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所大事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合集下载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克隆技术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克隆技术发展大事记
●1992年,助江苏省农科院王斌助理研 究员进行“兔胚细胞周期影响核移植 重组胚核质作用”,以兔胚卵裂球作 供体核,将其移入去核卵母细胞,电 融合后重组成胚,获得5只移核家兔。
克隆技术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中国克隆技术发展大事记
●1992年,湖北省农科院赵浩斌副研究 员等进行“猪卵核移植的研究”,建 立了实验模型,得到了移核猪。 ● 2001年11月3日 我国首例健康成活胎 儿皮肤上皮细胞克隆牛在山东莱阳农 学院动物胚胎工程中心实验场诞生。
《克隆技术的发展及其趋势》
克隆技术 面对即将到来的克隆时代,克隆技术将 向世界充分展示它的迷人前景, 展示它在 改善人类未来生活质量方面广泛的潜能。 一、什么是克隆技术 二、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克隆羊“多利” 四、克隆技术应用前景 五、克隆技术还远未成熟 六、关于克隆人
克隆技术
一、什么是克隆技术
●2002年12月10日 中国农业大学主持的 北京第一头克隆牛“顺华”在顺义诞 生。 ● 2003年5月23日 中科院与新疆金牛公 司合作的新疆第一头克隆牛“金牛· 盖 瑞1号”出生,不久死亡。
克隆技术
三、克隆羊多利
克隆羊多利(Dolly), 就是首次利用细胞克隆技 术克隆成功的,它在生物 工程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克隆技术
一、什么是克隆技术
3、异种细胞核移植技术
1997年3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所研究员陈大元率先提出了克隆大熊 猫的设想。1999年,陈大元领导的小 组将大熊猫的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 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猫的 早期胚胎,克隆大熊猫面临的两个关 键问题中的一个已经解决。(另一个 难题是制备的胚胎能够在异种动物体 内全程发育 )

中科院遗传所成功解析盐芥基因组序列

中科院遗传所成功解析盐芥基因组序列
居高原藏族 居民 中高度富集 ; 以具 有该突变的个体为线粒 体 供体 , 采用细胞质 杂合 细胞株探讨 线粒体 D N A T 3 3 9 4 C位 点
月 6日报道 , 两个 国际研究小 组通过 最新 疟疾基 因组 测序 ,
揭示了新 出现 的基 因变异 , 指 出今后在 根除疟疾 之战 中所 面
粒体 D N A遗传 变异也可能在人 类其他 “ 复杂 ” 疾 病 的发生 、
发展 中扮演着重要 角色。
中科 院遗 传 所 成 功 解 析 盐芥 基 因 组序 列
疟原虫 与间 日疟原虫具有基因相似性 , 是 间 日疟 原虫的姐妹
种类 。研究 结果 有助于进 一步了解 和抗 击各 种疟疾。 美完成 人类个体精子 完整基 因测序
析, 能更好地理解 不 同个体 之 间的 “ 重组 ” 差异 。这些 重要 结果和数据 也能 帮助科学 家钻 研人类 “ 重 组” 的动力 学基本 机理 , 以及解读男性不育症的发生原 因。 研究人 员发现 , 之前基于群体遗传学的分析结果 多半都
出乎意料 的精确 , 平均每个精子样本大概都经历 了 2 3次“ 重
因多样性是一种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恶性疟原虫 的两倍 , 还 显 示出它们有超乎人们预料的进化能力 , 这 为开发新疗法 和
疫 苗带来了挑战 。 在第二篇论文中 , 研究人员完成 了对食蟹猴 疟原虫 的基 因组测 序。鉴别了它的基 因多样性 , 并将它 的基 因组和 间 日 疟 原虫 、 诺 氏疟原虫作 了 比较。结果 显示 , 诺 氏疟原 虫能感 染东南 亚部 分地区的猴子 和人类 , 此前 已经过测 序 ; 食蟹猴
临的挑战 , 同时绘制 出更 为清 晰、 详细的疟原虫基 因图谱 , 为
开发抗疟药物和疫苗 奠定 了基 础。相关研 究 以两篇 论文 形 式 发表在最新 出版的《自然 ・ 遗传学》 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宇宙生物学研究大事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编(范思陆、江丕栋执笔,2010年8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最早专门从事宇宙生物学研究与生物火箭发射试验的单位——宇宙生物学研究室,亦即生物物理研究所原第二研究室,后扩展为第六、七、八研究室,存在于1958~1968年。

