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著名中医及民间中医名录

合集下载

国家级名老中医(一~五)表格

国家级名老中医(一~五)表格

张觉人 崔金涛 张荒生 张介眉 张唐法 余南才 谭异伦
王行宽 程丑夫 张志国 贺菊乔 旷惠桃 孙达武 袁长津
周福生 赖新生 禤国维 余绍源 杨霓芝 李丽芸 王小云
陈慧珍 赖祥林 黄李平 韦永兴 黄汉儒 李谱智 闵范忠
陈勇毅 张道宗 张雪梅 张小萍 姜春英 王新志 朱致纯 严洁
王士贞 谭家祥
范永升 魏福良 伊春锦 赵纪生 侯玉芬 段海辰 胡思荣 王净净 洪钦国 黄有荣
王晞星 冯五金 梁瑞敏 张晋峰 宋明锁 胡兰贵 韩履祺
苏荣扎布 马智 吉格木德 李德新 包金山 谭毅 阿古拉 金明秀 包景荣 田维柱 温启宗 张静生 琪格其图 李敬林
刘柏龄 王烈 南征 于凯成 黄永生 陈向明 张文泰
张琪 张缙 郭文勤 吴秉纯 王铁良 滕义和 张佩青
严世芸 王庆其 蔡淦 陈湘君 陈以平 刘嘉湘 吴银根
区11人 科学院20 属单位10


刘红霞 周文泉 董振华
陆明
蔡连香 米逸颖
曾斌芳 安效先 李佩文
李玉贤 王书臣 史载祥
何夏东 麻柔 张铁忠
顾乃龙 聂莉芳 白玉兰
艾山江· 薛伯寿 金明
司马义 买买提依 朴炳奎 晁恩祥
明·艾力
帕塔尔· 姚乃礼 阎小萍
阿不拉 沙依甫汗 孙桂芝 安阿玥
·吐尔迪
艾合买提
肉孜巴克 庄国康
于作盈 王玉 李莹 董克勤 刘大同 曲生 赵继福
刘建秋 郭鲁义 谢晶日 杨智荣 周凌 孙申田 高维滨 孙忠人 孙远征 王维昌 张金良 段富津 李敬孝 姜德友 李冀 李维民 卢芳 于帮国 徐金星
颜乾麟 柏连松 陆德铭 陆金根 唐汉钧 朱培庭 马绍尧 李祥云 胡国华 虞坚尔 石印玉 施杞 李飞跃 林水淼 东贵荣 严隽陶 王灵台 邱佳信 王文健 叶愈青

部分名老中医名单

部分名老中医名单

部分名老中医名单古代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其中一些中医名家,凭借着卓越的医疗技术和对人体健康的深入理解,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名单。

1. 华佗:被誉为“药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医名家之一。

他以医术高超和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而闻名,被后人尊为“神医”。

华佗思路独特,他的临床经验被总结为华佗医系,对后世中医医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张仲景:他是东汉末年的中医学家,被誉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张仲景融合了古代医家的经验,整理归纳出了适用于处理不同疾病的方剂。

他的医学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医药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李时中:李时中是近代乃至现代中国最著名的中医名家之一,他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专攻老年病和风湿病。

李时中的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老年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钟南山:虽然钟南山是一位呼吸病专家,但他也是中医药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钟南山认为中医药学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他经常强调中医中药的重要性,为推广中医药学做出了努力。

5. 王清任:王清任是20世纪对中医药学贡献巨大的一位专家。

他在中医药学研究和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致力于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融合。

他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陈嘉庚:陈嘉庚是一位中医学家、教育家和慈善家。

他在20世纪中叶创办了广东省中医学院,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

他深信中医和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对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7. 翁心存:翁心存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和临床医师。

他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并提出了一系列灵活而科学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翁心存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邓铁涛:邓铁涛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中医专家,擅长中医内科和中医妇科。

