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

合集下载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相关疾病。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念珠菌感染、足癣、体癣等真菌感染皮肤病症。

•氟康唑也可以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这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

•此外,氟康唑也可以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消化道念珠菌感染等问题。

•除了念珠菌感染,氟康唑还可用于治疗毛癣、指甲癣等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症。

用法用量
•氟康唑一般是以口服药物的形式使用,常见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和口服溶液等。

•使用氟康唑前,应先咨询医生以获取正确的用法和用量信息。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和身体状况来决定用药剂量和疗程时间。

•氟康唑可以随餐或空腹服用,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

•常见的剂量为每次口服100毫克,每天1-2次。

剂量和用药次数根据患者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治疗期间,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用药,并且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氟康唑疗程的长短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个月。

•针对阴道念珠菌感染,氟康唑也可采用局部外用的方式使用,常见的剂型包括阴道泡腾片、阴道栓剂等。

•氟康唑的用量和用法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并在使用期间持续遵循医生的指导。

以上是有关氟康唑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使
用药物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正确使用药物达到良好的疗效。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与作用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与作用1. 氟康唑的功能介绍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属于酮类抗真菌剂。

其化学名称为2,4-二氟-α-(1H-1,2,4-三唑基甲基)苯乙酮。

氟康唑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和酵母细胞酮康唑酶抑制剂作用,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从而达到抗真菌的作用。

2. 氟康唑的主治疾病氟康唑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几种疾病:2.1 念珠菌感染•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可以通过抑制念珠菌的细胞壁合成,有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口腔炎:念珠菌口腔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在婴儿口腔黏膜上形成白色斑点,使用氟康唑可以有效治疗。

2.2 足癣和手癣•足癣:足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常见于脚趾间和足底,使用氟康唑外用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手癣:手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症状为手指皮肤剥落、瘙痒和红肿,使用氟康唑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2.3 皮肤和头皮念珠菌病•皮肤念珠菌病:皮肤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使用氟康唑外用可以改善皮肤症状,减轻病情。

•头皮念珠菌病:头皮念珠菌病主要表现为头皮瘙痒、红斑、脱皮等症状,使用氟康唑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3.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外用氟康唑通常以2%霜、油或洗剂的形式供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使用前应先清洁患处,并用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将适量的药物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使药物充分吸收。

•在使用外用氟康唑期间,应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如不慎接触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过敏体质者应在使用药物前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处理。

4. 常见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常见副作用包括皮肤刺激、红肿、瘙痒等,一般属于轻微过敏反应,若严重或持续出现副作用应立即就医。

•使用氟康唑的禁忌症包括对氟康唑过敏的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综上所述,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足癣、手癣和皮肤念珠菌病等真菌感染性疾病。

氟康唑的作用与功效

氟康唑的作用与功效

氟康唑的作用与功效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和系统性真菌感染。

它能够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膜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从而阻断了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氟康唑的作用和功效。

1.治疗皮肤真菌感染。

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包括癣菌感染、念珠菌感染、刺角菌感染等。

它能够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此外,氟康唑还可以降低真菌感染的局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

2.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

氟康唑也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系统性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组织胞浆菌和曲霉等引起的真菌感染。

它能够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氧化酶系统的活性,阻断真菌细胞的呼吸和能量代谢,从而杀灭真菌并阻止其传播和侵袭。

氟康唑还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帮助患者更好地对抗真菌感染。

3.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

口腔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念珠菌引起。

氟康唑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杀死和阻止念珠菌的生长,从而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

此外,氟康唑还能够减轻口腔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

4.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

阴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主要由念珠菌引起。

氟康唑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阻断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

此外,氟康唑还可以减轻阴道瘙痒、灼热感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预防和治疗爪癣。

爪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手指和脚趾甲上。

氟康唑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阻断细胞膜氧化酶系统的活性,杀死和阻止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预防和治疗爪癣。

此外,氟康唑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甲床状态,使其干燥和光滑,促进甲床的修复和再生。

总结起来,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具有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和细胞膜氧化酶系统活性的作用,能够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真菌感染和系统性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癣菌感染、刺角菌感染等。

