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晚唐五代

合集下载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第一篇:晚唐五代词晚唐五代词唐亡以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纷扰时期,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五个政权更替,而中原地区以外,先后出现了吴、南唐、闽、前蜀、后蜀、南汉、吴越、楚、荆南这十个割据政权。

而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而诗歌在迎来了唐诗的辉煌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词。

词的起源1.词的来源一般认为词起源于民间。

魏晋南北朝以来,外族音乐逐渐传入中国,而唐代时人多以律绝为乐章,律绝与这些外族音乐难以配合,故民间诗人创作出了句子长短不一的新歌辞。

唐代将当时流行的杂曲歌辞称为“曲子词”,后简称词。

词又叫诗余、乐章、长短句等。

2.敦煌曲子词清光绪年间,在敦煌石室内发现了大量的无名氏民间词。

这些词的词句与内容大都是通俗的,且词的内容非常广泛,富有生活气息。

这不仅是现存唐代最早的民间词,同时也为词产生于民间做出了证明。

3.中唐文人词中唐时期,已经出现了尝试词这一新体裁的文人,如张松龄、张志和、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等。

虽然这些文人的现存词作不是很多,但已有比较优秀的作品。

张志和的《渔夫》(西塞山前白鹭飞),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刘禹锡的《忆江南》(春去也)皆是佳作。

花间词人1.花间词人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定《花间集》,收录了晚唐五代时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

这十八位词人的作品大多写闺阁生活,词风轻盈婉约。

而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人也因此被后世称为花间词人。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集。

在花间词人中,主要以晚唐的温庭筠和前蜀的韦庄为代表。

2.温庭筠温庭筠(约812年-866年),字飞卿。

时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

又因其才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八叉手而成,时人称其“温八叉”。

他数次举进士,皆不第。

又行为防浪,无检幅。

温庭筠词有《握兰》、《金荃》两集,但均已散佚。

后人辑有《花间集》、《金奁集》。

其词艳丽,喜用华丽的辞藻,内容多写闺阁生活。

主要作品有《更漏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隋唐五代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ppt课件

隋唐五代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ppt课件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一、燕乐的兴起
中国诗歌有与音乐相结合的传统, 但各阶段辞与 乐的性质及其配合方式有所不同。汉魏乐府, 一般是 先有歌辞, 后以音乐相配。而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 有辞。汉魏乐府所配的是清商乐, 而词所配的是隋唐 新起的燕(宴) 乐。
边草, 边草, 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 千 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 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作)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 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四、早期文人词
词体在民间兴起后, 盛唐和中唐一些诗人, 以其 敏感和热情, 迎接了这一新生事物, 开始了对新形式 的尝试。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 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 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烧伤病人 的治疗 通常是 取烧伤 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的特点晚唐五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诗词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词作家,他们的作品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晚唐五代词注重意境的营造。

晚唐五代词的作者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境,他们通过精心的描绘和运用意象,营造出一种虚幻、梦幻的境界。

比如在李煜的《长恨歌》中,他通过描绘宫廷的繁华和自己的离愁别绪,营造出了一种寂寞、凄凉的意境。

晚唐五代词具有浓厚的感伤情怀。

这个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词人们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他们用自己深沉的感情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思念。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伤之情。

晚唐五代词的语言优美流畅,文字精细。

词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善于用一些优美的词语和婉转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动人。

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运用了很多富有音韵美的词语,使整首词更加动听。

晚唐五代词的题材广泛多样。

词人们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个人情感的表达。

他们善于观察和把握生活的方方面面,将自己的所见所思融入到词作中。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他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晚唐五代词的艺术性较高。

这个时期的词作家们对于词的艺术性有着很高的追求,他们擅于运用修辞手法,善于运用对仗、排比、夸张等手法,使作品更加美丽动人。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她运用了很多富有音韵美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词更加优美。

晚唐五代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词人们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词作具有意境营造、感伤情怀、语言优美、题材广泛和艺术性较高等特点,为中国古代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特点使得晚唐五代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对后世的词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晚唐诗及唐五代词

