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观点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研究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的价值、生产、流通和利用的经济学分支,它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
信息经济学将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对信息的开发、利用以及信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信息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信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早期的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入发展,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信息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信息市场的运作和管理等方面。
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资源的价值理论。
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信息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质量、数量和开发利用程度。
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促进社会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2、信息生产者的行为理论。
信息生产者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行为对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市场的运作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生产者的行为受到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政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3、信息市场的运作理论。
信息市场是信息资源交易和流通的重要场所,其运作对于信息的生产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市场的运作需要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之上,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4、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理论。
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创新和应用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技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
5、信息产业的发展理论。
信息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具有重要影响。
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需要政府和企业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现代教育技术题库

1 .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______ 正确答案:B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系的知识技能,有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有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2 . 多媒体教室的核心媒体是______ 正确答案:C中央控制系统实物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3 . 教学设计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全面的教材对学习者的了解对教学原理的了解多教学方法的了解4 . 网络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资源的设计5 .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其中不包括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认知领域理解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6 . 信息化教育的最高目标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素质教育培养智慧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育信息化7 .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教师的职能学生的地位教学方法8 .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这是教育技术的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广义定义AECT 94定义AECT 2005 定义国际定义9 . 教师可以将屏幕内容传递给学生运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____________教学功能正确答案:A实时广播教学功能示范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自动辅导功能10 . 教师在自己机器上观看和检查网络上学生的屏幕信息用了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实时广播教学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学习监督功能在线交流功能11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B理论说结构说程序说方法说12 . 头脑风暴是____________提出的正确答案:C杜威刘向永奥斯本本杰明13 . 从技术层面上,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智能化人性化现代化一体化14 .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C学习实践评价改善15 . 信息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______ 正确答案:A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感知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16 . 在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外部数据资源中获得信息,教师的角色应该是______ 正确答案:D信息的垄断者信息的讲授者良好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引导者17 . MCAI是以下哪个专业术语的简称? 正确答案:A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计算机协会现代教育技术18 . 思维导图和传统的笔记方法相比的优势不包括______ 正确答案:B它顺应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让我们的观点在图上表达出来制定计划,组织讨论能够加强记忆激发右脑19 . ____________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正确答案:A教学反思校本研究行动研究教学研究20 . 教师对学生机进行锁定,解锁或开、关机属于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功能中的______ 正确答案:C示范功能学习监督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学籍管理功能21 . 网络学习资源不具有以下哪个特性?正确答案:D多样性共享性实效性不可再生性22 . 网络学习资源不包括____________。
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信息的传递顺畅和有效管理,各种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应运而生。
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是指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目的而建立的一种系统性组织机制。
该机制能够促进不同系统和组织之间的信息流动,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进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信息互通共享的必要性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其重要性所在。
首先,信息互通共享可以打破各个部门或组织之间信息孤岛的局面,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通过信息互通共享,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创新和协作,推动各方面的发展。
最后,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智能化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的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1. 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规范和标准,确保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共享符合规范。
2. 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系统,实现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和共享。
3. 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共享过程中不受损失或泄露。
4. 完善的信息互通共享流程:明确信息的流通路径和权限管理,确保信息在流通和共享过程中合法有效。
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的应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金融机构等。
在政府部门中,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可以加快政务处理速度,提高政府效能,服务人民群众。
