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解读(2018年更新版).-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合集下载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解读
第20页,此课件共66页哦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2
•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 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 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 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 传播的效果[37, 38] 。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 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 HBIG,并同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 在出生12 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 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第3页,此课件共66页哦
• 4.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一个病理生理过程 ,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 常增生。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的过 程中都有肝纤维化的过程,如果损伤因素长 期不能去除,纤维化的过程长期持续就会发 展成肝硬化。肝硬化肯定有肝纤维化,肝纤 维化也可能是肝硬化,也可能还没发展到肝 硬化,甚至可以逆转。
第13页,此课件共66页哦
4、再活动期
• 部分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可能出现1次或数次的肝炎发作
,多数表现为HBeAg阴性、抗-HBe阳性(部分是由于 前C区与/或BCP变异所导致HBeAg表达水平低下或不 表达),但仍有HBV DNA活动性复制、ALT持续或反 复异常,成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这些患者可进


第11页,此课件共66页哦
2、免疫清除期
• 表现为血清HBV DNA滴度 > 2000 IU/mL( 相当于104拷贝/mL),伴有ALT持续或间歇 升高,肝组织学中度或严重炎症坏死、肝纤 维化可快速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 和肝衰竭。
第12页,此课件共66页哦
3、非活动或低 (非) 复制期
第10页,此课件共66页哦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年第29卷第1期.附I••标准与指南•doi:10.3969/j.issn.1005-0264.2019.01.032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中医治疗;诊疗指南中医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直被列为我国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初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环节。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依据,确保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近几年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防治进展,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在2012年《临床肝胆病杂志》公开发表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基础上,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系统文献荟萃和历代专家经验梳理,总结近五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形成《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后简称本《指南》),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医师参考。

表1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分级设计类型或判别标准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4I a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的结果效应一致1b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Ila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n i>病例对照研究IDa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mb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IV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本《指南》规定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中成药治疗方案和专家推荐意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专家推荐意见、中医其他治法和专家推荐意见、疗效评价指标,为临床医生或相关人员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诊断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医药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医药诊治慢性乙型肝炎一直被列为我国科技攻关的重点之一,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初步明确了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环节。

为进一步促进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提高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证据依据,确保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近几年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防治进展,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在2012年《临床肝胆病杂志》公开发表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基础上,遵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系统文献荟萃和历代专家经验梳理,总结近五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成果,形成《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指南》(后简称本《指南》),供中医药、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医师参考。

本《指南》规定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中医证候分型、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中成药治疗方案和专家推荐意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专家推荐意见、中医其他治法和专家推荐意见、疗效评价指标,为临床医生或相关人员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诊断治疗方案。

本《指南》所用术语参照 GB/T 16751. 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 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 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规定的术语规范。

正文中有关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分为4个级别8个等次(见表 1) ,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表 1 基于证据体的临床研究证据分级标准分级设计类型或判别标准由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这4Ia 种研究中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研究构成的证据体,且不同研究的结果效应一致Ib 具有足够把握度的单个随机对照试验Ⅱa 半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Ⅱb 病例对照研究Ⅲa 历史性对照的病例系列Ⅲb 自身前后对照的病例系列Ⅳ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未经系统研究验证的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以及没有长期在临床上广泛运用Ⅴ的病例报告和史料记载的疗法1 定义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 : 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2018-AASLD慢乙肝指南更新

2018-AASLD慢乙肝指南更新

肾脏及骨骼安全性 持续低病毒血症
肝硬化 ✓ 代偿期患者 ✓ 失代偿期患者 其他特殊人群
9
NAs治疗期间肾脏及骨骼并发症风险
5 在肾脏和骨骼并发症的潜在长期风险方面,ETV和TDF相比无差异
New
对于TDF治疗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应该定期(若既往存在肾功能不全或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至少每年一次)进行肾脏安全检测,包括血 清肌酐、磷、尿葡萄糖和尿蛋白
ETV是中国唯一获批可用于2岁以上低龄患儿的核苷类似物
1. NA Terrault, AS Lok, BJ McMahon, et al. Hepatology.2018. 2. Lampertico P, Agarwal K, Berg T, et 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7;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
16
特殊人群
妊娠妇女 儿童
非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慢乙肝
肝移植受者慢乙肝
HBV
共感染人群
HBV-HCV HBV-HDV HBV-HIV
接受免疫抑制 或细胞毒药物治疗的患者
有症状的急性乙肝患者的治疗
17
HBV和HCV共感染患者的治疗
所有的HBsAg阳性患者都应使用抗-HCV检测检查是否感染HCV
如果存在HCV病毒血症,有抗HCV治疗指征
特定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测;
未治疗患者的监测;
特殊类型乙肝患者的治疗,包括共感染其他病毒者、急性乙肝、接受 免疫抑制治疗者和移植受者
1
更新要点
筛查人群、指标
免疫活动期
✓ HBeAg阳性 ✓ HBeAg阴性
免疫耐受期
肾脏及骨骼安全性 持续低偿期患者 其他特殊人群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V[可修改版ppt]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V[可修改版ppt]

哪些人群更易 实现s抗原 转阴?
研究显示3:HBeAg应答良 好(I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疗12个月HBeAg 消失)慢乙肝患者HBsAg消 失率高
NAs及IFN药物疗效总览
短期治疗(48 -52 周)
长期治疗(2-8 年)
PegIFN-2a
Peg-IFN2b
LAM
LDT
ETV
ADV
TDF
Peg-IFN (停药后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
如何临床治愈 – 重新认识患者
哪些人群更容易实现临床治愈?
哪些人群更容 易实现停药?
EFFORT研究1:基线ALT≥2×ULN, HBV DNA<9log copies/ml且24周 HBV DNA<300 copies/mL的患者LdT 治疗2年,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达 46.1%
3 年)
LAM (5 年)
LDT (2 年)
ETV (5 年)
ADV (5 年)
TDF (8 年)
HBeAg血清 学转换(%)
32
29 16-18 22 21 12-18 21
35
22 30 / 29 31
HBV DNA
转阴
14
(%)
7 36-44 60 67 13-21 76
19
/ 56 94 55 98
5. Marcellin P,et al. Lancet 2013;381:468-75.
ALT复常 (%)
41
32 41-72 77 68 48-54 68
/
58 70 80 77 /
HBsAg转阴 (%)
3
7
0-1 0.5 2 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