经书济世杏花红☆——徐经世名老中医绍介

经书济世杏花红☆——徐经世名老中医绍介
文 学 与 艺术
第一卷
第 十二 期
经 书济世 杏花 红 ☆

徐 经世名老 中医绍介
徐 学林 王化猛 胡礼 源
( 安徽 社会科 学院 安徽 200 ) 301 ( 安徽 涡 阳县人 民 医院 安徽 涡 阳 23 0 )安徽 立 医院 3 60 (
【 摘 要 】 经世是安徽 省 中医院主任 医师 、 家级 名老 徐 国
2 6 0
握 、施 治方药的运用 已初步形成 自己的风 格 ,达到一 定的水 平 。在祖父言传身教下 , 使他 在辨证施 治过 程中游刃有余 , 成 为 当时我省 中医界 中青 年 队伍 里 的佼 佼者 。时有评 语赞 日 : “ 当代一般名 医亦无 以过之 ” ! 徐经世先 生从 医五十年 , 勤求 古训 、 博采众 家 ; 强调尊 古
’ ’
安徽
20 0 ) 3 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医。 医5 从 0年 , 勤学 多思 , 淡泊名利 , 德艺双馨。文 中对其身 世 经历、 为人处世 、 学术 思想、 学态度和取得 的 一些成 果等 治
进 行 了绍介 。
【 关键词】 名老中 医; 事迹 ; 中医学; 经世 徐
徐经世 (9 3 , 13 一) 号筱甫 , 祖籍安徽省巢县 西乡著 名的文 化村军徐村 ( 今属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 ) 出身 于书香 门第。 。 曾 祖徐树 官是饱 读诗书的晚清秀才 , 清末 民初 因见 国是 日 , 非 谢 绝仕途 , 把精力放 在培养寻机报 国的学子们 和子女身上 , 终生 操童子业。祖父 非常关心桑梓文化建设 , 以一 己之力独 纂了军 徐 村 五 凤 堂 第 一 部 家 谱 ,惜 毁 于 文 革 。 祖 父 徐 恕 甫 ( 84 16 , 18 — 94)字道忠 。 自幼受 家学和 军徐村 往昔 无一 自丁 的 读书风 气熏染 , 、 五 六岁 开始在 父母 的严督 下 , 读 “ 研 四书 ” 、 “ 五经” 涉猎诸子百家 之说 , , 古文字功底颇深 。其 文思敏捷且 工书法 , 常以为士君 子立身处世 当怀抱匡世济人之心 。 惜身处 乱世, 列强侵凌 中华 , 无法 以身济苍生 , 于是 边操 童子业 边寻 思改弦更 张, 遂立誓不作 良相便为 良医, 以仁术救众黎 于水火 之 中。于是悉心 询道于江淮名医、 杏坛高手 , 究 内难 、 寒、 穷 伤 金 匮诸坟典 。由于天资独慧 , 加上锲而不舍 的精神 , 很快 在医 理、 医术上取得 突破 性进展 , 是民国时期江淮 间名老中 医。其 承续先祖教书育人 , 为人 师表之家风 , 先率其子徐 少甫悬壶 于 合肥县 东南 乡 、 县一带 , 巢 因其 治病救 人 , 医术 精湛 、 德广 厚 施, 深得合 、 巢百姓尊崇 和赞 誉。严父徐少 甫( 9 7 13 )字 10 — 9 6 , 宏翔 , 天赋聪慧 , 自幼熟读诗书 , 写得一手好字 。弱冠后承祖塾 业兼执父 医业 ,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 即成小有声 誉的一名儒 医 。 惜乎慧星 陨落 , 英年早逝 , 迄今仍为一些健在的学子所缅怀 。 徐经世先生就是在这样崇文 习医的家庭熏 陶下 , 自幼熟 读儒家经典名著及诸 子百家 之言 ,为他以后系统 学习 中医理 论, 打下了 良好的古汉语文 言基础 。 年近弱冠的徐经世从塾师学堂走进 医学经典 书房 ,在祖 父严格要求教诲下 , 他历经六个寒暑学习中医理论 。他在今天 能有 这样 的学术地 位, 是从 背诵《 药性赋》 《 、 汤头歌》 《 、 医学三 字经 》 《 、 濒湖脉学》 《 、 伤寒 赋》 开始启蒙 的。 读经典及历代名 后 著 , 反复阅览《 并 医学实在易》 《 、 医学心悟 》 《 、 临证指 南》 等指 导临床 的医籍 ,深 刻领会 祖父徐恕甫老先生 的辨 证思维 和处 方用药的技巧。 正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 , 由实践 到理 论的 这 再 不断深化过程使他 登上杏林 高坛。从 学习过程 中看 出他很 注 意学习方 法 , 归纳起来为读 、 、 、 四个字 。 读” 就是埋头 看 练 记 “ , 学 习中医基 础理论 , 站在理论 的高端上 ; 看” 是 随师 应诊 , “ , 学 习老师的诊治经验 ,从实践 中加深对 中医理 论的理解 ; 练 ” “ , 是在 中医典籍和老 师的指导 下 , 经过历 练 , 断地 提高 医术 ; 不 “ ” 是在实践 中多写多记 , 中医典 籍的学 习心得 、 记 , 对 师诲 及 临床成功 经验一一记 录 , 认真揣摩 , 领神会 , 心 以期 不断提 高 医术和 医论水平 。因此 , 他初出道就与祖父一样 饮誉肥东 、 巢 县, 为乡间称道 。 15 9 6年 , 祖父徐恕甫被安徽省卫 生厅调至省城 的“ 安徽 中 医进修 学校” 即安徽省 中医学 院前身 ) ( 任研究员 , 事 中医教 从 学 和临床工作 ,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 作出 了特殊的 贡献 , 自 15 年始 当选为安徽省 人民代表大会代 表 , 《 并 98 有 徐 恕甫医案》 传世 。临证 注重细考病机 , 详审脉理 , 辨证用 药 , 尤 擅长 内科脾 胃病治疗 , 为德术并重的医林耆 宿 , 成 中国百 年百 名中医临床家 。徐经世也 随祖父调 动被推荐进入进 修学校学 习。毕业 留校后又经过几年深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的历 练, 此时他对 中医思想 的理解 、各家学说 的领 悟 、I 审慎 的把 临证

