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合集下载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
一、主要原料
乙醇、水酸、碳酸氢钠。

二、主要步骤
1、将乙醇、水酸及碳酸氢钠混合均匀;
2、将药液放入反应釜中,置于加热装置内控制温度,加热至145℃;
3、反应结束后,将液体冷却至室温,浓缩反应液以得到乙酰水
杨酸晶体;
4、将晶体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可得到
所需的乙酰水杨酸。

三、安全措施
1、操作时应穿安全服;
2、应注意反应温度控制,防止反应失控;
3、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4、反应完毕后,应注意将反应液过滤,洗涤干净,烘干,存放
在阴凉干燥处。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实验原理
3. 副反应
O COOH OH O H
+
O
O O O
O
形成多聚物
实验原理
4. 产物与副产物的分离
产物由于具有一个羧基,因此可以与碱反应成 盐,从而溶于水:
COOH O + NaHCO3 O CH3 COONa O + H2O + CO2 O CH3
而副产物无羧基,不能用碱处理而溶于水。因此 通过过滤即可分离。分离后的乙酰水杨酸钠盐水 溶液通过盐酸酸化即可得到产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原理
2. 制备方法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 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 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
COOH + (CH3CO)2O OH H+ COOH O + CH3COOH O CH3
水杨酸:由于同时具有羧基和羟基,它还可与 醇作用生成水杨酸酯。
注意事项
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 126~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 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测熔点时先使温度达到120℃后再放样品,否
则样品在升温过程中易分解。
思考题
水杨酸与醋酐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的作 用是什么?
若在硫酸的存在下,水杨酸于乙醇作用将 得到什么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本实验中可产生什么副产物?如何除去?
实验用试剂
水杨酸,3 g
乙酸酐,4.5 mL 浓硫酸,数滴 饱和NaHCO3水溶液 浓盐酸,5 mL
实验装置
反应装置
实验步骤
圆底烧瓶 3 g水杨酸 4.5 mL乙酸酐 5滴浓硫酸 振摇,加热使水杨酸充分溶解 70。 C左右振摇20 min 冷却,倾入100 mL冰水中 抽滤,冰水洗两次,得粗品

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小窍门”

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小窍门”

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小窍门”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具有抗炎、镇痛和抗发热的特性,常用于制备阿司匹林等药物,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而且,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方法也比较简单,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制备,今天就来介绍一些关于乙酰水杨酸制备实验的“小窍门”。

材料准备:1. 水杨酸2. 乙酸酐3. 硫酸4. 去离子水5. 试剂瓶6. 锥形瓶7. 烧杯8. 磁力搅拌器9. 蒸馏设备10. 过滤设备11. 干燥设备12. 水浴锅13. 实验室常规器材实验操作步骤:1. 将水杨酸添加到试剂瓶中,然后加入适量的乙酸酐,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混合溶解。

2. 将溶液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硫酸,继续搅拌混合。

3. 将锥形瓶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反应,保持反应温度在130-14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3小时。

4. 晾凉后,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继续搅拌混合。

5. 将混合液转移至实验室过滤设备中,过滤掉杂质。

6. 将过滤后的溶液转移至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处理。

7. 最后将得到的乙酰水杨酸产品装入试剂瓶中存放,即可使用。

“小窍门”:1. 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回流反应的温度和时间,避免产物过度分解或生成副产物。

2. 在进行回流反应时,可以在锥形瓶上方覆盖一层保鲜膜,可以有效防止溶液挥发,并提高反应效率。

3. 在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时,可以选择合适的过滤设备和干燥剂,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就可以轻松完成实验。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实验成功!。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一、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O-酰化(酯化)单元反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O-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以及乙酰水杨酸的鉴定、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5) 进一步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通常也称为阿司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

19世纪末,人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

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试验。

反应式:COOHOH +(CH 3CO)2O H SO COOHOCCH 3+CH 3COOH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酯: COOHOH n H +C O O OC O OC OO+H 2O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酯不能溶于NaHCO 3,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

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FeCl 3,形成深色配(络)合物,而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因而未作用的水杨酸很容易被检出。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乙酰化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并对其纯度进行分析。