晚唐诗及唐五代词

• 3、“花间词派”:因后蜀赵崇祚编辑的 《花间集》而得名。共十卷,收词五百, 词人十八家,以蜀人或游宦蜀地者居多。 奉温庭筠为“鼻祖”,极力推崇、仿效。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阳炯 等。内容多男欢女爱、离别相思等,风格 秾艳香软,辞藻华丽,但也有些清丽自然, 境界高远。
• (二)南唐词人及李煜 • 一、冯延巳 字正中。存词九十多首,为五代词人之 最。其词以男女之情、离别相思为主, 然已去掉了许多香艳,往往通过情景表 现人物的心境。意境清丽幽雅,深婉含 蓄 。王国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 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
4、爱情诗:
• 柳枝、宋华阳、锦瑟、荷花、王氏、宫妃等
----苏雪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玉溪诗谜》)
• 《无题》二首之一、《夜雨寄北》、名句“身无 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心莫共花 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
三、艺术风格:深情绵邈、绮丽精工
• 1、情致缠绵。 • 2、多用神话、典故、比兴、象征,造成 诗歌意蕴含蓄,耐人寻味。
• •
商 商
刘 学 锴 中 华 书 局
人民文 学出版 社1985 年版
《 李 商 隐 诗 歌 集 解 》
二、诗歌内容 • 1、政治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
它真实地描写了甘露之变三年后兵祸旱灾后民 不聊生的情形,并追述了百余年来国家的一系 列重大变化,从今昔对比中探求政治的出路, 忧最高。题材内容上除 艳情外,还有抒发个人情怀(离愁别绪、 沦落失意、漂泊之苦)的作品。 温韦异同:都有委婉含蓄、轻柔艳丽 之处。不同:温词秾艳绵密,韦词则清 淡疏朗。 《女冠子》 、《菩萨蛮》、《思帝乡》
女冠子· 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 月,没人知。

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资料]

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资料]

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内容提要:诗与词是关系最密切,沟通渠道最多的两种文体。

诗词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生发,是中国韵文文体关系中的突出现象。

本文着重从文体内质方面,论述中晚唐诗派在词体初建过程中所起的影响作用,以及其如何导致温庭筠、韦庄二家词风之不同。

旨在藉此深化诗词之间关系研究,全面认识词体文类风格的形成,与词家早期疏、密二派肇始之由。

文学与文体的发展,离不开不同文体之间的交融互动。

词有‚诗余‛之称,诗词关系,自宋代之后,特别是敦煌文献发现以来,学者们围绕长短句形式的起源问题作过大量研究,而诗词之间联系,除句调韵律外,还有词语、意象、情境、风格等多种因素。

缪钺《论词》云:词之所以别于诗者,不仅在外形之句调韵律,而尤在内质之情味意境……内质为因,而外形为果。

先因内质之不同,而后有外形之殊异。

故欲明词与诗之别,及词体何以能出于诗而离诗独立,自拓境域,均不可不于其内质求之,格调音律,抑其末矣。

[1]全面看待诗词之别和词体兴起的根源,作为内质之‚情味意境‛,确实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即从文学内质角度,先考察中晚唐流行的由李贺开启,到李商隐、温庭筠趋于极致的绮艳诗风,与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风之间的演进关系;再考察韦庄词风与温词异同及其原因,并藉以进一步深入认识诗词之间关系。

(一)从李贺、李商隐到温庭筠一、表现“迷魂”、“心曲”词,特别是最为突出地表现词体不同于其他文体特征的婉约词,从内容上看,更多地是以具体细腻的笔触,集中地体现人的心境意绪,将情思中最为细美幽约者,曲尽其妙地予以表达。

温庭筠词《菩萨蛮》(小山重迭)通首表现的是女主人公慵懒、孤寂的心境;韦庄《菩萨蛮》五首,表现的是在乱离中流落江南的枨触情怀;李煜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写的是被‚离愁‛折磨的心头滋味。