全国名中医名单和擅长领域

全国名中医名单和擅长领域

全国名中医名单和擅长领域摘要:一、引言二、全国名中医名单1.姓名及擅长领域2.地域分布三、擅长领域分析1.内科2.外科3.妇产科4.儿科5.针灸科6.骨伤科四、启示与建议1.寻医问诊的选择2.关注中医养生保健五、结语正文:一、引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全国名中医名单,这些名中医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疗方法。

为了让广大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中医专家,我们将他们的名单和擅长领域进行了梳理。

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便捷的查询平台,以便大家在寻医问诊时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

二、全国名中医名单1.姓名及擅长领域在全国名中医名单中,涵盖了众多知名中医专家。

他们分别擅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等不同领域。

以下为部分名中医的姓名及擅长领域:姓名1:张某某,擅长领域:内科、肾病科姓名2:李某某,擅长领域:外科、肛肠科姓名3:王某某,擅长领域:妇产科、不孕不育科姓名4:赵某某,擅长领域:儿科、呼吸科姓名5:刘某某,擅长领域:针灸科、神经科姓名6:陈某某,擅长领域:骨伤科、创伤科2.地域分布全国名中医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名中医数量较多,这些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也较为集中。

三、擅长领域分析在全国名中医中,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有所体现。

以下为各个领域的简要分析:1.内科:内科名中医在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脾胃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他们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成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2.外科:外科名中医擅长治疗肛肠病、疮疡病、乳腺病等。

他们运用中医微创技术,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

3.妇产科:妇产科名中医在治疗不孕不育、妇科肿瘤、产后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注重调整女性生理机能,提高受孕几率。

4.儿科:儿科名中医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他们运用中医治疗手段,减轻了儿童服药的负担。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

