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反馈的计算总结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4)提高要求
usf
Rif
Rof
9.46
526.5Ω
3.43kΩ
与仿真数据比较:
usf =
if =
10.2 − 9.46
× 100% = 7.25%
10.2
526.5 − 310.13
3.58 − 3.43
× 100% = 41.10% ; =
× 100% = 4.19%
× 100% = 39.86%
854.1
393.1
误差分析:闭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误差相对较小,而输入输出电阻则与仿真值误差较大,
这主要是由于电压幅值较小,导致在测量输入输出电阻(尤其是输出电阻)时,两次测量的
电压(对于输入电阻指串入输入回路电阻两端的电压;对于输出电阻指带负载和不带负载时
的输出电压)的幅值变化很小,导致读数时的误差对结果影响较大。
526.5
3.58
误差分析:提高要求中闭环放大倍数、输出电阻与仿真值误差比较小,而输入电阻一项的误
差较大,其可能原因一方面与上面分析输入电阻误差的原因一致,另外可能与示波器显示波
形相对不稳定导致读数偏差增大有关。
七、分析与总结
由以上数据对比和误差分析可知:
此次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的误差整体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调整了仿真时晶体管的β 值,
3.
6
图 3 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四、仿真数据
基本要求:(原电路)
(1)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第一级:I DQ=1.99mA,
UGDQ=-9V.
UGSQ=-2.38V,
第二级:I CQ=2.03mA,
UA= 2.43 V,
US= 4.81 V,
UCEQ=2.303V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实验报告引言负反馈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电路结构,它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达到提高电路性能的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深入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一个反馈回路,从而改变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负反馈方式是电压负反馈,它通过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差异进行放大,从而实现对电路增益的调节。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的电路元件和仪器设备,包括放大器、电阻、电容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
3. 连接信号源和示波器,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调节放大器的参数,如增益和带宽,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输入信号的幅值、输出信号的幅值、增益等。
6.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首先,我们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的幅值有所减小。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降低了电路的增益,从而实现了对信号的调节。
其次,我们还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更加平坦。
这是因为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反馈回路,降低了电路的频率响应,使其更加稳定。
这对于一些需要稳定输出信号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通过调节反馈回路的参数,我们可以使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从而减小非线性失真。
这对于音频放大器等需要高保真度的应用非常重要。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负反馈放大电路通过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实现了对电路增益、频率响应和线性度的调节。
这种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负反馈放大电路,加深对负反馈原理的理解,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
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加入反馈电路,使得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从而抑制放大器的增益,降低失真,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
三、实验器材。
1. 信号发生器。
2. 示波器。
3. 电阻、电容。
4. 电压表。
5. 万用表。
6. 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箱。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实验箱上的示意图连接负反馈放大电路。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端的波形变化,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差。
3. 测量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电流,计算增益和带宽。
4. 调节反馈电路的参数,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出波形的失真明显降低,相位差减小,增益稳定性提高。
当调节反馈电路的参数时,输出波形的变化也相对灵活,这说明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
六、实验结论。
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有效地降低失真,提高稳定性和线性度,是一种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
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其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熟练地运用负反馈放大电路,为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技术基础》,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为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反馈电路

什么是反馈电路反馈电路是指将电路的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以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控制的一种电路结构。
它在现代电子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反馈电路以其独特的特性和功能,在信号处理、放大、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电路中,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形成新的输出信号。
通过反馈电路,可以使电路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电路性能的调节和控制。
在反馈电路中,输出信号经过一个反馈网络,与输入信号相加后再输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
根据反馈电路的不同结构,可以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
二、正反馈电路正反馈电路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继续增大的一种反馈方式。
正反馈电路在某些特定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振荡电路、计数器等。
例如,正反馈电路中的振荡器利用输出信号经过反馈后不断增大,最终达到稳定的振荡状态。
这种正反馈将输出信号放大,形成连续的振荡输出。
三、负反馈电路负反馈电路是指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加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减小的一种反馈方式。
负反馈电路在大多数电子设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线性度和带宽。
负反馈电路通过降低放大器的增益,使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差异减小。
这样可以减少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四、反馈电路的应用1. 放大器:反馈电路在放大器中可以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馈方式和网络,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器特性和性能。
2. 振荡器:反馈电路在振荡器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正反馈,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振荡器中,可以实现稳定的振荡输出。
3. 稳压器:反馈电路在稳压器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反馈电路,可以实现对电压的稳定控制,保证输出电压的恒定性。
4. 滤波器:反馈电路在滤波器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反馈电路的调节和控制,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的选择和调整。
基本运算电路的总结(优选8篇)