大事记对这11年的宇宙生物学研究历史,做了大框架的编年记录。

近半个世纪后,于2005年11月29日,正值我国第二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六号”成功返回后不久,在生物物理所主持下,当年宇宙生物学研究室的部分成员有幸回所参加了建室47周年纪念座谈会,回忆当年,感慨万千,喜看今日,祝愿未来。

同时,也为本大事记的形成汇聚了该室集体的贡献与努力。

大事记简记1958年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国早期的人造卫星研制计划“581”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宇宙生物学研究室的建立与“581”生物小组展览会上的一次展示1959年 中国科学院空间技术计划的调整1960年 我国探空火箭的发展—— 生物试验火箭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的建立1961年 宇宙生物学研究室早期的方向任务1962年 宇宙生物学研究室早期研究工作的进展1963年 生物物理研究所与上海机电设计院的合作“T-7A”生物火箭试验被列为中国科学院的重点任务生物试验火箭前身——“T-7A”气象火箭发射成功宇宙生物学研究室组织领导的健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宇宙生物学课程的设立1964年 箭载心电放大器获奖宇宙生物学研究室的实验室扩建中国第一枚生物火箭“T-7A(S1)”发射成功国防部五院致函中国科学院祝贺生物火箭试验成功李富春副总理视察1965年 关于中央专委我国人造卫星计划的再启动“651”任务、“651”设计院与“651”生物组“T-7A(S1)”生物火箭再次发射成功“T-7A(S2)”生物火箭试验任务书的签订“651”会议宇宙生物学研究室扩展为三个研究室郭沫若与张劲夫视察宇宙生物学研究室1966年 最早的中国载人航天生物医学规划生物卫星系列规划生物物理研究所与心理研究所的合作“T-7A(S2)”生物火箭发射成功与“小狗飞上天”“和平一号”生物探空火箭的发射准备1967年 中国科学院“04单位”科研体制大变动1968年 宇宙生物学研究室的结束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组建 附录 宇宙生物学研究室人员名单参考文献大事记详记(一)1958年1.“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11,42,48]随着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①,继苏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②,卫星研制工作受到中共中央和中国科学院的重视,中国科学院科学家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等也建议要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

