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大纲与教案

(完整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大纲与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研究,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汉字规范和语言规律,掌握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惯,发展健全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各方面的目标分别如下:1.听力:能听懂知识面适当扩大的、速度稍快的语言材料,并能从中获取所需理解的信息。
2.口语:能自由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3.阅读:能缺读通顺、意义连贯的短文、诗歌,并理解其中的简单的信息和有限的意义。
4.写作:能用清楚、简洁、恰当的语言表示简单的意思。
二、教学内容1.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规范、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等。
2.讲好故事、朗读课文、作文及小说阅读等;3.对孩子们的思维进行启发,训练幼小的思想和意志,并促进孩子们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沟通。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使课堂生动活泼、情景真实、作业贴近生活,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情的提高。
四、教学大纲1.第一单元——读绘本(4课时)知识点:1.掌握故事中的词语。
2.学会用简单的语句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3.通过绘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2.第二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课时)课堂教案知识点:1.掌握故事中的词语。
2.认识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3.学会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五、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作品展现,如精美欣赏、作文板报、教学实录等- 研究笔记和考试六、教学参考书目1.《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3.《语文启迪》。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燕子,谁还记得它长什么
样呢?
2.齐背第 1 自然段。
3.这小家伙可真是活泼机灵。(板书:外形活泼)那它什么季节和我
们见面呢?
二、学习 2-4 自然段
1.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
2.为什么说春天是“光彩夺目”的呢?
3.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想象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课词语。 2. 出示生字。 3. 师范写,并指导写字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4. 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在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 是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五、作业 1.抄写好词佳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 的尾巴。 板书设计: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咏柳》
2.出示《春日》插图:这是怎样的春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天描绘的绚丽而又迷人,
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3.简介作者: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
2.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正音。
指名朗读《春日》。
第 8 页 共 18 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 题:3.荷花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词语。
个人修改
教学 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 物(荷花)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 随风飘动 4.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 1-3 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2.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 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 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 色彩丰富)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 花的哪些姿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全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本单元主题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选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
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反映主题。
同时,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学生应该反复诵读课文,揣摩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的句段。
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本单元精读课文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
《绝句》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XXX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三衢道中》则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一文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XXX,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XXX热爱之情。
《荷花》一文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则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学生需要掌握本单元的41个生字及新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同时,学生还需要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可以培养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本单元的教学安排为:《古诗三首》2-3课时,《燕子》2-3课时,《荷花》2-3课时,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1-2课时,口语交际、作和语文园地3-4课时。
1.本单元注重通过朗读来感悟古诗的美,增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让语言中蕴含的美更深入人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文研究:学生将研究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主旨、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词语研究:学生将研究掌握相关的词语、词组和常用表达。
3. 句子研究:学生将研究分析句子结构和掌握不同句型的运用。
4. 写作训练:学生将进行写作练,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语言运用: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节,能够运用相关的词语和表达进行阅读理解。
2.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能够正确运用并组成简单的句子。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写作练,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4. 培养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文研究: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词语研究:研究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进行词语拓展。