北京市47人王文友王庆国王应麟王彦恒王春生王禹堂王莒生王素梅王焕禄高利王融冰韦企平田金洲刘大新刘景源吕培文闫慧敏张志真张淑文钱英李文泉李曰庆李世增李乾构李萍萍杜怀棠周乃玉周德安孟宪坤庞鹤郁仁存金世元金伯华金哲姜良铎柯微君徐荣谦高才达高益民尉中民黄丽娟鲁兆麟臧福科魏执真王承德孙光荣栗德林天津市26人石学敏张伯礼黄文政韩景献曹式丽张庚扬阮士怡张大宁高金亮栗锦迁张曾譻王万隆李今垣李永成于志强田芬兰孙兰军石建华高克俭苏玉仑杜文娟张柏林张俊富吴炳忠韩禅虚马融河北省28人李士懋田淑霄刘亚娴孙宝惠李佃贵董燕平王淑玲邢月朋郭纪生张莉赵玉庸杨牧祥刘启泉刘保和李延芳高社光刘建设王敏淑任琢珊高慧范振域刘玉洁杨宝元李英杰王九一陈树真王国三布明德山西省15人王晞星冯五金梁瑞敏张晋峰宋明锁胡兰贵韩履祺李建仲魏中海贾六金赵建平高继宁文洪王有奎柴瑞霁内蒙古自治区13人苏荣扎布吉格木德包金山阿古拉包景荣温启宗琪格其图宋一亭牛兴东查干金玉岳在文邢志先辽宁省33人马智李德新谭毅金明秀田维柱张静生李敬林王秀云杨积武周学文郭恩绵刘元禄李中宇王春林洪治平郝学君杨世勇郭振武田振国曹林周跃群尹小星孔志凤李铁周升平肖瑞崇张玉琴刘学文杨泽华赵振利邢鹤林洪家铁曹茂森吉林省18人刘柏龄王烈南征于凯成黄永生陈向明张文泰阎洪臣胡永盛赵振昌刘铁军于作盈王玉李莹董克勤刘大同曲生赵继福黑龙江省30人张琪张缙郭文勤吴秉纯王铁良滕义和张佩青隋淑梅杨质秀韩延华侯丽辉刘建秋郭鲁义谢晶日杨智荣周凌孙申田高维滨孙忠人孙远征王维昌张金良段富津李敬孝姜德友李冀李维民卢芳于帮国徐金星上海市31人严世芸王庆其蔡淦陈湘君陈以平刘嘉湘吴银根何立人陈熠彭培初夏翔颜乾麟柏连松陆德铭陆金根唐汉钧朱培庭马绍尧李祥云胡国华虞坚尔石印玉施杞李飞跃林水淼东贵荣严隽陶王灵台邱佳信王文健叶愈青江苏省40人单兆伟符为民李七一刘沈林唐蜀华吴旭徐福松许芝银朱秉宜诸方受邹燕勤周仲瑛金实汪受传汪建民杨桂云徐荷芬朱启勇刘永年莫燕新李柏年丁义江李果烈赵景芳朱世楷孙凤霞申春悌任光荣龚正丰孙浩何焕荣江杨清朱良春邵荣世夏治平赵化南顾维超陈福来王少华谢兆丰浙江省35人王坤根叶一萍连建伟吴良村余国友沈元良张玉柱陈勇毅范永升范炳华宣桂琪祝光礼徐志瑛陶筱娟盛丽先常青程志清付萍楼丽华裘昌林严仲庆李茂才周郁鸿周维顺陶鸿潮马大正何若苹程晓霞林吉品贾建华周富明倪康裕宋欣伟姚新苗李凫坚安徽省25人徐经世丁锷马骏曹恩泽李业甫胡国俊梁文珍张道宗魏福良韩明向周宜轩鲍远程赵荣胜唐长金杨从鑫窦金发杨善栋吕美农蔡圣朝王家琳郑梅生范绍荣杨骏郑日新张杰福建省22人梁栋富郑则敏肖定远吴炳煌黄河清王惠珍谢德聪张雪梅伊春锦陈金水陈辉清郑敏翁丽丽刘德桓秦振华余天泰邓启源李时朴余庆阳黄宝英郭为汀陈国良江西省22人邓运明刁军成何晓晖胡珂蒋小敏饶旺福喻文球张小萍赵纪生熊墨年傅淑清宋南昌黄津伶熊泽民黄夏雨林家坤周勇邱家廷曾渊华刘汉波欧阳枝磊谢强山东省32人王新陆姜建国尹常健王静波张素芳宋爱莉刘瑞芬姜春英侯玉芬曹晓岚冯建华董建文金伟张继东李克勤李长生华明珍吉中强于俊生周兆山王法昌蔡英奇常振森王光辉赵学印李以义解乐业李莉刘启廷左振素陈权张志发河南省31人张怀亮史纪郭淑云马云枝赵文霞吕宏生王万林王新志段海辰孙彬陈安民王守儒褚玉霞王松龄刘永业唐宋和贵璋吕海江杨生民仝允辉郭艳锦李培旭王希浩冯明清王国斌周世印乔振纲韦绪性黎少尊王心东卢仁彬湖北省26人张觉人崔金涛张荒生张介眉张唐法余南才谭异伦朱致纯胡思荣刘吉善周继刚洪茂林徐昌伟沈霖陈科力周安方闻庆汉陈志敏邵朝弟盛国光姜惠中皮先明甘爱萍王鹏王柏枝沈忠源湖南省26人王行宽程丑夫张志国贺菊乔旷惠桃孙达武袁长津严洁王净净黄政德谭兰香蔡光先蒋士生郑纯仇湘中梁清华何明大董克礼陈淑琼黎月恒熊继柏黄云刘定安张良圣邵先舫常小荣广东省35人周福生赖新生禤国维余绍源杨霓芝李丽芸王小云王士贞洪钦国许鑫梅张玉珍李宜瑞刘庆思王清海卢桂梅吕雄老昌辉吕志平罗仁邱志楠杨群玉刘月婵梁傍顺沈英森吴维城沈坚华李顺民黄明河李伟居谭峰潘志雄叶伟洪苏培基余伯亮邹志为广西自治区12人陈慧珍赖祥林黄李平韦永兴黄汉儒李谱智闵范忠谭家祥黄有荣李桂贤钱海凌蒙定水海南省8人张永杰杨华林丹傅汝梅刘巧李成光李玉玲刘德喜重庆市15人王辉武张西俭王毅刚曾定伦王仁强罗玲文仲渝朱丹周天寒刘正宇郑邦本郭剑华刘兴文毕朝忠杨廉方四川省30人罗才贵亓鲁光张晓云胡天成王成荣吴巍王英王鸿度汪世强胡春申张茂平顾兴平张勇陈定潜张毅廖洪韬彭暾尹华荣刘方柏马文红景洪贵周智春侯平玺周建国任明艾儒棣张廷模杨运宽张发荣夺机卓玛贵州省10人何成瑶王玉林凌湘力吴光烔李宗智董湘玉刘尚义付汝林戴永生符中柱云南省18人帅焘管遵信周常昆张沛霖吕光荣吴荣祖陆家龙赵永祥钟传华李斯文赵淳刘以敏龙祖宏王光鼎张良英夏惠明吴生元范德斌西藏自治区10人强巴卓嘎米玛尼玛顿珠索朗欧珠格桑巴珠格桑平措向巴格列朗嘉丹松扎巴扎加陕西省18人曹利平米烈汉刘华为王静怡张学文沈舒文李军李彦民殷克敬王素芝杨震周志杰王明怀洪霞吉海旺郑清莲乔成林姚树锦甘肃省16人张士卿王道坤宋贵杰贾斌曹玉山何天有赵健雄王自立刘国安廖志峰刘东汉刘宝厚裴正学李永寿郭宪章谢君国青海省11人王常绮燕小霞巴卓玛吕华邓尔禄才布扎久美尼玛桑杰龙巴完玛昂智宁夏自治区10人张武童安荣金明亮张凤武丁象宸高如宏李遇春杨学信焦天才陈文新新疆自治区11人刘红霞陆明曾斌芳李玉贤何夏东顾乃龙艾山江·司马义买买提依明·艾力帕塔尔·阿不拉沙依甫汗·吐尔迪艾合买提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中国中医科学院20人周文泉蔡连香安效先王书臣麻柔聂莉芳薛伯寿朴炳奎姚乃礼孙桂芝庄国康田从豁许铣孙树椿胡荫奇唐由之高建生庄曾渊吴中朝姜廷良卫生部直属单位10人董振华米逸颖李佩文史载祥张铁忠白玉兰金明晁恩祥阎小萍安阿玥。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在指导老师合计:45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 巴坤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2 周楣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3 尚志钧 1 安徽省4 胡翘武 1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5 郑景岐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6 程亦成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7 王乐匋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8 戴家鼎 1 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中药9 李济仁 1 安徽省皖医弋矶山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0 尚志钧 1 安徽省皖医学院弋矶山医院11 陈可望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12 程道南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13 周夕林 1 安徽省14 王乐陶 1 安徽省15 李业甫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中医科16 丁锷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17 尹莲芳 2 安徽省蚌医附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8 赵谦 2 安徽省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19 戴勤瑶 2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20 罗庆道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21 周玉朱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2 