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

合集下载

养猪场母猪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分析

养猪场母猪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分析

养猪场母猪产房饲养管理要点分析产房是鹿霍的生产核心,母猪围产期和如愿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

操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都是非常党务工作规范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产房要求纯朴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空气新鲜1.1产房的卫生产房是整个猪场中最干净的区域,氛围控制非常重要。

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现状化肥消耗,增加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

产房的猪绝大部分转出后,首先彻底清理猪舍并地下粪沟。

然后用清水把平房的、屋顶、墙壁、门窗、产床、饲槽、贝唐等设施一切饲养设备设施,所有地面和地下粪沟晾干冲洗干净。

凉干后用2%的火碱水喷洒冷藏,3天后用清水冲洗、凉干,再用其他消毒药消毒、再冲洗、凉干。

然后封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漂白剂蒸消毒,3天后开窗放气3~4天,方可进猪。

1.2产房内温度控制尽量保持舍内恒温,需要变化温度时一定时候缓和进行,切忌温度骤变。

在保温箱中加红外线灯等保温设备,给乳猪缔造一个局部温暖环境。

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内保持20℃;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内25℃,保温箱内35℃;乳猪2周龄保持舍内23℃,保温箱内32℃;乳猪3周龄保持舍内21℃、保温箱内28℃;乳猪4周龄保持舍内20℃、保温箱内26℃。

1.3产房内湿度控制保持产房内干燥、通风。

因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都有利于病原体疟原虫繁殖,引致乳猪下痢等疾病。

梅雨季节高湿可用负压通风去湿,低温高湿可用暖风机低温控制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为宜。

1.4产房内空气质量控制其要求猪舍空气新鲜、少氨味、异味。

有害气体(CO2、NH3、H2S)浓度过高时,会降低猪实际上的免疫力,影响猪的正常生长,长时间有害气体加上猪舍中的尘埃,容易使猪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要减低猪舍内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用风机换气。

1.5产房内噪音的压制母猪绵羊分娩前后保持舍内安静,可避免母猪突然性起卧压死砸伤乳猪,同时有利于顺产。

国外资料介绍,噪音性的应激可诱发应激综合症和伪狂犬疾病发生。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一、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1、要保证母猪健康生长,繁殖性能优良,产房的环境条件是非
常重要的,避免温度过低或落差较大,要保证猪场室内的温度在20-22℃为宜,空气湿度在65%以上,空气的洁净度最好比室外的空气洁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尽量低于室外的水平。

2、对母猪的肥胖程度应该及时控制,不能让母猪收入过胖,这
样容易供不上足够的能量,影响产活仔猪数。

3、合理配置食物配比,特别是新西兰统一营饲料配比,能够提
高母猪生长性能,促进繁殖效果。

4、产房的母猪要精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录管理制度,根据母
猪的品种、老龄、胎次分类管理,对母猪实行全天候的关怀照料,以保证母猪的健康。

5、要定期检测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兽,采取措施止痢
和治疗,以减少猪类死亡率。

6、要加强对产房的清洁和维护,以免危害母猪的健康。

7、产房中母猪的鉴定和投放要规范,尽量避免特殊母猪的混入,以保证在产房中正常的繁殖循环。

8、严格执行关羊、关猪的规定,及时出棚,准时断奶,以减少
母猪产活仔猪的死亡率。

9、要及时解决产房中的诸多问题,预防和治理猪类疾病,以保
证母猪健康快速繁殖,提高猪场的产蛋率。

规模化猪场产房细节管理

规模化猪场产房细节管理

规模化猪场产房细节管理母猪管理产前母猪洗澡母猪进产房前,产床、保温箱等要彻底清理消毒,将猪只身上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消毒1次,到上产床后第2天再连猪带床进行两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的病原体。

分娩母猪的护理母猪分娩后,生殖道仍处于开放状态,体力衰弱,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菌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要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常用的保健方案:1.输液。

