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机电问题

合集下载

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煤矿机电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煤矿机电安装是指在煤矿工程中,对机电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运行的过程。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矿机电安装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列举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人员技术不熟练。

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安装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安装。

应对措施:加强安装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配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解决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2. 设备制造厂商提供的安装指导不明确。

有些设备制造厂商在提供安装指导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缺乏具体、详细的操作指南。

应对措施:与设备制造厂商加强沟通,要求提供详细的安装指导。

煤矿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技术手册,对于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以备将来参考和培训使用。

3. 安装环境差。

煤矿的工作环境通常恶劣,给机电设备的安装带来一定的困难。

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安装环境的准备工作。

保证所需的安装空间和设备运行的通道畅通;加强安装区域的通风换气,确保安装人员的安全;对于环境存在较大刺激物的,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

设备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碰撞、震动等问题,导致设备损坏。

应对措施:事先制定周密的运输和安装计划。

合理安排设备的运输和搬运过程,提供足够的保护措施;保证安装人员的安全操作,防止设备受到损坏。

5. 安装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验收。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较长,有时会导致安装过程的中间验收被忽视。

应对措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验收。

安装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整理工作,及时进行中间验收;确保每个阶段的安装质量,减少后期纠正和调整的工作量。

煤矿机电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认真分析和解决,提高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与设备制造厂商的沟通,做好安装环境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的运输和安装计划,并按照规定进行验收,就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确保机电设备在煤矿安装过程的正常运行。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与处理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有很多种,接下来将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处理措施。

1. 电机缺相故障:电机缺相会导致电机转速降低、电流增大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机供电线路是否有松动或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供电线路。

2. 电机绕组烧毁故障:电机绕组烧毁会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处理方法是检查绕组是否有短路或断路的情况,如有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绕组。

3. 电机轴承损坏故障:电机轴承损坏会导致电机运行时有噪音、过热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检查轴承是否有磨损或润滑不良的情况,及时更换轴承或进行润滑维护。

4. 传动装置故障:传动装置故障可能会导致机械无法正常工作,解决方法是检查传动装置的齿轮、皮带、链条等部件是否有磨损或断裂的情况,及时更换或修理损坏的部件。

5. 电器元件损坏故障:电器元件损坏会导致设备的电气控制功能无法正常运行,处理方法是检查元件是否有烧坏、接触不良等情况,如有需要及时更换损坏的元件。

7. 控制系统故障:控制系统故障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运行不稳定,处理方法是检查控制系统的接线、接点等是否有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故障部件。

8. 仪表故障:仪表故障会导致无法准确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解决方法是检查仪表是否有故障或误差,及时更换或修复故障的仪表。

处理这些常见故障时,需要保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机电设备维修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能够正确诊断和处理故障。

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定期进行设备巡检、润滑维护和清洁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

及时备好备件和维修工具,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减少停机时间。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析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析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析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煤矿环境的特殊性、工作强度大等原因,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屡见不鲜。

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解决这些故障,保障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成为了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入手,探析其维修技术,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一、常见故障一:电气故障1. 故障现象电气故障是煤矿机电设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故障类型,常见的故障现象包括电机无法启动、漏电、断路、短路等。

2. 故障原因电气故障的原因可能包括电缆老化、设备潮湿、外部电磁干扰等。

3. 维修技术维护人员需要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查找并确认故障点的位置。

接着,对电缆进行绝缘测试,清除潮湿等现象,修复断路或短路问题。

对设备进行稳定性测试,确认问题已经解决。

3. 维修技术针对机械故障,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磨损或者异物等问题。

接着,对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清理杂质,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故障原因液压故障的原因可能包括液压油老化、液压管路损坏、液压阀件失效等。

3. 维修技术液压系统故障需要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找出泄漏和损坏的部件。

然后,更换液压油,修复管路,更换损坏的阀件等。

最后进行系统压力测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煤矿机电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类型有电气故障、机械故障、液压故障等,在面对这些故障时,维修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维修技术来解决。

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来说,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维修经验,以提高故障诊断和维修技术,确保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

还需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隐患,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不断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可以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的正常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然而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

对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及维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故障分析1.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煤矿机电设备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电机断电、线路短路、接触不良等。

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路设计不合理、线路老化、接线端子松动等。

在出现电气故障时,首先需要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接着检查电机的线圈和接线端子是否正常,最后检查电气元件是否损坏或老化。

2.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煤矿机电设备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轴承损坏、齿轮磨损、传动带断裂等。

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可能是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缺乏润滑以及零部件磨损等。

在出现机械故障时,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润滑情况、零部件磨损情况等,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3. 其他故障除了上述两种常见的故障外,煤矿机电设备还可能出现其他故障,比如传感器故障、控制系统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会导致设备的自动控制失效,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出现这些故障时,需要对设备的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找出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修复。

