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绪论-化工

合集下载

化工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化工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1.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的性质化工生产由各种各样的化工过程组成,化工产品的生产与应用都离不开化工的基础知识。

《化工基础》课程是讲述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的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属工程学科,具有工程性和应用性。

2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工程学中关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以及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一些主要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般原则;了解一些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生产中涉及的一些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把这些认识用于化工生产和研究之中,使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借以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技术经济观点、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研究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处理中学化学有关教材、联系化工实际开展课外活动的能力。

§1.2课程内容和学习目的1 课程内容化学工业包括各种各样的化工生产过程,各个生产过程又有多个环节组成。

尽管如此,任何化工生产过程总涉及两个基本内容: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

它们又都包含多个基本单元操作。

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单元操作部分内容、化学反应工程部分内容和化学工艺学部分内容。

其中单元操作部分是我们本书学习的重点。

(1)单元操作部分内容化工过程是指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特点之一是操作步骤多,原料在各步骤中依次通过若干个或若干组设备,经历各种方式的处理之后才能成为产品。

由于不同的化学工业所用的原料与所得的产品不同,所以各种化工过程的差别很大。

一个化工过程所包含的操作步骤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以进行化学反应为主,通常是在反应器中进行;另一类则为不进行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原料预处理过程和反应产物后处理过程。

尽管从生产某种产品的意义上说,反应过程是生产过程的核心,但它在工厂的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中通常并不占据主要比例,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众多的物理过程,它们决定了整个生产的经济效益。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化工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2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介绍化工过程的四个基本类型:单元操作、单元过程、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应用1.3 化工工艺流程图介绍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分析一个简单的化工工艺流程图1.4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强调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讨论环保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介绍流体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流体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2.2 流体力学方程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解释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2.3 流体的流动讨论流体的层流和湍流流动分析流速、流量和流阻等概念2.4 泵与风机的原理及应用介绍泵和风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讨论泵和风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选择第三章:热力学基础3.1 热力学基本概念介绍热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术语,如系统、状态、过程和能量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2 热力学方程介绍热力学方程,如状态方程、焓方程和熵方程分析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3.3 相平衡讨论相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相图解释单组分系统和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条件3.4 热传递介绍热传递的类型和方式,如导热、对流和辐射分析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第四章:化学平衡与反应工程4.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化学平衡常数和勒夏特列原理4.2 化学平衡的计算介绍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学平衡计算中的限制条件和优化问题4.3 反应动力学介绍反应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方程解释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4.4 反应器设计介绍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问题第五章:分离工程5.1 分离方法概述介绍分离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常见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离心、吸附和蒸馏5.2 过滤原理与设备介绍过滤原理和过滤介质的选择分析过滤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3 离心分离原理与设备解释离心力产生的原理和离心分离的适用范围讨论离心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4 蒸馏原理与设备介绍蒸馏原理和蒸馏塔的设计分析蒸馏操作的条件和蒸馏效率的优化第六章:膜分离技术6.1 膜分离原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膜的筛选作用和选择性分离机制6.2 膜材料的类型及选择讨论膜材料的种类,如聚合物膜、陶瓷膜和生物膜分析膜材料的选择依据和应用领域6.3 膜分离过程及设备介绍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分析膜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6.4 膜污染与清洗讨论膜污染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介绍膜清洗的方法和技术第七章:吸附工程7.1 吸附原理介绍吸附的概念和吸附等温线解释吸附剂的选择和吸附过程的类型7.2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分析吸附平衡的数学表达式和影响因素讨论吸附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特点7.3 吸附塔的设计与操作介绍吸附塔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吸附塔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7.4 吸附应用实例探讨吸附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八章:离子交换与电解8.1 离子交换原理介绍离子交换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和离子交换过程的类型8.2 离子交换设备及操作介绍离子交换设备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分析离子交换效率和优化问题8.3 电解原理与设备解释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类型讨论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8.4 电解应用实例探讨电解技术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九章:热泵与制冷工程9.1 热泵原理与分类介绍热泵的概念和分类,如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解释热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指标9.2 热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介绍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条件分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和优化问题9.3 制冷原理与设备解释制冷的概念和制冷循环的类型讨论制冷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9.4 制冷应用实例探讨制冷技术在空调、食品保鲜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10.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理解释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基本组成部分10.2 常用过程控制策略讨论常用的过程控制策略,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分析这些策略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10.3 过程优化方法介绍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和算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小肠曲线法解释这些方法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10.4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探讨实际化工过程中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其效果和经济效益第十一章: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11.1 过程强化的意义强调过程强化在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性讨论过程强化的目标和方法11.2 反应工程强化技术介绍反应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微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动床反应器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方面的应用11.3 分离工程强化技术讨论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11.4 能量工程强化技术介绍能量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热泵、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应用第十二章:化工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12.1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强调节能对于化工生产的重要性讨论节能的途径和方法,如过程优化、设备改进和能源管理12.2 减排的意义与途径强调减排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减排的途径和方法,如废物利用、污染物控制和清洁生产12.3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4 节能减排的政策与法规讨论国家和地方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分析遵守这些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第十三章: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13.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介绍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13.2 安全技术与措施介绍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如泄压装置、防火防爆设施和紧急停车系统分析这些技术和措施在防止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损失方面的作用13.3 职业健康与防护强调职业健康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讨论化工过程中职业病的类型和防护方法13.4 应急预案与救援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分析化工事故应急救援的方法和措施第十四章:化工企业的管理与组织14.1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组织结构设计分析这些原理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14.2 企业战略与规划强调企业战略和规划在化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企业战略的类型和制定方法14.3 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在提高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作用14.4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在提高员工凝聚力和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员工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第十五章: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展望15.1 化工行业的现状分析全球化工行业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讨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5.2 化工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方法和策略15.3 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介绍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分析低碳经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15.4 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强调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推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 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3. 常见单元操作和单元过程的原理和应用4. 泵与风机、膜分离技术、吸附工程、离子交换与电解、热泵与制冷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设计5.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 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节能与减排的措施和技术7. 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管理与组织、行业的现状与展望难点:1. 流体力学方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理解3. 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反应工程的优化4. 分离工程中膜污染和清洗的技术5. 吸附工程中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的分析6. 离子交换与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7. 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和优化算法8. 化工过程强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9. 化工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优化10. 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些重点和难点涵盖了教案《化工原理》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时,需要充分的实践和老师的指导。

