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矿图的种类与识读
矿图种类

3、其他矿图
除上述两类矿图外,现行《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应有以 下图纸:巷道布置图(采掘计 划图),通、 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图, 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 设备布置图,井下通信图,安 全监测装备布置图,井下避灾 路线图等。
二、图纸幅面
3、坐标方格网线可以平行于图边, 也可以与图边斜交。其交角视煤 层走向和倾向而定,指北方向应 指向图纸的斜上方。 4、在同一矿井中,矿图的图幅大 小应尽量一致。
自由分幅的矿图,一般不统一 编号,而是在规定的图签(如 下图)中写出图名,以便查找 和使用。
三、比 例
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按井上 下实际物体的尺寸将物体绘制 于图纸上,总要经过缩小,才 能在图纸上表示出来。图形与 实物相对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 比称为比例,比例的大小是指 比值的大小。
矿井地质图主要反映矿井产状、 地质构造、地形地质、水文地质、 矿产质量分布等情况。 煤矿常用的矿井地质图有:地质 地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各 种地质剖面图、各种柱状图、水 文地质图等。
煤矿矿井地质图和矿井测量图有 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矿井测 量图,矿井地质图就难以绘制; 反之,矿井测量图如果不填绘可 靠的地质资料,也就说明不了煤 层埋藏的真实状况,将大大降低 测量图的使用价值。
为了便于矿图的绘制、使用和 存放,需要将矿图进行分幅, 并将分幅的图纸进行系统编号。
图纸幅面是指图纸图廓(绘制内 容的最外轮廓)长度与宽度组成 的图面。图幅一般分为标准图幅 和自由图幅。
1、标准图纸基本幅面尺寸
幅面编号
A0 A1 A2 A3
单位: mm
尺寸B×L
841×1189 594×841 420×594 297×420
矿图基本知识

我国常见高程系统及其换算关系 1985国家高程=1956年黄海高程-0.029(米) 1985国家高程=吴凇高程-1.717(米) 1985国家高程=珠江高程+0.557(米) 1985国家高程=废黄河高程-0.19(米) 1985国家高程=大沽高程-1.163(米) 1985国家高程=渤海高程+3.048(米)
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 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 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地心坐标系是在大地体内建立的O-XYZ坐标系。 原点O设在大地体的质量中心,用相互垂直的X, Y,Z三个轴来表示,X轴与首子午面与赤道面的 交线重合,向东为正。Z轴与地球旋转轴重合, 向北为正。Y轴与XZ平面垂直构成右手系。 通常分为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以x,y,z为其 坐标元素)和地心大地坐标系(以B,L,H为其坐 标元素)。
新的图形分幅与编号(数字图):
①1:100万的没有变化,只是不用连接号(J50) ②1:5000~1:50万比例尺的地图都是在1:100 万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编号由10个代码组成, 前3位是所在的1:100万地图的行号(1位)和列 号(2位),第4位是比例尺代码(每种比例尺有 一个特殊代码),后6位分为两段,前3位是图 幅行号,后3 位是图幅列号,不足3位时前面 加0。
7、高程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黄海 (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基面,叫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为中国第一个国家 高程系统 。1956黄海高程水准原点的高程是 72.289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以青岛验潮站1952年~ 1979年的潮汐观测资料为计算依据,叫“1985 国家高程基准” 1985国家高程系统的水准原 点的高程是72.260米。 习惯说法是“新的高程比旧的低0.029m",黄 海平均海平面是"新的比旧的高"。
矿图的基础知识

第四节矿图的基础知识在矿井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中,需要测绘一系列的图纸,这些图称为矿图。
一、概述1、矿图的种类矿图的种类很多,生产矿井必备的图纸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矿井测量图,一类是矿井地质图。
各称有:(1)地质地形图;(2)地质剖面图;(3)水平切面图;(4)煤层底板等高线图;(5)煤层立面投影图;(6)地质综合柱状图。
矿井测量图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测量的资料绘制的。
矿井地质图一般是在矿井测量图的基础上,将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地质资料和原有勘探资料,经过分析推断绘制而成的。
2、矿图的比例尺绘制各种矿图时,不可能将图形按实际尺寸描绘到图纸上,总要经过缩小,才能在图纸上表示出来。
