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饲养管理要点提示

合集下载

猪场怀孕舍管理制度

猪场怀孕舍管理制度

猪场怀孕舍管理制度一、前言猪场怀孕舍是繁殖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的好坏。

因此,科学规范地管理怀孕舍,对提高猪场生产效益、保障猪只生产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怀孕舍建设、人员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对怀孕舍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二、怀孕舍建设1. 怀孕舍选址1.1 怀孕舍应选择在离产房较远处,便于管理和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应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环境湿度适宜。

1.3 地势宜高,不易积水。

2. 怀孕舍区划2.1 怀孕舍应根据不同怀孕期的母猪进行分栏,避免混群养殖。

2.2 配备完备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投放口,确保母猪充分的饮水和食物供给。

2.3 设立合适的休息区域,保障母猪的睡眠质量。

3. 环境设施3.1 圈舍内墙面应光滑,易清洁,避免病原菌滋生。

3.2 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3.3 控制环境温度,确保母猪的舒适度。

3.4 安装适量的照明设备,保证母猪的作息规律。

三、人员管理1. 培训要求1.1 所有参与怀孕舍管理的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了解母猪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知识。

1.2 工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动物保健知识,能够及时发现猪只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 巡查管理2.1 定期对怀孕舍进行巡查,检查墙面、地面和设施是否完好。

2.2 注意观察母猪的饲食状态、体态变化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饲养管理3.1 配饲员应根据母猪的怀孕期提供合适的饲料,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

3.2 确保母猪的饲水充足,保持水质清洁卫生。

3.3 定期清理猪舍,及时更换垫料和消毒,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四、疾病防控1. 注重疫病监测1.1 定期进行母猪的疫病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2 对怀孕舍进行消毒、防疫措施,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2. 强化检疫措施2.1 对新引进的母猪进行检疫隔离,确保疫情不传播。

2.2 定期进行母猪产前、产后检疫,提前预防疫病的发生。

3. 护理养护3.1 加强母猪的营养管理,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分娩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 日粮合 理
() 1在母猪分娩 前1 ,要 根据母 猪的 膘情 和乳 周 房发育情况增减饲料 。膘情好 、乳 房发育膨大的母 猪应逐渐将 日粮减少到原 日粮的7 %一 0 ( 8 %,主要减 J 少青绿多汁饲料和部分精料 ,以防产后前 几天乳 汁 过浓引起仔猪 下痢 。瘦 弱的母猪不必 减料 ,如果产 前几天乳房膨 大不好 ,应 加喂一些含蛋 白质 多的催 乳饲料或喂些催乳药物 ,防止产后少乳 、缺乳 。 ( 母 猪分 娩 后 的 ] 2 ,母 猪很 疲 倦 ,食欲 2 ) -天 差 ,为尽快 让母猪恢复体 力 ,子官恢复原状 ,不能 喂容积大 、难消化 的饲料 ,应喂些米 粥 、麸皮粥等 流质 饲料 ,并适 当喂些 青料 。3 天后逐 渐加料 ,到 7 天时达Nu? 母猪的正常料量 。  ̄L
3 接 产 及 时
慢 ,说 明3 天左右就 会分娩 ;待 到衔草做 窝 ,时起 时卧 ,有频频排尿 的动作后6 i/ 时即可分娩 ,要 一 2J  ̄ 做好接产 准备工作 ,做到及时接产 。 () 产 时 ,当仔 猪 产 出后 ,要 用双手托 起仔 2接 猪 ,立 即 清除 仔猪 u 中及 鼻 周 围的粘 膜 ,以免窒 息 ,然后用 毛 巾擦干猪体粘膜 ,放入产箱内保温 , 以免仔猪受冻。 () 3断脐 处理 。先将脐带血挤 向腹 部3 5m , —c处 脐部应用碘酒进行 消毒 ,然后剪刀剪断脐带后再 用 碘 酒进行消毒 ,或脐 部应 用碘酒进行消毒 ,然 后用 两手扯断脐带 ,再用碘酒进 行消毒 。如产后脐带 已 断应 及 时在断 脐 部涂抹 5 酒 ,然 后放入有 干草 %碘 的产箱 内保温。 ‘ () 4对于假死仔猪可采取酒精刺激鼻部 、针刺人 中穴 、向鼻端猛吹气等方法进 行抢救 。 4 护理仔猪 () 产前 7 l天 ,应彻底清扫消毒产房 ,干 1 母猪 一( J 燥 后垫上切短的垫草 。出现分娩动作的当天 ,宜停 止喂食 。分娩 当中不给 食 ,如分娩时间过长 ,母猪 L渴 ,可 以喂给清洁的饮水 。 j () 2分娩 后应随时注意母猪的呼吸 、体温、排泄 和乳房情况 ,保 持产房安静 ,用干净毛 巾擦净后躯 的血水 ,用温水清洗净乳 房 ,同时进行按摩。 () 3胎衣处理 。胎衣安全排出后 ,接产人员应该 迅速将胎衣 、死 胎 、污染物 、垫草清理 出去 ,防止 母猪吞食而 引起产后 消化不 良或养成吞食仔猪的恶