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实现医患信息互通共享,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金融领域,信息互通共享可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客户信息,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总结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建设和完善对于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不断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发展。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在“互联网+”的理念下建立的创新性实验室平台,能够提供一个及时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有利于新思想、新理念的诞生,而且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生带来不同的测试课题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将不断研究和创新的测试方法,对实验实践教学认识和了解会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和得到强化,从而为开展技术创新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和技能,使得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成为可能。
2. 云实验中心的建立
目前高校实验资源主要还是以现场实验为主,实验资源利用率低,实验维护成本高,实验更新换代难以和技术发展有效协同发展,实验也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少量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来优化高校实验教学环节迫在眉睫。
国内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利用互联网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从实验教学角度,建立了云实验中心,通过建立服务器池,搭建桌面虚拟机环境,在同一系统上同时运行多台虚拟机,快速部署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构建了灵活可靠的虚拟实验教学环境。
云实验中心的可以起到实验室宣传介绍的功能,有些高校实验室不为学生熟悉,不知道哪些实验室可以做哪些实验和研究,不知道实验室是否对学生开放,不知道每个实验室具体的开放时间,建立云实验中心就是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展示平台。对各个实验室的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包括实验室的成立背景和成立时间,实验室所取得的成就,实验室目前的人员组成以及实验目前所具有的实验设备,实验室可以做哪些实验。实验室相应的实验指导数据资料以及实验指导老师等。在实验室的主页上列出实验室开放的时间以及预约情况。
2.推动整个实验教学的转型发展。因为有了实验室和互联网的结合,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渠道,他们不仅在线上得到教学,也在线下得到更好的教学与服务。我们不仅能够把传统的教学做得更好,同时也能够让实验、实践等平台上的教学做得更好,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让各学科的教师、设备产品受益,以服务学生为目的.推动整个实验教学的转型发展。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

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彭博0引言“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1]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类型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
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诸多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华夏儿女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随着“文博热”的到来,各类媒体上有关文物的报道迅速增长,互联网中与文物有关的话题与讨论增加,数字出版与数据库的推广使得文物有关研究成果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与更新颖的形式进行公布,这些处于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文物信息资源以快速扩张的态势在受众间广泛传播。
但历史文化知识存在理解门槛,大量的文物信息资源需要历史知识的积淀才能被充分解读。
绝大多数受众通常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如何直观全面揭示信息资源中蕴含的文物知识,帮助受众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是推广历史文化遗产知识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面对的问题。
数字人文发展为人文社科类信息资源中的知识发现和利用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方法[2],在鼓励研究人员使用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的同时,强调保持人文研究中对于事物共同性总结及特殊性分析的能力,意图从内容角度对数字化摘要文章立足人文科学内核,注重多种数字技术的融合,在数字人文视角下分析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的内容与结构特征,依据分析结果将信息资源主题关键词作为外部知识库检索词,利用远程监督方法进行文物知识抽取并构建知识图谱。
在面向“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网络文物信息资源实验中,构建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图谱,进行信息资源中的文物实体关系抽取、文物知识抽取与文物命名实体识别等应用研究,为数字人文框架下的信息资源深度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数字人文引用本文格式彭博.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网络文物信息资源知识图谱构建[J].图书馆论坛,2023,43(2):57-66.Building Knowledge Graphs of Web-based Cultural Relics Information Resources:A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PENG BoAbstract With a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digital technologi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cultural rel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al humanities. Using keywords as the search terms,it builds knowledge graphs by extracting knowledge by means of distant supervision.In an experiment on the"Top Ten Chinese Heirloom Paintings"information resources,related knowledge graphs were developed,and applied researches such as entity relationship extraction,entity identification and knowledge extraction were condu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ep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digital humanities.Keywords on-lin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cultural relics;knowledge graph;digital humanities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引导[3]。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电子商务论文参考选题第一部分1我国网络购物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电子商务题目2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成本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电子商务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电子商务题目5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复杂系统可靠性增长管理与评价方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中国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管理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微博热点话题检测与趋势预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0移动互联时代二手房平台淘套房商业模式构建与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网络消费者网络隐私问题的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微博媒体电商创业模式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3 XXX 网络销售的商业模式分析与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4农村品牌化电子商务创业模式及路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5母婴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6基于本体的知识个性化协同推荐系统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7电子行业绿色供应链实施及其绩效评价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8基于SAS数据挖掘的C2C信用评价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9 