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报告

学生之间密切接触以及污染物气溶胶等可能是造成此次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原因。
7 疫情趋势分析
由于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人对该病 普遍易感,特别是在人口较密集的学校,如不及时采取有效 措施,可能会再次在学校引起暴发流行 。 [1-2]
4 实验室检测及治疗
采集 12 份患病学生的肛拭子,经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检测有 10 例患者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其中混合型 6 例, G Ⅰ型 4 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他 57 例为临床诊断病 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所有住院病例均在本旗旗医院 隔离治疗,并于 2018 年 9 月 24 日全部出院,截止 9 月 25 日 16 时,67 例患病学生全部治愈。
末发病例王某、女、13 岁、初二 . 十一班学生,于 2018 年 9 月 22 日发病,症状较轻,在门诊隔离治疗。
发病学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 其中一部分症状较重者留于旗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其余症 状较轻者在门诊隔离治疗;校内教职工未出现类似症状病例。
3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李兵 1,王新利 2
(1. 赤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2. 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2018 年 9 月 18 日 7 时 50 分,某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旗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通报,某中有学生出 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旗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样品采集 及现场处置工作。并将采集的样品送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按疑似食物中毒上报 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关 键 词 : 诺如病毒感染;腹泻;调查报告
诺如病毒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 灭活 ,暴 露在 臭 氧环境 也 容 易被 迅速 灭活 。根据
R A聚合 酶 编 码 区核 苷 酸 或 外 壳蛋 白区 的氨 基 酸 N
序 列 的 差 异 , 可 将 NV o s分 为 不 同 的 基 因 组
(eor p , G) 每 一基 因组 又进一 步 区分 为很 多 gngo s G , u
同株 病毒 的 免疫 ,而不 能对 其它 毒株 产生 交叉保 护 作用 ,所 以极易 出现 反 复感 染 。Ga a Y等 于 rhm D 19 对 5 9 4年 0名 志 愿 者 人 工 感 染 观 察 ,结 果 4 1人
( 2 感染 , 便 排毒 开始 于 感染 后 1 小 时 , 值 8 %) 粪 5 峰 在 2 ~7 5 2小 时 , 论发 病 与否 , 无 感染 后 7 均能在 天 粪便 中检 出病 毒抗 原 ,感 染 后粪便 排 病毒期 为 <2
诺 如 病 毒 胃肠 炎 的流 行病 学研 究 进 展
李 海 综 述 , 杨进 业 审校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宁 5 0 2 ) 南 3 0 8
据世 界卫 生组 织统 计 , 全世 界 每 年有 l 亿 人 次 0 患腹 泻 病 , 中 5 人 次发 生在 第 三世 界 , 年导致 其 亿 每 约 10 儿童 死亡 ,腹 泻 病 已成 为 发展 中国家 儿 童 5万
死 亡 和 失 能 调 整 寿命 年 损 失 的 首 位 或 第 2位 原 因
…
。
诺 如病 毒 ( o i s N V ) N mv u , o s 是人 类 急性非 菌 性 胃 r
基 因型 (e o ps ,同一 基 因 型病毒 又有不 同的变 gnt e) y 异株 。N V 有 5 基 因组 , 中 l、 Ⅳ组感 染人 , os 个 其 Ⅱ、 Ⅲ、 V组 分 别感 染猪 和奶 牛 ; o s N V 包括 2 0多个基 因 型 , 中 G -包括 9个 亚型 , G Ⅱ包 括 l 其 Gl _ G 7个亚 型 , 而每 个亚 型包 括 多种 变异 毒 株 。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暴发调查分析

甘肃医药2019年38卷第3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19,Vol.38,No.3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样病毒,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高度感染性,10~100个病毒颗粒能引起感染,传播迅速,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2]。
诺如病毒的传染源包括病人、隐形感染者和病毒携带者,可通过食物、水及人与人密切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3-4],人群普遍易感,常在幼儿园、学校和农村引起传播[5-10]。
2017年3月2日,兰州市城关区卫计局接到某家长电话反映某小学一年级二班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为掌握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诊断,及时控制疫情,卫计局工作人员立即组织临床医务人员、流行病学人员、消杀人员赴学校调查,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定义疑似病例是2017年2月28日以来该校出现有呕吐或者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头痛、咽痛、咳嗽的学生和教职工;临床病例是指呕吐≥2次/天或/和腹泻≥3次/天,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确诊病例是指疑似病例中诺如病毒检测阳性者。
1.2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例定义通过学校晨检记录、缺课登记等对全校学生、教师进行病例搜索开展调查。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就诊情况、治疗情况、发病前3日内的用餐情况、洗手情况、与患者的接触史及家庭成员发病情况。