《花间集》中‚心‛字出现79次。

名句如:‚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温庭筠《归国遥》)、‚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韦庄《菩萨蛮》)、‚丁香软结同心‛(毛文锡《中兴乐》)、‚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不堪心绪正多端‛(孙光宪《临江仙》)等等,在直接出现‚心‛字的同时,由相关的语境烘托,把‚心曲‛、‚心绪‛,以至难以把握难以说清的内心复杂变化与繁复层次,都鲜活贴切地表现了出来。

晚唐五代词

晚唐五代词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一、燕乐的兴起1、词的概念词是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新诗体。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新兴燕乐歌唱的歌词,在唐代称为曲子词,后来简称词。

词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亦称乐章、歌曲、倚声、琴趣等。

2、词与诗的区别:形式和体制上:1]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不同。

汉魏乐府:先有歌辞,后配乐。

唐五代词是先有乐后有词,是“倚声填词”。

2]所配的音乐类型不同。

汉魏乐府是清商乐,而词所配的是隋唐新起的燕(宴)乐。

燕乐是中原音乐融合胡乐(主要是西域音乐)的产物。

雅乐——清乐——宴(燕)乐审美特质上:隐约含蓄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

缪钺先生《论词》归纳了词不同于诗的四个特征如下:一曰其文小诗词贵用比兴,-------而词中所用,尤必取其轻灵细巧者。

······因此,词中言悲壮雄伟之情,亦取资于微物。

····盖词取资微物,造成一种特殊之境,借以表达情思,言近旨远,以小喻大,使读者骤遇之如在耳目之前,久诵之而得隽永之趣也。

二曰其质轻·····所谓质轻者,非谓其意浮浅也,极沉挚之思,表达于词,亦出之以轻灵,盖其体也。

·····故凝重有力,则词不如诗,而摇曳生姿,则诗不如词。

词中句调有修短之变化,亦有助于此。

例:晏几道《鹧鸪天》词、杜甫《羌村》诗。

三曰其径狭文能说理叙事,言情写景;诗则言情写景多,有时仍可说理叙事;至于词,则惟能言情写景,而说理叙事绝非所宜。

此虽因调律所限,然与词体之特性亦有关系。

·····盖词为中国文学体裁中之最精美者,幽约怨悱之思,非此不能达,然亦有许多材料及辞句不宜入词。

晚唐五代词培训材料

晚唐五代词培训材料
命落空的悲哀。 • 艺术特色: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
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 社会价值:作为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
晚唐五代词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对晚唐五代词的研究将更 加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深入 挖掘这一时期的词作和词人的
价值。
跨文化、跨语言的比较研究 将成为晚唐五代词研究的新 方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
传播中国词文化。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 应用将为晚唐五代词的研究提
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
对晚唐五代词的期待与展望
音韵协调
词人还注重音韵的协调与美感,通过 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作品在朗读 时更加悦耳动听。
手法多样,创新性强
多种手法运用
晚唐五代词人在创作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 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创新性突出
词人还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为词坛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词的发 展与创新。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李璟
词牌介绍
内容赏析
《摊破浣溪沙》是变体词牌,此调以李璟 词为正体,双调,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 四句两平韵。
此词借抒写男女之间的怅恨来表达作者的 愁恨与感慨,上片写春景及女子的行动, 下片写情,倾诉别恨,抒发怀古幽情。
艺术特色
社会价值
全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意境深远,是 一首优秀的婉约词作。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01
晚唐五代词在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教学意义。
02
学者们通过对晚唐五代词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文学、 音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晚唐五代词--最终版 -

