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博弈分析

合集下载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关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来源: [ 10-04-30 08:37:00 ] 作者:陈炜张琼编辑:studa090420关键词: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博弈建议和策略论文摘要:纺织品服装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品之一。

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及纺织品配额的全部取消,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量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国家,频繁的贸易往来使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和讨论,为纺织服装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策略。

纺织品服装是我国出口贸易创汇的主要产品。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快速增长,形成巨额的中美贸易顺差,美国政府采取各种贸易壁垒与配额设限等措施来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增长。

文中分析了中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运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基于合作博弈的前提下,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如何利用合作关系,积极主动地应对贸易摩擦;如何有效制定优化企业的战略和措施;提高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一、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及摩擦现状(一)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基于特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纺织品服装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出口的强势产品。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纺织品出口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额不断攀升,短短数年间便从2003年的790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771亿美元。

200年,虽然受到危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据中国纺织品贸易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1至8月,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包括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已达l18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9.1%。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2006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达932.77亿美元;其中,我国20o6年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达270.67亿美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20.81%,占美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比重为29.02%t~3。

浅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

浅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

浅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一、摩擦原因及背景中美贸易摩擦是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最敏感的问题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贸易摩擦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以纺织品贸易摩擦最为突出。

关于中美纺织品贸易的摩擦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纺织业的快速发展对美国本土纺织行业产生了威胁。

由于中国在生产成本、品质、设备等方面均具备优势,从而在短时间内占据了美国市场的份额。

美国本土纺织业自然十分担心,开始呼吁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

二、对两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两国经济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对中国而言,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中国纺织出口规模空前壮大。

2005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已经占到了这个行业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中美贸易摩擦的发生,则让中国纺织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对中国纺织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美国而言,贸易摩擦给美国本土纺织业带来严重的竞争压力,导致本土纺织业的失业率上升,成本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美国的对华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中国也会对美国商品加强限制,从而影响到美国其他行业的进口和出口。

三、因素影响分析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发生,不仅仅是单纯的市场竞争问题,其背后更多的是被复杂的因素所影响。

加入WTO后,虽然中国实行了更加自由化的贸易政策,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其出口优势的形成却没有得到容易的成功。

近年来,一些国家对华贸易保护措施的不断增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

而纺织品的价格则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由于各种产业及国家之间的生产成本差异极大,中国的生产成本十分低廉,从而使得中国纺织品的价格较低。

而美国本土的纺织品行业,由于薪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等方面的限制,在价格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美国本土的纺织品一旦面临来自中国市场的强烈冲击,就比较难以承受得起。

四、案例分析(1)2002年美国对华实施纺织品配额2002年,美国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纺织品进行了限制,视若“弃子”。

关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关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引言中美之间的纺织品服装贸易一直是一个争议较多的问题,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经常存在。

本文将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博弈分析,探讨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冲突与合作。

背景中美两国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中美双方在生产成本、市场准入、关税政策等方面有很大的差距,这导致了双方在纺织品服装市场上的竞争较为激烈。

美国认为中国通过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国内补贴政策破坏了美国纺织品服装业的竞争力,而中国则认为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限制了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进入。

开始博弈分析双方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上的博弈可以看作是一个非零和博弈,两国的决策会互相影响并且产生不同的收益。

以下是其中几种可能的博弈策略和结果。

策略一:贸易限制美国可以采取贸易限制的措施,例如加征关税、限制进口数量等,以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的进入。

这样的做法会刺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导致中国的出口减少,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

若中方也采取相应措施,将进一步加剧两国的贸易争端。

策略二:开放市场双方也可以选择开放市场,互相放宽关税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彼此的贸易流动。

这样的做法可以促进双方纺织品服装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但可能对双方国内纺织品服装企业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

策略三:合作发展中美可以选择合作发展纺织品服装产业,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展技术转让,提高产业竞争力。

双方可以通过加强合作打造品牌、开展联合营销等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合力,共同享受市场红利。

