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母线保护的分析研究与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220KV母线保护改造方案

220KV母线保护改造方案

220KV母线保护改造方案母线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保护母线的安全运行。

根据情况需要对220KV母线保护进行改造,以下是一种220KV母线保护改造方案:1.现状分析:首先需要对现有的220KV母线保护装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设备类型、参数设置、运行状态等。

同时还需要对母线的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

2.风险评估:针对现有的保护装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保护范围、动作速度、灵敏度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母线故障类型,例如短路、接地等。

3.改造目标:根据现状分析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改造的目标。

例如,提高母线保护的可靠性和速度,减少误动作的可能性,同时满足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4.改造方案设计:根据改造目标,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a.更新保护装置:选择更先进的保护装置,例如数字化保护装置。

这种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动作速度和更灵敏的保护范围。

b.参数设置优化: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和母线的特性,优化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

这包括定时器、灵敏度和延时等参数的调整。

c.通信接口改造:更新通信接口,使母线保护装置与电网监控系统或其他保护装置能够进行及时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d.辅助装置改善:改进辅助装置,例如故障录波器和事件记录器的安装,增加故障诊断能力,方便事后分析和故障处理。

5.实施方案:根据改造方案,制定改造的具体实施方案。

包括改造的时间计划、具体工作步骤、所需人力和物力资源、安全措施等。

6.改造效果评估:在改造完成后,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

包括装置的运行状态、动作速度、误动作情况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7.运行维护:改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运行维护工作。

包括装置的巡视、检修和仪器设备的校准等,确保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针对220KV母线保护的改造,需要进行现状分析、风险评估、改造目标确定、改造方案设计、实施方案制定、改造效果评估和运行维护等工作。

220kV母差保护及运行维护分析

220kV母差保护及运行维护分析

220kV母差保护及运行维护分析摘要:母线保护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母线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元件之一,母线的故障有可能引致系统性的破坏。

母线差动保护作为快速反应母线故障的主保护,它动作快速性和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稳定及缩小故障范围至关重要。

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变电站扩建项目日益增多,每个扩建间隔都需接入母差保护,二次回路搭接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母差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本篇文章重点就220kV母差保护及运行维护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220kV;母差保护;运行维护;分析;探讨1母差保护相关概述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为提升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断路器失灵保护必须同时具备两项条件方可启动。

第一,故障线路或设备的保护能瞬时复归的出口继电器动作后不返回(故障切除后,启动失灵的保护出口返回时间应不大于30ms);第二,断路器未断开的判别元件动作后不返回。

若主设备保护出口继电器返回时间不符合要求时,判别元件应双重化。

通过技术改造将母差保护和失灵保护形成一个共用出口,在保护动作时同时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圈。

以此保证在断路器的一组跳圈发生故障时,失灵保护能够通过另一组跳圈出口完成跳闸动作,提升失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母差保护原理。

母线的差动保护是以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进而提出并研制的,若将母线作为一个节点,将其内部故障时电流视为短路总电流。

若母线各引出线电流互感装置的变比一致且二次侧同极性端相互连接,则其母线外部故障与正常运作时母线中流入电流之和为零。

相对比其他类别的差动保护,母差保护的范围会随着母线运行方式及母线倒闸操作的进行而发生改变,母差保护的对象亦会随着元件的倒换而发生变化。

母差保护的分类。

目前我国电网系统常用的母差保护形式有五种,其分别为母线完全差动保护、电流比相式母差保护、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固定式双母差保护和母联相位差动保护。

在实际使用中母差保护应能实现对母线故障部位的精准、灵敏和快速切除,同时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电网母线进行差动保护时应当选用三相式接线法,从而确保其能够对单相接地短路与相间短路做出反应。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220kV母线差动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保护装置之一,它主要用于保护母线的安全运行。

有时候母线差动保护会出现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的情况,造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甚至事故。

本文将探讨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1. 设备故障:母线差动保护的设备故障是造成动作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设备故障可能包括差动保护继电器故障、电流互感器故障、信号线路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参数设置错误:母线差动保护系统的参数设置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保护的性能。