4. 句子研究: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句型的运用。
5. 练:进行阅读理解练,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导入:复上一课时的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课文研究:进行课文朗读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3. 词语研究:进行词语造句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练:进行听力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听力和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1. 导入:复前两课时的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生的写作成果。
2. 课文研究: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并进行重点句子的分析和讲解。
3. 词语研究:进行词语拼写和填空练,让学生巩固词汇的掌握。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3.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注释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引导学生在初读古诗时读准字音,再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或“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识记字形,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关于字义,可以采用组词的方式进行理解,还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理解“鸳鸯”和“河豚”。
写字: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分小组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融、燕、崇、溪”等。
“融”的左下部分只有一横;“燕”的上面部分是“廿”,第四笔是短横;“崇”的下面部分是“宗”,不要写成“示”;“溪”的右下部分是“大”。
教学时可以在课件中用彩色突出这些易写错的部分,加深学生的第一印象。
2.朗读教学三首古诗朗读起来轻快而愉悦。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诗中的景色展开想象,配上合适的音乐,在教师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中,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绝句》一诗的前两句,朗读的速度可以缓慢一点儿;第三句从“融”字开始语调上扬,语速加快,重点落在“燕子”一词上,拉长重读“燕”字,轻读“子”收尾,读出燕子的轻巧灵动;第四句语调轻柔舒缓,读出悠然闲适的感觉。
《惠崇春江晚景》第一句中“竹外桃花”要一气呵成读完,重读“花”字,“三两枝”慢读,读出画面的层次感,体现桃花的错落有致;第二句中“暖”字要拖长,读出温暖的感觉,引出“鸭先知”;第三句,语速加快;第四句语调上扬,节奏放慢,突出“河豚”“欲上”,给人想象的空间。
《三衢道中》第一句重点读好“日日晴”中的两个“日”字,第一个“日”字读得稍长一点儿,稍重一点儿,语调上扬,读出“晴”带来的意外之喜;第三句语速加快,重读“路”字,结尾语调上扬,声音延长,读出意犹未尽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部编版语文三年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二、日积月累 1.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赞美江南的诗文佳句。 (2)揭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忆江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简介诗人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 吟先生,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钱塘湖春行》等。 (4)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 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5)师生交流诗人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三、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积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习惯。 2.通过比较,发现汉字的规律,会认9个生字。 3.结合具体语境,体会、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4.读例句,仿照例句,能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5.读背古诗《忆江南》,积累古诗。 6 . 运用交流、讨论、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空间,实现自主学习。 7.让学生养成互相交流的好习惯。 8.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摘抄本,查阅《忆江南》的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时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诵读古诗,感悟诗意,积累古诗。 重点:交流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时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难点:诵读古诗,感悟诗意,积累古诗。
(二)、词句段运用 (I)读一读,说说括号中的哪个词语用在句子里更合适。 1.比较“荡漾”和“飘荡”的相同与不同。 (“荡漾”和“飘荡”都指事物飘来飘去。不同在于:“荡漾”主要用于 水面的变化,“飘荡”主要用于水面上事物的变化。而这个句子指水面 ,因此应选用“荡漾”一词。)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绝句》精品教案1

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师追问:分别来说一说,这些景物什么样?如(温暖、柔和、明亮)的阳光(柔柔、温暖、轻轻、轻柔)的春风(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火红、金黄、雪白)的花(嫩绿、绿油油、嫩嫩)的草这么美好的春.色,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师:诗中还有气味呢,谁闻到了?生:香读出来这春天的景色真是(美丽如画)。
吸引小动物们也出来了?学习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生:读以上两句师: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飞来飞去?你是怎么知道的?读出来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读出来师:这一飞一睡,一动一静,让这个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
生:读出来读全诗设计意图:学生在读诗、看课本插图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想象中,了解诗的大意,从色彩、味道、感觉、动作等方面感受诗中所写春天的美景。
感受春天的美好,产生热爱之情。
(三)板书绝[迟日、江山]--丽句[春风、花草]--香(喜爱春天)[泥融、燕子]--飞(赞美春天)[沙暖、鸳鸯]--睡(四)课后反思在教学中抓住杜甫“诗中有画”的特点展开想象,感受春.色之美。
首先,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本身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熟悉事物更了解诗意。
1 绝句(部编教材三下1课)【教学详案】课前预习:请同学收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杜甫的《绝句》;朱自清《春》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2.通过学习古诗,感受春天动植物的美好,培养学生感知美、想象美的能力。
3.通过多种美读方式,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
教学重点:认读“鸳”、“鸯”,会写“融”、“燕”、“鸳”、“鸯”;理解诗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诵读:绝句二首(其二)【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春游是孩子们很期待的事情。
春游去哪儿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本次口语交际就利用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能够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养成尊重他人、文明交际的习惯。
1.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在讨论交流时,能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1.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推荐卡,引导学生开展准备工作,适当收集推荐地的资料,还可以提醒学生找一些有关这个地方的照片或视频,为讨论做好准备。