结论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中,双方有多种策略可供选择。

贸易限制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保护主义效应,但也会对双方经济造成损害。

开放市场和合作发展可能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但也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

因此,在决策之前,双方需要权衡各种策略的利弊,寻找一个相对平衡的方案。

以上是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双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以求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论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

论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

论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和消费国。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摩擦一直存在,不断地升级和演变,成为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贸易摩擦的起因、演变和后果这三个方面阐述中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摩擦的实质。

一、贸易摩擦的起因美国是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的主要出口市场。

美国国内产业走向成熟后,纺织品和服装工厂纷纷转移至亚洲等地区,其中以中国最为突出。

这样,中国成为了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的制造中心。

但是,美国国内产业的萎缩加剧了本土压力,特别是2001年美国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期间,美国国内压力大幅增加,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就愈发严重。

美国本土许多厂商和工会也开始反对中国的出口,希望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本土的纺织品和服装工业。

于是,美国政府也开始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手段,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进一步影响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

二、贸易摩擦的演变在贸易摩擦开始之初,美国采取的是非限制性的方式,即向中国输出技术和大量的设备,帮助中国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

这样,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顺利进行,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快速增长。

但是,随着中美之间贸易的逐渐增加,美国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开始采取更为强硬的贸易限制措施。

2005年后,美国分别实行纺织品和制成品贸易限制措施,即“制造业邪恶Octopus”,大量限制中国的出口。

中国政府针对美国的做法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贷款、彻底改革国内的生产方式和扩大对外出口等,但这些努力并没有阻止贸易摩擦的升级。

2012年,美国又宣布对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进行12种“非市场经济”反倾销应用,之后中国又在世界贸易组织上提出反击,但是双方的贸易摩擦依然难以解决。

三、贸易摩擦的后果中美纺织品和服装的贸易摩擦已经影响到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合作,特别是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下降、家庭物价上升、企业利润率下降等问题。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2005年1月世界纺织品贸易配额正式取消,配额制度的如期取消本应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一个“美好的春天”,然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屡屡向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产品发难,造成了名副其实的“多事之春”。

本文回顾了中美纺织品贸易的争端过程,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影响、并分别从中美两方面探究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涉及到两国的其它经济甚至政治问题,既是美国霸权的体现,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纺织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如何应对两国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寻求解决之道,对我国来说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纺织品贸易摩擦应对策略AbstractThe textile quota was canceled formally in January 2005, which may bring Chinese textile trading a “beautiful spring”, however, some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America, always made troubles to us.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about the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about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from China and America, puts forward several tactics at this basis. The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involves not only the economic problems, but also the political problem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is mainly America’s supremacy.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the problems in Chinese textile area. How can China deal with the China-America textile trading friction and how to find good methods to solve it are hard and long way to go.【Keywords】Textile Products; Trade Friction; Countermeasure目录1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 (5)1.1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直接影响 (5)1.2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国内就业的影响 (5)2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 (6)2.1美国方面的原因 (6)2.2中国方面的原因 (7)3正确面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 (8)3.1有效利用纺织产业资源,合理发展纺织产业 (8)3.2打造培育自有品牌 (8)3.3企业要学会利用WTO规则解决贸易争端 (9)3.4发挥贸易预警体系的作用 (9)3.5发挥行业协会在应对贸易救济措施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9)小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对策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建立了正常经贸关系,但是,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在中美建立正常经贸关系之后不久就开始了,当年美国便单方面宣布对中国七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分析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分析

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分析摘要:本文对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的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宏观层面分析其客观背景,了解到中美纺织品矛盾由来已久,且现今美国的纺织品行业不景气,而纺织品出口贸易对中方来说也十分重要,因此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困难极大。

再利用局部均衡进行分析,证明中美纺织品对双方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其谈判进行有必然性。

最后本文将建立简单的零和博弈模型,通过博弈分析,证明在谈判中双方只有都选择妥协退让,才能得到均衡解,是双方达成双赢局面。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2005年1月1日,全球取消正式取消了纺织品贸易配额。