第二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IBCAS

第二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IBCAS

第二届全国发育生物学大会会议日程2014年10月16-19日,兰州大学2014年10月16日(星期四)13:00-20:00 报到注册,地点:东方大酒店(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523号)18:00-19:00 晚餐19:00-19:30 开幕式,主会场:XXX主持人:黎家大会报告一主持人:安黎哲19:30-20:05 孟安明(清华大学):母源因子对胚胎发育的调控作用20:05-20:40 黎家(兰州大学):Dynamic regulation of ARF7 protein stability and phototropism response in Arabidopsis thaliana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上午,主会场:XXX9:00-11:40 大会报告二主持人:孟安明、丁小燕9:00-9:35 李劲松(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细胞重编程与胚胎发育9:35-10:10 罗凌飞(西南大学):待定10:10-10:30 茶歇10:30-11:05 陈大华(中科院动物所):待定11:05-11:40 李晓江(中科院遗传发育所):Neuropathology of large transgenic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12:00-14:00 午餐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分会场一:XXXSession I: Fertilization, gastrulation and organogenesis in development主持人:罗凌飞、吴畏14:00-14:25 温子龙(香港科技大学):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对斑马鱼小胶质细胞的时空起源进行详细的谱系描绘14:25-14:50 张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Jag1b is essential for patterning inner ear sensory cristae by regulating anterior morphogenetic tissueseparation and preventing posterior cell death14:50-15:15 王海滨(中科院动物所):Uterine Notch-Rbpj signaling is essential for normal pregnancy15:15-15:40 徐成冉(北京大学):Epigenetic, genetic and cell signaling regulation of liver and pancreas development15:40-16:00 茶歇16:00-16:25 李礼(西南大学):Establishment of the zebrafis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 model on irf8-/-16:25-16:50 陈林(第三军医大学):待定16:50-17:15 潘巍峻(中科院健康所): Mutation of kri1l causesribosomopathy-like hematopoiesis failure via excessive autophagy 17:15-17:35 莫显明(华西医院):Establishment and regulation of cohesive movement in prechordal plate progenitors during zebrafishembryonic gastrulation主持人:降雨强17:35-17:55 专题技术报告(蔡司公司):Lightsheet Z.1激光片层扫描显微镜及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分会场二:XXXSession II: Cell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development主持人:朱大海、杨晓14:00-14:25 陈烨光(清华大学):Dapper1 mediates dishevelled degradation via autophagy14:25-14:50 晏贤春(第四军医大学):Notch下游miR-342-5p在神经、血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14:50-15:15 金万洙(中科院动物所):Regulation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differentiation15:15-15:40 苏友强(南京医科大学):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key factors controlling oocyte development in mice15:40-16:00 茶歇16:00-16:25 张勇(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所):Muscle stem cell function is metabolically mediated by myofiber-secreted cytokines in mice16:25-16:50 杨晓(军事医学科学院):肥大型软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16:50-17:10 孟文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Nezha regulates the noncentrosomal microtubules network assembly17:10-17:30 陶无凡(复旦大学):PP6controls T cell development and homeostasis by negatively regulating distal TCR signaling主持人:汪迎春17:30-17:50 专题技术报告(Thermo fisher公司)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下午,分会场三:XXXSession III: Growth factor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development主持人:韩骅、程雁14:00-14:25 赵允(上海生化细胞所):Decoding Ci: from partial degradation to inhibition14:25-14:50 程雁(南京医科大学):Requirement of Smurf-mediated endocytosis of Patched1 in sonic hedgehog signal reception14:50-15:15 刘峰(中科院动物所):Inhibition of endothelial ERK signaling by Smad1/5 is essential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emergence15:15-15:40 袭荣文(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A Drosophila model of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15:40-16:00 茶歇16:00-16:25 周中军(香港大学):Distinct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ISM1 during mouse and chick development16:25-16:45 徐平龙(浙江大学):Innate antiviral host defense attenuates TGF-βfunction through IRF3-mediated suppression of Smad signaling16:45-17:05 殷战(中科院水生所):斑马鱼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a (socs1a)对胰岛素信号通路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调控机制研究17:05-17:25 张译月(南方医科大学):cMyb and Cebp1 co-regulate zebrafish embryonic granulopoiesis17:25-17:45 许执恒(中科院遗传发育所):JNK signaling and neural progenitor cell maintenance in the developing neocortex18:00-19:00晚餐19:30-21:00 墙报交流,地点:XXX19:30-21:00 青年科学家职业生涯发展论坛,地点:XXX主持人:孟安明、黎家、彭金荣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一:XXXSession IV:Transcriptional mechanisms during development主持人:杨中洲、黄勋9:00-9:25 汤其群(复旦大学):待定9:25-9:50 王强(中科院动物所):The function of Smad2 and its multiple co-regulatory factors during zebra f ish gastrulation9:50-10:15 何爱彬(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Dynamic GATA4 enhancers shape the chromatin landscape central to heart development and disease10:15-10:30 茶歇10:30-10:55 张博(北京大学):斑马鱼pdx-1基因在胰腺发育中的功能研究10:55-11:20 万华靖(四川大学华西二院):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cell polarity during respiratory tubulogenesis11:20-11:40 屠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In vivo recovery of cell type-specific transcriptome from the developing embryo11:40-12:00 王晗(苏州大学):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zebrafish circadian rhythms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二:XXXSession