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整理5页word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动物学名词解释

(完整word版)动物学名词解释

1、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相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的。

2、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1. 辐射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2. 两辐射对称:某些腔肠动物,通过中轴,只有两个平面把它们的身体切成相等的两半。

3. 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消化腔内水的流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兼有循环作用,故也称为消化循环腔。

4.刺细胞:是腔肠动物所特有的,每个刺细胞有一核位于细胞的一侧,并有囊状的刺丝囊,囊内贮有毒液及一盘旋的丝状管,对捕食和防御起作用。

1.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

2.皮肌囊:肌肉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形成的体壁成为皮肤肌肉囊。

即皮肌囊。

3.原肾型排泄系统:由排泄管,焰细胞组成,起源于外胚层,并沿途多次分枝,许多分支相互连接成网状,每个分枝的末端有管细胞,管细上覆盖有帽细胞,两者共同组成焰细胞,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的渗透压,同时也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4.焰细胞:它是原肾型排泄系统的基本单位,有管细胞及帽细胞组成。

是一中空细胞,内有一束纤毛,经常均匀不断的摆动,通过细胞膜的渗透而收集其中的水分,液体,废物,经收集管,排泄管,排泄孔送出体外。

完全消化道:发育为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如线虫消化道,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的残渣有肛门排出。

1. 同律分节:除了前端 2 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体节的形态构造基本相同。

2. 次生体腔:位于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3. 疣足:是体壁凸出的扁平状突起双层结构,体腔伸入其中,一般每体节一对。

典型的疣足分为背肢和腹肢,背肢垢背侧具一指状的背须,腹肢的腹侧有一腹须,有触觉功能。

4. 闭管式循环:为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分支血管组成。

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

动物名词解释总结

动物名词解释总结

动物名词解释总结(不完整版)无脊椎动物学部分解释名词【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技术来研究动物生命规律的科学。

它研究的动物生命系统涵盖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等多个层次;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形态、解剖、生理、分类、发育、生态、地理、行为、进化、遗传、动物资源保护等。

【生物发生律】又称重演律,是指动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简短而迅速的[演。

由德国学者Haechkel提出的,对于研究动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有重要意义。

【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

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如蝗虫、蜻蜓等【渐变态】特点是幼体与成虫在体形、习性及栖息环境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幼体的翅发育还不完全,称为翅芽(一般在第2-3龄期出现),生殖器官也未发育成熟,特称为若虫。

所以转变成成虫后,除了翅和性器官的完全成长外,在形态上与幼期没有其它重要差别。

常见的如直翅目,螳螂目,同翅目等昆虫。

【半变态】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稚虫)和成虫期3个发育阶段;幼期营水生生活,翅在体外发育,其幼体在体型、取食器官、呼吸器官、运动器官及行为习性等方面均与成虫有明显的分化现象,因而其幼期又称为稚虫【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大学普通动物学分类名词解释