图纸上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根据对图纸不同的要求,矿图常用的比例尺有: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
3、坐标系统(1)地理坐标。
地面上某一点的位置,在地球表面上通常用经度、纬度表示。
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2)平面直角坐标。
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地面点的位置很不方便,常采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地面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地面上任一A的位置由该点至纵横坐标轴的垂直距来确定。
(3)高程。
指地面上任一点至水准面的垂直距离;A、绝对高程:指地面上任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B、相对高程:指人为设定一水准面,某一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4、投影标高标高投影:注明有标高数字的正投影图,如图1-11所示的是某一立井高投影图。
二、等高线图1、地形等高线图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若干点所连成的光滑曲线,或者说是水平面与地表面相交的曲线。
将高程不同的等高线投影到平面上,再按一定的比例绘成图,并标明各等高线标高,就得到等高线图。
性质:是反映地面空间形态特征的图件。
特征:①光滑曲线(高程相同点的连线)②比例图:在同一张图上,等高距应一致。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
第八章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 2.掌握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方法; 3.了解常见工艺结构; 4.掌握零件图上常见技术要求的含义及标注方法; 5.能看懂中等难度的零件图、画简单零件图。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 零件图的识读。
难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
内
4
(b) 不 合 理
15
20
15
35
31 35
加工顺序:
(1)车4×φ15退刀槽 (2)车φ20外圆及倒角
20
不容易测量
容易测量
不容易测量
容易测量
A L
B A L
B B L
C B
C L
五、毛面与加工面的尺寸标注
对铸、锻件,同一个方向的加工面和非加 工面应各选一个基准分别标注有关尺寸,且两 基准之间只允许有一个联系尺寸。 A:加工面 B、C、D:非加工面
C
8 34 48
C D
B A
8
A
合理 不合理
8
34 42 48
D
B
例:如图所示标注传动轴的尺寸。
轴承 挡套 32 +0.05 0 齿轮 弹簧挡圈 轴承
按 设 计 主要基准 基 准 (设计基准) 标 (工艺基准) 注 的 辅助基准 尺 寸 (工艺基准)
2 1 2 1 30 主要基准 (设计基准) 106 2 1 1.3 1 0 32 -0.05 67 17 30
设计基准
例:
零件图
设计基准
22 15 10
F
18 26 52 70
F
18 26 52 70
工艺基准
二、主要尺寸应直接注出
煤矿矿图识读

拓。石门进入煤层以后,即沿煤 矿井多按水平或矿井单翼绘制采掘
层掘进煤层 运输巷、采区上山
工程平面图,比例尺为1:1000。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02 采掘工程平面 图
2.1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0033 矿矿图图绘绘制图标准
采掘工程立体流程图
采空区
第 10 页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主 井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02 采掘工程平面 图
2.2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
03 矿图绘图标准
第 12 页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1) 地面建筑物、河流、湖泊、铁路、主 要井巷及其保护煤柱的边界、井田技术边 界和井田隔离煤柱边界;
(2) 地面近井点、井下导线点和水准点;
(3) 水平主要巷道及峒室,以及特征点的 高程;
安
矿 全
内 训 之
图 三
识
读
02 矿图的内容与作用
03 矿图绘图标准
第1 页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目 录 第页2 *页
第一节
矿图概述
第二节
01
02 采掘工程平面图
目录
第四节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第三节
03 矿图绘制标准
过 渡 第页3 *页
第一节 矿图概述
• 矿图的概念与特点 • 矿图的分类
正文 . 第一节
(10)水淹地区、透水地点及永久性水 闸门或隔水墙;
(11)煤层尖灭地区;
(12)丢煤地区;
(13)剖面线。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02 采掘工程平面 图
2.2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内容
煤矿矿图识读

眼构成回采工作面,即可进行采
1000。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第 10 页
03 03 矿图绘制 矿图绘图标准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02 采掘工程平面图
