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调研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

南京景区调研报告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京景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特进行了一次调研。
以下是对南京景区的调研报告。
一、南京景区现状分析1. 南京夫子庙:作为南京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夫子庙以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游客。
然而,目前夫子庙的游客数量过多,导致参观体验不佳,需要进一步改善游客流量管理。
2. 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地标之一,也是南京最具纪念意义的景点之一。
该景区的环境优美,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参观体验,比如增加导览服务和互动展览,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山陵的历史。
3. 南京雨花台:雨花台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也是纪念抗战英烈的地方。
目前雨花台的纪念设施比较完善,但是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可以考虑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和举办相关纪念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南京紫金山:紫金山是南京市内一座重要的自然景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
然而,紫金山的服务设施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增加休息点和导览服务,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二、南京景区发展建议1. 提升服务质量:南京景区目前游客数量普遍较多,为了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服务培训,并提供更多的导览服务和解说设施,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景区的历史和文化。
2. 拓宽宣传渠道:南京景区可以通过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等渠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可以与旅行社等机构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以吸引更多游客。
3. 加强保护和整治:南京景区应加强对历史建筑、文物等的保护,防止盗窃和破坏。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保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 创新活动形式:南京景区可以创新活动形式,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文化艺术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参观。
同时,可以加强与周边景区或其他城市的合作,打造综合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
总结: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游客数量过多、服务设施不完善等。
南京 调研报告范文

南京调研报告范文南京调研报告一、引言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素有“六朝古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发展情况,探讨其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二、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市区总面积6,598.8平方公里,辖11个区县。
南京市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三、经济发展情况南京市是江苏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19年,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1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3万元。
该市的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近年来发展迅速。
南京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丰富的物流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四、教育发展情况南京市是中国教育中心之一,拥有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
目前,南京有8所“双一流”高校,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这些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南京的中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各种教育资源充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
南京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夫子庙、雨花台、总统府等,吸引着大批游客。
每年的樱花季节,南京的紫金山樱花园也成为人们赏花的好去处。
此外,南京还是中国新四军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许多纪念馆和陈列馆记录了这段历史。
六、未来发展趋势南京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注重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计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吸引更多的外资。
此外,南京还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七、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市的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
南京在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继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推动南京市的更好发展。
我们期待南京市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城市之一。
南京水游城调研报告(一)2024

南京水游城调研报告(一)引言概述:南京水游城是一处集休闲娱乐、水上运动、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本文旨在介绍南京水游城的调研情况,了解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通过对南京水游城的全面了解,进一步提供参考与建议,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正文内容:一、南京水游城的发展历程1.1 设立背景和目标1.2 建设和开放时间节点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4 前期推广和宣传工作二、南京水游城的景点及设施2.1 主要景观介绍2.2 娱乐设施概况2.3 水上运动项目2.4 游客服务设施2.5 文化展示和表演项目三、南京水游城的市场与竞争分析3.1 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性3.2 目标游客群体分析3.3 主要竞争对手调研3.4 市场需求与潜力分析3.5 营销策略与差异化竞争优势四、南京水游城对当地经济的影响4.1 就业和劳动力需求4.2 旅游消费和消费链条延伸4.3 对周边商业与旅游业的带动效应4.4 地方税收收入贡献4.5 增加地区知名度和形象提升五、南京水游城的发展前景与问题5.1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5.2 发展前景与规划5.3 政府支持与投资环境5.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保护措施5.5 潜在机会与风险分析总结:南京水游城作为一处集休闲娱乐、水上运动、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南京水游城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提升宣传和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游客服务等,以助力其可持续发展和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写生调研报告南京

写生调研报告南京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对南京进行了一次写生调研,并从中了解到了许多有关这座城市的信息。
首先,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经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在南京,我参观了明孝陵、中山陵等许多古代建筑,这些建筑物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历史街区,如秦淮河和南京城墙,这些地方保留了许多传统建筑和文化传统。
其次,南京是现代化城市的代表。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南京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景观,如瑞金路、新街口等繁华商业街区。
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进展迅速,高楼大厦、宽阔的道路、现代化的交通系统等都展示了南京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进程。
此外,南京还是一座文化浸润的城市。
我参观了许多艺术和文化场所,如南京博物院和南京艺术学院。
这些地方展示了南京在艺术、文学和音乐方面的独特魅力。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美食和特色小吃,如糖藕、鸭血粉丝汤、鸭血粉丝汤等,让人流连忘返。
另外,南京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调研中,我了解到南京有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这些学校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生前来深造。
南京的教育环境和氛围非常浓厚,给予了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南京还有许多自然景观。
我参观了许多公园和湖泊,如玄武湖、中山植物园等。
这些地方都是南京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提供了绿色环保的休闲场所。
综上所述,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并且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无论是历史建筑、现代化城市景观、文化艺术还是自然景观,南京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次写生调研让我更加了解了南京这座城市,也让我对南京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

