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

合集下载

画家罗胜利_大美无声

画家罗胜利_大美无声

26画家罗胜利◆曾景祥( 湖南 湘潭 )大美无声罗胜利,女,聋哑人,1966年2月出生于湖南益阳,全国自强模范,中学高级美术教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省残联第三、四届主席团委员,益阳市残联聋人协会主席,湖南省潇湘职业学院客座教授。

先后师从曾景祥、莫高翔、朱辉、聂南溪、邹传安、林凡学习绘画,作品《女人体》等美术作品参加全国单项美展并获奖。

出版有《罗胜利工笔画集》《罗胜利工笔画精品选》《罗胜利工笔画作品选》。

2018年,大汉控股集团为罗胜利在大汉国际工匠院(金桥国际)举办个人画展。

其事迹曾被《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及湖南卫视、湖南教育电视台、阳光卫视、娄底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

罗胜利,聋哑人。

就是这么个柔弱女子,以她的勇敢与坚毅,演绎着自己的灿烂人生。

净。

罗胜利的心很净,没有杂念妄想。

她从不追名谋利,也不逐浪跟风,一头扎进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任意翱翔,纵横驰骋。

鸡的憧憬、鸭的悠闲、花的怒放、鸟的私语,全都是她本人的所思、所谋。

因而她也就逐步建立起了完全有别于他人而专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和精神家园。

勤。

四十多年来,罗胜利夏枕烈日冬卧雪,朝绘晨曦暮写心,从没闲着。

为了练字她用工工整整的楷书将《红楼梦》从头到尾抄写了一遍;她到桃江去写生,几个馒头、几瓶矿泉水,一蹲就是半个月;前不久,她发现碧云峰的山石很美,于是便背着行囊,爬上山顶,一画就是二十多天;还有一次,她在苎麻地里写生,一条一尺多长的毒蛇爬到她的脚背上,她浑然不觉,要不是看牛的老农把蛇赶走,或许她将面临一场严重的蛇难。

可她毫不畏惧,跺跺脚,拍拍手,又继续写生……正是这种勤勇与执着,才铸就了她的成功。

静。

在罗胜利的作品里,随便一点都能蹦出个“静”来。

《憩》的平实平稳而悠闲,《闻鸡起舞》的精准精细而传神,《雨后》的自若与安逸,《有刺无情也动人》的妩媚与阳光等等均凸显出一种静的态势。

纵观她的全部作品,都能去脂粉、除霸气、现平和,不狂、不躁、不浮,坚实、沉稳、浑厚。

方楚雄资料整理

方楚雄资料整理

一月二月三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四月五月六月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产品名称数量金额利润合计合计合计方楚雄-资料1、方楚雄出生及成长背景和历程2、方楚雄的作品艺术风格特点3、方楚雄谈自己的作品和艺术风格4、方楚雄作品介绍附录:方楚雄艺术年表From百度百科生平:男,汉族,广东普宁人,1950年,方楚雄出生于汕头市一户邮递员家庭。

清苦的生活压抑不住他对画画的兴趣,他把红砖地当作画板,常画满了齐白石的小鱼、小虾、小蝌蚪、小鸡等。

5岁那年,机缘恩赐,方楚雄成为了著名画家王兰若的弟子。

后又随刘昌潮习画。

方楚雄生于粤东汕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的粤东地区是韩江流向南海的一片冲积平原,北靠福建东临南海,是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交汇之地,它保留着古代中原地区的独特的音乐与语言,读而优则仕等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普通人家送子弟读书习艺蔚然成风。

生于斯长于斯的方楚雄,很早就显示出他过人的天资,弱冠之年即跟随王兰若、刘昌潮两位粤东名宿习画,而王、刘二老即毕业于上海美专。

小学时代的方楚雄,已经有作品被国家选送到匈牙利、德国、香港等地参与展览,在当地被誉为“小神童”。

早年扎实的传统笔墨训练,使方楚雄日后的花鸟画艺术无论在技法层面上还是作品气质上,都蕴含着剪不断的传统的沉着儒雅的韵味。

方楚雄告诉记者,他并未因为“文革”而放下画笔,并回忆起了“文革”期间偷偷学画画的故事。

“因王老师被造反派迫害关押而无法学画,我就偷偷溜进关押老师的学校找到他。

老师惊喜之余,特地为我画出三只小鸡作示范。

”1972年,当时22岁的方楚雄还在工厂劳动,他创作的《牧鸭》被选登在《人民画报》封底,因突显出“农村是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强音,瞬即引起艺坛的轰动,被视为“艺术与时代精神高度结合”的佳作。

