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介绍
粤剧介绍

在唱腔和唱腔之间的场面用作衬托演员 动作和渲染气氛之用。
一、粤剧的起源 二、粤剧的历史
五、粤剧的戏服 六、粤剧的音乐与唱
三、粤剧的行当 七、粤剧名伶与粤 剧欣赏
四、粤剧的化装
一、粤剧的起源
粤剧(又名广府大戏)是广东地区 主要戏曲种类,源流上溯明嘉靖年间, 明清两代已见传演,最初的演唱语言是 戏蓬官话,后来渐渐演变成粤语。粤剧 在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最常见 ,而且十分流行。粤剧融合了中国其他 戏曲,例如戈阳腔、昆腔等。清朝末年 ,粤剧开始出现广州方言,因为文化人 想利用粤剧作为宣传革命的途径,所以 为了令广州人更容易明白,于是加入了 大量广州话。粤剧早期多在戏蓬内演出 , 戏蓬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
贱,褶、用子ຫໍສະໝຸດ 老途亦、甚称少广海
均 可 穿 。
;
文 、 武 、 贵 、
青 是 生 角 常 服
, 的不 褶大开
文 低能 子领氅
()
角 穿 官 衣 。
级 , 通 常 武 角 穿 开 氅
穿 用 , 但 身 份 比 穿 蟒
海 青 相 似 。 无 官 者
斜 襟 , 阔 袖 长 袍 , 和
皇 亲 大 宦 之 常 服 , 是
粤剧乐器的种类
吹管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敲击乐 器
器吹 管 乐
弹拨乐
拉弦乐 器
敲击乐
粤 大喉(男角高腔 剧) 的 平喉(男角平 唱 腔) 腔 子喉(女角专用
广东的戏剧品种

广东的戏剧品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广东省是中国南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戏剧传统的地区,自古以来便被称为岭南天地,汇聚了各种戏剧文化和形式。
广东的戏剧品种繁多,包括粤剧、评剧、潮剧、港剧等等,每种戏剧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广东的戏剧品种。
首先要介绍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广东戏剧——粤剧。
粤剧起源于广东省,历史悠久,形成于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主要剧种之一,被誉为“东方歌舞宝库”。
粤剧具有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风格,以其细腻的表演、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的道具而闻名于世。
粤剧的演员多扮演女角,其化妆、服饰和表演手法皆十分精湛,被誉为“百戏之母”。
除了粤剧外,广东还有评剧这一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品种。
评剧起源于清代广东,是一种充满激情和感情的歌唱舞蹈表演形式,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
评剧的唱腔多虚实相间,节奏变化多端,富有感情表现力,被称为“情感之歌”。
评剧的故事情节多为社会现实题材,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另一种广东的戏剧品种是潮剧,潮剧起源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是珠海、顺德、汕头以及澳门等地的传统戏剧形式。
潮剧的特点是唱腔婉转缓和,表演细腻柔和,服饰璀璨华美,以情绪真挚、动作细腻而著称。
潮剧的故事多取材于古代传统传说和历史战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是广东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作为中国的一座特别行政区,也有着独特的戏剧文化。
香港的戏剧包括香港话剧、粤语电视剧等多种形式,其中香港话剧以其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和有趣的剧情深受观众喜爱,成为香港文化的一大亮点。
广东的戏剧品种繁多,每种戏剧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都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
广东的戏剧文化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广东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广东的戏剧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
粤剧非遗文化介绍

粤剧非遗文化介绍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摆一摆粤剧这个非遗文化的龙门阵。
你们晓得不,粤剧那可是咱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里头的一颗璀璨明珠,跟咱们四川的川剧一样,都是地方戏曲的瑰宝。
说起粤剧,我就想起它那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
哎呀,那唱起来,声调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听起来就像是广东的山水一样,婉转又悠长。
演员们一登台,那身段、那眼神,简直就把人物演活了。
尤其是那些武打场面,刀光剑影中透着股子灵巧劲儿,看得人眼花缭乱,又拍案叫绝。
而且啊,粤剧里头的服饰、道具,那也是一绝。
你看那些戏服,五彩斑斓,绣着金线银线,穿在演员身上,简直就像是画里头走出来的一样。
道具也是,做得精致又逼真,让人一看就晓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个物件儿。
这些细节啊,真是让人不得不感叹,粤剧真是个讲究活儿!
