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史

合集下载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西方钢琴艺术史复习题

填空:1、归纳来说,钢琴艺术史是由人、琴、乐三个方面构成。

2、古钢琴有两种,分别是楔槌键琴和羽管键琴。

3、1826 年,英国制琴师亨利·帕普创用了毛毡包裹木芯的钢琴琴槌。

4、跟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主义的形成,钢琴音乐进入了它的鼎盛期间。

5、15 世纪中期德国慕尼黑弗罗恩教堂着名的管风琴家康拉德·保曼把管风琴音乐风格推向成熟的阶段。

6、约·塞·巴赫的 48 首《均匀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圣经”。

7、 1850 年,德国制琴师海因里希·斯坦威移居美国,1853年在纽约创办斯坦威父子企业,融各国制琴师成就为一身,达成了现代钢琴构造的原形。

8、约·克·巴赫(伦敦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

9、C·P·E 巴赫被称为柏林巴赫或汉堡巴赫,以他的理论着作《论键盘乐器演奏艺术》为代表,他初次成立了一套完好的相关钢琴演奏的理论系统。

10、钢琴原名“piano forte” ,意为“轻重琴”,取弹奏者可用手指弹出轻重音之意。

11、 1709 年,意大利国人克里斯托福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

12、键盘乐器依据发音原理可分为靠空气振动发音的管乐性键盘乐器和靠琴弦振动发音的弦乐性键盘乐器。

13、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14、当前生界上可以见到的最早的管风琴乐谱是作于1350 年的英国的罗伯特桥古手本手稿。

15、前奏曲是键盘乐离开声乐形式的第一种独立体裁。

16、 F·库普兰于 1716 年第一版的名着《羽管键琴的演奏艺术》是历史上对于键盘乐器演奏艺术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着作。

17、古组曲一般包含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和吉格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8、D·斯卡拉蒂一世共创作了555 首古钢琴奏鸣曲。

19、18 世纪中叶,拥有代表性的音乐风格有华美风格和感情风格。

钢琴艺术史-巴托克

钢琴艺术史-巴托克

钢琴艺术史:巴托克巴托克,(Bela Bartok,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学家。

巴托克主要作品有:钢琴曲,小曲14首,OP.6,Sz38;《献给孩子们》4集,Sz42,85首;《粗野的快板》Sz49;《罗马尼亚民间舞曲》Sz56;《匈牙利农民歌曲十五首》Sz71;奏鸣曲Sz80。

钢琴协奏曲3首,第一. Sz83;第二.Sz95;第三.Sz119等等。

巴托克是匈牙利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新民族乐派作曲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大的一位。

钢琴作品在他全部的器乐作品中不仅占有最大比重,而且贯穿他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风格也有所变化。

他一生创作的30多首钢琴作品几乎都与马尔加半岛的民谣有关,匈牙利民族音乐的语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他大部分的作品中。

巴托克早期的创作,主要着眼于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其中很多都是为儿童而写。

如《献给孩子们》,共收有85首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民谣。

在其中,他创造了特有的和声体系“音轴和声”和双重及多重调式,采用不协和音作为和声基础以适应不能纳入大小调体系的旋律需要。

巴托克就是以儿童为起点,发展起后来的作曲技法的。

《献给孩子们》开拓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同巴赫的《安娜•玛格达连娜笔记》以及舒曼的《少年钢琴曲集》齐名。

巴托克的《钢琴小曲14首》(作品6号)由一首首独立的小曲组成的试探性的乐曲,其中双调性、线性对位和包含4个以上的不同音的和弦等等,对他未来风格的发展有举重若轻的影响。

接下来巴托克的较为著名的钢琴曲有,《小奏鸣曲》、《罗马尼亚圣诞颂歌》、《组曲》、《6首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其中的《组曲》(作品14号)与巴托克其他众多的钢琴曲风格不同,未直接运用民间素材,而只是运用舞曲风格的节奏和主题音阶等,来渲染民族的色彩感。