二、维修技术1. 故障诊断在出现机电设备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对于电气故障,可以通过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来判断故障原因;对于机械故障,可以通过听、摸、看等方式来判断故障原因;对于其他故障,可以通过检查控制系统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来找出故障原因。

2. 维修方法一旦找出了故障的原因,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法来进行修复。

对于电气故障,可以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或者修复接线端子、加固电路连接等;对于机械故障,可以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或者进行磨削、润滑等修复;对于其他故障,可以更换故障的传感器或者重新调校控制系统。

3. 预防维护除了对故障进行及时的维修外,还需要做好机电设备的预防维护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定期润滑、定期清洗等。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煤矿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本文将针对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介绍相应的维修技术。

一、电气故障1. 电机故障:电机是煤矿机电设备中最常见的部件之一,常发生的故障有绝缘老化、轴承损坏、绕组烧毁等。

对于绝缘老化,可以通过定期进行电缆绝缘测试,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部分;对于轴承损坏,可以定期给轴承加润滑油,检查轴承是否干燥;对于绕组烧毁,可以通过检查电机是否过载或缺相来判断。

2. 电缆故障:电缆是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经常会出现线路短路、断路等故障。

对于线路短路,可以使用绝缘测试仪进行排查,确定短路点并修复;对于线路断路,可以使用导线接头进行连接或更换断裂部分。

3. 开关故障:开关是煤矿机电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故障有接触不良、触点烧坏等。

对于接触不良,可以清理触点上的灰尘或氧化物,使触点恢复良好接触;对于触点烧坏,可以更换烧坏的触点。

二、液压故障1. 油泵故障:液压系统中的油泵是煤矿机电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常见故障有泄漏、压力不稳定等。

对于泄漏,可以检查密封件是否老化或损坏,并及时更换;对于压力不稳定,可以检查油泵的进油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堵塞情况。

2. 阀门故障:液压系统中的阀门也是常见故障的部件,常见故障有卡阀、漏油等。

对于卡阀,可以拆卸阀门进行检查,清理阀门内的杂物;对于漏油,可以更换阀门的密封件或进行调整。

三、机械故障2. 齿轮故障:齿轮是煤矿机电设备中常见的传动部件,常见故障有齿面磨损、齿轮断裂等。

对于齿面磨损,可以进行磨削或更换齿轮;对于齿轮断裂,可以及时更换断裂的齿轮。

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的分析及维修技术主要包括电气故障、液压故障和机械故障。

只有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并及时处理故障,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

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分析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的运行状态与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直接相关。

目前在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备老化、故障率高、能耗大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长时间运行,设备自然会出现老化现象,比如电机绝缘老化、轴承磨损、密封件老化等,这些都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故障率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率较高,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如电路断路、短路、设备卡死、电机烧毁等,这些故障不仅会导致设备停机,还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3. 能耗大煤矿机电设备的能耗大,特别是一些老旧设备,能效低下,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煤矿的生产成本。

二、改进措施分析1. 设备更新换代针对设备老化问题,可以采取设备更新换代的措施,对老旧设备进行淘汰,使用新型设备替换。

新型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能够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2. 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的技术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改进,例如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节能设备等,可以降低设备的能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3. 加强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的问题,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水平,可以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

5.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流程,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煤矿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的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相信可以有效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确保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煤矿系统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矿系统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矿系统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 设备老化:煤矿系统机电设备使用时间长,容易出现老化、损耗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维修保养不及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维修保养计划和人员,机电设备的故障得不到及时修复和预防,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3. 设备管理不规范:缺乏明确的设备管理流程和规范,导致设备随意使用、外借等问题,增加了设备的损耗和安全隐患。

4. 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煤矿系统机电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目前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存在一定的技术薄弱环节。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设备的使用、保管和维修流程,加强对设备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设备的滥用和损耗。

3. 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对机电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术培养,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4. 引进新设备:根据煤矿生产和管理需要,逐步引进更先进的机电设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稳定性,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5.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6. 加强信息化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7. 强化设备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设备监督和考核机制,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励其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总结:煤矿系统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设备老化、维修保养不及时、设备管理不规范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设备维修保养、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引进新设备、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加强信息化管理以及强化设备监督和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煤矿机电设备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设施,其安全管理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设备老化、维修不及时、人为操作不当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就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具体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问题煤矿机电设备多为重型设备,运行环境复杂,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老化现象。

老化的设备不仅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增加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故障,甚至引发事故。

2. 维修不及时由于煤矿生产压力大,往往会出现设备故障没有及时维修的情况,导致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

3. 人为操作不当一些操作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或者技术不过硬,对设备操作不当,比如超负荷操作、不按规定使用设备等,容易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安全事故发生。

4. 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一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安全规章制度,导致安全风险难以控制。

