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6《 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6.陶罐和铁罐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课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27陶罐和铁罐。
板书课题:27陶罐和铁罐。
学生齐课课题同学们注意看“陶”字的笔顺,然后学生书空,指导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查生字词同学们在课前充分地预习了课文,我要检查一下你对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出示生词:陶罐懦弱争辩恼怒羞耻流逝宫殿挖掘朴素奚落轻蔑和睦相处无影无踪自由读开火车读(2)、嗯,大家对生字词掌握得不错!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课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就让我们到国王的御厨里去看一看吧!(二)、检查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有踪)。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一)、再读课文,思考: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然后小组讨论。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
例:(1)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揭示课题1、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贴图)(二)初读课文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氧化(四)我想说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五)小结二、学习《狮子和鹿》(一)学习课文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难看(逃生)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三、拓展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四、师总结五、练笔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2】篇〗学习目标: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06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陶罐与铁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奚落、轻蔑”等的意思。
2.通过品读对话和品悟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动作的词,把握陶罐、铁罐的情感变化,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再次认识旁白后置和放在中间的表达方式,并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
1.今天我们的学习与这个字有关,板书两个罐字(书空,桌上写),知道罐是干什么用的?2.出图,这个是铁罐,这个叫陶罐,顾名思义什么叫铁罐,什么叫陶罐?二、初读课文,谈印象。
1.这里有一个《陶罐和铁罐》的剧本,这种剧本是为台上的演员演戏设计的。
今天我们也来过把演员瘾吧?谁来读舞台把示语(括号里橘色),谁来演铁罐和陶罐?2.听了这一段对话,铁罐和陶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各用一个词很精练地说你的印象。
(板:骄傲、谦虚)3.品读总起句①你觉得他们的这一段长长的对话,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提示:这句话其实就藏在这个剧本里。
)②“奚落”是什么意思?出示手册上的解释: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
过渡:我们提取出铁罐说的话,看一看铁罐究竟在数说人家陶罐的什么短处?三、认识铁罐,情感朗读读着铁罐的话语你想说什么?①看看它究竟在数说人家陶罐的什么短处?(易碎)(过渡:你瞧,这铁罐从头到尾揪着陶罐易碎的短处不放,让陶罐难堪,而且这话越说越——)②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铁罐的话越来越——难听、凶狠、恶毒的、不讲理?你敢碰我吗?——挑衅我就知道你不敢,弱的东西!——讽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诅咒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威胁③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称呼陶罐的:陶罐子、懦弱的东西、你算什么东西④铁罐的话越讲越——难听、凶狠、恶毒的、不讲理?他说这些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从课文中圈出写铁罐神态的词—指名说)⑤根据提示语,逐句情感朗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陶罐和铁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陶罐和铁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及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寓言故事的表达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3)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寓言故事的理解与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陶罐和铁罐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
4.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认识。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5. 理解寓意:(1)学生分享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寓意所在,并进行讲解。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3)思考:你认为铁罐为什么会输给陶罐?为什么?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或寓言。
(2)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20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课前准备】1、陶罐和铁罐的或实物。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文朗读录音带。
第一课时一、形象揭题,点明学法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2、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3、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2、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3、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
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三、精读课文,读出感情1、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⑴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⑶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4、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5、全班交流,展示朗读。
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四、交流感受,明白道理1、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秀教案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
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的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
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居于教材特点、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
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
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更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记”寓意。
不让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辩,而是巧妙地在朗朗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
读和说,缓说破。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
文本是一个全息元,是一个整体,能整篇教学就整篇教学,不肢解,不选取。
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
同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尝试让学生整段整段诵读。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认识陶罐和铁罐的样子。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一说眼中的陶罐和铁罐。
3.谈话导入:陶罐光洁美观,不生锈,但容易破碎;铁罐结实耐用,但易腐蚀。
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吧!4.读一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乔老爷,赶大马。
——骄话说要兼职。
——谦让(2)形近字:掏陶淘萄(3)多音字:处预设:这件事情影响很坏,必须严肃处理。
我和妹妹一起找到了新的住处。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寓言读通顺,读好语言描写。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朗读课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寓言,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了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第1篇】课题:陶罐和铁罐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