鱼腥草20毫升+地塞米松l5毫克+阿莫西林3克+500毫升葡萄糖生理盐水,在产出第1头子猪后进行,恢复母猪体力;为缩短产程,可在输液后半程重新组建缩宫素20单位。

2.药物保健。

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每千克2克,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和防止疾病垂直传播。

产后母猪的饲喂母猪产妇后采食量高低直接影响子猪的成活率、断奶重和母猪断奶后发情,一般情况下根据母猪抵抗力、膘情、胎次进行,采用湿拌料,夏季可增加饲喂次数,提高泌乳期的猎捕量,减少泌乳期失重;泌乳期采食量控制在6千克以上,分娩后的母猪每天饲喂红糖200克,每天2次,连用10天,这样有利于母猪体力恢复和恶露的,为下个繁殖周期奠定基础。

子猪管理接生备齐各种工具(接生布、保温灯、碘伏、消毒线、剪刀、剪牙钳、保健药物等),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巴氏乳房,对产床进行消毒,最后清洗母猪鼻窦。

当子猪分娩后,先把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又把全身擦拭干净,然后在离脐部2厘米~3厘米处结扎脐带,离结扎处l厘米剪断脐带,擦碘伏彻底消毒;剪牙要剪成平齿,不伤及牙龈,防止细菌感染;灌服布洛芬如庆大霉素、乳酸环丙沙星等抗生素2毫升,预防子猪腹泻;给子猪奶时首先挤掉第1滴奶水,了解母猪的有效乳头数目,让子猪及时吃上为初乳。

接生后的护理1.寄养。

寄养寄居目的是为了提高子猪成活率和整齐度。

选择奶水好、母性好的母猪进行寄养,寄养前随时观察子猪生长状况,对弱小王子猪进行并窝,提高其成活率。

2.断尾。

在产后l天~3天进行。

坎氏长度要求公猪至睾丸中间,母猪到阴户下端,断尾钳要达到一定的温度,防止断尾后出血。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产房是猪场的最关键环节之一。

只要我们能够充分掌握猪群的生长特点,就能养好产房,得到最大的生产效益。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

猪场产房的饲养管理技术一、母猪的生产管理1、产房消毒上一批母猪仔猪调走后,必须对产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

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移走产房里的各种物品,包括保温灯、记录本、保温板等,清扫产床下和粪沟里的粪便等杂物。

(2)用高压水枪冲洗地面产床,再用2%烧碱水泼洒。

烧碱水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起到发泡的作用,便于将黏在地面及栏杆上的粪便清除干净,但是烧碱水对铁栏杆特别是对未整体热镀锌的栏杆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注意。

(3)待烧碱水泼洒1-2小时后再用高压水枪彻底的冲洗产房尤其注意栏杆及漏缝地板角疙瘩处。

注意栏舍周边、门窗、瓦面(天花板)、用具、料槽等也要一丝不苟地清洗。

(4)待清洗完毕后,把产房门窗紧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熏蒸时要保证产房封闭不透气;也可用广谱消毒液消毒,最好选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药分两次消毒。

(5)产房空置2天以上,并且保证里面彻底干燥后再调入母猪。

2、待产母猪管理产房彻底消毒空置,检查每一个水嘴没有任何问题后,将待产母猪提前一周调入产房,便于母猪适应产房新环境及饲养员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调入前对母猪彻底的清洗消毒,特别是母猪的外阴和乳房。

同时记载着母猪详细信息的母猪卡也要跟随母猪进入产房。

如果部分母猪存在问题,妊娠母猪饲养员或技术员需要将这些问题与产房接管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

3、母猪饲喂为保证母猪的奶水充分,产力充足及仔猪出生重量,需要在产前1个月给母猪饲喂高品质哺乳母猪料(如康地哺乳母猪料5944),饲喂量达到3-3.5kg每天。

产前3天限料并在母猪分娩当天停止饲喂,这样可以防止母猪便秘及因胃肠道压迫子宫导致的难产,但要保证母猪有充足的饮水。

产后逐渐提高母猪的饲喂量,并在产后7天达到最大饲喂量。

母猪产后护理方案

母猪产后护理方案

母猪产后护理方案
母猪产后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暖环境:确保母猪及仔猪处于适宜的温暖环境中,可以使用灯光、加热器等方式提供合适的温度。

