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doc
2024年气象服务中心全年工作计划

2024年气象服务中心全年工作计划一、引言2023年气象服务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 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生活提供科学支撑。
本工作计划将涵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气候服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旨在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作出应有贡献。
二、气象观测1.维护现有气象观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扩大气象观测网络, 增加观测站点覆盖面, 提高观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
3.推进自动化气象观测技术,提高观测数据的自动化程度和实时性。
三、预报预警1.提高短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包括小时级、日级和逐时预报。
2.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 完善预警体系和预警技术手段, 提高预警及时性和精确性。
3.深化气象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融合,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四、气候服务1.提供长期气候预测和季节气候预报, 帮助农业、水利、交通等行业做出科学决策。
2.加强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背景分析研究, 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3.推广气候监测与分析技术,提供气候资源评估、气候适应性研究等服务。
五、技术创新1.加强气象大数据研究, 提升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为气象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支持。
2.推进人工智能在气象预报和分析中的应用, 提高预报准确性和效率。
3.加快气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效率,支撑气象服务的智能化发展。
六、专业培训与交流1.继续组织气象人员参加国际、国内气象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了解国际气象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2.加强内部培训, 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3.开展公众气象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七、综合管理1.加强气象服务质量监督, 建立健全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 及时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性天气事件,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服务计划实施方案范文

气象服务计划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气象服务是提供给公众和各行业的天气、气候和环境信息的一种服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基于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分析和调研,制定和实施气象服务计划,将有助于提升社会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改善生活品质。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灵活的气象服务计划,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
二、项目内容和步骤1. 制定气象服务计划的流程和机制建立制定气象服务计划的流程和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实施与监测评估等环节,以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按需求提供天气预报和预警服务通过建立天气预报和预警服务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
同时,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域的需求,开展专项气象服务,如农业气象、交通气象等,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3. 加强气象监测观测能力改进和扩大气象监测观测网络,提高观测站点的密度和覆盖范围,增强对气象现象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利用现代气象技术,提高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水平,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
4. 提升气象服务技术能力加强气象服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技能提升,熟练掌握现代气象预报和数据处理技术。
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气象科技成果,提高气象服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5.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调研和解读,提供定制化的气象服务。
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向相关单位发布预警信息,提供应对策略和技术支持。
6. 加强公众科普教育加强对公众的气象科普教育,提高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和自我防灾能力。
通过举办气象科普讲座、编写气象科普读物等形式,普及气象知识,推动科学文化的普及。
三、项目实施和监测评估1. 实施阶段及时间安排根据项目内容和步骤,制定实施计划,并明确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
按阶段进行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09•【字号】宁政规〔2023〕3号•【施行日期】2023.1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规〔202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宁德市人民政府2023年11月9日宁德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责任重大。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以下简称《纲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闽政〔2022〕2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省气象局与市政府市厅合作协议要求,加快推进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宁德“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形成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宁德气象现代化新格局,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服务美丽新宁德建设提供坚实气象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宁德“一核两廊五轴”发展格局的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体系。
在气象业务、气象服务、科技创新、气象治理上取得更大进展,气象监测更精密,预报更精准,服务更精细,在数字乡村示范建设、海上交通气象保障、山海特色旅游气象服务等方面打造特色亮点,为新时代新宁德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山西省朔州市2020年抗旱保春播工作气象保障服务探讨

