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一座科学城的迷失
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成千城市在消失

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成千城市在消失如果城市和村庄有生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城市无疑已进入垂暮之年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璀璨之花正一朵朵凋零行将就木�6�7�6�7 当你走进这些掩映在森林、草原和海港间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的小城和村庄如同进入了一个个城市墓群这不是虚幻中的世界也不是斯皮尔伯格的星战大片的爆破拍摄现场。
这是真实的世界。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在哪儿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面积有多大答1200万平方公里。
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废墟不同俄罗斯的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整座的城市整片整片的村庄。
由于人口锐减和剩余人口向欧洲回迁在这里一座座工厂、城市和村镇在废弃。
这片废墟的分布范围可用壮观和浩瀚来形容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1 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到处都有它的踪影和“雄姿”这里正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废墟和民用废墟。
——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焚化场在哪儿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
——它的范围有多大答从南到北跨越了20个纬度从东到西跨越9个时区。
在这里不需要焚化炉城市建筑、街道、港口的硅酸水泥被风化成了沙土钢材、型材被锈蚀变成了金属碎渣。
村舍变成了木屑和泥土。
西伯利亚和远东那一座座城市和村庄正被岁月无情的焚化。
如果城市也有生命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墓群——你若问世界上最大的填埋场在哪里答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它的长度有多长答从乌拉尔山向东一直到楚科奇半岛绵延上万公里。
这里原本就是核废料、化工废料有毒物质的填埋场和倾倒场地现在又多了一大批填埋物——城市和村庄。
2004年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15.5万个村庄中有1.3万个已经废弃3.5万个村庄居民人数不到10人。
据此诺夫哥罗德州的数据推算近几年消失的村庄数估计有2.5万个这些村庄分布在森林中、草原上、小河旁大自然正将废弃的村庄默默的填埋。
让我们近距离的看一看这些已经或即将在地图上消失的城市和村庄。
这是位于俄远东马加丹州的小城谢姆昌Сеймча表面看他还是一座城市掩映于青山碧水之中实际上已经是空无一人、杂草丛生的荒废的空城。
俄罗斯:一座科学城的迷失

俄罗斯:一座科学城的迷失俄罗斯:一座科学城的迷失2011年12月23日28岁的安娜是普希诺市的一名土壤科学家,目前正在努力学习英语。
曾经因为生物研究而繁荣的科学城普希诺,如今有整整一代科学家或者出国,或者离开了科学界。
过去十年,俄罗斯向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以补偿1990年代的混乱中失去的时光。
狂热过后,如今普希诺市的科学实验室几乎停转。
这座城市曾经是前苏联科学事业的发动机,但政府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更新的产业。
十年间,政府在科学项目上的投资增长了两倍,但成果寥寥。
年轻科学家说,“整整一代科学家迷失了方向”,另一代科学家正想方设法离开这里,等待出国的人能排成长队。
编译/记者王勇张振普希诺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以南75英里的奥卡河畔,1966年建成,是前苏联几座专门的科学城之一,产权和管理权均归前苏联科学院掌管。
科学院全盛期在全国有超过1百万人为其工作。
科学院分配公寓,开办医院,支付托儿所费用,为明星科学家们提供各种贴心服务。
但是,如今普希诺市的科学实验室几乎停转。
这座城市曾经是前苏联科学事业的发动机,但政府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更新的产业。
十年间,政府在科学项目上的投资增长了两倍,但成果寥寥。
一代人迷失了,另一代人正在离开过去十年,俄罗斯向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以补偿1990年代的混乱中失去的时光。
但目前,这座科学院被批评家们指责为僵化、衰老的组织,墨守成规且等级划分严重。
实验室设备落后,薪酬少得可怜。
在生理生化微生物学院,70%的研究人员超过50岁。
主管今年73岁,每月工资大约800美元。
“以前留下的好东西在20年里消失殆尽。
”生物学家娜塔莉娅说。
娜塔莉娅今年37岁,她正在挣扎要不要离开俄罗斯。
在这里,她有家人,有生活习惯,还有连她自己都承认的不断消退的雄心壮志。
提到科研时,她的眼睛一亮。
但这里的工作环境以及研究院高层不容置疑的权威,让她很冒火。
“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情?只为了一遍又一遍拿自己脑袋去撞墙?”她问自己。
俄罗斯概况7

莫斯科
• 莫斯科,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 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市区东 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人口1047.3万人(2007 年)。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莫斯科地处俄罗 斯欧洲部分中部,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 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 • 莫斯科布局合理,城市以克里姆林宫和红墙为中心,呈环 形、放射形布局,近4000多条街道,城内有很多古代建 筑。莫斯科又可以称作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城市。莫斯科绿 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0%,包括11个自然森林区、89 个公园、400个小公园和100多个街心花园。