5月17日,美国以“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剧增、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先后对中国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内衣、化纤制裤子、化纤制针织衬衫、男式梭织衬衫和精梳棉纱7种纺织品实施限制。

同时,美国政府还对中国的合成纤维布、套衫、毛制裤子、针织布、胸衣和晨浴衣6种产品进行设限调查。

为了解决双方的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中美两国在6月17日举行了第一轮正式磋商,之后又进行了几轮谈判。

终因双方分歧太大难以弥合至今没有产生令双方满意的协议。

二、宏观层面分析1.中美纺织品贸易谈判难度更大此次中美谈判的难度将大于中欧谈判,因为中欧谈判是在欧盟对中国实际设限之前,而中美之间的谈判则是在设限行动之后;此外,美国过多的将纺织品问题政治化,而欧盟的政治化色彩要弱得多,政策也比较务实;美国与中国贸易品争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很大,去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占全年逆差总额的25%,而欧盟对中国的逆差则要小得多;欧盟政策比较灵活,欧盟更是与中国纺织品贸易中的受益者。

2.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中美纺织品贸易方面的摩擦由来已久。

而纺织品配额制度今年初取消以后,双边摩擦急剧升温。

从理论上说,随着今年1月1日起实施了几十年的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的寿终正寝,世界纺织品市场即可真正进入“自由贸易“时代。

但是今年以来中美纺织品贸易的状况表明,配额制度的取消既为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为中国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和影响范围扩大,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行业也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使得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量受到一定压制。

中美贸易战也加剧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产生间接影响。

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市场多元化拓展,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降低贸易风险。

我们需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创新设计、提升品质和服务水平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抵御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影响虽然存在,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积极的发展对策来化解不利影响,保持行业的稳定发展。

在全球贸易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保持应对挑战的灵活性和创新力,确保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导致了纺织品出口市场的不稳定性。

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着市场需求减少、订单减少的挑战,这使得纺织品出口商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

中美贸易战影响了纺织品出口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纺织品出口受到了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使得纺织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市场份额。

中美贸易战也给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出口政策上的不确定性。

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政府不得不调整出口政策以适应市场变化,这给纺织品出口商带来了出口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出口经营的风险。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带来了不少挑战和影响,需要我国出口商们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2.2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服装出口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服装出口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

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思考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总体概况,从中分析了中美纺织品贸易中存在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以及制度方面的种种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大方面,在此基础上,我国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纺织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摩擦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Sino-American textile trade friction, analy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in Sino-us trade in textile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in system of China, and the cause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two aspects, and on this basis, China respectively from the Macroscopic Angle Medium and microcosmic three different angl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which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industry.[Key Words]Textile trade frictions issue Causal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目录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一)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现状 (1)(二)中美纺织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经济问题 (2)2、政治及其他问题 (3)(三)中美纺织贸易摩擦的影响 (4)二、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4)(一)外部原因 (4)1、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 (4)2、世界经济不景气和发展不平衡,造成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5)3、政治因素引起的贸易摩擦 (5)4、世界贸易组织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6)5、美国配额取消后带来的低价竞争 (6)6、中国经济威胁论所造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 (7)(二)内部原因 (7)1、我国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各项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程度不够高 . (7)2、我国纺织行业协会或商会的服务及协调管理职责不到位 (7)3、我国纺织企业巨额贸易顺差使贸易摩擦加剧 (8)4、我国纺织出口企业组织规模偏小,出现过度竞争﹑出口美国秩序混乱 (8)5、纺织企业的自我防护意识差、预警机制不完善,加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损失 . (8)6、我国纺织企业缺乏自有品牌 (8)三、我国应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对策 (9)(一)国家应对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对策 (9)1、充分运用WTO规则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9)2、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6-072-01
摘要本文从对“囚徒困境”的思考谈起,运用重复博弈理论对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和讨论,阐述中美两国纺织品贸易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双赢,并针对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及政府提出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囚徒困境重复博弈中美纺织品贸易合作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现状
中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的加快对美国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使两国贸易摩擦不断。