氟康唑 (Fluconazole)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氟康唑 (Fluconazole)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氟康唑 (Fluconazole)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氟康唑(Fluconazole)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下面将介绍氟康唑治疗的疾病及其副作用。

一、氟康唑治疗的疾病氟康唑常被用于以下几种疾病的治疗:1. 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可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的酵母菌种类,从而有效抑制感染的发展。

对于阴道念珠菌感染,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口服氟康唑胶囊或使用氟康唑阴道片等。

2. 白色念珠菌感染:氟康唑对于白色念珠菌感染也具有较好的疗效。

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指的是皮肤、甲床、黏膜等部位的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通常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和治疗感染。

3. 念珠菌性胃肠道感染:氟康唑也可用于治疗由念珠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如食道念珠菌感染、胃溃疡等。

该药物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的增殖来缓解炎症和症状。

4. 延长生命治疗:氟康唑也被用于帮助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

在接受放疗、化疗或骨髓移植等治疗的癌症患者中,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感染念珠菌。

此时,氟康唑可以帮助预防感染。

二、氟康唑的副作用尽管氟康唑在治疗真菌感染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1. 肝功能损伤:使用氟康唑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伤,特别是长期使用或高剂量使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此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并且避免与其他可能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同时使用。

2. 风险增加:在特定人群中使用氟康唑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年龄较大者需慎重使用,因为这些人群可能对药物更敏感或出现不良反应。

3. 药物相互作用:氟康唑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与某些降压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联用时,可能增加其血药浓度,导致毒性反应。

因此,在使用氟康唑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并告知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4. 其他常见副作用:氟康唑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胃痛、头痛、皮疹等常见副作用。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有哪些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有哪些什么是氟康唑氟康唑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属于丙氧酮类抗真菌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

氟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酵母菌和酶使其失活,从而杀死真菌,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疾病。

氟康唑的功能主治1.治疗皮肤真菌感染:氟康唑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皮肤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手足癣、股癣等。

通过外用氟康唑药膏、乳霜等剂型,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上的真菌,减轻感染症状,促进愈合。

2.治疗头皮屑和头癣:头皮上的真菌感染常导致头皮屑和头癣的出现。

使用含有氟康唑的护发产品,如洗发水或者洗发露,能够有效抑制真菌生长,减少头皮屑产生,缓解头部瘙痒,并且逐渐治愈头癣。

3.治疗口腔和咽喉真菌感染:氟康唑草酮含片可用于治疗口腔和咽喉真菌感染。

草酮是氟康唑的一种形式,通过服用含有草酮的片剂,可以较好地抑制咽喉部位的真菌感染,改善咽喉不适和疼痛症状。

4.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氟康唑可用于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食道念珠菌感染等。

其中,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通过服用含有氟康唑的片剂,可以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减轻消化道不适症状,促进愈合。

5.治疗阴道真菌感染:阴道真菌感染是女性常见的疾病,常表现为阴道瘙痒、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

氟康唑可用于治疗阴道念珠菌感染,通过阴道药片或乳霜,可以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的生长,缓解症状,并逐渐治愈。

氟康唑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氟康唑前,应先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真菌感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确定使用方式和剂量。

•氟康唑一般为处方药,严禁自行购买和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在使用氟康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用药说明进行使用,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以免产生药物抗性问题。

•氟康唑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皮肤过敏、消化道不适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应咨询医生后再使用氟康唑。

氟康唑注意事项

氟康唑注意事项

氟康唑注意事项
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疾病。

在使用氟康唑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严格遵守医生的处方指导。

不要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2. 在使用氟康唑之前,要告知医生有关自己的过敏史,特别是对抗真菌药物的过敏反应。

如果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 氟康唑有一定的肝毒性,因此在使用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如果发现有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4. 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

有些抗真菌药物与氟康唑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同时使用可能会降低疗效。

5.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与氟康唑发生相互作用。

例如,氟康唑与华法林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6.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氟康唑之前应咨询医生。

目前仍然不清楚氟康唑对胎儿或婴儿是否有不良影响。

7. 在使用氟康唑期间,要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可能会增加药物的肝毒性。

8. 口服氟康唑时,最好在餐后服用,这样可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

9. 在使用氟康唑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尽量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

10. 如果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皮疹、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泻等。

总的来说,使用氟康唑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检查肝功能,避免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同时,要及时就医处理任何不良反应。

氟康唑是否需要医生处方?