《组曲》也标志着巴托克在新的作曲技法上的成熟。

巴托克的钢琴曲《即兴曲》(作品20号)也是值得注意的作品。

这部乐曲的标题应该是《匈牙利农民歌曲变奏曲》,但就变奏曲的技巧和旋律来说,与西欧音乐相当接近。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

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脉络2010/8?文艺争鸣?艺术史中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有学者曾定论,中国可考的音乐文化历史至少有八千多年。

众所周知,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青铜器的乐器。

西周时期,我国使用的乐器已达到70余种。

(1)到了春秋时期,音乐真正被赋予“礼乐”的含义,孔子就曾将其列入“六艺”之一。

说到乐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首先是本土乐器,如琵琶、古琴、笛、箫等等,随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乐器的种类和样式得到不断变化和丰富。

钢琴的前身源于1404年欧洲的拔弦古钢琴,当时的钢琴结构较为简单,音律也相对单一。

世界上第一台钢琴,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B?cristoforo)于1710年前后在佛罗伦萨制造出来,当时取名为“弱和强”(Pianoeforte),中文称之为钢琴。

1811年,伦敦牛津大学的钢琴制造商把水平式的琴弦和敲弦装置改为竖式,制成了第一架立式钢琴,1830年以后,又不断有人对钢琴的构造、音调的强度、操纵的速度改进,使钢琴品种、形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钢琴由于其优良全面的性能、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广泛的用途,在音乐演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各种音乐形式中都得以广泛应用,历来备受音乐人士的青睐与喜爱。

辛丰年先生就曾在《钢琴文化300年》中的写道:“在所有乐器中,钢琴最像机器。

它简直就是一种机器,人用手操作的机器。

其尊容谈不上优美,故此画家们很少让它入画。

然而人机结合,人机相遇,它忽地灵通了!能弹贝多芬,如哲人之沉思雄辩;弹肖邦,如吟诗;弹德彪西,如作画。

它竟兼有了诗人、画家、哲人、鼓动家的功能。

19世纪:钢琴始入中国中国的钢琴艺术始于明末清初。

此时,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始踏入东土,将西方的文化带回中国,欧洲古钢琴也随之传播到中国。

有记载表明,第一架在中国出现的古钢琴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为贡品献给明神宗的,当时称之为“西洋铁丝琴”。

钢琴艺术史课程学习有感

钢琴艺术史课程学习有感

钢琴艺术史课程学习有感钢琴艺术史原先是为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

其授课目的与任务:一方面要使学生初步掌握钢琴艺术历史发展的过程,从中较全面的获得有关钢琴、钢琴音乐作曲家及钢琴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于加强学生对钢琴作品的欣赏能力,并在欣赏过程中增强他们对钢琴演奏家及其演奏风格等方面的认识与了解。

我通过钢琴艺术史的学习使我更加了解钢琴这件乐器的发展史,让我更加热爱钢琴艺术。

了解了历史上著名的钢琴家,犹如亲身经历一般,体会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乐趣。

这项课程授课方式为大班授课,并配以文字教材的阅读《西方钢琴音乐概论》,授课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第四部分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虽然浪漫主义时期的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等作曲家的创作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精神、典型的创作手法却具有某种共同性,充分地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总体风格。

这一时期钢琴演奏技巧发展与作曲技术改进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要求,形成了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最大动力。

充斥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技术为上的风尚也产生过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从钢琴艺术历史演进看,技术因素的强化,却促使钢琴制造者对近代钢琴从多方面不断地改进,为后来钢琴音乐表现的飞跃奠定了基础随着西方音乐史上浪漫乐派的形成,钢琴音乐也进入了其鼎盛的发展时期。

影响钢琴艺术发展的因素来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乐器制作工艺获得了较大改进,制作技术越来越规范,并逐渐趋于完善。

并且涌现出了大批专门制造音乐会演奏用琴的钢琴制造商,如格拉夫、施特顿希尔、布罗德伍德、伯森多幅、普莱耶尔、埃拉尔、斯坦威等,致使欧洲人的音乐生活中,钢琴的地位日益见长,独奏音乐会频繁举行,社会文化生活中,对钢琴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而,涌现出了大量的以钢琴演奏为生的艺术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发展一大亮点。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钢琴演奏技术也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炫为导向的多种演奏风格派别,预示着$% 世纪以此为特性的演奏流派纷呈局面的到来。