大学普通动物学分类名词解释

动物学1.意义:●包囊形成生物学意义(原生动物)●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扁形)●中胚层形成的意义(扁形)●更换宿主的意义(原腔)●分节的意义(环节)●初生体腔形成的意义(原腔)●次生体腔形成的意义(环节)●上下颌出现的意义(鱼纲)●羊膜卵出现的意义(爬行纲)●恒温的意义(鸟纲)●胎生哺乳的意义(哺乳)●脊索动物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2.适应:●涡虫自由生活的适应(扁形)●寄生生活的适应(原腔)●昆虫适应陆生生活特征(节肢)●鱼对水生生活的适应(鱼纲)●鸟类进步性特征(鸟纲)●鸟对飞行生活的适应(鸟纲)●哺乳类进步性的特征(哺乳)3. 有害昆虫的控制4.名词:●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中生动物(2)●原肾管(2)●后肾管●马氏管●同律分节●异律分节(2)●生物发生律(2)●开管式循环●闭管式循环●两侧对称●辐射对称(2)●次生性辐射对称●初生体腔●次生体腔(真体腔)●完全双循环●不完全双循环●鲍雅诺式器●韦伯式器●双重呼吸●吞咽式呼吸●马鞍型椎体●逆行变态●多态现象●胚层逆转●洄游(2)●迁徙●哈佛式骨板●梯形神经体统的结构特点●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网●书鳃●书肺●外骨骼●担轮幼虫●卵胎生●次生腭●腔上囊●反刍分子生物学名词:复制●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模板链(反意义链)●非模板链(编码链)●RNA复制●复制叉●复制眼8结构●前导链●冈崎片段●后随链酶(复制)●DNA聚合酶●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DNA连接酶●引物酶及引物体转录●转录●不对称转录●转录单位●逆转录●逆转录酶●转录后加工酶(转录)突变●突变●点突变●结构畸变●诱变剂修复●修复●光裂合酶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诱变修复和应急反应“子”●转录因子●操纵子●启动子2●复制子●内含子2●外显子2●增强子●转座子●弱化子●转录泡基因●断裂基因●调节基因●基因家族●拓扑异构酶●看家基因●基因表达●基因组●DNA重组●基因工程其他●中心法则●核内不均一RNA●应答元件●顺式作用元件(DNA)●反式作用因子(蛋白质)微生物● 微生物:霉菌(mould,mold )病毒(Virus )酵母菌(yeast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亚病毒(subvirus )拟病毒(virusoids )朊病毒(prion )● 微生物的组成部分及衍生物:菌丝球(hypha ball )菌环(ring )核衣壳(nucleocapsid )假根(rhizoid )基内菌丝(substrate mycelium )假菌丝(pseudohypha )● 实验:艾姆斯试验(Amestest )2● 营养代谢:营养类型(nutritional type )兼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 ) 单功能营养物(mono-functional nutrient ) 渗透营养型(osmotroph )光能异养型(photoheterotroph )化能自养型(chemoautotroph )碳源(carbon source )● 物质组成酶(constitutive enzyme )膜边体(lomasome )菌苔(lawn )操纵基因(operator )干扰素(interferon )半抗原(hapten )模式种(type species )● 其他半致死剂量(50% lethal dose,LD50)抗反馈调节突变株(regulation defective mutant ) 水活度(W a ,water activity )黑死病(Black Death )比面值(specific surface;surface-to-volume ratio ) 凯隆载体(Charon )热稳载体蛋白(Hpr,heat-stable carrier protein)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最初能源(primary energy source)胚种学说(germtheory)比面值(specific surface;surface-to-volume ratio)异型乳酸发酵(hetrolactic fermentation)连续发酵(continuous fermentation)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ivation)。

【免费下载】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免费下载】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
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料置不试技仅卷术可要是以求指解,机决对组吊电在顶气进层设行配备继置进电不行保规空护范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总问中体题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动物学名词解释

原生动物门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的膜包围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

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

大核可以通过 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

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

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 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

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

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

在变形虫中可以看到外质与内质相互转化。

外质可以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腰鞭毛虫的刺丝囊(nematocyst),丝孢子虫的极囊(polar capsule),纤毛虫的刺丝泡(trichocyst)等。

内质(end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不靠近表膜的部分,光镜下不透明,含有油滴、淀粉、副淀粉等颗粒,内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色素体( chromatophore )、食物泡( food vacuola)、眼点(stigma)、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