产仔、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仔、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产仔、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认真做好产前准备产前补钙补硒为预防母猪产后前产后瘫痪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30天左右,每头每天补充粘土、蛎粉、碳酸氢钙、蛋壳粉、骨粉等30克~40克,连喂15天~30天。

为预防子猪白肌病的发生,可在母猪产前15天~20天,用0.1%亚硒酸钠8毫升~10毫升,对母猪作出一次量肌肉注射即可。

防疫和驱虫严格执行母猪免疫和驱虫制度。

产前21天每头肌肉注射88k99大肠杆菌双价基因治疗苗2头份;产前20天前后选用阿维菌素等细菌驱虫药驱除母猪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准备好产房产前10天~15天,检查、维修、打扫、冲洗、消毒产房。

可用甲醛溶液密闭消毒液产房空间;选用2%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消毒产房地面。

产前1周调入产房母猪调入产房前,先将母猪全身洗刷干净,再用适当的消毒液防腐母猪全身,后用1%的敌百虫溶液喷洒母猪周身。

临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母猪阴门、乳房和腹部。

控制饲料喂量产前5天开始减料,每头每天喂2千克,产前2天减至1.5千克,分娩当天不喂料,只供给饮水。

少数体弱的母猪,可在分娩当天结构性供给少量加糖盐的温热截叶麸皮水。

以后逐渐增加喂料使用量,直至产后10天,才能供给哺乳期最高的包茎奶制品量。

实行人性化管理细心看管和善待临产前母猪,饲养人员对母猪态度要温和,平时多与母猪接触,如经常刷拭猪体,按摩乳房等。

预产期前20天左右,饲养人员应该于每天早饲后美发按摩母猪乳房10分钟,建立人猪感情,这样可以减少母猪分娩与哺乳时的恐惧,母猪就不怕人,以便接产和护理,母猪产后也母乳喂养能顺利进行哺乳;禁止棍打脚踢、强行追赶轻率和剧烈运动等粗暴管理,防止因跨沟、咬架、滑倒、拥挤等造成流产;做好防暑与防寒组织工作,避免中暑与感冒;产前一个月适当运动,多晒太阳,产前半个月停止运动;分娩前后母猪若发生便秘,可在饲料中会添加轻泻药物,如硫酸钠或硫酸镁30克~80克,加水500毫升~1000毫升,一次内服。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时的成活率,体重⼤⼩和转⼊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和消毒。

⼗. 《关于产房舍仔猪饲喂规范》要求如下:1. 新⽣仔猪7⽇龄开始使⽤添加开⼝料诱⾷,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饲喂时间:(1)07:30(2)11:00(3)14:00(4)16:00(5)19:30,不能低于5次,原则:保证95%仔猪断奶时会吃料;2. .断奶仔猪饲喂时间要求:(1)05:30(2)08:00(3)11:00(4)14:00(5)16:30(6)19:30饲喂不能少于6次,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原则:保证仔猪不掉膘,整齐度均匀。

3. 注意产房舍的通风换⽓⼯作,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

做好⽣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途径,进⼊产房需要脚踏消毒盆,更换内部专⽤靴,穿着产房内部专⽤⼯作服,戴上头套脚戴脚套.,⾛出产房需要将产房内部专⽤⾐服、靴⼦等留在产房内。

要保证每周消毒两次,最好⽤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尽量不上产床,如果上产床,要求必须佩戴⼿套和鞋套,并且在进⼊其他产床之前更换⼿套和鞋套,保证同⼀双⼿套和鞋套只在同⼀个产床接触。

饲养员的主要⼯作流程有以下⼏点:1.喂猪:分娩舍采取⼀天两次的饲喂⽅法,早上5点左右进⾏饲喂,下午2:30左右进⾏饲喂(夏季采取下午4点左右),在喂料的时候要挨个料⽃看,看是否料下到料槽,从⽽确保每头猪都能吃到料。

