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固有免疫细胞

合集下载

固有免疫的细胞和功能PPT课件

固有免疫的细胞和功能PPT课件
固有免疫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配体相互识别和调节,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之间的相互 作用。
细胞因子的调节
固有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免疫系统对固有免疫细胞的调节
T淋巴细胞调节
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IL-2、IL4等对固有免疫细胞进行调节。
产生细胞因子和其他信号分子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是固有免疫中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并 刺激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反应。它们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α和-β,以及 白细胞介素-12等,以调节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反应。
固有淋巴细胞(ILC)
ILC是一类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的淋巴细胞,如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17等。这 些细胞因子在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要性
固有免疫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 第一道防线,它能够快速应对病 原体入侵,为适应性免疫系统提 供足够的时间来响应。
固有免疫系统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比较
反应速度
固有免疫系统反应速度快,能够 在感染发生后迅速启动防御机制;
适应性免疫系统则需要一定的时 间来激活和产生特异性抗体。
识别方式
固有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共有 的特征来发挥作用,而适应性免疫 系统则需要识别特异性抗原。
03 固有免疫细胞的功能
消灭被感染的细胞
巨噬细胞
作为固有免疫的主要细胞之一,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并消化被感染的细胞和外来 病原体。它们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来发挥作用,并释放 出各种酶和化学物质来消灭病原体。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NK细胞能够识别并消灭被感染的细胞,以及某些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它们 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杀伤分子来破坏被感染的细胞。

第9章-免疫细胞之二: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第9章-免疫细胞之二: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5)CD28/CTLA-4
CD28有两条相同的链组成,糖蛋白,表达于T细 胞、浆细胞及5%的CD3+胸腺细胞表面。 CTLA-4(CD152)主要表达于激活的T细胞表面、 CTL表面。CD28/CTLA-4的配体为B7。
B7包括B7-1(CD80)、B7-2(CD86),为跨膜 蛋白。主要表达于B细胞、激活的单核细胞、树突 状细胞、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表面。
自治区精品课程
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
阴性选择
自治区精品课程
生发中心
*** T淋巴细胞
T细胞(T lymphocte)是机体内功能活跃的细胞群 体,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辅助B细胞对TD抗原的 体液免疫应答。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内分化、发育,成 熟的T细胞定居于外周淋巴组织。 在识别由APC提呈的特异性抗原后被激活、分化为 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和免疫 记忆的维持。
自治区精品课程
**成熟B细胞特征
细胞表面同时表达mIgM和mIgD,并与Igα和Igβ 结合形成复合物。 表达由CD19、CD21和CD81组成共受体。 表达CR1、CKR和丝裂原受体等。
自治区精品课程
B细胞在骨髓中的发育
自治区精品课程
2. 外周发育
成熟的B细胞(Bn)迁移、定居与外周免疫器官。 若接受抗原刺激,B细胞即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 产生抗体,此即为B细胞的外周发育,亦称为B细 胞发育的抗原依赖期。
自治区精品课程
Selection processes in the thymus (C)
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治区精品课程
T细胞个体发育及谱系
自治区精品课程
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过程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医学免疫学固有免疫课件

补体调节
补体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 、C4结合蛋白、膜辅助蛋白等) 和细胞因子(如IL-10、IL-12等
)。
补体生物学意义
补体系统在防御病原体入侵、促 进组织修复和参与免疫调节等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 疫细胞分泌的调节分子,包括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 IFN)、肿瘤坏死因子(TNF
固有免疫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
促进特异性免疫的产生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入侵体 内的外来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
参与免疫记忆
固有免疫系统能够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等炎 症介质,激活和调节特异性免疫细胞,进 而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维护内环境稳态
固有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在初次 感染后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降低再 次感染的风险。
详细描述
固有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 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调节性T细胞等。 研究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调节固有免疫 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功能,有助于揭示炎症 和免疫耐受的平衡机制。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是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 两个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揭示免疫 应答的完整画卷。
详细描述
树突状细胞(DC cell)是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提呈给T细胞,激活T 细胞产生免疫应答。DC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高效地激活初始T细胞,启动适 应性免疫应答。
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总结词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

