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使用各种植物进行配置,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等目的。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和绿化效果。
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特点、生长习性、景观效果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达到提升园林绿化品质的目的。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都会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情况。
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对于园林绿化来说至关重要。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就需要选择耐寒的植物品种,而在气候炎热干旱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植物品种。
2.合理配置不同植物品种在园林绿化中,通常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以丰富景观效果。
不同品种的植物在生长习性、形态特点、花色、叶色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创造出多样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配置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感,从而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3.注重植物生长环境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配置,可以使植物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繁茂度和景观效果。
一些喜阴的植物可以配置在建筑物周围或者林荫道中,而喜阳的植物可以配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1.城市街道绿化在城市街道的绿化中,通常会配置大量的路边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广场绿化等空间。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使城市街道焕然一新,营造出绿荫环绕、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
可以在路边绿化带中配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提升城市街道的景观品质。
2.园林景观建设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配置尤为重要。
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以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在公园的湖畔、广场的中央、庭院的周围等空间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形成水生植物区、花卉区、草坪区等不同的景观区域,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将人工的绿化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美观宜人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它会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
园林植物配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不仅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温度和湿度、防护风沙、减少噪音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
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形态、色彩和特点,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产生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高大挺拔的乔木可以用来营造较为宏伟的景观,如行人道两旁种植柳树、枫树等。
而灌木和花卉,因其丰富的花色和叶色,可以使整个园林更加生机勃勃。
通过植物的配置,可以使园林具有变化多样的景色,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同时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在园林绿化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有效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尤其是城市中的园林绿化,通过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调节温度和湿度。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大量的水分,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季,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带来清凉的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
植物还可以通过释放水分来增加空气湿度,对干燥的气候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通过选择常绿植物和喷水系统的合理配置,可以调节城市的湿度和温度,改善城市的气候环境。
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发挥防护风沙和减少噪音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配置植物,可以在城市中形成屏障,减少风力的吹袭,起到防护风沙的作用。
植物也可以吸收噪音,减少城市中的噪音污染。
尤其是在道路旁边种植一些具有密度较高的植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噪音,提高周围的环境质量。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只能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为人们提供愉悦的休闲场所。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观。
树木可以提供高大的树冠遮荫,给人们提供凉爽的地方,同时也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花卉可以点缀整个园林,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能释放出芳香的气味,提升人们的心情。
园林植物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绿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园林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呼吸环境。
园林植物可以调节气候,改善热岛效应。
城市中由于建筑和道路的热吸收作用,会导致温度升高,形成热岛效应。
而园林绿化中的植物可以通过蒸散作用降低温度,减缓热岛效应的形成。
树木和草坪等绿化植物还可以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提供凉爽的气候环境。
第四,园林植物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园林中的不同植物可以形成丰富的生态系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它们还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水源,保持地表水的清洁。
园林植物还可以吸收噪音,提供安静的环境,减少城市噪音的干扰。
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也需要考虑到其成长习性,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以及视觉效果等因素。
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搭配,可以使整个园林绿化更加协调统一,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1)草地疏林
在游人不大,游人进入活动不会踩死草地情况 下设置。草地疏林设计中,树林株行距应为 10~20m之间,不小于成年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树种选择要求以落叶树为主, 树荫疏朗的伞形冠较为理想,树木生长健壮, 对不良环境,特别是通气性能差的土壤适应性 强,树木以花、叶、干色彩美观,形态多样, 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 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