2.1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采掘工程立体图
采空区 主 井 副 井
阶段煤柱
回风巷 运输大巷
图2—1(a)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第 11 页
平面图上,两条巷道相交,但
交点处高程不等。如图2—6, 其a图为示意图,b为采掘工程
或其倾向虽相同,但其倾角不等,
则两巷道也是相错的。 如图2—7一号斜井与上山, 上山及暗斜井均属上述情况。
平面图,图中辅助运输巷与上
山相交于A, 上山高程在A 处
正文 . 第二节
01 矿图概述
第 21 页
03 矿图绘图标准
01 矿图概述
第9 页
03 矿图绘图标准
04 矿图辨识与应用
02 采掘工程平面图
2.1 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采掘工程平面图,是反映煤层内巷道布置、工程进 度和回采情况及反映煤层和地质情况的图纸。
图2—1a 表示某矿井 由一对立 井、水平运输大巷和采区石门进 行开拓。石门进入煤层以后,即 沿煤层掘进煤层 运输巷、采区 上山和回风巷等。然后开掘开切 煤。图 2 —l b 图是 a 水平投影图, 即一张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这张 图纸是分煤层 ( 成分层) 绘制的。目 前生产矿井多按水平或矿井单翼绘 制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尺为 1 :
排水、防尘 、防火注浆、 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 路系统图; 井下通讯系统图; 井上、下配 电系统和井 下 电气设备布置图; 井下避灾路线图。
矿图(全面经典)

03
矿图绘制规范与标准
矿图绘制基本原则
真实性
矿图必须真实反映矿体的形态、 产状、规模、空间位置及相互关
系。
完整性
矿图应包括所有必要的信息,如地 形、地质构造、矿体、围岩等。
统一性
矿图的绘制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 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矿图绘制流程与步骤
整理资料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 类和筛选,提取与矿图绘制相 关的信息。
矿床类型与特征
矿床类型
根据成因和形成条件的不同,矿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热液矿床、沉积矿床 、变质矿床等。不同类型矿床的矿石组成、成因和开采方式存在差异。
矿床特征
不同类型矿床具有不同的特征,如热液矿床通常与岩浆活动和高温气体有关, 沉积矿床则是由矿石堆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了解矿床特征有助于评估 矿床的工业价值和开发潜力。
1
建立了矿图分类体系,将矿图分为露天矿图、地 下矿图和矿山总图三类,并明确了各类矿图的绘 制方法和内容。
2
通过对矿图绘制规范的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矿 图的绘制规范和要求,提高了矿图的质量和实用 性。
3
针对矿图绘制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 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今后的矿图绘制提供了参 考和借鉴。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矿图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方向
3D矿图、虚拟仿真、GIS与数字矿图融合等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应 用。
标准化建设
数字矿图标准体系将逐步完善,包括数据格式标准、质量标准、安 全标准等。
数据智能化处理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数字矿图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 ,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度。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研究工作成果
矿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讲解

下面将绘图中的有关问题加以说明:
(1) 在比例尺为1:2000或大于1:2000的平面图上,按 比例绘出答道的实际轮廓。但为便于用图起见,在1: 2000的平面图上,主要巷道的宽度可不超过2mm。在1: 5000的平面图上,主要巷道用相距 l mm的双线表示。
(2) 凡不在本煤层的,而又必须表示的巷道,全部用虚 线绘出或按规定表示。
98–13 +65.5
–76.3
1.5
无
注
有
煤
浆
煤 –170.3
–79.3
斜井、暗斜井、上(下)山等均属倾斜巷道,其 特点是倾角较大;平硐、石门、运输大巷、回风平 巷,顺槽等属水平巷道(并非绝对水平,坡度在3— 7%左右),如图1—4。
大巷
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判别各种巷道倾斜与否,
除了看巷道的符号和名称外,主要根据巷道底板的高 程。图1—5为某采掘工程平面图,其中a 图注明了巷 道名称,可知上山为斜巷,顺槽及运输平巷为平巷; b 图未注巷道名称,但根据巷道底板高程的变化关系, 同样可判明是平巷还是斜巷。