普通动物学名词

普通动物学名词

普通动物学名词必须精确理解的概念第1~3章:微量元素新陈代谢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直接发育间接(变态)发育生物发生律有(无)性生殖自体受精第4章:自然分类法物种双名法第5章: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共生包囊伪足赤潮适应性应激性细胞内消化第6章:逆转弥散神经系统辐射对称消化循环腔共栖第7章:两侧对称皮肤肌肉囊中间(终末)寄主原肾管不完全消化道第8章:原体腔流体静力骨骼完全消化道移行泄殖腔孤雌生殖第9章:真体腔分节同律分节开式循环闭式循环后肾管机械消化血窦反射附肢疣足第10章:外套膜内骨骼外骨骼第11章:异律分节混合体腔关节马氏管(间接)变态发育第12章:后口动物脊索咽鳃裂背神经管逆行变态第13章:单循环卵生卵胎生假胎生侧线器官洄游第14章:不完全双循环休眠变温动物吞咽式呼吸第15章:槽生齿次生腭颊窝胸廓第16章:完全双循环迁徙早成雏晚成雏候鸟双重调节双重呼吸第17章:胎生胎盘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胼胝体异型齿第四部分:进化论同源器官同功器官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态位保护色拟态生物多样性解释名词参考答案l 微量元素:生物有机体内的一些元素,虽然含量低微,但却是有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这些元素称为…l 新陈代谢:指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l 分化:指生物体结构、功能的特殊化过程。

本质是特异蛋白质的合成l 组织:形态相似、功能相近或相关的细胞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团,称…l 器官: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即称为…l 系统:功能上联系密切的器官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称为…l 无性繁殖:凡不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或信息)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都属于…l 有性繁殖:凡涉及细胞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重组的繁殖方式l 自体受精:雌雄同体的动物,同一个体的生殖器官所产生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受精方式叫自体受精。

l 长生:生物体细胞数目和细胞体积增加的过程,即称为…l 发育:指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和成熟过程。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
2腔肠动物门各纲的异同
答:共同点:辐射对称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辐射对称,具两胚层,有组织分化,消化循环腔及网状神经系统,有刺细胞为本门的特点。
不同点:1、水螅纲:有水螅型和水母型即世代交替,水螅水母为小型水母,有缘膜,感觉器官为平衡囊,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2、钵水母纲: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常以幼虫形式出现,一般为大型水母、无缘膜,感觉器官为触手囊,结构较复杂,在胃囊内有胃丝,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3、珊瑚纲:只有水螅型,其结构较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和隔膜丝,生殖腺来自内胚层。
五、论述题 请简要说明昆虫对陆上生活的高度适应。
(1)昆虫具有几丁质外骨骼,并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能适应陆地生活。外骨骼也对昆虫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它防止外界的损伤及异物的侵入。外骨骼有许多内陷,形成所谓“内骨骼”,为肌肉的附着提供了支点。(2) 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摄食的部分,有触角一对,头部及其附肢形成变化不同的口器,与它们各种食性分不开。胸部是运动中心有3对强壮的步足和2对可飞翔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增加了它生存及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能更有效地逃避敌害。(3) 很小的体型。小型的身体对极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有利于隐藏、躲避侵害,被携带并进行传播扩散。(4)具完整而高效的空气呼吸器官即气管。有直接供应氧气给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和细胞。气管还可连接气囊,可以储藏较多的空气,以增加飞翔时的浮力。(5)消化系统发达,消化管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消化能力强,其中后肠的直肠垫能将食物残渣的水分及盐分进行重吸收,这对于生活在干燥条件下的昆虫尤为重要。6)排泄器为马氏管,与昆虫的排泄及体内渗透压的调节密切相关,以尿酸为排泄物以减少水分的丢失。7)有强大的横纹肌的肌肉系统。使昆虫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和飞翔能力。(8)具发达的神经系和感器。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周边神经系统。发达的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如触觉、听觉)、化学感受器(味觉、嗅觉)及光学感受器(视觉)。使之具有良好的接受刺激和神经传导及判断的能力。(9)强大的繁殖能力与较短的生活周期并产羊膜卵。昆虫具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且繁殖力较高,生活周期短,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眼或滞育,这些特性都有利于它的繁盛。10)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经历了卵、幼虫、蛹及成虫。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

动物学名词解释一 ,4页Microsoft Word 文档

动物学名词解释一 ,4页Microsoft Word 文档

动物学名词解释一【细胞器】也称“细胞器官”、“胞器”或“类器官”。

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小单位。

持严格观点的学者认为:只有外围具两套膜而又有一定的遗传独立性的构造(如线粒体、叶绿体)才算真正的细胞器。

持宽松观点的学者认为:微管、微丝、核糖体、鞭毛、纤毛和伪足等也是胞器。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