更因其作为“文革”后首发的新花鸟画而令国画界注目。

作品中近景紫藤和群鸭,惟妙惟肖,展示出有别于传统花鸟画折枝范式的新花鸟画气象,备受国内画坛瞩目。

现代画虎名家

现代画虎名家

现代画虎名家汤文选男,1925年生,湖北孝感人,中国美协会员,湖北省美协副主席,湖北省美术学院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方楚雄男,1950年生,广东汕头人,中国美协会员,广东省美协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97中国画坛百杰画家”。

张善子男,1881年生,四川内江人,画虎名家。

冯大中男,1949年生,辽宁盖县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文联委员,本溪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卢加男,原名卢京生1955年生,山东阳谷人,新疆文史馆艺术顾问,新疆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画院高级画师,齐白石艺术馆艺术顾问。

邢世靖男,1958年生,辽宁本溪人,中国美协会员,辽宁省本溪美协副主席,本溪书画院专业画家。

李蒸蒸男,1974年生,山东莱州人,中国美协会员,辽宁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辽宁美术出版社画册编辑室副主任,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美术讲师。

王申勇男,1971年生,四川成都人,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专业画家。

张葱玉男,1915年生,浙江吴兴人,现代著名鉴定家,收藏家,书法家,故宫博物馆鉴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文物出版社副总编。

慕凌飞男,1913年生,山东黄县人,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书法协会会员,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阎松父男,1902年生,江苏阳州人,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四川省文联委员,江津画苑院长。

赵蕴玉男,1916年生,四川阆中人,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教育学院美术系国画教授,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诗书画院,成都画院顾问。

赵世光男,1916年生,广东澄海人,香港著名画家,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席、永远会长。

李巍男,1934年生,黑龙江克山人,中国美协会员,吉林省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汪伊虹女,1941年生,贵州独山人,中国美协会员,山西省画院专业画家,深圳谷风画院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

祝焘男,1933年生,贵州绥阳人,中国美协会员,太原市美协副主席,太原市文联专职画家,山西省花鸟画学会名誉会长,深圳谷风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陈之佛花鸟画

陈之佛花鸟画

陈之佛花鸟画陈之佛花鸟画,2012春季拍卖作品平均价格182264元每平尺,2012秋季拍卖作品平均价格192190元每平尺。

雪梅白鹰图129×48cm陈之佛,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中国画家。

又名陈绍本、陈杰,号雪翁。

浙江余姚人。

1916年毕业于杭州甲种工业学校机织科,留校教图案课。

1918年赴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工艺图案课学习,是第一个到日本学工艺的美术的留学生,1923年学成回国,曾创办尚美图案馆。

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并承担书刊装帧设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院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助江苏分会副主席。

多次举办花鸟画展。

并出访东欧,进行学术交流。

出版有《陈之佛画集》、《陈之佛画选》等。

1982年起他的遗作参加中国20世纪5位名画家传统画展,在法、英、美等国展出。

陈之佛作画非常严谨,一生仅完成了500余幅工笔花鸟创作,以淡薄名利的心志终其一生,生前他常常和家人说,杰出艺术家的画作乃是国家的文化财产,捐献给政府方能久长妥存。

直到两岸开放探亲,90高龄的陈之佛夫人亲自主持,与子女们共同筹划陈之佛未了的遗愿将90幅遗作正式捐赠给国家。

陈之佛花鸟画《和平之春图》此作品篇幅宏大,石青石绿色的假山石颜色浓烈,与大红的重瓣碧桃花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在视觉上给人以很强的冲击与震撼,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在以鲜艳的色彩吸引住观者的同时,画面上许多细微之处又是妙不可言,显露出作者的独特匠心:红彤彤的碧桃之间点缀着许多晶莹如雪的单瓣桃花,使红的更红,白的更润;朵朵盛开的月季中还夹杂着许多不知名的花草,一派浓浓春意跃然纸上,使观者在欣赏这幅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愉悦与欢畅。

工笔画的构图往往因为流于呆板而出现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

陈之佛的这幅作品在构图上却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

画中景物虽然繁杂,但主次分明、动静相应、虚实相生,从而形成一种繁而不乱、平中显奇的独特韵味。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当代画家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艺术何家英,女,1978年生于山东滕州,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

毕业后一直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得许多奖项。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富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传统的笔墨韵味,被誉为当代工笔画坛的实力派代表之一。

何家英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特别是她的工笔人物画,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细节精致入微。

