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介绍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
她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
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
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
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
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
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
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强。
青海玉树旅游攻略

青海玉树旅游攻略简介青海玉树,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南部,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独特文化的旅游目的地。
这个地区有壮观的高山、峡谷和湖泊,还有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
本文将给您介绍青海玉树的旅游攻略,希望能帮助您在旅行中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美丽的地方。
交通飞机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一个机场,玉树机场(IATA代码:YUS)。
目前,玉树机场仅有来自西宁和成都的航班。
如果您从其他城市出发,可以选择先飞往西宁或成都,再中转到玉树。
公路玉树有较为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您可以选择自驾或乘坐公交车前往。
从西宁到玉树的大巴车每天有多个班次,行程大约需要7到8个小时。
如果您乘坐私家车,需要注意路况和交通安全。
高铁目前,玉树还没有铁路直达。
如果您希望乘坐高铁前往,可以选择坐高铁到西宁,在西宁转乘公路或飞机前往玉树。
观光景点1. 玉树大教堂玉树大教堂是玉树地区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
这座被誉为“青藏高原的诺特尔大教堂”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西方的宗教艺术氛围。
游客可以参观教堂内部,欣赏其壮观的建筑和装饰。
2. 自然保护区玉树地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的三江源头,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原始森林、高山草甸、湖泊和瀑布等自然景观,还可以观察到珍稀的动植物。
觉囊泉是玉树最著名的温泉之一,被当地人誉为“宇宙第一泉”。
这里的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助于健康和放松。
游客可以在这里泡温泉,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和放松。
4. 昆仑山昆仑山是中国的大山脉之一,也是玉树地区的自然界屏障。
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风景壮丽。
游客可以在这里进行徒步旅行,欣赏到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
特色美食1. 酥油茶酥油茶是玉树地区的传统饮品之一,也是藏族人民的日常饮品。
酥油茶味道独特,既有浓郁的牛奶味,又有酥油的香气。
在寒冷的高原上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能够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语:yul-shul bod-rigs rang-skyong-khul),位于青海省西南边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素有名山之宗、江河之源、牦牛之地、歌舞之乡的美誉。
她北依茫茫昆仑山、南靠巍巍唐古拉,两大山脉南北对峙,其中宽约400余公里。
东有蜿蜓峻峭的巴颜喀拉山,西有缓坡漫岭的可可西里山,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有“生命禁区”之称。
这里群山错落,东西呼应,其间长约500余公里。
在群山拱卫之中,玉树州的地势高高隆起,高出海平面4000—5000米,群山之中,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00余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其中有些为无人登顶的处女峰。
在群山怀抱中,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几大河流均发源于此。
“玉树”是藏文译音,含义为“遗址”,将音、意相连,则是“在故址上盛开的美玉之树”因玉树地区海拔高,植物少,过去人们也称其为“树贵如玉”的地方。
历史上,玉树土司本为囊谦千户属下的25族份之一,但因其牧地处于内地官员往返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要津,久而久之,内地竟然只知玉树,而忽略囊谦为这一地区的总称,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名称就是渊源于此。
根据玉树境内外发现的众多古代文化遗址推测,早在两万多年前,玉树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上,玉树居民应为羌人后裔,公元前384年—前362年,居住于青海湖东部的一支羌人向西迁徙数千里,其中一部分迁至今天的玉树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今天的玉树藏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勤劳勇敢的玉树人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这块高原上创造了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雪域文明。