钢琴艺术史与作品欣赏

钢琴艺术史与作品欣赏

钢琴艺术史与作品欣赏
钢琴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植根和文化影响的乐器,它自诞生以来伴随着各种音乐创作和表演发展,成为了数百年来世界音乐的一大特色。

本文将分别介绍钢琴艺术史的发展轨迹和一些不可错过的钢琴作品欣赏。

钢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的表皮钢琴由于发声方便和可调整的音高而得到普及。

到了18世纪,钢琴制造技术不断进步,音色清晰明亮,音量较大,并渐渐从教育场所走向演奏舞台。

19世纪是钢琴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重要的独奏和合奏乐器,同时也影响了歌曲、歌剧和交响乐的演奏和创作。

在钢琴作品欣赏方面,音乐史上永远无法遗忘经典作品贡献的人物。

比如德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贝多芬,他的《月光奏鸣曲》和《命运交响曲》极具感染力;法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肖邦的作品里有《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夜曲》;俄罗斯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堪称经典之作。

此外,还有它们的后继者,代表观念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如克利斯特·佩特·夸特的《匈牙利迷幻曲》和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这些作品简洁明了、旋律动听,具有非常高的演奏难度的同时又极富情感。

总的来说,钢琴艺术史已经贯穿了几百年,创作和演奏都不断得到了改进和创新。

不同风格和作品的存在凸显了它所能承载的文化和
情感的丰富性,钢琴在它的美丽和复杂性上比其他的乐器有着巨大的优势。

学习如何玩钢琴、欣赏经典和现代的作品和表演,使人们不仅能够拓展知识、促进个人成长,更能够在享受艺术之中更加丰富和美好的生活。

钢琴的发展史

钢琴的发展史

钢琴的发展史
钢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以下是钢琴的发展史:
1. 1709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贝克斯在佛罗伦萨制造出第一架钢琴,它被称为“福音书”钢琴。

2. 1711年,德国人巴赫演奏了贝克斯的钢琴,并成为钢琴的早期拥护者。

3. 1730年代,德国钢琴制造商弗朗茨·恩斯特·沙夫制造出了一种称为“拨弦钢琴”的新型钢琴,这使得演奏者可以用更轻的力量轻松地播放音符。

4. 1770年,意大利人巴托罗梅奥·卡瓦利所制造的钢琴变得更加精密,它的键盘变得更加灵敏,并引入了独立的踏板。

5. 1811年,英国钢琴制造商约翰·布罗德伍德制造出了第一批可重复使用的踏板,这意味着演奏者可以在不影响乐曲演奏的情况下连续按住踏板。

6. 1820年,德国人塞巴斯蒂安·厄尔德曼制造出了第一批三踏板的钢琴,这使得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音色来实现更丰富的音乐效果。

7. 在19世纪后期,钢琴正在逐渐变得流行,并在欧洲和美国迅速发展。

8. 20世纪,钢琴制造商开始使用新材料和技术,如钨钢线,电子传感器和数字化技术来改进和扩展钢琴的声音和功能。

9. 如今,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钢琴制造商,如斯坦威,钢铁琴,雅马哈,卡西欧等,他们不断创新,开发新型钢琴,满足音乐家的需求。

钢琴艺术的历史:黄金300年(上)

钢琴艺术的历史:黄金300年(上)

钢琴艺术的历史:黄金300年(上)一句话一个作曲家,一句话一个作品,超简明的钢琴艺术史现代钢琴的黄金年代始于西方音乐的古典主义时期。

巴赫的儿子之一,被人们称为“汉堡巴赫”的C.P.E·巴赫是整个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

【音乐】巴赫,卡尔: A大调键盘奏鸣曲Wq.70/1, H.133 第二乐章(管风琴演奏)C.P.E·巴赫写得最成功的是他键盘奏鸣曲的慢板乐章,充满了优美如歌的旋律和宣叙性乐句。