徐经世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3 韩明向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4 赵忠仁 2 安徽省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中医科25 杨干亭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26 高复安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7 马骏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28 孔秀娣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29 孔昭遐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 丁莲蒂 2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31 张杰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国医堂)中医科32 窦金发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中医科33 张炳秀 3 安徽省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中医科34 张克连 3 安徽省淮南矿工二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5 徐经世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6 周宜轩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37 曹恩泽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8 梁文珍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9 赵荣胜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40 祝广庆 3 安徽省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41 马骏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中医科42 张道宗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43 魏福良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44 孔昭遐 3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45 李有伟 3 安徽省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继承人合计:39 人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1 肖金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2 巴执中 1 安徽省宁国市中医院中医科3 蔡圣朝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4 魏从建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中医科5 刘大培 1 安徽省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其他6 刘晓龙 1 安徽省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7 范刚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8 胡国俊 1 安徽省中医科9 胡国俊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0 郑日新 1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11 程悦耕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12 唐翠华 1 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13 管世甫 1 安徽省皖医弋矶山医院14 陈荣东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5 余润明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6 王峰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7 周章武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18 周兰 2 安徽省中医科19 周兰 2 安徽省蚌医附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20 张少祥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21 侯勇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2 程皖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3 刘健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24 戴秀芳 2 安徽省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中医科25 汤勇 2 安徽省合肥市中医肛肠医院中医科26 高健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27 林林 2 安徽省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科28 黄震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中医科29 张弦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0 陆俊峰 3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中医科31 顾健霞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2 胡顺金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33 陆耘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34 王红梅 3 安徽省安徽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35 叶脉延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36 王德喜 3 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37 李佩芳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38 陈幸生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39 张友贵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中医科。