一、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制备阿司匹林等药物。

其制备原理是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醋酸。

二、实验步骤。

1. 将水杨酸和乙酸酐按摩尔比1:1加入反应瓶中;
2. 加入少量硫酸作为催化剂;
3. 在冰浴中搅拌反应混合物,控制温度在5-10摄氏度;
4. 反应结束后,用冰水淘洗得到的沉淀;
5. 用乙酸乙酯洗涤沉淀,得到乙酰水杨酸;
6. 对产物进行结晶、干燥,得到纯净的乙酰水杨酸。

三、实验结果。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熔点测定,得到的乙酰水杨酸样品与标准品的纯度相近,符合要求。

四、实验总结。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乙酰水杨酸,并对其纯度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掌握了乙酰化反应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反应过程中要控制温度,避免产生副反应;
2. 实验操作要细致,避免产物受到杂质污染;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六、参考文献。

1. 《有机化学实验》,XXX,XXX出版社,XXXX年。

2. 《有机合成实验指导》,XXX,XXX出版社,XXXX年。

以上为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及表征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四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及检测(4学时)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

近年来,又证明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其治疗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心血管疾患。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结构式为: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易溶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

合成路线如下:一、实验目的1.了解酯类的合成方法,熟悉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纯化机理和基本操作,掌握其纯度的检测方法; 3.了解工业化生产与实验室小试工艺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实验原理1、合成:原料水杨酸是双官能团化合物,它即是酚又是芳香族羧酸,因此它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

既可与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又可与乙酸酐作用,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从而得到乙酰水杨酸。

本实验采用将水杨酸和乙酸酐,在少量浓硫酸催化作用下,通过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得乙酰化反应容易完成,其机理式:O O O + CH 3 C OCH 3 C 亲核加成 COOH CH 3 C + O - O C3O O C O -O C CH 3消除COOHO C CH 3O OCOCH 3COOHOH COOH(CH 3CO)2OH 2SO 4CH 3COOH++OCOCH 3COOH2、纯化:由于水杨酸的苯环上既有羟基又有羧基,在反应过程中会形成一种高聚物副产物:可以利用乙酰水杨酸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的钠盐,而高聚物不溶于NaHCO 3溶液的原理,通过过滤将高聚物分离出去。

然后再用酸将乙酰水杨酸沉淀出来,从而达到纯化产品的目的,其反应式如下:3、重结晶:在最终产物中最有可能产生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是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

因此还可以用乙醇、丙酮或乙酸乙酯对最终产物进行重结晶,从而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阿司匹林。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1、 重结晶操作2、抽虑操作三、实验操作流程: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摇匀70度左右20min冷却抽滤粗产物乙酸乙酯加热趁热过滤冷却洗涤干燥乙酰水杨酸三、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 ),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

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

反应式为:OOHOH+(CH 3CO)23+CH 3COOH副反应:OOHOH2OHC OOOOH +OH 2OOHOCOCH3OOHOH+OCOCH 3C OOOOH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四、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0.050mol)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0.100mol)(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

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将粗产品转至250ml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100ml乙酸乙酯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思考题5)。

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称重,计算产率。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实验一、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O-酰化〔酯化〕单元反应的特点和基本知识。

(2) 了解阿司匹林的性质和工业制法,掌握O-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方法。

(3) 掌握水杨酸酰化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以及乙酰水杨酸的鉴定、提纯及含量测定的方法。

(4)了解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5) 进一步熟悉基础化学实验的重结晶及熔点测定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acetyl Salicylic acid 〕,通常也称为阿司匹林(aspirin),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合成的。

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作用较大。

19世纪末,人们成功地合成了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

水杨酸是一个具有酚羟基和羧基双官能团化合物,能进行两种不同的酯化反应,当与乙酸酐作用时,可以得到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如与过量的甲醇反应,生成水杨酸甲酯,它是第一个作为冬青树的香味成分被发现的,因此通称为冬青油。

本实验将进行前一个反应的试验。

反应式:COOHOH +(CH 3CO)2H SO COOHOCCH 3O +CH 3COOH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酯: COOHOH n +C O O OC O OC OO+H 2O乙酰水杨酸能与NaHCO 3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酯不能溶于NaHCO 3,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可用于阿司匹林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别离步骤中发生水解造成的。