2. 干净卫生:保持产房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母猪和仔猪的粪便,并保持床铺的干燥。

3. 饲养管理:给予母猪适宜的饲料,包括高营养的饲料、饮水和补充适量的维生素等,以促进母猪的康复和乳汁分泌。

4. 分娩后观察:密切观察母猪的体温、食欲、精神等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后问题,如乳汁过少、产后发热等。

5. 母猪与仔猪的相处:确保母猪与仔猪之间的亲子关系正常建立,可以采取暖窝或保护栏的方式,防止母猪压死仔猪。

6. 定期喂养:设定规律的喂食时间,每天分几次喂食,确保母猪和仔猪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7. 预防疾病:为母猪接种疫苗,排除一些可能感染的病原体,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8. 隔离保护:在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母猪和仔猪隔离开来,保护它们不受其他动物干扰,也能更好地照料它们。

9. 营养补充:给予母猪适当的营养补充,如矿物质、维生素等,以帮助母猪恢复体力。

10. 定期体检:定期请兽医进行体检,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以上是母猪产后护理的一些常见方案,具体的护理方案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养殖方式进行调整。

母猪分娩接产和产后护理保健的重点措施

母猪分娩接产和产后护理保健的重点措施

母猪分娩接产和产后护理保健的重点措施在搞好分娩舍的环境控制的同时,主要做好产仔监控和产后护理。

应尽可能减少初生仔猪的各种应激,如注射应激、低温冷应激和其它不良环境应激等。

、帮助新生仔猪安全渡过“生死三关”,控制腹泻和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新生仔猪“生死三关”即:出生关、初生6小时免疫关和7日龄内腹泻关。

过好“出生关”:过好新生仔猪出生关,主要是搞好接生、固定奶头、吃好吃足初乳、保温防冻、防潮和防压等工作。

保障新生仔猪安全渡过并适应从“母体子宫内胎膜羊水环境到自然环境”、“母体胎盘被动供氧到自主呼吸”和“母体脐带被动供养到自主摄食”的三大转变。

保健工作重点是:搞好新生仔猪的保温工作,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干燥,如使用环境改良剂“护舍安”保持产房的干燥以防地面的潮湿。

过好初生6小时“免疫关”一定要保证初生仔猪6小时内吃好吃足初乳,过好免疫关,让母源抗体真正的起作用。

初生仔猪自身无先天免疫力,只有靠出生后6小时内吃够初乳获得母源抗体,才能提高抗感染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初生仔猪的小肠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特别是小肠粘膜的绒毛上皮细胞具有功能复杂的“顶端核仁系统”,该系统能够参与吸收大量母源抗体和其它初乳营养物。

并且,初生仔猪的肠壁具有独特的胞饮作用,这种特殊的胞饮作用让仔猪能在出生6小时内能完整吸收和充分利用初乳中的抗体和与免疫有关的活性细胞,6小时之后该系统开始关闭,4小时之后完全丧失完整吸收抗体的作用。

一切应激因素,特别是寒冷刺激会严重影响该系统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初生仔猪对营养物质和母源抗体的吸收,使疾病变得容易发生。

过好7日龄内“腹泻生死关”哺乳阶段的母猪,如果体内存在一定量的毒素,可直接通过母乳影响仔猪而发生中毒性腹泻。

饲料霉变产生的毒素因其分子结构比较稳定,难以在体内环境被分解,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母乳中,进而引起仔猪腹泻。

当哺乳母猪发生炎症和严重应激等状况时,机体极易产生诸如组胺和白三烯等一系列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会通过奶水进入仔猪肠道,刺激肠壁发生炎性反应,引发仔猪腹泻。

产房母猪保健程序

产房母猪保健程序

产房母猪保健程序一、母猪产前产后饲料加药保健:配方:80%太妙菌素30g+15%金霉素500g+益母草500g用饲料稀释至5000g 拌均匀,在母猪分娩前3天和分娩后0—7天,饲喂25g/次·头,2次/天·头。

