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填空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填空题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填空题专项训练

高中历史填空题专项训练高中历史填空题是历史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需要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并能正确填写相关内容。

下面是一些专项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填空题的正确率和解题速度。

一、古代文明填空1. 汉朝的创始人是刘邦,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刘邦,他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2. 中国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是商朝,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

商朝,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

3. 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长安,这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二、近代历史填空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这场战争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1914年,这场战争是由于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而引起的。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德分治的事件发生在1949年。

1949年。

3. 在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中国历史填空1.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

1919年的一次爱国主义运动,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开始。

2. 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他于1912年宣布退位。

溥仪,他于1912年宣布退位。

3. 长征是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

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

以上是一些高中历史填空题的专项训练,希望能够对学生们提高填空题的能力有所帮助。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结合历史知识和题目的提示,多进行思考和推理,从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祝愿学生们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填空电子版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填空电子版

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填空电子版一、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__[秦朝]__,将中国建立为中央集权国家。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被分裂为__[南北两部分]__。

3.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__[鼎盛时期]__,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达到巅峰。

4.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受益于__[汉武帝]__的统治,大大推动了中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5.中国古代有四种社会阶级,分别是__[士大夫、农民、手工业者、商人]__。

6.白莲教起义是信仰__[民间宗教信仰]__的起义,反对蒙古政权统治。

7.香港回归中国的时间是__[1997年]__,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8.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线,起源于__[春秋战国时期]__,其主要目的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二、简答题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有哪些特点?–围绕皇帝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农业经济为主;–存在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奴隶的存在。

2.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大教派和其主要思想。

–儒家:主张仁爱、孝顺、忠诚,提倡儒家经典《论语》、《大学》等。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重视自然,主张“道”和“德”。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克己奉公,反对战争和剥削。

3.请简述唐朝的繁荣和特点。

–经济繁荣,国际贸易发达,丝绸之路通畅;–文化艺术达到巅峰,出现了许多文学、艺术的杰作;–科技进步,发明了造纸术、火药等;–社会秩序稳定,政权强大。

4.请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进入仕途;–考试内容包括经义、诗词、文章等;–科举制度形成于隋朝,盛于唐宋明清。

三、文化名词解释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它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追求“太平天国”。

2.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重大的政治运动,目的是清除资产阶级的影响和思想,强化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3.郑和下西洋:是明朝郑和率领船队远航到东南亚、印度洋、非洲等地,拓展了中国的海上势力。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必背基础知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必背基础知识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使用(),会使用()。

2、()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居民,住着()。

3、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居民,住着()。

4、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

5、黄帝贡献:()。

6、()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的形成。

7、西周的分封制目的:()。

等级:()8、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都城阳城,最后一个暴君()。

9、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都城亳,(),最后一个暴君()。

10、约公元前1046年()建立西周,都城镐京,最后一个暴君()。

11、春秋时期著名霸主:()。

12、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原因:(1)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改革军制,组建军队。

(4)口号:以()为口号。

13、战国七雄:()14、()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1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

使成都平原获得了()的美称。

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展变法。

17、商鞅变法内容:①国家承认国家承认(),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按()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④建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8、商鞅变法作用:()19、()就有夏历;()一年分12个月。

()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20、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为中医沿用。

21、战国末期屈原的代表作是();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22、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的学说,言行被弟子整理成()一书。