玉树自古就是唐蕃古道的重镇,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与北部的卡约文化交汇之地,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在牛背上、雪野里、绿茵中保存的悠久历史;血脉中流动着马上民族的文化,在雪域高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区域。
这里有享誉中外的玉树歌舞,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赛马节以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而形成的具有其自己鲜明特点的宗教文化艺术……玉树藏族自治州总面积(含唐古拉乡)2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强。
玉树——大美青海最靓丽的名片

2018·4美丽青海Editor/许籍尹天鹅蹁跹,雪豹漫步,水獭捕食,白唇鹿不时出没,这是玉树特有的写意镜头。
七月的草原,鲜花争艳,清流缠绕,言词无法形容出它的美。
玉树似一位遗世而独立的美丽少女,颜值出众,气质清冷。
她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自然景色,雪山、冰川、湖泊、草甸、森林,自带和谐、美丽、闲逸、宁静等属性,在这里生活久了的人们是没有办法离开的!玉树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监测系统查看几百公里外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实时画面,在同昂赛澜沧江大峡谷一线生态管护员视频连线时指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
在此之前,总书记就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6年9月,时任省委书记王国生在玉树调研时强调,牢记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嘱托,把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让玉树的发展越来越好,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玉树全境处在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湖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18个核心保护区中10个在玉树,面积达9.6万平方公里,占玉树州总面积的41%,占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2%,生态地位如此重要!两年来,玉树牢记嘱托,高擎“绿色感恩、生态报国”的大旗,积极担当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争取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中的示范区,自觉扮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在全省生态建设大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地位和分量,这是玉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鲜明立场;把生态立州作为谋划各项工作的主题和发展玉树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玉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明确目标;改善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这是玉树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发展方向。
两年来,玉树州委、州政府切实担负起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建设“生态玉树”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指导、组织、协调和督导职能,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
中国地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篇)

中国地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篇)青海省地图中国地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篇)玉树藏族自治州,简称“玉树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
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相连,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接壤。
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42万多。
下辖1个县级市:玉树市;5个县: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
州人民政府驻地玉树市结古镇。
玉树州北临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南望唐古拉山系,东接川西高山峡谷,西连藏北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总的地势是两山夹持,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
