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

合集下载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分类的重要性和分类的实质;2.掌握动物分类的方法;3.认识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

二、教学重点1.动物分类的方法;2.掌握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这三类动物。

三、教学难点1.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物分类–生物分类是将生物按一定的规律分为若干类别的科学方法。

2.生物分类的实质–生物分类的实质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其分为分类群,再将分类群组成分类系统。

分类群中的生物拥有共同的特征,分类群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了生物种类之间的演化关系。

3.动物的分类方法–动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法、解剖分类法和生态分类法。

形态分类法是依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解剖分类法是根据生物体内的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分类;生态分类法是根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和习性等来进行分类。

4.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指拥有脊柱的动物,通常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是拥有脊柱和背骨,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和环节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脊柱和背骨,各种器官发育不同,形态多样。

–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原生动物和其他单细胞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细菌和真菌等。

它们没有多细胞结构,没有器官和器官系统,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泥土中。

5.各类动物的特点和分类–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拥有骨骼和肌肉系统,能够进行活动。

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相对完善,能够进行各种高级行为。

•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和肌肉系统,大多数不能进行快速移动。

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较简单,不能进行太复杂的活动。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课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中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第3节。

本节与前一节的植物的主要类群和后一节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同属于“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

本章对帮助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节可以分成3课时。

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第2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和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两栖类特征,第3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特征及动物进化系统树。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分类内容在生物学所占的比重有所缩减。

因此,这一节的设计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学习方法的指导上,而不是去关注每种动物类群到底有什么样的细微差别。

教学过程则应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获取和整理相关的知识。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能区别常见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能说出鱼类和两栖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能列举鱼类和两栖类的常见种类。

2.2能力目标通过对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的观察”、“区别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区别鱼类、两栖类”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观察力、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不同类群动物的对比学习,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进一步体会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保护动物多样性的观念。

3课前准备草履虫录像和海葵、猪带绦虫、蚯蚓、沙蚕、河蚌、乌贼、沼虾、鲫鱼、鲨鱼、海马、青蛙、蝾螈、蜥蜴、野鸭、啄木鸟、家兔、松鼠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

实验报告单:上面印有1~18的编号、需要学生填写名称和类别的部分以及30种备选动物名称。

3教学设计思路3.1学生观察辨认17种动物实物或标本这是本节的一个重要活动。

即在实验室中放置17种代表性的动物实物或标本并编号,请学生们观察,比较,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章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课件)

学年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二章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课件)

水螅
▪ 水螅是低等的多细 胞动物:它的体壁 是由外胚层和内胚 层两层细胞构成的, 在内胚层和外胚层 之间有一层没有细 胞结构的中胶层。 由外胚层和内胚层 围成的空腔叫做消 化腔,消化腔与口 相通,口周围有触 手。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1)沿海岸的珊瑚礁形成天然堤埠, 能稳固海岸。但在海底的暗礁,则会影 响船只航行。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
棘皮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原始的 一门,由单细胞所组成,故有时也称它们 为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的散布是十分广 泛的,淡水、海水、潮湿的土壤、污水沟、 甚至雨后积水中都会有大量的原生动物散 布,以致从两极的寒冷地区到60℃温泉中 都可以发现它们。说明原生动物可以逐渐 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寄生在肌肉与皮下 组织,可出现局部 肌肉酸痛或麻痹; 寄生在眼的任何部 位可引起视力障碍, 甚至失明。
认识血吸虫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 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 满目凄凉,出现 “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腹水 肚大如鼓)等悲惨景象。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 下水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 45户,遗下孤儿91个,呈现出“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牲畜的生长及农作物的收成。
本节内容总结:
1、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分类特征 2、无脊椎动物中: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2章 第3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

一、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蚯),细长
柔软,蠕动,肌肉收缩加刚毛支持进行运动,靠体表皮肤呼吸。 应用:1.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促进物质循环; 3.可作为药用。
二、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
有外套膜,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
三、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 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 (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 昆虫纲的特征:1.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体长圆柱形或 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 后相连的许多体节构成。环 节动物约有13000种,包括蚯
蚓、沙蚕、蚂蟥等,生活在
海水、淡水、土壤及陆地潮 湿环境中,分布较广。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
富含有机质的土
壤中。白天在土中穴居, 夜间爬出地面, 以泥土中的有机物或 植物的茎、叶等作为
3.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蚯蚓可以改良土壤。 (2)鱼类的饵料:蚯蚓及沙蚕可以用作鱼饵。由于沙蚕被 鱼捕食,所以沙蚕的数量能影响鱼类的分布。 (3)影响人畜健康:大多数蛭类以吸取人或动物的血液作
为食物,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
(4)医用与药用:由于蛭类有吸血的习性,自古就有采用 医蛭吸取脓血以治疗病症的办法,现在欧洲和一些国家仍 采用医蛭作医疗放血。蚂蟥能入药,有治疗跌打损伤,破 血通经,消肿解毒,降低血压。
2.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3.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 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昆虫是惟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
四、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水中,五辐射对称,如:海星、海胆、海参。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22.4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27张ppt