23、孔子教育思想(主张):()。

24、儒家学派战国时期代表人(),主张(),提出()的思想。

25、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如有错误还请自己查证!《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各课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掌握并加以运用)★(期末考试题目类型有: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判断改错题;四、列举题;五、材料分析题)第1课: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其生活距今约170万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2、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3、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4、山顶洞人: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第2课: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位于长江流域体现的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住干栏式房子挖水井饲养家畜打猎捕鱼;会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位于黄河流域体现的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原始居民遗址已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住半地穴式房子;制彩陶;饲养动物、使用弓箭、打猎捕渔;已会纺线、织布、制衣第3课:1、黄帝和炎帝都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的部落首领距今约四五千年后来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打败蚩尤从此这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黄帝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黄帝也被称为"人文初祖"3、尧、舜、禹的"禅让"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第4课: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时期2、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4、由于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的暴政导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商朝建立5、商朝又称为殷朝因为商王盘庚迁殷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6、由于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商纣的暴政导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后来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镐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这是西周成为一个强盛国家的主要原因西周的等级制度:(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第5课: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世界上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和四羊方尊2、在成都平原盛行着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叫做"三星堆" 文化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4、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奴隶是主要的劳动者过着悲惨的生活第6课: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2、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3、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4、楚晋争霸在春秋时期最激烈其中有城濮大战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三家分晋:赵、魏、韩)6、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第7课: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2、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3、都江堰:由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类因此成都平原有 "天府之国" 的美称4、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 变法的意义:通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4、战国时期我国已经进入到封建社会时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第8课:1、文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帛书(战国)→小篆、隶书(秦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商朝的历法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3、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4、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其代表作是《离骚》5、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第9课: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孔子的主要思想:提出"仁" 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其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一书2、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其主要思想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面3、孟子--儒家主要思想:①反对一切战争;②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③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4、韩非子--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5、孙武--兵家著《孙子兵法》第10课1、经过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进攻秦统一六国成为不可抗拒的事实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前221年--前207年都城在咸阳)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①、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②、统一文字(小篆、隶书)、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度量衡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④、北筑长城南修灵渠(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第11课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包括:①徭役、兵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残酷;④秦二世的暴政2、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但失败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3、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进逼咸阳秦朝灭亡4、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楚汉之争"5、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第12课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2、汉文帝、汉景帝重视农业生产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3、西汉国力最强盛时期是在-- 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原因:汉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措施:①政治:重视人才;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②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③统一铸钱盐铁官营第13课:1、汉武帝曾令人治理黄河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2、发明水排的是--东汉的杜诗这是个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这一技术比欧洲早一千多年第14课1、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族首领是-- 冒顿单于从此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2、汉武帝时组织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出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从此匈奴再也无力跟西汉对抗4、西汉时期有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他们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第15课1、西域--指的是现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共同反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3、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建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4、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再转运到欧洲5、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东汉政府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大秦中国古代对古罗马的称呼)第16课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中国西汉早期2、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使用竹简和丝帛做书写材料3、东汉时候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候纸"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4、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名著--《九章算术》5、东汉的张衡制造了一台能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6、汉朝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和张仲景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编了一套体操叫"五禽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他为"医圣"第17课1、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2、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道教兴起于东汉民间创始人之一是张陵把老子尊称为"太上老君"3、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编写了《史记》一书《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4、秦汉时期艺术的杰出代表是轰动世界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8课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2、奠定三国鼎立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年孙权、刘备以少胜多战胜曹操)3、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吴国的建立国家建立建立者都城灭亡魏 220年曹丕洛阳 266年西晋建立魏亡蜀 221年刘备成都 263年被魏所灭吴 222年孙权建业 280年被西晋所灭第19课1、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2、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4世纪后期北方前秦统治者苻坚统一了黄河流域3、383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前秦--东晋)第20课1、建立北魏政权的是--鲜卑族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年代是--439年3、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4、孝文帝是我国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他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进行改革改革的内容有:①学说汉话;②改穿汉服;③改用汉姓(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同汉族通婚;⑤采用汉族的官制、法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第21课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是世界上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第一人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成《齐民要术》一书该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3、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第22课1、中国文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后人称为"书圣"3、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大绘画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4、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两大石窟1。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填空一、古代文明与帝国的兴衰1. 西楚霸王项羽与秦始皇的战争结束后,秦朝灭亡,_______时期开始。

2._______帝国是欧洲最大的古代帝国之一,由庞大的德国部落联合而成。

3._______帝国在13世纪达到鼎盛,统一西亚、北非和欧洲部分地区。

4. _______帝国的兴起标志着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5._______帝国是东亚国家史上历时最长、统治范围最广的帝国之一。

二、中国古代史——理论判断1. 秦朝的政治制度对统一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积弊和短暂性也导致了________。

2. ________政治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贯穿了从汉代到清朝的长期时期。

