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1)

合集下载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标题: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引言概述: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是中医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从中医健康教育的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的内容。

一、饮食调理1.1 根据体质调整饮食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调整饮食结构。

比如,阴虚体质的人可以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等;而阳虚体质的人则适合多吃一些温热补阳的食物,如姜、红枣等。

1.2 注重荤素搭配中医强调荤素搭配,平衡营养。

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物质,保证身体的需求。

1.3 避免暴饮暴食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提倡饮食有度,避免暴饮暴食。

过度进食或者酗酒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

二、运动调理2.1 根据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

比如,气虚体质的人适合选择气功、太极等缓和的运动方式,而血瘀体质的人则适合选择瑜伽、慢跑等有氧运动。

2.2 坚持适量运动中医强调运动要适量,不可过度。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但过度运动则容易导致肌肉拉伤、疲劳等问题。

2.3 定期运动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建议定期运动,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

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三、情志调理3.1 保持心情舒畅中医强调情志调理,认为情志不畅会影响身体健康。

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者消沉。

3.2 学会释放压力中医健康教育处方提倡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压抑情绪。

可以通过运动、冥想、社交等方式,释放身心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3.3 注意情志调节中医强调情志与五脏密切相关,不良情绪会对五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要注意情志调节,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四、起居调理4.1 定时作息中医健康教育处方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痔疮】一.生活1. 养成每日排便的良好习惯,排便时勿久坐久蹲努挣,保持肛周清洁,纠正便时看书阅报等不良习惯。

2. 注意个人卫生,便后及时以温水或中药洗液熏洗肛门处。

内痔脱出不能回纳者应用手轻托回纳。

平时应穿棉质宽松、透气的内裤,内裤应勤换洗。

3.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久站久坐者应每隔2小时进行一些改变体位的活动。

平时可进行提肛功能锻炼:吸气时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一吸一呼为一提,每日做3次,每次10~15分钟。

4. 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对便秘、腹泻、肠炎、痢疾等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

积极防治易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

二.情志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开阔,戒怒少思。

三.饮食饮食有节,宜清淡,不暴饮暴食,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不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少食或不食辛辣、煎炸之物。

戒烟酒。

四.食疗芦根茶:芦根100克,白糖、水适量。

芦根洗净,加水煮沸后静置10分钟,加白糖少许,随时服用,可代茶饮。

【肛瘘】一.生活1、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忌久蹲、久坐、大便过度努挣。

2、发现肛周脓肿,应切开排脓,避免炎症扩大,肛瘘病人应及早治疗。

切开外口引流者,要注意引流通畅,避免肛瘘外口堵塞,防止因脓液蓄积而引发新的瘘管分支。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加强提肛肌锻炼,促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

二.情志时而流脓,久治不愈,病人情绪抑郁,落落寡欢,了解其心理活动,开导、解释,介绍周围成功病例,解除忧虑,使病人保持心情舒畅。

三.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及高纤维素。

如:冬瓜、海带、荠菜、芹菜、绿豆、萝卜等。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与肥甘厚味之食。

戒烟酒,不暴饮暴食。

四.食疗1、鲫鱼豆腐汤:鲫鱼100克,豆腐100克,水,调味料适量。

鲫鱼洗净,油煎后,放水煮汤,待汤沸后,放人切成块状的豆腐,小火炖煮,加入油、盐调味。

具有健脾宽中、开胃利湿之功效。

【便秘】一.生活1、起居有节,生活规律。

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

[中医中药]健康教育处方大全健康教育处方大全健康教育处方一白内障白内障即晶状体浑浊,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

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它是晶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尚不完全了解,与紫外线、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遗传因素及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况等有关。

临床表现: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黑点,呈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

饮食注意:1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一升半水;2 多吃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和番茄;KCB齿轮油泵3 多吃水果,特别要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鱼和杏子;4 要定期地吃些含钙食物(牛奶、奶酪、酸奶酪);5 避免喝酒,抽烟,吃动物脂肪和糖。

健康教育处方二KCB系列齿轮油泵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

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

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

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

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

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

KCB不锈钢齿轮泵甲型病毒性肝炎1. 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 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

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KCB齿轮油泵3. 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

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

4. 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KCB-T系列铜齿轮泵5. 适当辅以中药治疗。

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 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

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KCB齿轮油泵安装尺寸1. 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详细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详细

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一糖尿病【预防保健】1、起居要有规律,做到定时起床、定时进餐、定时运动、定时睡眠。