北师大版八下生物22.4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27张ppt

脊椎动物的特征: 1、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 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两栖类:幼体生活在水中,多数成体水陆 两栖生活,体温不恒定 3、爬行类:陆生,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 甲,用肺呼吸,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 不恒定
4、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体 温恒定,卵生 5、脊椎动物的特征:体外被毛,体温 恒定,胎生哺乳
卵生,有 肺 坚硬卵壳
胎生、哺 肺 乳
体温是否 恒定 否 否 否


鱼类的主要特征:
鱼类的主要特征
▪ 终生生活在水中 ▪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鳞片 ▪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 幼体生活在水中 ▪ 多数成体水陆两栖生活 ▪ 体温不恒定
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爬行类的主要特征
复习:
1、动物进化的趋势 从 到 ,从 到 , 从 到( ) 2、脊椎动物分 为、、、、
()
1、动物进化的趋势 从 简单 到 复杂 ,从 低 等 到 高等 ,从 水生 到 陆生 2、脊椎动物分为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哺乳类
新课学习: 播放视频《脊椎动物》
视频中的动物有什么共同特 征吗?
仔细观察下列动物,阅读课本54—60页,比 较它们的不同。
鲫鱼
家鸽
蛙 兔
蜥蜴
体表特 身体分 受精方 繁殖特 呼吸结 体温是





否恒定
鲫鱼(鱼 类)
蛙(两栖 类)
蜴(爬行 类)
家鸽(鸟 类)
兔(哺乳 类)
体表特点 身体分部 受精方式
鲫 鱼 ( 鱼 有鳞片 头 、 躯 干 、体外受精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北师大版)
囊尾蚴 涡 虫
猪肉绦虫
血吸虫
扁形动物 ——涡虫 两侧对称:
又称左右对称,是指经过身体 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 对称的两部分。这样动物身体可 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两侧对称的优势?
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身体由三个胚层组成
其它的扁形动物
蛲虫
人蛔虫
c其他线虫(形)动物
线虫、钩虫、丝虫、蛲虫、秀丽隐杆线虫。
线虫
钩虫Leabharlann 丝虫蛲虫无脊椎动物
生活习性与 方式
腔肠动物 水生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海水、淡水、 水中、潮湿 潮湿土壤, 土壤,寄生 寄生
主要特征
两层细胞及 背腹扁平, 一个消化腔, 两侧对称, 辐射对称, 有口无肛门 有口无肛门
细长圆柱形, 两端逐渐变细, 有完整消化道, 有口有肛门
3、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部位是( )
A、静脉血管 B、大脑
C、肌肉
D、肠腔
4.水母生活在海洋中,它们以鱼类、浮游生物为食。这些食物进入水
母体内的方式( B )
A.食物主动到水母口中
B.食物被触手捕捉送入口中
C.食物直接被吞入口中
D.食物直接被消化腔捕捉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涡虫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各种各样的动物
自然界中的动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形态千差万别,目前已知 的大约有多少种?你知道种类最多的是什么动物吗?最大的动物 是什么?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最高等的动物又是哪一类?
第20章 物种的多样性 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1课时
动物进化系统树
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4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目标1.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3.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明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节内容,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前面学过的六种动物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征【学生】回忆所学,回答。

【教师】小结:【教师】这六类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它们的体内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教师】展示图片:鱼的骨骼,讲述:如图所示的是鱼的骨骼,它的脊柱和组成脊柱的一节节的脊椎骨。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已经认识了很多种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后面将要讨论的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统称为脊椎动物。

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95%,脊椎动物约占5%。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脊椎动物中的鱼类。

二、讲授新课(一)鱼类【教师】请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鱼的名称并尝试说出鱼的生活环境、特点和习性。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鱼的图片。

提问:鱼的外形和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

【教师】建议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鲫鱼。

师生一起归纳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

与老师一起归纳鱼的形态结构特点: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黏滑的鳞片,身体一般为流线型,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鱼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建议使用活动卡片:【活动设计脚】调查鱼类产品)【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展示主要淡水鱼的混合养殖图片,介绍淡水养鱼。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22.4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课件(北师大版)