风景林的配置除根据植物配置的一些原则进行 外,还必须掌握风景林植物群落生长发育和演 替的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生长发育各时期植株 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产生的竞争,予以合理搭 配。 风景林按其结构可分为疏林和密林两大类,其 设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1、疏林
水平郁闭度在0.40~0.6之间的风景林,多为纯 乔木林,它舒适、明朗,适于游人活动,园林 中运用较多,特别是春秋晴日,林下野餐、听 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条件很 为理想,因此颇受游人欢迎。 疏林按游人密度的不同,可设计成三种形式:
树木(植物)配植的艺术效果是多方面的、复 杂的,需要细致的观察、体会才能领会其奥妙 之处,在此仅作一般概述,望学者继续深入领 会。
丰富感:图4-2-10中示建筑物在配植前后的外 貌。配植前建筑的立面很简单枯燥,配植后则 变为优美丰富。在建筑物屋基周围的种植叫 “基础种植”或“屋基配植”如图4-2-11。 平衡感:平衡分对称的平衡和不对称的平衡两 类,前者是用体量上相等或相近的树木以相等 的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后者是用不同 的体量以不同距离进行配植而产生的效果。
2、密林 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的风景林。 单纯密林是由一个树种组成,简洁、壮观,但 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季相交替景观。
概述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概述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品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帮助。
下面我们将对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
1. 植物选择与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功能要求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例如,在城市公园中,常常选择能够吸附污染物的植物,如大气净化植物、落叶松等,来改善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在园区绿化中,应尽可能选择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符的本地植物,来保持生态平衡。
2. 空间分配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也起到了空间分配的作用。
植物的分布密度、高度和规模等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来达到环境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植物可以分布在中央草坪、小广场以及绿化带之间,起到了隔离和美化的作用。
3. 形态和颜色植物的形态和颜色在园林绿化中也非常重要。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来塑造视觉效果。
例如在庭院设计中,可以选择形态古拙,枝叶稠密的乔木,营造出古朴自然的庭院氛围。
而植物的颜色也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蓝色可以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红色则能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4. 植物组合植物还可以通过组合来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
植物之间形成的对比和协调关系,不仅能够营造出多样的空间感受,同时也能够突显出植物本身的特点。
例如,在花园设计中,可以选择花色和谐的植物进行组合,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花海。
总之,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空气品质、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园林的美观性、生态性、功能
性等多方面因素。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效果,还可为城市环境改
善作出贡献。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种植物,配合地形、水体、建筑物等自然环境元素,形成充满艺术感和自然美的景观。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让城
市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宜人的生活环境。
其次,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和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高空气质量,保护城市空气
健康。
同时,适当的植物配置还可以改善城市的微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的温度和噪音,提
高城市环境生态品质。
最后,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强城市功能性。
不同种植物的配置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提高园林的遮荫效果,增强园林的空气清新度等。
与此同时,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增加
城市的社交功能,顺应人们的交往需求,创造更多的碰撞和交流机会。
总而言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美化城市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强城市功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美、健康、舒适
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以达到
最佳的环境效果。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恰当地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气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观赏效果。
各类树木、花卉、灌木等植物可以通过形态、颜色、花期等特点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选择开花期较长、花色丰富的花卉来配置园林,可以增加花坛的色彩变化、提高花坛的观赏价值;选择森林植物来配置林地,可以增加林地的繁茂度、增加森林的观赏效果。
配置花草与建筑相结合,可以在绿化中营造出更为美丽和生动的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其生态效益。
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常绿乔木可以在冬季起到阻挡北风、保温作用;阔叶乔木能够提供树荫并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攀援植物可以增加垂直绿化面积,美化建筑外墙;河滩植物可以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需要根据其生长特征和生态功能来选择和搭配植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
园林绿化往往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干旱、潮湿等。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物对气候的适应能力。
在寒冷地区可以选择耐寒的树种,如柏树、松树等;在干旱地区可以选择耐旱的植物,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中,要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以确保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
园林植物配置还需要考虑到景观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在园林绿化中,通过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季节景观。
在春季可以选择开花期较早的植物来营造春天的氛围;在秋季可以选择变色叶植物来营造秋天的景观。
通过园林植物的配置,可以使园林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增加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通过合理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还能起到修缮空气、净化环境、调节气候和改善人居环境等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的效果。