高校精品课件、讲义——化工基础 第一章绪论

高校精品课件、讲义——化工基础 第一章绪论

几种单位制比较
单位制 长 度 m 质量 时 间 s 速度 力 功 功率
SI
kg
m•s-1
kg•m•s-2
kg•m2•s-2
kg•m2•s-3
MKS
m
kg
s
m•s-1
kg•m•s-2
kg•m2•s-2
kg•m2•s-3
CGS
cm
g
s
cm•s-1
g•cm•s-2
g•cm2•s-2
g•cm2•s-3
at
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1)根据能量的形式及转化方式确定输出 输入的方法和措施; 2)根据需输入或输出能量的数值,确定 设备的尺寸; 3)根据能量的关系,确定能量综合利用 的途径。
3、平衡关系 变化的极限是过程的平衡状态,预告过程 能够达到的极限。
意义:决定着过程能否进行,也是设备设计、 工艺条件选择及工艺改进的依据。
化学工艺学
单元操作
化学工程学
生产 研究
共同 规律
主导 规律
2、性质和任务
以化工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生 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工程技术,为有 效实现工业化提供可靠的基本规律和 技术。
3、研究内容 硫铁矿——矿石处理——焙烧——气相除尘——转化炉——产品 乙苯——苯乙烯——精馏提纯——聚苯乙烯
动量传递 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 化学反应动力学 俗称“三传一 反”
化学工程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内容
• • • • • 化学与化工生产 化学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化学工程与化工数据 化学工程和工艺中的一些基本规律 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
一、化学与化工生产 化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未知物、性质结构、化学变化