如果参数设置错误,可能导致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

误将负载电流设置成过流动作值,容易引起母线差动保护的误动作。

3. 母线结构变化:电力系统中母线的结构可能会由于运行中的各种原因发生变化,如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电阻不平衡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母线差动保护的动作不准确,出现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的情况。

4.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可能来自电力系统内部的其他设备,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

如果差动保护系统受到外部干扰,可能导致母线差动保护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

5. 操作误操作:差动保护系统的操作人员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的发生。

误操作设置参数、误操作复归装置等。

二、改进措施1. 设备维护和检修:对母线差动保护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测和维修,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保证差动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参数设置优化:对差动保护系统的参数设置进行优化是防止误动作或者延迟动作的关键。

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差动保护的参数,避免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3. 检测母线结构变化:对母线结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非常重要。

可以利用其他装置,如微机保护装置、遥测装置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母线结构的变化,以及时调整差动保护系统。

4. 外部干扰抑制:为了防止外部干扰对差动保护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抑制措施,如在信号线路中加装滤波器、隔离器等设备,有效抑制外部干扰。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原因和改进措施。

在动作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中,主要包括设备故障、误操作、通信故障等因素。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如加强设备检修维护、提高操作人员培训水平、优化通信网络等。

讨论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改进措施时,需要从技术、管理和人员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结论部分给出了针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改进建议,强调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有望有效提高220kV母线差动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动作事故的发生,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关键词: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分析、改进措施、改进建议1. 引言1.1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220kV母线差动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保护装置,其作用是对电力系统中的母线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并隔离,以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实际运行中,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电网运行事故和设备损坏。

动作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备故障,比如差动保护装置本身出现故障或者被错误设置;其次是操作错误,可能是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或者误操作导致误动作;还有可能是外部因素影响,比如电力系统负荷变化、雷击等原因引起的变化造成误动作。

针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加强差动保护装置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其次是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规范操作流程;还应该加强系统监测和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避免误动作的发生。

针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运行事故和设备损坏。

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差动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问题描述:
对于投入运行的220 kV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在进行一次时进行了动作,导致220 kV 母线跳闸。

通过分析故障记录和设备测试数据,未发现母线本身有故障。

因此需要对该故障进行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原因分析:
1. 母线差动保护装置的设定参数不准确:差动保护装置的设定参数包括灵敏度、相序、角度等参数。

如果设定不准确,可能会引起误动作。

针对该故障,可以对差动保护装置的参数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定参数准确无误。

2. 母线阻抗不均衡:母线阻抗不均衡会使得差动电流产生负序成分,引起误动作。

在保护装置中应该加入阻抗不平衡保护以避免误动作的发生。

3. 侵入负荷的影响:侵入负荷会使得母线的电阻、电抗发生变化,导致差动电流异常,引发误动作。

在保护装置中应该加入侵入负荷检测保护以避免误动作的发生。

改进措施:
1. 对差动保护装置的设定参数进行检查、校准和调整,确保设定参数准确无误。

2. 在保护装置中加入阻抗不平衡保护,检测母线阻抗不均衡情况,避免误动作发生。

3. 在保护装置中加入侵入负荷检测保护,及时检测母线的负荷变化,避免误动作发生。

4. 对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其正常运行。

5.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操作人员的巡检和处理故障的能力,更好地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220kV母线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发凸显。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频繁发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设备故障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母线差动保护装置本身存在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本身的故障等,这些故障可能导致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不当。

2. 系统故障3. 参数配置不当母线差动保护的参数配置不当也是导致动作事故的原因之一。

参数配置不当可能导致保护灵敏度不足或过度灵敏,导致误动作或延迟动作,从而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 人为操作5. 装置老化对母线差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工作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等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及时替换老化损坏的设备,保证装置的性能稳定。

加强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诊断与处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电流互感器误动作、电压互感器误动作、线路故障、电容器故障等问题,减少故障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影响,提高保护的可靠性。

对母线差动保护的参数配置进行优化,合理设置保护灵敏度和动作时间,提高保护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减少误动作和延迟动作的发生。