医学免疫学习题精选(注:该题集为选择题,包涵教材全部内容,超过了大纲要求,仅供学生自学检测用)第一章医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A型题]1.免疫的本质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功能B.机体抗肿瘤的功能C.机体清除自身损伤细胞的功能D.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E.机体清除变异细胞的功能2.免疫对机体来说A.一定是有利的B.可能是有害的C.清除抗原时是有利的D.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E.以上均正确3.机体内的免疫细胞A.通常处于静止状态,需活化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B.通常处于活化状态C.直接可发挥免疫效应作用D.固有免疫细胞没有识别作用E.适应性免疫细胞活化后无克隆扩增4.机体的免疫系统对病原生物分子应答过强会导致A.能更有效的清除感染的病原体B.移植排斥反应C.自身免疫D.超敏反应性疾病E.病原体的持续感染5.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导致A.移植排斥反应B.超敏反应性疾病C.自身免疫D.肿瘤E.免疫耐受6.最早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英国D.埃及E.法国7.开创免疫学治疗先河的制剂是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类毒素D.白喉抗毒素E.肉毒类毒素8.最早发现减毒活疫苗的是A.KochB.JennerC.BurnetD.PasteurE.Porter9.Burnet提出最著名的学说是A.细胞免疫学说B.体液免疫学说C.克隆选择学说D.免疫耐受学说E.自然选择学说10.创建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学者是A.Koch 和Pasteurstein,和KöhlerC.Porter,和Edelmanler和 GooDE.Tiselius,和Kabat[X型题]1.免疫的功能包括A.免疫防御B.免疫监视C.免疫调节D.免疫耐受E.免疫病理2.不适宜的免疫应答可导致A.超敏反应B.自身免疫C.自身免疫性疾病D.病毒的持续感染E.肿瘤的形成3.机体的免疫应答过弱,可出现A.病毒的持续感染B.肿瘤的发生C.自身免疫病的发生D.移植排斥反应E.病原体的急性感染4.导致疾病发病原因包括A.病原体感染B.免疫缺陷C.不适宜的免疫应答D.机体不能有效清除衰老、损伤的自身细胞E.机体不能有效清除变异的细胞5.在疾病过程中,免疫应答因素的参与A.促进疾病的痊愈B.可能导致疾病加重C.和疾病的发展无关D.不可能导致疾病的发展E.只能使机体建立抗再感染的能力6.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有A.单核-巨噬细胞B.树突状细胞C.NK细胞D.中性粒细胞E.γδT细胞7.下列哪些细胞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树突状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8.免疫学的研究包括A.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结构B.免疫系统的功能C.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和过程D.免疫病理E.免疫学预防、诊断和治疗9.免疫学的应用主要包括A.传染病的预防B.感染性疾病的治疗C.免疫学诊断D.计划生育E.肿瘤的治疗10.代免疫学应用研究包括A.DNA疫苗的研发B.各类基因工程抗体C.细胞因子的发现和应用D.免疫细胞治疗E.抗体库技术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A型题]1.人体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和淋巴结B.肝脏和脾脏C.胸腺和骨髓D.骨髓和脾脏E.腔上囊和骨髓2.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腔上囊C.淋巴结D.胸腺E.脾脏3.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腔上囊C.淋巴结D.胸腺E.脾脏4.在淋巴结中,T细胞定居的部位是A.深皮质区B.浅皮质区C.髓索D.副皮质区E.髓窦5.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B.生发中心生存受影响C.深皮质区和生发中心均无影响D.深皮质区和生发中心均有影响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6.禽类新生期切除腔上囊后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缺陷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D.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不正常E.非特异免疫功能亢进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中的B细胞主要分泌A.IgG类抗体B.IgM类抗体C.IgD类抗体D.IgA类抗体E.IgE类抗体[X型题]1.关于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叙述正确的是A.中枢免疫器官是T细胞的发育成熟场所B.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C.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布、居留及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D.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关的是外周免疫器官E.淋巴细胞归巢是指成熟的淋巴细胞从外周淋巴组织重新回到中枢免疫器官2.骨髓的功能有A.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B.B细胞的分化成熟场所C.