3. ________制度是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等级制度,主要特点是皇权至高无上。

4. ________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核心是通过六部、九卿等中央机构来实现统治。

5.同治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维新尝试,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表明 ________变法并非易事。

三、世界史——名人名言1. "以战养战,以耗敌之兵;以待变动之机,取敌不备",这是________在《孙子兵法》中的名言。

2. "生而自由,却处处受着枷锁——这就是命运",这是________的名言。

3. "德胜权谋"这句名言出自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4. "给予我们核能,我们将为我国和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________的名言。

5. "Our greatest glory is not in never falling, but in rising every time we fall" 这句名言出自古希腊的________。

四、近代史与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________年,由于多方面原因,战争开始后迅速蔓延至全球。

2023年历史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填空版

2023年历史七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填空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总结第1课: 中国远古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旳最早人类是——( )其生活距今约( )万年, 在( )省( )县发现(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旳)2.人跟动物旳主线区别是——( )。

3.北京人: 距今约70万年, 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旳。

北京人还保留着( )旳某些特性;使用粗糙旳( )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使用( ), 过着( )旳生活。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1、1.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 位于长江流域, 体现旳是( ) 流域原始农耕图景旳原始居民遗迹。

用( ) 耕地, 种植(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旳国家。

住( )房子, 挖水井, 喂养家畜, 打猎打鱼;会制造陶器和简朴旳玉器、原始乐器。

2、2.半坡原始居民: 距今约五六千年, 位于黄河流域, 体现旳是( )流域原始农耕图景旳原始居民遗迹。

已使用( )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种植( )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旳国家。

住( ) 房子;制彩陶;喂养动物、使用弓箭、打猎捕渔;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3、第3课: 中华民族旳祖先( ) 和( ) 都是生活在( )流域旳两个著名旳部落首领, 距今约四五千年。

后来, 黄帝和炎帝结成联盟, 打败( )。

从此, 这两个部落结成联盟, 通过长期发展, 形成后来旳( ) 。

黄帝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旳奉献, 因此黄帝也被称为“( )”。

第4.5课:( )旳“禅让”。

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旳措施, 历史上称为“( )”。

1、禅让制旳特点是:2、约公元前2070年, ( ) 建立( ),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种王朝。

我国开始进入( )社会时期。

( ) 替代了禅让制, “()”替代了“公天下”。

3、大禹治水旳措施(), 鲧治水旳措施(), 他们治理旳是()流域4、由于夏朝最终一种国王( )旳暴政, 导致商汤灭夏, 夏朝灭亡, 商朝建立。

5、商朝又称为( )朝。

由于商王( ) 迁( )后, 商朝旳统治区域不停扩展, 成为当时世界上旳大国。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填空版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填空版

初一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北京山顶洞,祖国境内遗址多。

北京人,,学会使用。

山顶洞,会,便利多,血缘相连立氏族,集体共建美家园。

历史脚步进农耕,母系繁荣显眼前。

长江边,河姆渡,磨制石器用耒耜,种植养家畜,制陶制玉住杆栏。

黄河畔,半坡人,磨制石器会种,住地穴,养猪狗,制陶纺线样样行。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距今约。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年至年,最早使用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仍用石器,但已掌握和技术,会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氏族公社时期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的国家。

7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的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流域的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和蔬菜。

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1)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2)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村。

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地穴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炎帝黄帝功劳多,构建文明华夏族。

尧舜禹,品德高,民主禅让三代传。

禹传启,家天下,建成奴隶夏王朝。

夏商西周奴隶制,三朝更替有规律。

开国禹汤武王也,亡国桀纣幽王也,青铜时代至此完。

1、约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默写填空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默写填空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默写填空历史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回顾过去,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

九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默写填空,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 ___________ 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在中国古代史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 ___________ 是中国古代编年史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内容涵盖了从黄帝到西汉的历史。

三、 ___________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四、 ___________ 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

五、 ___________ 是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农业发明,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六、 ___________ 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统一了战国七雄,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七、 ___________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士人兼政治家,他提出的儒家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八、 ___________ 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重要发明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九、 ___________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运动,它标志着中世纪欧洲的结束和现代欧洲的开始。