南京市场调研报告南京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南京市是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城市,是江苏省省会,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一环,南京市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发达,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二、市场特点1.人口结构:南京市人口众多,且大部分为年轻人,年龄层次较低。
这意味着市场对时尚、创新、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有较高需求。
2.消费习惯:南京市消费习惯多样化,消费者趋向于购买高品质、环保、健康的产品。
受到国内外品牌影响,品牌认知度高,并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
3.购物中心:南京市拥有众多购物中心,其中集中了国内外知名品牌,如新街口、德基广场等。
购物中心是人们购买商品和消费的重要场所,是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
4.电商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在南京市的发展迅速,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购物。
在线购物方便快捷,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三、竞争环境南京市市场竞争激烈,各个行业都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
尤其是在快消品、服装、餐饮等行业,市场份额已经被主要品牌占据。
因此,新进入者需要具备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四、市场机会1.旅游业发展:南京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周边其他行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等,同时也为纪念品、文创产品提供了市场机会。
2.大健康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健康产业逐渐崛起。
南京市消费者对保健品、健身器材、美容美发等产品和服务有较高需求。
3.互联网服务:南京市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市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
因此,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有较大的市场机会,例如在线教育、在线购物等。
五、市场挑战1.价格竞争:南京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
因此,新进入者需要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或服务。
2.品牌认知度:南京市有很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新进入者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来建立品牌认知度。
在市场推广上需要考虑合适的渠道和宣传方式。
南京社会实践报告

南京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一、引言南京,中国江苏省省会,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城市。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南京作为调研地点,旨在更加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我更加了解并且体验了南京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
二、历史文化考察南京作为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在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明孝陵、夫子庙、中山陵等著名景点。
明孝陵作为明代第一个帝王陵寝,是南京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我在那里看到了精美的石刻和建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帝王文化的庄严和宏大。
夫子庙是南京最有名的文化街区之一,这里保存着许多古建筑和传统的文化氛围,我在那里学习了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如古琴、国画等。
中山陵则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在中山陵的参观中,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中国近代历史对于南京的重要意义。
三、经济发展状况在南京的经济发展方面,我参观了南京奥体中心和江苏软件园等地。
南京奥体中心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里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国内外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亚洲运动会等。
通过参观奥体中心,我了解到南京市在体育产业方面的发展和重视程度。
江苏软件园则是南京软件行业的重要发展区域,这里拥有众多的软件企业和创新园区。
我在软件园的参观中了解到,南京在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方面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社会问题调研在实践活动中,我也对南京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调研。
我与一些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城市交通、环保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南京作为一座大都市,交通拥堵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我了解到,南京市正在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缓解交通压力。
在环保方面,南京市也在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我参观了一些环保企业,并了解到南京市对于减少污染和提升环保水平的努力。
教育方面,南京市也十分重视。
南京 调研分析报告

南京调研分析报告南京调研分析报告撰写人:AI助手日期:2021年6月一、引言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下游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景点,同时也是重要的商业和工业中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以及市民生活状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覆盖了南京市不同区域的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同时,我们还与南京市相关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南京市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势头。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南京的经济状况较好,有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收入有所增加。
这主要归功于南京市积极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2.就业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就业形势较好。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的就业市场较为稳定,且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然而,一些受访者认为南京市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
3.市民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市民生活状况较为良好。
超过90%的受访者对南京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表示满意。
南京市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城市建设,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同时,南京市还注重文化建设,举办了多个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选择。
四、问题与建议1.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南京市在创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推动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教育和人才培养尽管南京市在吸引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南京雨花石调研报告