全州跨4个地貌区:长江源高平原区、唐古拉山高山区、巴颜喀拉山原区和昆仑积石高山区,以前三区为主。
该州气候属典型的高寒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日数多,光能丰富。
州内河流分为内陆河和外流河,外流河有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
境内名贵药材种类繁多,有冬虫夏草、藏菌陈、鹿茸、麝香、知母、贝母、大黄、雪莲、黄芪等;食用植物有蕨麻、蘑菇、委陵菜等。
珍禽异兽有白唇鹿、马鹿、麝、藏野驴、野牛、藏羚羊、黄羊、岩羊、盘羊、雪豹、棕熊、猞猁、黑颈鹤、藏马鸡、雪鸡、天鹅等。
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煤、铅锌、硫磺、水晶、玉石、食盐等。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图地图玉树州境内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有玉树歌舞、藏族服饰和奇特的风俗人情,有文成公主庙和众多教派的佛教寺院,有新寨嘉那嘛呢石堆和刚察寺内殿宗喀巴佛像,有“三江源”、隆宝滩和可可西里等三个国家级自然景观,还有玉树市结古镇结古寺、称多拉布民俗村、玛多黄河源旅游区、囊谦县澜沧江水利风景区、治多县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以及玉树市藏娘佛塔、玉树市贝大日如来佛石窟和勒巴沟摩崖、玉树市格萨尔文化广场、玉树市吉然寺、玉树市泞吉湖、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杂多县长江源头、杂多县澜沧江源头、杂多烈士陵园、杂多县碧子修行洞等、杂多县原日瓦多玛寺遗址等、杂多县年度度母像、杂多县吉庆娘址石堆等、称多县藏娘佛塔及桑周寺、称多县尕朵觉卧神山、称多县八斯巴讲经台、称多县尕藏寺等、称多县唐僧晒经台、称多县通天河渡口白塔、囊谦县格萨尔三十大将军灵塔和达那寺、囊谦县嘎尔寺、囊谦县然察大峡谷、治多县贡萨寺旧址与宗喀巴大殿、曲麻莱县年宝玉则山、曲麻莱县星宿海、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等。
第一次去玉树注意事项

第一次去玉树注意事项
玉树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全国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同时也是典型的高寒荒漠区域。
如果您第一次去玉树,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反问题
玉树海拔较高,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如头痛、恶心、呼吸急促等。
因此,建议在前往玉树前适当地做好身体锻炼和调整,同时在玉树逗留期间要注意保暖和饮食,避免消耗太多的体力。
2.防寒保暖
玉树全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即使是夏季也要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进行夜间营地活动需注意带好足够的防寒衣物。
另外,旅游者在玉树期间也要准备好冷饮和冷冻食品来缓解高温。
衣物方面,针织材质和羊毛都是不错的选择。
3.文化尊重
玉树是藏族聚居区,旅游者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不随意拍摄和触摸寺庙内的佛像、经文等文物,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场景。
4.环保意识
玉树地区生态脆弱,旅游者要注意环境保护,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不乱挖采野生植物等。
5.餐饮
玉树地处偏远地区,餐饮条件有限。
旅游者需提前做好食材准备,如购买一些干粮、方便面、牛肉干等食品。
在当地餐馆就餐时,切忌不要食用生冷食品,注意保洁卫生。
总之,前往玉树旅游的旅游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出发前做好攻略,提前安排好交通和住宿,充分考虑个人身体条件和行程安排,遵守当地的文化规范和讲究健康环保。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风光互补LED路灯安装项目一、玉树藏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玉树藏族自治州是中国青海省西南部下辖的一个自治州,简称玉树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玉树藏语意为“遗址”。
地理位置大致介于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自治州东西最长738公里,南北最宽处406公里,土地总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7.2%。
现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共10镇,35 乡,257个村(牧)委会,总人口为28.31万,其中藏族人口26.98万。
二、青海省气候资源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资源有以下特点:1、太阳能资源:(1)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青海境内大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高于每平方厘米605千焦,柴达木盆地高于每平方厘米700千焦。
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柴达木盆达到3,500小时以上。
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
太阳总辐射量。
青海省年总辐射量普遍较高,每平方厘米在58O千焦~74O 千焦之间,是全国辐射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青海年辐射量地域分布是西高东低,柴达木盆地每平方厘米在69O千焦以上,盆地的西部每平方厘米超过71O 千焦,其中冷湖每平方厘米高达741.1千焦,为全省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