• 49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 别尔格勒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 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 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 堪察加州、克麦罗沃州、基 罗夫州、克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 勒州、利佩茨克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 下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 奥廖尔州、奔萨州、彼尔姆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 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 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 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 克州、赤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 • 10个自治区:阿加布里亚特自治区、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 区、科里亚克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 涅涅茨)自治区、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利亚特自治区、汉 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埃文基自治区 、亚马 尔—涅涅茨自治区。
莫斯科的经济概况
• 莫斯科是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是俄罗 斯乃至欧亚大陆上重要得交通枢纽。同时,莫斯科还是一 个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 门类齐全,总共拥有20000多家工厂,其中有数量众多的 动力机械制作厂,以及专门制造机床,船舶,和精密仪器 的厂家;同时城市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这其 中铝业特别发达;除了重工业外,发达的化工业,轻工业, 以及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十月革 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 • 莫斯科现有1000多家商业银行,其中40%是俄罗斯的, 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网所进行的投资和商业活动90%在俄境 内进行的。 • 莫斯科也是独联体最大的商业中心,俄罗斯最大的商业和 金融业办事机构都设在这里。设有全国银行、保险机构总 部、66家大百货公司。
俄罗斯:一座“科学城”带动百业兴——西伯利亚的开发思路

俄罗斯:一座“科学城”带动百业兴——西伯利亚的开发思
路
佚名
【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1956年,苏联科学院三名院士在致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信中指出,苏联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而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与科技力量薄弱,只有加快开发蕴藏全国70%自然资源的西伯利亚,才能使国民经济的布局渐趋合理。
1957年,苏联政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决定在新西伯利亚市郊建立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即“科学城”),这是开发西伯利亚的一项重大举措。
如今,“科学城”已拥有60多个研究所和设计院,1.5万名科技人员在此工作,其中有60名科学院院士、70名通讯院院士以及数以百计的博士和副博士。
【总页数】2页(P39-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51.2
【相关文献】
1.俄罗斯将在西伯利亚中部新建一座乏燃料贮存设施 [J], 伍浩松(译);郭志锋(校)
2.办好冷冻厂带动百业兴 [J], 何亨金
3.一业兴带动百业旺 [J], 潘润红
4.俄罗斯在西伯利亚新建一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 [J], 邵清峡
5.一业举百业兴——发展重点产业带动相关投资 [J], 祁京梅;吴钟瑚;刘容子;徐小青;陈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各地地名的列表