二、母猪产后保健:1、产程结束后,子宫内投放安宫康1枚。

2、产程结束后,肌注消炎药(替奥福1支)。

每天一次,连用2天。

三、母猪子宫内膜炎预防:1、顺产母猪常规保健:母猪分娩7~8头仔猪时,进行药液滴注保健。

第一瓶静滴配方:5%葡萄糖氯化钠500ml+10%vc20ml+vB1、20ml+催产素20IU。

第二瓶静滴:葡萄糖酸钙250ml。

2、母猪发生难产并未发生子宫内膜炎的保健:7胎老龄母猪和初产母猪常常发生难产。

第一瓶静滴配方:5%葡萄糖氯化钠500ml+10%vc20ml+VBI20ml+三磷酸腺苷二钠10ml+催产素20IU。

第二瓶静滴配方:葡萄糖酸钙250ml,当第二瓶输完后,母猪难产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时,则1小时后再使用第一瓶静滴配方的药液继续输液。

3、母猪子宫内冲洗溶液:母猪子宫内冲洗溶液统一使用0.9%生理盐水,不得擅自用消毒药液代替或自配冲洗溶液。

4、母猪子宫内冲洗药液与投药夜配方:(1)冲洗药液配方:生理盐水1000~1500ml+氯前列稀醇1ml(或催产素20~30lu);投药液配方:用头孢噻夫0.24g溶解于80ml生理盐水中。

5、冲宫于宫内投药液的操作:使用一次性输精管和一次性输精瓶,将冲洗药液输进母猪子宫内进行冲洗,将其内污秽物彻底引流出来,药液输入量和冲洗次数,以引流出来的药液清亮为准。

过1小时后再输入投药液80ml于母猪子宫内.冲洗和投药连续3天,每天1次。

药液温度在35度。

6、母猪子宫内膜炎辅助治疗:对于有流产、胎衣不下、产死胎、木乃伊、和难产等情况的分娩母猪,除进行子宫冲洗和投药液外,还必须进行抗菌素输液治疗,同时,在分娩后24小时内肌注氯前列稀醇2ml。

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

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

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一、引言母猪是生产仔猪的重要动物, 在生产后的产房管理对母猪健康和仔猪的生存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母猪的产仔能力,改善仔猪的生长环境及促进生猪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产房的设计1. 空间布局:产房的空间应该足够宽敞,保证母猪在产房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产房的地面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以防止细菌感染。

2. 温度控制:产房内应该安装恒温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

特别是在冬季,应该保持恒温在20-25摄氏度。

3. 采光通风:产房内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有利于母猪和仔猪的生长。

应该安装通风设备,定期检查和清洁通风口和窗户。

4. 分娩栏:分娩栏应该设计成舒适、保暖、干燥的环境,以促进母猪顺利分娩。

5. 饮水设施:产房内应该安装便利的饮水设施,保证母猪在分娩后及时饮水。

6. 饲料设施:产房内应该安装适宜的饲料设施,保证母猪分娩后能够及时进食。

三、母猪分娩管理1. 分娩检查:母猪进入分娩期前,应该对母猪进行检查,确保母猪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如发现母猪疾病或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处理。

2. 分娩监控:在分娩过程中,应该对母猪进行监控,确保分娩过程顺利进行;如发现分娩困难,应该及时处理。

3. 产仔救护:在分娩后,应该观察母猪和仔猪的情况,如发现仔猪有问题,应该及时处理,保证仔猪的生存率。

四、产后护理管理1. 产后清洁:对母猪产后的分娩栏进行清洁,保持清洁干燥的环境。

2. 饮食管理:产后的母猪应该提供适宜的饲料,保证母猪产后的身体恢复和分泌乳汁。

3. 疾病防治:对产后的母猪进行疾病防治,防止母猪感染疾病;如有疾病发生,应该及时处理。

4. 分娩后观察:在产后应该对母猪和仔猪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五、养猪员的管理1. 培训:所有的养猪员工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母猪产后产房管理制度并能正确执行。