V:Epigenetic mechanisms during development主持人:孙方霖、鲍时来9:00-9:25 孙毅(同济大学医学院):待定9:25-9:50 陈德桂(中科院生化细胞所):KDM9 defines a new class of histone demethylases9:50-10:15 朱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 of histone modifications10:15-10:35 茶歇10:35-11:00 朱健(北京大学):Epigenetic control in development11:00-11:20 鲍时来(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调控小鼠肺发育的功能及机制研究11:20-11:40 李朝军(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The balance of protein farnesylation/geranylgeranylation regulates gametogenesis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分会场三:XXXSession VI:Development and stem cell (I)主持人:金颖、陈晔光9:00-9:25 郑俊克(上海交通大学):Dissection of Angptl2-LILRB2 binding, signaling and function in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9:25-9:50 洪登礼(上海交通大学):Fev-expression can distinguish LSCs from normal HSCs and indicate its prenatal origin9:50-10:15 焦建伟(中科院动物所):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ced neuronal cells from fibroblasts10:15-10:35 茶歇10:35-11:00 韩俊海(东南大学):PQBP1 mediates neur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regulating cellular adhesion function11:00-11:20 郭伟翔(中科院遗传发育所):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regulates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11:20-11:40 宋艳(北京大学):A novel transcription complex B98/P56 regulates neural progenitor dedifferentiation12:00-14:00午餐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一:XXXSession VI:Development and stem cell (II)主持人:林鑫华、张建14:00-14:25 付雪梅(第三军医大学):待定14:25-14:50 高绍荣(同济大学):待定14:50-15:15 王宏林(上海交通大学):待定15:15-15:40 胡苹(上海生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T cell mediated inflammation is required for muscle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in muscle regeneration 15:40-16:00 茶歇16:00-16:25 丁秋蓉(中科院营养所):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干细胞疾病模型建立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6:25-16:50 颉伟(清华大学):待定16:50-17:15 李周华(首都师范大学):Mechanisms of gut homeostasis in Drosophila17:15-17:35 孙强(军事医学科学院):Cannibalism by entosis: a mechanism of cell competition in mammals主持人:降雨强17:35-17:55 专题技术报告(GE公司):超高分辨显微镜和高分辨活细胞工作站在实验中的应用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二:XXXSession VII:Development and diseases主持人:李巍、佟超14:00-14:25 梁兴群(同济大学):Requirement for integrin-linked kinase in neural crest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outflow tract morphogenesis 14:25-14:50 侯陵(温州医科大学):Dissection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of neurocristopathy in waardenburg syndrome and piebaldism mousemodels14:50-15:15 张遵义(杭州师范大学):Tissue source of Wnt signaling in craniofacial development and congenital disease15:15-15:40 王韵(北京大学):蛋白激酶D1与神经系统发育15:40-16:00 茶歇16:00-16:25 李晓明(浙江大学):Development of GABA circuitry of erbb4-mutantmice16:25-16:45 佟超(浙江大学):A novel mitochondrial protein, Mitoguardin, regulates mitochondria dynamics and neuronal homeostasis throughMitoPLD16:45-17:05 王晓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待定17:05-17:25 毛炳宇(中科院昆明动物所):Secreted and full length EphA7 regulates pronephros development through modulating Claudin6level and apical actin accumulation in Xenopus17:25-17:45 张胜祥(兰州大学):Proliferation and origin of activated microglia in injured cerebral cortex2014年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分会场三:XXXSession VIII:Plant development主持人:杨维才、侯岁稳14:00-14:25 程佑发(中科院植物所):Proteomics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new components in auxin signaling14:25-14:50 刘春明(中科院植物所):Functional dissections of CLE peptide hormones in Arabidopsis using a dominant-negative peptidetechnology14:50-15:15 侯岁稳(兰州大学):New components regulating stomataldevelopment: sterols and RNA polymerase II15:15-15:40 左建儒(中科院遗传发育所):S-亚硝基化调控拟南芥胁迫反应的分子机理初探15:40-15:50 茶歇15:50-16:15 张立新(中科院植物所):Genetic dissection of chloroplastdevelopment16:15-16:40 傅缨(中国农业大学):待定16:40-17:05 王学路(华中农业大学):Brassinosteroid signaling and root hair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17:05-17:30 李传友(中科院遗传发育所):Jasmonate-auxin interplays inregulating root stem cell niche maintenance of higher plants17:30-17:55 王锁民(兰州大学):ZxNHX controls Na+ and K+ homeostasis at whole-plant level through feedback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genesinvolved in their transport in Zygophyllumxanthoxylum18:00-19:00晚餐/报告人晚宴2014年10月19日(星期日)上午,主会场:XXX9:00-11:40 大会报告三主持人:高翔9:00-9:35 杨维才(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待定9:35-10:10 王晓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To eat correctly: Phospholipid signaling in apoptotic cell recognition and internalization10:10-10:30 茶歇10:30-11:05 彭金荣(浙江大学):A novel protein degradation pathway in the nucleolus and its role in organogenesis11:05-11:40 刘江(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The inheritance and programming of parental DNA methylomes in vertebrates11:40-12:00 闭幕式主持人:杨维才注:大会特邀报告30分钟,讨论5分钟分会特邀报告20分钟,讨论5分钟分会报告15分钟,讨论5分钟。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组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组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刘秀位研究组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2月27日7时44分,我国在()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L-SAR01组B星发射升空。

