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东北师范大学统计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2013-2017东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大数据报告

3/3
吉林
36.9%ຫໍສະໝຸດ 北京20.3%辽宁
13.1%
四川
7.1%
上海
4%
广东
3.7%
黑龙江
2.9%
天津
2.9%
浙江 2.6%
山东 2.3%
0%
20%
40%
60%
80%
100%
2/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7&type=2&year=2018
就业分布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7&type=2&year=2018
1/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平均起薪
对口率
就业地区分布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7&type=2&year=2018
招生年份 2016年(理) 2015年(理) 2014年(理) 平均
录取批次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线差
最低分位次
招生人数
本科一批 610
614.6 623
85
17208
7
本科一批 594
600.5 608
50
18042
4
本科一批 610
616.6 627
37
北师大map就业情况 -回复

北师大map就业情况-回复题目:北师大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引言:北师大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底蕴的一所名校,在培养人文社科、教育学和艺术类人才方面具有优势。
为了深入了解北师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本文进行了一项详尽的调查与分析,包括就业率、就业地区、行业分布和薪资水平等相关因素。
一、毕业生就业率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北师大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较高,约在85左右。
其中,教育学、人文社科和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更高,达到90以上。
这与北师大的教育优势和学科特色密切相关。
二、就业地区分布:我们对北师大毕业生的就业地区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天津。
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然成为北师大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之地。
此外,北师大毕业生也倾向于去发达的一线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三、行业就业分布:北师大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也非常丰富多样。
根据我们的数据统计,教育行业、文化传媒行业、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是北师大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
其中,教育行业是北师大毕业生就业的首选行业,占据了约40的比例。
此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也较多地进入了文化传媒行业。
四、薪资水平调查:北师大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整体较为可观。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大多数毕业生的起薪在5000-8000元之间,其中一些优秀的毕业生薪资甚至超过10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行业的薪资相对较低,但处于稳定增长态势,且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
五、就业困境和解决方案:尽管北师大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就业困境。
首先,竞争激烈导致部分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其次,一些非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行业转型和适应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北师大和各相关院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就业指导、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等,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结论:通过本文对北师大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北师大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主要就业地区集中在一线城市;毕业生的就业行业主要涵盖教育、文化传媒、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等领域;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整体较为可观,但仍存在一些就业困境需要解决。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7 届毕业生中,汉族毕业生 8555 人,占 92.66%。本科毕业生中汉族 7384 人,其他 603 人。研究生中汉族 1171 人,其他 75 人
3
2017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毕业生就业率 (一)全校就业率
截止到 2017 年 9 月 1 日,2017 届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的 7366 人,就 业率为 79.78%;本科生落实就业去向的 6537 人,就业率为 81.85%;研究 生落实就业去向的 829 人,就业率为 66.53%。
本科毕业生中,师范类毕业生 3865 人,占本科毕业生 48.39%。非师范毕业生 4122 人,占本科毕业生的 51.61%。
表 1-1-1 2017 届本科生毕业生人数
毕业研究生中,硕士研究生 1173 人,博士研究生 73 人。
(二)毕业生结构 1、学院分布
1
2017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7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篇 毕业生基本情况
第一章 毕业生生源结构
(一)毕业生人数 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届毕业生共计 9233 人, 其中本科生 7987 人,占全体毕业生的 86.5%;毕 业研究生 1246 人,占全体毕业生的 13.5%。
表 1-1 2017 届本科生毕业生人数
5、国内就业区域分布
6、省内就业区域分布
7
2017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二章 就业变化趋势分
一、就业率变化
1、近五年本科毕业生、本科中师范类毕 业生、本科中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变化
2、近四年,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
二、就业结构变化
1、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结构变化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〇一七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4)第一部分:2017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6)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6)(一)总体规模 (6)(二)结构分布 (6)二、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0)(一)总体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0)(二)各院(系)就业率 (10)(三)各专业就业率 (11)(四)未就业情况分析 (13)三、签约流向 (14)(一)就业地区分布 (14)(二)就业单位分布 (16)(三)就业行业分布 (19)(四)就业职位分布 (22)四、其他就业形式 (25)(一)国内升学 (25)(二)出国(境) (26)(三)自主创业 (27)第二部分:就业创业工作的主要作法 (29)一、就业指导聚集精准 (29)(一)分类指导助推精准 (29)(二)基层项目助推精准 (33)(三)程序管理助推精准 (35)(四)资讯提供助推精准 (36)二、市场建设力求创新 (36)(一)校外市场趋于成熟、更加稳固 (36)(二)校内市场面向专业、形成集群 (37)三、师生培训着眼实效 (42)(一)教师培训 (42)(二)学生培训 (43)四、创业实训注重成果 (44)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及就业创业典型 (46)一、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 (46)(一)总体就业率稳中有升 (46)(二)就业率100%的专业大幅增加 (46)二、就业创业典型 (48)(一)考研典型 (49)(二)公考典型 (51)(三)就业典型 (52)(四)创业典型 (53)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 (55)一、基层就业比例稳步增长 (55)二、专业对口率进一步提升 (56)三、教育主体就业心态发生了变化 (56)四、毕业生就业选择更趋多元 (57)第五部分: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58)一、对母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58)(一)毕业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匹配的满意度分析 (58)(一)毕业生对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与就业需求匹配的满意度分析 (59)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反馈 (60)(一)各种能力对大学生求职的重要程度分析 (60)(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分析 (61)前言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是由东北师范大学申办、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实施普通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
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3篇经过了XX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XX年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格外关注。
XX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XX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
再创历史新高!XX年预计应届毕业生再次突破700万。
针对如此大的就业压力,特做出此次调研。
希望能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的选择就业。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活动共回收问卷103份,其中学生问卷78份,企业问卷25份。
主要目的是获取XX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及企业需求的相关信息,为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参考与借鉴,帮助大学生作出更合适的职业规划方案。
二、样本详情:本次调研活动样本涵盖了河北省地区的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河北省内25家大中小型企业。
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三:XX年河北省内计算机专业状况分析:(一)大学生未就业人数的现状:为了调研应届毕业生人数问题,我们首先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的数量做了一个评估。
总结:(1)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大多数,占总数量的78.21%,而其中的21.79%包括已经进入社会和没有毕业的大学生。
(2)其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是52.56%,超出正在找和已找到工作总数的5.13%。
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群也属于没有工作,所以从调研结果中得出共有84.61%的人没有工作。
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有85个人需要工作。
(3)参与本次调研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比例是男生占53.85%,女生的比例是46.15%,男生要高于女生人数的7.7%。
根据应届毕业生调研问卷的比例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二)XX年各企业需求分析:为了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未来发展状况。
特别对企业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指标进行探究,以明确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解析:根据公司性质分析看出:(1)私企比重要高于其他性质企业。
虽然说国企、外企和政府机关更享有优势。
但是中国市场统领用工大军的依然是私企。
(2)这些企业对于今年的是否需要it类人才结果表示,有84%的企业是需要it技术人才的。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pdf

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3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4年2月目录【主报告】 (2)一、技术报告 (4)二、主要结论 (6)三、基本情况 (8)(一)规模结构 (8)(二)就业率 (9)(三)就业流向 (10)(四)就业途径 (14)(五)就业满意度 (17)(六)求职成本 (17)四、相关分析 (19)五、对教育教学反馈 (21)六、主要特点 (21)七、发展趋势 (27)【专题研究】 (30)【大事记】 (31)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13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学校现有23个学院(部),68个本科专业,1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国家文科、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有1个国家级实验室,5个教育部实验室。
近年来,学校以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以打造“教育家的摇篮”作为办学的目标追求,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思路,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毕业生以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
学校每年有近40%的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生和本校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沿海城市就业,还有一批学子出国深造。
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全国获此殊荣的四所高校之一。
2009年9月,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10年,学校荣获“2010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师范类专业是每年报考的热门专业类,而且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如何师范类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师范类专业的就业肯定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也是非常稳定的。
首先,师范生是一个从古到今的热门话题,在现在的社会里,像教师,医生,律师等等这种职业属于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所以很多人愿意做。
其次,这些职业待遇比较正规,而且工资比较稳定,工作环境相对较好,比在工厂里做流水线打工或者工地搬砖好太多,特别是教师这个职业。
很多人在工地搬砖,日晒雨淋,也挣不到几个钱,很多人在厂里打工,每日都在跟机器并肩作战,做流水线,领到的两三千工资也还是解决不了自己的生活需求。
据统计,北京师范大学的就业率在95%以上,华东师范大学就业率在97%左右,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东北师范大学近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1% ,其中师范生的就业率近10年始终是100%,还有许多师范高校就业率都很高,所以就业前景相当可师范类专业的就业率都很高,备受考生们青睐。
与其他专业不同,师范类专业有比较固定的就业去向,每年各地都会有教师招聘,该专业的多数同学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最后,从事教师职业,成本低。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考编制,就是因为教师类职业稳定,收入较高,在这样一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就业竞争力很大的环境下,教师职业能满足很多人的家庭经济收入。