是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D.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E.是NK细胞的发育成熟场所3.淋巴细胞再循环的生物学意义包括A.增加抗原与APC的接触机会B.将免疫信息传递给全身的淋巴细胞C.使淋巴细胞的分布更合理D.给淋巴组织补充新的淋巴细胞E.可特异性的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4.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包括A.肠相关淋巴组织B.淋巴结C.鼻相关淋巴组织D.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E.脾脏5.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为胸腺依赖性B.多数为胸腺非依赖性C.既有αβTL,又有γδTLD.B1细胞为主E.B细胞为主6.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包括A.参与黏膜局部抗感染B.产生分泌型IgAC.分泌各类IgD.分泌多种致炎细胞因子E.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第三章抗原[A型题]1.对半抗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能和相应抗体结合B.大多是小分子物质C.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D.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E.与载体结合形成完全抗原2.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A.复杂的化学结构B.大分子量的物质C.表位D.具有异物性E.是机体外的物质3.TD-AgA.在胸腺中形成B.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C.有B表位,无T表位D.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E.只有在TL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4.对TI-Ag的正确叙述不包括A.具有重复的B表位B.无须TL辅助就可激活B细胞C.能产生免疫记忆和再次应答D.不能引起细胞免疫E.大多数是多糖类物质5.异物是指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的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未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的自身组织E.以上均是6.下列哪种自身物质注入自身体内后可引起免疫应答A.精子细胞B.血小板C.血浆D.淋巴细胞E.红细胞7.引起人类排斥反应的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自身抗原C.同种异体抗原D.异嗜性抗原E.TI-Ag8.异嗜性抗原是A.改变的自身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半抗原D.变应原E.存在于不同种属间的共同抗原9.抗体和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A.交叉反应B.特异性反应C.超敏反应D.排斥反应E.沉淀反应10.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C.可增强毒素的毒性D.可减弱或脱去毒素的毒性E.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11.抗原表位A.是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B.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抗原表位C.只能被B细胞识别D.能与所有TCR结合E.并非所有抗原表位都能激发免疫应答12.决定免疫原性的因素不包括A.异物性B.特异性C.一定的化学活性基团D.高分子性E.一定的化学结构13.对超抗原的叙述。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 龚非力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三版 龚非力
防御素(defensin)最具代表性。
5.其他效应分子
其他重要的固有免疫的免疫分子还有一氧化氮(NO)、 活性氧(ROI)、C-反应蛋白(CRP)及白三烯等。
13
(三)固有免疫细胞
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NK细胞、固有免 疫样淋巴细胞(γδT细胞、NKT细胞和B-1细胞)、 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皮细 胞等。
2.表面特征
表面标志:MHC分子、黏附分子等。参及细胞黏附、对颗粒抗原的摄取 和提呈、介导相应配体触发的跨膜信号转导等。 表面受体:补体受体、Fc受体、细胞因子受体、模式识别受体(PRR)
3.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单核/巨噬细胞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活性的细胞之一,可产生、分 泌10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
NK细胞(IgG Fc受体、FcγR Ш),识别杀伤及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或病 毒感染细胞。
32
2.分泌细胞因子
NK细胞具有强大的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是机体 IFN-γ的主要来源,还可大量分泌其他因子。
3.免疫调节
活化的NK细胞通过杀伤效应或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而对免疫应答发挥正负调节作用。
33
NK细胞杀伤活性的调节
活化性或激活性受体调控NK杀伤活性
不杀伤