二、解决办法1. 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针对设备老化问题,煤矿企业应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建立全面的设备台账,明确设备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及时更新淘汰老化设备。

2. 完善维修管理制度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故障维修的流程和责任人员,确保设备故障及时维修,以减少故障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通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宣传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操作不当所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

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对设备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5. 强化管理和监督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制度,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常见机电问题
1、调度室没有应急预案,不能够及时正确处置灾情。

2、调度室放置采掘工作面电氧焊措施(焊接采煤机、支架、掘进机),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规定。

3、调度室放置的措施内写着“如果在停风区域工作,必须制定专项措施”,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41条规定。

4、安全帽未建筑用安全帽,无MA标志,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条规定。

5、矿灯房无灭火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6条规定。

6、发给检查人员的矿灯无编号,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5条规定。

7、矿灯的灯头螺栓未封蜡。

8、井口与矿灯房、澡堂、办公室用封闭走廊连在一起,如遇事故反风时,会将瓦斯吹入该区域。

9、井口房距井口不足20米,使用民用插座、照明、开关、显示器、拦车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20条和444规定。

10、井口未悬挂“煤矿井口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非煤矿井下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警示牌板。

普通车辆可能开到井口、吸烟人员可能走到井口、也可能走入井下。

11、入井宣誓中没有将矿工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是错误的。

12、斜井绞车上下口,未悬挂“限挂车数、限高、限宽、限重”牌板,不能正确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372条规定。

立井口未悬挂“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牌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

按道理,井底也应该悬挂。

13、井口未公布提升装置的最大载重量和最大载重差,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2条规定(按道理井底也应该公布)。

罐笼内放音乐,影响监听异常响声。

因为罐笼下降和上升是危险的过程,不能仅靠检罐工检查。

罐帘下部边缘至罐底的距离超过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大于200mm,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规定。

14、架空乘人装置,在下人地点前方自动停车装置起不到作用;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小于0.7m;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68
条规定。

15、运输大巷无照明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3条规定。

16、停止的电机车照明灯熄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348条规定。

17、使用干式混凝土喷射机,属于国家第三批禁止使用设备。

18、掘进机隔离开关手把使用铁链固定或焊死,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1条规定。

司机离开时,掘进机未停电,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1条和76条规定。

掘进机控制电缆有破口,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77条规定。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19、掘进机、耙矸机,电缆破口较多。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目前掘进机电铃、急停、前照明灯使用三根细电缆,防护欠佳,破口较多。

如果将这三个电器做在一起,用一根粗电缆带,将极大地减少破口。

目前掘进机操作箱与控制箱之间使用多条细电缆相连,破口较多。

如果采用一根多芯粗电缆代替,将极大地减少破口。

20、开关挡板生锈。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89条要求,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21、电缆穿过墙壁部分未使用套管保护,未严密封堵管口。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71条规定。

22、瓦斯监控未实现就地断电,违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中,“4.5.2.1 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


23、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未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149条规定。

24、供电系统图,缺高低压馈出线的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以及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缺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缺127V、660V、1140V等标注。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的规定。

25、供电整定计算、供电设计说明书,缺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计算,缺短路保护整定值可靠动作系数校验。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6条的规定。

存在短路后不跳闸的可能,会造成开关、电机烧窟窿、电缆着火。

26、综采3300V供电专项措施,缺操作高压主回路的安全要求,缺“每天进行一次漏电跳闸试验和每月进行一次远方漏电试验并登记”的规定。

27、采掘电工、提升机司机缺特工证或过期。

28、移动变电站、开关,安装在掘进巷口跟前,未达到20米以外,违反《煤矿安全规程》138条规定。

29、井下配电室入口处未悬挂“高压危险”和“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字样的警示牌。

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65条规定。

30、缺低压漏电试验记录,缺远方漏电试验记录。

机电领导不懂得如何进行远方漏电试验方法,不知道每月试验一次。

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7条和漏电保护细则第19条的规定。

31、辅助地线不足10平方毫米,不符合《煤矿漏电保护保护细则》第11条规定。

接地导线带绝缘皮,不符合《煤矿接地保护细则》第12条规定。

接地极太短或太细,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485条规定。

32、使用电动钻机,虽然与国家第三批禁止使用设备的名称(支腿式电动凿岩机、电动锚杆钻机)不同,但是存在同样的安全隐患——“作业时,冲洗水下落后淋湿电动机,电动机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如果干式作业,产生的粉尘量大,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大”,也具有同样的可替代产品——“气动钻机和油动钻机”。

建议更换。

井下供电系统图规格
入井电缆标注“6kV(10kV)来自×××”。

电缆标注“型号、截面、长度”。

(小于10米的不标注)
高低压开关标注“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

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标注“两相短路电流值”。

变压器标注“型号、容量、”,变压器出口标注“额定电压”。

负荷标注“名称、kW数”。

标注“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