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监测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4(2)土石坝(:渗流分析)

4(2)土石坝(:渗流分析)

渗流分析过程及结果
分析方法
计算模型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渗流分析,包括有限 元法、有限差分法等
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建立计算模型,包 括坝体、坝基、库岸等
分析参数
分析结果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渗流参数,如渗透 系数、孔隙率等
根据计算分析,得出渗流场分布、渗透流量 及坝体浸润线等结果
渗流分析及解决方案
边界元法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计算区域 的边界进行求解,得出浸润线
和渗透流量等成果。
物理模型试验方法
缩尺模型法
根据相似原理,将实际工程缩尺成模型进行试验,以得出浸润线和渗透流量 等成果。
离心模型法
利用离心机进行模型试验,以得出浸润线和渗透流量等成果。
经验公式法
查图表法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查用图表或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研究还发现,土石坝渗流场的分布与 诸多因素有关,如坝体材料、结构形 式、运行水位、地质条件等,这些因 素需要在进行土石坝设计和运行时给
予充分考虑。
土石坝渗流分析的不足与挑战
尽管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数学模型仅考虑了理想情况下的渗流场分布,实 际应用中还需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进行深入研究 。
4(2)土石坝渗流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土石坝概述 • 渗流基本理论 • 土石坝渗流分析方法 • 工程实例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工程项目背景
该工程项目属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位于某流域,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 该地区的防洪能力,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
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较大,涉及多个建筑物和设施,其中 最为核心的是土石坝。

水库大坝渗流分析论文

水库大坝渗流分析论文

水库大坝渗流分析论文水库大坝渗流分析论文摘要:某水电站为砼面板砂砾—堆石坝,最大坝高157m,下闸蓄水以后坝后渗流量随库水位上升而增大。

现对可能导致坝后渗流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大坝安全作出综合评价。

关键词:大坝;渗流;渗透压力;流量;孔隙水压力计;绕渗1、水库渗漏原因分析坝后出现较大的渗流水量基于以下几个主要原因:挡水结构发生破坏;沿构造产生集中渗漏;库水绕过两坝肩的防渗体系产生绕坝渗漏;外水补给。

现对坝后渗流原因进行分析,对大坝安全作出综合评价。

1.1挡水结构破坏坝体主要受力结构由砂砾石构成,目前坝体应力和变形观测成果表明,大坝整体的变形和位移均不大,面板应力水平不高,各接缝位移也远小于止水结构的变形适应能力;而趾板是锚固于坚硬、完整的弱风化基岩上,面板、趾板及其接缝止水结构不会受到结构应力破坏。

沿面板周边布设的11支孔隙水压力计,仅有5支测得了明显的渗透水头,位于河床部位及附近的3支(P-1-05~P-1-07)测得的坝下最高水位为1292.6~1293.1m,较为一致;两岸趾板转角处的P-1-04和P-1-09这2支孔隙水压力计埋设高程分别为1300.040m和1319.250m,最高渗透压力分别为:3.1m和3.677m(相应水位1303.140m和1322.927m)。

估计是由于该两处均位于趾板转角处,存在趾板结构缝和面板周边缝的连接,接缝结构复杂,现场搭接粘结和焊接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而存在渗漏现象。

但从P-1-04渗透压力随库水位升高而增大后又减小,这应与周边缝止水结构和上游铺盖料的自愈作用有关。

随着库水位的进一步升高P-1-04渗透压力又有所增大,但未超过最高压力值,增大趋势明显小于库水位的变化。

P-1-09的渗透压力变化与P-1-04基本相同。

鉴于此两处的水头压力并不大,因此可以认为这两处的渗漏量亦应该不会很大,且接缝止水结构的自愈作用正在得到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肯定坝体的主挡水结构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较大的渗漏。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范文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范文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篇一一、引言在地质学、水文学、地下水动力学等多个领域中,渗流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在众多的渗流理论中,达西渗流理论是最为经典和广泛应用的。

然而,在实际的地下环境中,由于多孔介质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非达西渗流现象时常发生。

非达西渗流研究能够更好地揭示实际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动规律,因此对其实验研究和数学描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进行探讨。

二、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1. 实验原理非达西渗流实验基于地下水的流动特性,在特定的多孔介质条件下,观察和分析其渗流过程和规律。

与达西渗流相比,非达西渗流更多地考虑了多孔介质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及不同流速和压力条件下的影响。

2. 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准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多孔介质材料,如砂土、粘土等。

同时,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如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渗透仪等。

(2)实验过程:首先,将多孔介质材料装入渗透仪中,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观察和记录渗透过程中的流量变化和压力变化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流速和压力的变化范围,以及记录实验数据的时间间隔等。

