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真菌感染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部位,如皮肤、指甲、呼吸道等。

真菌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其用法指导。

一、氟康唑(Fluconazole)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等。

用法指导如下:1. 口腔念珠菌病:成人一般建议起始剂量为200-400毫克,每日一次,用时1-2周。

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单剂量150毫克口服,一般一次性使用。

3.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每日50-200毫克,用时2-4周。

使用氟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服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按时按量服用。

- 药物可随餐或空腹服用,但应与抗酸药物分开服用。

- 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立即咨询医生。

二、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伊曲康唑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400毫克,用时1-2周。

儿童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毫克,用时3天。

使用伊曲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忌酒,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以免引起光敏感。

- 伊曲康唑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请遵循医生的嘱托。

三、酮康唑(Ketoconazole)酮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多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和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建议每日200-400毫克,根据病情需持续用药2-4周。

2. 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例如头癣):一般建议每日200毫克,用时至症状完全缓解,通常需要数周。

使用酮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药物应与餐同时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作者:曾冠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比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

方法:选择Rosco纸片扩散法对60株念珠菌进行检测,包括其对伏立康唑与氟康唑的药敏作用。

结果:伏立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其余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敏感率为100%,显著高于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其余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敏感程度,P【关键词】伏立康唑;氟康唑;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比较【中图分类号】R9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3--02最近几年,我国的免疫功能降低人群数量逐步增加,促使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引进临床治疗中的几率随之加大,以致于深部念珠菌的感染几率上升的发展倾向,成为影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生活质量的重点因素[1]。

临床医学上往往使用氟康唑对此类人群进行治疗,而在念珠菌抗藥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氟康唑的临床效果受到制约。

伏立康唑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可以显著增加人员自身免疫功能,为了对比伏立康唑与氟康唑对临床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选择Rosco纸片扩散法对60株念珠菌进行检测,包括其对伏立康唑与氟康唑的药敏作用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菌株来源。

临床送检血液和尿液等标本分离出60株念珠菌,按照科玛嘉念珠菌显色法进行检测。

2)药敏纸片。

来源于Rosco公司制作的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其中伏立康唑为每片25μg、氟康唑为每片1μg。

3)仪器和试剂。

ATB细菌鉴定仪器与细菌比浊仪器、CHR显色培养基、沙包罗氏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1.2 方法在药敏实验中,选择Rosco纸片扩散法,把分离的念珠菌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接种,促使其生存在沙保氏培养基中,在37摄氏度的温度下生长一天,取出纯菌落,使用生理盐水调制0.25麦氏单位(5×105CFU/ML)克柔念珠菌0.05麦氏单位(5×105CFU/ML)[2]。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抗真菌药物种类太多,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怎么选?
市面上抗真菌药物种类很多,对于患者而言眼花缭乱,不知道选择哪一种抗真菌药物?今天我们针对常见的伏立康唑、氟康唑以及伊曲康唑做简单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福丽康欣)是临床上常用到的抗真菌感染药物,主要用于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引起的严重感染,以及放线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此外,也可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真菌感染。

二、氟康唑
氟康唑(康锐)是属于咪唑类的抗真菌药一种,主要用于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相关疾病,比如呼吸道相关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以及外阴阴道炎等疾病。

氟康唑主要是可以高度选择性的干扰真菌细胞的P450酶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起到抗真菌的作用。

三、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美扶)也是比较常见的抗真菌感染的药物,主要用于皮肤出现真菌性感染、花斑癣、真菌性角膜炎、口腔念珠菌病、甲真菌病等。

伊曲康唑可结合真菌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抑制麦角甾醇合成。

虽说三“唑”都是抗真菌药物,而伏立康唑比伊曲康唑抗菌谱更广,不管患者选择哪个“唑”,都要针对自身情况而定,遵医嘱服用抗真菌药物,切勿盲目服用。

氟康唑与伏立康唑药物抗菌谱、临床应用区别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氟康唑与伏立康唑药物抗菌谱、临床应用区别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氟康唑与伏立康唑药物抗菌谱、临床应用区别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是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中由细胞色素 P450介导14α-甾醇去甲基化阻止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应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两者化学结构不相同,氟康唑化学名称为2-(2, 4-二氟苯基)-1, 3-双-(1H-1,2,4-三唑-1-基)-2-丙醇分子式:C13 H12F2N6O。