2、运动时间为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每次20-30分钟,以微出汗为宜,可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易筋经、广播体操3、避免进食甜食,少食动物内脏、肥肉、蛋黄、动物油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可多选用高膳食纤维食物,主食以杂粮为主。

4、戒烟限酒。

5、饮食多采用蒸、煮的方法,减少油炸。

少食多餐,三餐定时定量。

6、保持良好心态,乐观开朗,多与人交往,认识自身价值,保持身心健康。

【防病食疗】1、清蒸茶鲫鱼:茶叶塞于鲫鱼肚中,炖煮即可(适于阴津亏虚型糖尿病)。

2、苦瓜瘦肉煲:瘦肉糜塞于苦瓜段中,先入油煎,后文火焖煮(适于阴虚热盛型糖尿病)3、山药苡仁粥:山药50克,薏苡仁25克,煮粥(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4、大麦黄鳝粥:大麦90克,黄鳝90克,薏苡仁30克,黄鳝爆香加料,与其他几味共煮之(适于气阴两虚兼瘀型糖尿病)。

5、栗子猪腰汤:生栗子250克,猪腰一个,粳米250克,陈皮6克,花椒10粒,盐少许。

猪腰呈腰花,加料爆香,加入粳米、陈皮等,共煮粥。

【中医防治处方】糖尿病:玉泉丸、消渴丸、斯泰隆(银杏叶片)。

【健康提示】选用银杏叶制剂保护血管、修复神经、改善微循环、防止糖尿病坏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脑、肾脏器血液循环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中医药健康教育处方一手足口病【预防保健】1、手足口病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患者唾沫、带病毒的蚊蝇等多途径传播,故饭前便后要吸收,毛巾要勤晒,餐具勤消毒,做好灭蚊灭蝇工作。

2、手足口病病毒可侵犯心、脑、肾,引发相关疾病,应予以重视。

4、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6、中药食疗提高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防病食疗】1、黄芪慧苡绿豆粥: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黄芪取液,加入其余药味,共煮之。

2、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吃。

最新中医药健康处方(健康宣传资料(共12页)

最新中医药健康处方(健康宣传资料(共12页)

精品资料中医药健康(j iàn kān g)处方(健康宣传资料........................................健康(jiànkāng)教育处方水火(shuǐ huǒ)烫伤本病是以伤处红肿灼痛(zhuó tònɡ)、起泡、结焦痂,伴发热烦躁、口干尿黄,甚至神昏等为主要表现。

【预防(yùfáng)保健】1、加强防火、灭火的宣传教育,普及正确使用(shǐy òng)煤气、汽油、电力和其他易燃危(wei)险品的知识。

2、加强劳动保护和化学易燃品的管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各类电器加强维护和保养。

3、日常生活中,注意开水,热汤、热粥等的妥善放置。

4、家庭、幼儿园及学校要时常对儿童进行防火教育,避免玩火。

5、对烧伤患者家属和所属地段、单位进行现场宣传,有助减少烧伤的再发生。

【饮食调护】1、阴损及阳证者可赋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如甲鱼、老母鸡、老鸭、奶制品等。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气血两虚证者饮食宜清谈、易消化、富有营养,如猪肝、银耳、桂圆等益气养血之品。

3、阴伤胃败证者可食滋阴食物,如莲子汤,银耳汤。

忌食油腻煎炸等助热之品。

4、火盛阴证者注意营养。

热甚口渴时,可饮果汁露、西瓜汁等。

切忌单纯喝水。

5、水毒炽盛证者做好高热护理。

保持大便通畅,以泻泄热毒。

【情志调护】耐心开导患者消除顾虑及悲观忧郁的情绪,使之鼓起对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对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准备等。

【饮食疗法】1、大雪梨1只,去皮切块后绞取汁,每日早晚1次服用。

2、香蕉皮100克,煎汤服,每日1剂,或者食香蕉3次,每次1~2个。

有滑肠通便,泻火排毒之效。

3、绿豆(lǜ dòu)50克,荷叶30克,行将绿豆浸泡涨发,然后把荷叶切成小片叶水煎汤,再用荷叶汤煮绿豆,熟后服用。

有清热解毒之效。

健康(jiànkāng)教育处方慢性支气管炎(zhī qì ɡuǎn yán)继发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zhān mó)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1)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高血压病】一.生活1、居室要安静、舒适,注意休息,眩晕严重时需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2、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因素。

3、定期检查血压,尤其是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定期检查,至少每年测两次血压。

4、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血压,病情稳定时应该有计划地进行适当活动,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游泳、太极拳等,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情况进行选择。