以此南向、向东,随着云雨天气的增加,总辐射量逐渐减少。
青南高原虽海拔高,太阳辐射量穿过较薄的大气层虽然减弱较少,但这些地区云雨天气较多,所以年辐射量仍然较小,绝大部分在每平方厘米700千焦以下,果洛州的东南部在每平方厘米610千焦以下。
境内东部地区大部分少于每平方厘米61O千焦,其中互助每平方厘米仅584.9千焦,为全省年总辐射量最少的地方。
(2)日照时数的地域分布。
青海省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2,300小时~3,55O小时之间。
一年级介绍自己的家乡玉树州

一年级介绍自己的家乡玉树州我的家乡在玉树州,玉树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面积19.8万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7.5%。
人口中近97%是藏族,占全省藏簇人口的近1/4,是省内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州境地内山河壮丽,巍峨的东屏障于西部,唐古拉山绵延于境南。
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2000余座,平均海拔4000~5000米。
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天此。
据众多古文化遗存和文献记载,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约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的活动,主要为西羌地。
隋朝为苏毗和多弥国一部分,唐时为叶蕃所属,草原辽阔,牧草肥美,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加上它处于青海北部和西藏、四川之间重要的效能位置,为三省(区)商业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自治州首府驻玉树县结古镇少数民族以藏族为主,人口24.01万,占全州人口的95%,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玉树是一片天然美丽富饶的草原,而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玉树摹上雄壮有力、粗犷豪放的歌舞盛况,人称玉树草原是"歌舞的海洋"、"歌舞的家乡"。
青海广大藏区被称为"安多"地区,而玉树地区长期同川西区,西藏昌都地区联系密切,称为"康"区,连同这一带的藏胞,统称"康巴"地区。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
结古寺一世喜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
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为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要。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
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
因此,传统的玉树康巴文化艺术节不仅吸引着来自青、藏、川、滇、甘等省(区)的藏族群众和国内游客,还有美、英、法、加拿大、瑞士、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和游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还有众多中外记者前来报道艺术节盛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辖州。
藏族聚居区,省畜牧业基地之一。
位于省境西南部,东与四川省接壤,东南和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接西藏、新疆自治区。
州府驻玉树县结古镇,距省会西宁800公里。
面积19.8万平方公里,人口23.6万人,藏族占总人口的96%以上。
辖玉树、杂多、称多、治多、囊谦、曲麻莱6个县。
古为羌地。
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唐、宋时为吐蕃地,元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属朵甘思宣慰司,明末清初,隶和硕特蒙古政权,后隶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衙门。
民国初,隶青海办事长官,旋改隶蒙番宣慰使和甘边宁海镇守使。
民国六年(1917)设玉树理事,民国十八年改为玉树县,辖今自治州全境。
1951年成立玉树藏族自治区(地级),1955年改为自治州。
玉树地处青南高原,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山脉之间的高原也在4000米以上,多湖泊、沼泽,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州境东南部由于江河下切,形成沟谷地,海拔4000以下的地方宜牧能农。
矿藏有煤、铁、铜、铅、锌、锡、盐、硫磺和石膏。
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青(海)西(康)公路穿境,全州所有县和97%的乡镇通简易公路。
工业主要有水电、煤炭、农机、建材、盐业。
经济以牧业为主,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马。
藏系绵羊毛俗称西宁毛,是毛纺工业的优质原料。
东部3县的河谷地带有少量农业,主要种植青稞。
境内有著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勒巴沟岩画,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树县玉树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南缘,玉树藏族自治州东端。
全县总面积为15715平方公里,境内多高山峡谷,地势陡峻,气候复杂多变。