C2C电子商务模式的信任修复机制与在线冲突解决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基于银行的移动支付情景规划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二部分1基于SaaS模式的产业集群协同商务平台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基于物联网的猪肉溯源及价格预警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电信运营商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基于OFBiz与Android平台的进销存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商务题目5网络信息服务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基于感知价值的网络沟通工具用户使用意愿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邻近交叉路口信号灯的实时控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服务优劣势分析——电子商务题目9虚拟化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运用实践——电子商务题目10面向决策的北京市道路货运交通动态协调信息系统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基于社区平台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2阿米巴小组制的电商商业模式分析- 以茶叶销售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ofo 共享单车商业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共享经济下电子商务发展策略与前景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5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分析——以小龙虾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6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系统研究与开发——电子商务题目17关于xx电子支付平台的初步研究YeaPay、支付宝、PalPay ——电子商务题目18xx网上银行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9企业电子商务中交易模式及结算方式的分析——电子商务题目20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三部分1社交网络商业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顾客时间窗变化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其算法——电子商务题目3山东联通数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高铁客运需求市场细分及差异化产品设计——电子商务题目5感知风险对网上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基于多种生产和订购模式的Newsvendor型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基于灰色评价的C2C电子商务顾客忠诚度的量化测度及其培育——电子商务题目8我国客运专线客票定价的合理性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 CTC公司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基于社会力模型的高铁综合客运枢纽行人交通仿真研究与实现——电子商务题目11大学生网上开店的优劣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2网上商店经营的心理效应探析——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电子商务的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电子商务题目14电子商务内容提供商运行机制与增值过程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5论电子商务市场中的“价格歧视”——电子商务题目16 电子商务在手机软件中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7 门户网站定价影响因素与模型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8 基于因子分析的某类淘宝网店评价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9 探讨用户体验对商品购买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20 基于淘宝与新浪微博合作下的网络外部性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四部分1基于本体的IT企业知识共享系统的构建与实施管理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基于支付系统数据的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基于博弈论的第三方支付监管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隐私保护的位置统计数据发布研究——电子商务题目5蚁群算法的参数调整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基于计算智能技术的聚类分析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题目7母婴产品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 O2O电子商务支付机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央行视角下互联网支付监管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港口陆路集疏运能力及配置问题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探析明星产品电商风靡网络的原因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2“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以湖北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XXX 的网络约车发展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京东网络金融的商业模式分析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5XXX 农产品电商发展模式分析——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6网络直播平台的电商化盈利模式研究——以X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7基于速卖通的b2c 跨境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分析- 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8基于电商网站运动鞋网络营销模式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9基于地标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前景分析- 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20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第五部分1基于本体构建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基于客户满意度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关联旅游资源数据集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及前景分析-- 以春雨医生为例——电子商务题目5微信微店的盈利模式及未来发展方向——电子商务题目6基于自媒体营销模式的分析研究-- 以罗辑思维为例——电子商务题目7基于网红网路直播平台的电子商务产品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基于饿了么的O2O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双向供求关系企业联盟的合作策略及利益分配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面向区域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发展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基于粒子群的网络社区动态角色挖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 Web环境下商品的个性化展示方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移动支付消费者使用意愿模型及其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4基于数据挖据的商品推荐系统研究和实现——电子商务题目15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6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电子商务题目17电子商务中的信用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8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信用的演化博弈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9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及规避机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虚拟社区用户网络金融购买和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六部分1基于特征的产品评论挖掘关键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基于短信平台的创新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关系研究——电子商务题目5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政府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电子商务题目7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探析——电子商务题目8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电子商务题目10 