该卫星主要用于对地质环境、山体滑坡、地震灾害等进行有效监测。

A.文昌B.酒泉C.太原D.西昌【答案】:B2.2022年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即将闭幕,中国队以9金4银2铜收官,锁定了北京冬奥会金牌榜()名。

A.第三B.第一C.第二D.第四【答案】:A3.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A.到204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完善,传承体系更加健全,保护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彰显B.到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C.到204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工作制度更加1/12D.到203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工作制度科学规范、运行有效,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显著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答案】:B4.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典故,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中的“采薇”指的是建功立业的抱负B.“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劳歌”指的是送别歌曲C.“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指的是信使D.“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中的“昆山玉”指的是杰出人才【答案】:A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D.社会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答案】:A6.“网上交易”的优势主要来自交易的方便、快捷与低成本,而不应来自“不缴税”。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遗传学入学试题2003年注意: (1)答题必须简明扼要;如有必要,可以图示辅助说明。

(2)答题时可以不必抄题,但需注明题目序号。

(3)所有答题不要写在试卷上,请全部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请详细解释以下名词(每个名词5分,共50分)基因库(gene pool)遗传背景(genetic background)粘粒(cosmid)朊粒(prion)卫星DNA(satellite DNA)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增强子(enhancer)弱化子(attenuator)锌指(zinc finger)亮氨酸拉链(leucine zipper)二、在不使用基因工程的前提下,如何将属于同一物种的野生类型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某种作物的优质高产的品种中去?请用实例并配合图解说明。