氟康唑是否需要医生处方?

氟康唑是否需要医生处方?一、什么是氟康唑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皮肤真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合成,阻止真菌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抗菌效果。

氟康唑可以用于外用和内服两种形式。

二、外用氟康唑是否需要医生处方1. 外用氟康唑的使用范围外用氟康唑常见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如白癜风、脚癣等。

这类感染通常症状明显,可能会导致瘙痒、发疹、脱屑等不适感。

对于轻度的皮肤真菌感染,外用氟康唑通常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医生处方的必要性尽管外用氟康唑是一种非处方药,但还是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认是否为皮肤真菌感染,并指导正确的使用方法。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外用氟康唑的安全性,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内服氟康唑是否需要医生处方1. 内服氟康唑的使用范围内服氟康唑主要用于治疗内部真菌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这些感染通常引起口腔、阴道不适、灼热感、分泌物异常等症状。

对于这类感染,内服氟康唑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医生处方的必要性与外用氟康唑不同,内服氟康唑是一种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内服氟康唑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皮疹、头痛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适当的剂量,并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四、如何正确使用氟康唑1. 外用氟康唑的正确使用方法外用氟康唑一般以药膏或乳剂的形式应用于患处,可根据医生的建议涂抹于患处,按摩至完全吸收。

使用期间要避免与眼睛接触,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和干燥。

2. 内服氟康唑的正确使用方法内服氟康唑一般以口服药片的形式使用。

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

服药时最好与饭后一段时间间隔,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五、注意事项和禁忌症1. 注意事项使用氟康唑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正确使用。

氟康唑片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氟康唑片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

氟康唑片的功能主治和副作用功能主治氟康唑片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真菌感染:氟康唑片能有效治疗由不同种类真菌引起的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等。

这种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壁合成,阻断其生长,并最终导致真菌死亡。

2.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常表现为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

氟康唑片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快速缓解炎症症状,恢复阴道的正常环境。

3.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是口腔黏膜上的念珠菌过度生长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氟康唑片可以通过抑制念珠菌的生长,减少症状,帮助口腔组织恢复健康。

4.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常见于身体部位湿度较高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手指趾甲上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体癣、足癣等。

氟康唑片能够渗透皮肤,抑制真菌的生长,快速治疗皮肤感染,缓解瘙痒等症状。

副作用尽管氟康唑片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但使用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消化系统副作用:服用氟康唑片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这种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随着药物的使用而逐渐减轻或消失。

2.皮肤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氟康唑片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红肿、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3.肝功能损害:氟康唑片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因此,在使用氟康唑片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确保安全性。

4.药物相互作用:氟康唑片可以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从而增加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请在使用氟康唑片之前咨询医生,并告知医生您的病史、药物过敏情况等,以减少可能的副作用发生。

注意事项使用氟康唑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用药剂量:请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并遵守药物说明书中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长。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氟康唑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康唑【临床应用】1.念珠菌病:(1)全身性念珠菌病:如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等,包括腹膜、心内膜、肺部、尿路的感染。

(2)黏膜念珠菌病:包括口咽部及食管感染、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

(3)阴道念珠菌病。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也用于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联用初治后的维持治疗。

3.皮肤真菌病:如体癣,手癣、足癣、头癣、指(趾)甲癣、花斑癣等,还可用于皮肤着色真菌病.4.用于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等。

5.用于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常见于恶性肿瘤、免疫抑制、骨髓移植、接受细胞毒类药化疗或放疗等患者。

6.还可用于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

【药效学】本药为吡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

本药的体外抗菌活性低于酮康唑,但其体内抗真菌活性则明显高于其体外作用。

【作用机制】(1)通过降低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和改变其通透性,使细胞内重要物质漏失。

(2)也可抑制真菌的三酰甘油和磷脂的生物合成。

(3)尚可抑制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活性,导致过氧化氢在细胞内过度聚积,引起真菌亚细胞结构变性和细胞坏死。