B2B电子商务对企业运营成本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11拉萨市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网页信息过滤方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证券行业商业智能系统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4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采购系统若干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5中国大额支付系统对我国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影响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基于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在XXX 行业的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7移动电子商务模式下外卖平台的发展战略探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8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19基于信任营销的云集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电商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第七部分1电子货币的风险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问题分析——电子商务题目3网上银行的发展策略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网上银行对比研究选取两、三家网上银行——电子商务题目5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及其法律问题——电子商务题目6我国电子商务支付现状调查及解决方案——电子商务题目7论电子商务中的移动支付——电子商务题目8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对接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商业银行实现网上支付的瓶颈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证券电子商务及其发展——电子商务题目11政府引导产学研合作对策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网络第三方支付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DNA计算的聚类算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4需求依赖库存的库存控制和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5基于TAM和IDT模型的消费者微博营销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7人工神经树网络模型的优化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题目18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竞合关系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9物流配送干扰管理问题的知识表示与建模方法——电子商务题目20 P2P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与融资可获得性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八部分1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价值链战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论我国国际贸易的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电子商务题目3人民币跨境结算对外汇占款的影响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有效性评价研究——电子商务题目5 nXen虚拟机迁移机制和负载均衡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6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定价机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消费者手机支付行为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中国预付卡市场研究与风险分析——电子商务题目9集装箱班轮航运网络可靠性建模与仿真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基于动态模型的神经网络稳定性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银行卡支付与居民消费行为关系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评论挖掘及其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收益管理的旅客列车票额分配及动态调整方法研究14基于观点挖掘的用户情感倾向性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5国内网络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构建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基于第四方电子商务的统一电子现金及其税收功能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7业务流程可视化建模方法的研究与设计——电子商务题目18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络视频广告效果实证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9物流配送客户时间窗变动干扰管理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基于ITIL的电信企业IT运营服务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九部分1 湖北XXX 等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信任驱动的电子商务交易在企业中的应用——电子商务题目3网络拍卖的法律问题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5电子商务交易风险研究评述——电子商务题目6 C2C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支付协议探究——电子商务题目8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交易机制——电子商务题目9电子商务与电子化采购——电子商务题目10网络交易安全风险源分析及解决对策——电子商务题目11第三方支付发展与网上银行关系的分析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多属性反向拍卖机制与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案例推理的在线顾客消费行为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4外贸企业BPR及ERP系统分析设计——电子商务题目15基于粗糙集与前馈网络的案例智能系统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物流配送地址变化的干扰管理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电子商务题目17有轨电车系统中断事件的协作救援决策方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8离散群体智能算法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题目1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B2C电子商务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模型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基于可信第三方银行卡网上支付系统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十部分1在电子商务形势下看国际贸易的变化——电子商务题目2管理软件与电子商务的趋势发展——电子商务题目3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创新——电子商务题目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电子商务题目5社区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分析——电子商务题目6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规模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7浅析电子商务下企业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题目8浅析基于电子商务的物资采购管理——电子商务题目9电子商务对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10电子商务模式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与风险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1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初探——电子商务题目12电子商务环境下ERP、SCM与CRM的整合——电子商务题目13校园电子商务运作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电子商务题目15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建设行业网——打造属于您的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题目17连锁超市的电子商务系统应用模式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题目18网络广告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电子商务题目19 C2C模式下的xx网店推广方案——电子商务题目20 xx网络营销的现状及对策——电子商务题目第十一部分1当前高校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 XXX 