再说说粤剧的剧目吧,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啥样的故事都有。
有讲爱情的,有讲忠孝的,有讲历史的,还有讲民间传说的。
每一个剧目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让人看了又想看,听了还想听。
有时候我就在想,要是能把粤剧的那些剧目都编成小说或者电影,那得多好看啊!
咋样,朋友们,听了我的摆谈,你们是不是也对粤剧产生了兴趣呢?要是以后有机会去广东,可千万别忘了去剧场里头看一场粤剧,亲身感受一下那独特的艺术魅力哦!。
粤剧介绍

3.粵劇的特色(二)
粵劇音樂: 粵劇音樂主要分為二部份: 1)聲樂 2)器樂 1)聲樂為粵劇唱腔。 2)器樂主要為 a)鑼鼓點子及 b)器樂曲 a)鑼鼓點子作用: -調節場面節奏。 -特定的表演配樂程式,用以襯托表演(類似馬戲團)。 b)器樂曲作用: -唱腔與唱腔之間襯托。 -作為配樂,以發揮演員動作,感染力和表演氣氛。 粵劇樂器: 早期樂器以二弦,月琴及鼓竹敲擊等為主。 自1920's,因西方文化沖擊,故引入西方樂器如色士 風。也使用管樂如洞簫。
粵劇
目錄
1.粵劇的起源,發展 2.粵劇角色 3.粵劇的特色 4.現今的粵劇
1.粵劇的起源
1.自乾隆年間{1736-1795},以佛山為 大本營. 2.咸豐年間{1851-1856},因某一名伶 反清,故禁粵劇. 3.同冶年間{1862-1847},解禁粵劇. 4.光緒末年{1889},八和會館“於廣 州黃沙成立,並大力推廣及發展粵 劇. 5.二十世紀初,演唱語言由戲柵官 話(桂林話)轉變為粵語.
4.現今的粵劇(三)
香港民間以“雛鳳鳴劇團”為首,並陪育新人。 間中有藝術團體表現“藝術”粵劇,其服飾較少傳 統刺繡。 最近亦有名伶開拍粵劇式的舞台劇,較著名如“劍 雪浮生”。 粵劇興衰: 傳統粵劇故事服飾反映了封建思想及社會文化,故 事以忠貞愛國或民間故事為主。 到二十世紀初,受西方文化沖擊而開始現代化,包 括話劇及白話文等。 戰時亦反映了民族與愛國思想。 戰後的電影(粵語長 片)興盛改變粵劇表現方式,內容更具娛樂性,更口 語化,造就了不少名伶藝人。 現今,因為科技發達,傳統粵劇亦開始被淘汰,加 上粵劇的,唱、唸、做、打每一項都要勤學苦練, 並不易有新人願意接手。
粤剧经典剧目赏析,领略粤剧的婉约与柔情

粤剧,作为广东省的重要戏曲剧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它以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和丰富的剧目,展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粤剧经典剧目的赏析,带领读者领略粤剧的婉约与柔情。
二、粤剧的历史与发展粤剧起源于广东地区,与戏曲艺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粤剧不断吸收其他戏曲形式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如今,粤剧已成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广泛的关注与保护。
三、粤剧经典剧目介绍1.《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这部剧情感真挚,文辞优美,是古典戏曲的瑰宝。
在粤剧舞台上,《牡丹亭》的演绎更是婉约柔情,让观众陶醉其中。
2.《西厢记》《西厢记》讲述了张君瑞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戏曲的经典之作。
粤剧版本的《西厢记》在保留原著情感的基础上,融入了广东地区的文化特色,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有趣。
3.《玉簪记》《玉簪记》以清新脱俗的爱情为主题,讲述了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的动人故事。
粤剧版本的《玉簪记》以其细腻的表现手法和柔美的音乐风格,将原著的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四、粤剧的婉约与柔情音乐婉约:粤剧的音乐旋律优美,婉转悠扬。
唱腔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配以丝竹之声,使得整个音乐呈现出一种柔美、婉约的气质,让人陶醉其中。
表演柔情:粤剧的表演艺术注重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
演员通过丰富的表情、细腻的肢体语言以及独特的声腔,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柔情的表演方式使得粤剧更具感染力,触动观众的心灵。
剧情情感真挚:无论是《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还是《西厢记》中的张君瑞与崔莺莺,亦或是《玉簪记》中的潘必正与陈妙常,这些经典剧目都以其真挚的情感吸引着观众。
它们讲述的爱情故事浪漫唯美,充满了柔情与温情,让人为之动容。
服饰华丽:粤剧的服饰设计精美华丽,富有地方特色。
演员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细腻,展现出一种华美的视觉效果。
