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的角色

合集下载

粤剧曾小敏简介

粤剧曾小敏简介

粤剧曾小敏简介粤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在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等地都拥有广泛的传承,其中著名演员曾小敏更是成为了广东省粤剧名家。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曾小敏的简介吧。

一、曾小敏的背景曾小敏,原名曾翔宇,1935年出生于香港。

曾小敏从小就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后来成为粤剧演员奠定了基础。

在他的家庭教育中,祖父是家喻户晓的曾江英先生,更让他具有了坚实的艺术传统基础。

二、曾小敏的艺术生涯曾小敏14岁那年,在李小龙的一部电影《猛龙过江》中担任了龙老爷周涌的配音工作,成为了他艺术生涯的起点。

曾小敏于1956年进入了广东省粤剧团,并成为主演。

他为粤剧贡献了40年的时间,演出了无数经典剧目,其中代表作有《陈三五娘》、《冯雪峰》、《赵婆》、《鹗峰危楼》等,为粤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曾小敏的荣誉曾小敏先生多次被评为广东省一类演员,1988年还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艺术贡献奖”,1991年获得“中国戏曲梅花奖”,2002年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在2003年,曾小敏还获得了香港艺术总会颁发的“杰出艺人大奖”,成为粤剧界的传奇人物。

四、曾小敏的艺术风格曾小敏在粤剧表演上注重演员的肢体表现和粤剧曲艺性的音律表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篇章唱腔以雄浑有力的嗓音、宁静柔美的音容、感人至深的诗情画意而著名。

在角色塑造上,曾小敏更是体现了粤剧的时代特色,将传统文化元素与亲情、友情、爱情等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融合在演出中,让观众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领略到了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表达。

以上,就是曾小敏的简介。

他对粤剧艺术贡献卓越,曾小敏的艺术风格更是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人性特色巧妙地融合在演出中。

相信粤剧的传统文化和精髓在曾小敏和更多艺术家们的努力下,一定会流传下去,为我们的文化底蕴增添光彩。

粤剧介绍

粤剧介绍
粤剧音乐基本上由声乐及器乐组成。 粤剧唱腔属于声乐范围;器乐则包括烘 托各类场面的管弦乐及锣鼓点子。粤剧的 器乐部份主要由锣鼓点子和器乐曲组成的。 锣鼓点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场面节奏,以音 响烘托表演,发挥演员动作的感染力和特定 场面的气氛。粤剧音乐中的管弦乐曲,多是
在唱腔和唱腔之间的场面用作衬托演员 动作和渲染气氛之用。
一、粤剧的起源 二、粤剧的历史
五、粤剧的戏服 六、粤剧的音乐与唱
三、粤剧的行当 七、粤剧名伶与粤 剧欣赏
四、粤剧的化装
一、粤剧的起源
粤剧(又名广府大戏)是广东地区 主要戏曲种类,源流上溯明嘉靖年间, 明清两代已见传演,最初的演唱语言是 戏蓬官话,后来渐渐演变成粤语。粤剧 在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最常见 ,而且十分流行。粤剧融合了中国其他 戏曲,例如戈阳腔、昆腔等。清朝末年 ,粤剧开始出现广州方言,因为文化人 想利用粤剧作为宣传革命的途径,所以 为了令广州人更容易明白,于是加入了 大量广州话。粤剧早期多在戏蓬内演出 , 戏蓬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
贱,褶、用子ຫໍສະໝຸດ 老途亦、甚称少广海
均 可 穿 。
;
文 、 武 、 贵 、
青 是 生 角 常 服
, 的不 褶大开
文 低能 子领氅
()
角 穿 官 衣 。
级 , 通 常 武 角 穿 开 氅
穿 用 , 但 身 份 比 穿 蟒
海 青 相 似 。 无 官 者
斜 襟 , 阔 袖 长 袍 , 和
皇 亲 大 宦 之 常 服 , 是
粤剧乐器的种类
吹管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敲击乐 器
器吹 管 乐
弹拨乐
拉弦乐 器
敲击乐
粤 大喉(男角高腔 剧) 的 平喉(男角平 唱 腔) 腔 子喉(女角专用