化工基础课件第一章绪论

化工基础课件第一章绪论

(4)SI制(国际单位制)
是在MKS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本单位:长度——米(m) ,质量——千克(kg),时间——秒 (s)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电流——安培(A),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
立体角——球面度(Sr)
了解各种单位制及熟悉单位换算是学好本课的必备技巧,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化学系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学生 也应具有一定的化学工程知识,改善专业知识结构, 以适应科技 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 提高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了解典型设 备的构造,掌握单元操作中各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单元操 作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的工程概念。通过学习本 课程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工艺单元操作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过程以多快的速率由不平衡向平衡移动是极 为重要的问题。
在考察过程速率时,要注意到对整个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控制步骤 或控制因素。
第一章 绪论
9
四、国际单位制及其换算
(1)CGS制(物理单位制),cm-g-s,厘米-克-秒制
(2)MKS制(绝对单位制),m-kg-s,米-千克-秒制
(3)工程单位制 ,m-kgf-s,米-公斤(力)-秒制
⑶特别重视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⑷要求对基本计算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的条件有清晰的了解,但 并不要求记熟经验公式或特征数关联式(但重要的特征数应当记 住)。
正确选用单位,正确使用物性数据
单位一致及换算
注意一些物性(如密度、比热、潜热)数据随温度变化
物理方程使用同一单位制(多采用SI制),经验方程则采用指定

化工原理绪论

化工原理绪论
化工原理 ←→ 食品工程原理
生物化工原料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酶之类都 是生物活性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引起变性、 钝化或破坏。热敏性和氧化变质及易腐性是动 、植物原料的共有特点。
2.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及物理化学、化学 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 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 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
绪论
1.概述--化工生产过程与单元操作
化学工业: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产品。 化工生产过程:用化工手段将原料加工成产品的生产 过程。
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为使化学 反应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前物料要达到一定纯度 ,即需要进行前处理;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最佳反应条 件(压强、温度);反应后还要进行后处理,使产 物与反应物分开、产物精制。前、后处理中,绝大 多数过程是纯物理过程。
⊿p=p1-p2= (ρ0-ρ)g R =(1630–1000)×9.81×0.35=2163 (N/m2)
(2)管内流经气体时: ρ=2.5 kg/m3 ⊿p=p1-p2= (ρ0-ρ)g R =(1630–2.5 )×9.81×0.35=5588 (N/m2)
本课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的一个基础组成部分,是 化工、生物、制药、食品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学科基础课),其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 上启下,由“理”过渡到“工”的桥梁作用。
3.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内容:以“三传”--流体流动过程(动量传递); 传热过程(热量传递);传质过程(质量传递 )为核心和主线,讲述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 典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性能和设计计算。
1.1.2 流体的粘度 1.牛顿粘性定律
流体流动时存在内摩擦力,流体流动时必须克 服内摩擦力作功。这种内摩擦力就是一种平行于 流体微元表面的表面力,通常又称作剪切力。