(4)对白色念珠菌则可抑制其从芽孢转变为具侵袭性的菌丝的过程。

【抗菌谱】动物实验证明,本药对念珠菌属感染(包括全身性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感染(包括颅内感染)、小孢子菌属感染、毛癣菌属感染、糠秕马拉色菌有效。

此外,对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也有效。

【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完全,空腹服用后约可吸收给药量的90%。

单次口服或静脉给药100mg后,平均血药浓度峰值为4.5-8mg/L。

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

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4%-85%。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少量在肝脏代谢。

药物主要经肾排泄,80%以上原形随尿液排泄。

消除半衰期为27-37小时,肾功能减退时明显延长。

部分药物可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注意事项】1.特别警示对本药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

2.交叉过敏对其他吡咯类药物过敏者,也可对本药过敏。

3.禁忌症对本药或其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

4.慎用肝、肾功能损害者。

5、药物对儿童的影响本药对小儿的影响缺乏充足的研究资料,用药需谨慎。

6、药物对妊娠的影响动物实验中,大剂量给予本药可出现流产、死胎增多、幼年动物肋骨畸形、腭裂等变化,但在人类中未发现此类情况。

孕妇用药须权衡利弊。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本药的妊娠安全性分级为C级。

7.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尚无母乳中含本药浓度的研究数据,不推荐哺乳妇女使用。

8.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1)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2)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肾功能。

【不良反应】1.血液偶见周围血常规中一过性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

2.精神神经系统可见头痛、头昏。

3.胃肠道可见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气雾喷入后偶有口腔烧灼感、口苦感。

4.肝脏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还可出现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

5.泌尿生殖系统部分患者(尤其是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艾滋病、癌症等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异常。

6.眼经眼给药后偶见眼部轻微一过性刺激。

7.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偶可发生严重的剥脱性皮炎、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1.与氢氯噻嗪合用,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升高40%,可能因氢氯噻嗪使本药经肾清除减少。

2.与甲苯磺丁脲、氯磺丁脲和格列吡嗪等磺酰脲类降糖药合用,可使降糖药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低血糖症,故两者联用时,需监测血糖,并减少降血糖药的剂量。

3.本药大剂量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致毒性反应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故两者联用时应谨慎,须监测后者的血药浓度,并调整其剂量。

4.与他课莫司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可能导致肾毒性,故两者联用应谨慎。

5.与茶碱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约13%,从而导致毒性反应发生,故两者联用时,需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

6.与苯妥英、咪达唑仑、齐多夫定、利福喷汀合用,可使这些药的血药浓度升高。

7.与炔雌醇或炔诺酮等口服避孕药合用,可使这些药的血药浓度总平均值升高,有资料表明,本药可抑制炔雌醇或炔诺酮的代谢。

8.本药一日400mg(或更大剂量)与特非那定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

此时应禁止联用,如本药一日低于400mg与特非那定联用,应密切监测特非那定的血药浓度。

9.与阿司咪唑或其他通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的药合用,可使这些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在缺乏明确资料的的情况下,与这些药联用时应谨慎。

10.与华法林及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使凝血因子Ⅱ时间延长,两者联用时需谨慎,应监测凝血因子Ⅱ时间。

11.与肝毒性药合用,可使肝毒性的发生率增加。

12.与西沙必利合用,可能出现尖端扭转型心动过速等心脏不良反应,故禁止两者联用。

13.与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可使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并可导致治疗失败或感染复发,故与这些药联用应谨慎。

【给药说明】1.目前尚未发现本药的配伍禁忌,但仍不推荐与其他药混合后静脉滴注。

2.在治疗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时,本药可作为伊曲康唑的替代药物。

3.重度真菌性角膜炎应以全身抗真菌药治疗为主,本药局部治疗为辅。

4.免疫缺陷者的长疗程预防用药,可导致念珠菌属对吡咯类抗真菌药耐药性的增加,故需掌握指征后再用药,避免无指征预防用药。

5.使用本药的疗程应根据感染部位及个体治疗反应而定。

一般治疗应持续至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显示感染消失为止。

隐球菌脑膜炎或反复发作的口咽部念珠菌病的艾滋病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6.本药即可口服,也可静脉滴注,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而定,由口服改为静脉滴注,无需改变本药剂量,反之亦然。