她擅长将传统的人物形象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画面更具生活气息,更加具有现代感。

何家英的创作手法相较于传统工笔人物画,更具有流畅感。

她不拘泥于传统的画法,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突破。

她更注重画面的整体性,将各个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她善于运用明暗的处理技巧以及色彩的运用,尤其在人物的表达上,能够将人物的神态、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何家英的作品也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

她的笔下呈现的人物形象,不单单是一个正脸的肖像画,而是艺术家对人物心理、社会现象、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刻画和表达,使得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人物形象更具有深度和感染力。

她的研究与创作也不止于画面本身,而是注重各种背景文化的融合,使得画作更为丰富和具有内涵。

在何家英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和元素。

她在创作中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如古代服饰、纹样、工艺等等。

她的作品就像是一幅民间画卷,将人物和场景展现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她创作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有时是古代贵族,有时是现代流行达人,有时是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

她善于借助现代元素,将人物形象进行多层次的表达,使得作品带有时代感和空间感。

总之,何家英的工笔人物画让人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展现出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她的作品富于文化内涵,艺术感染力强,令人爱不释手。

纪淑文母女工笔画

纪淑文母女工笔画

纪淑文母女工笔画
編制
“画坛三女杰”
画家简介:
纪淑文,辽宁省人。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美展并获奖。

1992年中国画《清香拂醉》参加全国首届花鸟画展,1995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美展。

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美协辽宁分会会员,锦州美协常任理事,锦州画院特聘画师。

邱皓,辽宁省人。

现为职业画家,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内展览。

邱月,辽宁省人。

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服装设计系。

现为职为画家,锦州美协会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内展览。

近年来,纪淑文与两个女儿合作,画风有很大改变,融入了西画的优点,做到了中西合璧。

其特点是宏观深远凝重、气势博大,微观细腻精湛。

作品清雅宜人,淡彩高雅、晶莹剔透,重彩凝炼、浑厚而不腻。

每幅画面都能意境幽远,气韵沉雄,情趣盎然。

处处洋溢着天地间那种纯朴和谐的自然美,体现温馨、明净、真善美的境界,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和赞誉,作品多次为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画者三人
亦母女,亦师生,亦友朋。

共同呕心十余载,超越门派纷争与技法的束缚,自成一派。

每一作品三人必取精华于一体,浑然天成,不落痕迹,山溪林瀑行云流水,人与自然刻画致深。

朋友喜爱她们作品广大与精微之妙,遂送雅号“画坛三女杰”。

画家刘德明个人介绍

画家刘德明个人介绍

刘德明˙中国工笔画人物绘画传承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协会会员、世界收藏联合会书画委员会理事,1993-1 994年进修于中国美院国画人物专业,2000-2002年就读于中国美院人物画专业研究生课程班,2011-2014年研修与北京现代工笔画院,艺术价值。

其次,他的绘画在什么的意义上是超越了传统的,这是画家在感性上的本质超越,而这恰恰又是又先生的自然感知和人性的法则的审美思想而决定的。

和传统的经典工笔画作比较,刘德明先生的工笔画作品感性品质充沛而又˙真挚。

2012年作品《妆》获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丢荷包》获全国工笔画展优秀奖(最高奖) 作品《花样年华》入选哈尔滨—八荒神通中国画双年展作品《香香包》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2013年作品《新妆》入选大美版纳北京现代工笔画院全国工笔画2014年
作品《绣荷包》入选第四届全国线描展作品《版纳记忆迈象》入选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展参加第三届徐悲鸿奖提名展及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作品被国内外各大艺术品机构及私人收藏,2014年参加北京保利春拍秋拍取得良好成绩。

线条饱含着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情怀,画家刘德明国画作品的线性美充溢着生命的张力,他的这幅人物画作品《童戏图》,笔墨严谨、用笔生动、形象细腻逼真,着力让每根线条传达出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极为真切生动地描绘出在蕉园中五位玩耍小孩的形象。

他借助线条的方圆曲直、粗细长短,用笔的刚柔顿挫、虚实疏密、轻重缓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其线条活泼流畅,柔丽而富有弹性,在控制中显潇洒、于飞动中有严谨,具有强劲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五个小孩的脸蛋和手指涂得红润,让孩童烂漫天真的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工笔画大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

工笔画大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

⼯笔画⼤师、中国近年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何家英何家英是当代中国画坛的著名⼯笔⼈物画家,被誉为“最有希望最有代表性的年轻⼀代画家”。