由于轨道上山和溜煤上,上下高差均为几十米,故为斜 巷;皮带机巷与轨道上山相交处,巷道高程上下相差30余米, 故此两巷道相错;轨道上山在—240m水平以上,巷道与煤层 底板的高程大致相同,故可判明为煤层斜巷; 319.4 ~ - 240m一段,高差为79.4m,而煤层底板平稳,约-240 ~ -239m之间,故此段为底板岩石斜巷。平行于轨道上山和溜 煤上的一条巷道,其高程变化不大(-238.7 ~ - 239.8m) 且与煤层底板高程大致相同,故为一条水平煤巷。
巷道宽度1mm 或2mm
展点误差应不大于0.2mm。展绘巷道的轮廓,展 绘轮廓点的误差不得大于0.4 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矿图的种类与识读
第一节 矿图的种类
矿图的种类很多,生产矿井必备的图纸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矿井测量图;一类是矿井地质图。 矿井测量图是根据地面和井下实际测量的资料绘制的。随采掘情 况不断变化,逐步测量并填绘的。它主要反映矿井地面的地貌、地物 情况,井下各种巷道的空间位置关系,煤层产状和各种地质构造;井 下采掘工作面及井上、下相对位置关系等情况。 矿井地质图一般是在勘探工程和井巷采掘工程的布置情况及其相 关的矿井测量图的基础上,将现场编录及生产勘探取得大量地质原始 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及综合整理,编制出反映全矿煤层产状、煤层空 间分布、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瓦斯地质等情况。称为矿井地质图件。 它是编制矿山设计、制定生产计划、指导采掘生产及矿产储量管理等 的主要依据。 矿井的地质图和测量图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矿井测量图, 矿井地质图就难以绘制:反之,矿井测量图如果不根据矿井地质图填 绘可靠的地质资料,就说明不了煤层埋藏的真实情况,因而将降低矿 井测量图的实际效用。
图8—6 煤层等高线和断层交面线图 a—正断层;b—逆断层
12
6.采掘工程平面图 将开采煤层或开采分层内的采掘工程和地质情况、测量及采矿工 程所获得的资料直接绘制而成,用正投影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按一 定比例绘出的图纸,称为采掘工程平面图,如图8—7所示。 采掘工程图是矿图中最重要的矿图之一,是指挥生产、检查工作 的重要依据。图上全面反映地质勘探工程、煤层赋存和主要地质构造 情况,测量控制点号及高程,井下主要硐室、采掘巷道布置情况,工 程进展情况和工作面相互关系,以及开拓系统和通风运输系统等。 采掘工程平面图反映的范围可大可小,可反映全矿井范围,也可 反映某个采区或某个回采工作面。就煤层而言,它可集中反映单一煤 层,也可反映煤层群中联合布置的采掘工程。
图8—3 标高示意图
8
4.直线方向 在矿图中,直线的方向是用方位角来表示的。方位角是由 标准方向线(指北线)北端,顺时针量到该直线的夹角。为了计算方 便,常用方位角换算象限角。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线按顺时针或逆时 针量到某一直线所夹的锐角。 方位角用α表示,由0°~360°,象限角用R1,R2,R3,和R4, 表示4个象限(图8—4)。
15
小结
16
图8—5 倾斜煤层底板线示意图 R—倾斜煤层底板线;S、P、Q—水平面; a、b、c—底板等高线投影;10、20、30—标高值
11
断层构造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采掘工程平面上是用断层交面线, 即断层面与煤层面交线的投影来表示的,如图8—6所示。图上两盘 符号以点划线表示上盘,叉划线表示下盘。 图8—6a表示正断层,被正断层错断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中断并缺 失,缺失的地方,即为无煤带。图8—6b表示逆断层,被逆断层错断 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并不缺失,而是重复,使煤层底板等高线发生交错 重叠现象,重叠部分的上盘等高线为实线;下盘则因被上盘覆盖而以 虚线表示。
3
第二节 常用矿图的识读
矿图是矿井地面和井下实际存在的反映,是根据测量成果,按一 定比例尺和国家统一的矿图图例符号绘制而成。因此,无论绘制和应 用矿图,首先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矿图的一些基本知识,熟悉矿图图例 和比例尺,掌握矿图上点的坐标,如点位、标高,直线方向的绘制等。
1.图例 矿图图例如图8—1所示。
10
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等高线的延伸方向,就是煤层的走向, 其延伸方向和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变化,反映了煤层的产状变化和地质 构造形态。如图8—5所示。煤层如果是单斜构造,等高线表现为一 组标高不等的平行直线,各等高线之间距离大致相等,等高线越疏表 示煤层倾角越缓;等高线越密表示煤层倾角越陡。褶皱构造则表现为 一组标高不等的平行曲线。
2
为满足生产,保证安全,在矿井地质图和矿井测量图的基础上, 还需要绘制许多图纸。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一个矿井必备 以下11种图纸,突出矿井还要编制矿井瓦斯地质图。 (1)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巷道布置图; (4)采掘工程平面图; (5)通风系统图; (6)井下运输系统图; (7)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8)排水、防尘、防火注浆、压风、充填、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统图; (9)井下通讯系统图; (10)井上、下配电系统图和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11)井下避灾路线图。
