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临床表现
一起度假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

一起度假村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分析程德俊,罗大林(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六安 231300)摘 要:目的:对发生在某度假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制定防控策略,控制疫情蔓延。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二者结合分析,查找引起感染性腹泻的致病因子。
结果:本次疫情共搜索发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42例,病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
其中发热为26人,占比61.90%;有呕吐症状为22人,占比58.38%;出现腹泻症状的人数较多,为35人,占比83.33%。
对其中17例病例进行肛拭子采样,分别采用荧光PCR检测核酸和细菌学培养检测,最终在14例肛拭子标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
结论:根据病例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引起此次小木屋度假村暴发感染性腹泻疫情的病原微生物为诺如病毒GⅡ型。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of an Outbreak of Norovirus Infectious Diarrhea in a ResortCHENG Dejun, LUO Dalin(Shucheng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Lu’an 231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infectious diarrhea epidemic in a resort, identify the causes, formul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e epidemic. Method: Field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sampling were used to find the pathogenic factors causing infectious diarrhea. Result: A total of 42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ca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with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ing fever, vomiting and diarrhea. Among them, 26 (61.90%) were febrile. 22 patients (58.38%) had vomiting symptoms.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diarrhea symptoms was more, 35 people, accounting for 83.33%. Field anal swabs were collected from 17 cases, nucleic acid detection by fluorescent PCR and bacteriological culture detection by bacterial culture. Finally, norovirus GⅡ type was detected in 14 cases.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symptom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the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causing th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arrhea in the chalet resort was norovirus type GⅡ.Keywords: infectious diarrhea; noroviru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test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肠道感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等[1]。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中医药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中医药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医学的泄泻范畴。
其病因主要为感受外邪和饮食所伤。
以湿邪最为常见,湿邪困脾,寒热之邪夹湿为患,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泄泻的治疗主要在于运脾化湿。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为急性泄泻,既中医学的暴泻。
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
根据其寒热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
属于寒湿内盛者,可见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腹痛肠鸣,或见发热、头痛,肢体酸痛。
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疗应以散寒化湿为主,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属于湿热伤中者,可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原则。
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
如果有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可加银花、连翘等疏风清热。
应当注意,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暴泻,发病时不可骤用补涩药,以免关门留寇。
急性期过后,由于正气受损,患者多表现为体质虚弱,神疲乏力,消瘦等。
应注意饮食调养,食用清淡好消化并富营养的食物,适当吃一点苹果等水果,可补充丢失的钾等电解质。
病后脾胃虚弱,经常腹泻者,可服用一段时间的中成药参苓白术丸以健脾化湿。
山药和薏米
具有健脾补肾,袪湿止泻的功效,加适白米熬粥长期食用,也大有裨益。
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感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特点、感染表现、染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属,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诺如病毒特点其致病力强、感染剂量低,仅18-100个病毒颗粒就可导致发病。
以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水、食品、物品接触和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易在封闭、半封闭场所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海水贝类是公认引起 NoV 感染暴发的高风险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高发时间多为冬春季节,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全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经粪便排泄时间长,增加二次传播风险。