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除去,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FeCl 3,形成深色配〔络〕合物,而阿司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FeCl 3发生颜色反应,因而未作用的水杨酸很容易被检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xxxxx》课程论文乙酰水酸的合成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时间:xxxxx 年x月x日__________乙酰水酸的合成摘要: 乙酰水酸,通常称为阿司匹林,又称醋柳酸。

是由水酸和乙酸酐酯化反应合成的。

分子量180.16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微带酸味。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乙醚、氯仿,也溶于碱溶液,同时分解。

适用病症镇痛、解热、消炎、抗风湿、关节炎等疾 病。

反应涉及到水酸的酚羟基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的乙酰化。

通过本实验学习醋酐和水 酸在酸的催化下制备乙酰水酸的原理和方法,并进一步熟悉重结晶, 抽滤等基本操作,进而了解乙酰水酸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乙酰水酸、阿司匹林、浓硫酸、酰化反应、重结晶、 合成、应用1刖言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酸,其中文俗名有:醋柳酸、巴米尔、力爽、塞宁、东青 等。

阿司匹林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易溶于乙醇,溶于氯 仿和乙醚,微溶于水,性质不稳定,在潮湿空气中可缓缓分解成水酸和醋酸而略带酸臭味, 故贮藏时应置于密闭,干燥处,以防分解。

英文名称 :2-etha noylhydroxybe nzoic acid水酸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

在医药工业中,水酸本身就是一种用途极广的消毒防腐剂。

作为医药中间体。

水酸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状物, 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 白珠树叶及甜桦 树中。

Salicylic 取自拉丁文Salix ,即柳树的拉丁文植物名。

水酸具有优秀的去角质、清 理毛孔能力,安全性高, 且对皮肤的刺激效较果酸更低, 因而成为保养品新宠儿。

水酸可以 淡化色素斑、缩小毛孔、去除细小皱纹及改善日晒引起的老化等效果。

水酸分子式 C7H6O3结构式 C6H4OHCOC 分子量138.12 色、态、味 白色结晶性粉末 相对密度1.44 熔沸点 熔点157-159 C ,在光照下逐渐京变色,沸点约211 C /2.67kPa1酸催化合成乙酰水酸最早的合成乙酰水酸是在浓硫酸催化下, 由水酸和乙酸酐作用而成,浓硫酸严重腐蚀设备、污染环境,且易发生副反应,已引起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为 此,吕亚娟等采用微波辐射,磷酸催化合成了阿司匹林,适宜反应条件为:0.01味先微苦后转辛。

乙酰水酸结构式:,无臭,mol水酸,0.02mol乙酸酐,2滴浓磷酸,在功率300W微波下辐射3.5min,阿司匹林产率达90%,反应速度和产率大大提高。

隆金桥等利用草酸催化合成了阿司匹林,当3.0g水酸,6 mL乙酸酐,0.5g草酸为催化剂,80C反应50min,阿司匹林收率达91.5 %。

⑴1.1碱催化合成乙酰水酸水酸是较弱的有机酸,在碱作用下会形成酚氧负离子,是一种有利的亲核试剂,能进攻乙酰基的羰基碳,形成中问体而有利于阿司匹林的合成。

国升等利用0.2 g固体氢氧化钾为催化剂,2.5g水酸,3 m L乙酸酐,60〜65°C反应20min,阿司匹林产率达90%宋小平等[2]使用碳酸钠为催化剂是,优化反应条件为:4.0 g水酸,5.5 m L乙酸酐,0.1 g 无水碳酸钠,在60〜65C,反应30 min ,阿司匹林产率达91%。

1.2无机氧化物及盐类催化合成乙酰水酸肖新荣等⑶利用微波辐射制备的活性二氧化锡和普通二氧化锡为催化剂分别合成了阿司匹林,当13.8 g水酸,20m!乙酸酐,1.0g二氧化锡,85°C反应45 min,利用活性二氧化锡时产品产率达81.6 %比普通二氧化锡(产率78.2 %)高,且二氧化锡无毒、无腐蚀、无污染、无氧化性,是一种较好的催化剂。

1.3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酰水酸分子筛是有机合成反应中研究得较早的一类固体酸催化剂。