2. 熟练技能:养猪员工应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处理母猪产后产房的各项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猪场的产房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产后三联症、无乳或少乳、采食量不佳及掉膘严重等状况都令管理者们头疼不已。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
一、产房环境控制
(一)宗旨
产房内有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最佳温度为18~20℃,另一方面最佳温度为35℃。

确保母猪和仔猪有适当的环境温度是我们的产科病房每天的挑战。

(二)办法
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

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温度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保持在28℃。

3.母猪洗澡后至少3天内体温逐渐达到产前标准,使母猪适应生产环境,减少热应激,有助于减少死产的发生。

4、高低温度计的放置位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6.70%的仔猪出生后身体损失是由辐射和传导损失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有产前加热室、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设备。

二、产房操作规程
(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
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最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
1、彻底清扫产房。

2、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

水泥地板、渗漏网、材料槽、中间挡板、围墙、粪沟天花板和普通工具铲。

3、消毒:①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②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

4、干燥。

(二)产房的准备
进入生产室前应准备好母猪:1、脚盆内消毒水;2、小猪喂养槽清洗;3、每个柱均配备保温设备;4、通风设备正常运行;5、饮水机配备充足的水;6、高低温表;7、准备好所有桌子;8、根据生产室温度的提高逐步提高生产室温。

(三)冲洗母猪
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
1、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
2、用脏粪刷母猪,关键位置在门、四肢、下腹部(特别是乳房);
3、清水冲洗;
4、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
5、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

(四)母猪喂料规则
1.适当饲养母猪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减少母猪疾病,增加母猪的繁殖。

1母猪在分娩时不喂养;2母猪留下时不增加喂养;3只贫困母猪喂养需要;4只有母猪完成喂养时才增加喂养。

2、对产房厌食母猪的处理:
在产房的哺乳母猪如果饲喂不当,很容易发生“顶食”,见到这种情况应该:
下次喂最后一次一半的饲料;第二次喂完母猪后再喂;第三,分析不吃的原因,不论是否有其他疾病,要治疗。

(五)产前准备
1、产房温度:DRT=27℃,湿度:65-70%
2、分娩卡上注明预产期;
3、分娩前三天每天检查母猪乳房,并将保温灯放在分娩栏后;
4、准备接产用工具;
5、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母猪乳房及阴门,并按摩乳房。

(六)母猪临产症状
1.不想吃食物;2、呼吸加快;3、隆起下垂、乳房发亮、乳头两侧上升、手挤奶溢液、初乳出现在婴儿出生后12-24小时内;4、负门红肿、运动不安;5、做窝现象;6、经常排尿;7、破水。

(七)接产
母猪的产妇护理将减少生产时或生产后几个小时内过早死亡的数量,例如去除覆盖仔猪的膜和小规模急救,同时在生产的头几天小心照料,同时减少其他死亡。

1、有专人看管。

2、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的粘液掏除并擦净,再用抹布将全身粘液擦净。

3、断脐,并用2%的碘酒消毒。

4.加热仔猪,确保仔猪的温暖。

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6、抢救假死仔猪。

7、必要时助产。

8、记录。

(八)难产的处理
1.如何判断难产:母猪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严重疼痛,但仍然没有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阴门紧张,最后出生在仔猪出生后30-60分钟内的仔猪。

2、难产常用工具:碘酒(2%),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

3、难产的处理:
①对阴道进行消毒;②用肥皂洗手,用2%碘消毒;3戴手套,手掌慢慢向上伸入阴道,抓住猪脚或上颌;4头母猪开始向外拉仔猪,收缩时动作轻,母猪停止向外拉;5头拉仔猪帮助呼吸;6观察母猪的反应,用青霉素治疗母猪。

母猪难产的概率只有1%,初产的母猪较容易发生难产。

人工助产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迫不得已,不进行人工助产,难产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注射催产素,注射量是每一百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具体方法是:
1对耻骨门和手臂进行消毒;2戴手套消毒;3检查盆腔口是否有胎儿禁用催产素,如无根据注射使用。