十、 ___________ 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明古国,它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填空题,现在我们来进行答题。

一、四川盆地二、《史记》三、甲骨文四、孔子五、农耕和陶器六、秦始皇七、孔子八、蔡伦九、宗教改革十、美索不达米亚回顾这些知识点,我们对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历史的过去是我们今天的基础,它教会我们珍惜现在,同时也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并且理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九历)
考点二统一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始皇(姓名)创立皇帝制度
2.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1)中央:①:管理行政。

②:管监察。

③:管军事。

(2)地方:推行,郡下设县。

(3)特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都由任免,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
命令。

这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

二、董仲舒提出“、”的主张
1. 目的:通过统一思想文化,实现“”
2. 影响:确立了在领域和中的特殊地位,断绝了研读其他学说的人求取功名利禄之路。

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王国问题的解决
针对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汉武帝根据臣下的建议,颁布了“”, 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考点三政权分立与民族
一、贞观之治
1.治国政策
(1) 。

唐太宗任用
长,,,和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

(2) 。

唐太宗推行唐初创立的赋役制
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 或 )来替代
劳役。

(3) 。

唐太宗让臣下按宽简原则修订法
律,制定出《贞观律》,死刑条目减去一半,“鞭背”等酷刑被废
除。

(4) 。

唐朝中央设国子学、太学等学校。

唐太宗常到学校视察,下令扩建校舍,增招生员。

他还鼓
励。

(5) 。

唐太宗
用、等办法笼络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贵族上层,加
强和他们的联系。

这种政策收到良好效果,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
拥戴为“”。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
现、、、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三、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
1.创立:隋朝
隋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

隋帝时开设,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成为唐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方式。

(1)特征:,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2)分类:唐朝科举分和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科,其次是科。

(3)影响: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为主转变
为以为主。

通过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一批又真才实学
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这一制度创立后,前后沿用了年。

考点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明朝君权的加强
1.废除丞相: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和中书
省,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处理,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设立内阁:时,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二、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经过:年,从(在今江苏太仓境内)出发。

郑和次
率船队下西洋。

最远到达沿岸和。

3.影响: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使明朝与多
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
远航早,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三、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时间:时期。

2.目的:(1)直接目的:军事需要。

(2)根本目的:。

3.概况:时,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军国大政均由军机大
臣遵照皇帝的旨意交给有关机构和官员执行。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设台湾府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明朝末年,殖民者霸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2)经过:年初,荷军被迫投降,收复台湾。

(3)意义: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0多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
了光辉的一页。

2.清朝设置台湾府:年(帝),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

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边疆的统治。

六、驻藏大臣的设置
1.清朝对西藏的管理:(1)和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和
(2)时,设置驻藏大臣。

2.意义: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有利于。

七、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1.概况:(1)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

(2)到乾隆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只准开放一处,并颁行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形成严厉的,政策。

此后,清朝长期推行这一政策。

2.影响:(1)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2)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影响了,阻碍了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原因之一。

考点七中国古代文化
一、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1) 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和完备的文字,是由它发展而来的。

(2)从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
载。

也使用甲骨文,但不如商朝普遍。

2.金文:(1)商朝的一些青铜器上,铸有文字。

这种文字叫做 (2)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

金文也为后人研究
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3.小篆:(1)秦统一全国后,以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

书写简便的也逐渐流行。

(2) 时,隶书广泛使用。

4.草书、楷书和行书:(1) 后期,形成草书和楷书。

接着又出现了。

(2) 时,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草书,楷书。

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书写
起来。

二、孔子
1.《》这本书为后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资料。

2.思想家:他提出“”的学说,孔子创立的学派被称为学派。

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思想。

3.教育家:(1)创办,打破了官府对的垄断。

(2)编
订《 》《 》和《 》等书作为教材。

(3)在教学中,坚持 。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变化。

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

历史上称为
“ ”。

下列四幅反映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你认为错误的一幅是
A B C D 蜀魏吴西晋
东晋
宋齐梁陈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
北周南朝
北朝
隋分裂短暂统一再分裂长期分裂对峙
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更替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