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深静脉置管术培训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深静脉置管》课件

05
CHAPTER
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技术将更加精准和微创,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总结词
目前,深静脉置管通常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技术,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创伤和并发症。同时,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可能带来更加先进的导管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置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的症状包括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无法回抽血液等。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局部按摩、改变体位等措施,若无法缓解堵塞,则需及时拔除导管。
VS
血栓形成是深静脉置管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与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措施,同时需及时拔除导管。
特点
深静脉置管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深静脉置管的材料、设计和置管技术等方面得到了不断改进,提高了置管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发展
历史
适应症
深静脉置管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患者,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深静脉置管》ppt课件
目录
深静脉置管概述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流程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深静脉置管概述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将导管插入深静脉内的技术,通常用于长期输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领域。
定义
深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能够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血管损伤。
CHAPTER
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技术将更加精准和微创,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总结词
目前,深静脉置管通常在影像学设备的引导下进行,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精准的导航和定位技术,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创伤和并发症。同时,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可能带来更加先进的导管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置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详细描述
导管堵塞的症状包括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无法回抽血液等。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局部按摩、改变体位等措施,若无法缓解堵塞,则需及时拔除导管。
VS
血栓形成是深静脉置管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与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手术取栓等措施,同时需及时拔除导管。
特点
深静脉置管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深静脉置管的材料、设计和置管技术等方面得到了不断改进,提高了置管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发展
历史
适应症
深静脉置管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患者,能够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深静脉置管》ppt课件
目录
深静脉置管概述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流程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深静脉置管概述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将导管插入深静脉内的技术,通常用于长期输液、血液透析、肿瘤化疗等领域。
定义
深静脉置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等优点,能够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血管损伤。
深静脉穿刺置管课件

锁骨下径路
△体位: 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
头 低 位 1 5 °, 肩 后 垫 小 枕 ( 背
曲),使锁肋间隙张开,头转
向对侧
.
49
.
50
先用2%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试 穿大多穿不到
右手持穿刺针,保持针尖斜面向足 侧,针干与皮肤平面呈15-25°, 针尖指向胸骨上凹
诀窍: 尽量保持穿. 刺针与胸壁呈水51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Intensive
Care
Med.2004
Aug;
30(83): 31681-
CRBSI——致病菌
致病菌
N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27
肠球菌
4
阴沟肠杆菌
1
肺炎克氏菌
1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1
念珠菌属
1
.
34
三腔CVC应当从哪个腔取血
• 在CRBSI的病例, 40%的CVC仅一个导管 腔有细菌的明显定植
.
38
手部清洁
• 1977以来, 共有7项前瞻性研究显示, 改进 手部清洁能够显著减少各种感染并发症
Larsen.Clin Infect Dis 1999;29:1287-94
Lancet 2000;356:130.7-1312
39
最严格的隔离措施(maximal barrier precautions)
b.若伴有胸膜刺破,胸膜腔负压作用,形成血胸,
肝素化、凝血功能障碍病人应特别谨慎
.
26
并发症---- 气胸
大多因进针部位较低或进针过深,0.5~5%
表现: a.大多为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 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胸像确诊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 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下组成的三角之后 下部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之后
60
选择R穿刺优于L 右颈内静脉 与无名静脉和上腔
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右侧无胸导管
67
2)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颈内静脉与胸 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96
1)插管时并发症
胸导管损伤 左侧锁骨下静脉插管可损伤胸导管,穿刺点 可有清亮淋巴液渗出。此时应拔除导管,如 出现胸腔内有乳糜则应放置胸腔引流管。
头内侧缘进针,直指同侧乳头 进针2~3cm即可进入颈内静脉 一般选用中路穿刺。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
可以避开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另外此 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73
后路法
穿刺点: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 作为进 针点(锁骨上缘2~3横指)
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 指向胸骨柄上窝。
进针方法: 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 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 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左右即可进 入锁骨下静脉.