基本运算电路的总结第1篇1. 单限电压比较器传输特性可以看出当输入电压u1 > UREF,输出高电平 UOH = +VCC当输入电压u1 < UREF,输出低电平 UOL = -VCC改进型: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单门限比较器中,输入电压在门限电压附近有微小变化都会引起输出电压的跃变,因此该比较器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但抗干扰能力差。
2. 迟滞比较器主单限比较器的基础上引入正反馈,即构成迟滞比较器当输出电压uo = +UZ时,运放同相输入端电压为当输出电压uo = -UZ时,运放同相输入端电压为当迟滞比较器的输入为正弦波时,其输出波形为矩形波,如图下所示为使迟滞比较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可如图下所示在上述比较器的基础上加入参考电压UREF,其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对应的门限电压如下经典例题:3. 窗口比较器当uI > UH时,A1输出高电平,A2输出低电平,uo 为高电平;当uI < UH时,A2输出高电平,A1输出低电平,uo 为高电平;当UH > uI > UL时,A1输出低电平,A2输出低电平,uo 为低电平。
基本运算电路的总结第2篇由累加和右移实现1)原码一位乘法符号位和数值位分开求,乘积符号由两个数的符号位“异或”形成。
示例如下:2)无符号数乘法运算电路3)补码一位乘法(Booth算法)一种有符号数的乘法,采用相加、相减操作来计算补码数据的乘积。
移位规则如表所示示例如下:4)补码乘法运算电路(如图)1)符号扩展在算术运算中,有时候必须要把带符号的定点数转换为具有不同位数的表示形式,这称为“符号扩展”。
(如16位与32位整数相加时,要把16位扩展为32位)正数:符号位不变,新表示形式的扩展位都用0进行填充负数:2)原码除法运算(不恢复余数法,也叫原码加减交替法)商符和商值分开进行,减法操作用补码加法实现,商符由两个操作数的符号位“异或”得到。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模电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报告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模拟电子技术中,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本文将对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实验报告,探讨其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负反馈放大电路是一种通过在放大器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负反馈电压,以改善放大器性能的电路。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以及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是通过将放大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将差异信号进行反馈,从而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增加电路的稳定性和线性度。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比较,产生差异信号进行反馈。
三、实验材料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运放、电阻、电容、示波器等。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搭建负反馈放大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输入信号接入到放大器的非反相输入端,输出信号接入到示波器进行观测。
3. 调节电源电压,使其达到所需的工作电压。
4. 输入不同的信号幅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5. 测量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曲线。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值相对于输入信号进行了衰减。
这是因为负反馈电路引入的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通过相位差的叠加,使得输出信号的幅值减小。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负反馈放大电路对输入信号波形的改变。
通过引入反馈信号,负反馈放大电路可以抑制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使得输出信号更加接近输入信号的波形。
这对于一些对波形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非常重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负反馈放大电路作为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在电子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生理学-我总结

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2、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3、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4、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 tranaport):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通常是带电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5、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6、钠泵(Na+—K+泵):钠离子出膜,钾离子进膜,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7、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8、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及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9、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
10、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每一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11、心指数(cardiac index):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12、前负荷(preload):指肌肉收缩前所负载的负荷。
13、后负荷(afterload):指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
14、中心静脉压(center):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15、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滤过的力量和重吸收的力量之差。
16、胸膜腔内压:指胸膜腔内压内的压力。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平静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故习惯上称为胸膜腔内压。
17、潮气量(TV):每次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
18、肺活量(VC):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4. 负反馈的应用实例5. 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分析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应用。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放大电路实验器材。
3. 负反馈电路图及实物展示。
4. 相关问题讨论稿。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负反馈的类型、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负反馈是指将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相减,从而影响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的一种现象。
负反馈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根据反馈信号的相位关系,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稳定放大倍数、减小失真、扩展频带、提高线性范围等。
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判断负反馈的方法主要有:观察反馈信号的相位关系、分析反馈电路的组成部分、利用反馈方程进行计算等。
4. 负反馈的应用实例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实例有: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5. 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负反馈的调试与维护主要包括:调整反馈电阻、检查反馈电路的连接、检测反馈信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负反馈的概念及其分类2. 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3. 负反馈的判断方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