粤剧的角色行当

粤剧的角色行当

粤剧的角色行当粤剧的角色行当原分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 大行, 以后行当愈来愈繁多,到了清末民初,按照“戏班论位”的惯例排列是:武生、小武、花旦、正旦、正生、总生、小生、公脚、大花面、二花面、男丑、女丑,此外还有武旦、夫旦、六分、拉扯、五官虎、手下等。

戏班实际上只看重武生、小武、小生、花旦和丑五行,其余行当成为次要的行当。

武生:又称须生,近似京剧的老生。

扮演挂须的中年或老年角色,多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位的文官武将,文武兼备的角色,武生的剧目多属袍甲允,排场复杂,表演丰富,重功架和唱功,要求武生底功要厚实,腰腿功夫过硬,举手投足适度得体。

如表现人物的激愤心情时,要跪步走单边配以左右拂须动作,还有“震翅”、“震面”、“震手”等特技。

武生在戏班被称为“骑龙头”的行当,又可分为“软功”武生和“硬功”武生。

软功武生讲究唱、念和功架的表演,扮演的人物如《六郎罪子》的杨六郎,《苏武牧羊》的苏武,著名演员有新华、新白菜等;硬功武生注重腰、腿功夫和功架表演,所扮人物如《六国封相》的公孙衍等。

又名“笔贴武”,相当于京剧的武生。

扮演青年、壮年的英雄侠客或江湖好汉,多为武打戏中的正面或反面人物。

小武以做功见长,扑打跳跃、长靠短打,均应擅长;又以少林武功为正宗,注重“南拳” 的运用;身段功作稳健遒劲,干净利索;念白要紧、快、清、实,一气呵成而又字字清晰。

小武又可分为“白面”小武和“红面”小武两类,红面小武身段威武利索,动作火爆炽烈,重视武打技击和眼神的运用,扮演的人物如《马福龙卖箭》的马福龙,《西河会》的赵英强等;白面小武重唱不重武,表演倜傥温文,如扮演风流儒将周瑜,突出周瑜的心胸狭隘,花旦:青年妇女的角色由花旦扮演,有贵有贱,可文可武,或正或邪。

花旦又有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之分,正印花旦大多饰演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和巾帼英雄,如《二度梅》的陈杏元,《西厢记》的崔莺莺,《寒江关》的樊利花;二帮花旦一般扮演刁诈淫邪的女性,如《金莲戏叔》的潘金莲等。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

粤剧《风雪夜归人》全剧内容介绍一、剧情简介《风雪夜归人》是一部经典的粤剧,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初的广州,主要围绕着两个家庭展开。

男主角程家豪是程家的独子,女主角杨秀芳则是杨家的独生女。

程家和杨家本是世交好友,两家为了增进感情更早时便商定将两个孩子订婚。

然而,当程家遭遇悲惨变故后,程家豪被迫离开广州到外地求学。

在离别之前,他与杨秀芳约定长相厮守。

时间过去了几年,程家豪学成归来时已经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然而,在他回到广州的那个风雪夜晚,他却发现杨秀芳已经改嫁给了富商陈氏,并生下了孩子。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程家豪内心十分痛苦。

他决定离开广州,并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并逐渐成长为一位有影响力的领袖。

然而,命运却让程家豪与杨秀芳再度相遇。

杨秀芳得知程家豪的身份后,内心激动而矛盾,她既想重新和他在一起,又担心自己已经有了家庭和责任。

最终,在众多曲折离奇的情节之后,程家豪和杨秀芳决定放下过去的痛苦与纠葛,选择重新走在一起。

这是一个充满波折和挫折的爱情故事,也是对于传统观念和现实选择的思考。

二、角色介绍1. 程家豪•性别:男•年龄:20岁至30岁•个性特点:聪明、正直、坚强•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受挫折打击的年轻人到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革命领袖2. 杨秀芳•性别:女•年龄:20岁至30岁•个性特点:善良、勇敢、忍耐•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受命运摆弄的女子到最终选择追随自己的爱情3. 陈氏•性别:女•年龄:30岁至40岁•个性特点:聪明、现实、有野心•剧中角色发展:从一个杨秀芳的丈夫到最后为了杨秀芳的幸福而放手三、剧目特点1. 粤剧风格独特《风雪夜归人》是一出经典的粤剧,以广东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粤剧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和表演形式而闻名,通过唱、念、做、打等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2. 情感真挚动人该剧以爱情为主线,深入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纠葛和挣扎。