它不怕水,耐高温,制备简便,三废污染少,易从反应液中分离,能重复使用且活性几乎不发生变化,是一类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催化剂。

为了加速反应鸣等⑷直接采用微波辐射3A°分子筛催化合成了阿司匹林,当5.0g (0.036 mo1) 水酸,6.8 mL (0.072mo1)乙酸酐,分子筛为水酸质量的5 %, 200V功率的微波辐射2.5 min,产品产率达95.1 %,同时回收的分子筛重复催化的效果良好。

1.4维生素C崔化合成乙酰水酸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带有一定酸性的维生素类药物,不存在腐蚀设备和污染环境的问题,且对化学试剂具有广泛的反应性能,洪等⑸报道了其在合成阿司匹林中的应用:当6.3g水酸,13.5mL乙酸酐,2片维生素C药片,65C反应20min ,阿司匹林收率90.1 %, 75C 反应15min ,收率为92.6 %。

反应温和,催 化剂无毒。

本实验选择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 规模生产。

2实验材料及方法2.1主要仪器及试剂3G 玻璃砂芯漏斗1个;抽滤瓶250mL 1个;容量瓶250mL 1支;布氏漏斗、 球形冷凝管、烧杯、温度计、量筒、水浴锅、表面皿水酸(AR ,经干燥处理),乙酸酐(AR ,经干燥并重新蒸馏),浓硫酸(AR),95% 乙醇(AR),冰蒸馏水,1%三氯化铁溶液,乙酸乙酯,中性乙醇。

2.2实验方法2.2.1实验操作流程乙酸乙酯A 加热尸趁热过滤A 冷却尸 沸石 回流 抽滤 2.2.2实验步骤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酸7.0g( 0.050mol )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 (0.100mol ),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

水浴加热,水酸全部溶解,保持瓶 温度在70E 左右,维持20min ,并经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 100ml 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 n ,抽滤,冰水洗涤,得乙酰水酸粗产品。

将粗产 品转至250ml 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加入100ml 乙酸乙酯和2粒沸 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

然后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乙酸乙 酯洗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酸,称重,计算产率,测熔点。

3实验结果与讨论反应式:操作简单,收率也高,适宜大浓硫酸摇匀 70度左右20min 15mi n 洗涤 粗产物洗涤 --------------干燥一页杨酸O O+ (CH 3CO) 2O + CH 3COOH本次实验产率在55%-608之间,经测定熔点也与纯晶体接近。

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将增加副产物(如水酰水酸酯、乙酰水酰水酸酯)的生成。

产品乙酰水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C。

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C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

还可以用乙醇-水、乙酸、苯、石油醚(30-60 C)等溶剂进行重结晶。

重结晶时,溶液不能加热过久,以免乙酰水酸分解。

5.用途:目前阿司匹林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4.乙酰水酸应用4.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

4.2消炎、抗风湿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4.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对于炎症引起的骨骼肌肉疼痛有缓解作用。

4.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痿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结论乙酰水酸的合成方法有很多,也有许多新的方法,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本实验选择了浓硫酸催化合成法,此法操作简单,合成容易,适宜大规模生产。

同时料液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率影响很大,实验时要注意。

参考文献[1] .吕亚娟,等.微波辐射快速合成乙酰水酸[J] •师学报,2002 ,7(5) 29-31[2] .宋小平,等•固体碳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J] •精细石油化工,1992(3):46-48[3] .]肖新荣,等•微波辐射法制备活性二氧化锡并催化合成乙酰水酸[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 ,1⑷:8-11[4] .鸿,等•微波辐射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酰水酸的研究[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07,3 7 (4) : 27-28 ,55 .[5] .洪,等.维生素C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研究[J].化学世界,2004, 45(12):642-643[6] .燕辉,等.阿司匹林的合成研究进展.化学试剂,2008 (9) :82-84[7] 吴越.取代硫酸、氢氟酸等液体酸催化剂的途径[J].化学进展,1998, 10(2):158—171[8] .国升.懋森.以固体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制备乙酰水酸[J].化学试剂,1986,8⑷:245.[9] .洁.叙田芹.制备乙酰水酸实验方法的改进[J].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10] .永富.郝国栋.阿司匹林的合成[J].化学工程师.2002。

⑷:61 —6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