(3)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非达西渗流的特征参数,如渗透系数、流量指数等。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渗流曲线和压力分布曲线等,以便更好地分析和理解非达西渗流的规律。

三、非达西渗流的数学描述1. 非达西渗流模型非达西渗流模型是一种基于地下水的实际流动特性而建立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能够描述多孔介质中地下水的非线性流动规律,包括流速、压力、渗透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非达西渗流模型包括幂律模型、指数模型等。

2. 数学表达式及解析(1)幂律模型:在幂律模型中,流量与压力梯度之间存在幂律关系。

其数学表达式为:q = -K|▽P|n ,其中q为流量,K为渗透系数,▽P为压力梯度,n为幂律指数。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低速和高速条件下的非达西渗流现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研究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研究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研究标题: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研究摘要: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是矿山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通过对矿山透水性的研究,分析了矿山岩体透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矿山渗流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矿山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合理地控制矿山透水性和渗流规律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矿山透水性、渗流规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1. 引言矿山透水性是指矿山岩体对水的渗透性能,是矿山工程设计、开发和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透水性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矿山内部的渗流规律,进而对矿山的工况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合理地掌握矿山透水性及渗流规律,对于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 矿山透水性研究2.1 透水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矿山透水性的大小与岩石的孔隙度、岩石压实度、物理组成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孔隙度是决定透水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孔隙度越大,透水性越强。

此外,岩石的压实度和物理组成也会影响透水性,密实度高的岩石透水性较差,而物理组成中存在一定水分的岩石透水性相对较强。

2.2 透水性测试方法透水性测试是研究矿山透水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渗透试验、渗流试验和岩芯试验等。

其中,渗透试验通过施加一定压力,测量渗透液通过岩石试样的速率和压力变化,结合多孔介质流动理论,计算透水性。

渗流试验则通过实际矿山场地中的水文观测,对矿山透水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3. 矿山渗流规律研究3.1 渗流规律的描述方法矿山渗流规律的描述方法主要有达西定律、伏特方程和导通率方程等。

其中,达西定律是描述流体在渗流过程中速度与压力之间关系的经典定律。

伏特方程则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通过流速、流量和渗透性等参数进行描述。

导通率方程则结合渗透性、渗流压力和渗透液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更全面地揭示了渗流规律的复杂性。

3.2 渗流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矿山渗流规律,数值模拟方法被广泛应用。

浅议黑泉水库大坝渗流监测及资料分析

浅议黑泉水库大坝渗流监测及资料分析

� 图
黑 泉水 库 大 坝渗 流 监测 仪 器 布设 平 面 示意 图
-
置 8� 支 渗压 计( 除 U 19 U 2 1 及 U 2 3 外 其 它 5 支 纵 � � � � � �
��
� � � � � � � � � � . . . 2008 6 �
高山维: 浅议黑泉水库大坝渗流监测及资料分析
� � 横 断 面 共 用 ) 2 819 . 5 � 工程概况
高程垫层区布置 6 支渗压 其它 3 支纵横断面共
� � 计 ( 除 U2 0 U2 2 及 U2 4 外
� 用) 采用 G K- 4 01 型 振弦 式读 数仪 测读 黑 泉 水 库 位 于 青 海� 省大通县境内的湟水 河支 � 绕坝 渗 流监 测 在 右 岸 灌浆 平 洞 内 布置 有 2 个 流北 川 河上 游的 宝库 河 上 距省 会 西宁 市 7 5 是 � � 测压 管 Y 1 Y 2 左 岸灌 浆平 洞内 的 2 个测 压管 (Z1 一 座以 灌 溉和 城 市供 水 为主 兼 顾� 防洪 发电 环保 � � Z 2 介 于 新旧 帷 幕之 间 不 能很 好 地反 映 渗 流情 况 等综 合利 用的 大(Ⅱ 型 水利 枢纽 工程 枢纽 由混 凝 � 于 2 005 年 6 月 停 用 同 时 在左 岸 坡 增 设了 1 个 测 土 面板 堆 石坝 右 岸 开敞 式 岸边 溢 洪 道 和导 流 放 水 � � 压管 (Z 3 进行 监 测 在 灌溉 发 电洞 洞 侧 沿 平 行 于 洞 � 左岸 灌溉 发电洞 坝 后电 站和 供水 工程等 组成 � 灌溉 发电 洞 洞轴 线方 向 水库 总库 容 1. 82 亿 3 趾 板建 基面 最低 高程 为 自 上游 向下 游 共布 置 有 6 � � � � 个测 压 管 (顺 序依 次 为 G 1 G 2 G 3 G 4 G 5 G 6 在 大坝 坝� 顶高 程为 最大坝高 2 7 7 1. 00 � 2� 89 4. 50 � � � 下游 布 置有 4 个测 压 管 (X 1 X 2 X 3 X 4 采 用 自 制 为 12 3 . 50 � 工� 程于 199 6 年 9 月 12 日 正式 开工 兴 � 万用 表平 尺水 位计 测读 建 2 001 年 11 月 16 日下 闸 蓄 水 2 004 年 10 月 2 2 仪器 布设 情况 详见 图 1 日首 次 蓄至� 正 常蓄 水 位 2 887 . 7 5 2 006 年 8 月 2 3 日通 过国 家验 收 正式进 入运 行期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范文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范文