晚唐五代词--最终版 -
韦庄,字端已,杜陵人。家境贫寒, 仕途坎坷,曾流寓江南。有《浣花集》传 世。韦庄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五十五首,内容与温词大同,但多了 些羁旅之感、思乡之情和亡国之痛。
南唐词人代表——冯延巳
冯延巳,字正中,广陵人。存词百首 左右,有《阳春集》传世。其词亦多写闺 情、离愁,多为“娱宾遣兴”、流连光景 之作,如《采桑子》十四首表现了浓重的 忧愁与哀伤。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晚唐五代词
词发展的兴盛时期,词体风格开始定型, 表现手法也得到提高; 由朴素、明朗、自然的特点渐渐变成 “词为艳科”的局面。
晚唐词人代表——温庭筠
晚唐文人填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词人。
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今存词
弄 妆 梳 洗 迟 。 照 花 前 后 镜 ,
欲 度 香 腮 雪 。 懒 起 画 蛾 眉 ,
小 山 重 叠 金 明 灭 , 鬓 云
菩 萨 蛮
梦江南
一首 二首
千万恨,恨极在天 涯。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 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 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 断白蘋洲。
晚唐词人代表——韦庄
七十余首,为唐人之冠。
温词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词传统,奠定了词在
中国文学史的地位。
温词特色
多写男女之情,文词精工华艳,声律严谨 和谐,且对女子的容貌、服饰及情态多有 细腻描绘,如《菩萨蛮》。 温词也有清丽疏淡之作面 交 相 映 。 新 贴 绣 罗 襦 ,
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计一百六十一首,
是我国第一部词的总集。如《菩萨蛮》, 《望江南》。
中期文人词
词体在民间兴起后,盛唐和中唐一些诗 人开始了对这一新形式的尝试。 代表词作者: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 刘禹锡、白居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滉《文苑图》(晚唐)
鎏金铜观音造像(五代)
參考書: 1.杜牧《樊川詩集注》,上海古籍,1978 2.溫庭筠《溫飛卿詩集箋注》,上海古籍 1980 3.羅隱《羅隱集》,中華書局,1983 4.韋莊《韋莊集校注》,上海古籍,2002 思考题: 1.晚唐诗歌题材与风格走向(内容、特点、代
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晚唐詩壇整體狀況:感傷氣息濃重、雕琢風氣 盛行、題材境界狹窄。
前期以“小李杜”成就最高。晚唐詩的例外
後期,詩人們更多地感受到個人在歷史和命運 中的無奈,創造出幽美深婉、清曠明麗的頹 唐詩境,詩歌的氣勢和力度弱化。
唐王朝面臨全面崩潰,詩歌向兩端發展:
• 重提白居易詩歌主張,創作反映社會的作品
• 消沉地追尋個人心理的平靜,寫出許多散發 著哀愁遲暮之氣的山水詩
⑵26至36歲(828—838)“十年幕府吏”,大部分時 間輾轉於幕府之間。居揚州,頗好遊宴,《遣懷》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⑶37至47歲,前三年任京官,武宗會昌三年(842) 起,歷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
⑷47至50歲,任京官。大中三年(849)司勳員外郎, 史館修撰,大中四年,遷吏部員外郎,出守湖州, 五年,內升考功郎中,知制誥,六年遷中書舍人, 冬病重,自覺不久于人世,作墓誌銘。不久辭世。
3.杜牧诗歌的艺术风格 李商隱《杜司勳》“高樓風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傷春复傷別,人間唯有杜司勳。”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专事华藻”, •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五“豪而艳,宕而丽。” •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称他“雄姿英发”, • 李调元《诗话》称“轻倩秀艳”。
總體說,杜牧詩眾體兼備,內容豐富,情調豪爽俊逸, 風格清新明麗。七律向受推崇,七絕最為人稱道,精 煉含蓄,清麗明快。無論感慨往事、針砭現實,還是 抒寫懷抱、描摹自然,都能在憂鬱中透出高情遠致、 爽健勁拔的氣格,頗有劉禹錫的詩風
