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完整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2、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 f=u/2=v/23、物距(u)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规律:像距(v)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4、物距(u)等于1倍焦距时5、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2F F 2F F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虚像。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蜡烛,凸透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等高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只作了解)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异侧时要带上正负号)物体靠近凸透镜过程中[2F外→F),像距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最后靠到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物体远离凸透镜过程中(O→2F外],像距越来越小,像越来越大。

凹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当物体为虚物,很复杂,故在此不介绍.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区别一.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三。

成像性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凸透镜是折射成像面镜是反射成像。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种类物的位置(物距u)像的位置(相距v)像的性质应用凸透镜u→∞v f→与物异侧焦点附近,实像望远镜的物镜2u f>2f v f>>与物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2f 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f=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u f<与物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在平行光入射到凸透镜上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按照一定规律形成实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包括以下几点:
1. 光线从空气中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越大,折射的角度越小。

2. 光线从凸透镜的光轴上入射时,折射后会通过凸透镜的焦点。

3. 光线经过凸透镜的中心经过时,不会发生折射,即不改变方向。

4. 光线从凸透镜的焦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成为平行光线。

5. 光线从凸透镜的顶点射向凸透镜时,经过折射后会沿与入射方向相同的方向射出。

6. 焦点离凸透镜越近,折射出来的光线越偏离光轴,并形成实像。

焦点离凸透镜越远,折射出来的光线越接近光轴,并形成虚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确定物体与凸透镜的位置关系,计算出成像的距离、大小和性质等信息,帮助我们理解光学现象和设计光学设备。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系统归纳)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系统归纳)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常见光学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彻底了解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对应关系是解决凸透镜成像问题的关键。

下面对成像规律作一总结:一.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所处位置的变化规律(1)物体在无穷远处时,像成在焦点上。

(无穷远处的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线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这个点我们可以认为就是无穷远处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位置。

)(如图1所示)实例应用: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利用太阳光可以近似地看成平行光来确定凸透镜焦距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所看到的亮点就可以认为是太阳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这也是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比较简便的一种方法。

(2)物体在由无穷远处向二倍焦距处靠近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由焦点处向二倍焦距处移动,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逐渐变大,但像始终小于物体。

(如图2所示)实例应用:照相机。

当用照相机拍摄远景时,胶片前移靠近焦点;拍摄近景时,胶片后移远离焦点。

(3)当物体移动到二倍焦距上时,像也正好移动到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上,此时像是倒立、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实像,此时像和物体的距离最近。

(如图3所示)(4)物体在由二倍焦距处向焦点处移动的过程中,像由凸透镜另一侧的二倍焦距处向远处移动,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随着物体的移动,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像同时逐渐变大。

(如图4所示)实际应用: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将胶片倒插在卡座上,在银幕上可以得到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5)当物体移动到焦点上时,像就移动到了无穷远处。

(两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正、反向都不相交,故既不成实像,也不成虚像,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像在无穷远处)。

实际应用:将点光源放在焦点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一束平行光,某些探照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背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背诵)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

照相机应用此规律成像。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又小于两倍焦距时(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

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此规律成像(4)当物距等于焦距时(u=f),得到平行光,无法成像。

(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应用此规律成像。

2.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也是成倒立和正立的像的分界点。

两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缩小的像的分界点。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 成实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大;成虚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就越小。

5.成实像时,物体向前靠近凸透镜,光屏就要相应的向后移动远离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2)虚则正,实则倒(3)成实像口诀: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课后作业: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 上.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 主光轴.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 、____ 的____ 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 .4. 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 立____ 的____ 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 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 立____ 的____ 像.5.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 镜,物体应放在____ ,像在____ ,像的性质是____ .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 些.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 。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目 录
目 录
1 知识精讲
考点清单 教材素材提升 重难点突破
2 江苏6年真题及拓展
温馨提示:目录都有超链 接,点击即可跳转。
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定义 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和 凹面镜
三条特殊光路
光的折射 实像和
透镜
虚像
透镜
眼睛及 视力的矫正
__不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粗细程度将 __改__变____(选填“不变”或“改
变”).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目录
重难点突破
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例 一题多设问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
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若因软件问题视频无法打开 请在实验视频文件夹打开原视频
第2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视力的矫正
返回思维导图
返回目录
2.成实像时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距增大,像距_减__小___,像__变__小__;物距
减小,像距_增__大__,像__变__大__.
二、实像和虚像
分类
原理
特点
实例
实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像是倒立的,光屏__能___ 照相机、投影仪 承接
虚像 射入眼中的光线的反 像是正立的,光屏_不__能__ 放大镜、平面镜成像 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承接
返回目录
7. (2018常州14题2分)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 动物——中华虎凤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 照片乙,应( A ) A.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 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 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心得: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联想它的应用来加以记忆,典型的三个应用是: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它们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