41
42
锁骨上路
基本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eldinger技术和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利弊: 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 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路安全,且不需经过肋间隙,送 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针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不需 要用钢丝导入,到位率较高。也可以经此路径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放置心内膜起搏器。 很少发生导 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情况。但由于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导管不 易固定。
60
选择R穿刺优于L 右颈内静脉 与无名静脉和上腔
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右侧无胸导管
67
2)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颈内静脉与胸 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96
1)插管时并发症
胸导管损伤 左侧锁骨下静脉插管可损伤胸导管,穿刺点 可有清亮淋巴液渗出。此时应拔除导管,如 出现胸腔内有乳糜则应放置胸腔引流管。
头内侧缘进针,直指同侧乳头 进针2~3cm即可进入颈内静脉 一般选用中路穿刺。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
可以避开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另外此 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73
后路法
穿刺点: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中、下1/3交点 作为进 针点(锁骨上缘2~3横指)
进针:针干呈水平位,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 指向胸骨柄上窝。
进针方法: 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 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 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左右即可进 入锁骨下静脉.
41
42
锁骨上路
基本操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eldinger技术和外套管针直接穿刺法
利弊: 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 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路安全,且不需经过肋间隙,送 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针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不需 要用钢丝导入,到位率较高。也可以经此路径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放置心内膜起搏器。 很少发生导 管误入颈内静脉的情况。但由于进针点位于锁骨上窝,导管不 易固定。
《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课件

联合治疗模式
深静脉置管将与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谢谢
THANKS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输液治疗、需要 接受高渗性液体的输注等,深静脉置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护理难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 等,深静脉置管可以作为紧急救治手段之一,为患者争取 宝贵的抢救时间。
05 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CHAPTER
果。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教 育,提高其自我管理和保护意识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远程医疗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的远程监测和护理将成为 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个体化治疗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深静脉置管个体化治疗,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
置管后的护理
固定与标识
确保导管固定稳妥,并在 导管上标识置管日期、深 度等信息,以便后续观察 和维护。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情况 ,以及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渗血等异常情况。
保持清洁
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洁 消毒,并保持干燥,以预 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导管 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保持敷
导管堵塞
如发现导管堵塞,应先检查导 管是否打折、弯曲或受压,然 后使用尿激酶或肝素进行溶栓
。
导管破损
如发现导管破损,应立即拔除 导管,并检查破损原因,防止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感染
如发现穿刺点红肿、疼痛或有 脓性分泌物,应立即进行抗感 染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深静脉置管将与其它治疗方法相结合,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谢谢
THANKS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需要接受长期输液治疗、需要 接受高渗性液体的输注等,深静脉置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痛 苦和护理难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 等,深静脉置管可以作为紧急救治手段之一,为患者争取 宝贵的抢救时间。
05 深静脉置管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CHAPTER
果。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深静脉置管护理教 育,提高其自我管理和保护意识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远程医疗