⑵藩鎮割據
大顺二年(891)王建前蜀 景福元年(892)杨行密建吴 景福二年(893)钱鏐吴越国
王审知闽国 乾宁三年(896)马殷楚国
⑶朝臣黨爭
“牛李黨爭”
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宰相李吉甫,贬
穆宗长庆(821—824)宰相牛僧孺,排挤李德裕 武宗时(841—846)宰相李德裕,放逐牛僧孺、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即作十里,亦未必 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 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 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 《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用寫意手法描繪江南春景:煙水迷離,生機勃勃, 同時含蓄地借前朝故事揭露當時崇佛修寺的情景
和李商隱比,李深婉而杜俊爽。
許渾與杜牧是朋友,詩風相似。今存詩作全為 律絕,和律圓熟、佈局謹嚴、用字精工
《咸陽城東樓》p428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州。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名作《金陵懷古》結聯“英雄一去豪華盡,惟 有青山似洛中”,涵蓋廣範,抒發了對繁華 昌盛終將消盡的無可奈何心情。
謝枋得:“明皇天寶間,涪州貢荔枝到長安,色香不 變,貴妃乃喜。州縣以郵傳疾走稱上意,人馬僵斃, 相望於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形容走傳之神速如飛,人不見其物也。又見明皇致 遠物以悅婦人,窮人之力,絕人之命,有所不顧。 如之何不亡?”
其二:造語驚人,奇絕痛絕。
其三:安祿山在“玄宗前作胡弦舞,疾如風馬”
汪遵《咏史诗》一卷,存58首
周昙《咏史诗》八卷,存195首
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一卷,存75首。
此外,有杜牧、李商隱、許渾等人的。
杜牧咏史诗最為人稱道。《過華清宮》p418用以小見 大的手法,對明皇貴妃的荒淫誤國加以藝術概括, 主旨:揭露統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 動眾,勞民傷財,其一:
蘇軾《荔枝歎》“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
《過陳琳墓》p427。抒寫與陳琳異代同心之感,頗有 英雄失路之慨。能夠見出溫庭筠在放蕩一面之外, 還有執著、有所作為的一面。
韓偓(842—923)有《香奩集》,嚴羽《滄浪詩話》 謂其“皆裾裙脂粉之語”。大致分三類:
• ①淫狎輕靡,跟齊梁宮體一脈相承。 • ②與時事有關,多少帶一些寄託。 • ③寫男女之情,能保持一定品位的。 吳融詩歌內容和風格接近韓偓。《情》詩
杜牧還能在即景抒情中注入深沉的歷史感慨, 抒寫繁榮消逝的傷悼情緒,常帶有盛衰興亡 不可抗拒的哲理意味。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補】: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澹雲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裏,人歌人哭水聲中。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惆悵無因見範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筆意超脫,在廣闊的時空背景上展開詩境,一 方面以麗景寫哀思,很能體現杜牧律詩含思 悲淒、流情感慨的特色。
⑷妇女题材诗:
周 朗
《杜秋娘诗》
作 《
杜《张好好诗》秋来自娘《题桃花夫人庙》
图 》
( ))
《金谷园》
部 分
《宫人冢》
其他名篇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溫庭筠與李商隱並稱“溫李” 溫庭筠(812?~866),存詩約330首,其中1/6
樂府詩,華美流麗,寫閨閣宴遊. 《春愁曲》
紅絲穿露珠簾冷,百尺啞啞下纖綆。 遠翠愁山入臥屏,兩重雲母空烘影。 涼簪墜發春眠重,玉兔煴香柳如夢。 錦疊空床委墜紅,颸颸掃尾雙金鳳。 蜂喧蝶駐俱悠揚,柳拂赤闌纖草長。 覺後梨花委平綠,春風和雨吹池塘。
⑴宦官專權。唐宪宗、敬宗为宦官所杀,穆宗、 文宗皆为宦官所立。大和九年“甘露之变”