KIR
NK
+
NCR
MHCⅠ 靶细胞
杀伤

KIR
NK
+ NCR
MHCⅠ 靶细胞
34
第四节 固有免疫样细胞
固有免疫样细胞(ILL)包括B-1细胞、 T细胞和NKT细胞。
1.γδT细胞 γδT细胞是指表达γδ型TCR的T细胞,其成熟分化属于胸腺非依赖途径。γδT细

医学免疫学人卫题库

医学免疫学人卫题库

第—章《免疫学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免疫是指〔〕A、机体识别和排解抗原性异物的功能B、机体去除和杀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C、机体去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组织细胞的功能D、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范2.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B、有利的C、有利也有害D、正常条件下有利,非常条件下有害3.机体抗击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范4.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去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范5.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成分耐受,去除衰老、损害细胞的功能称为··〔〕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范6.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特异性7.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可遗传B、感染后期及预防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8.关于固有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可遗传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非特异性9.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获得性B、感染早期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特异性10.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可遗传B、感染后期及预防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有免疫记忆D、特异性11.关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以下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获得性B、感染后期及预防再感染中起主要作用C、无免疫记忆D、特异性12.属于固有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NK细胞D、上皮细胞13.属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是〔〕A、单核-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NK细胞D、T、B淋巴细胞二、填空题1.最早接种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人卫5版医学免疫学)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第九章 B淋巴细胞
精选ppt
1
第一节 B细胞的分化发育
精选ppt
2
(一)BCR的基因结构及其重排
编码BCR的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数量众 多的基因片段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 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 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
精选ppt
3
BCR的胚系基因结构
• CD22:抑制性受体,负调节B细胞共受体。 • CD32(FcγRⅡ):FcγRⅡB亚型负反馈调
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
精选ppt
34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亚群
精选ppt
35
CD5+B-1细胞
• 少数;
• 主要定居于腹膜腔、胸膜腔和肠道固有层中;
• 无需Th细胞的辅助,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 能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
40
25
精选ppt
5
(40)
(25)
(4)
精选ppt
6
BCR的基因重排及其机制
➢BCR胚系基因中被分隔开的基因片段通过基 因重排,形成VDJ(重链)或VJ(轻链) 连接后,再与C基因片段连接,进一步加工、 组装成有功能的BCR。
➢Ig首先是重链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IgV区基因的重排主要是通过重组酶的作用 来实现的。
(二)提呈可溶性抗原 活化B细胞
精选ppt
3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精选ppt
24
结构:mIg-Igα/Igβ(CD79a/CD79b)复合物 功能:
• mIg: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识别结合特 异性Ag。