化工安全绪论

化工安全绪论
2020/1/19
1.1.3 化学工业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两个方面 ,这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 减少潜在危险因素 ➢ 降低潜在危险因素的数值 ➢ 联锁 ➢ 隔离操作或远距离操作 ➢ 设置簿弱环节
2020/1/19
➢ 设置簿弱环节 ➢ 坚固或加强 ➢ 封闭 ➢ 警告牌示和信号装置 ➢ 此外,还有生产装置的合理布局、建筑物和设备间保持一
➢ 物料输送 主要包括:①各种单元操作时对物料流动不能 进行良好控制;②产品的标示不完全;③风送装置内的粉 尘爆炸;④废气、废水和废渣的处理;⑤装置内的装卸设 施。
2020/1/19
➢ 误操作 主要包括:①忽略关于运转和维修的操作教育; ②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③开车、停车计划 不适当;④缺乏紧急停车的操作训练;⑤没有建立操作人 员和安全人员之间的协作体制。
2020/1/19
➢ 工厂布局 主要包括:①工艺设备和贮存设备过于密集; ②有显著危险性和无危险性的工艺装置间的安全距离不够 ;③昂贵设备过于集中;④对不能替换的装置没有有效的 防护;⑤锅炉、加热器等火源与可燃物工艺装置之间距离 太小;⑥有地形障碍。
➢ 结构 主要包括:①支撑物、门、墙等不是防火结构;② 电气设备无防护措施;③防爆通风换气能力不足;④控制 和管理的指示装置无防护措施;⑤装置基础薄弱。
本学科的研究也建立了一些独特的新方法,以探讨人、机 、环境要素间复杂的关系问题。
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数据;调查、询问、观察人在 作业时的行为和反应特征;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
2020/1/19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
➢ 实测法 实测法是借助工具、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的方法。 例如人体尺寸的测量,人体生理参数的测量(能量代谢、 呼吸、脉博、血压、尿、汗、心电等),作业环境参数的 测量(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特殊环境下的失重、辐 射等)。

化工过程模拟与计算(第1章绪论)

化工过程模拟与计算(第1章绪论)
递现象》出版,“三传一反”特征确立; 第三次飞跃? 过程系统工程、产品工程、多尺度。
3
.
“三传”为动量传递(流体输送、过滤、沉降、固体流态化 等,遵循流体动力学基本规律)、热量传递(加热、冷却、 蒸发、冷凝等,遵循热量传递基本规律)和质量传递(蒸馏、 吸收、萃取、干燥等,遵循质量传递基本规律),“一反” 为化学反应过程。
1.4.2 旧装置改造
12
.
1.4.3 新工艺.
1.4.5 科学研究 1.4.6 工业生产的科学管理 1.4.7 动态模拟、实时优化的基础
14
.
1.5 化工过程稳态模拟系统的构成 1.5.1 模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 模拟系统的分类: • 专用型:早期模拟软件,仅适用于某一确定的化工流程。 • 通用型:通用化工模拟系统指的是该模拟软件适用于任何 工艺流程。
国际单位制三种单位)
(2)组分数据:库组分,石油馏分,用户定义的组分。 (3)热力学方法:对准确性起决定性作用。 (4)物流数据:物流的温度、压力、流量和组成 (5)单元过程数据:各个单元过程的工艺条件及可能有
的约束条件。
18
.
1.6 课程内容及要求
1.6.1 课程内容
第2章 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 第3章 石油馏分 第4章 热力学方法 第5章 化工单元过程计算 第6章 蒸馏过程计算
15
图1-1 稳态模拟系统的结构
流程图
数据文件
流程图拓扑分析及数据检查
调度系统
.
物 热 库化 功 收 经 系输
性 力 工 能 敛 济 统出
数 学单 模 方评 文
据 方元 块 法价 件
库 法过 库 库库 生
库程