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脐 带 胎 盘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 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动物
mammals
哺乳动物通过胎生繁殖后代
“微笑”的海豚胎儿 亚洲象胎儿(12个月) 小狗胎儿(即将出生)
哺乳动物
mammals
哺乳动物——利用乳汁哺育后代
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哺乳动物
mammals
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1)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胎儿在母体中相对安全。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 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 力。
哺乳动物
mammals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bird
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骨骼特点
鸟的骨骼有哪些特点?
鸟 bird
鸟的形态结构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特点(内部) 骨骼特点
鸟的胸骨有什么特点? 提示:有龙骨突 与这块骨上附着的肌肉(如胸 肌)联系起来考虑,这样的特 点有什么作用? 提示:有利于着生胸肌
鸟 bird
体表特征:体表被毛,部分海洋生物毛退化
哺乳 动物
牙齿:开始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神经系统和大脑: 发达
生殖发育:胎生,哺乳
总结
conclusion
动物
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体外被毛,胎生, 母乳哺育胎儿
体体外无毛皮,卵生
哺乳类
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子鳄

• 鸟类 肤
丹顶鹤
肺、皮
• 哺乳类
金鱼
• 生活在水中
• 身体像鱼, 用尾游泳
• 用鳃呼吸
•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或水中
• 有四肢,趾间有 • 用 蹼肺呼吸,皮肤裸
露湿润,能辅助呼 吸
两栖类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
尾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用肺兼皮肤
(裸露而且湿润)呼吸,卵生,体温不恒定,身
体分头、躯干、四肢
树大的蛙大鲵幼
两 也体
鱼 类 鱼有哪些共同特征?
黄 到 吊 鲨 鱼
银 鲳
鱼纲的主要特征
• 终生生活在水中 • 身体表面大多覆盖鳞片 • 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 身体分:头、躯干、尾 • 体外受精,卵生 • 体温不恒定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观赏
食用
入药
梭子织布
养花
青蛙的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 生活环境、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你能说出他们的特点?
哪 类



鸟纲的主要特征
• 体表被覆羽毛 • 前肢变成翼 • 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 • 体温恒定 • 卵生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 维护生态平衡、控制 农林鼠害、虫害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 分布广泛 • 体外被毛 • 用肺呼吸 • 体温恒定 • 体内受精,胎生哺乳
体表 身 体 分 受 精 方 繁 殖 呼 吸 体 温 与人类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鱼动物。
爬行 动物

生活在
陆地
上适宜快速爬

• 有四肢,指端有爪
• 皮肤干燥、厚实,
覆盖角质鳞甲
防止水分蒸
• 用 肺 呼吸
发,适宜陆 地生活
• 陆地上 产卵
繁殖脱
离了水
爬行类代表动 物
乌龟
蜥蜴

避役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 陆生 • 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或甲 • 用肺呼吸 • 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 体温不恒定
动物的主要类群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有脊椎骨
动物
无脊椎骨
脊椎动物
(约有4.7万种)
无脊椎动物
(有120万种)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学习讨论:脊椎动物各类特点?
教学目标:
• 我们从生活环境、性状特征(体表特点 、 身体分几部、受精方式、繁殖特点、呼吸 结构 、体温是否恒定)、与人类的关系 几方面来了解鱼、两栖、爬行动物、鸟类 、哺乳动物
栖 动 物
称娃娃有尾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终 鱼体
生 有
是现无尾
尾存

加深理解
两栖动物能不能生活在干旱地方? 为什么?
1.它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体外受精,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既能生 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 要用肺呼吸。
2.它的成体:肺不发达,还要靠湿润的皮 肤辅助呼吸
比较鱼类和两栖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分类: 都属于脊椎动物 2.生殖方式: 都是卵生,水中受精 3.体温: 都不恒定
不同点:
鱼类: 1.生活环境:
水中
两栖类:幼体-水中,成体可上陆
2.呼吸器官: 鱼类: 鳃 两栖类:幼体-鳃,成体-肺和皮肤
3.体表形态: 鱼类: 有鳞片 两栖类:裸露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消灭害虫(青蛙、蟾蜍) • 食用(牛蛙) • 药用(蟾酥) • 大鲵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 毒液(蟾蜍)
特点 部

特点 结构 是 否 关系
恒定
鲫鱼
青蛙
蜥蜴
家鸽

下列动物属于哪一个动物类群?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型大小
• 2、将下列左、右两项与中间相应的动物连线:
• 鱼类

• 两栖类
娃娃鱼

• 爬行类
对比青蛙和蜥蜴,找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青蛙
蜥蜴
生活环境
皮肤和覆盖 物
呼吸系统
生殖和发育
蜥蜴
青蛙
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捕食害虫(蛇及蜥蜴捕食鼠类及昆虫); • 食用(蛇、龟及鳄的肉可以食用); • 经济价值(制皮革); • 药用(蛇胆); • 捕食家禽(蛇); • 危急人类生命(毒蛇、鳄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