伏立康唑化学名称:(2R,3S)-2-(2,4-二氟苯基)-3-(5-氟基-4-嘧啶)-1-(1 H-1,2,4-三唑-1-基)-2-丁醇,分子式:C16 H14F3N5O。

氟康唑化学结构(左)与伏立康唑化学结构(右)抗菌谱不同氟康唑对酵母样菌抗菌活性强,对白色念珠菌与新生隐球菌,但对光滑念珠菌及克柔念珠菌基本无活性;伏立康唑除对曲霉菌作用显著外,对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属、隐球菌、镰刀霉属和组织胞浆菌等具有较好抗菌活性。

临床应用区别侵袭性真菌感染其中主要病原体为曲霉、隐球菌、念珠菌,肺是IFD最常见靶器官。

轻症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感染首选氟康唑治疗;对于曲霉菌感染首选伏立康唑治疗。

侵袭性曲霉病:曲霉分生孢子吸入后可暂时黏附和寄居呼吸道,如吸入量大或人体免疫功能损害则萌发菌丝,引起发病。

肺部是 IA 最常见的感染部位,超过75% IA发生于肺部,少见鼻窦、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等部位感染。

烟曲霉是引起最常见致病菌,其治疗方案:-6]隐球菌病:隐球菌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脏器,最常见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为肺部和皮肤,肺隐球菌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隐球菌病治疗方案侵袭性念珠菌病:念珠菌血症是侵袭性念珠菌病最常见临床类型,常预后不佳,其他感染类型包括腹腔、心脏、眼内、中枢、肺部等部位感染。

原发性念珠菌肺炎临床上较为少见,下呼吸道标本直接镜检和分离培养出念珠菌无法区分定植与感染。

侵袭性念珠菌病治疗方案非常见肺部真菌病治疗:(1)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严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初始治疗应予两性霉素B治疗,轻至中度的感染使用伊曲康唑治疗。

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在临床中的应用

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在临床中的应用

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在临床中的应用【摘要】抗真菌药片在当前的临床抗真菌治疗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可以切实地强化抗真菌治疗的基本疗效,伏立康唑药物因其组织分布广、安全性强与抗菌谱广等优势被以医疗人员运用到真菌治疗活动中,虽然其在此期间形成疗效值得被肯定,但是与其他类别的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的不良反应均不能被忽视。

本文根据对伏立康唑药品的了解,研究其临床应用情况。

【关键词】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临床应用研发抗真菌类药品,给抗真菌治疗工作提供更多可靠的选择,伏立康唑药物就属于抗真菌类药品,相比其他同类药物,其具有比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更加安全,同时还能顺畅通过血脑屏障,可有效发挥出防治真菌感染的效用。

现以这种具有抗真菌药效的药品,研究其在当前临床环境中的运用情况。

1 药理学特性分析三唑类药品是当前应用效果较为突出的抗真菌药品,其可对麦角固醇的形成构成影响,从而使真菌的细胞膜无法保持完整,对真菌的繁殖与生长形成抑制性作用。

当前伏立康唑主要有静脉与口服两种剂型,通过口服的途径给药,可达到完全吸收的效果,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即可达到血药峰的浓度标准;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给药,在5天的时间内,可形成稳态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可超过90%,食物会给药物的有效吸收产生影响,因此在用餐后2小时或者餐前1小时服用该药物能够达成最佳的效果,吸收效果更好;患者食用低脂类食品,可有效改善药物最终的吸收效果。

2 临床应用分析伏立康唑药物最机会性真菌可以发挥突出的抗菌作用,可抵抗曲霉与念珠菌,其抗菌谱很广泛。

伏立康唑药物在医疗人员应对曲霉病时已经成为首选药品,对比两性霉素B与伏立康唑在治疗侵袭类曲霉病时的表现与所形成的不良反应,伏立康唑具有更高的有效率,患者也形成了更高的存活率,不良反应出现率也比另外一种药物更低。

经过药敏试验可知,伏立康唑对于新生型隐球菌可形成良好的抗菌效用;经过体外试验,可知伏立康唑药物对于粗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均有一定几的抗菌效用,但是在处理结核菌时不具有效用,可将伏立康唑药品运用到治疗镰刀霉属真菌感染者的治疗中,有大约半数的患者都可显示有效。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应用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治疗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50例进行分析。