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双边协议到期终止,我国贸易风险也随之增加。

据中国海关资料显示,2009年1—3月中美纺织品贸易总额为50.14亿美元,其中,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额为49.1亿美元,同比减少0.5%;进口1.03亿美元,同比减少32.3%,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拉大。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理论分析
(一)“囚徒困境”的思考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非零和博弈的例子,讲的是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并分开囚禁,并规定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获刑2年,沉默者将判监12年。

若二人都沉默,则都判监3年。

若两人同时认罪作证,则都判监10年。

两名囚徒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且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二人的
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坦白,结果都服刑10年。

但是,该例中如果两人是一对经常合谋犯罪的惯犯,他们有一个长期的攻守同盟,被抓捕受审时就会考虑,这次我被判了,他下次他一定会报复我,共同抵赖的合作均衡就可能出现。

(二)中美纺织品贸易从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转变
近年来中美纺织品贸易即与这种情况类似。

早在2003年11月美国对我国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2004年又发动12起纺织品特保措施调查,同时继续对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

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05年5月,我国财政部宣布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进一步调整,规定对2005年1月1 日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原定于2005年6月1 日提高或降低出口关税的相关产品同时取消。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的这种降低出口关税针锋相对,双方的博弈关系走向囚徒困境。

但由于中美都期待双方长期的贸易合作,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获利并非建立在另一方完全利益损失的基础上,因此激烈的贸易摩擦最终引发了两国关于贸易问题的谈判,逐渐走向双方合作的重复博弈过程,从而在摩擦—博弈—再摩擦—再博弈的过程中走出囚徒困境。

三、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现实分析
对于中美纺织品贸易,若两国视互利互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为最高价值,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与程序,在不损害或尽量少损害博
弈对手切实利益或获利潜能的情况下,就能谋求自身的最大利益与
最大可能的发展空间。

贸易双方是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的。

首先,20多年来中美两国越做越大的贸易额充分说明了中美贸易的互补性。

国外输入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能够有力地促进美国国内技术升级,在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中国的同时,美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发、制定标准以及优化产品结构。

因此,国际化分工中的合作将给中美双方都带来更大好处。

其次,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互利双赢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研究表明,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不仅为美国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带动了美国就业。

维护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继续促进两国间的经贸合作与交流。

从而,中美两国在长期的贸易博弈中保持“合作”策略,双方加强互信与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博弈赢得、有利于稳定和促进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共同的经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广阔,发展迅速,劳动力成本低,但资金短缺、科技相对落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大,资本充足,科技发达,但劳动力成本高。

四、建议和策略
中国必须不断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贸易中从被动应战转变到主动出牌。

(一)提高企业的自身素质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企业应加大企业的科研
投入,大胆进行创新,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此外,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扩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企业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型的技术人才,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研究等各类专业型人才都应成为企业的生力军。

(二)拓展多元化的市场空间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企业应发展多元化的产品和
贸易方式,有效拓展市场。

其次,企业应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应在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面向全球积极开发新的市场,走全方位、多视角、多渠道、多元化的出口道路,降低因出口过于集中的风险。

(三)政府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首先,政府要对有可能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在已经取得的合作博弈的基础上采取主动,避免再发生激烈的冲突,从而以最小的博弈代价得到最大的经济利益。

其次,政府应加快我国纺织产业的产业升级,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纺织服装品业的应
参考文献:
[1]柯宗俊.新形势下再议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中国商贸.2009.
11.
[2]陈炜,张琼.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安徽农业
大学学报.2009.5.
[3]叶枫,吕世平,重复博弈:“合作”实现中美纺织品贸易博弈的双赢.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6).
[4]张军立,褚永.基于博弈论的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经济论坛.2007(21).
[5]杨懋,祁守成.囚徒困境从单次博弈到重复博弈.商业时代. 200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