体保温技术及使用材料的特点,并着重论述墙体的自保温技术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 建筑节能;保温墙体;自保温墙体材料;热桥能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促进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而能源不可再生,消耗速度逐渐加快,导致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及建筑能耗不断增长,因此建筑节能就变得非常重要。
建筑节能途径包括: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降低建筑设施运行能耗。
1.墙体保温技术在整个建筑的热损失中,围护结构传热的热损失达到80%。
因此,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
其中,外墙占比例最大,是能量耗散的主要部位,所以建筑节能重点是墙体保温[1]。
外墙保温是建筑物本体节能的重要手段。
主要的技术措施有如下几种:1.1 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内保温就是在外墙的内侧使用保温材料,使建筑达到保温节能作用的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进度快、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等技术指标要求不高及取材方便等优点。
但是由于圈梁、楼板等会收起热桥,热损失较大;并由于材料、构造、施工等原因,容易造成墙体开裂。
近年来,随着节能指标的提高,内保温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1.2 外墙外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采用该类保温系统的建筑,无论是从外装饰效果,还是居住的舒适程度,都是值得推广及应用的节能新技术。
如今,外墙外保温建筑已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2]。
外墙外保温体系就是在基层墙体外面附加聚苯板等保温性良好的绝热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或外涂保温砂浆,该外墙用砖石或混凝土建造。
外墙外保温体系保护主体结构,可延长建筑物寿命,消除“热桥”的影响。
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英文回答:The application of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for wall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se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buildings by reducing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walls. In this response, I will discuss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One of the key requirements for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is the choice of insulation material. Different types of insulation materials, such as expanded polystyrene (EPS), extruded polystyrene (XPS), mineral wool, and polyurethane foam, can be used for wall insulation. The selection of the insulation material depends on factorssuch as the desired thermal performance, cost-effectiveness, and fire resistance.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wall thermal insulationsystems is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The installation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trained professionals to ensure proper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may involve preparing the wall surface, applying adhesive or mechanical fixings, and theninstalling the insulation material. The joints and gaps should be properly sealed to prevent thermal bridging andair leakage.Furthermore,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thermal performance. The thickness of the insulation layer depends on factors such as the climate zone, building orienta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For example, in colder climates, a thicker insulation layer may be required to minimize heat loss.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durability and maintenance of the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The system should be ableto withst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moisture,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nd physical impacts. Regularinspections and maintenance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中文回答:墙体自保温系统的应用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自保温技术
墙体自保温技术是在外墙外保温技术因施工或材料因素而出现开裂、渗漏、脱落等情况下而出现的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
是指使用的墙体围护结构材料本身在满足建筑结构作用的同时,还满足当地建筑节能热工性能的要求,配套轻质保温砌筑砂浆,并对现浇梁、冷(热)桥及剪力墙等热工性能差的部位进行外保温隔热的处理。
墙体自保温技术具有与结构同寿命、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保养维修,比外墙外保温技术成本低等优点。
在建筑工程中,把用于控制室内热量外流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把防止室外热量进入室内的材料称为隔热材料。