海顿是“汉堡巴赫”的直接继承者,其钢琴音乐明朗乐观、富有幽默感和民间气息。

莫扎特在钢琴上创作进行了很大创新:在其钢琴协奏曲中,钢琴与乐队之间既有对比又有配合,生动细腻又充满戏剧性。

【音乐】莫扎特: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中期协奏曲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最令人印象深刻,既像根据歌剧咏叹调而改写的精致器乐曲,有昭示了19世纪的浪漫气息。

贝多芬让钢琴获得了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其情感表现的幅度使当时的人们感到震惊。

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被誉为钢琴音乐“新约全书”。

【视频】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巴伦博伊姆)《f小调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自认为最好的一首,“热情”的名称为出版商所起,在第一乐章可以听到严峻的悲剧性的主部主题和抒情宽广的副部主题所占开的斗争,这种戏剧对比和主题矛盾冲突是贝多芬中期风格的主要特征。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形成的同时,钢琴音乐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旅居法国的波兰钢琴家肖邦,钢琴音乐创作涉及的内容和体裁十分广泛,作品侧重树立民族史诗气质。

【音乐】肖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Op. 66 (阿劳演奏)肖邦一共写了四首即兴曲,其中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号,遗作,当时还没有名称,曲名《幻想即兴曲》是后人所命名)最为著名。

这首作品在演奏方面难度极大,内容深奥且富于幻想。

这是肖邦二十四岁时(1834年)的作品,却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在乐谱夹内被后人发现,于 1855年出版。

钢琴艺术史(定稿)

钢琴艺术史(定稿)

课程名称:《钢琴艺术史》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任课教师:**2007—2008学年第1学期粘贴教学日历欣赏:快乐的铁匠,这是亨亨德尔的风格结构是多元性的,有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音乐成分,和声属于自然音阶性质,转调较少,节奏注重强音,使人容易了解,并常用对比色彩.旋律具有歌唱性,乐句一般比巴赫的乐句长,乐曲中最后的终止式常在一休止后出现。

弹奏其作品时要注意声部线条的清晰,音阶的流畅。

、斯卡拉蒂朱塞佩.多梅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意大利古钢琴作曲家,斯卡拉蒂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羽管键琴曲的创作,他所作羽管键琴曲一律短小扼要,各种节奏手法和表现手法层出不穷。

斯卡拉蒂一生中共作有550首键盘奏鸣曲,这些乐曲生动反映了当时西班牙宫廷和民间的生活面貌,在风格、音乐发展手段及键盘技巧方面扩展了键盘音乐的形式,成为传世经典。

欣赏:《d小调奏鸣曲》欣赏:《d小调奏鸣曲》斯卡拉蒂的音乐风格属于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转变的的过渡时期——洛可可音乐风格。

这一时期音乐的装饰音较多,要求音乐有精雕细刻和华丽的装饰。

斯卡拉蒂的作品复调不多,显示了浓厚的主调音乐要素,着重于幻想,尽量发挥键盘技巧的可能性,有很多键盘演奏的新技巧,对钢琴演奏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课后总结教学过程 海顿一生共写作了52首键盘奏鸣曲,出版42首。

他对钢琴文献贡献最大的是在奏鸣曲中确立了以短小动机加以动力性展开的奏鸣性发展原则。

海顿钢琴奏鸣曲创作的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1767年前)共16首奏鸣曲,全部采用大调,有一系列主题,不平衡的乐句。

代表作品是:G 大调奏鸣曲,(Hob ·XVI/11)2、第二阶段(1767—1774)已得到完善的古典乐派奏鸣曲式,共10首奏鸣曲。

这一阶段的作品由戏剧的对比。

代表作为:Hob ·XVI/20,c 小调3、第三阶段(1774—1884)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鼎盛时期,共21首。

