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研究进展论文

合集下载

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种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体,属于杯状病毒科。

诺如病毒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通常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呕吐物、粪口途径传播。

全球范围内,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患病,且在各种年龄段均可感染。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诺如病毒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研究人员已成功鉴定出多种诺如病毒血清型,并深入探讨了其遗传多样性和演化关系。

针对诺如病毒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例如通过改进饮食卫生、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等手段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尽管对诺如病毒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治疗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研发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效果不持久等。

为应对诺如病毒感染存在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疫苗研发:通过深入研究诺如病毒的免疫机制,发掘有效的抗原靶点,研制出更加高效、持久的疫苗。

核酸检测:发展敏感、特异的核酸检测技术,以便更早地确诊感染,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治疗策略:加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发掘新型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了解全球不同地区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诺如病毒的认知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落实预防措施。

针对诺如病毒感染的研究仍需不断深入,未来将会有更多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解决现存问题,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HSV可引起皮肤、黏膜和神经系统的炎症和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

因此,对HSV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预防、诊断和治疗该病毒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HSV感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HSV的传播方式、发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

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Norovirus, also known as Norovirus,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non-bacterial acute gastroenteritis. Norovirus infection can cause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and abdominal pain.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the discovery, naming and harm of Norovirus, which brings out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such viruses. In addi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Noroviru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etection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the understanding of Norovirus is more fully known.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rovirus. Physical, chemical, b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kill the virus. KEY WORDS: Noroviru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进展谭自明【摘要】近年来,诺如病毒(NVs)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最新研究表明诺如病毒是散发性胃肠炎和各年龄段爆发性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因.据WHO预计全球每年因诺如病毒感染死亡的人数约3.5万例.本文主要对诺如病毒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方法、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In recent years, the public health problem caused by the Norovirus (NV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Recent advances showed that norovirus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sporadic gastroenteritis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outbreaks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across all ages. The WHO estimates that the number of deaths worldwide each year due to norovirus infection is about 35000.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aboratory testing method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about norovirus.【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14【总页数】4页(P2327-2330)【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方法;治疗【作者】谭自明【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近年来,诺如病毒(Norovirus,NVs)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随着分子诊断学的不断发展,最新研究表明诺如病毒是散发性胃肠炎和各年龄段爆发性急性胃肠炎的最常见病因。

诺如病毒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研究进展

分析与检测T logy科技26 食品安全导刊 2017年3月近年来,媒体曝光了多起因诺如病毒(Norovirus,以下简称“NoV”)污染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目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诸多国家都有NoV感染的报道。

NoV每年可导致全球1.25亿人次感染和3.5万人死亡,且发病量逐年攀升。

通过对我国27个省份173家哨点门诊2009年~2013年腹泻病例的调查可以发现,NoV感染率高达11.6%(病例总数为34031,NoV感染病例为3950)。

每年NoV导致全球直接经济损失42亿美元,社会经济损失603亿美元(其中,5岁以下婴幼儿耗费398亿美元)。

所以,NoV的防控已经成为各国疾控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

诺如病毒简介1968年冬天,美国诺瓦克镇的一所小学暴发了一起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事件,该事件导致学校半数以上学生出现急性呕吐、腹泻的症状,但是没有鉴定出诱发该疾病的主要病原。

直到1972年,美国科学家以免疫电镜的方法证实4年前暴发急性肠胃炎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小个子病毒,并将其命名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后来,各国科学家都发现了类似的病原,以致该病毒有了很多别称,如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类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virus)或小圆状病毒(small round structuredvirus)等。

时至2002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of Viruses,简称ICTV)根据病毒的形态、抗原特性及遗传进化等特点将其归入嵌杯状病毒科,并正式更名为诺如病毒(Noroviurs,简称NoV)。

NoV隶属于嵌杯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病毒颗粒直径27~34nm,无囊膜,属单股正链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病毒基因组7.5~7.8kb,共编码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3)。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医学信息 2018 年 1 月第 31 卷第 2 期
Medical Information. Jan. 2018. Vol. 31. No.2