4. 人员培训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母线差动保护装置的操作和维护水平,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误动作和延迟动作。

及时对老化的母线差动保护装置进行更新升级,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装置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提出,可以有效提高母线差动保护的动作可靠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也要不断加强对母线差动保护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是母线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中误动作的情况。

这种误动
作通常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事故的扩大以及设备的损坏。

以下是针对220kV母线差动保
护动作事故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的一些建议。

1. 原因分析:
(1)继电器故障:差动保护继电器的设计和制造存在问题,如原件老化、元器件失效、接触不良等,导致误动作。

(2)CT和PT故障:差动保护的正确动作依赖于正确的电流和电压检测,如果CT(电流互感器)和PT(电压互感器)出现故障,会导致误动作。

(3)信号干扰:差动保护系统中存在信号传输时的干扰,如电磁信号、谐波等,会导致误动作。

(4)误操作:操作人员误操作差动保护装置,导致误动作。

2. 改进措施:
(1)完善差动保护继电器的设计和制造:选择可靠的继电器供应商,确保采用的差动保护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并定期检测继电器的性能和状态。

(2)定期检查和校准CT和PT:定期检查CT和PT的工作状态,保证其准确可靠,并及时更换老化和失效的设备。

(3)减少信号干扰:采取屏蔽和滤波措施,降低差动保护系统中的信号干扰,并确保相关设备的可靠接地。

(4)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对差动保护装置的操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误操作的发生。

针对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需要从继电器的设计和制造、CT和PT的检查校准、信号干扰的减少以及操作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确保差动保护
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事故的发生。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原因和改进措施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母线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项保护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讨论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

设备故障包括当前变压器的差动保护、CT、PT等设备出现了问题,可能导致误动作;操作失误则是因为操作人员在差动保护配置、测试、运行等方面出现了错误。

针对设备故障导致的误动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改进:1. 定期检查保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2. 加强对保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3. 可以在变压器差动保护中加入检测电路,对变压器进行故障检测,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4. 加强对差动保护设备的测试和校验,保证其准确可靠的运行。

1. 加强对差动保护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意识;2. 确保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3. 加强对差动保护配置的审查和审计,保证配置的正确性和合理性;4. 提供操作人员与保护设备交互界面的友好性,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改进措施外,还可以考虑引入新的技术和手段来提高母线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 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模糊逻辑等,提高差动保护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减少误动作的发生;2. 可以通过差动电流、差动电压以及其他参数的综合分析来进行差动保护的判定,提高保护的准确性;3. 引入在线监测技术,对母线差动保护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220kV母线差动保护动作事故的发生主要由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导致。

通过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保护设备,加强培训和教育操作人员,改进配置审查和审计,引入新的技术和手段等措施,可以明显提高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kV 母线保护的分析研究与整改措施
柳海龙,刘春,谈杏全
(安徽电力中心调度所,安徽 合肥 230061)
【摘要】 通过事例说明传统的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已不适应今天的电网发展状况,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 中阻抗; 母线保护
1 引言
1998年6月4日21点57分,安徽采石变220kV
第1组母线C 相PT 爆炸,220kV Ⅰ母差动保护正确动作跳开220kV Ⅰ母运行开关,故障后900ms ,由于短路电弧使周围空气电离,绝缘下降,造成相邻220kV Ⅱ母线A 相发生接地短路,因为采石变220kV 母线保护采用的是相位比较式母差保护,不能正确切除相继故障的母线,由220kV Ⅱ母线上所有线路对侧保护跳闸切除故障,采石变全所停电,共甩电荷约170MW 。

事故暴露出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的固有缺陷,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电网结构日益扩大和复杂,作为电网中枢环节的发电厂和变电所高压母线及其保护,日益突显出其在电网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当母线发生故障时能否快速、可靠、正确地切除故障,直接关系着电网的稳定和潮流输送。

母线保护的误动和拒动更可能直接引起电网稳定破坏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给电力系统本身和经济、生活各方面带来巨大损失。