世界各地地名的列表冰雕城—日本札幌鼓城—西班牙卡莱达桥城—德国汉堡玫瑰城—保加利亚加布罗沃书城—德国莱比锡电影城—法国戛纳;美国好莱坞科学城—日本筑波花城—法国巴黎无烟城、艺术城—冰岛首府雷克雅未克卫生城—新加坡的新加坡市春城—中国昆明邮票城、假牙城—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汽车城—美国底特律市噪音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绿化城—波兰首都华沙铜城—赞比亚卢萨卡椰城—印尼的雅加达暖城—伊朗德黑兰酒城—德国慕尼黑鞋城—捷克哥德瓦尔多夫表城—瑞士首都伯尔尼塔城—缅甸文化古城蒲甘赌城—美国大西洋域火柴城—瑞典延彻平市雷城—印度尼西亚茂物热城—苏丹首都喀士穆旱城—秘鲁首都利马水城—意大利威尼斯雨城—印度乞拉朋齐冰城—俄罗斯雅库茨克雪城—美国首都华盛顿雾城—英国首都伦敦日光城—中国拉萨博物馆城—意大利首都罗马大学城—英国牛津古迹城—叙利亚大马士革足球城—巴西里约热内卢葡萄酒城—阿根廷门多萨图书馆城—英国首都伦敦画城—墨西哥的墨西哥市不夜城—中国黑龙江漠河扑克城—德国的切布尔克蛇城—意大利哥酋洛城鸡蛋城—美国洛杉矶动物城—埃及首都开罗蝙蝠城—印度的瓦丹索朋镇乌鸦城—尼泊尔加德满都鸟城—印度新德里;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风城—新西兰惠灵顿壁画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茉莉花城—希腊雅典圣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狮城—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市巧克力城—美国赫尔希金融城—英国伦敦医学城—美国休斯顿春城——昆明水城——苏州、意大利威尼斯甜城——内江蓉城——成都日光城——拉萨锡都——个旧瓷都——景德镇雨都、雨港——基隆雪城——美国华盛顿陶都——宜兴石堡城——西宁盐城——自贡足球城——大连羊城——广州钟城——瑞士伯尔尼酒城——德国慕尼黑塔城——缅甸蒲甘旱城——智利伊基克市(沙漠)洁城——伦敦、波恩狗便之都——马德里泉城——济南冰城——哈尔滨、俄罗斯雅库茨克江城——武汉林城——伊春青城——呼和浩特煤城——抚顺、铜川文化城——桂林雾都、山城——重庆千古诗城——重庆奉节花城——广州、法国巴黎鞋城——捷克哥特瓦尔德夫桥城——德国汉堡热城——苏丹喀士穆笑城——保加利亚卡尔洛沃市脏都——马德里、雅典低地、堤坝、青鱼、风车、花卉之国——荷兰石头城——南京榕城——福州石头城--南京水都--威尼斯沙漠古都--开罗立体都市--东京七丘之城--罗马机形新都--巴西利亚绿色首都--莫斯科圣城--耶路撒冷世界佛教之都--曼谷东方威尼斯--苏州北方威尼斯--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之城--莱比锡禁酒城—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城—奥地利维浴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书城—德国莱比锡洛阳(牡丹城)重庆(雾都山城)桂林(文化城)大庆(石油城)大连(足球城)拉萨(日光城)哈尔滨(冰城)自贡(盐城)南京(石头城)吉林(北国江城)苏州(水城)西宁(石堡城)长春(北国春城)个旧(锡都)张家口(皮都)呼和浩特(青城)景德镇(瓷都)鞍山(钢都)伊春(林城)昆明(春城)宜兴(陶都)武汉(江城)基隆(雨都)福州(榕城)厦门(鹭鸟)抚顺(煤城)内江(甜城)广州(羊城花城穗城)济南(泉城)1.世界名城柏林它位于德国东北部,面积883平方公里,人口330多万,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位于哪里?2010年07月08日 1323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5)中新网7月8日电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于1954年6月在前苏联建成,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范。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前苏联建成,当时即称为第一核电站。
它的建设是当时的最高机密,即使是身处建设工地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建造什么。
1954年6月27日,俄语广播电台播报的一则新闻震惊了全国和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项目提供所需电力。
”原子能利用的历史要追溯到二战以前,远远早于1954年6月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启动的那一天。
这项建设工程曾被称为“和平利用原子能”,因此就有了第一个核电站反应堆。
该工程凝聚了千万杰出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体智慧,以建设工期短而载入史册,从方案设计到实际竣工仅用了三年时间。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何貌2009-07-17 090851来源网易探索(广州)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时至今日,“核电站”这个词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是核能最开始被提出用于发电时情况是怎样的呢?经历了50多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是何貌?今天,就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核电站,看看难得一见的内部情况。
图1: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座博物馆和科技馆,供人们体验参观。
时至今日,“核电站”这个词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但是核能最开始被提出用于发电时情况是怎样的呢?世界上建立的第一所核电厂位于俄罗斯——在建造的那个时代应该被称为苏联。
经历了50多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今昔是何貌?今天,就让我们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核电站,看看难得一见的内部情况。
奥布灵斯克核电站(Obninsk)位于俄罗斯卡卢加州,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人类核电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核能的和平利用成为现实。
图2:核电站目前仍保留着原名,不过官方更习惯将其直接称为“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及对新疆的启示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2020年第19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0)19-0136-02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及对新疆的启示*张秋,岳萍(新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俄罗斯与中国同属从计划经济社会转型的金砖国家,在其国家创新体系运行中,一批以基础研究带动研发、生产的链条在俄罗斯悄然形成,研究俄罗斯科学城基层创新服务模式对我区当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定意义。