南京雨花石调研报告南京雨花石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雨花石则是南京市的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雨花石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以及旅游资源情况,为进一步挖掘和开发雨花石的旅游潜力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1. 调研内容:(1)雨花石的历史典故和背景;(2)雨花石的文化特色;(3)雨花石的旅游资源情况。
2. 调研方法:(1)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2)实地考察与观察;(3)访谈与问卷调查。
三、调研结果1. 雨花石的历史背景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雨花石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明朝的禁地,其山石形成于古生代晚期,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市抗战指挥部就设在雨花台上,成为了众多抗日将领的调度中心。
2. 雨花石的文化特色雨花石地区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艺术:雨花石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曾有许多文人墨客来此写诗作画,使这片土地更加充满文化氛围;(2)石刻文化:雨花石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历代石刻,其中包括佛教石刻、魏晋石刻以及传统民居石窟等,这些石刻的内容丰富多样,展示了中国古代雄厚的文化底蕴;(3)历史文物:雨花石地区同时也保存了一些历史文物,如雨花台上的抗战遗址、雨花阵亡将士公墓等,这些历史文物见证了南京的抗战岁月和英雄的壮丽事迹。
3. 雨花石的旅游资源情况(1)自然景观:雨花石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古老的山石、清澈的小溪、繁茂的植被等;(2)人文景观:雨花石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包括雨花台、燕子石、古战争遗址等;(3)旅游设施:雨花石地区已经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如停车场、游客中心等。
四、调研结论1. 雨花石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特色,是南京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2. 雨花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辅相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赏和学习机会;3. 雨花石地区已经建设了一些旅游设施,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4. 雨花石的旅游潜力巨大,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课程名称:市场调研与分析Ⅱ学生姓名:乐游人班级:工业设计 111学号: **********指导老师:刘哥2014年4月2日市场调研与分析Ⅱ报告市场调研与分析时间:2014年3月24日——2014年4月11日市场调研与分析地点:南京市场调研与分析学生:乐游人市场调研与分析目的:调研南京的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设计,以从中学习传统的设计理念和传统设计元素;调研历史博物馆中各个时代产品的发展,以学习古人优秀的设计文化;调研南京宜家的产品和家具,以学习产品的创意开发和总结现在产品的设计方向;通过调研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启发自己的设计思想,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和专业相关的综合素养,诸如自立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
市场调研与分析对象: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南京宜家家居、江苏省美术馆市场调研与分析方法:调研和分析调研对象的设计元素和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各调研对象的历史文化气息、产品设计韵味、建筑园林艺术和园林建筑的结构知识,调研工业产品的设计趋势与设计特征,拍摄资料图片或短片。
市场调研与分析内容:朝天宫——现称南京博物馆,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产品设计发展历史,体现了古人的先进的设计头脑和传统设计文化。
南京宜家——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的产品,一个具有前沿的设计思想和充满创意的地方,产品的创意开发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市场调研与分析调研报告:经过旅途车厢的喧嚣,在第二天的中午我们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地方——南京。
在调研期间我们调研了南京博物馆、朝天宫、南京宜家家居、江苏省美术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朝天宫和南京博物馆。
1.朝天宫:刚下火车,我们马不停蹄就来到了江南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朝天宫。
南朝时曾为总明观太学所在地,明朝时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也是官僚子弟袭封和文武官员学习朝见天子的地方。
清代以前建造的朝天宫毁于太平天国战乱期间。
今天的朝天宫古建筑群为战乱以后的清同治五年至九年(1866年-1870年)间在清前期原址上改建而成,从宋元明代的道教建筑变成了儒家的文庙和江宁府学(江宁府学旧址则改为武庙,民国时期改为考试院,在鸡鸣寺附近的南京市政府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南京朝天宫古建筑群开辟为南京首都高等法院;现为南京博物馆。
接下来我们又调研了朝天宫的建筑文化和设计元素,朝天宫为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
其建筑格局、样式、营造技术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朝天宫一直是南京的重要名胜。
明清之际,南京有“金陵四十八景”,其中“冶城西峙”就是指朝天宫。
文人雅士书写朝天宫的诗文,延绵不断。
朝天宫的建筑顶部两端往上翘,且在尾部用龙尾或者鱼尾代替,华丽的装饰使得朝天宫的建筑别具一格,楼梯扶手上莲花造型装饰体现出建筑的端庄高贵。
2.南京博物馆:博物馆的展厅主要以展览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器物为主。
当人类的历史进入到新石器时代(从1.8万年前—距今5000年前),陶器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能反映时代特点的器物。
在最初的陶器造型中,主要是摹拟植物、动物、乃至人物进行造型活动。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这些陶器,都是以自然界的物体作为基本摹拟对象,或采用其全部,或取局部,或两三者各取一部分混合使用,以此成图1-2 朝天宫现存古钟图1-1 朝天宫棂星门图1-3 大成殿 图1-4 楼梯扶手形。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的造型能力又有了巨大的提高。
根据生活的需要,逐步摆脱了对具体形态的摹拟,从而进行独立的创造。
陶器造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到了石器时代的晚期,由于新工艺——快轮工艺的出现,使陶器的形制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造型特点:商代青铜器以祭器为主,造型巨大,气势恢弘,装饰威严,狞厉,充满了威严诡异的色彩,体现了宗法制度,更表达着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
另外,商代重酒器。
所以,青铜器以精美的酒器居多,如:角、爵、觚、尊、彝等。