16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化工安全工程课件第一章-绪论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历程
初期阶段
化工安全工程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当时人们对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开始有所认识, 但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工安全工程逐渐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对 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化工安全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理论体系、技术手段和实 践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响应与救援技术研究
研究如何有效地应对化工事故,包括 应急预案的制定、救援装备和技术的
研发等。
工艺流程与设备安全性研究
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和设备 进行安全性分析和优化,降低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安全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探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总结实践经验,推动安全管理理论的 发展。
04
许可
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 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方可获得 生产许可。
THANKS
感谢观看
全员参与原则
化工安全工程需要全体员工共同 参与,通过培训和意识培养,使 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安全 责任。
化工安全工程的任务
识别和评估风险
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识 别和评估,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 供依据。
制定安全策略和标准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 策略和操作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 全可控。
化工安全工程标准
01
02
03
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制定,包括各类化工 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和标 准。
行业标准
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 定,针对特定行业的安全 生产要求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价键理论(原子轨道重迭成键)
共价键是由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成,或 说由电子云重叠而成,电子云重叠越多,对成键的 原子核的吸引力越大,形成的键越稳定。
因原子核之间有斥力,只能重叠到一定程度。
原子轨道形状:
S: 球形
重叠方式:
头碰头重叠 …..σ键
肩并肩重叠 ….. π键
P:哑铃形
由共价键的形成方式,它具有以下两个特性:
HH
H HC
H
H CH H
CH3CH3
O
未公用价电子(孤对电子、自由基单电子) :
..
N
.
CH3
.
Cl
HH H
配价键(配位键) :公用电子对由成键原子的
H
+
HNH H
一方提供
.. R*.N**:O..
:O*..*:
O
+
RN
配价键
O
配价键与正常的共价, 表示分子结构时比较直观
该反应相当于: (1) 破坏C=C中的1个π键, 1个Br - Br键
ΔH1=+263.6 +192.5 KJ/mol
(2) 生成2个C- Br键
ΔH2= -2 ×284.5 KJ/mol ∴ 反应热= ΔH1 +ΔH2= -112.9 KJ/mol
为放热反应
*离解能与键能涵义不同:
离解能—离解特定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 例:CH3—H键的离解能:435.4 KJ/mol
μ =0.78D
HI
μ =0.38D
多原子分子: 分子极性为组成分子所有键的偶极矩的向量和
O CO
μ=0 Cl
O
H
H
μ =1.84D
Cl
C
Cl
Cl
μ=0
键的极化性:共价键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共用电子 对发生偏移,键被极化,键的极性改变的特性。外 界电场消失,偏移消失。
B r B r +E +
δ+ δ_ B r B r E +
原因:有机物:弱极性或非极性,水:极性强, 相似者相溶。
6、 化学反应速度慢,副反应多。
无机反应:离子反应。正、负电荷的吸引。 瞬间可完成且产物简单
(6)氢键
形成条件:a、H与N、O等原子成键; b、H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N—H……N—H;N—H……O—H; N—H……F—
δ+ δ _
δ+
_ δ
HO HO
属于静电引力作用
OH O H
99 pm
177 pm
A:分子间氢键
使物质的沸点增加
H C H C 3 H O 2HO C H C 2 H 3
碳的电子构型:1s2 2s22px12py12pz, 外层有4个价电子 电子重新排布, sp3
1s2 2s12px12py12pz1
甲烷
.H. H : .C. : H
电子式: H
H 短线式结构式: H C H
H 结构简式: CH4 ;
键线式: OH
.H. .H. H : C.. : C.. H 乙烷
A. 饱和性:一旦电子配对,则不能再与其它电子结合。 一个原子有几个不成对电子,只能形成几个共价键。 B. 方向性:一些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取向(例p轨 道),为了使原子轨道尽可能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 共价键只能沿一定方向进行。
(4)分子轨道理论
(简)
(5)轨道杂化:
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进行杂化,组成 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这样可使成键能力增强, 体系能量更低,成键后可达到最稳定的分子状 态。
0.133nm
0.11nm C
C
H
118°
H
121°
H
乙烯的平面结构
H—C≡C—H
乙炔:180。
(3) 键能:破坏共价键所需要的能量
定义:25℃时将1moL气态分子AB拆开为气态A原子 和气态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或结合所放出的能量) 称A—B的键能。ΔH,单位:KJ/mol。正值“+” 表示吸热,负值“-”表示放热。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 规律的科学。
二、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及其属性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无机物:离子键。 有机物:共价键。 (离子键—两种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 靠静电相互吸引而成键,形成惰性气体电子层。 例Na+Cl -) 键的本质:静电引力
1、共价键及其本质
共价键:通过原子间共用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1)Lewis结构理论:
形成共价键时,两个原子各拿出电子,放在中间公用 (共用),使每个原子的外层电子数满足2个或8个电 子的稳定结构(8电子稳定结构也称为八隅体)。
H. +H *
HH * .
HH
一对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H-H;Cl-Cl 二对电子:用二条短线表示“=”:CH2=CH2 三对电子:用三条短线表示“ ≡”: CH≡CH
缺点: A:不能满意表示某些分子或离子的结构 如CO32-; RCOO-
CH3
H3C
CH3
H3C
B:只是定性描述:键的强度、单双键的差别 C:不能说明分子的形状
2)原子轨道:
电子在三维空间里运动的一个区域
s,p,d,f
+

