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巩固练习一、字音、字形过关(共7题;共18.8分)1.(2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勉强.(qiáng qiǎng ) 强.烈(qiáng qiǎng ) 烧掉.(diào dào ) 哀悼.(diào dào ) 哽咽.(yān yè) 咽.喉(yān yè) 强劲.(jìn jìng ) 暂.时(zhàn zàn ) 2.(3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栀.子花( ) 稚.嫩( ) 沮丧.( ) 模.仿( ) 呐.喊( ) 白皙.( ) 懵.懂( ) 教诲.( ) 猝.死( ) 歧.途( ) 憧.憬( ) 告诫.( ) 3.(4.5分)看拼音写词语míng mèibō nòng cǎo cóng huà bào niàn daotíng dùnhuàng dòng dān gē chén yù màn chángxiū zhǐshí guāng jīng huáng qīn wěn yī wēiwǎn huíhuāng liáng fān xiāng dǎo guì4.(2.3分)看拼音,写字词。

(1)(0.3分)zhuān()缝里的小草随着wēi fēng()轻轻huàng dòng (),仿佛在向路过的mǎ yǐ()打招呼。

(2)(0.3分)妹妹笑着把珍cáng()的zhēng()糕递给妈妈,那笑容míng mèi()动人。

妈妈亲wěn()了一下妹妹的额头,轻轻róu rou()她的头发,也跟着笑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9-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专项复习:9-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习题训练【说明文】一、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二、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等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作引用、下定义、列图表、摹状貌1.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列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作引用: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9. 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更具体。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四、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五、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

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读者……八、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主要有两种题型:A、“××”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答题方式:不能删,“××”词的意思是……,在文中是说……,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年级下册_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34页

六年级下册_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34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小学毕业年级语文综合试题答案(总分100分,100分钟完卷)基础知识(20.5分)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再根据要求填空。

(6分)duàn liàn yǎn yìkuàng yěfāfèn túqiáng( ) ( ) ( ) ( )píng zhàng chōng jǐng wǔ rǔ sù rán qǐ jìng( ) ( ) ( ) ()以上音节中,整体认读音节有:(yì)(yě)( wǔ)2、我能用横线画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6分)走头无路()再接再厉()费寝忘食()漫不惊心()专心至志()喜出往外()3、给“端”字去掉“立字旁”,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形声字,填在句中括号里。

(3.5分)李阿姨()()不安地望着床上发烧的儿子,窗外()雪纷纷扬扬地下着,水流()急的大河失去往日的威风。

李阿姨()着粗气闯进屋内,把钱给(揣)在怀里,抱起儿子,一脚()开大门,冲进风雪中,向医院跑去。

4、下列各组带点字读音、词语字形和释义全对的一组是()(2分)A、机械.(jiè)晦暗莫名奇妙饶.有趣味(富足、多)B、依赖.(lài)辨斗千均一发用之不竭.(尽,用尽)C、围歼.战(qiān)梗概迫不急待万象更.新(改变、改换)D、邯.郸学步(hán)振奋嫦娥奔月诲.人不倦(教导、劝说)5、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用含有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填空。

(3分)六年来,老师陪着我们走过(拟人)的春天,走过(比喻)的秋天;教我们学习加减乘除,吟诵诗词歌赋,练习琴棋书画。

在您的教育下,我们这群毛孩子发生了(夸张)的变化。

亲爱的老师啊,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敬礼!知识与能力(29.5分)(一)我能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4分)1、“鼎”字共()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考点知识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考点知识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北师大版语文下册按要求写句子考点知识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

1.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闰土不一会儿就抓住了三只小麻雀。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闰土会捕鸟。

闰土会刺猹。

(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鸟站在枝头,发出了清脆的鸣叫声。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给我买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明说:“我一定要坚持练习毛笔字。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桑娜一定要这样做。