【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或非需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

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注:也有学者认为直到性成熟为止,本人赞同到衰老死亡。

) 【系统发育】亦称“种系发生”。

指整个生物界或某个生物类群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重演律】亦称“生物发生律”,由德国学者海克尔和弥勒提出,认为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按顺序重现其祖先系统发育的主要阶段。

【孢子】脱离母体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

【孢子生殖】亦称孢子增殖。

指部分原生动物的合子经过分裂依次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多个孢子、多个子孢子的繁殖方式。

如鸡球虫和疟原虫。

【配子生殖】通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即配子)融合后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两性配子的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称为同配;两性配子的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称为异配;两性配子的形状、大小和功能都完全不同的称为卵配。

卵配中大配子称为“卵(子)”,小配子称为“精子”。

【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

卵子不经受精而发育成子代的生殖方式。

如未受精的蜂卵可发育成雄蜂,夏季未受精的蚜虫卵可发育成雌性蚜虫。

【幼体生殖】亦称“童体生殖”。

幼年期动物体的卵细胞不经受精而发育成胚胎后产出体外。

如中华分支睾吸虫、三代虫。

【接合生殖】纤毛虫类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两个纤毛虫粘接后互相交换较小的雄性核与对方的雌性核融合成结合核,两虫体分开后各自以分裂法进行增殖。

【裂体生殖】 (1) 由亲体分裂成数部分,各部分分别发育成子体。

(2) 孢子虫的营养体细胞核重复分裂,形成一胞多核的裂殖体,然后细胞质也分裂到各个核的周围,并分别产生细胞膜,形成众多裂殖子,裂殖体破裂后放出裂殖子,这一过程也称为“复分裂”或“复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动物试题分类:学习题库2019.8.27 23:32 作者:静一| 评论:0 | 阅读:3617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生态幅:各种生物对生态因子(如温度)所能耐受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幅度称为生态幅。

2.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对环境条件(包括内、外环境)刺激所表现出的有利于自身生存和繁殖的可见动作或反应。

动物的吃、喝、跑、跳以及微小的动作变化,如竖耳、立毛等都是行为或行为的一部分。

3.逆行变态:某些动物(海鞘)由于适应固着生活身体失去了一些重要结构,使形体变得越来越简单,这样的变态称之为逆行变态。

4.生物群落:占据特定空间和时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和功能单位被称为群落。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方可以出现相似的群落。

5.仪式化格斗:仪式化格斗不是为了损伤或杀害对手,而是为了增强信号的效率。

由于这种格斗行为常有固定的行为序列,尤如遵循一定的规则,因此成为仪式化格斗。

1.模仿:是一种学习行为,是一个动物模仿另一个动物,间接获得经验的学习行为。

2.食物链:通过处于不同营养水平的生物之间的食物传递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链条式关系结构,称为食物链。

3.双重呼吸:鸟类由于具有发达的气囊与肺脏相结合,因此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肺脏内都进行气体交换,称之为双重呼吸。