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高兴,一个忧愁。
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铁罐)。
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
(板书;陶罐)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
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
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
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话音刚落)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陶罐和铁罐)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开始吧!学生速读课文师:读好了吗?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
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生齐:是!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认识陶罐和铁罐的样子。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一说眼中的陶罐和铁罐。
3.谈话导入:陶罐光洁美观,不生锈,但容易破碎;铁罐结实耐用,但易腐蚀。
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吧!4.读一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乔老爷,赶大马。
——骄话说要兼职。
——谦让(2)形近字:掏陶淘萄(3)多音字:处预设:这件事情影响很坏,必须严肃处理。
我和妹妹一起找到了新的住处。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寓言读通顺,读好语言描写。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朗读课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寓言,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了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读准每一个字,讲故事一样的语调来读。
)(二)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
出示句子: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预设:读铁罐的话傲慢无礼,朗读时语调上扬,语气傲慢。
2.“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预设:读陶罐的话谦虚而有礼貌。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预设:读铁罐的话刻薄轻蔑,朗读时语调下沉,“知道”音调略拉长,“懦弱”读重些,以示傲慢无礼。
4.“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预设:读陶罐的话要谦和而不软弱,省略号表示话语被打断,没有说完。
5.“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预设:读铁罐的话蛮横无理,语气蛮横,语调上扬。
6.“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预设:陶罐再一次以礼相让,读的时候语气平和。
7.“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预设:读铁罐的话蛮横无理,语气蛮横,语调上扬。
8.注意:引号和“说”连用的时候有规则可以遵循。
(三)读一读10自然段以后的内容,读出铁罐和陶罐的结局。
出示句子:“多美的陶罐!”……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预设: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语调要充满赞美和遗憾的语气。
四、班级展示1.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参加朗读课文比赛。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好陶罐和铁罐的语气。
2.选出优秀的朗读者,戴着自制的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3.选出优秀的表演者,表演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展示。
五、学写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会10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骄、傲、谦、虚、懦、弱等10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作业布置把课文读通顺,把故事讲给妈妈听,听一听妈妈的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
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2.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出示认读汉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4.识字组词:谦谦虚谦让镰镰刀开镰廉廉价低廉5.多义词学习:朴素:(1)不浓艳,不华丽。
例句:奶奶穿得朴素大方。
(2)朴实,不虚假。
例句:这朴素的语言多么让人感动。
(3)节约,不奢侈。
例句: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贬义词)例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自豪。
(褒义词)例句:我们都以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
二、课文赏析(一)课文导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友善,忍让的态度。
那么它们在许多年以后会怎样呢……(二)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1.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及故事发生的原因,引起下文。
2.预设:主人公:陶罐、铁罐。
3.故事的原因:铁罐看不起陶罐。
4.奚落:用尖酸的话说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三)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
出示句子(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1.这是一组语言描写。
2.铁罐挑衅陶罐,表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
3.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4.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5.陶罐对铁罐很友善,与铁罐的态度形成对比。
出示句子(二):“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2.语言描写的作用: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
3.说一说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
预设: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4.观察这两个句子中对人物的描写。
5.预设:语言和神态描写。
6.恼怒:形象地写出了铁罐面对义正词严的陶罐时理屈词穷的神情。
7.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8.神态描写的作用有哪些?预设:(1)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2)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3)更加突显人物个性,给人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出示句子(三):“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1.陶罐再一次以礼相让,显示了它很宽容。
2.铁罐蛮横不讲理,自以为是;陶罐谦和宽容。
3.读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通过语言描写,你怎样看陶罐和铁罐呢?(四)人们在许多年以后见到陶罐的时候有怎样的反应?出示句子: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1.这是对陶罐的外观介绍,人们在赞美它。
2.你觉得人们赞美的仅仅是它的外表吗?预设:他们还在赞美陶罐的美好心灵。
3.许多年以后陶罐的结局如何?预设: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陶罐已经成为了文物,它拥有了极高的价值,大家看见它,都非常高兴。
4.许多年以后,铁罐的结局如何?预设: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但是”起转折的作用,想一想:铁罐去哪儿了呢?三、课堂展示1.陶罐和铁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2.假如铁罐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假如它在很多年后也能够被人们挖出来,假如它和陶罐见了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3.《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预设:每个人都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
时间会让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事物留下来,包括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品德和美好的心灵。
4.读一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告诉我们,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就能成功;相反,给人温暖、尊重,让人心生欢喜,才是胜利者。
5.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人吗?谈一谈。
6.寓言故事大分享: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