偏重抒情装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克利斯托弗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2.管风琴是键盘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两千多年历史;3.古钢琴有两种①楔缒键琴(Clavichord),羽管键琴(Harpsichord);4.钢琴原名“pianoforte”;5.巴洛克即“畸形的珍珠“;6.约克巴赫是世界上第一个用钢琴开音乐会的人;7.海顿生于1732年,奥地利作曲家,早期奏鸣曲最初被他自己称为《帕蒂塔》或者《嬉游曲》主要受格奥尔格·克里斯托弗·瓦根塞尔和卡·菲·埃·巴赫的影响;早期的第二段奏鸣曲在风格上臂第一阶段明显成熟,可以从第二十九首降E大调(Hob.XV1/45)和第三十首D大调(Hob.XV1/19)中看出;8.穆·克莱门第:意大利钢琴作曲家、演奏家兼教育家,“近代钢琴演奏之父“;1817年《艺术津梁》又译《名手之道》。

9.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伴奏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钢琴部分超越了伴奏的功能,与人声及诗歌三者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①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15—1818年,共7首;②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23—1826年,共5首;③晚期创作于1828年,3首。

10.1822年大型钢琴曲《流浪者幻想曲》(D.769 op.15)’11.舒伯特钢琴小品包括舞曲、即兴曲、瞬间音乐等12.舒曼的主要钢琴作品:《阿贝格变奏曲》作品1号,1831年;《蝴蝶》作品2号,1830/31;《狂欢节》作品9号,1834/35;《升f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1号,1835年;《交响练习曲》作品13好,1834年;《童年情景》作品15号,1838年;《a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54号,1841—1845,这是舒曼婚后写的意义最重大的钢琴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钢琴协奏曲13.肖邦的音乐节奏鲜明有力,但又及其灵活,“自由速度“作品:《圆舞曲》、《玛祖卡舞曲》、《前奏曲》、《升f小调波罗乃兹》;①夜曲是肖邦创作体裁中最为内向的一种,②叙事曲体裁来自民间诗歌和文学,早期第一首作品23号,中期第二首作品38号,晚期第四首作品52、第三首作品47号14.李斯特1848—1861年《旅行年代》,①钢琴练习曲:1826—1852年间《12首超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和1848年《3首音乐会练习曲》第一首“悲伤“、第二首”轻盈“、第三首”叹息“;1861年《2首音乐会练习曲》分别是”森林的呼啸“和”侏儒之舞“;②匈牙利狂想曲19首;③旅行年代:他在各国旅行的年代里写下了26首钢琴音乐的诗篇汇成3集,《在瑞士》、《在意大利》、《在罗马》;《裴特拉练克十四行诗》、《但丁诗读后—幻想曲型的奏鸣曲》;④钢琴改编曲:有贝多芬和柏辽兹的交响乐,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贝里尼的歌剧《诺尔玛》,威尔第的歌剧《弄成》和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以及舒伯特和舒曼的艺术歌曲等,既起了推广名曲的作用,有拓展了钢琴的表现力。

15.法国民族乐派:弗朗克、圣桑《天鹅》16.加布里埃·福雷:13首船歌构成了他钢琴创作的核心17.德彪西钢琴创作:《贝加莫组曲》、《意象集》1905—1907、《儿童园地》1909钢琴组曲、《24首钢琴前奏曲》18.20世纪的钢琴音乐可分为:①1920年之前的浪漫主义民族乐派的延续以及印象主义音乐;②1920—1950年之间的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民族乐派;③1950年以后的先锋派音乐。

