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第4章 地基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

第19页/共49页
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和计算
3. 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 基础通常是埋置在天然地面下一定深度的,这个深度就是基础埋置深度。由于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已经完成,故只有超出基底处原有自重应力的那部分应力才使地基产生附加变形。 因此,基底附加压力p0是上部结构和基础传到基底的地基反力与基底处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之差(新增加的应力)(如图)
概述
本章重点
1、掌握土中自重应力计算2、掌握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分布与计算3、掌握矩形面积均布荷载、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以 及条形荷载等条件下的土中竖向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第1页/共49页
概述
3.1 概述
1. 土中应力的分类 按照应力产生的原因,土中应力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自重应力是土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应力;附加应力是由于外载荷(建筑荷载、车辆荷载、土中水的渗流力、地震力等)的作用,在土中产生的应力增量。 按照应力分担角度来分,则土中应力还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2. 土中应力计算的意义 一句话,计算土中应力是对建筑物等地基基础进行沉降计算,强度与稳定性分析下土中的附加应力
常将z方向正应力写成如下形式式中:α--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有α是(r/z)的函数,可制成表一供查用。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第27页/共49页
3.4 集中力作用下土中应力计算
3.4.2. 集中力在土体内的应力计算 集中力作用在土体内深度c处,土体内任一点M处应力和位移解由明德林求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4.土中应力计算

第四章地基土中的应力计算★概述★土中自重应力计算★基底压力的分布与计算★地基附加应力及有效应力原理第一节概述地基应力计算的目的:1. 计算土体变形,比如建筑物地基的沉降;2. 土体承载力与稳定性分析。
一、地基土中应力分类1.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自重应力——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由外荷(静的或动的)引起的土中应力增量。
一、地基土中应力分类2.按作用原理或应力传递方式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压)力有效应力——土粒所传递的粒间应力,它是控制土的体积(或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
孔隙应(压)力——由土孔隙中的水和气体所传递的应力。
二、基本假设视地基土体为连续体半无限的线弹性体均质各向同性体按《弹性力学》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土中一点在各个方向上应力的数值。
三、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土力学中,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剪应力的正负号规定是:当剪应力作用面上的法向应力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则剪应力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
第二节自重应力的计算一、均质土体1.竖向自重应力2.水平向自重应力K 0-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z FFz cz γγσ=•=二、成层土体地基为不同土层且无地下水ii h γσ∑=三、有地下水时的自重应力地下水位以下的砂土、粉土以及粘性土液性指数大于等于1时均取浮重度;粘性土液性指数小于等于0时取天然重度,在0~1之间时依最不利原则取其天然或浮重度。
例题4-1、4-2、4-3例题4-3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当地下水位下降时,会引起有效自重应力的增加。
地下水位的升降,使地基土中自重应力也相应发生变化。
当地下水位长期下降时,地基中有效应力增加,从而引起地面大面积沉降;当地下水位长期上升时,会引起地基承载力减少、湿陷性土的塌陷等现象。
第三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计算地基---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有限土层。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4章)地基应力计算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题库(第4章)一、名词解释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是由建筑荷载产生的,并能引起土体产生新的变形和导致土体破坏。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 C.总应力 D.中性压力2、在均质土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3、在成层土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4、在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若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以上,应采用土的()进行计算。
A.天然重度 B.饱和重度 C.有效重度 D.干重度5、在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若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以下,应采用土的()进行计算。
A.天然重度 B.饱和重度 C.有效重度 D.干重度6、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中的自重应力()。
A.将增大 B.将减小C.不变 D.无法判断其变化情况7、关于集中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特征,在集中力作用线上会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出现()的现象。