2.矿图比例尺 矿图比例尺就是矿图图纸上的线段长度与实际相应线段水平长度 之比。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
4
5
3.点的空间位置 1)点的平面位置 地面点的位置,常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它是由两 条相互垂直的直线构成的。南北方向为纵坐标轴ox,东西方向为横 坐标轴oy,两直线的交点o称坐标原点。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上,一 点的位置可以用该点相对于坐标轴的距离来表示,称为该点的坐标, 图8—2中,一号井井口在ox轴方向的距离为3250m,用字母x表示, 在oy轴方向上的距离为4750m,用字母y表示。这样,一号井井口的 平面坐标是:x=3250; y=4750。 对于任何一个测量区,都可以自行选择坐标原点的位置,或者采 用国家规定统一坐标系统。
地质内容包括煤层的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形态等,因此,在采掘 工程平面图上应绘出煤层底板等高线,各断层的交面线,煤层的风化 带、氧化带,变薄带、冲蚀带,火成岩吞蚀区,不可采区,无煤区, 井下火区,水淹区,老空区,见煤钻孔和煤层厚度等。采掘方面的内 容应绘出截止目前的全部采掘巷道,反映矿井的开拓方式,采区的划 分,采区巷道布置,工作面分布等,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矿井的生产系 统。具体内容有;井筒位置(立井、斜井)、井底车场、石门、运输 大巷、上下山、人行道、平巷、回风巷、工作面编号、工业广场及巷 道保安煤柱、已采区及未采区界限、回采工作面采掘动态等。因而在 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矿井掘进和回采情况,指导安全 生产。采掘工程平面图常用的比例尺为1:1000或l:2000。 煤矿中常用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设计图,如 井田开拓方式图、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图、采煤工作 面布置图等;另一种是测量图,如井田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采区煤 层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煤工作面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等。两种图纸的 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反映的内容主要着眼于对采掘的全面规划、设计和 技术决定;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绘制的,其反映的内容着眼于 施工的成果或现状,且随着矿井的开采工作的进行,要不断的进行测 量、填绘、补充和修改。
6
图8—2 点的坐标
7
(2)点的标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空间一点的标高投影是由点的平面坐标 (x,y)与点的高程(z)决定的。以选定某处海平面平均水位的水 准面作为计算高低的标准,一点到这个水准面的垂直距离叫该点的标 高。高于水准面的是正数,低于水准面的是负数。一号井井口高于水 准面173m,标高是/173m,用字母z表示。如图8—3所示。这样, 一号井的3个轴的坐标是:x=3250;y=4750;z=+173。 点的空间位置采用3轴坐标(x,y,2)就完全表示出该点在地 球上的相对位置,不但可以在矿图上画出来。还可以用测量方法在地 面(或井下)定出该点位置。
13
图8—7 采掘工程平面图 1——主井,2——副井,3——井底车场及主石门,4——运输大巷,5——采区下部车场, 6——采区运输上山,7——采区轨道上山,8——边界风井,9——总回风道,10——开切眼, 11——区段运输石门,12——区段运输平巷,13——区段回风平巷, 14 14——区段回风石门,15——区段回风平巷,16——采煤工作面,17——运输大巷
图8—4 直线的方位角和象限角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空间形态和构造变动的重要地质图 件。煤层底板等高线是不同高程的水平面与煤层底板的交线,将煤层 底板等高线用标高投影的方法,投影到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绘出 的图纸,称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主要反映:煤层产状及其变化情况;井田范围 (包括现有生产井、小窑、老采空区的井田范围);井田边界线、煤 层露头线、风化氧化带边界线、煤层尖灭零点边界线、无煤区边界线, 穿过本煤层的钻孔、勘探线以及各工程点的编号与标高,见煤钻孔小 柱状(表示出煤层结构、厚度及煤质主要化验指标、见煤点煤层底板 标高),地质构造线(包括褶曲轴线、断层上下盘断面交线);岩浆 侵入范围界线;陷落柱分布位置及范围;储量分级线、计算地段界线 及编号,煤层平均倾角与厚度,地面上的主要河流、铁路及重要建筑 物等。它是用于考虑矿井边界,设计井口位置,选择开拓方案,划分 开采水平,布置采区和回采工作面,设计和指导施工各种巷道,预留 地表和井下重要建筑物的安全煤柱等的重要依据,也是分析、判断、 预测地质构造规律及形态,布置矿井勘探工程,绘制地质剖面图,以 及进行储量计算的基础资料。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常用的比例尺为1: 5000和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