这种服饰设计不仅突显了角色的身份地位,也使得整个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广东粤剧粤曲大全

广东粤剧粤曲大全粤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主要流行于广东、香港和澳门等地。
粤剧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音乐特色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戏曲之花。
而粤曲,则是粤剧的音乐伴奏,是粤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广东粤剧粤曲的大全,探寻其中的魅力与精髓。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粤剧的基本特点。
粤剧以其细腻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而著称,表演形式多样,既有武打戏,又有文戏。
而其音乐伴奏则是由粤曲来完成,粤曲是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富有南国风情。
粤曲的音乐结构丰富多样,有高亢激昂的“大锣鼓”、婉转柔情的“小曲”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次,我们要介绍的是粤剧粤曲的艺术魅力。
粤剧表演以其细腻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而著称,演员们能够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情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
而粤曲的音乐也是粤剧艺术的灵魂所在,它既能够烘托剧情,又能够独立成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粤曲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激情和感染力,能够深深地触动人心。
最后,我们要探讨的是粤剧粤曲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粤剧粤曲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粤剧粤曲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粤剧粤曲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粤剧粤曲的魅力与魂韵。
总而言之,广东粤剧粤曲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音乐特色而蜚声中外。
我们应该加强对粤剧粤曲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粤剧粤曲的魅力与魂韵。
希望粤剧粤曲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继续为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与感悟。
粤剧小知识科普

粤剧小知识科普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粤剧小知识科普,一起来看一下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广府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珠江三角洲等广府民系聚居地。
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
行当分类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
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
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
“末”代表年老角色。
“生”代表男性角色。
“旦”代表女性角色。
“净”
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
“丑”就是滑稽角色。
唱念做打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
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
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
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
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
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