三、母子管理
(一)、让母猪和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1、正确调节门窗开关;
2、正确使用隔热箱;
3、日常检查各生产室环境,防止小偷风入侵;
4、需要时给母猪的脖颈滴水,防止热应激。

(二)、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
1、总是从产房内相对最干净区到最脏区工作;
2、执行全进全出制;
3、对产房彻底清毒;
4、产房门前设置消毒盆;
5、遵守洗猪和断奶程序;
6、灭鼠;
7、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
8、及时处理有可疑传染病的病猪。

(三)、作好母猪和仔猪的治疗工作:
1、每天观察每头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2、对拉稀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
3、每头病猪保持完整的记录。

(四)、完成每天的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工作,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
1、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之内必须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
2、仔猪出生48小时后进行调圈。

(五)、准确及时的记录:
1、保证产房表格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2、完成每天的记录工作。

(六)、保证产房清洁:
1、产房每天都要进行清扫,过道一般不要用水冲,要保持干燥;
2、产房使用工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点,药品工具等不得乱摆乱放;
3、过道每天要清扫,及时清理垃圾。

(七)、产房的设计及管理
产房分成六个单元,可容纳五组母猪,每间产房有14个(根据自己猪场的设计需要)产栏,六间产房轮流周转使用。

产房的六个单元是根据全进全出,四周断奶制,以便于从干净区到脏区而设计的。

全进全出保证仔猪断奶日龄的整齐度,简化了记录,从干净区到脏区的流程减少了不同日龄仔猪之间相互接触而感染疾病的机会。

母猪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及应用
以上几个产房问题在猪场是普遍存在的,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对母猪的健康和产能产生负面影响,是引起母猪产后感染和过分失重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在管理上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积极应对。

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将之应用于猪场,取得了良好的保健效果,尤其表现在控制母猪生殖道炎症、促进母猪正常采食、防止掉膘、提高母猪泌乳及减少繁殖障碍等方面。

“四加一”保健方案中“四”是指4种药物,包括镇痛剂、生理调节剂、抗生素及清宫剂,它们共同对母猪的产仔过程及产后健康进行保护,更加全面地控制了母猪的产后感染;“一”则是1种抗应激保健剂,它降低了应激及负反应对母猪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母猪的产能。

产房“四加一”保健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母猪产仔时使用镇痛药物“母乃安”(主要成分:穿心莲等),产程1针,产后第2d和第3d各1针;产仔输液时在糖盐水中加入生理调节剂“佳能”(主要成分:复合维生素B)20mL;产仔当天及产后第2、3d各肌注“产炎康”(主要成分:甲磺酸培氟沙星)1次,抗菌消炎;母猪产后24h内子宫灌注“净宫宝”(主要成分:黄芪、当归、白术)50—100mL,彻底清宫。

母猪产前7d至断奶阶段,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青春宝”(母猪抗应激预混合饲料)0.4%,起到高效抗应激,提高采食,增加泌乳,减少掉膘的作用。

通过以上整体方案的应用,母猪的分娩状态会得到明显的改善:母猪更加镇定,起卧不安的现象减少,呼吸均匀;胎儿娩出变得容易,母猪产仔更顺利,产程缩短,平均产仔时间减少1.35h:母猪产后食欲正常,采食量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初乳充足,产后高温或食欲下降的母猪相对减少68.3%;母猪全期泌乳量提高了22.1%,哺乳期采食量提高了18.3%,哺乳期失重相对减少9.8kg。

整体方案的实施使母猪产房阶段“无炎症’’和“不掉膘”成为可能,从而能够保障母猪正常的繁殖周期,减少非正常淘汰,使得大部分母猪产房阶段的问题得到根本改善,母猪群体可持续生产能力得到提高。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要养好分娩舍猪群,首先要弄明白母猪临产、哺乳阶段以及仔猪在哺乳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管理要点,结合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以及本地区和本场猪群的疫病情况等。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