4.鳍式:书面表达鳍的种类和鳍条数目的方式。

5.脊索:是一条纵贯躯体背部,在消化管之上,神经管之下,并与之平行的一条索状结构,起着支持身体的作用。

脊椎动物学习题库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一,名词解释1.脊索动物2,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5四足类6颌口类7逆行变态8无颌类9无头类10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12咽鳃裂13有头类14小肾囊15肝盲囊16背裂17脑眼18眼点第十五章圆口纲一,名词解释1.圆口动物2.囊鳃类第十六章鱼纲一,名词解释1.鳞式2齿3脂鳍4鳍脚5鳍式6洄游7生殖洄游8索饵洄游9越冬洄游10年轮11银膜第十七章两栖纲一,名词解释,1.吞咽时呼吸2幼态成熟3幼体生殖4原脑皮第十八章爬行纲一,名词解释1.次生腭2.胸腹式呼吸3.新脑皮4.犁鼻器5.封闭式盆骨6.卵胎生7.爬行动物8.羊膜卵9.尿囊10.蜕皮11.自残断尾现象12.毒牙13.潘式孔14.屪囊膀胱15.巩膜骨第十九章鸟纲一,名词解释1.鸟类2.瞬膜3.尾脂腺4.换羽5.综荐骨6.尾综骨7.开放式骨盆8.双重呼吸9.完全双循环10.巩膜骨11.栉膜12.双重调节13.腔上囊14.气囊15孵卵斑16.喉囊17.嘴甲18.翼镜19.常态足20.对趾足21.食丸22.并趾型23.前趾型24.离趾型25.占区26.窝卵数27.早成雏28.晚成雏29.迁徙30留鸟31候鸟32.旅鸟第二十章哺乳纲一,名词解释1.哺乳动物2.胎生3.妊娠4.无蜕膜胎盘5.蜕膜胎盘6.洞角7.实角8.胸廓9.硬腭10.隔肌11.口腔消化12.颊囊13.鲸须14异型齿15.再生齿16.高冠齿17.耳咽管18.会厌软骨19.食管沟20.乳糜管21.肺泡22.胼胝体23.活命中枢24.内分泌腺25.反馈26.褪黑激素27.重齿类28.硬皮动物29.回声定位第二十三章动物地理分布一,名词解释.1.生物圈2.活跃生物圈3.泛生物圈4.副生物圈5.动物栖息地6.分布区7.动物区系第二十二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同源器官2.同功器官3.痕迹器官4.小进化5.大进化6.线系进化7.线系8.时间钟9趋同进化10.平行进化11.停滞进化12.趋异进化13.适应辐射14.渐进模试15.断续模试16.灭绝17.种系发生18.进化树19.物种20. 亚种21.物种形成22.地理隔离23.生殖隔离24.季节隔离25.生态隔离26. 生物发生律一,名词解释1.脊索动物:在个体发育的全部过程或某哦一时期,具有极所,脊神经管和鳃裂的动物2.头索动物: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脊神经管和咽赛列三个主要特征,脊索纵轴身体权长,达到身体最前端,孤臣为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有明显头部和腹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而且脊柱是由许多脊椎骨连接而成,故称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在胚胎发育过程出现羊膜,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5.四足类:具有五指(趾)型附肢的脊椎动物6.颌口类;具有上,下颌的脊椎动物7.逆行变态: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8.无颌类;无上,下颌合成对附肢的脊椎动物.如圆口纲动物9.无头类:头脊动物因头部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感觉器官和脑的分化,又称无头类10.变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低,不能产生足够多热个量和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全,体温随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称为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由于代谢水平高,能产生足够的热量和体温条凝结机制完善,体温不随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也称内温动物12.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13.有头类:脊椎动物的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在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称有头类14.