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头脑中有使用这些仪器时的情景,就不难记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

2、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

(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二、凸透镜成像光路图1、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2u f>,像距2f v f>>如下图所示:2、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2f u f>>,像距2v f>如下图所示:3、成正立放大虚像时,物距u f<如下图所示:类型一、探究凸透镜成像1、(•河北一模)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物体放在a点时,成、的实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当物体由a点运动到c 点,所成的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2. (•大丰市校级一模)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蜡烛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的物距是 cm,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变式】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A.7.5cm B.12.5cm C.4.5cm D.10cm类型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3.(•通辽模拟)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类型三、综合应用4. 下列光学仪器的应用,哪个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变式】(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巩固练习一、选择1. 凸透镜所成正立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物分立透镜两侧 D.像物等大2.(•鄂州模拟)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3.(多选)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A.v<f B.f<v<2f C.u>2f D.f<u<2f4.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C.像变小,速度变小D.像变小,速度不变5.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7.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及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扩展资料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顺口溜及解释:
1、顺口溜:“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2、解释: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张照片变成了第二张照片,拍照的 人是怎样做到的?
1 2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物 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暗箱长度)。
2.投影仪
投影仪的构造
投影仪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 (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
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
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 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 倒。
,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 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 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成实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成虚像时: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一倍焦距分虚实 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

2、移动物体或光屏,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3、当物距相同时,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成像情况
相同吗?

4、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评估

1、装置组装时,光源中心、透镜光心、光屏 中心没在同一水平高度,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2、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都没
有像,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都位于凸 透镜同侧
小 结
倒立 、______ 缩小 、______ 实像 。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
倒立 、______ 放大 、______ 实像 。 投影仪: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_
正立 、_____ 放大 、_____ 虚像 。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能成_____
实验拓展:

1、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实像时,如果 用手或其它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或 下半部分,光屏上的像会发生什么变化?
放大镜成像特点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2.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生活中的放大镜
4.实像和虚像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4.实像和虚像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
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
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 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照相机成像特点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 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小结: 成像特点: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凸透镜、F光源、光屏、光具座 (2)两个物理名词及实验前的调节:
物距(u)
像距(v)
F光源、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F光源中心、凸透镜中心 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F 光源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 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F光源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仿照 步骤 ② ,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 距u和像距v。
像的性质
虚实 正倒 大小
像距与焦 距的关系
u>2f u = 2f
实像 实像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2f>u> f u = 2f
2f>u> f
u= f f> u>0
实像
虚像
倒立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放大
u>2f
4、分析与论证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 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 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倒正: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
1.照相机
主要构造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1.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
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 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照相机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 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
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
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5、实验结论: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时,不成像。
5.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想一想:
查看实验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
虚像。
4.实像和虚像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 们所成的像是虚象还是实像?
照相机成实像
投影仪成实像
4.实像和虚像
放大镜成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实像与虚像的比较
光屏能否成像 物和像的位置 实 像 虚 像 应用举例

不能
分别位于凸 透镜两侧
照相机 投影仪 平面镜 放大镜
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折射规律
课堂练习:
某同学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蜡烛点 燃后放在距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当他将蜡烛移到距凸透 镜7cm处后( C ) A.移动光屏,仍可以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看不到烛焰 的像 D.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正立、放大 的像
投影仪成像特点
思考: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 距与物距哪个大?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小结 成像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像距大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原理
F
f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 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放大镜所成 的像是正立、放大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
(1)手持凸透镜,缓慢 从桌面书本移向眼睛。 (2)把放大镜正对着窗 户外,观察窗外景物。
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第二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探究问题: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 什么关系呢?
2.实验方案: F 物体 f 凸透镜 光屏 O
(1)实验器材:
(2关系
f=
cm
像的性质 虚实 大小 正倒 像距 v/cm
物距 u/cm
u>2f
u = 2f 2f>u> f u= f f> u>0
回顾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物距(u)

像距(v)
实验器材?调节要求?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分析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