19.巴托克是匈牙利当地最杰出的音乐家,也是新民族乐派作曲家中对钢琴音乐贡献最伟大的一位。

20.奥列维埃·梅西昂:《圣婴二十默想》21.约翰·凯奇:“钢琴曲“《四分三十三秒》1.,论述第一题:1300—1750年键盘音乐的发展状况?①中世纪后期的键盘音乐:最早的管风琴谱是作于1350年的英国罗伯特桥古抄本手稿,键盘音乐在它的襁褓时期还没有自己独立的键盘语汇只能依附雨声乐形式;1432年的管风琴乐谱手稿,依旧是古老的两声部形式;15世纪管风琴音乐家们终于创造出一种不依附于声乐形式的键盘乐形式—前奏曲;15世纪后期键盘音乐进去了三声部时代,还显示出它作为复调性音乐的重要性;②文艺复兴时期的键盘音乐:16世纪的管风琴进入装有音栓的时代,乐器的表现力比中世纪大为丰富,为管风琴音乐体那股了物质前提;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被称为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一盛期”以维吉那琴乐派代表,人物威廉拜德;③巴洛克前半期的键盘音乐:主要体现在意大利、德国和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1643—1751)法国羽管键琴音乐的繁荣时期是钢琴艺术史上的“古钢琴第二盛期”;④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管风琴音乐在德国进入黄金时代。

德国出现了三种流派以维也纳和慕尼黑作曲家为主的男的乐派、以汉堡和吕贝克为中心的北德乐派和以纽伦堡即图林根地区组成的中德乐派。

2.简述约塞巴赫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巴赫(1685—1750)代表这键盘复调音乐长期演进的终点,将复调音乐推向最高峰,巴赫出生于德国北部爱森纳赫市;①《十五首二声部创意曲集》和十五首三声部创意曲集》,作于1720----1723年之间;②,《英国组曲》六套和《法国组曲》六套,是巴赫在寇顿时期1722年左右写下的世俗性舞曲组曲;③《帕蒂塔》共六套(BWV825---830)又名《德国组曲》1726----1731年创作;④《平均律钢琴曲集》(The Well-Tampered Clavier)被誉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圣经”;⑤《意大利协奏曲》1734年;⑥《哥尔德堡变奏曲》1742年晚期杰作,由主题和30个变奏组成。

3 .贝多芬钢琴作品创作历程及其成就:①第一期1794—1800年,写有13首钢琴奏鸣曲,包括:作品49号之一、二,作品2号之一、二、三,作品7号,作品10号之一、二、三,作品13号,作品14号之一、二,作品第22号。

;贝多芬早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近一半都有四个乐章,而不是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常用的三个乐章。

1801—1814年为贝多芬钢琴创作的第二期。

写下的奏鸣曲共有14首,包括:作品26号,作品27号之一、二;作品31号之123,作品53,54,57,78,79,81a,90号,贝多芬在第二时期的钢琴奏鸣曲中,进一步拜托了旧有形式的束缚和传统手法的影响,从情感内容出发,对古典奏鸣曲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②第二期最主要的作品《‘黎明’奏鸣曲》[作品53号],《‘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达到了他钢琴创作的顶峰。

③第三期的钢琴奏鸣曲数量虽然不多,只有5首,这5首奏鸣曲包括作品101,106,109,110,111号。

这一期作品中的大部分都不像早期那样感情激烈和充满矛盾对比了,不再以猛冲猛打的姿态出现。

钢琴变奏曲,编号W0063~66从1802年,贝多芬创作的变奏曲多半采用的自己原创的主题,作品《降E大调“英雄”变奏曲》作品35号,1806年《C小调32变奏曲》①有5首《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号写于1795年,《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9号,1800年《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1805—1806年《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号,1808—1809年《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号73;贝多芬介绍了钢琴艺术史上光辉的古典时期,同时又开辟了通往浪漫时期的道路。

传统形式是枷锁被冲破,新的钢琴音响得以重建,一个激情奔流的时代,一个洋溢着诗意与幻想的境地即将出现。

4.俄罗斯的名族乐派作曲家以及作品创作:①米利·巴拉基列夫是俄罗斯“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1869年《伊斯拉美》;②穆索尔斯基1874年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

③彼得·柴科夫斯基作品《四季》《杜姆卡》《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23号。

④安东·鲁宾斯坦是“俄斯音乐协会”和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创办人。

⑤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幻想集曲》作品3号,《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8号,《第二感情协奏曲》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第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⑥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有钢琴小品和钢琴奏鸣曲10首。

简答题1.莫扎特的钢琴作品:六首《家乡奏鸣曲》[KV.279—284],两首《曼海姆奏鸣曲》[KV.309,KV.311]写于1777,五首《巴黎奏鸣曲》[KV.310,K.330—K.333]写于1778年旅行巴黎期间。