在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对消毒剂、冷冻、加热等均不敏感; 在60 ℃环境中 30 min 具有传染性,对酸稳定,在 pH2.7酸性环境中 3 h 仍可存活。
另外诺如病毒对乙醚不敏感,4 ℃下使用 20% 乙醚处理 18~24 h 后,仍具有传染性,酒精无法使其灭活,具有较强的变异性,人类缺乏对其长期免疫与交叉保护机制。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粪便核酸扩增法是检测诺如病毒主要方法及金标准。
诺如病毒感染表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水样便)和呕吐,早期频繁呕吐较为典型,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发热时间一般不超过3 d,发热频次不如轮状病毒高,热峰也较低)、畏寒和肌肉酸痛、电解质紊乱等。
低龄儿童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新生儿感染诺如病毒后,除出现与其他年龄组儿童同样的症状和体征外,还可能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
有部分患儿会出现无热惊厥、肝功能损害、心肌损害、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时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和血糖水平异常与预后不良相关。
在脑炎/脑病亚型中,以急性脑病伴双白发作和后期弥散降低及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多见。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机制诺如病毒发生感染时,可以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小肠消化吸收面积减小,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调查发表时间:2015-02-02T17:21:59.29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1月第11期供稿作者:高桂玲吴毅凌张清慧[导读] 调查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查找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
高桂玲吴毅凌张清慧(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1620)【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摘要】目的:调查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查找传播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使用实时PCR检测诺如病毒。
结果:在学校共确诊调查病例24例,学生23例、老师1例。
10例病人样本检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
结论:多途径接触传播造成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暴发。
【关键词】诺如病毒;暴发疫情;控制诺如病毒(norovirus,NV),又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是非细菌性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可经消化道、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播,且人群普遍易感。
学校、医院、工厂是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较多的地方[1]。
近几年上海集体性感染性腹泻疫情中,诺如病毒发生率较高。
2013年12月松江区某小学发生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定义:①临床病例2013年12月22日至调查日期,发生腹泻或呕吐病例,且腹泻次数"3次/天的病例;②确诊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诺如病毒阳性病例。
1.2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例定义,对该学校所有学生及工作人员工进行病例搜索调查。
使用上海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统一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
1.3实验室检测:采集学生及家长、教职工的肛拭子和呕吐物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展实时PCR检测。
同时采集学校内的水样、食堂留样食品、食堂环节样送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诺如病毒的诊断、症状、临床表现、治疗与防控

诺如病毒的诊断、症状、临床表现、治疗与防控诺如病毒(NoV)感染是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暴发流行呈明显增加趋势,日益受到各国重视。
2006年,日本暴发了诺如病毒胃肠炎流行,病例达300万例以上,成为该国25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暴发。
美国每年有2300万例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由诺如病毒引起,占各种肠道传染病的60%,并常引起医院感染暴发。
诺如病毒现已成为引起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和疗养院等感染暴发流行的最重要病原体。
我国一些城市近两年冬季诺如病毒胃肠炎医院流行的报告也明显增多。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2015年诺如病毒在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比往年猛烈。
尤其随着春节的临近,诺如病毒感染和暴发风险将增加。
诺如病毒胃肠炎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因传染性极强,给患者和医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较大,如增加患者住院日,增加医院资源使用和加重家庭负担等,还易引起社会恐慌和医疗纠纷。
本文就诺如病毒感染相关情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诺如病毒的名称由来和基因分类诺如病毒属人杯状病毒(HuCV)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形态为对称的二十面球形体,无包膜,直径26~35nm,相对分子质量为6200~6300,RNA7.5~7.7kb,有3个开放读码区(ORF),分别编码包括多聚酶的非结构蛋白、衣壳蛋白以及强碱性的小结构蛋白。
1972年卡皮卡恩(Kapikian)等首先在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小学暴发(1968年)的急性胃肠炎患者粪便标本中发现一种新型杯状病毒,将其命名为诺瓦克病毒(Norwalkvirus,NV)。
此后世界各地又陆续从一些非细菌性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形态相似的诺瓦克样病毒,如夏威夷病毒(HV)、墨西哥病毒(MxV)等。