静脉滴注时,滴速不宜超过10mL/min,儿童的给药持续时间应超过2个小时。

使用规格为5mL的静脉制剂时,应先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

7.接受骨髓移植者,如先已发生严重粒细胞减少,则应使用本药,直至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至1х109/L以上后7日。

8.使用本药后:(1)如出现大疱损害或多形性红斑、憋气、难以缓解的胸闷,须停药。

(2)如出现皮疹,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应停药。

(3)如出现肝功能持续异常或加剧,或出现肝毒性临床症状时,均需中止治疗。

9.如用药过量,可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

利尿可能增加其清除率。

经血液透析可降低本药的血药浓度。

【成人常规剂量】口服给药1.播散性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mg,一日1次,连用4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日剂量增至400mg 。

2.念珠菌败血症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片剂、颗粒,同“播散性念珠菌病”。

3.口咽部念珠菌病:(1)片剂、颗粒: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7-14日。

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

对与牙托有关的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一次50mg,一日一次,连用14日。

同时,在牙托部位给予同量进行局部抗感染治疗。

(2)胶囊:首剂量200mg,以后一次100mg,一日1次,疗程至少2周。

4.食管念珠菌病:(1)片剂、颗粒: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30日。

(2)胶囊:首剂量200mg,以后一次100mg,一日1次,持续至少3周,症状缓解后至少持续2周,根据疗效,可将剂量增至一次400mg,一日1次。

5.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片剂、颗粒,同“食管念珠菌病”。

6.阴道念珠菌病:单剂150mg。

7.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部位隐球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400mg。

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时间一般为脑脊液菌检转阴后,在持续6-8周。

为防止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复发,在完成1个疗程后,可继续给予维持量,一日200mg,连用10-12周。

8.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头癣:推荐剂量为一次150mg,一周1次,或一次50mg,一日1次,疗程一般为2-4周。

足癣可延长至6周,头癣疗程为6-8周。

9.指(趾)甲癣:一次150mg,一周1次,疗程2-4个月,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

10.花斑癣:片剂、颗粒,推荐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疗程为2-4周。

11.着色真菌病:一日400-600mg,疗程4-6个月,根据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

有研究资料表明,一日最高剂量可增至800mg。

12.预防真菌感染(如恶性肿瘤患者等):(1)片剂、颗粒:患者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时,一次50mg,一日1次。

(2)胶囊:预防念珠菌病,有预防用药指征者,一次200-400mg,一日1次。

静脉滴注1.念珠菌败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非浅表性念珠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mg。

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日剂量增至400mg。

2. 口咽部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7-14日。

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

对与牙托有关的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日。

同时,在牙托部位给予局部抗感染治疗。

3.食管感染、非侵入性肺及支气管感染、念珠菌尿症等:剂量为一次50mg,一日1次,连用14-30日。

对异常难以治愈的黏膜念珠菌感染,剂量可增至一次100mg,一日1次。

4.阴道念珠菌病:单剂150mg。

5. 隐球菌性脑膜炎及其他部位隐球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一日200-400mg,疗程根据临床症状而定,但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疗程至少为6-8周。

为防止艾滋病患者的隐球性脑膜炎的复发,在完成基本疗程治疗后,可继续给予维持量,一日200mg。

6.预防真菌感染(如恶性肿瘤患者等):患者在接受化疗或放疗时,一次50mg,一日1次。

喷雾吸入1.口咽部真菌感染:一次4揿,一日3次,疗程1周。

2.真菌性气管及支气管炎:一次4揿,一日5次,疗程2-4周。

经眼给药滴眼液,一次1-2滴,每2-4小时1次,重症则每1-2小时1次。

肾功能不全的剂量应根据肾脏受损程度相应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Ccr)大于40mL/min者,给予常规剂量,每隔24小时1次;Ccr为21-40mL/min 者,给予常规剂量的1/2,或每隔48小时给药1次;Ccr为10-20mL/min 者,给予常规剂量的1/3,或每隔72小时给药1次。

老年人剂量无肾功能损伤者,可参见成人“常规剂量”。

透析是剂量血液透析后本药的血药浓度降低约50%,故在每次透析后可给予一日量。

【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 1.黏膜真菌感染:(1)大于4周者:一次3mg/kg,一日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