选取拟诊的严重肺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

给予注射用伏立康唑(美国辉瑞制药公司)6mg∕kg,每12h给药1次,第2d改为静脉注射4mg∕kg,每12h给药1次,疗程共21d。

氟康唑组,静脉注射氟康唑注射液(美国辉瑞制药公司)400mg/次,1次/d,疗程共21d。

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首日直至热退(持续3d以上)为止或达到21d的总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伏立康唑组及氟康唑组在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8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真菌清除率方面:分别为76.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平均退热时间、存活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结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均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及血液病患者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但伏立康唑效果更佳。

标签:伏立康唑;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无特异临床表现,且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上常采用经验性抗真菌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1]。

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是伏立康唑及氟康唑进行经验性治疗。

本调查回顾分析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我科的真菌感染的患者给予伏立康唑或氟康唑治疗,现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治疗情况从而为提高其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 年10 月~2013 年10月收治于我科的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50例。

1.2 诊断标准按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符合拟诊标准病例。

氟康唑、伏立康唑区别及使用抗真菌药使用指导

氟康唑、伏立康唑区别及使用抗真菌药使用指导

氟康唑、伏立康唑区别及使用抗真菌药指导随着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侵袭性真菌感染在呼吸科越来越常见。

一、常用抗真菌药分类及作用机制表 1. 常用抗真菌药分类及作用机制二、各类抗真菌药抗菌谱表 2 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抗菌谱0 不推荐;+ 有活性;++ 推荐;±不确定三、各类抗真菌药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1. 三唑类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体用药方案见下表 3。

表 3. 三唑类抗真菌药用法用量注意事项:1.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其次为皮肤反应,包括皮疹瘙痒和荨麻疹等。

2. 因可导致严重心律紊乱,本类药物禁止与西沙必利、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和三唑仑合用。

3. 伊曲康唑不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史的患者。

4. 因通过细胞色素 P450 同工酶代谢,与华法林、环孢素 A、他克莫司、奥美拉唑、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苯二氮䓬类、他汀类、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和长春碱等药物存在相互作用。

2.棘白菌素类本品用于侵袭性念珠菌病、对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曲霉病。

该类药物是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念珠菌血症,且近期有唑类使用史患者的首选用药。

卡泊芬净成人剂量第 1 日 70 mg,以后每日 50 mg,静脉滴注 1 小时(疗效不佳者可每日 70 mg)。

米卡芬净成人剂量 50-100 mg/d,静脉滴注,曲霉感染可增至每日50-300 mg。

3.氟胞嘧啶类口服是首选方法。

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静脉滴注或腹腔内灌注,治疗系统性念珠菌感染,为避免耐药性出现,开始即宜以大剂量。

肾功能正常的成人 150 mg/(kg.d) 或 5-8 g/d,分 4 次服用,间隔 6 小时。

如果肾功能受损,首剂应减至 25 mg/kg,之后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

注意事项:因极易产生耐药,一般不单独用药,常合并两性霉素 B 或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同时使用。