周代吸取了商酗酒亡国的教训,青铜食器居多如鼎、豆、镬、鬲等。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这一发展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此后二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六国以后,统一度量衡,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开始钱币或者陶器等设计和生产就有了一定的标准,汉朝建立以后,国家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汉代在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图2-3 西周夔纹铜匜图2-1 石斧 图2-2 陶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分裂状态,战争频发,人民生活困苦。
但是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战争是科技最好的催化剂”。
这一时期有不少的科技发明,比如传说当中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等。
但是这些毕竟都只是传说而已,同时期有个大发明家马均,虽然声明不显,但的的确确发明了不少东西。
在陶器装饰上面也有所改变。
总的来说,由于这一时期国家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并且战乱不断。
因而这一时期的整体器物造型就没有像秦汉或是盛唐时期那样或生动壮阔,或奢靡华贵,显得比较平庸了一些。
但是并不能说就没有特色之处,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涌进中原地区,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也反映在当时的器物上面,更多的融入了异域特色。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巅峰的时期。
这也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器物方面。
唐代的典型器物唐三彩的造型有自己的特点,它与一般的工艺品的造型不同,与其他时代出土的瓷器也不同。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
图2-4 秦陶壶 图2-5 秦货币图2-4 人面陶壶出土的唐三彩,从现在分类来看主要也是分为动物、器皿和人物三类,尤其以动物居多,这个可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我国古代马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战场上需要马,农民耕田需要马,交通运输也需要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马比较多。
其次就是骆驼也比较多,这可能和当时中外贸易有关,骆驼是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一,且丝绸之路沿途需要骆驼作为交通工具。
所以说,匠人们把它反映在工艺品上。
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比较多,这个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宫廷生活了。
唐三彩中马的造型比较肥硕,这个马的品种,据说是从当时西域那边进贡过来的,所以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马的形状有点不大相同,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
唐马的造型特点,它是以静为主,但是静中带动。
但是它通过马的眼部的刻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眼睛是圆睁的,然后马的耳朵是贴着的,它好像在静听或者听到有什么动静一样,它通过这样的细部刻画来显示出来唐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的韵律,也可见匠人们高超的制作工艺了。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达到最顶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皇家器物上更可以看出中央皇权的煊赫。
自古以来,玉玺就是皇权的象征,皇帝将其视作在国家的象征物,其治理天下的凭证。
清代尤其如此,乾隆皇帝曾制作了25方玉玺作为自己和后世皇帝使用的国宝。
清代玉玺均有碧玉制成,上方以龙钮装饰,刻满汉双文。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出我国的封建制度到了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宜家家居和美术馆,对产品的创意开发进行了一个调研,看了产品以后,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我觉得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接触,使自己的眼界得到了开阔,使自己的创意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些都会对自己以后的设计带来深远的影响。
图2-6 明凤凰形金插饰图2-5 唐陶人调研问题思考在南京调研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莫过是南京博物馆中丰富的展品。
这些展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器物的典型代表,因此通过对其的调研,我对中国的传统器物发展和造型有了一个直观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在从南京博物馆回来后,通过网络和查阅书籍,使我对传统器物造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达到学习的目的。
当然我的收获并不是只有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几天的学习调研活动使我获益良多。
首先来讲,在宜家家居里面,我学习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他们走的路线就是设计的路线,卖的就是新这个概念,既实用,又经济实惠。
与此同时,我们又对南京的朝天宫这些传统的建筑进行了调研,我又能了解到传统的建筑特色和设计思想。
从工业设计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产品设计的风格往往会受到建筑风格的影响,如洛可可风格。
总而言之,这些天的调研活动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发现在我以后的设计当中都可以运用和借鉴到这些东西,真的可以说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和想法,使我不局限在某个地方。
让我对工业设计这个领域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
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以前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
让我在以后的学习方面有了侧重的地方。
比如说在我们专业要求的手绘和软件等方面,我并不要求自己所有的都很精通,可能只需要自己熟练的掌握一两个方面。
因为工业设计是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的工作,单靠一两个人是很难办到的,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设计的思想,我觉的这是我目前来说比较欠缺的地方,需要以后多加的练习。
还要对自己的设计之路有个规划,可以更好地去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1] 张之恒,吴建民.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125-150.[2] 吴良忠.中国瓷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250-275.[3] 王镜轮.紫禁城全景实录[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157-168.[4] 刘锡朋.古器物造型[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1990:27-68.[5] 王琥.装饰与器物造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15-86.[6] 诺曼.设计心理学[M].梅琼译.中信出版社,2010:23-83.[7] 刘刚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6-75.[8] 张夫也.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274-275.[9] 菲莉斯·贝内特·奥茨.西方家具演变史——风格与样式[M].江坚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6-68.[10]林欢.宋代古器物学笔记材料辑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