5、血压病需终身服药,通过治疗使血压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范围,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服用药,不可自己盲目服用药物或不按医嘱服药或自行停用药物。

6、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

二.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淡薄功利。

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善于排解压力,切忌情绪波动,大喜大悲等不良刺激。

三.饮食原则:低盐、低糖、多纤维,戒烟限酒、忌辛辣。

1、合理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豆类等,忌辛辣、刺激、肥厚之品,避免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2、肥胖者应控制饮食,适当减轻体重。

四.食疗1、花茶:菊花有清热解毒、平肝降压作用,取白菊花20克,沸水泡眼代茶饮,对早期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效果佳。

2、山楂茶:山楂能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具有促消化、增进食欲、降低血脂作用。

取生山楂30克、何首乌20克,水煎代茶饮。

对高血压、冠心病者长期服用效果更佳。

3、决明子茶:决明子可祛风散热、平肝明目、利尿,对高血压、便秘、高血脂症效果佳。

取决明子30克、枸杞30克,水煎代茶饮。

4、芹菜粥:芹菜100克,梗米50克,米洗净加水适量煮,将熟时放入芹菜,再煮菜熟,即可食用,降压作用。

穆棱市中医院【中风的平衡膳食】中风又称卒风,是脑血管系统中的常见病。

它分为脑梗死和脑出血两类。

从膳食方面来说,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萝卜、藕、芹菜、大白菜、香蕉、梨等以凉血清热,消食开胃,宽胸理气。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第一篇: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教育处方平和质调养处方健康教育处方平和质特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护方案1.饮食调养:饮食应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过热和不干净的食物。

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不要吸烟酗酒。

2.生活起居:起居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饭后宜缓行百步,不宜食后即睡。

作息应有规律,应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3.体育锻炼: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

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4.情志调摄: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积极进取,节制偏激的情感,及时消除生活中不利事件对情绪的负面影响。

5.药物调理:一般不提倡使用药物。

6.中医调养及疗法:平和体质调养原则是平衡阴阳,可多采用针灸里的节气灸疗法和平衡针灸疗法等中医干预治疗来调理身体平衡。

***卫生院公卫科宣电话:健康教育处方气虚质特征:总体特征:是指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适应能力:不耐受寒、暑、湿邪。

调护方案1.饮食调养:可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鹌鹑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2.生活起居:起居宜有规律,夏季应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的睡眠。

中医 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 健康教育处方

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某些中华医学文献中常提及一些对健康有益的传统中医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处方。

这些处方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的例子:
1. 起居调理: 中医强调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
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保证每晚大约
7-8小时的睡眠。

2. 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食物对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理的饮食可以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

中医建议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谷类、豆类和瘦肉,同时减少盐、糖和油的摄入。

3. 中药调理: 中医常使用一些中草药来帮助调理身体。

具体的
草药选择会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问题而有所不同。

建议咨询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其指导使用中药。

4. 按摩和运动: 中医提倡适度的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一些中医按摩技术(如推拿、拔罐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和舒缓肌肉紧张。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增强体力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5. 心理调理: 中医非常重视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和康复很重要。

中医建议学会放松身心,如通过冥想、瑜伽或其他适合自己的活动来减轻压力。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但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在进行任何健康管理措施之前,请咨询专业医师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呼吸道感染(中医属感冒范畴)1.上呼吸道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以及鼻、咽、喉炎等局部症状,应与流感相区别。

2.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

中医认为感冒之疾,四季可患,在治疗上应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标本兼顾,每每收到针对性强,立竿见影的效果。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多喝水,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及新鲜蔬莱、瓜果。

同时常用葱、大蒜、姜、食醋亦有预防作用。

2、起居方面: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勤晒被褥;室内温度不要过低过高,最好保持在16。

左右;不要让空调冷风口吹身体.不要开着空调睡觉。

3、运动方面:加强运动及锻炼,经常用冷水洗脸,增强体质。

4、注意和患者保持距离,减少感染机会。

5、上感高发季节适当服用预防药物。

据研究口服用预防药物后可使感冒发病率降低50%左右。

主要药物有贯众、大青叶、板蓝根、鸭跖草、藿香、佩兰、薄荷、芥穗。

不过随着季节变化药物亦有区别如冬春季用贯众、紫苏、荆芥。

夏季用藿香、佩兰、薄荷。

时邪毒盛,流行广泛用板蓝根,大青叶,款冬花,金银花。

另外,上呼吸道感染与其它许多传染病的前期症状极其相似,故应早期鉴别。

流行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耐寒锻炼。

自我预防:可擦耳轮(擦热为止),每日2次,点按迎香、合谷,每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每日2次。