《c小调幻想奏鸣曲》[KV.475,KV457]写于1784—1785年的维也纳时期。

四首《晚期奏鸣曲》[KV.533/494,KV.545,KV.570,KV.576]写于1788—1789年维也纳时期。

1789年波茨坦作的《D大调变奏曲》[KV.573]主题取自迪波尔的《小步舞曲》,属于莫扎特钢琴变奏曲最优秀之列。

莫扎特一生共写下27首钢琴协奏曲,其中大半是在他创作上最成熟的时期—维也纳的10年中完成的。

莫扎特的演奏风格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著称,音色透明清晰,旋律富有歌唱性。

2 .《帕蒂塔》的简介《帕蒂塔》[Partita,共六套],《帕蒂塔》又名《德国组曲》德国的古钢琴组曲在18世纪受到意大利的影响,形式日趋自由,主调因素增强,风格轻松明快。

巴赫1726—1731年在莱比锡期间写的六套《帕蒂塔》中表现尤为明显。

《帕蒂塔》是意大利语组曲的意思,表明这部组曲集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

《帕蒂塔》在结构上则较大胆地突破了传统。

在创作手法上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应用较透明的二声部织体,增强了主调和声因素。

六套组曲的形式前奏曲—阿勒芒德—库朗特—萨拉班德—任选舞曲—吉格的形式,任选舞曲之外还插入了歌曲,回旋曲,随想曲等非舞蹈性乐曲,《帕蒂塔》是巴赫最成熟的作品之一。

3 .门德尔松《无词歌》:门德尔松是一位浪漫主义钢琴作曲家,他创作的主要体裁是钢琴小品.《无词歌》是门德尔松首创的钢琴小品体裁,为钢琴特性小曲开辟了新的蹊径.《无词歌》共48首,分为八集,每集包含6首.《无词歌》中的一首首小品短小精致,情感真挚纯朴,具有深厚的生活风格基础,往往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来进行抒情写意,极富标题性和歌唱性.其中,“猎歌”“春之歌”“威尼斯船歌”“纺织歌”等都是《无词歌》中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4 .西班牙民族乐派主要作曲家简介: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是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阿尔贝尼斯写过300多首钢琴作品,多半以组曲的形式出现.其中《旅途回忆》《西班牙》《12首特写小品》《西班牙之歌》《西班牙组曲》和《伊比利亚》最为著名.恩里克·格拉那多斯是与阿尔贝尼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西班牙民族乐派重要的代表者.格拉那多斯的作品富于浓郁的西班牙民族色彩,同时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12首西班牙舞曲集》和《戈雅之画》是他的钢琴代表作.5 .拉威尔的钢琴创作:拉威尔早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00-1911年间写的作品,主要有:《水的嬉戏》《小奏鸣曲》钢琴组曲《镜子》《夜之幽灵》,拉威尔后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11-1931年间写的作品,主要有:《高贵而感伤的圆舞曲》《库泊兰之墓》《G大调钢琴协奏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6 .斯卡拉蒂奏鸣曲:①斯卡拉蒂对键盘艺术的巨大贡献全部凝聚在他的555首古钢琴奏鸣曲中.这些作品都是二部曲式的单乐章乐曲.乐曲像巴洛克组曲中的舞曲乐章一样,分为前后两个短小精致的部分,两段各自重复一次.②第一部分一般有两个不同性质的音乐素材,甚至在有些曲子中,已可较明显地看到对比的主部和副部以及奏鸣曲式的调性关系.如K.29D大调奏鸣曲.第二部分往往是第一部分的素材在近关系调上的模仿、发展,或是由此派生出来的新曲调.第一部分通常从主调走向属调或关系大调,第二部分则从属调或关系大调回归到主调.在有些曲子中已有了奏鸣曲式展开部和再现部的雏型.如K.159C大调奏鸣曲.③斯卡拉蒂凭籍他大胆自由的想象力,在他五百余首奏鸣曲中,塑造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形象.④柯式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权威版本,柯克帕特里克按年代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