图 2 2020 年 5 月 25 日朔州市土壤水分分布
村,降雨量为 31.2 mm,最大雨强出现 在 怀 仁 市 河 头 乡,30 日 13:00~14:00 单 小时雨量达到 11.5 mm(图 3)。此次大范 围降水使得前期严重旱情得到有效缓 解,为春玉米播种以及出苗生长提供了 有利条件。
5 社会反馈 5.1 预报服务精准细致、人工增雨作 业及时
作者简介 蔡霞(1975–),女,山西朔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农业气象 服务、气候变化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0–10–20
55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2
山阴县、平鲁区中度到重度干旱,右玉 县中南部、怀仁市西部、应县西部、朔 城区轻度到中度干旱,右玉县北部、应 县东部、怀仁市东部墒情适宜(图 1)。
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 用下,5 月 29-31 日,朔州市全市普遍 出现降水,自动气象监测站 4 站出现大 雨 量 级(25~49.9 mm),17 站 中 雨 量 级 (10.0~24.9 mm),65 站小雨量级(0.1~9.9 mm)。最 大 降 水 量 出 现 在 应 县 东 贾 庄
图 3 2020 年 5 月 29 日 12:00~31 日 07:00 朔 州市降水量空间分布
4 气象保障服务及抗旱效果 4.1 部门密切联动,及时抗旱保春播
因预报服务精准细致、人工增雨作 业及时,得到政府部门以及农业农村局 兄弟部门的高度赞誉:“气象部门发挥 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 作用,开展科学 精准的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实施人工增 雨作业,作业区内普降小雨到中雨,有 效缓解了近期的旱情。” 5.2 市领导评价高
攀枝花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

攀枝花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0-09T07:22:42.79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7期作者:张椿林[导读] 攀枝花市各级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
(四川省攀枝花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攀枝花 617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攀枝花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供相关部门参考。
引言众所周知,气象条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大影响。
如何科学有效的以气象信息指导服务农业生产,便是气象为农服务需要思考的问题。
攀枝花市是四川省农业生产大市,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烤烟、蔬菜等,同时还盛产芒果、石榴、枇杷、樱桃、桃子等特色水果。
攀枝花市地理位置特殊,气候条件复杂,霜冻、干旱、冰雹、洪涝等灾害时有发生。
因此,为确保攀枝花市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攀枝花市各级气象部门应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
1 攀枝花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1.1技术支撑现阶段,攀枝花市共布设有多要素国家气象站4个,区域自动站102个,其中6要素自动站37个,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高炮炮点32个、火箭点24个,土壤水分站4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5个。
此外还在仁和建立了农业气象试验站1个。
1.2气象为农服务内容攀枝花市气象局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四川省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的指导方针,明确了新时期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对于农业气象工作的具体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攀枝花市农业气象中心根据每年编制的《攀枝花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跟踪监测、分析评估旱情、雨情、土壤墒情、灾情等气象情报信息,特别是汛期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和应急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及时提供农业气象服务和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并通过政府网站,短信平台,QQ群,手机APP等渠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及时传递服务产品。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引言气象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民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来制定种植和养殖的计划。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许多地区开展了气象为农的服务方案。
本文将介绍气象为农的一些常见服务方案,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气象预报与农业生产气象预报是气象为农服务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
准确的气象预报可以帮助农民了解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例如,在降水可能较多的天气情况下,农民可以合理安排种植计划,避免农作物受灾。
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对于农民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和农业机构都开展了气象预报的培训和推广工作,以提高农民的气象预报能力。
此外,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被应用于气象预报,以进一步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 气象监测和农业管理气象监测是气象为农服务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的天气情况,并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
例如,根据实时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农民可以调整灌溉和浇水的频率,以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现如今,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气象监测站网络,实现了对气象要素的实时监测与传输。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互联网访问这些数据,从而及时了解农田的气象情况。
这种信息化的农业管理方式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气象灾害预警和农田保护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大威胁。
由于气象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因此及时的预警和保护措施非常重要。
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可以通过提前预警气象灾害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暴雨、干旱、寒潮和冰雹等。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要素的变化,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防御建议。
例如,在暴雨来临前,农民可以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农田积水;在干旱期间,农民可以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灌溉量。
4. 气象为农服务的影响气象为农服务方案在农业生产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实时的气象监测可以帮助农民做出合理的决策,优化种植和养殖计划,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城市气象服务服务方案