小肾囊:柄海鞘无专门的排泄器官,仅在肠附近有一对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称为小肾囊15.肝盲囊:文昌鱼的肠为一直管,向前伸出一盲囊,突出咽的左端,而称为肝盲囊,其功能分泌消化液,与脊椎动物的肝脏为同源器官16.背裂;文昌鱼神经管的背面并未完全愈合,尚留有一条裂隙称裂背17.脑眼;文昌鱼神经管上的黑色小点,为光线感受称为脑眼18.眼点:文昌鱼神经管前端的单个大鱼脑眼的色素点,无视觉作用第十五章一,名词解释1.圆口动物:又称无颌类,是无成对偶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2.囊鳃类:圆口纲动物呼吸系统由于具有独特的鳃囊结构,故又称囊鳃类.第十六章一,名词解释1.鳞式:硬骨鱼类鳞片的数目和排列方式,可用作分类鉴定特征,写法如下: 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数目/侧线下鳞数目2.迷齿:古总稽鱼类和两栖类及坚头类的牙齿,从横切面上看,珐琅质深如到齿质中形成复杂的迷路样式.3.脂鳍:有的鱼类在尾部背面的正中线生有一个由皮肤和脂肪构成的鳍,称为脂鳍.4..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交配器,是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的变形器官.5.鳍式:鳍的种类及鳍条数目的表达式.如鲤鱼为:D.Ⅱ,19-20;P.I,16-18;V.II,8-9;A.III,5-6;C.20-22.D.P.A.C,分别表示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罗马字代表硬棘的数目,阿拉伯字代表软鳍条数目.6.洄游:是指有些鱼类在一定时期,一一定的路线,成群结队地向一定的繁殖场,越冬场或肥育场作周期性的迁游,如大,小黄鱼等.7.越冬洄游:从产卵场或肥育场向越冬场的迁游.8.索饵洄游:鱼类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洄游.9.生殖洄游:以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进行的迁游.10.年轮:鱼体由于体内营养物质摄食状况不同呈现周期性有规律的生长,在鳞片表面留下鳞嵴变化痕迹,每年形成一个宽窄相间的生长带,即为年轮.11.银膜:鱼类眼球脉络膜层中所特有的一层银色薄膜,含有鸟粪素,可将射入眼球的微弱光线反射到视网膜上. 第十七章一,名词解释1.吞噬式呼吸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来完成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吞咽或呼吸.2.幼态成熟有些鲵螈类如山溪螈和滇池蝾螈等在性成熟和具有生殖能力时,仍保留幼体时期某些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幼态成熟.3.幼体生殖处于幼体时期的动物就能进行生殖的现象.4.原脑皮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皮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第十八章一,名词解释1.次生腭:指口腔顶壁的数块骨形成的水平分隔,爬行动物中以鳄类的次生腭最完整,作用是使内鼻孔后移,将鼻腔和口腔分开.2.胸腹式呼吸:借助于胸廓的扩张与缩小及腹壁肌肉运动完成呼吸的呼吸方式称腹胸式呼吸.3.新脑皮:大脑表层的锥体细胞聚集成神经细胞层.4.犁鼻器:位于鼻腔前下方,开口于口腔顶壁的1对盲囊状结构,内壁有嗅粘膜,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蛇类和蜥蜴类有发达的犁鼻器.5.封闭式骨盆;可骨和荐椎连接,左,右耻骨和坐骨联合,共同构成封闭式骨盒.6.卵胎生:某些鱼类和爬行类,受精卵留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发育,直至胚胎完成发育成为幼体时才产生,胚胎发育的营养来自卵黄.7.爬行动物:是指体被角质鳞或硬甲,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8.羊膜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羊膜的卵.9.鸟囊:胚胎发育过程中,自消化道后部发生的一个充当呼吸和排泄的器官.10.蜕皮;爬行动物的鲮被定期更换的现象.11.自残断尾现象:一些蜥蜴尾在遭受拉,压,挤等机械刺激时,附生在自残部位前后的尾肌分别向不同方向作强烈的不协调收缩,于是就会在尾椎骨的某个自残部位连同肌肉,皮肤一起断裂,这种现象就称自残断尾现象. 12.毒牙:是毒蛇前颌骨和上颌骨上的少数几枚特化的大牙,牙基部有排毒导管与毒腺相联.牙的表面有沟就称为沟牙,牙中央有管的称为管牙.13.潘氏孔:鳄类心脏的室间隔完整,在左右体动脉弓的基部里留有一个沟通2个心室的孔称潘氏孔.14.尿囊膀胱:羊膜动物的膀胱是由胚胎期的尿囊基部扩大而成的,因而成为尿囊膀胱.15.