1.3实验室检测采集发病学生的肛拭子标本以及发病学生课桌桌布表面擦拭样品,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双联检测(RT-PCR 荧光探针法)。
1.4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数据录入Excel 2007和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算相关指标的率,选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基本情况该小学为一所走读制学校,建筑面积3810m 2,校内建有一栋东西走向的5层的教学楼。
水房位于教学楼2楼,厕所建在教学楼的西侧,相对独立。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摘要:【目的】:南充市顺庆区北城片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暴发疫情调查分析,为诺如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现学调查评估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采集标粪便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进行实验室检测。
【结果】:此次疫情共确诊88例病例,家庭聚集性和区域聚集性明显,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在28份大便标本中21份标本诺如病毒型Ⅱ阳性,1份诺如病毒Ⅰ型阳性,1份混合Ⅰ型和Ⅱ型阳性。
【结论】: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通过快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积极的治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饮用水和食品的监测与管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诺如病毒疫情的发生。
关键词诺如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感染性腹泻A NOROVIRUS INFECTIIOUS DIARRHEA OUTBREAK EPIDEMIOLOGICAl SURVEY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unqing District, Nanchong City Sichuan Nanchong 637000LI Chao, SUN Xiao-sheng ,FANG Jun-lin , HE CHUN-hongAbstract: 【Objective】: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Norovirus infectious outbreak in beicheng district of shunqing district of Nanchong city,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nooru. 【Metho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epidemic were evaluated by fiel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fluorescence 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specimen. 【Result】: 88 cases were diagnosed in this epidemic. Family and regional agglomerations were obvious. There were no serious cases and deaths. Of the 28 stool specimens, 21 were positive for Norovirus type II and 1 was positive for Norovirus type I. One mixed type I and type II positive. 【Conclusion】: The epidemic is infectious diarrhea caused by Norovirus. Through rapi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ctive treatment, the epidemic has been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health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mproved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and foo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rovirus outbreaks.Keyword : Norovirus,Epidemiological survey,Infectious diarrhea诺如病毒是非细菌性感染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由此引起的胃肠道症状疾病,起病急、病程短、传播速度快,且免疫保护时间短,人群普遍易感。
一起度假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

一起度假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程德俊;罗大林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24()4
【摘要】目的:对发生在某度假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制定防控策略,控制疫情蔓延。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二者结合分析,查找引起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因子。
结果:本次疫情共搜索发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42例,病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
其中发热为26人,占比
61.90%;有呕吐症状为22人,占比58.38%;出现腹泻症状的人数较多,为35人,占比83.33%。
对其中17例病例进行肛拭子采样,分别采用荧光PCR检测核酸和细菌学培养检测,最终在14例肛拭子标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