他的⼯笔⼈物画以其圣洁、感伤、隽永、真切的⼈物形象和深刻、巧妙的创作构思以及精妙、
清雅、朴素、⾼华的艺术品格开⼀代画风,赢得了业界内外⼈⼠的⼀致好评。

他的写意画从⼯笔画中派⽣⽽出,并继承了元⼈⽂⼈⼭⽔画的笔墨与品质,形成了富有诗意的
⼩写意画风,成为何家英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灵,⽔墨⾊线则让⾃⼰的艺术典雅⾼贵。

形⾊讲究时他画⼯笔画,想潇洒超越时他画写意画,他将写意的精神融⼊⼯笔追求空灵与超逸,他⼜⽤⼯笔的严谨避免写意的简率与虚空,在他的作品中⽆不透露出中国⽂化的典雅与西
⽅艺术的理性。

他的创作⾼扬写实精神,注重⽣命体验。

作品刻画具微,布置谨重,⼈物清丽莹洁。

他的写意作品也能别创新意,含蓄、虚豁、⾃然⼤⽅。

作品注重对⼼灵的卓越表现和对⼈性的深刻关
注,为中国⼈物画的创新作了富有成就之探索。

在何家英看来,当今的中国⼯笔画空前繁荣,在中国产⽣了巨⼤影响,这是⼀个可贵的成就,需要得到梳理和认同,但同时他也提到,在⼯笔画领域,⽆论从创作思想还是⽂艺理论,材料
制作、艺术观念,都存在不⼩的问题,亟待去解决。

当今艺术界必须要从理论上加强中国⽂艺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古代⽂化学术的研究和梳理,因为这是艺术的根本。

⽽在创作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中国传承下的艺术和历史博⼤精
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中国画技法的一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
的密体画法,是所谓的“巧密而精细者”。

下面学习啦网要分享给你
的是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如果你喜欢的话,记得分享给更多
好友哦!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1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2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3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4
中国现代工笔画画家作品5
工笔画与写实
(一)工笔画的“致精微”性与“写实”
工笔画的工具材料与形式技巧的特性,形成工笔画在表现上对“细节”的关注,尽其精微,而至远境。

这也正是与水墨写意画相
比而呈现的一个特点。

同样的自然外物在表面看来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但是在不同的艺术家的眼里,在艺术家不同的精神状态下却又
是千差万别的,可见,艺术家都在用眼睛来发现、寻找能激发创作
灵感的自然外物,以及被常人所忽视的“细节”。

没有细节真实的
发现,对艺术表现而言,自然之物也不过徒有其“形”而失其“真”了,对于细节的发现与表现,正是对于自然本质的把握与认知,这
与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是相吻合的。

对于工笔画来说,这种
“细节”的意义就更有价值了,而获得这些生动细节则如荆浩画太
行山之松一样,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探究,能不断培养我们对艺术
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知觉能力。

“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三两
枝”,把握不住这赏心的“三两枝”,那满目繁华又有何用呢?对于“细节”的不正确理解往往会使人坠入技巧与单纯描摹的泥潭。

(二)工笔画的取景处理与“写实”
从中国画处理时空的灵活性来说,花鸟画的章法多半是近景或中景,远景很少,并且在同一画面上,大多采取俯、平、仰三结合的角度来处理花叶和鸟的位置。

画家所站的位置和视点是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自由移动,突破了空间的约束。

为了表现某种主体思想起见,有时候必须突破画面上的时间限制,把时间不同的景物巧妙地布置在同一画面上。

例如:五代南唐徐熙画的“百花图卷”把不同季节的四季花卉错综地组合在一张画幅上,不仅在时间上,连空间的约束也同时突破了。

宋代杨补之画的“四梅花图卷”,在同一幅画面上描绘了梅花的含苞、初放、盛开、凋谢的四个阶段,突破了时间上的约束。

(三)工笔画的设色与“写实”
中国画对于色彩使用的态度是不轻用、乱用,中国画对于色彩的看法有其一定的特色。

谢赫“六法”的“随类赋彩”,虽说要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但是不必跟对象完全一模一样,而是从物象“固有的本色”出发,物体上面的色彩由于受到光的影响而起的变化,中国画是不去描绘的。

因此,中国工笔画上的设色比较单纯,不用画出物体上面光色的变化和反光,例如红花就是红色,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因为光线环境的影响而起变化。

同样在为达其意的情况下可主观变色,明代莫是龙说:“朱竹起自东坡。

试院时兴至无墨,遂用朱笔,意所独造,便成物理。

盖五彩同施,竹本非墨,今墨可代青(绿),则朱亦可代青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