(20分)三、兔子有一种遗传病,称作Pelger异常。

有这种病的兔子基本正常,但是其部分白细胞的核不分叶。

将Pelger异常的兔子与健康的纯系兔子杂交能产生后代。

其中正常雌兔70个,正常雄兔56个,Pelger异常雌兔65个,Pelger异常雄兔50个。

但将都属Pelger异常的雄兔与雌兔杂交,下一代的情况有所不同。

调查结果如下:正常雌兔56个,Pelger异常雌兔104个,正常雄兔63个,Pelger异常雄兔113个。

另有18个极度病变的幼兔生后不久即死亡,未作雌雄统计,但对其中部分幼兔的解剖发现,它们的白细胞核全部异常,而且骨骼系统有严重畸形。

请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分析Pelger异常兔的基因型和有关基因的表型作用,推导出上述两个杂交试验中各种不同表型个体的基因型,并提出进一步试验的意见。

请问Pelger异常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20分)四、已有基因组研究表明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的基因的总数与这种生物能表达的各种蛋白质的总数是不等的。

一般而言,是基因数多,还是蛋白质数多?请从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来解释这种现象,最好能举例说明。

中科院天地园区研究所介绍

中科院天地园区研究所介绍

1、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拥有两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光学天文和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

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中心—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指挥中心,承担了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FAST )及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项国家级大科学工程预研和研制任务。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所包括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其科研设备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外位居前列。

3、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有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地球科学实验室。

内有红外辐射计、航空摄影机系统、GIS运行系统、数字地球原型系统等大型设备。

4、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拥有农业虫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大型实验室,内有流式细胞仪、液相质谱联用仪、膜片箝与图像系统及其它大型仪器15台。

5、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所拥有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与免疫学所级重点实验室、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级重点实验室4个重点实验室。

内有脑成像系统、透视电子显微镜、核磁谱仪、IP面探系统、分析超速离心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X射线衍射仪、停留谱仪、三维减震仪等仪器设备。

6、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目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拥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3大重点试验室。

7、微生物研究所目前微生物研究所拥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和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设有微生物资源、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分子病毒和分子免疫等研究中心和一个为科研服务的技术与信息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冬季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名单、研究所、学位证书编号课案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冬季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名单、研究所、学位证书编号课案
邓庆维
半导体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8
况坚
电子学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9
秦嵩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10074
胡强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10075
李友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30290
刘大鹏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马雷雷
上海药物研究所
1443032016030560
夏金燕
心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68
唐薇
心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69
杨柳青
心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70
张红英
心理研究所
1443032016020213
赵以文
心理研究所
1443032016020214
齐敏丽
心理研究所
郭建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4
闫美润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5
盖鑫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6
牟辉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1443032016030287
张楷雨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72
安平博
半导体研究所
1443032016010073
1443032016010081
何阳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82
李涛涛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4430320160100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大事记197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学部委员、中科院副院长、著名胚胎学家童第周教授与合作者美国坦普尔大学牛满江教授联名向中科院和党中央书面建议在北京建立一个小而精的现代化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979年4月牛满江来京参加童第周先生追悼会,并向中科院领导转达美国洛氏基金会对支持童第周生前所定的建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计划不变。

4月6日中科院委派由严绍颐带队的中科院建筑师、工程师和翻译一行四人赴美考察。

在美国洛氏基金会的安排下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2位建筑师参观了许多研究单位和大学的建筑。

3个月后,带回了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大楼的初步设计蓝图。

访美期间,美国洛氏基金会在其本部组织了包括牛满江先生在内的5位著名的美国发育生物学家,就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进来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咨询和论证。

4月11日邓小平、李先念和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会见了牛满江,并向他申述了中国政府继续对童第周先生和他促进中国科学发展的建议给予积极的支持。

随后,中科院收到了美国洛氏基金会对与中科院合作兴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资助不变的确证函。

6月11日中科院成立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处,暂设动物所内(北京),并启用印章。

6月22日中科院下发组成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处领导小组的通知。

该小组由庄孝僡(组长)、徐一志(副组长)、严绍颐、张儒、马诚等5位同志组成,负责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工作。

6月29日中科院同意将动物所、植物所的细胞研究室合并建立一个规模为120人左右(其中科研人员约100人),设备比较先进的开展发育生物学和植物细胞学研究的研究所。

建所投资除由中科院“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中安排,另外由美国洛氏基金会资助三十五万美元,报国务院审批。