显然,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母线保护已不适应电网发展要求,必须予以更换。

2 安徽电网母线保护现状
截止1998年底,安徽220kV 电网投入运行的母
线保护共计40余套,其中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8套,固定连接电流差动式9套,中阻抗比率制动式21套,另有非定型保护3套。

安徽220kV 电网母线保护早期是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和固定连接式,近年来多采用比率制动式,微机型母线保护目前已用于110kV 电网中。

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装置是近年来广为采用的一种高速、灵敏、中阻抗型的电流差动保护,它对母线差电流瞬时值进行测量比较,动作速度快,抗电流互感器饱和能力强,还具有极大的运行灵活
性,可自适应于双母线或分段并列运行、分裂运行。

即使对于倒闸操作过程中双母线内联时,保护仍具有可靠的选择性。

此外,这种保护还具有一个优点,即它适用于电流互感器变比不一致的场合。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厂家制造该型保护。

但在运行中我们发现有的中阻抗母差保护在设计原理上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母线保护的拒动和误动,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电网具体运行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母线保护应具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
3.1 母联CT 绕组接入差动保护的方式
目前国内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线保护的母联CT 二次绕组接入差动回路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i.母联CT 提供母差保护两个独立二次绕组,使用两组辅动变流器,辅流变二次电流分别接入Ⅰ母、Ⅱ母差动回路。

ii.母联CT 提供母差保护一个二次绕组,使用一组辅助变流器,辅流变二次头尾分别接入两组差动回路。

iii.母联CT 提供母差保护一个二次绕组,但使用两组辅助变流器,辅流变一次侧反极性相串联,二次电流分别接入两组差动回路。

我省采用的PMH -40系列母差保护,有的产品在设计时母联CT 按方式i 接入差动保护,如图1所示。

图中(以A 相差动保护为例),R G 和R Z /2分别是差动回路和制动回路电阻,1XZ J 、2XZ J 分别为Ⅰ母、Ⅱ母差动保护选择元件,QD J 为母差保护总启动元件,DX J 为差动保护断线闭锁继电器。

假定Ⅰ母线发生故障,故障电流如图1中所标注。

图中13QH J1、13QH J2分别为母联CT 两个二次绕组中的
6
51999年11月
继电器RE LAY
第27卷 第6期
图1 改进前母联CT 接线
图2 改进后母联CT 接线
电流,用I 3、I
4表示。

对图1进行分析可知,虽然I 3与I 4在差回路互相抵消,因而
选择元件1XZ J 能够正确动作,但对于启动元件QD J 来说,由于图中母联CT 穿越电流I 3在下半个R Z /2上产生制动电压,I 4在上半个R Z /2上产生制动电压,使得制动电压U Z 始终存在,而当U Z 大于动作电压U G 时,启动元件不能动作,必然导致母差保护拒动,同理,对Ⅱ母线上的故障进行分析,启动元件同样有可能拒动。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电路进行修改,将母联CT 两个绕组电流回路从母线保护启动元件QD J 中退出,即母联电流不进入启动元件而只分别进入两组选择元件1XZ J 和2XZ J 。

如图2所示。

改进后母联CT 二次电流分别只进入Ⅰ母选择元件和Ⅱ母选择元件,然后经断线闭锁继电器DX J 返回各自辅助变流器尾端。

而不再进入母差保护的启动元件QD J ,原理分析任一组母线故障时母联穿越电流不再起制动作用,试验证明改进后的选择元件和启动元件在模拟各种故障情
况下动作正确、可靠。

对于PMH -150系列及JC MZ -100系列母线保护,母联CT 必须提供两个独立二次绕组,并且分别接入Ⅰ母、Ⅱ母差动回路。

有的厂家在母联CT 二次绕组不够用的情况下,采用方式iii 的接线。

这种接线方式下,当母线内部故障且母联CT 饱和时,如果Ⅰ、Ⅱ两组母线故障电流又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因为母线保护两组差动回路之间存在电磁联系,无故障母线的保护会发生误动,造成全厂或全所停电的重大事故,前车之鉴必须引起注意。