粤剧十大行当是哪些

粤剧十大行当是哪些

粤剧行当经过百年发展,形成了一个非常完备的角色体系。

清乾隆年间,本地班艺人成立行会组织“琼花会馆”时,脚色行当分为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行。

清同治年间以后,十大行当变化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正旦、花旦、公脚、总生、净和丑。

每个行当下还细分多种类别,如旦行的闺门旦、刀马旦、老旦等。

随着历史的推进,许多行当逐渐失传。

现时则以文武生、花旦、丑生行当较为常见。

文武生是别的戏曲剧种中没有的,具有粤剧特色的行当,要求演员既能胜任文质彬彬的书生,也能饰演威风凛凛的武将。

末末为十大行当之首,末脚分公脚和总生两类型。

多扮演年老文弱的人物。

如《三娘教子》中的薛保、《香花山大贺寿》中的曹国舅、《访臣》中的赵普、《六国封相》中的太监之类。

公脚和总生必须挂须演出,公脚多挂“白三绺”或“白五柳”,讲究须功和眼神的运用。

净净又称大净或花脸,曾在粤剧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多演中军、旗牌、差役,老家院等角色,有时也演有姓名的角色,如地位较高,性格暴躁的曹操、性格刚强的包公等。

在传统剧目“大排场十八本”中,《三下南唐》、《五郎救弟》、《孝忠卖武》、《打洞结拜》等都是净脚的首本戏。

生“生”在古代社会是读书人的统称。

粤剧早期的“生”又称正生,扮演老成持重的文士朝臣和皇帝一类角色,大多是正面人物,如《六国封相》的苏秦,《玉皇登殿》的玉皇大帝等。

生后来又发展为正生和武生,演出中都是挂黑三绺和黑五柳,扮演挂须的中年或老年角色,多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位的文官武将,文武兼备的角色。

武生的剧目多属袍甲戏,排场复杂,表演丰富,重功架和唱功,要求武生功底要扎实,腰腿功夫过硬,举手投足适度得体。

如表现人物的激愤心情时,要跪步走单边配以左右拂须动作,还有“震翅”、“震须”、“震手”等特技。

旦旦又称正旦,多扮演端庄娴淑的女性角色,如《三娘教子》的王春娥,《仕林祭塔》的白素贞。

早期粤剧全用男演员扮演旦角,称之为男旦。

现在旦角又分花旦、武旦等。

粤剧介绍

粤剧介绍

3.粵劇的特色(二)



粵劇音樂: 粵劇音樂主要分為二部份: 1)聲樂 2)器樂 1)聲樂為粵劇唱腔。 2)器樂主要為 a)鑼鼓點子及 b)器樂曲 a)鑼鼓點子作用: -調節場面節奏。 -特定的表演配樂程式,用以襯托表演(類似馬戲團)。 b)器樂曲作用: -唱腔與唱腔之間襯托。 -作為配樂,以發揮演員動作,感染力和表演氣氛。 粵劇樂器: 早期樂器以二弦,月琴及鼓竹敲擊等為主。 自1920's,因西方文化沖擊,故引入西方樂器如色士 風。也使用管樂如洞簫。
粵劇
目錄
1.粵劇的起源,發展 2.粵劇角色 3.粵劇的特色 4.現今的粵劇
1.粵劇的起源


1.自乾隆年間{1736-1795},以佛山為 大本營. 2.咸豐年間{1851-1856},因某一名伶 反清,故禁粵劇. 3.同冶年間{1862-1847},解禁粵劇. 4.光緒末年{1889},八和會館“於廣 州黃沙成立,並大力推廣及發展粵 劇. 5.二十世紀初,演唱語言由戲柵官 話(桂林話)轉變為粵語.
4.現今的粵劇(三)