A.地基附加应力增大 B.地基附加应力减小C.地基附加应力不变 D.无法判断地基附加应力的变化情况8、竖向集中力作用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向深部、向四周无限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地基附加应力()。
A.将增大 B.将减小C.不变 D.无法判断其变化情况9、当有外荷载作用在饱和土体上时,由土颗粒承担的应力称为()。
A.总应力B.有效应力C.孔隙应力D.中性应力三、填空题1、地水位以上,计算竖向自重应力用重度;地下水位以下,计算竖向自重应力用重度。
2、在均质土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分布。
在成层土中,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分布。
3、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中的自重应力将。
4、当有外荷载作用在饱和土体上时,由土颗粒承担的应力称为。
5、饱和土的有效应力=-6、自重应力自起算,随深度越大时越。
附加应力自起算,随深度越大时越。
四、判断题1、自重应力是由建筑荷载产生的,并能引起土体产生新的变形和导致土体破坏。
4土中应力(自重-地基附加应力)

水对土体有浮力作用,则下部 分柱体取有效重度,即
cz ( w ) z ' z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基中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从而引起地面
大面积沉降的严重后果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位上升引起地基承载力的减小,湿陷
性土的陷塌
原地下水位
1’
1 1
1’
原地下水位
2’
2
2
2’
4.不透水层的影响
四、公式的应用
1.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stress in homogeneous soil
cz Z
2.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 的厚度为hi,重度为i,则在深度z处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 土层数。
3.地下水的影响
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下时,由于
不透水层层面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5.自重应力图的绘制 ① 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 确立特征点并编号 (地面、层面、 地下水位面、不透水层层面)
③ 计算各点的竖向自重应力
④ 按比例绘出特征点自重应力的位置 ⑤ 用直线连接各点 ⑥ 校核 (地下水位处,不透水层处)
§4.3 基底压力
一、概述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
zx
地基:半无限空间
o
∞ x ∞
y yz
xy
x
∞ y
z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一.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x
材料力学
z +
正应力
剪应力
-
zx
土力学
z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中应力分布与计算

【例4-1】某建筑物场地的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4-5所示,试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制出分布图。
第17页/共79页
第三节 基底压力的计算
1 基本概念(1)基底接触压力的产生 建筑物荷重 基础 地基在地基与基础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压力(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2)接触压力的大小影响因素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 荷载 基础埋深 地基土性质
第38页/共79页
若在空间将 相同的点连接成曲面,可以得到如图4-13所示的等值线,其空间曲面的形状如泡状,所以也称为应力泡。规律:即集中力P在地基中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分布是向下、向四周无限扩散。
第39页/共79页
在工程实践中,建筑物荷载都是通过一定尺寸的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对于不同的基础形状和基础地面的压力分布,均可利用上述集中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和应力叠加原理,计算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具体求解时,常按应力状态的特性划分为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
第4页/共79页
土中附加应力是指由土体受外荷载(包括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堤坝荷载等)以及地下渗流、地震等作用下附加产生的应力增量,它是产生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第5页/共79页
第二节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一、土中竖向自重应力(一)单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 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 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土柱体自重计算(图),即:
第44页/共79页
(1)o点在荷载面边缘 σz=(αcⅠ+αcⅡ)p0(2)o点在荷载面内σz=(αcⅠ+αcⅡ+αcⅢ+αcⅣ)p0 o点位于荷载面中心,因αcⅠ=αcⅡ=αcⅢ=αcⅣσz=4αp0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地基是地下工程中最基本的构造部分,承受着上部结构的重量和荷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作用。
在地基设计中,应力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地基承载力和安全性的评估。
本文将介绍地基中应力计算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首先,需要了解地基中的应力是如何形成的。
地基承受的主要应力有自重应力、活载荷载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是由于地基材料本身的重量所引起的应力,可以通过材料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到。
活载荷载应力是由上部结构的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可以根据上部结构的设计荷载计算得到。
附加应力是由于地基中存在的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应力,比如建筑物的自身形变引起的应力。