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旅游信息与电子商务系统中的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核心问题探讨——电子商务题目5基于电子商务的组织结构设计——电子商务题目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电子商务题目8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电子商务题目9基于电子商务的汽车业供应链物流能力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电子商务与会计数据无纸化——电子商务题目11电子商务审计探析——电子商务题目12电子商务与ERP关系及其整合之初探——电子商务题目13电子商务下的会计信任探析——电子商务题目14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电子商务题目15中小企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6国际贸易创新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题目17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提升零售商家的竞争力——电子商务题目18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9中小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浅析电子商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及对策——电子商务题目第十二部分1电子商务安全与数据加密技术浅析——电子商务题目2电子商务中的信息隐藏技术初探——电子商务题目3电子商务犯罪的原因及防范——电子商务题目4保险业电子商务中的法律问题分析——电子商务题目5电子商务时代完善合同法的思考——电子商务题目6争议电子商务中的税法问题——电子商务题目7电子商务中的隐私权问题探析——电子商务题目8搜索引擎营销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网上购物;安全吗从消费者视角谈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电子商务题目11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与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题目12电子商务中可视数字签名的有关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基于SET的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的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移动电子商务安全支付解决方案——电子商务题目15电子商务系统中数据库加密技术的探讨——电子商务题目16信息加密及电子签名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电子商务题目17浅析基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PKI技术的角色访问控制模型——电子商务题目18从管理学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题目19电子商务中关于合同订立问题的探讨——电子商务题目20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电子商务题目第十三部分1“互联网+”背景下的县域经济大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跨境电商服务的众包模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在线评论对商品销售影响的实证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浅析电子商务在经济型酒店中的应用研究——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5互联网公司O2O 转型发展模式探讨——以XXX 为例——电子商务题目6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探讨——电子商务题目7电子商务环境下售后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电子商务题目8 XXX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竞合关系研究——电子商务题目9 LBS 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共享经济下专车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规制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1共享经济视野的网约车监管方式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论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竞争力的提高——电子商务题目13浅谈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14电子商务市场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模型分析及解决——电子商务题目15制造企业B2B电子商务与ERP的整合应用研究与实现——电子商务题目16企业中电子商务与ERP的关系及发展——电子商务题目17浅谈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题目18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题目19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20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第十四部分1 xx地区网络营销现状分析——电子商务题目2浅析电子商务在中国酒店业的应用——电子商务题目3食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方案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如何利用网络发展旅游业务——电子商务题目5 xx企业网站的诊断分析——电子商务题目6电子商务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7阿里巴巴网站经营模式的启示——电子商务题目8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9电子商务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0 xx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1 xx企业实施B2C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电子商务题目12国内xx行业网站现状与发展对策——电子商务题目13 xx行业电子商务市场调研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家电企业的电子商务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5电子商务在房地产行业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6电子商务在保险业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7电子商务在手机行业的应用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8戴尔网络销售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9携程电子商务模式组成要素分析——电子商务题目20在线音乐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电子商务题目第十五部分1大学生网上开店的优劣分析——电子商务题目2浅论网络游戏与电子商务B2C模式的结合——电子商务题目3网络虚拟社区的利弊分析——电子商务题目4 xx省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电子商务题目5校园电子商务运作分析——电子商务题目6 xx网站的成功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7石化行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发展建议——电子商务题目8中国铁路实现电子商务的问题分析——电子商务题目9门户网站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0我国零售业发展电子商务研究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1关于淘宝网C2C模式认证系统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2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分析及其网络营销解决方案——电子商务题目13电子商务网站盈利方式的理性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4电子商务模式的网络营销渠道——电子商务题目15网络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电子商务题目16网络营销与传统直销的整合策略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7网络营销条件下的顾客忠诚度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8传统企业网上销售策略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9 B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0 C2C模式的网上商店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电子商务题目第十六部分1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电子商务题目2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市场问题研究——电子商务题目3电子商务交易风险对潜在消费者行为影响研究——电子商务题目4搜索引擎营销中的用户行为研究——电子商务题目5搜索引擎在网络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子商务题目6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研究——电子商务题目7浅谈电子商务网站的建构——电子商务题目8旅行社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开展关系营销——电子商务题目9浅析电子商务影响下的工业品营销——电子商务题目10个人网店可信形象构建——电子商务题目11社区型电子商务中应用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2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支持技术研究——电子商务题目13电子商务对商品价格的影响——电子商务题目14基于价值链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浅析——电子商务题目15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电子商务软件易用性的评价值——电子商务题目16博客网站的现状与盈利模式分析——电子商务题目17移动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应用——电子商务题目18强化电子商务监管的思考与建议——电子商务题目19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分析及商品定价——电子商务题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探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探索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涵盖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将成为一个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一、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整合具有以下含义:⑴整合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是整合的主体,整合以学科教学为中心,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与学。