结论: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引起此次小木屋度假村暴发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微生物为诺如病毒GⅡ型。
【总页数】4页(P82-85)
【作者】程德俊;罗大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
【相关文献】
1.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暴发调查分析
2.一起水源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3.湖北省随州市某工厂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4.一起学校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目的:针对目前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的相关探讨。
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年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及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分析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展现状及其爆发原因,结合病毒感染特点,提出合理的防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措施。
结果: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例数共发生48起,发病3581例,发病例数由2006年的65例,到2012年上升为1043例。
结论: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次数与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稳定,针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制定预防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标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诺如病毒最早发现是在美国一个小城镇,于1968年的一次实验中得以发现并最终确认。
此种病毒特征以起病急、暴发例数多、传染速率快为主,病症体现为频繁呕吐与腹泻,多发生在冬季。
由于病毒对人体的胃肠消化系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侵蚀作用,故也存在着“胃肠流道感”或“胃肠感冒”的称谓[1]。
诺如病毒按照基因组分类,可以分为五种,其中两种可感染鼠、牛等哺乳动物,而其余三种不仅能够侵害哺乳动物的身体,同时对人体健康能够形成巨大威胁。
随着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与居民健康指数的下滑,诺如病毒的发病例数开始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对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调查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次研究以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为基础,对其进行整理、总结和调查,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公共安全事件报告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参考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全国病毒性监测网络提出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数据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相关数据。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疗效观察作者:王桢冯罗华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 ;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的疗效。
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加醒脾养儿颗粒口服。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诺如病毒性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醒脾养儿颗粒;病毒性;腹泻【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3--01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恶心、呕吐、腹泻及排稀便或水样便,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輪状病毒(RV)是最主要的病原体,诺如病毒(NV)是仅次于RV引起腹泻暴发、流行的病毒[1],我国对于该病毒的研究开始较晚,且关于NV的治疗报道较少,本研究对流行季节NV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03月-05月本院儿科诊治患儿,根据患儿的病史及检验结果诊断病毒性腹泻。
经检测诺如病毒阳性患儿60例,年龄3-14岁,平均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补液、调节肠道菌群、喂养指导等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醒脾养儿颗粒口服,< 7岁4 g/次,每天2次,> 7岁4g/次,每天3次。
1.3 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正常,且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大便次数、性状及全身症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无效:患儿在治疗72小时后疾病情况性无改善。
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腹泻住院婴幼儿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 / y 科 杂志 .o2 3 (o:3 - 3] t C/ /  ̄ , 2 1 .o1)95 9 8 关键 词 : 诺 如 病毒 ; 轮状 病 毒 ; 腹 泻 ; 儿 童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0 —662 1)003 —4 0030 (021—9 50