接下来,我们介绍如何计算地基中的应力。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基类型和荷载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下面以均质土壤的地基为例,介绍几种常用的应力计算方法。
1.利用铁索计算应力:铁索是一种常用的应力计算工具,可以通过测量铁索的伸长量来计算地基中的应力。
首先,在地基中铺设一根长度合适的铁索,然后测量并记录铁索的伸长量。
根据该伸长量和铁索的初始长度,可以通过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到地基中的应力。
2.利用试孔计算应力:试孔是另一种用于计算地基中应力的方法。
首先,在地基中进行试孔,并记录试孔的深度和直径。
然后,根据试孔的直径和土壤的剪切强度,可以计算得到地基中的应力分布情况。
3.利用数值模拟计算应力:数值模拟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地基应力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建立地基的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地基的应力分布情况。
首先,需要根据地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地基中的应力。
综上所述,地基中的应力计算是地基设计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铁索、试孔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在进行应力计算时,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荷载情况和材料特性等因素,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对于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地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四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详解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 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 量所产生的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有效应力原理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 重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 起的应力,所谓的“附加” 是指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 上增加的压力。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2)侧限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以某种粘土为例
z p
非线性 弹塑性
1 Ee
1 Es
z
e0 (1 e0 )
侧限变形模量:
Es
z z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常规三轴试验与侧限压缩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比较
z p
侧限压缩试验
常规三轴试验
z
e0 (1 e0 )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变形模量 E 与侧限变形模量 Es 之间的关系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一.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布辛内斯克课题
P
o
αr
x R
y M’
βz
x
z
zx
y
xy
x
M
y yz
z
R2 r2 z2 x2 y2 z2 r / z tg
土力学-地基中的应力计算概述

基础传至地 基的荷载
地基
基础 埋深
(1)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解 ( Boussinesq 解,1885 )
P
x
r
y
x
y
R
z
z
• 位移解
ux4PG[R xz3(12)R(Rxz)]
uz
4PG[R z23
(1)1]
R
Valentin Joseph Boussinesq (1842-1929)
法国著名物理家和数学 家,对数学物理、流体力学 和固体力学都有贡献。
a
a
a
b
角点
b
p
b
中心点
1
2
34
任意点
z
z
z
k(a , b
z) b
p
z
z
z
4k(a, b
2z) b
p
z z
k k1 k2 k3 k4
z k p
3)矩形线性荷载 (角点下)
角点
b
角点
p
z
a
z
p
z
k(b , a
z) a
p
查表计算
3. 应力计算小结
(1)自重应力及均匀满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可利用平衡方程 等通过简单方法获得。
(2)线状荷载作用下的应力(Flamant解)
p
1)属平面应变问题,即:
a. 应变 y 0 。
dP pdy
b. 位移、应力等量仅与坐标
x、z有关。
x
2)利用Boussinesq解,通过 沿荷载分布线积分得到应力。
x - dx=2p(x2x2zz2)2
y
xz
2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3 3
深度呈折线分布。
1 h1 + 2h2 + 3h3
5、地下水位以下不透水 层(岩石或坚硬黏土)顶
n
面的自重应力值及层面以
cz 1h1 2h2 nhn ihi i 1
下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 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重度对应的厚度)
地下水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课本第55页)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课本没有,重点内容)
已确定基坑的大小
p原
G土 A
土V g
A
土g Az
A
土z
cz 土z
自重应力 (课本第54页)
水平向自重应力(无侧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天然地面
(课本第55页)
z
竖向 cz z 水平向 cx cy K0 cz K0z
cy
cz
cx
地基土层受荷以后
将产生应力和变形,给 建筑物带来两个工程问
题,即土体稳定问题 和变形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建筑物修建前后土中应力 分布及变化情况,如果地基内部所产生的应力在土 的强度所允许的范围内,那么土体是稳定的,反之, 土体就要发生破坏,并能引起整个地基产生滑动而
失去稳定,从而导致建筑物倾倒和破坏。
修建建筑物以后,在地
基内新增加的应力。
修建建筑物后,基 础底面的压力是多少? 深度为Z的某点处附加 应力又是多少?
地下水位
z
持力层
附加应力是引起建 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
?
下卧层
怎么解答?