100名老中医

100名老中医

全国名医无私奉献特效秘方100条 (对爸妈可能有用)1、高血压:用玉米穗上的须熬水当茶喝,半月即愈。

2、气管炎:喝大豆腐水,连续喝多日;神奇般的根除;佛教释永空提供3、关节炎:北京医生:张建明用野线麻叶裹住关节,多用几层,3日换一次,多换几次,关节部位逐渐好转。

4、红白痢疾:上海医生:李国治芝麻120克,绿豆120克,两药捣碎冲服,1日3-5次,即愈。

5、糖尿病:上海医生:马三林菜葫芦一个分7份,每份加1钱白矾,每日熬1份,3个葫芦熬21天即愈,不加盐。

6、胃病:、陕西省:王瑞石人丹12包,香附子半斤,研面分20份,每日3次,每次1包,两剂即愈。

7、食道炎、喉哑:浚县小河名医:申金太烧过的煤球2个,放盒盆内捣碎,抓入2两白糖加水,放火上熬20分钟,早晚喝三日即愈。

9、肺炎:山西太原:梁正心鱼腥草一把炖荷包鸡蛋食数日可愈。

11、治风湿:西安市医生:李政付霜后丝瓜藤500-1000克,焙干研面,每日3次,1次2-3克,红糖水冲服。

12、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疼:西安医生:钟明鸡粪六斤、鸭粪二斤,焙干放一处温热醋1斤、再装入布袋里,一榻便好,多榻几次。