巩膜骨:爬行动物的眼球的巩膜中有一圈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小骨片称为巩膜骨.在鸟类中也有,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第十九章一,名词解释1.鸟类: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索动物.2.瞬膜:瞬膜是一种近于透明的膜,能在飞翔时遮覆眼球,以避免干燥气流和灰尘对眼睛的伤害.3.尾脂腺:是鸟类唯一的皮肤腺,能分泌油脂以保护羽毛不致变形,并可防水,故鸭雁等尾脂腺特别发达.4.换羽:鸟类的羽毛是定期更换,称为换羽.通常每年有2次换羽,繁殖结束后所换的新羽称冬羽,早春所换的新羽称夏羽或婚羽.5.综荐骨:是鸟类特有的结构,有后几枚胸椎,腰椎,荐椎和前几枚尾椎愈合而成,且与宽大的骨相愈合,使鸟类在地面步行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6.尾综骨:鸟类尾骨退化,最后几枚尾骨鱼合成一块尾综骨,一直呈扇形的尾羽.7.开放式骨盘(盆):鸟类耻骨退化,左右坐骨,耻骨不像其它陆生脊椎动物那样在腹中线处相汇合联结,而是一起向侧后方伸展,鱼产大型硬壳卵有关.8.双重呼吸:鸟类由于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相连以及肺由互相连通的三级支气管组成,呼吸一次,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与飞翔时耗氧量高相适应.9.完全双循环:自鸟类开始,心房与心室完全分隔,心脏分维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在肺循环和体循环途径中动脉血和经静脉血完全分开.提高了携带氧的能力.10.巩膜骨:是巩膜前壁内着生的一圈覆瓦状排列的环形骨片,构成眼球壁的坚强支架,是鸟在飞行时不致因大气流压力而使眼球变形.11.栉膜:是后眼房内的是神经经背方伸入一个具有色素的,多褶的和富有血管的结构,主要有营养视网膜的功能.12.双重调节(视觉):鸟类所特有,眼球的前巩膜角肌能改变角膜的屈度,后巩膜角肌能改变晶体的屈度.13.腔上囊:鸟类泄殖腔背方的特殊腺体,幼鸟发达,成体失去囊腔成为一个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腔上囊还被用作鉴定鸟类年龄的一种指标.14.气囊:鸟类的呼吸系统十分特化,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肺气管相通连,使鸟类具有双重呼吸,还可以避免内脏摩擦即起到冷却作用.鸟类的气囊一共有九个.15.孵卵斑:鸟类腹部的落区,与孵卵有密切关系,雌鸟在孵卵期间,腹部羽毛大量脱落,称孵卵斑.16.喉囊:鹈鹕的喉部皮肤膨大呈囊状,可以暂时存放捕获物,并有助于热天散发热量降温.17.嘴甲:雁形目鸟类嘴端加厚叫嘴甲,有保护作用.18.翼镜:绿翅鸭等鸟翼的飞羽上有发闪光的绿色,紫色或白色的斑块,称为翼镜.19.常态足:鸟的四趾为三前一后,这种足形称常态足,如雉鸡.20.对趾型:鸟类的四趾的2-3趾向前,1-4趾向后,称对趾型,如大杜鹃.21.食丸:猛禽在栖息地休息时,将所吞的入的鼠类,鸟类等不能消化的残团吐出来,这种残团叫做食丸,借此可分析鸟的食性.22.并趾型:像也鹰目鸟类那样,前趾基合并,称并趾型.23.前趾型:向雨燕目鸟类那样,后趾向前,基四趾均朝向前方,称前趾型.24.离趾型:雀形目鸟类的足趾3前1后,后趾与中趾等长,称离趾型.25.占区: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需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成为占区现象.所占的一块领地叫占区.26.窝卵数:每种鸟类在巢内所产满窝卵数目.27.早成雏:孵出时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的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待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如多数陆禽.28.晚成雏: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体表光裸或微具稀疏绒羽,眼不能睁开,需由亲鸟喂养.如雀形目及猛禽等.29.迁徙:迁徙是对改变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有定期,定向,集群等特点.30.留鸟:终年留居在出生地,不发生迁徙的鸟类,如麻雀.31.候鸟:在春秋两季,沿着固定的路线,往来与繁殖区和越冬区域之间,分为夏候鸟,冬候鸟.如家燕.32旅鸟:夏季在我国某地以北繁殖,冬季在我国某地以南越冬,仅在春秋两季节律性地从我国某地路过的鸟类.如极北柳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