综述
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
潘卫兵袁许 韡
渊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科袁上海 200082冤
摘 要院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之一袁对相关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遥本文通过引物尧探针尧染料的选择袁结
诺如病毒依据其基因 RNA 聚合酶和主要衣壳 蛋白 VP1 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 5 个基因 组:G玉、G域、G芋、G郁、G吁,其中易感染人的主要 是 G玉和 G域基因组,国内尤以 G域为多。而基于 VP1 基因组序列的相似性以跃85%为界,可进一步将 基因组分为不同的基因型:G玉-8 个型,G域-21 个 型,G芋-3 个型,G郁-2 个型,G吁-1 个型[2]。 2 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合适用范围尧灵敏度尧特异性尧重复性的评估对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尧荧光定量 RT-PCR尧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尧基因
芯片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荧光微球检测条快速检测诺如病毒的技术进行了综述遥 着重关注了食品和水中诺如病毒检测的病
毒富集技术袁并提出平衡准确灵敏与简便高效对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遥
probes,primers,dye selection,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ble scope,sensitivity,specificity,repeat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of conventional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 mediated RT-PCR.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gene

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_李志凯

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_李志凯

341
一步法
RT-PCR
特异引物(同第二列 F) Lee S. G. 等[14]
GI 衣壳蛋白区 F: CTGCCCGAATTYGTAAATGA GI capsid protein R: CCAACCCARCCATTRTACA region
330
两步法多重 随机引物(TaKaRa)
Khamrin P.
诺如病毒首先由美国学者 Kapikian 等[1],于 1972 年采用免疫电镜方法,从 1968 年在美国俄亥 俄州诺沃克地区的一所学校暴发的胃肠炎病人粪 便标本中检出,并以发现地名称将其命名为诺瓦克
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2002 年 8 月国 际病毒学命名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 (Norovirus,NoV)。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 播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媒介为污染的水、食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No. 2008Y0056);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No. 3502Z20133012);厦门市集美区科技 计划项目(No. 20119C02);福建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No. 2012N5007)
*通讯作者:Tel:86-592-6183915; :chyizhou@ 收稿日期:2013-09-16;接受日期:2013-12-20;优先数字出版日期():2014-01-02
根据诺如病毒 RNA 多聚酶区和衣壳蛋白区的 核苷酸序列,可将 NoV 分为 5 个基因组:GI、GII、 GIII、GIV、GV。根据 ORF2 全基因序列,GI 可 分为 14 个基因型,GII 可分为 17 个基因型。其中 基因组 GI、GII 和 GIV 可感染人,基因组 GIII 和 GV 分别感染牛和鼠。GII 型诺如病毒比 GI 型更加 流行,其中 GII-4 型诺如病毒一直是世界范围内诺 如病毒流行最主要的基因型,而且大部分的诺如病 毒暴发都与 GII-4 变异株有关[7-8]。除 GII-4 型外, GII-3 型在儿童中也比较常见[9]。一般情况下,诺 如病毒感染人后反应是温和的、非致命的,但也会

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朱静;熊菀【摘要】Norovirus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s causing nonbacterial gastroenteriti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Clinical symptoms in norovirus infection include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abdominal pain among which vomiting is obvious.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research models, the pathogenesis of Norovirus infection is still unclea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Norovirus, and mainly discusses the cell phagocytosis and immune response.%人诺如病毒是引起婴幼儿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临床症状,其中呕吐表现较明显.由于缺少有效的研究模型,目前对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文章重点阐述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并主要集中于细胞噬性及免疫应答.【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4页(P231-234)【关键词】诺如病毒;致病机制;细胞噬性;免疫应答【作者】朱静;熊菀【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正文语种】中文诺如病毒(norovirus)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所致胃肠炎以起病急、病程短为特点。

2014-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_吴琼

2014-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_吴琼

2014,30(12)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DOI:10.3969/cjz.j.issn.1002-2694.2014.12.016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吴 琼1,何玉林2摘 要:诺如病毒(Norovirus)可感染人和动物引起急性病毒性胃肠炎。

随着分子生物学、病毒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的发展,不同类群诺如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完成、病毒体外增殖和衣壳蛋白分别获得真核、原核和植物系统体外表达,从而对该病毒的特性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