粤剧

粤剧介绍
• 粤剧,又称“广东梆黄”、“广 东梆子”、“广东大戏”,是广东 省地方代表戏曲之一。它结合广东 本地民间曲调,吸取弋阳腔、昆山 腔、秦腔、徽班等地方戏曲的优点, 逐渐发展形成。粤剧每一个行当都 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2009年9 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粤剧面谱
《曹操面譜》 曹操面譜》 曹操,用白色勾 面,是大花面面譜, 表現老奸巨猾、阴 表現老奸巨猾、阴 险毒辣的性格。 险毒辣的性格。
《赵匡胤面譜》 赵匡胤面譜》 赵匡胤,用紅色勾面。 紅色代表正面人物。艺 紅色代表正面人物。艺 人根据、「火龙下凡」 根据、「火龙 的故事,在左眼上面画 的故事,在左眼上面画 一条小龙,右眼上面画 ,右眼上面画 七星图 七星图案。
• • • • •
粤剧的服饰
•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 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 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 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 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 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 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 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 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 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粤剧服装 可分为: 褶子、开氅、官衣、 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 帔、衣。
褶子: 褶子:又称海青,剧中广泛使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服。
蟒:剧中王侯将相,后妃大臣于朝会 大典所用服饰。
靠:又称「甲」, 中武将 靠:又称「甲」,剧中武将的战袍。
粤剧的表演工艺
• 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 表演工艺 四大基本类别- • 「唱做念打」。 唱做念打」。 • 「唱」是指唱功,包括平喉及子喉。 「唱」是指唱功,包括平喉及子喉。 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 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 子喉是比平喉调 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 • 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 以假音来 • 「做」是指做工,即身体表演手势、 「做」是指做工,即身体表演手势 • 走位等传统功架。 走位等传统功架。 •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 • 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 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 • 感情。 •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 「打」是指武打,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丑生”:分男丑和女丑。男丑多扮演性格滑稽 诙谐、举止狡黠的人物;女丑专门扮演诙谐风趣 的老年妇人,或不正派的媒婆、鸨母、恶家姑等。
四
、
粤剧化装基本分生、旦、净、
粤 丑四种。特色在以非显示的色彩、
剧 的
线条和图案改变演员的本來面目, 达到夸张和象征的目的。
化 装
粤剧脸谱一般以红色脸表现血性忠
粤剧戏服的种类
1、蟒 2、靠 3、褶子
4、開氅 5、官衣 6、帔風
7、衣
蟒是饰演帝王、
丞相、元帅和高
男 蟒
级官员的戏服。
帝王穿五爪明黃
女
蟒,官蟒为四爪,
蟒
依官階分红、黃
(淡黃)、绿、白、
黑五色。
靠是武将军的戏服,有大小之分:小靠不用背靠旗;大 靠则需背上三角形靠旗四面,为戏剧化的服装,中国历 代军服皆无此式样。
老用褶
、途子
少甚亦
均广称
可 穿 。
;
文 、 武 、 贵 、 贱 、
海 青 是 生 角 常 服 ,
文 的不 褶大开
角 低能 子领氅
()
穿 官 衣 。
级 , 通 常 武 角 穿 开 氅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穿 用 , 但 身 份 比 穿 蟒
海 青 相 似 。 无 官 者
斜皇
襟亲
, 阔 袖 长 袍 , 和