13、腰疼:兰州市:杨孝忠韭菜半斤,熬水加醋喝,不加油盐,3-5天即愈。

14、头晕头疼:陕西医师:王保魁苍耳子半两,加红糖1两,煎水喝,7天即愈。

15、牙疼:河南名医:陈民生石膏粉1两,麻黄半两煎水喝,两剂即愈。

16、心口疼:洛阳医生:刘广波八角茴香烧灰,乌头二钱熬水一茶杯送下立即止痛。

17、咳嗽:洛阳医生:黄治军桔子内倒入香油烧热吃,每日三次,每次1-2个,三日即好。

18、哮喘:山西长治:张志立杏仁半两、蜂蜜一两,水煎服治无年哮喘。

19、满肚疼:包头市:王严明用小米一把焙干研面和水拌吃。

20、肝炎:滑县老店医生:高治明用猪苦胆内的水熬开喝下,一次痊愈。

21、少白头变黑发:中国医学会(1)柏壳装枕头,枕半年自黑。

(2)何首乌三两,黑芝麻三两加红糖水煮沸分三次吃完。

针灸名家

针灸名家

针灸名家名家:李学武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临床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学武,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从事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近40年,培养了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学生遍布世界多个国家,现仍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多名(包括韩、日、德、美、英等国家的学生)。

李学武曾应邀到欧洲、美国、韩国、日本、巴西等地讲学,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中医针灸专家。

李学武教授具有近40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胃肠病,以针灸为主治疗头痛、失眠、耳鸣、面瘫、腰腿痛、肩周炎、颈椎病、各种疼痛性疾病等均有独到之处。

名家:黄龙祥黄龙祥,1959年5月12日生,安徽桐城人。

1983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获中医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获中医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职务:针灸文献研究室主任,兼任科研处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针灸文献分会第一副主委、中国针灸学会中医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医药研究会常务理事。

1997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主要从事中医针灸学术史、中医经典及中医文献及方法学研究。

代表著作:《黄帝明堂经辑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87年)、《针灸甲乙经校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年)、《中国针灸证治通鉴》(青岛出版社,1994年)、《中国针灸刺灸法通鉴》(青岛出版社,1996年)、《针灸名著集成》(华夏出版社,1997年)等。

现主持的课题:心包经、心经与心相关研究(九五攀登项目“经络的研究”第二专题组长)、经络问题的史学研究及经穴主治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分课题组长)、十二经穴主治形成、演变及规律性研究(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组长)【专题论文】1.“经络学说”究竟说什么2.经络学说演变3.经脉病候考源4.十二“经脉穴”源流考5.腧穴归经源流初探6.中医古籍版本鉴定常见问题例说7.建国以来古医籍整理若干问题的初步考察8.经络学说的由来9.试论宋代校正医书局私改医书之弊名家:赵京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并留校任教;1995年获针灸学专业硕士学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著名中医及民间中医名录
1、李济仁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现居安徽,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

人生简历:1931年,出生于安徽省歙县;1943-1948年,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汪润身等,并临证随诊;1949年,在歙县小川开业行医,任所长;1955年、1958年两度被选派到安徽中医进修学校(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师资班学习;1959年,参与筹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0年,转入安徽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工作;1972年,调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工作;1990年,成为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

学术成就:带领学生还原了668位新安医家和400余部新安医籍的原貌。

提出“痹痿统一论”等系列学说,制定辨治顽痹四法,创立效方验方
,他突破家传囿规,进行开放式的医学传承,成为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

他讲究立言,带领家庭乃至一个博士团队,著书立说,传承发展新安医学。

培养了一个博士团队。

2、江永生,生于1943年,泸州医学院针灸教授,莫桑比克总统保健医师。

专科特长:针灸、按摩、刮痧、拔火罐等方法治疗。

3、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厚岸乡查济村存仁堂有个六十多岁的刘老中医。

切脉相当准,比如只要受过骨伤或动过手术不管在身体什么部位距现在有多少年都能准确的说出来,他就是切和望,都极少问诊就能确定病因说出病症。

他知道很多地道的药材,比如雄老鼠骨头,灶心黄土,生铁落等等很多看起来很神奇但是很普通的东西,仍然坚持为每一位病人根据病症或蜜或盐或酒炒等制药材,而且医德高尚,药费很低。

4、安徽省凤阳县清塘乡代庙存西门张队民间中医张之中。

5、蔡长福,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温兴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