《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篇一一、引言渗流现象在地质学、石油工程、地下水动力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达西定律作为经典渗流理论的核心,长期以来在描述低速渗流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然而,在高速流动或复杂流体系统内,达西定律可能不再适用,这就需要对非达西渗流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通过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探究了高速或复杂条件下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规律,并对该过程的数学描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推导。

二、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1. 实验原理非达西渗流实验的原理主要基于对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观测和测量。

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流体的速度、压力、介质特性等因素,观察并记录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轨迹和流动速度,从而分析其是否符合达西定律。

2. 实验过程(1) 实验设备与材料准备:多孔介质样本、恒速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计算机等。

(2) 实验操作:将多孔介质样本置于实验装置中,通过恒速泵控制流体速度,利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测量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分析其变化规律,并与达西定律进行对比。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非达西渗流实验的观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高速流动或复杂流体系统中,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不再遵循达西定律。

非达西渗流具有更复杂的流动形态和速度分布,同时伴随着更多的非线性效应和波动性。

此外,不同因素(如介质结构、流体性质等)对非达西渗流的影响也不同。

三、非达西渗流的数学描述为了更好地描述非达西渗流的特性,我们引入了非线性渗流模型。

该模型基于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实际运动规律,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介质结构、流体性质等。

通过对模型的推导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学表达式:非达西渗流的速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v = f(p, k, ε, μ),其中v为流体速度,p为压力,k为介质渗透率,ε为孔隙度,μ为流体动力粘度等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该表达式中的f可根据具体的模型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

大坝渗流分析范文

大坝渗流分析范文

大坝渗流分析范文大坝渗流分析是指对大坝渗流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渗流是指水从大坝中穿过土体或岩石孔隙流动的现象。

大坝渗流的分析对于确保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大坝渗流可能会导致土体侵蚀、渗流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大坝滑移等问题,进而威胁到大坝的稳定性。

1.渗流路径分析:通过地质勘察和现场观测等手段,确定大坝渗流的可能路径。

这是分析大坝渗流的基础,能够为后续的渗流计算和分析提供依据。

2.渗流方程:根据多孔介质流动理论,建立适合大坝渗流的渗流方程。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达西定律或者均值流模型等经典渗流方程进行分析。

但是,对于非饱和土壤和岩石等特殊情况,需要考虑更为复杂的渗流方程。

3.渗流参数测定:确定渗流方程中的参数值,如孔隙度、渗透系数、土体吸力等。

这些参数值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或野外试验进行测定,也可以通过现场观测和监测来获取。

4.初始和边界条件设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渗流计算中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初始条件包括土体的初始饱和度和初始应力状态等,边界条件包括渗流入口和渗流出口的水头变化、大坝表面和岸坡等处的雨量入渗等。

5.数值模拟和计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坝渗流进行计算和分析。

可以使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等数值方法进行渗流计算。

通过计算得到的渗流速度、渗流通量等参数可以用来评估渗流对大坝的影响。

6.渗流控制措施: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大坝渗流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渗流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加固大坝的堤体和基础、改善大坝周围的排水系统、降低渗流通量等。

总之,大坝渗流分析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能够为大坝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坝渗流带来的风险,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

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

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

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无压渗流是指流体在渗透压为零时的渗透过程。

在实际工程和自然界中,无压渗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地下水的渗透问题、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传输问题、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藏和开采问题等。

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无压渗流问题的有效工具。

论文首先讨论了无压渗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

然后,论文介绍了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其中,有限元分析和有限体积分析是目前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论文进一步比较了两种数值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各自适用的情况。

例如,有限元分析适用于复杂几何体和变形体,而有限体积分析适用于正交网格和不规则网格。

接着,论文对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的模型建立和求解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无论是有限元分析还是有限体积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模型必须基于无压渗流的物理模型,同时考虑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等影响因素。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包括加速迭代法、预处理法、并行计算等。

这些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值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论文提出了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的计算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广无压渗流数值分析的应用领域,并发展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此外,还可以研究无压渗流与化学作用、多相流等复杂问题的耦合作用,以更全面地了解无压渗流的特性和规律。