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的远程监测和护理将成为 可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个体化治疗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深静脉置管个体化治疗,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
置管后的护理
固定与标识
确保导管固定稳妥,并在 导管上标识置管日期、深 度等信息,以便后续观察 和维护。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导管的通畅情况 ,以及穿刺部位有无红肿 、渗血等异常情况。
保持清洁
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清洁 消毒,并保持干燥,以预 防感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导管 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保持敷
导管堵塞
如发现导管堵塞,应先检查导 管是否打折、弯曲或受压,然 后使用尿激酶或肝素进行溶栓
。
导管破损
如发现导管破损,应立即拔除 导管,并检查破损原因,防止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感染
如发现穿刺点红肿、疼痛或有 脓性分泌物,应立即进行抗感 染治疗,必要时拔除导管。
《深静脉置管术》课件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减轻患者痛苦
深静脉置管术的穿刺点位于深部组 织,不易被外界污染,从而减少了 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 痛苦。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深静脉置管术能够减少护士穿刺的 时间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 浪费。
05 深静脉置管术的未来发展 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深静脉置管术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气胸、血胸、血栓形成等。
详细描述
气胸和血胸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置管过程中发生,需要紧急处理。血栓形成则与置管时间过长、患者处于制 动状态等因素有关,需要采取抗凝治疗等措施。
04 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与价值
临床应用范围
手术患者
需要长时间输液、大量输血或 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如肿瘤
查阅和评估。
03 深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及 处理
导管感染
总结词
导管感染是深静脉置管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详细描述
导管感染通常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发热。感 染的原因可能与无菌操作不严格、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护理不当等有关。处 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等。
化疗、手术中监测等。
重症患者
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进行血 流动力学监测的重症患者。
急救患者
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道,如严 重创伤、休克等患者。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条件差 ,难以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的患
者。
与浅静脉穿刺的比较
置管时间长
深静脉置管术的置管时间较长,可长 达数月至数年,而浅静脉穿刺的置管 时间较短,通常仅为数天至数周。
减轻患者痛苦
深静脉置管术的穿刺点位于深部组 织,不易被外界污染,从而减少了 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 痛苦。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深静脉置管术能够减少护士穿刺的 时间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 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 浪费。
05 深静脉置管术的未来发展 与研究方向
新技术与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深静脉置管术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气胸、血胸、血栓形成等。
详细描述
气胸和血胸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在置管过程中发生,需要紧急处理。血栓形成则与置管时间过长、患者处于制 动状态等因素有关,需要采取抗凝治疗等措施。
04 深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与价值
临床应用范围
手术患者
需要长时间输液、大量输血或 使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如肿瘤
查阅和评估。
03 深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及 处理
导管感染
总结词
导管感染是深静脉置管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详细描述
导管感染通常表现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疼痛、渗出等症状,有时还伴有发热。感 染的原因可能与无菌操作不严格、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护理不当等有关。处 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拔除导管等。
化疗、手术中监测等。
重症患者
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进行血 流动力学监测的重症患者。
急救患者
需要紧急建立静脉通道,如严 重创伤、休克等患者。
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条件差 ,难以建立外周静脉通道的患
者。
与浅静脉穿刺的比较
置管时间长
深静脉置管术的置管时间较长,可长 达数月至数年,而浅静脉穿刺的置管 时间较短,通常仅为数天至数周。
深静脉置管精品PPT课件

• 封管要点 • 封管液:稀肝素 • 配制方法:一支普通肝素加入100ML或者250ML的生理盐水中。 • 保存时间:12h
#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
术后的观察
1、置管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等异 常情况,置管术后第一天换药,以后3-7天换药一次, 应每班认真交接,观察敷料有无松脱或者卷边并及时 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禁止抓痒,做好心 理护理,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更换衣服时勿牵拉 拖拽导管