整合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⑵整合是有机的融合。
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成分,又是教与学的工具,整合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又能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创设教学环境。
通过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主动认知和自主学习。
⑶整合是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
整合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传统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强调指导性、探究式学习。
⑷整合使媒体优势互补。
整合将以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信息媒体,各展所长,互为补充。
二、整合的认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构个别化学习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
⑴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克服传统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IA研究综述

IA研究综述IA研究综述1、IA概述⒈1 IA产⽣的背景随着⽹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不但传统的图书馆资源开始数字化,Web本⾝的信息量也在不断激增,由此造成的⽹络空间混问题如信息检索表述难,⽹站框架不合理,导航、标识、检索系统效率低下等为⽤户造成了极⼤不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们认识到必须从宏观的⾓度来研究信息空间的构建,IA的概念应运⽽⽣。
⒈2 IA的产⽣IA既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中⽂⼀般译为“信息构建”,是美国建筑师Richard Saul Wurman于1975年提出。
但在其创建之初并没有引起社会的⼴泛认同。
近年来由于前⽂所述的社会背景,对IA问题的关注和研究逐渐风⾏起来。
⒈3 IA的定义IA⼀词的创建者Wurman认为:“IA是建设信息结构让其他⼈理解。
”他在《信息焦虑》⼀书中,正式定IA为“指组织、标识、导航和检索系统的设计,⽬的是帮助⽤户查找和管理信息”。
按照AIFIA(Asilomar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的定义,IA“是共享的信息环境结构的设计;是组织和标识⽹站、内联⽹、联机交流和软件以保证其可⽤性和可找到性的艺术和科学;是⼀个致⼒于对数字园的设计和建设的、正在出现在实践领域。
”在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2000年IA峰会上提出的定义是:“信息构建是组织信息帮助⼈们有效地实现其信息需求的艺术和科学。
”Ritchey将IA定义为“⽣成计划的实践,以便为⼀个内容系统和界⾯描述潜在的组织结构。
”Dillon在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会刊的IA专集上提出:“IA是⼀个⽤来描述信息空间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的词汇。
”两位图书馆学家Davenport和Prusak定义为:①信息构建是在信息系统内组织、标识与导航规划的结信。
②信息构建是对信息空间的结构化设计,以⽅便任务完成和获取内容。
③信息构建是对⽹站和企业内联⽹进⾏结构化和分类以帮助⼈们查找与管理信息的艺术和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4期系统论观点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研究彭晨曦尹锋(长沙大学湖南长沙410003)摘要: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推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网络信息资源价值的关键。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括合作协调机制、技术控制与安全机制、市场机制、利益平衡机制与法律保障机制等。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08)04-0072-04ResearchabouttheConstructionof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SharingMechanismBasedonSystemTheoryPengChenxiYinFeng(Changsha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03)Abstract: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sharingmechanismisthekeytoimpelthe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sharingandrealiz-ingthevalueofthe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Itincludescooperation,technicalcontrolandsafety,market,rightsandinterestsbalanceandlegal.Keywords:networkinformationresource;sharingmechanismCLCnumber:G203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08)04-0072-04・信息工作・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区域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编号:2006ZK3030)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7-06-26;责任编辑:魏志鹏1引言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推动力,国内外的许多研究都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内容,但大都是零散的、非系统的研究,不利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以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原理与规律,以系统的整体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利于指导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实践。
基于此,作者借鉴吸收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尝试着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初浅见解,以期能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有所启示。
2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与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事物的存在与变化都是由于有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体现为“自觉”的内力与“强制”的外力,这种“自觉”的内力相对于“强制”性的外力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本文所述之“机制”。
那么到底什么是机制呢?《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制”的解释:“(1)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3)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
《现代汉语名词辞典》中对“机制”的解释是:“对事物变化的枢钮起制衡的限制、协调作用的力量、机构和制度等”。
实践中,“机制”除在物理学、工程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中较早使用外,也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诸如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等,典型例子如,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其关键词为“市场机制”,这就是亚当・斯密著名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机制,即722008年第4期隐蔽在市场经济活动表面现象背后,支配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价值规律。
“看不见的手”极其形象地揭示了“机制”的基本特征。
[1]网络信息资源是以网络为主要交流、传递、存贮方式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的总和,它将原本相互独立的数据库、信息中心、文献中心等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与结构全新的信息整体。
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等,数字化的传统文献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主体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共享成员将其全部或部分的资源提供给共享系统,通过共享系统的协调与整合,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使网络信息资源布局更加合理,品质更加优良,从而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充分共享,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满足的活动。