围绕俄罗斯科学城创新发展规律,总结其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进而拓宽中国及新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的维度和深度。
关键词:俄罗斯;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服务能力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0.19.058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在借鉴西方典型创新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探索,最终选择了在中央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1]。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俄罗斯的全球竞争力有所下降,从2008年的第51位降至2012年的第67位。
2014年后俄罗斯的全球竞争力迅速提升,到2016年升至第43位,2017—2019年连续三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分别排在37、43、43位。
俄罗斯创新指数与其全球竞争力同步变化,从2008年的第48位降至2009年的68位,到2010年创新指数位次不断走高,2017—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一直保持排在45、46、46名,创新竞争力明显增强[2]。
值得关注的是,2016年俄罗斯虽然继续遭受西方经济制裁,国内经济持续低迷,但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现代创新体系的形成。
俄罗斯创新服务模式对新疆乃至全国当前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塞维罗莫尔斯克位置

塞维罗莫尔斯克位置1.引言1.1 概述塞维罗莫尔斯克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城市,坐落于摩尔曼斯克州的北部。
它位于北纬69度22分和东经30度50分之间,是俄罗斯最北部的城市之一。
塞维罗莫尔斯克是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因其地理位置而备受关注。
这座城市紧邻巴伦支海,距离北极圈仅有几百公里。
因此,塞维罗莫尔斯克处于北极资源勘探和航道开发的重要节点上。
它是北极通航的核心港口之一,也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基地之一。
塞维罗莫尔斯克的位置还使得该地区成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紧张关系的焦点。
由于其地缘政治重要性,这个城市经常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
战略上的重要性使得塞维罗莫尔斯克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
除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塞维罗莫尔斯克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它毗邻白海和巴伦支海,拥有壮丽的海岸线和美丽的冰川景观。
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北极光的壮观景象,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总的来说,塞维罗莫尔斯克的位置在地缘政治和自然景观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北极资源开发、航道运输和战略军事部署的关键地点。
塞维罗莫尔斯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并成为了这个地区不可忽视的存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对塞维罗莫尔斯克位置的探讨:引言部分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说明文章目的和结构。
接着,正文部分将首先介绍塞维罗莫尔斯克的位置,包括其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等相关信息。
然后,通过对塞维罗莫尔斯克的历史背景的介绍,读者将了解到该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加深对其位置的认识。
最后,在结论部分,本文将对前文所述进行总结,并探讨塞维罗莫尔斯克位置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地缘政治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等方面的讨论。
通过以上结构的设计,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塞维罗莫尔斯克位置的相关信息,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地区。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塞维罗莫尔斯克的位置对于该地区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一座科学城的迷失
原文发表于2011年12月22日的华盛顿邮报
28岁的安娜是普希诺市的一名土壤科学家,目前正在努力学习英语。
曾经因为生物研究而繁荣的科学城普希诺,如今有整整一代科学家或者出国,或者离开了科学界
过去十年,俄罗斯向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以补偿1990年代的混乱中失去的时光。
狂热过后,如今普希诺市的科学实验室几乎停转。
这座城市曾经是前苏联科学事业的发动机,但政府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更新的产业。
十年间,政府在科学项目上的投资增长了两倍,但成果寥寥。