统称为保温隔热材料或绝热材料。
其共同点是:质轻、疏松、呈多孔状或纤维状,以其内部不流动的空气来阻隔热的传导。
墙体自保温技术是将结构材料与绝热材料有机结合于一体。
一、常用墙体块材自保温技术
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1.1 定义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矿渣、砂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为基本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搅拌、发气、切割和蒸压养护等工艺加工而成,代号ACB。
适用于低层建筑的承重墙,多层建筑的隔墙和高层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1.2 常用主要技术性能
干密度级别B05 B06 B07 备注干密度(kg/m3)≤525 625 725
强度等级≥A2.5 A3.5 A5.0
干燥收缩率(mm/m)≤0.80 0.80 0.80 快速法
冻后强度(MPa)≥ 2.0 2.8 4.0
导热系数:(w/m.k)≤0.14 0.16 0.18
1.3 产品执行标准。
GB1196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产品应用标准JGJ/T17《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4 产品应用于外填充墙,低限厚度为240mm,强度级别不小于A5.0。
2. 泡沫混凝土砌块
2.1 定义泡沫混凝土砌块是用物理方法将泡沫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由水泥基胶凝材料、集掺合料、外加剂及水等制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自然或蒸汽养护而成的轻质多孔混凝土砌块,代号FCB。
常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墙体和屋面。
2.2 常用主要技术参数
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相同
2.3 产品执行标准:JC/T1062《泡沫混凝土砌块》
3.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砖)
3.1 定义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砖)是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混凝土多排孔砖与高效隔热保温材料复合而成的保温砌块(砖)。
按强度等级分为承重型和非承重型。
按
保温材料放置时间可分为工厂预置型砌块(砖)和施工现场后置型保温砌块(砖)。
3.2 常用的几种产品
3.2.1 复合燕尾槽式EPS板砌块(砖)
在砌块(砖)成型时,人工或机械手将燕尾槽的EPS板插入成型模具中而压制成型的自保温砌块(砖),产品热工性能可通过EPS 板厚度调整。
3.2.2 预置EPS(XPS)板砌块(砖)
在砌块(砖)成型后,人工或机械手将加工好的EPS(XPS)板插入砌块(砖)的条形孔内而成保温砌块(砖),产品热工性能可通过置入EPS(XPS)板的排数和厚度调整。
3.2.3 复合无机发泡材料砌块(砖)
在砌块成型后,孔洞中自动浇注无机发泡混凝土,经养护、加工
而成的保温砌块(砖),产品热工性能可通过砌块(砖)孔洞排列及保温材料厚度调整。
3.2.4后置型保温砌块(砖)
砌块(砖)砌筑成墙后,将发泡保温材料注入混凝土砌块(砖),孔洞中形成的保温砌块(砖)。
4. 自保温混凝土砌块(砖)
混凝土砌块(砖)生产中,加入保温材料(如EPS颗粒、珍珠岩等)经搅拌,成型养护而成的多排孔保温砌块(砖)。
5. 烧结淤泥节能砖
5.1 烧结淤泥多孔、微孔节能砖
利用江河湖泊淤泥、粉煤灰、秸秆等工农业废弃物生产的烧结淤泥多孔、微孔节能砖,其热工性能可通过孔型结构、秸秆等掺量调整。
5.2烧结淤泥多孔(EPS板)节能砖
利用江河湖泊淤泥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烧结多孔砖,在生产厂经加工插入EPS板等保温材料而成的节能砖。
6. 烧结页岩尾矿模数砖
以页岩、尾矿泥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烧结多孔砖。
7. 蒸压多孔砖
7.1 蒸压灰砂砖
以石灰、砂为主要原料,经制坯,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空心砖或多孔砖。
7.2 蒸压粉煤灰砖
以粉煤灰、石膏、集料为主要原料,经制坯,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空心砖或多孔砖。
二、常用墙体板材自保温技术
1、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表面涂防锈剂的焊接钢筋网,提高了加气混凝土的抗弯承载力。
产品性能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的要求,板材的热工性能等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的要求。
2、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预制混凝土外墙板作为墙体保温可采用夹芯保温复合墙板。
常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热工性能见下表
类别板厚(mm)EPS板厚(mm)热阻值(m2.k/w)
普通混凝土板180 50 1.01 200 60 1.17 220 80 1.50
陶粒混凝土板180 60 1.25 200 80 1.57 220 100 1.88
注:普通混凝土板导热系数1.74w/m.k
陶粒混凝土板导热系数0.77w/m.k
EPS板导热系数0.041w/m.k
3、金属面夹芯板
3.1定义:金属面夹芯板是指金属面板、底板与保温芯材通过粘结剂复合而成的保温复合板材。
根据芯材不同,可分为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和金属面岩棉夹芯板三种。
产品应分别满足《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JC/T689、《金属面硬质聚氨酯
夹芯板》JC/T868和《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JC/T 869的要求。
3.2材料要求
3.2.1面材
金属面夹芯板采用金属面材可为彩色涂层钢板,基面应采用热镀锌钢板和镀铝锌合金钢板。
单面重量不应小于90g/m2,应符合《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的规定。
3.2.2芯材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应符合《绝热用模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10801.1的规定,体积密度≥18kg/m3;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应符合《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GB/T3806的规定,体积密度≥30kg/m3;
岩棉板应符合《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GB/T11835的规定,体积密度≥100kg/m3。
三、热桥剪力墙处理
1. 保温砂浆
2. 保温板EPS、XPS板
3. 保温装饰板EPS、XPS、PU板
4. 现场喷涂PU
5. 无机保温板
ALC板
泡沫混凝土板
烧结陶瓷发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