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

合集下载

高中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地形剖面图

高中区域地理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与地形剖面图
公路、 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
铁路线 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 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
线路 势使水自流
输油 管线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农业生 产布局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5)看特殊:几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如辛地;两条数值不等 的等值线中间出现闭合等值线,应遵循 “___大__于__大__的__,__小__于__小__的____”的判读原则来确定其海拔,如图 中壬地海拔 0 米<H 壬<100 米,癸地海拔 200 米<H 癸<300 米。
3.地形剖面图 (1)特点:可直观显示出某条剖面线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状 况。 (2)应用示例:图中沿 AB 剖面线的地势变化状况是地势先升高、 后降低,在盆地底部向 B 地势又是先升高再降低。
间,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100 米)
特征
含义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__闭__合___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 图上完全呈现出来(如图中等高线 C)
一般不相交,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陡崖处,等高线可以
重叠为陡崖 __重__合___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__陡__缓___,两条等高线之间 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___缓____;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1.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
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 一地的绝对高度,计算两地的相
形判读及计算。
对高度。
2.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河流 流向、气候特征。
2.能够利用等高线地形图,描
述地形特征。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高中地理核心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和基本地形类型的判断1.判断地形部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和延伸方向、数值大小,可判断出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如下图所示:2.判断基本地形类型二、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和数值判断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 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n-1)d≤ΔH<(n+1)d。

(2)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4.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

(2)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5.判断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时会出现局部的闭合区域,可依据“大于大值,小于小值”规律来判断。

例: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较低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图中A区域海拔低于300米,高于200米,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较高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丘,如图中B区域海拔高于400米(低于500米),为小山丘。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B)(含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B)(含解析)

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B)(含解析)2024届新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02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B)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该岛()A.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B.降水季节变化小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D.位于热带草原带2.该岛南北距离大约()A.3.7千米B.2.5千米C.1.85千米D.0.7千米五一假期,几位同学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理研学。

下图为研学地点地形示意图,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最适宜攀岩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B.④C.⑤D.⑥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③地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④地山顶远眺,可看到①处居民点C.②处居民点与④地山峰的最大高差可能达到590mD.③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6.该地区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洼多河流B.黄土疏松多沟壑C.降水持续多暴雨D.山高谷深多植被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多,推测该地貌类型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A.火山口火山活动形成B.天坑流水溶蚀塌陷形成C.断块山岩层断裂错动形成D.陨石坑陨石撞击形成8.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平台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105米B.125米C.85米D.60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表示某岩层顶部距离地表上某一水平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A.80米B.100米C.120米D.140米10.与沿M—N线大致相符的剖面图是()A. B.C. D.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B【解析】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2】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②线路。

【考点】该题考查泥石流形成和灾害中的自救。

2.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B【解析】泥石流形成于山谷中,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B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故可能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2】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泥石流发生于山谷之中,故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而针对泥石流的逃生路线则应沿着山坡向高处跑,故应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生即②线路。

【考点】该题考查泥石流形成和灾害中的自救。

3.(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下表为R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表二)(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4分)(2)图甲中R河西岸沼泽广布,试分析其成因。

(4分)(3)R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丙处的气温为15°C,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的海拔一定为400米B.乙处的气温可能是16.2°CC.丙处适宜建设野营地、居民区D.丁处不可能有河流发育【答案】D【解析】读图,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规律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所以甲地的海拔可能是400米,也可能是500米,A错。

材料所述,丙处气温为15°C,乙地海拔比丙地高,气温要比丙处低,B错。

根据等高线弯曲方向,丙处为山谷最低处,可能有河流形成,不适宜野营或居住,C错。

根据等高线弯曲判断,丁处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D对。

【2】图中①②之间的温差可能是A.2.6°C B.3.8°C C.4.8°C D.2.4°C【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数值,求出①地海拔在800-900米,②地海拔在200-300米,两地之间的高差约是500-700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所以两地的温差约是3-4.2°C,所以B 对,A、C、D错。

【考点】等值线图的判读,温差、高差的计算。

2.下图是我国某地大桃产区,每年当地都举办桃花节,金秋采摘节。

该地区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独立水系,周围群山储藏着大量富钾火山岩。

该地大桃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口味最佳。

桃耐旱力强,在平地、山地、沙地均可栽培。

据此回答下题。

【1】该地区发展大桃生产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不正确的是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

B.该地是独立水系,水质好,无污染,属于内流区域。

C.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D.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A正确。

该地是独立水系,工业少,水质好,无污染,但是不属于内流区域,属于外流区域,B不正确。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
A.① B.②
C.③
D.④
6.降落到 P 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
A.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北方 解析:第 5 题,据题意可将图中 a 点、b 点、c 点分别用
平滑曲线相连,即可得普通等高线地形图,①处等高线最
稀,坡度最缓。第 6 题,由上题可知,坡面水流方向应与
其最近的等高线垂直,由高值处指向低值处,结合图中的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等因素。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6 ℃ /100 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 界高于阴坡。
4.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路线①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
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
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
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
缓,故选 C。
答案:C
(2015·福建高考·节选)图 2 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 1 中广袤草 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A.位于甲地的缆车站
() B.位于乙地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 解析
(2016·西安十校月考)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 中的山脊或山谷,点 a、b、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 900 m、600 m、 300 m。读图回答 5~6 题。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1.读某内陆国家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约占该国面积4/5的地形为()A.平原和盆地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丘陵D.丘陵和盆地【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故该国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2】该国的农田应主要分布在()A.中部和西北部B.中部和南部C.中部和东北部D.北部和西部【答案】D【解析】农田应该分布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图中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发展农业。