综上所述,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是研究无压渗流问题的有效工具。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无压渗流数值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模型建立和求解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工程师和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监测
1.渗流监测概述
渗流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坝渗流是一个三维问题,影响因素比较复杂,边界条件难以确定,致使根据设计计算或实验采用的防渗导渗措施不可能很完善。

水库大坝渗流监测系统在大坝整体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

2.渗流监测的意义
水库大坝的安危,不仅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而且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一旦失事,将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和影响。

因此,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灾病的防治在国内外都受到极大重视,水库大坝安全一直是水库工程管理的重点问题之一。

大坝安全监测是大坝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部门结合现代监测理论和先进技术,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课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如长江三峡、引淮入海等工程均开展和逐步完成了整体式监测系统的研究。

在监测技术方面引入了网络化自动监测等现代测量技术。

安全监测资料是水库大坝当前及历史运行状态的记录和反映,因此,对大坝安全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评价大坝安全状态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坝体、坝基渗漏量过大会使库水严重损失,降低水库效益,甚至出现坝坡失稳、坝体和坝基发生渗流破坏等危及大坝安全的严重后果。

因此,对水库大坝进行渗流监测,对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防灾减灾,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大坝渗流监测的内容与方法
大坝渗流监测系土石坝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产生的渗流场的监测,包括坝体渗流压观测、坝基渗流压力观测、绕坝渗流观测和渗流量观测。

坝体渗流压力观测包括观测断面上的压力分布和浸润线位置的确定;坝基渗流压力观测包括坝基天然岩土层、人工防渗和排水设施等关键部位渗流压力分布情况的观测;绕坝渗流观测包括两岸坝端及部分山体、土石坝与岸坡或混凝土建筑物接触面,以及防渗齿墙或灌浆帷幕与坝体或两岸接合部等关键部位;渗流量的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以及水质观测。

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温度、透明度观测和化学成分分析。

在通过布设监测设施获取上述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通常有比较法、作图法、特征值统计法、数学模型法。

渗流监测不仅能了解水库的渗漏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地监视土石坝的安全情况,判识土石坝的工作状态,存在异常的部位及其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与变化趋势等。

如果渗流量随时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则意味着渗流场内可能已产生局部的渗透破坏现象,就应及时找出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大坝总渗流量通常由3部分组成:1)通过坝体的渗流量;2)通过坝基的渗流量;3)通过两岸绕渗或两岸地下水补给的渗流量。

为了监测各部分的渗透稳定性,应尽量做到分区观测。

大坝渗流量的大小除直接受上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还与大坝断面轮廓、坝体和坝基土渗透系数大小以及防渗排水设施等因素有关。

此外,由于土体固结、坝前淤积或坝基产生渗透变形而导致
渗流出口土体被冲刷,由于温度变化而会改变水的黏滞性和影响基岩裂隙的张开度等,以上这些因素均会对渗漏量产生影响。

渗流安全评价离不开渗流安全监测资料,渗流异常情况的检查报告或记录,重大渗流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等基本资料。

渗流安全评价主要有现场检查法、监测资料分析法、计算分析(模型试验)与经验类比法及专题研究论证法。

渗流安全评价应首选监测资料分析方法,并将其分析结果与规范、设计或试验给定的允许值(如各种允许比降、扬压力、渗压系数等)相比较,判断大坝渗流的安危程度。

4.渗流观测的主要设备与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外在大坝渗流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在坝身和坝基适当部位,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测压管或渗压计,以及在其下游适当部位设置观测渗流量的量水堰,对大坝渗流情况进行观测,根据对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坝身、坝基和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坝坡的稳定性。

为有效地根据土石坝的原型观测资料来分析坝体和坝基中存在的渗流问题,国内一些大坝安全研究人员结合渗流理论和工程实际,考虑水位、降雨量、坝基排水以及时效等因素对渗流的影响,建立了土石坝坝体和坝基测压管以及通过大坝渗流量等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模型和方法,经对大量工程的实际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渗流安全是水库大坝尤其是土石坝的重要安全问题之一。

由于通过选择若干重点断面,布置相应的点式监测仪器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无法对集中渗漏进行有效监控。

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布式光纤渗流热监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渗流监测技术,克服了点式布置测量点有限和成
本高的缺点,可以通过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的分布来实现在空间上连续地测量地温从而实现间接获得土石坝的渗流场分布,从而大大提高了发现水工建筑物及其基础集中渗流通道的概率,而且费用较低。

该技术可以作为传统的渗流监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并可以发展成为一种大坝、堤防及其他工程渗流安全的早期预警系统。

5.小结
目前,我国部分水库的安全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水库大坝安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水库大坝的安全问题仍然长期存在。

安全监测资料是反映水库大坝当前运行状态的记录和反映,因此,安全监测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将要在2~3a时间内基本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安全评价及安全管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全面提高水库大坝安全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