全县辖8个乡1个镇,62个村民委员会,262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的半农半牧县。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人口7.4万人,人口密度为4.65人/平方公里。
200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算达到71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300万元。
玉树的公路交通经过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已形成了以结古镇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网络型交通体系,县内主要公路有四条,通车里程为1040公里,其中县乡公路407公里,乡村公路633公里,九个乡镇都已通车。
玉树县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除农牧业、森林、水利资源外,初步探明矿点资源分布有26种,其中铁矿点五个,铝铜矿点六个,铜钼矿点五个,锌、铝、镉、金、银矿点三个,自然硫矿点一个,已开发利用的有砂金矿和铅锌矿。
另外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其中药用野生植物有400余种,其中有16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境内的隆宝湖是黑颈鹤的栖息地,属国家自然保护区。
玉树县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有名的玉树歌舞在该县尤为独特,有闻名遐迩的文成公主庙以及众多教派的藏传佛教寺院,悬崖绝壁上到处刻满了经文的勒巴沟成为人民群众度假、旅游的极好去处,新寨的马尼石堆,据传由25亿块刻有经文的石头堆积而成,有世界之最的美称,东仲林区天地一色,山清水秀、草地如毯,这些优势资源,为发展独具特色的高原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杂多县杂多县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部。
东和玉树、囊谦两县毗邻;西靠唐古拉山地区;南同西藏自治区的丁青、巴青、聂荣、索、安多等县接壤;北与治多县相连。
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90公里。
杂多县建政于1953年7月7日。
县政府所在地设在扎曲河(澜沧江源头)北岸的萨呼腾。
杂多县是玉树州的三个纯牧业县之一,畜产品产量较高。
畜产品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方面潜力很大。
全县境内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铜、铁、砂金、煤、碱、盐、石棉等。
野生动物主要有马麝、白唇鹿、雪豹、藏原羚、野驴、旱獭、雪鸡、天鹅、黑颈鹤、马熊、盘羊等。
有野生药用植物如冬虫夏草、贝母、知母、秦艽、沙棘、雪莲等250余种,其中冬虫夏草分布广、产量居全州第一。
还有蕨麻等一些淀粉植物。
县境内河流密布,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无污染。
称多县称多县位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
该县地形北高南低,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南半部沿通天河种植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洋芋等,有些地区还可以种植蔬菜;北部适宜放牧。
全县以牧为主,但种植业在农业产值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全县总播种面积为41814.38亩。
历史上最高存栏82万头(只匹)。
由于近几年连续遭受自然灾害,牧畜存栏锐减。
1994年各类牧畜存栏523526头(只匹);1995年为46700头(只匹);1996年为276139(只匹);1997年为294922头(只匹)。
该县主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采集业,如挖沙金、虫草、角麻(人参果),采集知母、贝母、藏茵陈和干鹿角等中药材。
1996年全县副业总收入3230500元。
治多县治多县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青南高原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东与玉树县为邻,南与唐古拉山乡和杂多县接壤,北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毗连,东北隔江与曲麻莱县相望。
该县畜牧业土特产丰富,主要有牛、羊肉,酥油,曲拉,牛、羊皮(毛、绒)等。
矿产资源众多,有金、银、铁、锡、水晶、石棉、大煤、盐、铅、锌、玉石、芒硝、硫磺、铜、磁铁、石英、方解石、云母、钨等60多种矿产,可开采性矿产资源20多种。
坐落在县城西北13公里处的贡萨寺院,是该县境内惟一的、也是玉树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该寺建于1116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寺院主持活佛贡萨·秋吉也是藏区影响最大的活佛之一。
寺内新近塑成的宗喀巴镀金坐像,是当世界上最大的宗喀巴坐像,堪称世界之最。
总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的哥可西里地区,是该县境内主要自然资源保护区,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囊谦县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最南部的一个县,它的南部和东南部与西藏自治区丁青、昌都、类乌齐三个县相邻,西和北与杂多县毗连,北和东北与玉树县接壤,距玉树州首府结古镇168公里。
全县总人口为60415人,总面积12741平方公里。
囊谦县除充裕的大气降水外,还有丰富的地表河流水,均属澜沧江水系。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而丰富,开发前景良好。