城市气象服务服务方案城市气象服务服务方案一、背景分析城市气象服务是指通过气象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传播,为城市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提供准确、及时、专业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城市气象服务的目的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气象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城市气象服务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责任,也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的生活安全。
因此,建立健全城市气象服务体系对于城市管理和公众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务内容1. 气象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采集城市各区域的气象数据,并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天气预报和预警:准确预报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帮助公众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 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估:通过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并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提供科学的环境管理建议。
4. 气象灾害监测和预防:对城市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和公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灾害风险。
5. 气象科普宣传:通过举办气象科普活动、制作气象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和应对能力。
三、服务手段1. 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投资建设气象观测站,增加观测点位,提高数据采集的精确性和覆盖面。
2.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建立城市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天气预报、预警、空气质量监测等信息的实时发布。
3. 加强与城市管理部门的合作:与城市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气象数据和信息,为城市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举办气象科普讲座、开展气象科普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
五、服务效果评估1. 采集用户反馈:定期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城市气象服务的评价和意见,进一步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
春播工作实施方案

春播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春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季节,也是农民朋友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为了确保春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们制定了以下春播工作实施方案。
二、春播准备工作1. 土地准备:对春季农田进行土地整理和翻耕,清理田间杂草和秸秆,保持土壤肥力和通透性。
2. 种子准备:做好春季播种作物的种子采购和储备工作,确保种子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3. 农具准备:检修农具,保证春季作业用具的完好无损,做好农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4. 肥料准备: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配置化肥、有机肥等各类肥料,确保春季施肥工作的顺利进行。
5. 灌溉准备:检查农田灌溉设施,确保春季灌溉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
三、春季田间管理1. 播种:根据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特点,合理确定播种时间和密度,做好作物的直播或育秧工作。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需要,科学施用化肥、有机肥等各类肥料,保证作物生长所需养分。
3.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农田病虫害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4. 土壤保护: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利用农田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四、春季农田保护1. 天气监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农田防寒保暖、防风防旱等工作,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2. 灌溉排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科学合理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水工作,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
3. 灾害防范:加强农田防灾抗灾工作,做好农田防汛、防旱、防病虫害等各项工作,保障农田安全。
五、春季农田管理1. 作物生长监测:定期对农田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2. 农田信息记录:做好春季农田作业记录和信息统计工作,为后续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3. 农田卫生清理:定期对农田进行卫生清理,清除杂草和垃圾,保持农田整洁,减少病虫害发生。
六、春季农田检查1. 农田巡视:定期对农田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农田的正常生产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单位和产品名称
(一)农业所承担全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各郊区气象局承担本郊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
(二)市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头为“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郊区级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题
头为“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二、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时间与频次
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期(以下简称服务期)为4月11日至4月30日。
期间每周发布一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遇到低温阴雨、干旱等对春耕春播有明显影响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应增加发布频次。
三、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内容
文字内容:春播进度,天气实况及其对播种和出苗的影响,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分析,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
其中,在使用农业部门春播进度时注明“根据农业部门农情调度”字样。
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或实况评述等内容。
图表部分:未来一周适宜播种时段的区域分布,适宜播种区为绿色、较适宜播种区为蓝色、不适宜播种区为红色。
预计将发生或已发生低温阴雨、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时,增加农业气象灾害落区预报图或实况图。
四、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
(一)各郊区局在服务期内,每周制作一期本郊区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通过省局办公平台发公共邮箱,并上报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直至本地春耕春播结束。
(二)市气象台在服务期内,每周一分析上一周春耕春播区的天气实况,制作春耕春播区未来一周天气趋势预报图,要求画出降水区域、并标明降水可能时间,于每周一上午11:00前将产品上传至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
LOcA
(三)农业所在服务期内,每周一汇总市气象台提供的产品、省局气候中心的指导产品,分析未来天气对春耕春播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的措施建议,制作完成《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于当日下午17:00前上传至省局服务器\\市局\春耕春播\文件夹、市局服务器\\市局\农业气象\春耕春播\文件夹下,并发送市局公共邮箱。
五、决策气象服务和公共气象服务
(一)在春耕春播期间出现重要天气时,市气象台须按决策服务的有关程序制作材料向市委、市政府等部门汇报。
(二)电视中心应适时制作有关市春耕春播气象影视服务产品,
在天气预报节目或其他影视栏目中向公众发布;办公室应并及时通过互联网发布《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
(三)各郊区气象局要在春耕春播期间做好对当地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