多烯类(两性霉素 B 及其含脂制剂)该药不经黏膜吸收,胃肠道只吸收少量,故只有静脉制剂,其半衰期长达 24 h,可每日 1 次给药。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菌群分布 的第 4位 ,且近年来有明显增加
的趋 势 … 。重 症 监 护 室 (n ni aeU it s ecr - e v nt C i ,IU) 患 者不 仅 基 础 状 态 较 差 ,而 且
经常要接受广谱抗生素的长期治疗以及多 种创 伤性 操作 的诊疗 ,导致 免疫 功 能受 损 ,一旦发生真菌感染 ,其住院时间和病 死率甚 高。 目前 侵 袭性 真 菌感 染 (na iv.
年龄 ≥1 ,性别 不限 ; ( )具有 免疫 8岁 2
气 、血液透析、腹部手术 等危 险因素 中的 任何一种或多种; ( )出现不 明原 因发 3
d 。氟康 唑 组 ,静 脉 注 射 氟 康 唑 注 射 液 例和氟康唑组 1例) ,最终 4 8例患者完成
( 国 辉 瑞 制 药 公 司 ) 4 Oms次 ,1次/ 整个疗程的治疗 ( 立康 唑组 2 美 O / 伏 5例 康唑 组 和氟康 唑 14 统计学 方法 以 S S 10数 据统 C . P S 1.
组。
1 资 料 与方 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 准 . 纳入标 准 : ( ) 1
计软件 包处 理。计量 资料 以 ( ±s )表 伏 立康唑组 ,首 日静 脉注射 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 比较采用 x检
患者死亡 的重要原因,其病死率仅 次于血 液系统肿瘤。然而 ,由于缺乏确诊 ID的 F 有效手段 ,等待确诊可能延误宝贵的治疗 时机 ,从而增加 了真菌感染的致残率和病
死率 ,因此 ,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对
于挽 救 IU 患 者 生 命 非 常 必 要 。 本 文 分 C 析 了我 院 从 20 0 7年 6月— 20 0 8年 6月 应 用伏 立 康 唑 和 氟 康唑 早 期 经 验 性 治 疗 IU ( ) 有 咪 唑 类 或 吡 咯 类 药 物 过 敏 史 。将 实上述指标可有效评估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C 4 患者真菌感染的疗效情况 ,现总结报道如 符合上述 标准 的 IU 患者按 照 入住 本 院 的疗 效 情 况 。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 lh d t e rs a t r fs se c f n a n e t n r s d v rc n z l n u o a oe a ri rEmp rc lAn i n a ea y o a a h k f co s o y t mi u g li f ci s we e u e o io a o e a d Fl c n z l s Ea l l i o e i a t u g lTh r p i f
ef c ie r t s a d t e a v r e r a t n a e ewe n t r u s B tt e e w r i n f a td f r n e n t e a p c fc n ml f v rb — fe t a e h d e s e c i s r t sb t e wo g o p . u h r e e sg i c n i e e c si h s e t o t l e e e v n o i f o t e wo g o p ,v rc n z l r u a u e o u o z l r u Co c u i n Voi o a oe a d f c n z l r f ci e a d s e we n t u s o io a oe g o p w s s p r rt f c a o e g o p. n l so r i ol rc n z l n u o a o e wee ef tv n a l e f
临床 肺科 杂 志
21 0 2年 3月 第 1 第 3期 7卷
49 3
伏 立康 唑 和氟 康 唑早 期 经验 性 治 疗 真 菌感 染 的疗效 比较
李吉明 彭鹏 李 文超
【 摘要】 目的 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早 期治疗 具有 真菌感染 高危 因素的 4 8例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早 期经验性抗 真菌治疗 的一线用药 , 但伏立康唑效果更好 。
【 bt c】 0 jc v T m a e f a d a t o v i nzl ad uoa l a ere e p cl n f gl e p A s at r be i t e o o pr t f c a f y f o c a e n cn z e s a i i aa t na t r yn c eh ei y n se r o o f c l o lr m r i i u a i h
a h s—i e d u s i a l re i c h r p n Eme g n y De a t n C st e f tl r g n e ri mp r a t e a y i i n e i l r e c p rme tI U. w v r o i o a oe a p a s b t ri f c c . Ho e e ,v rc n z l p e r et n e a y e i
E egnyD p r n t s ecr ntEC . to s I no zd cnrl dta,8pt nsnE re c eat etC m rec eat tne i aeu i IU) Meh d nar dmi ,o t l l4 ai ti megnyD pr n U me i n v ( a e oe r i e m I
p r n C L J- ig P N eg,I耽 nea. at tI U / i n , E GP n L me m — o h i gMei l nvrt, rm i i in 8 0 1 fn a dc i sy Uu q , nag 30 1 a U ei Xj
e m rec eat n, eFr f l t o i lfXn e nyD p r tt it i i e H s t i E g e m h sA a d p a o —
【 e o d 】 V r oa l;l o a l; a i p c n f glhr y F na i etn E e e c D pr e tC K yw r s o cnz e F cnz e E e a m n IU i o u o lr m r l i i u ep l n co g t
fo J n 2 0 t e . 01 r n lz d Re ut F rv rcn zl n le n z l h r r osg i cn iee csi h v r l rm a . 01 o S p 2 weea aye . s l 1 s o oio a oea df o aoe,teeween inf a tdf rn e n teo ea u i l
Co a i n b t e r c n z l n l c n z l s Ea l r Emp rc lAn iu g lTh r p n Eme g n y De mp rs e we n Vo i o a o e a d F u o a o e a ri o e i a t n a e a y i i f re c -
对我 院应 用伏立康唑 和氟康唑
伏立康唑组 和氟康 唑组 总有效率 和不 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显
著性。在控制 发热方 面 , 立康 唑组 明显优 于氟康唑组 , 异有统计学 意义。结论 伏 立康唑 和氟康 唑均可作 为急诊 IU患者 伏 差 C 【 关键词 】 伏立康唑 ; 氟康唑 ; 早期经验性治疗 ; 真菌感染 ; 急诊 IU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