香港民間以“雛鳳鳴劇團”為首,並陪育新人。 間中有藝術團體表現“藝術”粵劇,其服飾較少傳 統刺繡。 最近亦有名伶開拍粵劇式的舞台劇,較著名如“劍 雪浮生”。 粵劇興衰: 傳統粵劇故事服飾反映了封建思想及社會文化,故 事以忠貞愛國或民間故事為主。 到二十世紀初,受西方文化沖擊而開始現代化,包 括話劇及白話文等。 戰時亦反映了民族與愛國思想。 戰後的電影(粵語長 片)興盛改變粵劇表現方式,內容更具娛樂性,更口 語化,造就了不少名伶藝人。 現今,因為科技發達,傳統粵劇亦開始被淘汰,加 上粵劇的,唱、唸、做、打每一項都要勤學苦練, 並不易有新人願意接手。

【51Talk-英文介绍中国非遗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

【51Talk-英文介绍中国非遗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
起初,粤剧服装反映了明代的服装风格。后来,随着京剧越来越受欢迎,它受到京剧服装的强烈影响。服装由布料制成,后来增加了一些附件。今天刺绣服装是当今的主流。
Different roles require different costumes. For example, an actor playing the Xiaosheng, a very gentle role, wears a costume with long sleeves, while the Xiaowu, an acting role, demands a costume with short sleeves so as to act easily.Generally, Cantonese opera performers have to master four skills: singing, acting/movement, delivery of speeches, and martial/gymnastic skills.
During the Xinhai Revolution, many patriotic Cantonese performers promoted the idea of fighting with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through their performances in Cantonese opera. They often practiced and organized performances, and meanwhile absorbed the cream of dramas and movies. Soon Cantonese opera had been enriched by the cream of dramas and movies.

论粤剧舞台表演程式及技巧

论粤剧舞台表演程式及技巧

论粤剧舞台表演程式及技巧摘要: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由人物形象、表演情节、场面、布景和音乐等共同组建成戏曲舞台这一综合艺术。

在戏曲舞台上最重要的是要求演员能够饰演好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的人物形象,其演员须具备相当高的表演技巧,在表演过程中演员所表达出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才能够使戏曲文化艺术绽放光彩。

粤剧是戏剧的一种,有其独特的舞台表演程式和技巧,通过在多姿多彩的表演中,合理的使用其自身演绎技巧来充分展现人物的特点和风貌。

关键词:粤剧;作用;表演程式;技巧粤剧是我国戏剧文化的精髓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文化。

粤剧中的角色种类繁多,具体分为十大行当,不同的角色也应有其相对应的表演程式及技巧。

戏剧源自于生活,都是通过艺术的美化、创新而成,为了能够让粤剧表演的曲尽其妙、动人心弦,粤剧演员需要针对各种各样的剧情、角色,将自己精湛的演绎技巧展示出来。

1.十大行当的表演程式和技巧1.1旦行的地位和作用程式在粤剧表演艺术当中是无处不在的,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花旦在粤剧中是一名特别重要的角色,例如:《铁弓缘》当中的陈秀英、《小放牛》当中的村姑、《拾玉镯》当中的孙玉娇,尽管这些花旦在舞台上看似装扮相同,但是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因此每个角色都要求有各自相对应的个性化程式:《铁弓缘》中的陈秀英出自官宦家庭,之后家族衰落跟母亲靠经营茶馆为生,导致其任性的独立性格,在经过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之后学会了明辨善恶是非的能力,坚毅果敢、有胆识,对爱情表现出果断和坚决,她心系匡忠,运用了“大圆场、翻身”等武生的程式来表达对匡忠的情意。

《小放牛》中的村姑则是另一种程式设计,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在赶牛回家的路中,偶遇牧童小哥,两人打闹嬉戏,小跳、马鞭、原地翻身卧月、蹉步、后踢等都是小旦应有的表演程式。

《拾玉镯》中的孙玉娇是一名深居简出的大小姐,经过严格的家庭管教,导致其性格温顺且拘谨,遇见意中人傅鹏面露羞涩,眼神下垂,用手巾遮挡自己的脸,表现出其拘束之态和羞色,通过穿针引线、喂养家畜、小圆场等程式设计展现小旦应有的纯朴、善良和天真【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