每天都要对饮⽔器进⾏检查,保证正常通⽔。

2.观察猪群:在喂料后要挨个看猪是否都在采⾷,对于不吃的猪进⾏做标记,把不吃的猪的料,挖到其他猪的槽⾥,确保料不浪费。

在圈舍⾥要根据猪舍温度和氨⽓的味道进⾏合理开风机或者窗户通风,例如:冬季,关窗保温,开风机来调节舍内温度。

夏季,⽩天关窗,晚上开窗,⽩天开风机,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春秋季,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3.治疗:对于不吃的猪和有病的猪进⾏治疗,在每天技术员来查舍时进⾏诊治,技术员开⽅案,饲养员进⾏治疗。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一、猪场产房管理的要点
1、要保证母猪健康生长,繁殖性能优良,产房的环境条件是非
常重要的,避免温度过低或落差较大,要保证猪场室内的温度在20-22℃为宜,空气湿度在65%以上,空气的洁净度最好比室外的空气洁净,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尽量低于室外的水平。

2、对母猪的肥胖程度应该及时控制,不能让母猪收入过胖,这
样容易供不上足够的能量,影响产活仔猪数。

3、合理配置食物配比,特别是新西兰统一营饲料配比,能够提
高母猪生长性能,促进繁殖效果。

4、产房的母猪要精细化管理,建立严格的录管理制度,根据母
猪的品种、老龄、胎次分类管理,对母猪实行全天候的关怀照料,以保证母猪的健康。

5、要定期检测母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兽,采取措施止痢
和治疗,以减少猪类死亡率。

6、要加强对产房的清洁和维护,以免危害母猪的健康。

7、产房中母猪的鉴定和投放要规范,尽量避免特殊母猪的混入,以保证在产房中正常的繁殖循环。

8、严格执行关羊、关猪的规定,及时出棚,准时断奶,以减少
母猪产活仔猪的死亡率。

9、要及时解决产房中的诸多问题,预防和治理猪类疾病,以保
证母猪健康快速繁殖,提高猪场的产蛋率。

浅谈产房中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浅谈产房中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浅谈产房中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者:尤翠萍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养好分娩舍猪群的关键是要了解母猪临产、哺乳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及仔猪在哺乳和断奶阶段的生理特点,全面掌握这两方面的管理要点。

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情况以及猪群的疫病情况,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和防疫保健措施,才能有效的做好各项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分娩舍的各项生产指标。

关键词:产房母猪仔猪饲养管理要点一、分娩舍母猪生理特点和管理措施1.分娩舍母猪管理的任务和目标:母猪分娩后消耗很大的体能,这个时候,最容易感染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要精心管理、细心呵护分娩前后的母猪,保证母猪食欲旺盛,多泌乳、泌好乳,保证母猪在断奶时良好的体况,能够顺利发情受孕,参加下一轮妊娠分娩。

2.分娩舍母猪的生理特点和管理要点:(1)母猪具有皮厚毛长,脂肪层厚,且无汗腺的特点,因此,容易发生热应激,因此在保证小猪小环境温度的前提下,分娩舍温度不能太高,当舍内温度超过30℃时要给母猪进行降温,可采取滴水或其他措施进行。

(2)母猪泌乳遵循一定的规律:①母猪的乳房没有乳池,因此不能随时排乳,必须定时排奶。

②在分娩后泌乳量处于增加趋势,3周龄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③猪乳分为初乳和常乳两种。

分娩后3天内的乳叫初乳,主要是产后12小时之内的乳,这个时间以后的乳为常乳。

初乳维生索C含量高,而且含有免疫抗体,这种抗体具有轻泻性,有利于胎粪的排出,从而促进消化道的活动。

常乳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初乳是仔猪唯一的、不可替代的食物。

④不同位置的乳头其泌乳量不同,前面的几对奶头比后面的泌乳量高。

⑤泌乳次数表现为前期多,后期少,且白天少于夜间。

(3)母猪分娩前后要减少噪音,且通风换气,舍内噪音过大或氨气浓度过高均会延长母猪分娩时间,造成难产,影响母猪产后食欲和泌乳。

(4)如果母猪分娩时间过长,或难产都会过量损失体能,甚至虚脱,因此有必要给母猪静脉滴注葡萄糖,也可以滴注催产素或缩宫素以及安神健胃药如复方氨基比林维生素B1、VC 等。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