直到2002年8月,第八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才将该病毒正式命名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易出现变异,基因呈高度多样性,根据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分为6个基因组,其中Ⅰ、Ⅱ和Ⅳ感染人类,Ⅲ、Ⅴ分别感染猪和奶牛。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疫情报告

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疫情报告摘要:目的报告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聚集疫情。
2020年10月30日09点40分,某区疾控中心接到辖区某中学报告:该校今日出现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该区疾控中心立即安排流调和采样人员赶往现场核实情况,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工作。
10点55分到达现场,19点30分实验室结果显示:PCR核酸检测2例患者为诺如病毒Ⅱ型阳性,其余为阴性。
遂结合现场流调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确认为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疫情。
关键词:诺如病毒Ⅱ型、PCR检测、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
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患者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2~3天。
传播途径为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医院及社区等处暴发流行。
1、基本情况学校共有学生1231人,教职工81人,食堂工作人员12人,共计人数1306人。
共有3个年级,初一年级6个班,初二年级7个班,初三年级7个班,每个班级40~60人不等。
学校提供早中晚三餐、学校师生均共用同一食堂,饮水方面学校提供开水。
除初一5班外,其余学生及教职工、食堂人员均未报告类似症状。
2、发病情况2020年10月25日~30日该校共出现16例呕吐和(或)腹泻、恶心、腹痛、头痛等症状的学生。
经过病例定义及现场搜索,16例学生中目前有8例符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定义,其中6例为临床诊断病例,2例实验室确诊病例。
8例患者均为初一5班学生。
学校罹患率为0.61%(8/1306),班级罹患率为12.90%(8/62),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报告。
3、流行病学特征3.1、首例病人分析:舒某,男,13岁,初一5班学生。
自述2020年10月25日约17点出现症状,呕吐6次,腹泻4次,无其他症状,当日并未就医,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
诺如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Jag uJP e d J n 2 1 , 12 , . in s rvMe ,a ,0 2 Vo. 3 No 1
・2 ・ 5
・
综 述
・ 诺 如病毒性 腹泻源自究进展 施 超 , 燕 华 , 洁 , 平 钱 邵 石 江 苏省 无 锡 市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锡 2 4 2 无 103
NV属 于人 类 杯 状 病 毒 科 中诺 瓦 克 样 病 毒 属 , 诺
如病 毒 是 该 属 的 原 型 代 表 株 。病 毒 无 囊 膜 , 面 粗 表 糙, 形, 球 直径 2 m, 染 力 强 , 染 剂 量 可 低 至 l 7n 侵 感 O
~
1 0个 病 毒粒 子 。 0
有 NV感 染 性 腹 泻 暴 发 疫 情 报 告 。血 清 抗 体 调 查 表
流行 都相 当普 遍[ 。 目前 认 为 , 抗 体 没 有 明显 的 7 ] NV
保 护作 用 , 其 是 无 长 期 免 疫作 用 , 半 数 患 者病 后 尤 约
虽 可获得 短期 对 同株 病 毒 的免 疫 , 不 能对 其 它 毒 株 却 产 生交叉 保护 作用 。易 反 复 出现 NV感染 。
1 病 原 学特 征
学校 、 幼儿 园 、 院等 引起 大 范 围 的感 染 , 非 菌性 胃 医 是 肠 炎 的 主 要 病 原 ,占 非 菌 性 腹 泻 暴 发 中 1 ~ 9 4 [ 。2 0 - 2 0 2, 1 0 0 0 4年美 国 C C收 到 的 2 6例 非 细 9 ] 6 D 2 菌性 胃肠 炎粪 便标本 中 , 1 检 出含有 NV, 中 7 8 其 9 为 GI,9 为 GI ] 0 0年 B ue 等 人[ 还在 瓶装 I1 [ 。2 0 2 e rt 。 水 中检 出 NV 的核酸序 列 。 19 9 5年 , 方肇 寅 等[ 在 河南 收集 的腹 泻患 儿 便样 4 ] 中发 现 了 NV, 后 山西 、 之 北京 、 河南 、 安徽 等地 区先后
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

一起高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调查李世娥;郭淑珍;周浩;刘金茹;王勇;金德利;王建;杨超;肖凤娟;冯酋【摘要】目的调查某高校胃肠炎病例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方法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疫情三间分布特征,调查可疑因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验证暴发的可能原因.运用RT-PCR法进行诺如病毒、腺病毒及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本起疫情共持续9天,病例共计77例,罹患率0.93%.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饮食中心二层、三层就餐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份病例肛拭子样本诺如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10份,GⅠ型3份,GⅡ型7份,未检出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未检出相关致病菌.20份该校食堂厨工(无症状)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3份,GⅡ型;首发病例3日前就餐餐厅4名厨师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本次事件是一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食源性传播后出现人-人传播,可能是由食品从业人员直接或间接污染食物所致.【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3页(P596-598)【关键词】诺如病毒;食源性感染;暴发;高校;食品从业人员【作者】李世娥;郭淑珍;周浩;刘金茹;王勇;金德利;王建;杨超;肖凤娟;冯酋【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南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40;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尔滨15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2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样病毒,是引起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可伴有恶心、发热和腹痛。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大便常规镜检WBC<10/HP,未见红细胞。
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
此外,有些感染者也可有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