可见,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联系着特定的目标和人群,他们关注有价值的共有资源,并形成或松或紧的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
共享的伴随特点是分担的、协作的、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同舟共济”。
这种共享关系强调了资源共享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追求的是从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最高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
[2]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人类的理想,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不会自动实现。
一个合理的共享体系,不能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要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即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上。
它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内部的原理与规律,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内部存在的因果关系;它是推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网络信息资源价值效率,实现其价值的内生动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会议、网络聊天等新型的社会活动兴起,网络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的办公、生产、销售、教育、学习、生活方式,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要素,因此,建立科学、合理、良好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
3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现状3.1国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例如,美国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的诞生地,在美国,每个州图书馆网络联通至当地州、国家网,美国教育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推动国家科学、教育、文化发展;[3]加拿大国家图书馆(NLC)和加拿大图书馆协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开发了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技术与服务平台,创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图书共享系统,加拿大公民可通过统一的信息入口迅速地获得所需求的信息。
[4]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和信息资源共享理念的缺乏,阻碍了信息资源共享实践的发展,但是,其探索信息资源共享的脚步从没停止。
至上世纪90年代,网络成为发展中国家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工具。
例如,印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建立了CALIBNET、DELNET、INFLIBNET等网络信息工程,其中DELNET是第一个由国家信息中心支撑的图书馆网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成员越来越多,数据库增加很快。
[5]国外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带动了共享理论研究。
但是,国外的早期研究以图书馆馆际合作、共享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服务为重点,很少涉及共享机制的研究。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NII与GII计划相继提出并实施,传统的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从单纯的馆际合作扩展到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传输技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与法规等研究。
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控制机制、读者与著作权人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开始兴起,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图书情报领域的文献资源开发、馆际互借、读者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而在企业管理、环境保护、产品供销、项目管理、文化教育等更宽广的领域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进行了研究。
这些研究很多都涉及了共享机制问题,但大都是附随内容,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不够。
3.2国内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现状在国内,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起步较晚,信息资源共享实践有限。
但是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为了使人们更广泛地接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提高素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成为我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政府的极大支持。
例如,国家相继启动了CALIS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CASHL工程等。
随着这些工程的建成与使用,我国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与此相适应,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但是,这些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领域,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障碍、共享新技术运用、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建立、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
除此之外,学者们对共享协作、利益平衡机制偶有涉及,但研究的内容并没有超出以上范围。
可见,和国外一样,国内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的部分内容,但基本都是简单的、画龙点睛732008年第4期的补充内容,零散而又重复,有许多空白和重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加以系统探讨。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人们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信息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内涵与外延被社会认同,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有扩展的趋势。
4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的构建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都是系统。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例如,以往我们研究问题,习惯于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而系统论认为,系统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使系统目标优化。
毫无疑问,系统分析法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
[6]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无论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本身,还是推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前进的机制都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纵观国内外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研究,基本都是分散的、非系统化的研究,注重局部而忽略了系统本身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和揭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原理与规律,不利于实现共享主体利益的平衡,也不利于提高共享的效率。
因此,按照系统方法论,研究影响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因素,研究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构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体系,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目标的优化与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般认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共享主体,即共享链条上的利益相关者;二是共享方式,即共享资源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共享方式的基本要求是共享主体资源使用的公平性、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三是共享的规则,包括共享协议、制度等,它是共享体系的中介,其目的是有序地、合理地利用资源,并协调共享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共享主体利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