糖尿病(中医属消渴证范畴)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典型病人以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为特点,即:“三多一少”。

2、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均有良好疗效。

【预防与保健】糖尿病除药物治疗外,注重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膳食方面:严格控制饮食,忌摄入过多热量,这是降低血糖,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首要条件。

进食的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标准体重、生理条件、劳动强度及工作性质而定。

患者可常食猪肾、黄鳝、猪脊肉、淡菜、田螺、山药、玉米须、蘑菇、苦瓜、南瓜等食物。

食用植物油,少吃盐,禁食各种糖类,戒烟禁酒。

2.心理、运动、精神方面:对糖尿病要有正确认识,应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个人卫生,防患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注意防寒保暖,夏季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破损.防止尿路感染等。

做好劳逸安排,适当参加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

还可根据病情体质分别选练内养功或太极气功,配合放松功、虚明功等,每天1—3次,每次15—30分钟,以晨起、午后或夜间为宜。

3.①中医药防治方法:糖尿病口渴、多食、多尿,可将黑大豆炒香加天花粉等份研细。

每日2次;每次15克内服,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糖功能。

②民间验方:猪胰山药汤,有一定效果,用法:猪胰一具,山药60克,煎汤服用。

③番白草适量代茶饮。

④中成药常用消渴丸,金芪降糖片等效果也不错。

除此还可采用推拿康复法,一般可推脊椎两侧,并由下而上,摩擦背部,擦背部俞穴,捏捻脚趾。

1.失眠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而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常见病证。

长期失眠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

2.中医药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改善睡眠状况,且不引起药物依赖,更不会引起医源性疾患,因而受到患者欢迎。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可适当选用酸枣仁粥、百合杏仁粥、地黄枣仁粥等,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物,晚餐不宜过饱,睡前不宜吃零食饮浓茶等。

2.心理方面:失眠者在睡觉时往往由于急于求人睡反而会不断兴奋和紧张,使感觉越发清晰,加重了失眠和焦虑。

这时最好的方法是患者要坦然处之.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3.情志方面:喜怒有节,保持心情舒畅.情绪要稳定、愉快,消除紧张和疑虑。

可以调摄情志着手疗不寐,常可用说理开导、宜情易志等,采用音乐疗法及钓鱼、观赏山水等。

4.起居方面:患者生活要有规律,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要热水洗脚,按摩足底、手心,使情绪放松,忌饮咖啡、浓茶、烟酒,避免长时间看书阅报和过分兴奋、忧愁;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温度要适宜,光线要柔和,被褥不宜过硬,枕头不要过高。

5.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参加体力劳动。

对于提高睡眠的效果,改善体质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均有促进作用。

如:太极拳、气功均有良好效果。

6.服药方面:遵医嘱服药,但不要依赖安眠药。

同时可选用桑椹代茶饮或灯心草、竹叶茶、龙眼、枣仁饮等。

1.脑卒中又叫中风、脑血管意外。

其发病先兆,一般表现为突然昏眩、头痛呕吐、说话不清、半身无力。

2.脑卒中病情凶险变化快,往往病情突然加重。

不论首发症状轻重.一定要及时住院观察治疗。

3.争取尽早cT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4.康复治疗是减少致残率的关键.应根据病情尽早开始治疗。

【预防与保健】重视先兆症的观察并积极进行治疗是预防中风病发生的关键;加强护理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合并症。

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l、膳食方面:少吃动物脂肪.不要贪食,禁酗酒,已有动脉硬化者更应注意。

多吃蔬菜和植物油,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心过度疲劳,在天气变化明显的季节更应控制血压。

3.心理方面:防治高血压时,除合理应用药物外,重要的是树立乐观精神,消除思想紧张和顾虑。

4.运动方面:根据身体、自身情况进行散步及打太极拳等适量运动。

5.防治心脏病是防治脑卒中的重要环节,当发生脑栓塞时,病人应采取左侧卧位。

6.右旋糖酐及激素有一定作用,抗凝治疗需慎用。

7.做好瘫痪肢体的锻炼。

可采用中医针灸、按摩、理疗及语言训练等方法及中药配合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8.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发生。

9.保持大便通畅。

lO.如病情加重,经cT复查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应及早做手术。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1.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2.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

3.本病以冬季发作为主,中老年人多见,男性比女性多见。

4.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其l临床症状、特征及发病规律,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