年轻科学家说,“整整一代科学家迷失了方向”,另一代科学家正想方设法离开这里,等待出国的人能排成长队。
编译/记者王勇张振
普希诺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以南75英里的奥卡河畔,1966年建成,是前苏联几座专门的科学城之一,产权和管理权均归前苏联科学院掌管。
科学院全盛期在全国有超过1百万人为其工作。
科学院分配公寓,开办医院,支付托儿所费用,为明星科学家们提供各种贴心服务。
但是,如今普希诺市的科学实验室几乎停转。
这座城市曾经是前苏联科学事业的发动机,但政府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更新的产业。
十年间,政府在科学项目上的投资增长了两倍,但成果寥寥。
一代人迷失了,另一代人正在离开
过去十年,俄罗斯向科学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以补偿1990年代的混乱中失去的时光。
但目前,这座科学院被批评家们指责为僵化、衰老的组织,墨守成规且等级划分严重。
实验室设备落后,薪酬少得可怜。
在生理生化微生物学院,70%的研究人员超过50岁。
主管今年73岁,每月工资大约800美元。
“以前留下的好东西在20年里消失殆尽。
”生物学家娜塔莉娅说。
娜塔莉娅今年37岁,她正在挣扎要不要离开俄罗斯。
在这里,她有家人,有生活习惯,还有连她自己都承认的不断消退的雄心壮志。
提到科研时,她的眼睛一亮。
但这里的工作环境以及研究院高层不容置疑的权威,让她很冒火。
“为什么我要做这些事情?只为了一遍又一遍拿自己脑袋去撞墙?”她问自己。
漫步于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林荫大道上,娜塔莉娅说她在下诺夫哥罗德大学的同学超过一半都在国外。
而在普希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35至50岁的人很少见了,这些人正处于创造的巅峰期。
大部分人或者离开了科学行业,或者离开
了俄罗斯。
娜塔莉娅的同桌现在在日本,她最好的朋友去了澳大利亚,还有一名同事去了苏格兰。
年轻科学家说,“整整一代科学家迷失了方向”,另一代科学家正想方设法离开这里,等待出国的人能排成长队。
政府计划打造新硅谷
根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指示,数十亿资金投入到一个名为斯科尔科沃的高科技中心,以打造俄罗斯版的硅谷。
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是一个广受欢迎的独立研究中心,研究范围遍及各个学科。
与此同时,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正尝试在大学里依照西方模式设置研究中心。
到目前为止,资金并没有换来多少技术。
1998年,俄罗斯科学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大约27000篇论文。
从那时起,论文数量一直没有多少突破。
根据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俄罗斯有两所学校位居全球前500。
美国有156个。
排名最靠前的莫斯科国立大学,在2004年到2010年间,综合排名从66名滑落至74名。
而在科研方面的排名,从2007年到现在,已经降了超过10个名次,尽管政府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领先的研究中心。
1994年,有110万人在这座城市从事研发工作。
2008年,这一数字是76.1万。
1990年代,俄罗斯开始架设一个公开透明的体系来支持科学发展。
他们设立了两个大型基金,类似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鼓励实验室来申请资金。
真正做研究的人得不到经费
过去的十年,政府大幅度削减了对上述基金会的支持。
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所掌控的研究经费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由官员设立的公司而非科学家们。
这些公司以营销和推广科技成果为主业。
科学家们常常抱怨,国家给予的科研经费中的一部分最后又回到了批准经费的官员手中。
82岁的维克多·费斯拉格是位物理学家。
他是俄罗斯科学院的一名院士,尽管岁数已大,依然管理着一家实验室。
“我的实验室里没有年轻人,因为我没钱。
”他说。
28岁的安娜是普希诺市的一名土壤科学家。
她和同事工作时,需要穿上高质量的橡胶靴,但高质量橡胶靴不在她们实验项目允许的采购名单上。
尽管她们获许采购普通橡胶靴,但政府采购的靴子要6个月之后才能送达她们手上。
科学家们在失望中挣扎。
目前,即便是试管、试剂等最小的采购物品也要重重审批。
安娜的研究马上就进入最关键阶段,她已经获准明年春天出国交流。
她希望自己能借机在那里找到一份稳定的研究性工作。
莫斯科国立大学的34岁生物学家谢尔盖·米特里耶夫主要研究病毒和蛋白质合成相关课题。
研究经费的浪费和使用方式让他感到困惑。
政府明年将在民用科学领域投入110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但谢尔盖说,“大部分的经费不会给那些真正做研究的人。
”
航天领域苦苦支撑
谢尔盖说,10月份的一次抗议活动看起来起作用了,政府允许研究人员在支出方面有更多的灵活性。
但他认为,少数光鲜亮丽的项目无法撑起繁荣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的重任。
近期俄罗斯空间探索领域出现的重大失误暴露了俄罗斯科学界的缺陷。
这个对美国有直接的影响。
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需要依靠俄罗斯的火箭来运送航天员。
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只有载人航天项目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但空间探索领域的其他方面问题重重。
俄罗斯航天类杂志《宇航新闻》编辑伊格尔·马列林称,过去的二十年中,低薪、不受重视以及社会地位低下等原因让俄罗斯流失大量的技术人员,“这是俄罗斯的巨大损失,影响巨大。
”
马列林说,载人航天项目是俄罗斯仅有的高质量科研领域,品质管理能得到保障。
尽管政府计划2014年对航空航天领域投入双倍资金,但俄罗斯仍需数年时间才能恢复曾经的实力。
生物学家娜塔莉娅1996年刚到普希诺的时候,作为青年科学家获得了分配一套房子的名额。
但要真正拿到这套房子还要等很久,如今她又失去了这个资格,因为她已经不是“青年科学家”了。
她说自己没有离开的打算。
“从一定角度来说,我们没有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