母猪产房管理要点及保健方案

目前,猪场的产房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母猪产后三联症、无乳或少乳、采食量不佳及掉膘严重等状况都令管理者们头疼不已。

以下是畜牧堂详细的介绍:母猪产房管理要点一、产房环境控制(一)宗旨产房内有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最佳温度为18~20℃,另一方面最佳温度为35℃。

确保母猪和仔猪有适当的环境温度是我们的产科病房每天的挑战。

(二)办法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内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

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温度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保持在28℃。

3.母猪洗澡后至少3天内体温逐渐达到产前标准,使母猪适应生产环境,减少热应激,有助于减少死产的发生。

4、高低温度计的放置位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6.70%的仔猪出生后身体损失是由辐射和传导损失造成的,因此有必要有产前加热室、地板、墙壁、天花板和设备。

二、产房操作规程(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最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1、彻底清扫产房。

2、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

水泥地板、渗漏网、材料槽、中间挡板、围墙、粪沟天花板和普通工具铲。

3、消毒:①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②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

4、干燥。

(二)产房的准备进入生产室前应准备好母猪:1、脚盆内消毒水;2、小猪喂养槽清洗;3、每个柱均配备保温设备;4、通风设备正常运行;5、饮水机配备充足的水;6、高低温表;7、准备好所有桌子;8、根据生产室温度的提高逐步提高生产室温。

(三)冲洗母猪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1、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2、用脏粪刷母猪,关键位置在门、四肢、下腹部(特别是乳房);3、清水冲洗;4、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5、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

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

猪场产房饲养管理要点
衣不 下 。
径; 保证 每 头仔 猪 都 吃上 初乳 , 减少 腹 泻 的前 提 ; 是
1 仔 猪教 槽及 补料 . 7
4 )产仔 完毕 ,认 真 清点胎 衣 , 头仔 猪 1 1 个胎 搞好 仔猪 保温 工作 , 减少 腹泻 的重要 措施 。 是 衣, 并做 好记 录 。
1 产后母 猪 的饲养 管理 . 3
18 仔 猪断奶 .
轻, 不得 损 伤母 猪产 道 、 宫或 外 阴 。另外 , 注 意 子 需 5询 问每 头母 猪 的胎 衣 是否 全部 产 出 ; 产 程 ) 给 较 长且 卧床不 起 的母猪 喂水 , 直到母 猪 喝足 为止 。
23 产后 母猪 的管 理 -
每 头 仔猪 都 会 采 食 乳 猪 料 且无 拉 稀 现 象 才 能 的是 , 禁止用非产科用具在产道内处理难产胎儿。 断奶 ; 不会吃 料 的仔 猪不 能断奶 。
想 站立 , 定 时 给其 喂水 , 热 时 应 间 隔 一 段 时 间 后有 可 能不 吃 其 它母 猪 的奶 。坚 持少 数 寄养 原则 : 应 天 向其背 部 、 部浇 1次水 。要 特 别关 注母 猪 的产仔 基本保持原窝饲养 , 颈 将一窝内较整体水平差异较大
过程 , 下列情况都属于难产 , 要及时 向技术员报告 : 的仔 猪 ( 别弱 小或特 别强 大 的仔猪 ) 特 进行 寄养 。 羊 水 破 裂后 迟 迟 不产 仔 猪 ;母 猪 努 责 无力 或 不努 1 预 防仔 猪黄 白痢及 腹 泻 . 6 责 ; 儿较 大 , 产 1 胎 每 头仔 猪 的 间 隔时 间都 很长 ; 胎 栏圈内尽可能保持干燥 , 是减少腹泻 的有效途
每头母猪的粪便情况 , 发现粪便干结 的母猪应及 时 向技术员报告。 带仔多 、 体质瘦弱的母猪 , 可增加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房饲养管理要点提示
猪网 2011-08-19 09:21:34 作者: 来源:《生猪产销信息》文字大小:[大][中][小] 定县动物防疫站吴春荣
定县养猪协会熊玉峰
宏兴原种猪繁育吴清月
产房是猪场的生产核心,母猪围产期和分娩管理是猪场经营成功的关键。

操作方法和工作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1 产房要求温暖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1.1 产房的卫生
产房是整个猪场中最干净的区域,环境控制非常重要。

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饲料消耗,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