本文从诺如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细胞培养、组织嗜性、流行病学、病毒的感染机制、检测方法和疫苗发展7个方面入手,系统介绍了该病毒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对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组织嗜性及其疫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本文还对诺如病毒分子进化、检测技术和病毒的传播扩散等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关键词:诺如病毒;细胞培养;组织嗜性;流行病学;感染机制;检测方法;疫苗 中图分类号:R3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94(2014)12-1245-07Research progress of norovirusWU Qiong1,HE Yu-lin2(1.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Laboratory for Stem Cellsand Pharmaceutical Biotechnology,Guilin541004,China;2.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Basic Medicine College,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广西八桂学者”(No.2013A003)资助通讯作者:何玉林,Email:418497164@qq.com作者单位:1.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干细胞与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桂林 541004;2.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桂林 541004ABSTRACT:Norovirus infection in human and animals can cause acute viral gastroenteritis.With molecular biology,cellculture and animal models of development,the different groups of norovirus genome sequenced,the virus capsid protein ex-pressed in vitro in eukaryotic,prokaryotic and plant systems,and th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rus with some new under-standing and perspective.Recently,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norovirus and related topics along withthe research progress all around the world.Here we systematically expound the latest advances in norovirus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aspects,such as genome structure and function,cell culture,tissue tropism,epidemiology,virus infection mechanism,detection methods and vaccine development.Furthermore,different viewpoints for norovirus molecular evolution,detectiontechnology and transmission route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KEY WORDS:norovirus;cell culture;tissue tropism;epidemiology;infection mechanism;detection;vaccine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xi“Bagui”Scholar Program(No.2013A003)Corresponding author:He Yu-lin,Email:418497164@qq.com 诺如病毒性疾病又被称为冬季呕吐性疾病、胃肠性流感等,是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引起的,可感染人和动物引起急性肠胃炎,于196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Norwalk)镇暴发,1972年美国学者Kapikian首先用免疫电镜技术从1968年暴发的胃肠炎患者样本中检出了病原,定名为诺如病毒[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如病毒研究进展【摘要】诺如病毒是引起人类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引起的感染高于2亿6700万例。

本文从诺如病毒的发现及命名、基因组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受体组织血型相关抗原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

【关键词】诺如病毒;基因组;流行病学;组织血型相关抗原据who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0亿人次患腹泻病(diarrhea disease),其中有5亿人次发生在第三世界。

腹泻病每年导致150万儿童死亡,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

1 诺如病毒的发现及命名1972年,诺如病毒最早被kapikian 在发现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

此后,世界各地陆续发现很多与之相似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的地点命名,如snow mountain virus、hawaii virus、mexico virus等。

由于它们是圆状颗粒,因此被称为小圆结构病毒(small rounel structural viruses,srsv),后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

2002年8月,第8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将nv和nlv统一命名为诺如病毒(norovirus,nvs),与日本发现的札幌样病毒(sapporo like virus,slv)合称为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es,hucv)。

2 诺如病毒的基因组特征诺如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大小约7.5-7.7kb,5’端共价连接蛋白vpg,3’端含多聚a结构。

整个病毒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架,0rfl长约5kb,编码一个200kd左右的非结构蛋白,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裂解成6个非结构蛋白:p48、ntp酶、p22、vpg、蛋白酶和rna聚合酶。

0rf2长约1.6kb,编码56kd的主要结构蛋白vpl,包含s区和p区。

p区进一步分p1和p2亚区,p2亚区决定了病毒的株特异性和受体结合特性[1]。

0rf3长约0.8kb,编码22.5kd的微小结构蛋白vp2。

依据nvs基因组的rdrp区和capcid区的核苷酸序列差异,它被分为gⅰ、gⅱ、gⅲ、gⅳ、gⅴ五个基因组,根据orf2基因序列,gi、gⅱ、gⅲ进一步分为14、19和2个基因型[2],其中感染人的主要是gⅰ、gⅱ和gⅳ,gⅲ和gⅴ分别感染牛和鼠。

3 诺如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诺如病毒胃肠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很难控制的传染病。

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均为传染源。

诺如病毒的感染剂量非常低,在环境中非常稳定,这导致其传染性很强,可通过污染饮用水源及食物在餐馆、医院、学校、幼儿园、疗养院、军队、邮轮等半封闭环境引起暴发[3]。

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以及器官移植患者属于高危易感人群。

nvs感染性强,极易变异,抗体缺乏长期免疫力,极易出现反复感染[4]。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其中冬季为高峰期[5]。

诺如病毒胃肠炎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发病。

与感染者接触后,该病的发病率高达30%。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诺如病毒感染超过2亿6700万例,胃肠炎暴发一半以上由诺如病毒引起。

欧洲食物源性病毒监测网络报道:1995年——2000年间诺如病毒导致85 %以上的暴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系[6]。

在亚洲地区,hamano 等报道日本okayama 地区77%的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暴发与诺如病毒有关[7]。

在我国,自1995年方肇寅首次在河南收集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测到nvs 后,山西、北京、武汉、安徽、福州、广州、广西等地相继发生多起暴发疫情[8],目前东南沿海地区为高发区。