《新唐书·仇士良传》“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 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 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 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 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阇外事,万 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
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 月不長圓花易落,一生惆悵為伊多。 思路頗細,兼有情致。
三、隱士情懷與淡泊詩風
自唐懿宗咸通後期始,唐王朝進入動亂階段。 文人較前更難有所作為,且常有性命之虞, 環境險惡,一些人把功名看淡了,平安閒放, 終老煙霞,一切淡然處之,成為精神追求。
司空圖《有感》其二“從此當歌惟痛飲,不須 經世為閒人” 。
運用比興手法,把逃避回鶻侵擾的邊民比作哀鴻,抒 發民生哀怨,隱含對朝廷不能禦侮安民的不滿。
⑵咏史怀古诗:写得最出色、成就最突出。
★晚唐懷古詠史詩數量大增,情調也與往時不同。 初盛唐在懷古中常帶有前瞻意味,中唐懷古常寄 託國家中興希望,晚唐詩人則用一切皆無法長駐 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衰推移,普遍表現出傷悼 情調。這種悼古傷今,從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金陵五題》等篇開始,形成一股勢頭,隨後, 大量創作,如胡曾《咏史诗》三卷(150首),
後二句言此來自江北揚州之歌女,不解陳亡之恨,在陳 故都,尚唱靡靡遺音“亡國之曲”。
牧之聞其歌聲,以冷眼看時事,以歷史諷現實,感慨執 政者醉生夢死、荒淫糊塗和世人的居安忘危。
⑶写景纪行诗。诗人或即景生情,或咏物表意, 或纪行述闻。如《江南春》p419
杨慎《升庵诗话》“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 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 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杜牧的懷古詠史詩多數是抒寫對於歷史上繁榮昌盛局面 消逝的傷悼情緒。也有不少是借題發揮,表現自己的 政治感慨與識見,《赤壁》X227;p418:
詩立意奇特。借慨歎周瑜因有東風之便而取得成功,隱 含自己懷才不遇。這類詩主要意思不在懷古。
《泊秦淮》X228:
前二句寫秦淮月夜,樸朔迷離之景,酒家夜市繁榮,弦 歌處處,花天酒地、歌舞沉迷。
皮陸、司空圖等人詩歌,突出地表現了這種避 世心態與淡泊情懷。
四、亂離之感與時世諷諭
唐末詩人置身動亂,關注社會災難、民生疾苦 • 聶夷中《詠田家》p437 • 杜荀鶴《亂後逢村叟》《山中寡婦》p440 • 著名詩人中,只有生活到五代初的鄭谷、韋
莊、羅隱等,歷經易代之際的種種劫難,才 對時代的喪亂有更多反映。基於内心的由失 望痛苦到近于絕望,詩境浅狭,多未世凄凉 黯淡情绪。唐詩也降下了帷幕。
一、杜牧與懷古詠史詩
1.生平與創作: 杜牧(803—852)字牧之 京兆萬年人。
遠祖為西晉名將杜預, 祖父是中唐名相杜佑, 父親杜從鬱曾官至駕部員外郎
一生歷經德、順、憲、穆、 敬、文、宣七帝。
⑴26歲中進士以前。“長兄以驢游丐於親舊”,與弟 杜覬過著“食野蒿藿,寒無夜燭”的生活。專注於 治亂與軍事。《阿房宮賦》《感懷詩》《燕將錄》
第十章 晚唐五代詩歌
唐文宗大和以後約八十年(828-907)和唐亡以後的 五代,是文學史上的晚唐五代時期。
本章要目:
晚唐社会特征与士人心态
一、杜牧與懷古詠史詩 二、愛情題材與豔麗詩風 三、隱士情懷與淡泊詩風 四、亂離之感與時世諷諭
晚唐的社会特征与士人心态
唐亡的主要原因是皇帝的昏庸、政治的腐敗以 及三大政治問題、三大痼疾:
二、愛情題材與豔麗詩風
晚唐時,閨閣情懷在文士精神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由於晚唐禮教鬆馳,盛行享樂淫逸,又因士人 在科舉和仕途上缺少出路,轉而寄情閨閣,尋找 補償慰藉。詩歌多寫婦女、愛情、閨樓繡戶, 且以男女之情為中心,融合其他題材內容
不少詠物詩,所詠的花柳蜂蝶,實際是女子化身
一些敍事詩如杜牧《杜秋娘詩》,韋莊《秦婦吟》 借表現女主人公的命運遭遇,在敍述中融入了 社會生活內容
杜牧才氣縱橫,抱負遠大,繼承了祖父杜佑以 《通典》為代表的經世致用之學,注意研究 “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 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p4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