3.2 双母线分裂运行时的特殊问题
220kV 双母线分裂运行是电力系统特殊运行方式之一,对于PMH -150和JC MZ -100型母线保护,当母联开关断开时,由于其具有完善的电流切换回路,母联电流自动退出差动回路,母差保护可正常运行。

但对于PMH -40系列母线保护则不然。

双母线分裂运行时,如果其中一组母线发生故障,启动元件和选择元件不能可靠动作切除故障母线,其原因在于PMH -40系列
7
5220kV 母线保护的分析研究与整改措施
母线保护不同于其他中阻抗比率制动式母差保护,其启动元件也是一个比率制动元件,当双母线分裂运行并且一条母线故障时,非故障母线的正常工作电流流过启动元件QD J 的制动电阻R Z /2产生制动作用,在一定短路水平和电流分配情况下,启动元件因灵敏度不够有可能拒动。

所以在这种运行方式下为了防止母差保护的拒动,另外增加一个不带制动特性、快速动作的电流元件QD J F (如图2所示),作为双母线分裂运行时母差保护的启动元件,随母联开关的断开自动投入,保证分裂运行时母线保护的可靠动作。

3.3 互联回路
双母线接线方式的优点之一是运行灵活性强,母线上各元件可在双母线之间进行切换,切换时必然有刀闸同时跨接两条母线的过程,因而要求倒闸过程中母差保护也能正确反应母线上的各种故障,由于同一元件的两组隔离开关同时跨接双母线,在双母线之间产生环流,母线保护选择元件的电流平衡分配被破坏,此时如果母线发生故障,若刀闸双跨元件不提供短路电流或提供的短路电流远小于其他元件提供的短路电流时,母差保护两组选择元件将发生异常动作,母差保护可能会拒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我省电网中运行的PMH -40系列中阻抗母差保护,增加专用互联回路,以避免选择元件可能出现的拒动情况。

如图3所示。

图3 互联回路示意图
图中1QH J1和1QH J2是母线上连接元件1的两
组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倒闸操作时辅助触点闭合自
动启动互联继电器NZ J ,为可靠起见设置手动互联压板LPN ,在倒闸操作时投入。

NZ J 动作后,其两付触点将同时短接两组选择元件1XZ J 、2XZ J 的出口重动继电器触点1Z D J 和2Z D J 。

故此当互联回路投入后,如果母线发生故障,将由一个带有比率制动特性的启动元件来启动母差保护切除故障。

互联回路不仅在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发挥作用,我省还推广应用到母线PT 停役时的特殊方式。

电网运行中由于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母线避雷器或母线PT 本身需要检修时,PT 将停役。

为了避免运行母线的PT 停役时母线上各线路开关的倒闸操作(一次单母线方式),同时又不影响PT 停役的母线上线路保护和母差保护应具有的动作可靠性和速动性,此时母线保护可以投入互联方式,并且将各线路保护及母差保护的电压回路切换到另一组运行的母线PT ,并将母联开关改为非自动方式,在二次上形成母差保护的单母线方式,一次上仍保持双母线运行。

这样既避免了大量的一次倒闸操作,又保证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电压回路供电的可靠性,充分发挥了互联回路的作用,提高了电网一次、二次运行的可靠性。

4 结语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省先后对十余套PMH -40系列中阻抗母线保护进行了整改,消除设计原理缺陷,统一功能要求,方便调度操作,运行至今未出现异常。

母线运行环境相对输电线路来说要好得多,故障几率要低得多,保护动作率也较低。

但母线保护误动或拒动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往往是重大或特大事故的引发点,尤其是在枢纽变电所或发电厂。

国家电力公司继电保护九五工作目标中明确要求母线保护正确率100%,因此,无论是设计制造厂家或生产运行单位,为了防止和避免母线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并由此带来严重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对高压母线及其保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收稿日期:1999—03—30
作者简介:柳海龙(1964-),男,硕士,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工作;刘春(1955-),女,工程师,从事继电保
护应用工作;谈杏全(1942-),男,教授级高工,从事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8
51999年11月
继电器RE LAY
第27卷 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