世界范围内近2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gⅱ-4型诺如病毒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最主要基因型[9],占所有暴发的65-85%。

g ⅱ-4型nvs在全世界持续流行,存在很多变异株,每一个变异株的出现都会引起新一轮全球性的胃肠炎暴发。

95/96 us株是记录中第一个引起全球流行的gii-4型毒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世界五个洲传播流行。

之后,gii-4型毒株以空前的规模引起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荷兰、巴西等国的急性胃肠炎暴发[10]。

之后不同年代的变异株有farmingtonhills 株、hunter 株、sakai株、2006a 株和2006b 株。

对gii-4诺如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提示,与流感病毒相似,gii-4诺如病毒的进化是划时代的,某种变异株持续几年的时间,随后是进化的暴发,接着又停滞。

4 诺如病毒与受体hbgas目前的研究表明,组织血型相关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是nvs的天然受体或协同因子[11]。

hbgas是红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一类复杂糖类,可结合糖蛋白及糖脂类物质,同时以游离寡糖的形式存在于唾液、乳汁和血液等体液中。

hbgas的fut2 基因分泌状态影响人的易感性。

hbgas的三大家族abo、lewis和分泌者家族都涉及与nvs的结合,目前共发现至少两组八种结合方式。

a/b 组识别a 和/或b 和h 抗原,不识别lewis 抗原,而lewis 组只与lewis 和/ 或h 抗原发生作用。

gⅰ-1型的norwalk株与a和o型分泌型抗原结合,gⅱ-4型的va387株则与a、b、o三个分泌型抗原都结合,而对gii-2型的雪山病毒的研究则显示血型与机体的易感性无关[12]。

诺如病毒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人hbgas对诺如病毒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tan等证实vp1中完整的p区结构对于nvs与hbgas特异性结合是非常必要的,p区独立表达时可形成p二聚体,其与hbgas的结合模式与完整病毒衣壳相同[13]。

tan 等研究了p区的构象与受体亲和性的关系,发现p区的铰链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va387株p区含铰链时形成p二聚体与hbgas的亲和性较低,一旦p区铰链去除就会形成p粒子,其亲和力较p二聚体增强至少七百倍。

5 展望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nvs作为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存在与其不断地变异和进化有密切关系。

在gⅱ-4型nvs 与hbgas的结合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点突变实验进一步发现影响其进化的重要氨基酸位点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胃肠炎的暴发流行。

参考文献[1] scipioni a,mauroy a,vinje j,et al.animal noroviruses[j].vet j,2008,178(1):32-45.[2] everardo v,leslie b,nicole g,et al.novel surveillance network for norovirus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united states[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7):1389-1395.[3] widdowson ma,sulks a,bulens sn,el a1.norovirus and foodborne disease,united states,1991-2000[j].emerg infect dis,2005,11(1):95-102.[4] atmar rl,opekun ar,gilger ma,et a1.norwalk virus shedding after experimental human infection[j].emerg infect dis,2008,(14):1553-1557.[5] boga ja,melon s,nicieza i,et al.etiology of sporadic cases of pediatric acute gastroentefitis in astufias,spain,and genotyp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rovirus strains involved[j].j clin micmbio,2004,42(6):2668-2674.[6] kroneman a,harris j,vennema h,et al.data quality of 5 years of central norovirus outbreak reporting in the european network for foodborne viruses[j].j public health (oxf),2008,30(1):822-901.[7] hamano m,kuzuya m,fujii r,et al.epidemiology of acute gastroenteritis outbreaks caused by noroviruses in okayama,japan[j].j med viro1,2005,77:2822-2891.[8] wu ft,oka t,katayama k,et al.genetic diversity of noroviruses in taiwan between november 2004 and march 2005[j].arch virol,2006,(151):13192-13271.[9] guo l,song j,xu x,et al.genetic analysis of norovirus in children affected with acute gastroenteritis in beijing,2004——2007[j].j clin virol,2009,44(1):942-981. [10] okada m,tanaka t,oseto m,et al.genetics analysis of noroviruses associated with fatalities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j].arch virel,2006,(151):1635-1641.[11] donaldson ef,lindesmith lc,lobue ad,et al.norovirus pathogenesis:mechanisms of persistence and immune evasion in human populations[j].immunol rev,2008,(225):190-211.[12] lindesmith l,moe c,lependu j,et al.cellular and humoral immunity following snow mountain viruschallenge[j].j virol,2005,79(5):2900-2909.[13] cao s,lou z,tan m,et al.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blood group trisaccharides by norovirus[j].j virol,2007,81(11):5949-59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