本讲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重点名词:(课本第54页)
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受到自身重力作用而存在
的应力。一般而言,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 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新沉积土 或近期人工充填土除外)。
附加应力——是指由于外荷载(如建筑荷载、车
辆荷载、土中水的渗流力、地震力及其他振动荷载等) 的作用而在土体中产生的应力增量。它是使地基失去 稳定和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1)未建建筑物之前,地基中只有自重应力,
(2)当修建建筑物之后,地基土将再承受建筑物的
附加应力。
(课本第54页)
本章重点计算题: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
单层土的自重应力 (课本第54-55页)
竖向自重应力——土体中任意深度处的竖向自重应
力等于单位面积(1m×1m)上土柱的有效重量,单位
KN/m2=kPa。
天然地面
σ 自重应力沿
深度分布图 cz
均匀土体: 线性分布
z
cy
cz
cx
1 1
z cz z
γ——土的重度(KN/m3) σcz沿水平面均匀分布,随深度直线分布
第二节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压力——是指上部结构荷载和基础自重通过基础 底面传递至地基表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是在基底压力 中扣除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自重 应力后的数值。
(课本第56页)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压力
自重应力
p增加
p后
p前
V 基础回填土
A
F土zp0源自p cz自重应力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基础的施工过程:(课本没有,重点内容)
建筑选址
确定基坑
挖基抗
修建基础 回填周边土 修建上部结构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课本没有,重点内容)
已确定基坑的大小
p原
G土 A
土V g
A
土g Az
A
土z
cz 土z
自重应力 (课本第54页)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课本没有,重点内容)
若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以下,由于水对土体有浮力作用, 则水下部分土柱体自重必须扣除所受浮力,所以,应当 采用土的有效重度(浮重度)γ′代替天然重度γ。
天然地面
h1 1
水位面
h2 1
1 h1 1 h1 + 1h2
天然地面
h1 1
水位面
h2 1
cz z
1 h1
γ或z改变
(课本没有)
1 h1 + 1h2
(课本第54页)
重点:地基应力按其起因分为:(课本第54页) 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1)自重应力:是土
体由于自身重力作用而 存在的应力。
没有建筑物时,深 度为Z的某点处自重应 力是多少?
地下水位
z
?
持力层 下卧层
重点:地基应力按其起因分为:(课本第54页) 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F (2)附加应力:是指
(1)地下水下降(大量抽取地下水) :孔隙水压力消失,有效 自重应力增加,土体被压密或收缩变形,造成地面大面积沉降的 严重后果。(γ改变) (2)地下水上升会引起地基承载力降低和湿陷性土塌陷现象; 但膨胀土会吸水膨胀,引起低层建筑物开裂。(γ改变) (3)在原地面上填土,增加了土体自重应力,土体会进一步压 缩。(z改变)
静止土压力系数
μ K0 1μ μ—土的泊松比。
成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 (课本第55页)
天然地面
说明:
1、n—地面起到深度Z处
h1 1
1 h1
的土层数。
2、γi—第i层土的天然重 度,地下水位以下土层采
h2 2
用浮重度,kN/m3;
1 h1 + 2h2 3、hi—第i层土的厚度,m。
4、成层土中自重应力沿
修建基础, 并回填周边土, 再修建完上部结构
p后
G基础回填土 F A
V 基础回填土 g F
A
V 基础回填土 F
A
基底压力
(课本第57页)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课本重点内容)
新增加了多少压强?
p增加
p后
p前
V 基础回填土
A
F
土z
深度为z处的压强计算: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压力
自重应力
p增加
p后
p前
V 基础回填土
A
F
土z
p0
p cz
V 基础回填土
A
F
土z
(课本第59页)
土体自重应力计算:
基本假设:(课本第54页)
(1)土体是均匀的半无限体,且假定天然地面为 无限大的水平面。 (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土体任一竖直平面均是对 称面,切面上不存在剪应力。 (3)自重作用下土体只能产生竖向变形而无侧向 位移和剪切变形。
第4章 地基应力计算
本章主要内容
4.1 土的自重应力 4.2 基底附加压力 4.3 地基附加应力 4.4 有效应力原理
注意:红色字部分为关键内容
第一节 土的自重应力
在自然界中,非边坡状态下土体均处于稳定状态, 不会产生破坏;但修建建筑物后,地基土体将产生 应力变化,进而产生变形沉降。
(课本第54页)
V 基础回填土
A
F
土z
(课本第59页)
(课本第57页)
弹性地基上的完全柔性基础:
例如土坝、路基及油罐薄板等,基础没有抵抗弯曲 变形的能力,基础随着地基土一起变形。
(课本第57页)
弹性地基上的绝对刚性基础:
如块式整体基础、混凝土基础等,基础刚度远大于 地基土刚度,地基与基础的变形必须协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