7月12日方毅副总理会见并宴请牛满江夫妇。

李苏、冯因复、徐一志、宋如栋、严绍颐等陪同。

7月16日国家科委同意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有关基建投资、事业费、物资供应、劳动指标、对外交流事项均纳入中国科学院计划渠道。

7月29日由中科院秘书长郁文签发,向国务院呈送的《关于建立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请示》,得到华国锋、李先念、余秋里、耿飚、王震、方毅等领导审批。

8月14日中科院下发关于建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通知。

有关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人员、经费、物资、基建等自即日起单独立户。

9月16日方毅、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圈阅,同意在京召开“核糖核酸在发育和生殖中的作用第二次国际讨论会”。

10月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派顾问代表团来北京与中国政府所属的各申请项目进行谈判,牛满江教授和西格尔博士、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人口部主任代表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与中国科学院以李苏副秘书长为首的谈判小组就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资助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谈判。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协定》中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项目协定书》,列出了对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筹建经过、方向、任务、人员组成和发展计划等,以供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批准资助考虑。

11月26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工作处《工作简报》第一期刊发。

对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工作简报》提到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建过程得到了中央领导、中科院及各局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征用土地问题上得到了北京市规划局、北京市建委等的大力支持。

12月7日国务院人口小组下发通知,明确了中国科学院为落实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作为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资助项目应做的各项工作。

1980年1月5日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和美国洛氏基金会签订协定,委托美国洛氏基金会作为对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资助项目的执行机构,协助实施对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资助工作。

3月20日中科院启用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印章。

原“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筹备处印章”同时废止。

4月25日“核糖核酸在发育和生殖中的作用第二次国际讨论会”在京西宾馆开幕。

开幕式由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庄孝僡教授主持。

中科院副秘书长李苏致开幕词。

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长贝时璋等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期间,牛满江先生和美国Segal博士组织牛先生在内的5位国际著名专家的咨询论证会,最后确定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性质为基础研究,也包括一部分应用性质的基础研究项目。

4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人大会堂西大厅会见“核糖核酸在发育和生殖中的作用第二次国际讨论会”参会外宾。

7月25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大楼动工,李苏副秘书长出席了开工典礼并讲话。

1983年秋交付使用。

10月29日中科院任命庄孝僡教授兼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12月10日中科院任命徐一志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调康子文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顾问。

1982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接见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教授及夫人。

1983年1月13日中共中科院党组决定成立中共中科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临时党委。

陈照林为临时党委代理书记。

11月18日严绍颐任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4年2月20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学术委员会筹备组,由严绍颐(组长)、史瀛仙、陆徳裕等组成。

8月8日陈照林任党委书记。

1985年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中科院副院长孙鸿烈、生物学部周福章处长等陪同下视察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12月17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

刘金徽任工会主席。

1986年1月核质关系和鱼类新品种课题在完成“六五”攻关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了农牧渔业部委托四川省科委在成都组织通过了“鲤鲫移核鱼研究”成果鉴定。

这项研究从童第周先生生前开始,期间研究所许多同志和有关合作单位做出了贡献。

该成果在成都地区推广,结果良好。

该项目分别在农牧渔业部“六五”成果展览会上和在法国展出(国家科委)。

记录这一成果的《核移鱼》科教片于1986年分别获得了在西柏林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农业电影节的金穗奖,以及在捷克举行的第三届尼特莱国际农业电影节的一等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埃及农业神奖(唯一获奖单位)。

获得中科院重点课题工作奖,科技进步奖正在申办中。

3月6日所党委讨论通过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机构设置。

所级领导成员:设所长1人、党委书记1人、副所长1人。

研究系统:将5个研究组正式定名为研究室。

业务系统:设业务处、技术开发部。

行政管理系统:设所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会计室、行政处。

所长办公室主任负责协调行政处、会计室和技术开发部等部门。

8月1日严绍颐任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10月13-15日在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举办建所纪念仪式暨“国际发育生物学学术讨论会”。