(换种说法,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走进森林公园,我看到了清亮平静的海水,高大茂盛的树木,清脆悦耳的鸟鸣。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辞藻的作品,并没有任何阅读价值。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1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综合知识训练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全对的一项是()A.徘徊.(huí)蒸.融明察秋毫.(细毛)B.赤裸.裸(nuó)收藏.一声不吭.(出声、说话)C.依偎(wēi)明媚.饶.有趣味(特别)D.亲吻(wěn)柔搓.一视同仁.(仁爱)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响午蝙蝠和谐焦躁不安B.窟窿破损行驶生气渤渤C.杜鹃慰籍秩序惊慌失措D.敏捷昂首健康一丝不苟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读书时如果走马观花....只看热闹,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会闹出笑话。

B.这次比赛能够夺得冠军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激动得声泪俱下....。

C.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紧急,全国很多医务工作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D.不少人对佩戴口罩这件事不以为然....,殊不知它可以减少人们对很多病毒的感染。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对这个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这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D.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深深的绝望。

5.下面句子不是表达时间匆匆流逝,一去不复返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6.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下面这些感受与列举的事件不对应的一项是()A.心情:归心似箭事件:在车站等待在外打工一年未归的妈妈。

B.心情:欣喜若狂事件:参加书法比赛,获得金奖。

C.心情:忐忑不安事件:偷偷拿压岁钱买了悠悠球。

D.心情:追悔莫及事件:体育课上偷拿了同桌的跳绳,导致他被罚。

7.下列关于《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不同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匆匆》讲的是人生,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讲的伟大母爱,那种灵魂中深深遗憾。

人教版语文 知识与能力训练 六年级下 参考答案

人教版语文 知识与能力训练 六年级下 参考答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文言文两则学习积累一、写一写1. ①的②的③弈秋的教导④它,指天鹅⑤他,指前一个人⑥他,之前一个人2. ①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②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③古义:智慧今义:知识二、填一填1. ①其智弗若与非然也②去人近远也2. ①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小猫钓鱼②(略,合适即可)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①(略,合情合理即可)②两种方法:初竖执之(竖着)横执之(横着);不好,因为老夫还不如鲁人,自作聪明,乱指挥,反而弄巧成拙。

2 匆匆学习积累一、读读写写1. 挪移蒸融游丝2. (略)3. ①时光易逝,我们应该珍惜宝贵时间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联系句子写——略)二、抄抄背背1.(略)2.(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①鲁迅先生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②鲁迅先生从不在忙于工作时和朋友聊天或闲扯2. 水金钱生命谋财害命3. (略)3 桃花心木学习积累一、写写词语1. 插秧幸而基业一番2.(1)无缘无故(2)优雅自在勃勃生机二、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文后填空1. 不可预料的一些问题、麻烦、坎坷、挫折;干旱、洪灾、虫灾、风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伤、病、生活环境的巨变、事业上的挫折2. 参天大树;磨难坚强;树苗人三、写写感悟(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略)2. (略)4* 顶碗少年学习积累一、读一读,选词填空1. 惊心动魄2. 惊羡沉着不慌不忙目不转晴不知所措3. 哲理喧哗惊心动魄4. 意想不到不知所措二、读一读,写写自己的理解1.(略)2.(略)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略)2. (略)5* 手指学习积累一、略二、读一读,写一写1. 窈窕堂皇秀丽等2.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提升拓展阅读加油站1. 蚂蚁们爬出了洞穴,一阵慌乱,不久,就变得有秩序了。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专项训练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拼音基础1. 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tūn shìē nuówū nǚkū long juàn yìyǎn yìliáo yá2. 看拼音写词语tān fàn róu cuōxī shuài qī liánɡáo zhōu móɡuǐmài luòlǐnɡ yù3. 看拼音,写词语。

yǎng qìbīn kèdiāo sùzēng jiāxuān nào gòng xiàn sī lǚshù fù4. 读拼音,写词语,并且圈出整体认读音节。

píjuàn kāng kǎi wēi yíwǔmèi táo zuìlíng lìdàng yàng shēn yín xiōng yǒng péng pài5. 读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fèi téng fěn suìqī liáng fáng yùnuó yídān ge yán jùn cán bào bō xuē形近字词6. 形近字组词。