+-:波函数的相位不同 电子填充轨道的原则:
能量最低原则: 先里后外 Pauli不相容原理:同一轨道电子自旋相反 Hund规则:同一轨道先填一个再填第二个
例:H2 →2H• 吸热 ΔH=+436.0 KJ/mol (25℃)
H—H 键的键能: 436.0 KJ/mol
多原子分子中,键能为相同键离解能的平均值。
例:
CH4
. CH3
.
. CH2
.C.. H
. CH3 + H. Δ H=+435.4KJ/mol
.
. CH2
+
H.
Δ H=+443.8KJ/mol
C H C 3 H C 2 H 3
B:分子内氢键 一般使物质的沸点降低
H.......O O
N O
分 子内氢 键
O2N
OH......O N OH O
分 子间氢 键
2、共价键的属性
键长、键角、键能、键的极性
1)键长:两成键原子的核间距, 单位 nm, 1nm=10-9m
例: C-C 0.154nm C=C 0.134nm C≡C 0.120nm C-H 0.109nm
.C.. H + H. Δ H=+443.8KJ/mol
. C.. . + H. Δ H=+339.1KJ/mol
因此,甲烷分子中C—H键的平均键能为 :
(435.4+443.8+443.8+339.1)÷4=415.6KJ/mol。
应用:由键能计算反应热:
例: CH2= CH2 + Br2 → CH2Br - CH2Br
CH3
CH3CH2CH2O H
与 CH3CHCH3
l OH
CH3CH2OH 与 CH3OCH3
例:不同碳原子数烷烃的构造异构体数目如下:
碳原子数 6C 7C 8C 10C 14C 20C 异构体数目 5 9 18 75 1858 366319
B. 顺反异构体
H H3C

C H3
H
H3C H
C H3 H
Crop Protection Agents
Medicine Organic Chemistry
Materials Science
Natural Products
Industrial Chemistry Catalysts
第一章 绪论
一、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1750’:矿藏的物质无机化合物
动植物体内分离的物质有机化合物
双原子分子中:键能=离解能 多原子分子中:键能与离解能不同
(4) 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 键的极性:由构成键的两原子的电负性决定。
原子的电负性:分子中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 以Li为标准,Li=1.0
H B C N O F Cl Br I S 2.1 2.0 2.5 3.0 3.5 4.0 3.0 2.8 2.4 2.5
110 1945
593 414.8 236.7
1970 1975 1980
1075.6 785.3
1985 1990 1999 年
原因: ①碳原子相互结合能力强。 A. 结合方式多样化:
链状 环状
芳环
立方烷
足球烯:footballene ;fullerene
B. 成键方式多样性:
单键: C-C
双键: C=C
键长/nm 0.138 0.178 0.194 0.214
两原子间轨道重叠程度越大,键越强。
(2) 键角:键与键之间的夹角。由于共价键方向性,
故出现了键角。决定了分子构型。
典型的键角:
109.5。、
120。、

180
CH4 :109.5。正四面体型
H
HC
H
H
H2O: 104.5。 三角型
O HH
H
原子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非极性共价键: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无极
性,例: H2 的H-H键,Cl—Cl (Cl2)。
极性共价键: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有极性。
例: H-Cl ,电负性Cl>H。
δ+
_ δ
H Cl
H Cl
成键原子的电负性差越大,键的极性越大。
键的极性大小用偶极矩μ表示: 单位: Debye ,简写为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