产房的猪全部转出后,首先彻底清理猪舍并地下粪沟。

然后用清水把猪舍的、屋顶、墙壁、门窗、产床、饲槽、保温箱等一切饲养设备设施,所有地面和地下粪沟冲洗干净。

凉干后用2%的火碱水喷洒消毒,3天后用清水冲洗、凉干,再用其他消毒药消毒、再冲洗、凉干。

然后封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薰蒸消毒,3天后开窗放气3~4天,方可进猪。

1.2 产房温度控制
尽量保持舍恒温,需要变化温度时一定缓和进行,切忌温度骤变。

在保温箱中加红外线灯等保温设备,给乳猪创造一个局部温暖环境。

母猪进入产房未分娩时舍保持20℃;母猪分娩当周保持舍25℃,保温箱35℃;乳猪2周龄保持舍23℃,保温箱32℃;乳猪3周龄保持舍21℃、保温箱28℃;乳猪4周龄保持舍20℃、保温箱26℃。

1.3 产房湿度控制
保持产房干燥、通风。

因高温高湿、低温高湿都有利于病原体繁殖,诱发乳猪下痢等疾病。

高温高湿可用负压通风去湿,低温高湿可用暖风机控制湿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之间为宜。

1.4 产房空气质量控制
要求猪舍空气新鲜、少氨味、异味。

有害气体(CO2、NH3、H2S)浓度过高时,会降低猪本身的免疫力,影响猪的正常生长,长时间有害气体加上猪舍中的尘埃,容易使猪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

要减少猪舍有害气体,首先要及时将粪尿清除,其次用风机换气。

1.5 产房噪音的控制
母猪分娩前后保持舍安静,可避免母猪突然性起卧压死乳猪,同时有利于顺产。

国外资料介绍,噪音性的应激可诱发应激综合症和伪狂犬疾病发生。

1.6 做好产房夏季降温与除湿,冬季保温与通风的协调兼顾。

2 产子母猪管理
2.1 妊娠母猪提前一周进入产房(夏季3~7天、冬季7~10天),并做好以下几点:
2.1.1 用清水(冬季用温水)缓慢冲洗怀孕母猪全身(冬季用温水)。

用刷子刷洗,除去母猪身上的赃物及粪便,冲净凉干;
2.1.2 用消毒液洗涤,再次用清水冲洗,凉干后把怀孕母猪转到产房,到产床后再带猪消毒一次;
2.1.3 严格检查临产母猪是否有乳房肿块、乳房炎,一但发现及时治疗。

保持母猪有健康的身体状况,使它有优质的乳汁来哺育乳猪;
2.1.4 进入产房当天每头母猪注射亚硒酸钠ⅤE注射液6~10ml,既能给母猪补充硒元素及ⅤE,同时又可以预防仔猪的下痢。

2.2 临产症状
2.2.1 夏季对预产期1~3天的母猪(21:00时)注射氯前列烯醇1ml(0.1mg)+注射用水2.5ml,控制在夜间凉快时同期产仔;
2.2.2 在母猪临产前通过挤乳汁推测其将要分娩的时间,第一对乳头可挤出乳汁时在24小时可分娩;中间乳头能挤出乳汁时,约在12小时分娩;当最后一对乳头可挤出乳汁时2~4小时左右分娩;
2.2.3 临产时有不安、尿频、呼吸粗等表现。

2.3 接产
2.3.1 母猪分娩要有专人看管,临产前先用0.1%高锰酸钾或2%来尔液消毒关键部位,尤其是乳房、阴门周围、臀部、四肢等部位,并挤掉乳头第1滴奶;
2.3.2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的黏液掏除并擦净,离脐部3厘米处结扎断脐,并用5%碘酒涂擦断处,用抹布将全身黏液擦净再用干燥剂(如倍爽、密斯陀等)擦干,后放入产仔箱;
2.3.3 让仔猪及时吃好初乳,仔猪出生后24小时肠黏膜具有吸收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因此仔猪出生后要按弱前强后的原则固定乳头,让每头仔猪都吃足初乳,从而使仔猪所获营养和抗体是均衡的;
2.3.4 抢救假死仔猪,有的仔猪出生后看上去似乎死亡,但心脏还在跳动,对这种猪也要先掏净仔猪口鼻的粘液,然后倒提两后腿,拍打两侧肋骨以刺激呼吸,或用手伸曲其前后肢促其呼吸,直到仔猪发出咳嗽声为止。