wela V e o y e n ho pi lz d c id e t c t irhe . e ho Fe a pe i e nd cii a a awe ec le td l sNo g n t p si s t ie h lr n wih a u e da r a M t ds a c ls cm nsa ln c ld t r o lce fo 98ho pt l e hid e d r5y a so ddig os dofa ut irh afo Ap i 20 9 t a r m 1 s iai d c l r nun e e r l a n e z c e da e r m rl 0 o M y201 Fit tr ec id e 0. fy—h e h lr n
临床儿科 杂志 第 3 0卷第 1 0期 2 1 0 2年 1 0月 JCi e it V 1 0 No1 t 02 l P dar o. .00c. 1 n 3 2
・
93 ・ 5
di 03 6 / .s . 0 ・6 62 1.0 1 o: . 9 j s 1 03 0 . 21 . 1 1 9 in 0 0 0
中 图分类 号 : R 2 75
Co pa io fci c e t r sbew e n o a iusa or viusi e to ho pial e nf nt t c edi r he m rs n o l al a u e t e r t v r nd n o r nf ci nsi ni f n s t i d i a swih a ut a r a 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g uJP e d J n 2 1 , 12 , . in s rvMe ,a ,0 2 Vo. 3 No 1
・2 ・ 5
・
综 述
・ 诺 如病毒性 腹泻源自究进展 施 超 , 燕 华 , 洁 , 平 钱 邵 石 江 苏省 无 锡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锡 2 4 2 无 103
NV属 于人 类 杯 状 病 毒 科 中诺 瓦 克 样 病 毒 属 , 诺
如病 毒 是 该 属 的 原 型 代 表 株 。病 毒 无 囊 膜 , 面 粗 表 糙, 形, 球 直径 2 m, 染 力 强 , 染 剂 量 可 低 至 l 7n 侵 感 O
~
1 0个 病 毒粒 子 。 0
有 NV感 染 性 腹 泻 暴 发 疫 情 报 告 。血 清 抗 体 调 查 表
流行 都相 当普 遍[ 。 目前 认 为 , 抗 体 没 有 明显 的 7 ] NV
保 护作 用 , 其 是 无 长 期 免 疫作 用 , 半 数 患 者病 后 尤 约
虽 可获得 短期 对 同株 病 毒 的免 疫 , 不 能对 其 它 毒 株 却 产 生交叉 保护 作用 。易 反 复 出现 NV感染 。
1 病 原 学特 征
学校 、 幼儿 园 、 院等 引起 大 范 围 的感 染 , 非 菌性 胃 医 是 肠 炎 的 主 要 病 原 ,占 非 菌 性 腹 泻 暴 发 中 1 ~ 9 4 [ 。2 0 - 2 0 2, 1 0 0 0 4年美 国 C C收 到 的 2 6例 非 细 9 ] 6 D 2 菌性 胃肠 炎粪 便标本 中 , 1 检 出含有 NV, 中 7 8 其 9 为 GI,9 为 GI ] 0 0年 B ue 等 人[ 还在 瓶装 I1 [ 。2 0 2 e rt 。 水 中检 出 NV 的核酸序 列 。 19 9 5年 , 方肇 寅 等[ 在 河南 收集 的腹 泻患 儿 便样 4 ] 中发 现 了 NV, 后 山西 、 之 北京 、 河南 、 安徽 等地 区先后
明 , V 抗 体在 童 年 就可 获 得 , ~1 个 月 婴幼 儿抗 体 N 7 1
NV病 毒 基 因组 为 单 股 正 链 R NA 病 毒 , 因组 基
有 76 4个 碱 基 ( 包 括 长 约 1 0个碱 基 的 p lA 尾 2 不 1 oy 巴) 包 括 3个 开 放 阅 读 框 ( p n ra ig fa s , o e edn rme , OR s , F ) ORF I编 码一 个 大 的具 有保 守 序 列 的多 聚酶
根据其 R NA 多 聚 酶 区的核苷 酸 序列 或 其所 编码 氨基 酸序 列 的相 似性 , 分为 5个 基 因组 , 中人 分 NV 其
离株 属 于 GIGI 和 GI 牛分 离株 属 于 GI , 、 I V, I 鼠分 离 I 株属 于 GV, 子分 离株 属 于 GI 而猪 分离 株 同人 分 狮 V,
衣壳 蛋 白 , RF O 3编 码 一 种 约 为 2 . a的微 小 结 2 5 KD
构蛋 白。 同源 性 分 析 表 明 , 界 不 同 地 区 、 同时 间 世 不 流行 的 NV 基 因组 O 1的 R RF NA 多 聚 酶 区 相 对 保 守 , 苷 酸 、 基 酸 序 列 同 源 性 高 于 6 , 的 达 到 核 氨 O 有 9 以上 , 因组 其 它 区域 变异 相对 较多 。 O 基
关 键 词 : 诺 如 病 毒 ; 原 学 特 征 ; 行 概 况 ; 床 表 现 ; 测方 法 ; 测 病 流 临 检 监
中 圈分 类 号 : 1 3 4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O 6 0 0 2 1 ) 1 0 2 — 0 R 8 . B 10 —9 7 (0 2 0 — 0 5 3
们 的重视 。NV 流 行 分 布 广 泛 , 在 一 些 公共 场所 如 可
度 低估 其危 害 。 随着 2 世 纪 9 0 O年代 NV 感染 快速
诊 断技 术 的 建 立 , 危 害 性 和严 重 性 越 来 越 被 了解 , 其 如今 NV 已被公 认 为各 年 龄 段感 染 性腹 泻 常 见 病 因。 现就 NV 的病 原 学 特 征 、 行 概 况 与 临床 表 现 、 测 流 检 方法 与监 测 的研究 进展 综 述如下 。
律 。靖宇 等利 用 NV、 MX病 毒样 颗 粒 对 比北 京 、 原 太
血清 抗体 的研 究 , 现 中 国北 方人 群 中这两 种 血 清 型 发 抗体 的阳性率 接近 9 , O 而且 初次 感 染 年龄小 [ ; 5 广 州地 区不 同年 龄 段 的儿 童 血 清 中 NV、 MX 和 VA3 7 8 三 种 特 异 性 IG 抗 体 的 检 出 率 , 别 为 6 . , g 分 80 5 . 和 7 . , 明三个 亚 型 的 NV 在广 州地 区的 15 11 表
诺 如 病 毒 ( r vr s NV) 又 称 小 圆 结 构 病 毒 No o i , u , ( R V) 诺 瓦 克样 病 毒 ( V) 全球 广 泛 分 布 , 们 SS 、 NL , 人
一
2 流行 概况 与临床 表 现
2 1 流行 概 况 NV 是 导致 人 类 急 性 病 毒性 腹 泻 的 . 罪魁 祸 首 之 一 , 对 全球 的 危 害 日显 严 重 , 引起 人 其 已
非结 构蛋 白 , F OR 2编 码 一 种 分 子 量 约 为 5 a的 6 KD
水平 为最低 , 现 从 高 到 低 再 逐 渐 升 高 的现 象 。3月 呈 龄 内 的婴 儿 阳性 率 较 高 , 体 多 为母 传 抗 体 , 抗 间接 反
映 了成人 的高 感染 率 ; ~6月 龄或 7 1 月 龄抗 体 阳 4 ~ 1 性率 降 至最 低 , 后 迅 速 升 高 , 映母 传 抗 体 递减 规 随 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