大 宦 之 常 服 , 是
君出塞》、《荔枝颂》、 《搜书院》等
姓名:马师曾 籍 贯:广东顺德人
1909 – 1964 家庭状况:妻为名伶红线女
行当:生旦皆能,擅演丑生
代表作/成名作:《搜书院》 唱腔:唱腔自成一派, 人称「马腔」
姓名:薛觉先
籍贯:广东顺德人
1904~1956
代表作/成名作:胡不归
行当:文、武、生、旦、 丑、净,样样皆演,样 样皆精。 唱腔:唱腔自精练优美, 有自己独特风格,自新新
早期的粤剧是没有女艺人演出 的,无论是花旦或是小生,都 是由男艺人扮演,直至后期才 有女艺人在戏班演出。到了八 十年代中期,有不少粤剧爱好 者以唱粵曲作为生活嗜好。
四十年代初,粤剧名伶薛觉先 和马师曾专心致志地革新粤剧, 无论在题材、舞台美术、服装、 化装等,均作出很大的贡献。 另马师曾设立西乐部,引入大 提琴、色士风、小提琴等西洋 乐器。
的贾宝玉。
“花旦”:大多饰演大家闺秀、名门淑女和巾 帼英雄和端庄娴淑的女性角色。如《二度梅》 的陈杏元,《西厢记》的崔莺莺,《寒江关》
的樊利花,《仕林祭塔》的白素贞。
“二帮花旦”:一般扮演刁诈淫邪的女性,如 《金莲戏叔》的潘金莲等。
“武生”:多为剧中的重要人物,如有身份地 位的文官武将,文武兼备的角色, 扮演的人物 如《六郎罪子》的杨六郎、《苏武牧羊》的苏
一、粤剧的起源 五、粤剧的戏服
二、粤剧的历史 六、粤剧的音乐与唱
三、粤剧的行当 七、粤剧名伶与粤
四、粤剧的化装
剧欣赏
一、粤剧的起源
粤剧(又名广府大戏)是广东地区 主要戏曲种类,源流上溯明嘉靖年间, 明清两代已见传演,最初的演唱语言是 戏蓬官话,后来渐渐演变成粤语。粤剧 在广东、广西、香港和澳门等地最常见 ,而且十分流行。粤剧融合了中国其他 戏曲,例如戈阳腔、昆腔等。清朝末年 ,粤剧开始出现广州方言,因为文化人 想利用粤剧作为宣传革命的途径,所以 为了令广州人更容易明白,于是加入了 大量广州话。粤剧早期多在戏蓬内演出 , 戏蓬内设置神像、安放神坛供奉神明。
勇,黑色脸表现刚耿正直,白色脸表现
奸恶阴险,蓝色脸表现粗莽凶猛,黃色
脸则表现其人彪悍干练。
五、粤剧的戏
1、粤剧服饰一方面以历史为本,又因应舞台效 果及角色的需要,加以美化,突现其象征意义, 形成一套自成一格的舞台服制。
2、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1368-1644) 衣冠式样缝制而成。在清末至廿年代服饰用料、 剪裁方面较为简单,戏服以织锦、绣花为主。这 个年代已有胶片或铜托小镜点缀戏服。灯光照射 在镜片时,耀目的反射使穿者成为观众的焦点。 在五十至六十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到了六 十年代末期,有些红伶改用绣花戏服。绣花的图 案千变万化,而且美观和精细,時至今日,仍是 戏行中的主流。
腔,人称「薛腔」。
官衣亦称圆领,是文武官服, 腰掛玉带,胁下有胁摆, 胸前及背后各钉上一块方形丝绣補子。
帔风是文角常用 戏服,虽是大袖 长袍,但非圆领 和斜领,而是对 襟长直领,更有 左右开裾的特点。 凡穿帔的都是达 官贵人,普通老 百姓不能穿用。
除了上列六大戏服外,其他戏场所有 穿用衣服皆属衣类
六、粤剧的音乐与唱腔
粤剧乐器的种类 吹管乐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敲击乐器
吹 管 乐 器
弹拨乐器
拉弦乐器
敲击乐器
粤 大喉(男角高腔)
剧
的 平喉(男角平腔) 唱 腔 子喉(女角专用腔)
姓名:红线女
籍贯:广东开平
出生:1927年
家庭状况:名伶马师曾妻子
唱腔:吸收京剧、昆曲、歌 剧和西洋歌唱技巧,形成独
树一帜的“女腔”(“红 代表作:《腔关”汉)卿。》、《昭
二、粤剧的历史
早期的戏班艺人为了方便互相联络和 安排与班主订立合约,便在佛山成立一个行 会组织,名琼花会馆。琼花会馆附近设有琼 花水部,是戏班的红船用來停泊的地方。所 谓红船,是一艘用木造的帆船,船身大部分 涂上红色。红船的主要用途是运载戏班成员 及戏箱,戏箱里有服装、装饰等在舞台上使 用的物品。以前粤剧班经常在珠江三角洲一 带演出,往來只能靠船,所以大部分时间都 要在戏船上食住,后来戏院渐增,而且交通 工具日益发达,红船作用消失,就被淘汰。
三、粤剧的行当
“十大行当”:
末、净、生、旦、 丑、外、小、贴、 夫、杂。
“六柱制”:
文武生、小生、花旦、 二帮花旦、武生、丑 生
“文武生”:顾名思义就是能文能武的角色。演 员的要求,难度很大,要求能唱能打。不仅演 出的戏路广,对演员的声、色、艺,唱、做、
念、打’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小生”:经常扮演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青 年书生、学士一类角色。多演唱功戏,重吊嗓, 要求音色圆脆,真假嗓结合:身段动作要潇洒 大方,柔中带刚。饰演的人物如《宝玉怨婚》
粤剧音乐基本上由声乐及器乐组成。 粤剧唱腔属于声乐范围;器乐则包括烘 托各类场面的管弦乐及锣鼓点子。粤剧的 器乐部份主要由锣鼓点子和器乐曲组成的。 锣鼓点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场面节奏,以音 响烘托表演,发挥演员动作的感染力和特定 场面的气氛。粤剧音乐中的管弦乐曲,多是
在唱腔和唱腔之间的场面用作衬托演员 动作和渲染气氛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