2.4 难产、迟产的处理
2.4.1 怎样判断难产、迟产,母猪破洋水后,长时间(30~60分钟)剧烈阵痛,但仍产不出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阴门紧,为难产;或仔猪生下后30~60分钟不见下一个仔猪出生为迟产;
2.4.2 难产、迟产常用工具:5%碘酊、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
2.4.3 注射催产素:具体办法是,检查骨盆口有无胎儿,若有则禁止使用催产素,若没有并已产出1~2头仔猪时,方可每头母猪注射4ml(40单位),如效果不理想30分钟后可重注一次;
2.4.4 人工助产,人工助产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难产时迫不得已,才进行人工助产。

首先剪短磨光指甲,把手和手臂洗净、消毒,并涂滑润剂,五指并拢,慢慢伸入阴道,仔猪胎位正常时,抓住仔猪的前腿或后腿,母猪努责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动作要轻;母猪收缩时,停止向外拉。

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并向产道涂用青霉素;
2.4.5 当助产无效时,可由兽医剖腹产;
2.4.6 分娩后给母猪注射抗生素(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长效土霉菌等)预防细菌性感染,人工助产的猪连注4天。

对那些不愿活动的母猪,应驱赶起来使其尽早饮水。

2.5 哺乳母猪的饲喂
2.5.1 产前7天转入产房的母猪日喂2次,每次2千克饲料;
2.5.5 产前2天日喂2次,每次1.5kg;产前1天日喂2次每次饲喂1kg,产仔当天不喂料;
2.5.3 产后第一天,喂料1次,0.5 kg。

第二天,喂2次,1.5 kg。

第3~4天,喂3次,2~3kg。

第五天,喂3次,4 kg。

第六天以后,日喂4次,6~8kg,可不限量;
2.5.4 从上产房开始喂药2周(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万特肺灵+附优特乐+病可清;加康+骏安等),方法是:将药与少量饲料预混,用定好用量的溶器把每天每头母猪分2次加到料中饲喂;
2.5.5 任何时候都要有充足的饮水。

3 哺乳仔猪的管理
仔猪出生后马上称重、剪牙,12~24小时做完断尾、打耳号,并严格消,3日龄公猪去势,用5%碘酊消毒。

3.1 补铁
仔猪出生后48小时每头肌注三晶牌牲血素1~1.5ml,防止贫血,不同窝间要更换针头。

3.2 补硒
每头仔猪14日龄、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1.5ml。

3.3 调圈
3.3.1 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他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
3.3.2 一般情况下,强壮的仔猪占有前1~3对奶头,而调圈时应尽可能将弱子固定在前1~3对奶头上。

办法是将强子调走,调进弱子。

母猪泌乳时,将强子暂时隔开,让弱子吃前1~3对奶头,直到固定乳头;
3.3.3 另一种办法是挑选一头哺乳性能好的母猪,调走所有仔猪,然后从各圈将弱子调入;
3.3.4 种用仔猪不打耳号的不准调圈;
3.3.5 必须是出生48小时的仔猪;
3.3.6 将先出生的仔猪调往后出生的仔猪圈;
3.3.7 尽可能让母猪给自己产的乳猪哺乳;
3.3.8 生病的仔猪不得调圈。

3.4 仔猪补料
3.4.1 仔猪5日龄人工抹料法开始教槽,7日龄开始补料,目的是补充母乳的不足,提前促进仔猪胃肠发育,防止下痢;
3.4.2 每次补料时,应将料槽洗干净,必须做到料槽所补的料一天一换;
3.4.3 少喂多次,开始时每次补料量为一小把(约50g)/窝,等仔猪吃完后再逐渐增加;
3.4.4 断奶前一周,增加补料次数,确保全部认料;
3.4.5 从教槽到仔猪料要经4~7天的过度;
3.4.6 仔猪断奶后舍温应保持28℃,到10周龄降至23℃。

4 消毒与观察
4.1 舍每二天一次带猪消毒,好利安、优绿环进、复合醛、益欧迪、安灭杀、消毒威、百菌消—30更换使用,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4.2 细心观察每头猪的健康状况,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新生仔猪和产后母猪抵抗力都比较弱,容易感染疾病,导致死亡。

因此产房人员必须每天细心观察每头猪,发现疾病及时报告兽医诊治,将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母猪的观察:吃料、站立情况,护仔哺乳情况,呼吸正常否,安静还是易受惊,体况如何;有无眼睛直观疾病:如发烧、便秘、拉稀、体苍白、乳房硬、阴道流出分泌物等。

对仔猪的观察:背毛是否光滑,体况如何,扎堆还是喜不喜欢活动;有无眼睛直观病变:如跛行、拉稀、喘、外伤等。

对于母猪和仔猪的任何一种不正常行为都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有疾病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