中科院院长卢嘉锡教授、副院长孙鸿烈教授、副秘书长李苏教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培源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主席唐敖庆教授、北京市人大主任白介夫、中国著名科学家贝时璋、谈家桢、吴阶平、曾呈奎、庄孝僡、张致一、汪德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学顾问牛满江教授和夫人张葆英夫人,美国洛氏基金会人口部主任西格尔博士和夫人、美国科学院卡纳基研究员副院长艾伯特博士和夫人、发育生物学所大楼设计者派克建筑师和波利斯机械师、美国林穴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格罗斯教授、日本国际发育生物学会主席冈田节人、剑桥大学教授J. Gurdon,以及美国驻华大使、美国洛氏基金会主席、联合国驻华代表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日本和印度等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200人出席了大会。

有20多位代表作报告,其中发育所的科学报告5篇。

与会者在大会发言表达了对童第周先生的崇敬和缅怀。

10月根据参加“国际发育生物学学术讨论会”的10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建议,在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设立了童第周先生纪念室,陈列了童第周先生和夫人生前实验室的遗物、书籍、文稿,以及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后所获得的各种奖励。

10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副委员长严济慈接见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建所纪念仪与会全体来宾及中外科学家代表。

10月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接见牛满江教授和中科院卢嘉锡院长。

10月13-15日为加强发育所同国际的合作,促进我所的研究工作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以及争取国外资助和扩大培养年轻科学家的途径。

中科院批准成立由国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发育所国外科学家顾问小组。

经两年的联系准备,在研究所召开国际发育生物学学术会议期间完成。

其成员是:美国科学院副院长JamesEbert教授、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剑桥大学教授J. Gurdon、日本国立基础生物学研究所总所长冈田节人教授和美国洛氏基金会人口部主任西格尔博士。

任期三年。

同年“磁铁对奶牛因铁质异物引起的死亡和淘汰的防治”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4月26--5月4日亚洲分子生物学机构委托日本国际基础生物系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北京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举办“鱼类和小鼠胚胎的遗传操作--新进展和新技术”培训班,由中国、日本和英国的科学家担任教授进行授课和实验指导。

招收20名学员。

10月7日宋森田任党委书记。

12月20日“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及鲤鲫移核鱼”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7月27日调空间科学与应用科学中心龚兆兴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9月19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举产生中共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纪律检查委员会。

刘金徽任副书记,于健康、李光三任委员。

同年“哺乳动物个体表达系统”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国内首次获得6只经检查没有遗传污染的克隆兔。

这是国内将细胞核移植技术应用在哺乳等动物上获得成功的第一例。

1990年10月26日中共中科院党组决定,免去宋森田党委书记职务,任命冯树祥为副书记。

11月14日马诚任常务副所长主持全所工作。

1991年7月17日中共中科院党组决定,任命冯树祥为副书记。

12月26日中科院任命赵锡嘉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

同年以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为主,采用胚胎细胞作供核细胞克隆山羊获得成功。

“草鱼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纯化和免疫化反应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同年经国家科委和北京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办的《发育与生殖生物学学报》(英文版)学术期刊创刊。

“草鱼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纯化和免疫化反应研究”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MT-HGH转基因团头鲂和鲤鱼的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2月13日张仲达任党委书记。

同年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首先提出并开展了“连续细胞核移植克隆山羊”的研究,成功获得了第一批连续细胞核移植克隆山羊。

“牛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研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6月23日发育生物学学报(英文版)更名为“发育与生殖生物学报(英文版)。

12月5日经中科院批准成立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12月22日孙方臻任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同年“山羊胚胎细胞经继代核移植后发育能力的研究”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1995年3月11日国家科委同意在京举办第十届国际同工酶学术讨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