3更换敷贴时碘酒,酒精局部消毒皮肤,敷贴选用棉织透 气胶贴或者3M敷贴
压力(ICU科) 5、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6、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热情、主动
,耐心细致地讲解置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 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 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 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 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 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 2、 签《深静脉穿刺置管 术告知书》。
深静脉置管的注意 事项
目录
概念 分类 目的 术前护理 术后观察及护理 注意事项 封管
#
概念
• 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 静脉,插入各种导管 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 ,利用其测定各种生 理学参数,同时也可 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 便利途径。是重症病 房,大手术和救治危 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 段
#
分类
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
#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
术后的观察
1、置管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等异 常情况,置管术后第一天换药,以后3-7天换药一次, 应每班认真交接,观察敷料有无松脱或者卷边并及时 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禁止抓痒,做好心 理护理,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更换衣服时勿牵拉 拖拽导管
3更换敷贴时碘酒,酒精局部消毒皮肤,敷贴选用棉织透 气胶贴或者3M敷贴
压力(ICU科) 5、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6、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
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热情、主动
,耐心细致地讲解置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 消除家属的紧张和恐惧 心理,配合医护人员完 成操作过程。同时说明 在穿刺过程中及术后有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 患者及家属做出选择。 2、 签《深静脉穿刺置管 术告知书》。
深静脉置管的注意 事项
目录
概念 分类 目的 术前护理 术后观察及护理 注意事项 封管
#
概念
• 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 静脉,插入各种导管 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 ,利用其测定各种生 理学参数,同时也可 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 便利途径。是重症病 房,大手术和救治危 重患者不可缺少的手 段
#
分类
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
《深静脉置管护理》课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导管通畅
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及时 处理堵塞的导管。
预防感染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 更换敷料,预防感染的发生。
记录护理情况
对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记录, 为后续的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
03 深静脉置管的并 发症及处理
导管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深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05 深静脉置管的健 康教育
患者教育
深静脉置管介绍
向患者详细介绍深静脉置 管的用途、优点、注意事 项等,帮助患者了解该项 治疗的重要性。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日常护 理,包括如何清洁皮肤、 如何更换敷料等,以确保 置管的正常运作。
并发症预防
向患者介绍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感染、血栓等, 并指导患者如何预防这些 并发症的发生。
02 深静脉置管的操 作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01
02
03
评估病人情况
了解病人病史、用药情况 、凝血功能等,评估病人 是否适合进行深静脉置管 。
准备用物
准备深静脉置管所需的各 种物品,如导管、注射器 、敷料等。
病人准备
告知病人操作过程、注意 事项,消除病人的紧张情 绪,取得病人的配合。
操作步骤
选择穿刺部位
强调医护人员培训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重要性,以提高 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
包括深静脉置管的基本知识、置管技术、日常护理、并发 症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式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掌握深静脉置管护理的相关知 识和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深静脉穿刺置管课件

深静脉穿刺置管课件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医院中极为常见的操作技能,主要用于输液、输血和肿瘤 化疗等治疗项目。本课件将介绍深静脉穿刺的技巧、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 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深静脉穿刺方法
准备工作
术前检查和确认患者信息,准备好穿刺所需器材, 洗手消毒并佩戴手套。
皮肤准备
清洁穿刺部位,使用无菌巩膜消毒液进行消毒,在 穿刺点周围铺垫无菌物品。
出血
穿刺后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现局部渗血,严 重时需处理。
气胸
针头进入肺组织,导致气胸。
预防和处理深静脉穿刺并发症
1
预防并发症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按规范操作,严格消毒,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2