【3】该国灌溉农田的水源量相对较大的时期在()A.夏季和秋季B.冬季和春季C.春季和夏季D.秋季和冬季【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该国为内陆国家,降水量少,气候比较干旱,作物的播种期和生长期需水量较大,需要引水灌溉,即为春季和夏季。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判断和农田分布等。

2.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

(4分)(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6分)【答案】(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4分)(2)特点:西部沿海分布,(中)东部沿河流分布(2分) 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例及河流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从图上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带和中部沿河地带,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也比较便利。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特征和聚落分布。

3.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该河开发漂流旅游项目,那么漂流的出发地应设在()A.a区B.d区C.e区D.g区【答案】A【解析】河流分布于山谷地区,即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且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由此可知,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纬度位置B.离海的距离C.地形D.植被【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L降水量多,为迎风坡,R地降水少,在河谷内,为背风坡。

导致L与R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海区属于印度洋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答案】D【解析】通过经纬网判读,该区域为巴勒斯坦地区,M海区为地中海,属大西洋。

Q湖是死海,世界上最深的湖是贝加尔湖。

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地理。

2.(28分)读两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6月3日,阳光明媚,东南风3~4级。

湛江一中高二级学生集体到“玄泰景区”旅游。

材料二:“玄泰景区”略图。

(图中等高线单位是m,①②③代表三座古寺)(1)全体学生相约在玄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填数字代码)。

之后开始爬山活动,最后登上C所在的位置,C的海拔高度为多米。

汇合的古寺和C地之间的温差大于℃小于℃。

(8分)(2)当天第二项活动是乘船游览玄湖风光,有两个方案:甲方案(从A到B),乙方案(从B到A),都是直线航行。

哪个方案更快?;理由是:(6分)(3)若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泰河上游b“漂流”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从落差、流速等角度分析)(8分)(4)在图中D处拟建—水坝(如图:“‖”),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填数字代码),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答案】(1)① 900 4.2 5.4 (每空2分,共8分)(2)甲(2分)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4分)(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河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某校地理小组的同学进行野外考察活动,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据图回答3~4题。

3.同学们在甲村测得气温为22 ℃,则此时乙村的气温约为( )
A.25 ℃ B.19 ℃
C.24 ℃ D.16 ℃
4.图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

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8~10题。

8.ab段河流的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9.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10.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
12.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右图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村在b村的西南方
B.c、d两条小河画得都正确
C.e处用水方便,宜建造纸厂
D.从a村到b村规划的公路不应走直线
14.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

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

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

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
为什么?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两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_______,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

(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
15.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约为(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简述图示地区地势的基本特征。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4)试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多雾(深秋的清晨)的原因。

1.解析: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

选B正确。

答案:B
2.解析: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选C正确。

答案:C
3.解析:甲村的海拔在0~100米之间,乙村的海拔在500~600米之间,两村的相对高度介于400~600米之间。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乙村的气温介于18.4~19.6 ℃之间。

答案:B
4.解析:①和③都比较低,②位于山脊部位,④位于甲乙两村之间但附近有一等高线为840米的山顶。

甲乙两村分别位于该山脊的两侧,海拔低于②山脊处。

答案:B
5.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图中右下角的等高线数值为25 m,该等高线右侧的海拔最低,海拔介于20 m和25 m之间;图中右上角的等高线数值为80 m,其右上方区域海拔最高,海拔介于80 m和85 m之间,故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

答案:C
6.解析:据图可知,③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

答案:C
7.解析: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①②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45 m,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58 m,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40 m。

答案:B
8.解析: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ab段应是由b流向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答案:B
9.解析: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答案:D
10.解析: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

答案:A
11.解析:由图知a—b剖面线经过的海拔最高点为700~800米,最低点为200~300米,起点海拔为300~400米,终点为300~400米,再结合沿线穿过的地形类型可确定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
12.解析:④处海拔高,且周围基本没有阻挡物,瞭望范围最大。

答案:D
13.解析:根据指向标判断a村位于b村的正南方;d处是山脊,不能形成小河;e位于河流上游又靠近a村,不宜建造纸厂;图中a、b村规划公路跨山脊,理由为坡度大,不易建公路,应沿等高线绕过山脊。

答案:D
14.解析:第(1)题,河流发源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

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知,C、D之间有山脊,会影响通视;而D、E之间是低谷,不影响通视。

第(3)题,Ⅰ位于鞍部,该点是GH方向的最高点,是DE方向的最低点。

第(4)题,A、B两地的高度相差500米,故两地的气温相差3℃。

答案:(1)画图略。

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

(2)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

(3)②标注略。

(分别在最低、最高处)
(4)3 ℃。

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 000米,气温下降6 ℃。

15.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虎山的高度为900~1 000米,桥梁A 的高度为300~400米,因而两者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

第(2)题,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

第(3)题,该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夏季风为东南风,B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因而降水多。

第(4)题,乙村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因而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威胁;乙村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形较封密,因而多雾。

答案:(1)B
(2)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3)B地降水多于C地。

B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4)乙村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多泥石流;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