中医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其“未病(发作)先防.冬病夏治”的治病求本治疗原则,在l临床应用时每每取得满意疗效。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禁食肥甘、厚昧、辛辣、过咸食物。

可常吃白萝h、花生、百合、银耳、猪肺、梨、胡桃仁、罗汉果等食物。

2.起居方面:首先注意气候变化,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受凉。

注意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劳逸适度,避免感冒。

及时控制、防止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炎的发作。

3.情志方面: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消除引起紧张和不愉快的因素。

4.运动方面: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如练气功、太极拳、平地行走等。

有较好效果,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御寒抗病能力;加强耐寒锻炼,如从夏季开始。

每天用冷水洗手、洗脸、洗鼻、擦身;另外可加强呼吸锻炼.每天作呼吸操15—20分钟等。

5.对反复发作者可取冬病夏治,用中医药扶正固本。

如:北芪、灵芝等.另可用敷贴疗法,或口服“玉屏风散”、“朴中益气汤”等。

另外,内伤咳嗽在缓解期间,应坚守“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补虚固本以图根治。

颈椎病(中医属骨痹、肩颈痛、眩晕范畴)1、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问盘的结构变化,压迫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等。

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症。

2、根据颈椎病的临床不同特点属中医骨痹,肩颈痛。

眩晕等范畴。

3、临床表现:颈肩背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疼痛为酸痛、钝痛或烧灼痛;眩晕、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常因头部转动诱发或加重;头痛、枕部痛、视物模糊、心律紊乱、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肢体发凉、多汗;慢性进行性四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如:无力、颤抖、打盹.腿易伴倒等。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食瓜果、蔬菜、蛋类、瘦肉,忌食生冷,并可根据病情选用五加皮酒、苡米粥、核桃仁粥、枸杞酒、龙眼肉粥等。

2.运动方面:坚持自身锻炼:即每日起床后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各50次,活动幅度宜大,速度宜慢。

如:可做体操、太极拳、健美操、气功等运动。

气功可选练站桩功.铜钟功.每天l一3次。

3.起居方面:注意劳逸结合,要有充足睡眠,注意颈部保暖,不要伏案工作过久,要不时地活动颈部。

或采用自我按摩风池、风府、列缺等穴。

4.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屈颈工作,经常作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纠正不良的坐卧等生活习惯和姿势,避免感受风寒、防止外伤。

5.症状比较严重,应接受医生手术治疗方案。

冠心病(中医属胸痹、心悸等范畴)1、心病发病率很高,加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2、冠心病以心绞痛最常见,其典型症状为发作性胸骨后缩窄性疼痛。

3、心肌梗塞病情凶险,典型症状为持续剧烈胸痛及全身症状。

4、冠心病病情变化快,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必要时住院治疗。

【预防与保健】1.膳食方面:合理的膳食.低脂、低胆固醇。

多食清淡之品,多食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海味食物及豆类等含植物蛋白质食物,如黑木耳、香菇、海带、无花果、红枣、胡萝h等,食用油以豆油、玉米油为佳。

少吃甜食,少吃盐,不吸烟、少饮酒、少喝咖啡或浓茶。

适量食用柑橘有益于冠心病的治疗。

2.起居方面:生活有规律,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衣着柔软宽松,利于血液流畅,合理调节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饭后不应立即就寝,睡眠右侧卧位,双腿微屈曲,夜间不要独居一室。

3.运动方面:避免剧烈活动,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和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治和减少肥胖有一定的益处。

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锻炼。

运动强度以不出现胸闷气短,不增加心率和血压,不出现新的心律失常为原则,即做到“力所能及,动中有静”。

4.心理方面:情志异常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尤与心病关系密切。

故防治本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调摄。

精神要开朗、乐观,不要背包袱。

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完全可以通过防治减轻或消除症状,应与医生积极配合,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及情绪激动,保持心理平衡。

5.保持大便畅通,避免用力排便。

6.中药对于降脂亦有较好效果,无副作用。

如山楂、泽泻、葛根、首乌、桑寄生、灵芝、决明子等泡水代茶饮也有益。

高血压病(中医属眩晕、头痛等范畴)1、高血压最新标准是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ITllllHg为高血压。

2、根据临床体征高血压病分为三期:I期无心脑肾损害;Ⅱ期有心肾损害;Ⅲ期有脑出血、脑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3、高血压病临床表现以头痛(胀)眩晕、血压升高为主。

4、争取尽早判断病人病情,及时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