紧急处理
如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止穿刺,采取紧急处理,如停止出血、止血、换药敷料 等。
3
后续管理
穿刺操作完成后,应注意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换药处理,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和出 现其他后遗症。
穿刺操作
采用无菌操作,认真观察皮肤的皮下脂肪层和血管 走行,采用快速而准确的进针方式穿刺。
管路固定
插管成功后需固定好管路,注射液体或药物后再检 查,以确保患者无不适和漏液。
深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1 患者评估
2 穿刺部位
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病史和过敏史, 了解并准确掌握病情变化。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避免穿刺到皮下组织、 动脉或深层静脉瓣膜处。
技巧和技巧
• 练就熟练的无菌操作方法,注重巩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 加强对患者的口述沟通能力,能清晰、准确地向患者传达操作过程和
注意事项。 • 结合自身实际操作经验,不断积累、总结和分享深静脉穿刺操作的技
巧和技巧。
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医院中极为常见的操作技能,主要用于输液、输血和肿瘤 化疗等治疗项目。本课件将介绍深静脉穿刺的技巧、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 症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
深静脉穿刺方法
准备工作
术前检查和确认患者信息,准备好穿刺所需器材, 洗手消毒并佩戴手套。
皮肤准备
清洁穿刺部位,使用无菌巩膜消毒液进行消毒,在 穿刺点周围铺垫无菌物品。
出血
穿刺后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现局部渗血,严 重时需处理。
气胸
针头进入肺组织,导致气胸。
预防和处理深静脉穿刺并发症
1
预防并发症
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按规范操作,严格消毒,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2
紧急处理
如出现并发症,应立即停止穿刺,采取紧急处理,如停止出血、止血、换药敷料 等。
3
后续管理
穿刺操作完成后,应注意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换药处理,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和出 现其他后遗症。
穿刺操作
采用无菌操作,认真观察皮肤的皮下脂肪层和血管 走行,采用快速而准确的进针方式穿刺。
管路固定
插管成功后需固定好管路,注射液体或药物后再检 查,以确保患者无不适和漏液。
深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
1 患者评估
2 穿刺部位
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病史和过敏史, 了解并准确掌握病情变化。
选择正确的穿刺部位,避免穿刺到皮下组织、 动脉或深层静脉瓣膜处。
技巧和技巧
• 练就熟练的无菌操作方法,注重巩固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 加强对患者的口述沟通能力,能清晰、准确地向患者传达操作过程和
注意事项。 • 结合自身实际操作经验,不断积累、总结和分享深静脉穿刺操作的技
巧和技巧。
实践经验和案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概述
● 禁忌证
*
* * *
*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
穿刺方法
一、锁骨下径路
△体位: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头低足高15°
肩后垫小枕(背曲),使
锁肋间隙张开,头转向对侧
△穿刺点定位: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1.0cm
△皮肤消毒:按胸部手术要求消毒皮肤
PCWP<LVEDP
Noncompliant LV(ischemia,hypertrophied LV) Aortic regurgitation(premature closure of the mitral
valve) LVEDP>25mmHg
并发症(1)
并发症(2)
并发异的各种情况
PAWP>LVEDP
PAWP<LVEDP
1.正压通气
2.PEEP 3.胸内压↑ 4.PAC不在肺III区 5.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6.心动过速 7.肺血管阻力↑ 8.二尖瓣阻塞(狭窄) 9.肺静脉受压(肿瘤) 10.二尖瓣返流 11.心内左向右分流
二、锁骨上径路 △体位:肩部垫小枕、头转向对侧、挺露锁骨上窝 △穿刺点定位
胸锁乳头肌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约1.0cm △消毒铺巾
△穿刺: ※ 针干与锁骨或矢状切面呈45°角
在冠状面针干呈水平或略前偏15° 朝向胸锁关节
※ 进针1.5~2.0cm
解剖特点
股静脉为髂外静脉的延续,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下 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内,位于动脉的内侧,在腹股沟韧带下 1.5-2cm处有大隐静脉汇入。由于此处股动脉搏动容易触及,定位 标志明确,与之伴行的股静脉直径较粗大,因此行股静脉穿刺容易 成功。
1.主动脉瓣返流
2.左心室顺应性降低 3.肺动脉分支减少 (全肺切除术、肺栓塞 )
PCWP>LVEDP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 PEEP Increased intrathoracic pressure Non-West Lung Zone III PAC placem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creased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Left atrial myxoma Mitral valve disease(stenosis,regurgitation)
上至发际,下及全胸与上臂,铺洞巾即可
△穿刺:
*先用0.5%利多卡因作穿刺点局麻 *右手持连结注射器之穿刺针,保持针尖向内偏向头端直指锁骨胸骨端的后上 缘前进。 *针干与平面呈25~30°,进针3~5cm。 *要求:1.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
2.贴近锁骨后缘
原因:胸膜壁层可超过第一肋2.5cm
● 概述
● 禁忌证
*
* * *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1=Boulanger(1976) 2=Brindman和Costley(1973) 3=Mostert等(1970)
4=Ciretta和Gatel(1972) 5=Jernigan等(1970)
感谢你的耐心倾听
6=Paily等(1970) 7=Vaughan和Weygandt(1973) 8=Rao等(1977) 9=English等(1969) 10=Prince等(1976) 11=Hall等(1977)
* *
● 操作方法
*
*
*
● 注意事项
*
*
*
*
● 并发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