第九章 免疫应答(五) 固有免疫

第九章 免疫应答(五) 固有免疫

生理屏障 消化道、呼吸道 、眼等粘膜屏障
及皮肤屏障
血脑
屏障
胎盘 屏障
血-胸腺屏障
血-眼屏障
二、 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P26-29)
主要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γδT细胞和B-1B细胞、NKT细胞、 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等
(一) 吞噬细胞(P28、P121、P128)
(二)、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 包在壁外的星状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共同组成。
2.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 共同组成,能够有效防止母体内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代 谢产物进入胎儿体内。
3.其它屏障
人体的胸腺、睾丸、附睾以及胃粘膜等部位存在 屏障结构。
种系发育,进化形成 生来具备,应答迅速 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 也参与特异性免疫
概念
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
机体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即出 生后就已具备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 侵的第一道防线。
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的生理性排斥反应 作用的特点是没有特异性。
第六节 固有免疫系统 及其应答
(innate immunity)
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先天免疫 (Native Immunity) 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获得性免疫 (Acquired Immunity) 适应性免疫 (Adaptive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四)溶菌酶
1、来源于吞噬细胞,是一种不耐热的碱性蛋白质,广泛 存在于各种体液、外分泌液和吞噬细胞溶酶体中。 2、能够裂解革兰氏阳性菌。 3、革兰氏阴性菌由于在其肽聚糖外还有LPS和脂蛋白包裹, 所以对溶菌酶不敏感,但在相应抗体或补体存在的条件下, 也可被溶菌酶溶解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核巨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透射电 镜显示其高尔基体发达、线粒体丰富、胞浆颗粒明显(中)。 扫描电镜显示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表面(右)。
巨 噬 细 胞
巨 噬 细 胞
Monocytes have numerous lysosomes in their cytoplasm and can readily leave the circulation to give rise to macrophages within almost every organ. They are even more phogocytic than neutrophils in that they can degrade larger bacteria within lysosome.
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 (一)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circulate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prior to emigration into the tissues. Within certain organs they have special names, e.g. in liver they are known as Kupfer cells, in brain as microglia, in kidney as mesangial cells, and in bone as osteoclasts. Elsewhere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tissue macrophages.
(2)主要参与分子:补体(complement)、溶
菌酶(lysozyme)和急性期蛋白(acute-phase proteins;APP)等。
2. 适应性免疫应答 大约有7-10天的潜伏 期,识别和排除TD-Ag。
(1)主要参与细胞:T细胞、B细胞和抗 原提呈细胞
(2)主要参与分子: 抗体
免疫细胞的分化
外周血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
免疫 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
40-75 0.1-1 1-7 2-11 20-35 0.1-1
( %)
第一节 吞噬细胞
一、吞噬细胞分类
(一)大吞噬细胞 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PS),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 胞(monocyte)和由其衍生的各种组织器官中的 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二)小吞噬细胞 指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第9章-固有免疫细胞
本章教学大纲
【目的要求】 1. 掌握:主要参与天然免疫应答的免疫
细胞的种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NK细胞的免疫学功能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2. 熟悉:树突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3. 了解:固有免疫细胞的来源及发育。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分为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i)应答。
1. 固有免疫应答 即刻发生应答,没有潜伏期, 识别和排除所有类型的抗原。
(1)主要参与细胞:吞噬细胞(phagocyte)、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肥大细胞(mast cell)、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granulocyte) 以及其它细胞(NKT、γδT细胞和B1细胞)。
2.抗原递呈作用
3.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IL-1、IL-6、IL-8、IL-12和 TNF-α等。
三、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or neutrophil polymorphonuclear leucocytes, respond to chemotactic signals and leave capillaries by a complex process, involving margination (flowing nearer to the endothelial lining of blood vessels), rolling and then attaching (margination), following which they emigrate between the endothelial cells (extravasation, or diapedesis).
RBC
They are the earliest phagocytic cells to appear in the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are prominent constituent of pus.
主要免疫学功能 清除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在急性炎症中起
关键作用。 (1)直接吞噬清除病原微生物。 (2)通过抗体受体和补体受体。 IgG-Ag FcγR 吞噬、杀伤; 细菌夹膜 机体 IgM抗体 激活补 体 CR 吞噬。 (3)杀伤肿瘤作用。
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Giemsa染色血涂片,中性粒细 胞呈淡藕荷色,多叶核,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透 射电镜下其胞浆颗粒清晰可辨。
Neutrophils represent 60-70% of leukocyte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Their granules contain alkaline phosphatase, lysozame, lactoferrin etc.
单核巨噬细胞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
肺部巨噬细胞吞噬大肠杆菌
巨噬细胞向油滴伸出突起
巨噬细胞向颗粒伸出突起
巨噬细胞吞噬大于细胞的石头颗粒过程
巨 噬 细 胞 吞 噬 过 程
(二)主要免疫学功能
1.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和活化后产物杀伤效应: ①毒性物质 --- H2O2、O2-和NO ②抗微生物肽--- 防御素、阳离子蛋白 ③酶类--- 溶菌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