而且教师职业还能享受很多国家给出的很多优惠政策。
目前到以后,教师这个职业依旧会有很大的前景。
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大,不管是什么职业,竞争力都很强,在现实的社会,很多人都会想追求-份稳定轻松的工作,而且,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越来越注重教育,所以,教师这个职业,在未来,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东北大学2013就业质量报告

2013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东北大学学生指导服务中心2014年2月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把毕业生输送到国家需要的地方是大学承担的国家责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将高校毕业生作为青年就业的重点促进对象。
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东北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学校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不断强化“大就业”概念,形成了“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体系化建设为统领,以专业化建设为基础,以全程化和全员化建设为保障,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具体工作思路,明确了“稳定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工作目标,建立起“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等荣誉称号。
2013年,学校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建设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将做好就业工作纳入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继续以就业质量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全程化生涯发展指导、高端就业市场培育、优质就业服务“三大”就业工作体系和打造“九大”就业工作平台,突出重点,开拓创新,逐步建立起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就业工作卓有成效。
2013年,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及博士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分别达95.2%、92.2%和100%。
目录1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1.1 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1)1.2 毕业生就业率及毕业去向 (1)2 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2)2. 1 毕业生国内工作情况 (2)2.1.1 国内工作总体情况 (2)2.1.2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3)2.1.3 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 (4)2.1.4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6)2.1.5 重点单位就业情况 (7)2.2 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9)2.3 2013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情况 (9)3 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 (10)3.1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10)3.2 社会有效需求总量持续减少,求职签约中的不确定性增加 (10)3.3 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招就两难”的矛盾更加明显 (10)4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措施和经验 (11)4.1 倡导“大未来”视野,引导学生人生发展与“中国梦”相结合 (11)4.2 推进“学业.职业.事业衔接计划”,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并重 (12)4.3 “百千人才对接计划”,市场开拓与就业质量并重 (13)4.4 畅通就业“绿色通道”,规范管理与优质服务并重 (13)4.5 注重专业化建设,以高素质队伍推动工作科学化发展 (14)5 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 (15)5.1 构建基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 (15)5.2 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15)5.2.1 反馈招生与专业设置 (15)5.2.2 反馈教育教学改革 (16)5.2.3 反馈学生指导与服务 (16)1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1 毕业生规模及结构2013届毕业生共6523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535人,占54.2%;硕士毕业生2654人,占40.7%;博士毕业生334人,占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专业介绍
专业课程
开设课程: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数学实验,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与泛函、概率论、数理 统计,抽样调查,随机过程,多元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及统计软件、 回归分析,可靠性数学,实验设计与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数学,证券投 资的统计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分析与软件 设计。学习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方法、资料的处理归纳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教学方法为在一 般性面授基础上,辅以各种类型的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如要 围绕一个课题,自己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处理。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 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就业分布
平均起薪
对口率
就业地区分布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25502&type=2&year=2018
2/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北京
30.9%
3/3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25502&type=2&year=2018
1/3
2018/4/17
志愿360 - 个性专业报告
数据解读:
就业分布:近五年,每年学习该专业的人从事的职业(前五名)。 平均起薪:近五年,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及四年后平均起薪预测。 对口率:指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的所占比例。 就业地区分布: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哪些地区就业(只显示分布前十地区)
历年录取分数
招生年份 2016年(理) 2015年(理) 2014年(理) 平均
录取批次 最低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线差
最低分位次
招生人数
本科一批 611
615.5 623
86
16781
4
本科一批 599
599
599
55
16011
2
本科一批 -
-
-
-
-
-
-6056076117116396
3
独家大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简历样本,并非全部毕业人数)
吉林
20%
广东
18.2%
辽宁
9.1%
贵州
5.5%
河南
3.6%
江苏
3.6%
海南 1.8%
上海 1.8%
青海 1.8%
0%
20%
40%
60%
80%
100%
https:///report/MajorReportInSchool?schoolId=157&majorIdPublic=25502&type=2&year=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