寇(_________)帜(_________)距(_________)爆(_________)冠(_________)职(_________)拒(_________)瀑(_________)完(_________)织(_________)炬(_________)曝(_________)7. 比一比,再组词峻(_________)蜡(_________)挠(_________)奏(_________)竣(_________)腊(_________)饶(_________)揍(_________)8. 比一比,再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全部答案第1课文言文两则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的)(2)惟弈秋之为听。

(的)(3)一人虽听之。

(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

(它,指天鹅)(5)虽与之俱学。

(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

(他,之前一个人)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

(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

教导(3)思援弓缴而射之。

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离(5)孔子不能决也。

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

谁、你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谁说您多智慧呢?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问)(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比喻)(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9文学常识填空。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撰写。

第2课匆匆1.读读说说。

本文作者围绕“ 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无奈。

最后发出“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感叹。

2.读句子,仿照作者的写法,将意思续写下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仿写:太阳落了,有再升起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小河水干涸了,有再流淌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仿写:玩耍的时候,日子从身旁过去;散步的时候,日子从脚边过去;打游戏的时候,日子从鼠标下过去。

3.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4.明辨是非。

我能在括号中写出句子的修辞方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2.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拟人)3.过去的日子如青烟,被微风吹散了。

(比喻)4.我何曾留着像游丝一样的痕迹呢?(反问)5.我知道:《匆匆》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他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因而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他的散文文笔秀丽,风格独特,堪称典范。

代表作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等。

第3课桃花心木1.读片段,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不确定”的意思是(不可预料的一些问题、麻烦、坎坷、挫折);树在生长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因素有(干旱、洪灾、虫灾、风灾);人在生活中有诸如(伤、病、生活环境的巨变、事业上的挫折等)的“不确定”因素。

2.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磨难),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我由此明白了作者是在借(树)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2.填空并答题。

种树的人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段话是作者跟种树人谈话后的(联想),借(树)喻(人),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

第6课北京的春节1.读一读虽然这篇课文比较长,但读起来很有味道。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北京的春节按老规矩是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

北京的春节有熬腊八粥、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等习俗。

2.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括号。

色为全美零七八碎万象更新男女老少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各形各色(1)正月十五,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整条大街像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张灯结彩)(2)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统统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各形各色)(3)除夕,家家赶做年菜、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

正月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截然不同)3.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除夕(十二月三十、二十九)腊八(十二月)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小年(腊月二十三)3.课文是按着(时间)的顺序来写的。

写得最详细的是熬腊八粥、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四部分内容。

4.读文段完成练习北京的春节(选段)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景”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 B ):A.时光景物B.情景C.表示估计2.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是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鞭炮、吃团圆饭。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在文中起()的作用。

正确的选项是:A.过渡句承上启下B.中心局总结C.总起句总起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通过认真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写的是李星华的回忆,回忆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烧书籍和文件、被捕时处变不惊、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家人无比悲痛这几件事。

2.读下列句子,并在括号中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在文后横线上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然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搪塞、敷衍)从这里我看出李大钊对亲人慈爱、和善,对工作认真、严肃。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随便)可见,李大钊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个人的安危和生命更重要。

(3)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严肃)从这里,我体会到李大钊在敌人面前镇定、沉着和对敌人的蔑视。

(4)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

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看)我从“ 瞅了瞅”“ 非常安定”“ 非常沉着”等词语中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

从上面四句话中,我了解到李大钊是一个从容面对危险、平静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面对死亡的人。

(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对亲人有无比深厚的爱、对敌人有深切的仇恨)3.从课文中找出和它们照应的句子写下来。

(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2)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4.轻松阅读,完成练习。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的慈爱和善和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

2.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提示:共有三点):(1)父亲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

(2)父亲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工友阎振三被抓未归。

3.读画“ ”的句子,填空。

“轻易”在课文中是随便的意思。

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这里的工作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这段话运用了(对话)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坚守岗位、忠于革命的精神。

4.我想用“虽然……但是……”的句式来概括选段段意。

虽然局势越来越严重,但是父亲仍然不肯离开北京。

5.“籍”的音序是(J ),音节是(j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