全县野生经济资源十分丰富。
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4681.5万元(90价,下同),其中,农牧业生产值为3088万元。
囊谦县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贫困县。
该县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豌豆、油籽、芫根等。
囊谦县有悠久的藏毯制作历史,在全县藏区享有盛誉。
另外,煤炭、盐业、林业及铅、锌等矿业均在持续发展和开发当中,开发价值较大,特别是红盐、白盐受西藏、四川、云南等各地藏族群众的喜爱。
该县历史悠久,藏传佛教在这里源远流长,是青海省寺院最多、教派最齐全的县份。
现存寺院66座,其中经政府批准开放的有48座,在现存的寺院中达那寺久负盛名,该寺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的名字紧密相连,故又称“岭国寺”,寺内存放有格萨尔部下之10多员战将的盔甲、兵器及灵塔,是一座称之无愧的岭国博物馆与纪念馆。
达那寺藏族称“达那僧格南宗”,意为“马耳狮子天堡”,寺院所处地地理位置独特,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是一处难得的旅游休闲胜地。
每年夏日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到囊谦旅游观光,有索尔寺原始森林(草原)自然风景旅游区、卡友沟遗址、根蚌寺文物点,肖龙沟壁画艺术、渡口遗址,多伦多兵营遗址等遗址和文物点22处。
曲麻莱县曲麻莱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青海省西南部,玉树州西北部,东南与本州称多县为邻;东北部与果洛州玛多县接壤;西经可可西里与新疆、西藏相衔;北面以昆仓山主脉与海西州的格尔木市、都兰县分界;南隔通天河与本州治多县、玉树县相望。
该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份之一,是长江、黄河源头地区第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
畜牧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体经济。
该县主要畜种有藏系绵羊、牦牛、马和山羊。
是青海省重要的肉食品基地和“西宁毛”十大产区之一。
已查明野生兽类45种,野生鸟类66种,珍稀种类有:黑颈鹤、金雕、胡兀鹫、雪鸡、沙鸡、大天鹅、斑头雁、灰雁等。
另有野生爬行类两种,两栖类3种,鱼类18种。
查明的名贵药材有121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食用植物有蕨麻、蘑菇等。
县治所在地——约改滩,藏语意为“文字场”,也有人译作“晒经地”、“诵经地”,相传唐代大僧人玄奘赴天竺取经,曾在这里停留休息、诵经而得约改滩其名。
藏族史诗中的格萨尔王的活动遗迹如“格萨宇驰”、“珠姆桑卡”、“珠母嘎卡”、“尕旦达拉”等至今尚存,还有黄河源景色、通天河风光、昆仑山雄姿和神秘的可可西里等人文自然景观,可供中外客人考察、探险、观光游览。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景点介绍阿尼玛卿山阿尼玛卿山是昆仑山系的支脉,位于果洛州玛沁县西北部,距大武80公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十阿尼,藏语中意为“先祖先翁”,玛卿,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
当地人认为阿尼玛卿山是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中排行第四位的斯巴乔拉格,是主宰山河大地的山神。
山神有无数的亲戚、卫士,都居住在琼楼玉宇的山巅。
人们对阿尼玛卿山神的威力深信不疑,遇到灾难,他们总要呼唤阿尼玛卿,盼望法力无边的山神伸以援手。
佳节时分,人们拿出柏香、炒面、酥油,给山神煨桑敬礼。
每逢藏历羊年或雪门隔开之年,朝拜的人们更是携带行装,跋山涉水,转山一周。
阿尼玛卿山长约14公里,宽约4阿尼玛卿山山势巍峨,主峰阿尼玛卿峰,海拔6282米。
由于地势高峻,气候多变,冰川覆盖广。
位于东北坡的哈龙冰川长7.7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垂直高差达1800米,是黄河流域最长最大年保玉则年保玉则,又称果洛山,位于班玛县东部,属巴颜喀拉山。
相传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因而备受尊崇。
当地群众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个猎人,他救了化为小白蛇的年保玉则山神的独生儿子,后来,年保山神化为白牦牛与恶魔激战,猎人应邀射死了恶魔。
年保玉则为了感谢猎人,将他的小女儿许配给猎人,两人婚后生下三个儿子,分别叫昂欠本、阿什羌本、班玛本,上、中、下三果洛部落就年保玉则山峰长40公里,宽25公里,由无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主峰5369米。
山上,冰雪融水形成众多湖泊,湖中盛产无鳞鱼类。
山的东南侧分布着大面积以冷杉为主的原始森林。
年保玉则山脚下的草原上,有两个美丽的湖泊,一个叫“仙女湖”,一个叫“妖女湖”。
仙女湖南北长,东西窄,湖的东南西三面群山环侍,湖水碧波荡漾,湖畔绿草如茵。
湖的北面有一条百余米长的细流与妖女湖相通。
仙女湖东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有一条深深的石痕,直通湖内,传说这是年保山从阿尼玛卿山脚,沿黄河前行,在黄河与宁玉公路交叉的地方有一座城镇,这就是黄河源头第一城——玛多县城,“玛多”是黄河源的意思。
玛多县属于果洛州,再向西南行,翻越巴颜喀拉山,就到了玉树州的地界。
云遮雾绕,草场、雪山、海子,绿、白、蓝三色纯净分明。
由于受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结古镇所在的峡谷,气候温和,林木茂密。
结古镇四周为群山环抱,扎曲河由镇西大山中流下,巴塘河由南流来,两条河横穿镇区,交汇于镇中心,然后向东流入通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