2.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清楚推荐的地方。
由于本次推荐的对象是同学,不是爸爸妈妈也不是爷爷奶奶,所以就要从同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反馈点评重点针对本次口语交际的两个要点:一个是“说清楚”;另一个是“耐心听”。
在小组讨论时轮流发言,提醒学生尽量不要打断别人的话。
利用反馈,提升学生的交际品质,培养他们的交际习惯。
4.交流讨论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给足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推荐;二是引导学生耐心听,并思考别人的发言,不能你说你的,我想我的,否则后面的讨论就将形同虚设。
1.搜集一些美丽风景的图片或视频。
2.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
(扫描本课二维码,下载配套PPT课件)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1.师:同学们,愉快的寒假生活结束了,你们的寒假生活快乐吗?你们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新鲜的事呀?拿出你们准备的照片或者视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此环节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享自己寒假的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学生自由汇报寒假的生活,经历的新鲜事。
生1:寒假里我每天都读课外书、写字……生2:寒假,妈妈带我去三亚旅游了,那里的风景可美了。
3.师:你们的寒假生活真是丰富,现在春天来了,好玩的地方也非常多,我们去哪儿春游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讨论。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学生展示寒假拍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培养他们发表见解、倾听发言、收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古诗,了解作者及古诗的创作背景。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出示《春江晚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书写课题中的“惠、崇”二字。
3.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二、初读古诗,体会诗意
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其意思。
(2)指导学生书写“融、燕、鸳、鸯”这四个字。
4.这些词语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
6.师范读,出示朗读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齐读。
三、细读感悟诗意
1.了解诗题。
你能用一些修饰词来形容这些事物吗?
(3)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4)这么美好的春色用诗中的两个字概括就是什么,请大家齐声说出来——丽、香。
5.师引导:“春风花草香”,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小动物也被吸引出来了。
6.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6.能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单元教学总课时: 13课时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执教时间
课题:1 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绝句》一诗中,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机地组合为一体,从而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作者以其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住季节转换时景物的特征,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三衢道中》写出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三首诗的共同之处都是将景物描写得清新、自然,让人读后眼前如同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嘉鱼县第一小学电子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教师 叶立敏
第一单元备课研讨
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依次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一个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一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大自然优美的风光和可爱的生灵。《燕子》一文描绘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趣。《荷花》描写了夏日池塘里荷花的不同姿态。《昆虫备忘录》介绍了某些昆虫有复眼以及花大姐、独角仙、蚂蚱三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意在唤起学生探究动物的兴趣。口语交际安排的话题是“春游去哪儿玩”,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求学生走进大自然,选择一种植物,做一个观察记录卡,然后借助卡片,写一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共设置了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说出读一边想象画面,以读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作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认读、会写本课字词。
2.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
二、初读感知
1.听完这首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呀?生介绍完后,师出示课件。
指名学生读。
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1)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鸳鸯的图片,看图后再指导读鸳鸯,注意“鸳”是前鼻音,“鸯”是后鼻音。
河豚:一种肥而美味的鱼,有毒。
(2)抓住诗中具体的景物,展开丰富的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的内容。
(3)指名说说古诗的大意。
师:大家知道诗题的意思吗?与我们学习过的古诗诗题不同,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诗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老师引导点拨。
4.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迟日”是什么意思,谁能说一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3.指名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指导学生书写:芦、芽、短。
3.深入古诗想画面。
(1)理解“蒌蒿”“芦芽”“河豚”的意思。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1)学生汇报不懂的地方,小组内解决。
①“融”是什么意思?
②小燕子来回地飞着,在干什么呢?
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冰冻的河泥早已湿软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7.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练习把整首诗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8.指名读、背诵。
集体备课意见: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部分课文段落,默写古诗《绝句》。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摘抄下来。
4.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大自然和小生灵的感情。
5.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展开丰富想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练笔。
四、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的意境
1.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诗吧。
2.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就让它们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第二课时
一、默写古诗《绝句》,导入新课
1.学生默写古诗《绝句》,同桌相互修改。
2.揭示课题。
(1)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特别擅长画鹅、鸭等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