下面将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可以营造出美观动人的景观效果。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特点,通过合理搭配和布局,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选择高大的乔木植物作为背景,再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植物,能够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给人一种开阔和立体感。
通过搭配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可以使景观四季有花,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改善人居环境。
植物具有吸收、分解和净化有害物质的功能,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空气和土壤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和环境品质。
一些植物如皂角树和云杉,具有很强的吸尘、减噪和吸烟的能力,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改善周围环境的舒适度。
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调节气候。
由于植物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能吸收和释放大量的水分,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改善气候干燥和炎热问题。
树木还能够阻挡直接阳光照射,减少地表温度的升高,形成微气候,为人们提供凉爽的休闲环境。
园林植物配置也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合理配置植物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选择本地的原生植物进行配置,可以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养分来源,吸引各种鸟类、昆虫和其他生物来生活和繁殖。
这有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美化了环境,提升了景观效果,还改善了人居环境,调节了气候,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进行园林绿化时,应综合考虑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配置,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和环境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
密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这对该群 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2)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 垂直结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及地被层。
荒漠地区的植物常只有一层;热带雨林的层 次可达6-7层以上。除了地上部的分层现象 外,在地下部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深度也是 有着分层现象的。
❖ 水平结构:一个群落的某些地点,植物种类 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例如,森林中,林下阴 暗的地点有一些植物种类形成小型的组合, 而在林下较明亮的地点是另外一些植物种类 的组合。 “镶嵌性” 。
4、群落的命名
❖ ①分层记载法:在命名时写出群落各层次优 势种的名称,并于其间连以“-”号,如果同一 层次中有几个优势种,则均应写出,但必须 于其间附以“+”号。例如樟子松(Pinus)越桔-藓群落。对在第一层中有两个优势种的 樟子松与云杉的混交林,则可写为樟子松+云 杉-越桔-藓群落。
实例2:百花山海拔1600米处,北坡 一层:白桦(少量黑桦和银桦)、山杨; 二层:六道木、小花溲疏、东陵八仙花、
太平花、柔毛锈线菊、卫矛蓝荆子; 三层:铃兰、耧斗菜、舞鹤草、乌头、
草芍药; 层间:北五味子(红果)。
群落的特点:
❖ 1) 种类丰富。尤其是林下二层、三层,耐 荫灌木和地被种类多,季相变化明显丰富;
❖ ②简要记载法:在群落中选用两种优势种来 代替该群落。例如:云杉-蕨类群落。
5、栽培群落的组成及命名
❖ (1)栽培群落的组成:
❖
栽培群落完全人为创造的,其中有采用
单一种类的种植方式,或者采用间作、套种
成立体混交的各种搭配方式,因此,其组成
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栽培群落所表现的外貌
也受组成成分、主要植物种类、栽培密度和
2、群落的发育
1)群落发育初期 种类成分不稳定,群落的结构尚未定
型,层次分化不明显,每一层中植物种类 也不稳定。
2)群落发育盛期 优势种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群
落盛期维持的长短,取决于优势种的耐荫 性。
3)群落发育末期 一个群落发育末期,孕育着下一个群
3、群落的演替
植物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现象,就 称为群落的演替 。所有外因,如火灾、采伐、 开垦、病虫害、风灾,冰川侵移、大气候的 变迁等等,引起群落的组成种类或群落生境 发生变化,使原来的生境与群落组成种类之 间失去了相对统一,导致植物种类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了群落演替。
夏季:群落一片绿色,由于树种不同,叶片的 绿色度是不同的,有嫩绿、浅绿、深绿、墨 绿等。
秋季:红叶如火如茶。枫香、垂丝卫矛、爬山 虎、樱、野漆、野葡萄、青柞槭、荚迷等; 黄色叶有棣棠、蜡瓣花等红果,如尾尖冬青、 黄山花揪、中华石桶、野鸦椿、垂丝卫矛、 四照花、红豆杉、黄山蔷薇、天南星等;各
3、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多度与密度
百 草 园 人 工 群 落
例子
(1)自然群落: 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200米处 第一层(乔木)元宝枫、少量的黄花柳;
第二层(灌木层)东陵八仙花、柔毛绣线菊、 六道
木、小花溲疏、太平花、接骨木、复盆子;
第三层(草本地被)乌头、独活、落新妇、 崂峪
苔草、节节草。
百花山(门头沟)海拔1620米处
(2)群落的高度
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 落的高度。
(3)群落的色相和季相
色相:各种植物所具有的色彩形相称为色 相。例如针叶树林常呈蓝绿色;柳树林呈 浅绿色;银白杨树林则呈碧绿与银光闪烁 的色相。
同一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形相,称为 季相。
黄山——
春季:鲜花盛开,粉红色黄山杜鹃、黄山蔷薇, 吊钟花;岩壁上成片鲜红的独蒜兰,以及万 绿丛中一片片白色的四照花。
❖ 2)优势种明显,外貌各异,富有特色; ❖ 3)结构紧密,层次分明,复层混交,绿量
第一层(乔木)白桦、少量黑桦;
第二层(灌木层)毛榛、六道木、柔毛绣线菊、 腺果、蔷薇;
第三层(草本地被)沙参、千里光(菊科)、 牛迭肚、午鹤草、类叶升麻。
2、 栽培群落
北京植物园的碧桃园: 第一层(乔木)油松、白皮松、元宝枫、旱
柳、椴树; 第二层(花灌木)
早春:碧桃、连翘、榆叶梅; 初夏:太平花;夏秋:蔷薇类、紫薇。 第三层(地被)野牛草。
第五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应用
第一节 植物群落知识
一、相关概念 1、植物群落
在一定地区内有一定的植物种类,按一定 规律组合在一起的组合体。 按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 为:
植物自然群落 人工栽培群落
2、植物自然群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3、人工栽培群落:如果园、苗圃、行
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
例如: 桦树——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桦树幼苗——地被 云杉和冷杉——云杉和冷杉幼苗——地被
4、运用群落知识完善栽培群落
(1) 剖析植物的自然群落 实例1:上房山,海拔300米处的南北向山沟
一 层:青檀、拐枣、核桃楸;
二层:省沽油、小花溲疏、大花溲疏、 君迁子、青檀和拐枣小苗;
三层:大叶铁线莲、马兜铃、歪头菜、 唐松草、青檀和拐枣的幼苗。
方式等因子所制约。
❖ (2) 栽培群落命名:
❖ 在主要植物种类的名称前附加园林配植结 构和用途的专门名词。如单纯树种的栽培群 落可称为“自然风景式油松纯林”;混交种 植的栽培群落有:“林荫道式油松、槭树混 交群落”等等。
三、植物群落的形成、发育和演替
1、群落的形成
可以从裸露的地面开始,也可以从已 有的另个群落中开始(演替)。 1)裸地的成因 2)植物繁殖体的传播 (1)可动性 (2) 传播因子 (3)地形条件 (4)传播距 3)植物的定居 (发芽、生长和繁殖 ) 4)植物之间的“竞争”
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1、群落的组成
在植物群落中,各个植物种在数量上是不 相同的,通常有一个数量最多、所占面积 最大的种,称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群落的 发育和形貌特征主要取决于优势种。
2、群落的外貌特征
(1)生活型 (life form)植物在生活 环境的综合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适应而 显示的外部形状。植物的生活型简单的 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三类。群落的 外貌主要决定于优势种的生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