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校准、功能检查名词解释
还搞不懂什么是检定、校准、检测?

还搞不懂什么是检定、校准、检测?计量工作经常涉及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和检测,这三个术语有什么不同和联系,昌晖仪表在本文深入解读。
1、检定检定是计量领域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是对测量仪器的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简称计量检定或检定。
检定(verification)的定义是“查明和确认测量仪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动,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也就是说,检定是为评定计量器具(测量仪器)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的计量器具,包括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可以是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
检定的目的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定要求。
法定要求是指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对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反映在相关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以及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
检定方法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检定工作的内容包括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它是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该器具有关法定要求所进行的操作。
这种操作是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所规定的量值传递关系,将被检对象与计量基、标准进行技术比较,按照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检定条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最后按检定规程规定的计量性能要求(如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影响量、稳定性等)和通用技术要求(如外观结构、防止欺骗、操作的适应性和安全性以及强制性标记和说明性标记等)进行验证、检查和评价,对计量器具是否合格,是否符合哪一准确度等级做出检定结论,并按检定规程规定的要求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
结论为合格的,出具检定证书和/或加盖合格印;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或注销原检定合格印、证。
2016年最新检定校准检测检验等名词解释

检定、校准、检测、检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检测校准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审查认证名词解释检定(verification)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检定是量值传递式溯源的一种方式。
检定范围主要指《中华人民工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检定必须依据计量检定规程。
检定必须给出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判定。
检定应按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执行。
校准(calibration)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复现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是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校准范围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规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依据应当优先选择国家校准规范,没有国家校准规范可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或相关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编制校准技术条件,再经技术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校准只给出与其示值偏离数据或曲线,但不必判定仪器合格与否。
校准也应有校准周期。
检测(test)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规定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从定义可以看出,"检测"仅是一种技术操作,它只需要按规定程序的操作提供所测结果。
不需要给出测数据合格与否的判定。
检验(inspection)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其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从定义可以看出,"检验"不仅提供数据,还须对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的全面考核。
它是具有强制要求的行为。
其主要考核依据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由国家和省级政府计量主管部门组织考核,考核合格颁发证书和坚定/校准专用章。
经考核核准项目,依据现行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开展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
检定、校准、检测、检验的区别

检定、校准、检测、检验的区别检定(n)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检定是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检定范围主要指《中华人民工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检定必须依据计量检定规程。
检定必须给出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判定。
检定应按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执行。
校准(n)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复现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校准是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校准范围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规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依据应当优先选择国家校准规范,没有国家校准规范可根据计量检定规程或相关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等技术文件编制校准技术条件,再经技术机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校准只给出与其示值偏离数据或曲线,但不必判定仪器合格与否。
校准也应有校准周期。
检测(test)对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规定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从定义可以看出,“检测”仅是一种技术操作,它只需要按规定程序的操作并提供所测结果。
不需要给出所测数据合格与否的判定。
检验(n)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举行诸如测量、检查、试验和度量,并将其结果与划定的要求举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的合格情况所举行的举动。
从定义可以看出,“检验”不仅提供数据,还须对规定要求进行比较后,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
校准不同于检定,校准报告只提供校准数据,比对校准数据或误差范围,不出合格结论,企业应划定使用要求以判定其是不是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如不克不及满足使用要求则为不合格器具。
针对校准的计量器具,企业应划定使用要求以判定是不是合格。
校准不同于检定,校准报告只提供校准数据,比对校准数据或误差范围,不出合格结论,企业应划定使用要求以判定其是不是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如不克不及满足使用要求则为不合格器具。
针对校准的计量器具,企业应划定使用要求以判定是不是合格。
校准和检定的定义

校准和检定的定义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校准和检定这两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词儿。
校准啊,就好比是给工具或者仪器做一次精细的“调整”。
你想想看,要是你有一把尺子,用久了是不是可能会有点不准呀?校准就是让它重新变得准确的过程。
就像你跑步比赛前要调整好自己的鞋带一样,让自己能更好地发挥。
校准就是让那些测量工具能精确地工作,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
比如说,温度计要是不准,那我们怎么知道今天到底是热还是冷呢?这不就乱套了嘛!那检定呢,又是什么呢?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严格的“考试”!这些工具和仪器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检查,来证明它们是可靠的、准确的。
这就好像我们上学时候的考试一样,只有通过了,才能拿到好成绩,证明自己真的学会了。
仪器经过检定,我们才能放心地用它们呀,不然万一给出错误的结果,那不是会造成大麻烦吗?校准和检定可不是随便做做就行的哦!这需要专业的人员,用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来进行。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比如工厂里生产产品,要是测量仪器不准,那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能有保障吗?医生看病用的仪器要是不准确,那诊断能对吗?想想都觉得可怕呀!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校准和检定。
从小小的电子秤到大型的机械设备,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它们都在默默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就像是幕后的英雄,虽然我们平时可能不太注意到它们,但没有它们还真不行!所以啊,校准和检定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们确保了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和仪器是可靠的、准确的,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下次当你看到那些专业人员在认真地进行校准和检定时,可不要小瞧他们的工作哦,他们可是在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呢!校准和检定,就是这样看似平凡却又无比重要!。
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与期间核查 1

一、检定与校准
4. 自校准
2. 问题探讨
1.
明确需进行自校准的仪器
■ 我所开展自校的部分仪器设备
血小板聚集仪
细菌内毒素测定仪
渗透压测定仪
融变时限测定仪
脆碎度仪
钠、钾、氯分析仪
单通道凝血分析仪
■ 其他
溶出度仪
自动定氮仪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毛细管电泳仪
一、检定与校准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5.5.10 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针对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可信度)
5.6.3.3 期间核查 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 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 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针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 (置信度)
1 检定证书;
2 检定结果通知书(表明检定结果不合格)、也 称不合格通知书;
3 检定合格证;
4 检定合格印:契印、喷印、钳印、漆封印、注 销印。
2.检定的对象
检定的对象是依法管理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工作计量器 具(包括标准物质和专用计量器具)。执行计量鉴定 机构必须满足4个基本条件:
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与期间核查
一、检定与校准
1 定义—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 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 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
强制性周期检定: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进行
仪器仪表的标定、检定、校准、校验四个术语有什么区别

仪器仪表的标定、检定、校准、校验四个术语有什么区别
仪器仪表的标定、检定、校准、校验四个术语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能接触到标定、检定、校准、校验这几个名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
标定:
通过测量标准器的偏差来补偿仪器系统误差,从而改善仪器或系统准确度(精度)的操作。
标定一般用于较高精度的仪器。
检定:
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检定范围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
依据相关校准规范,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的活动。
通常采用与精度较高的标准器比对测量得到被计量器具相对标准器的误差,从而得到被计量器具示值的修正值。
校准主要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验:
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的含义与区别
一.标定含义:
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精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大多用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主要作用:
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
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
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
校准和检定的概念不同

校准和检定的概念不同校准和检定是质量管理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它们分别指的是不同的概念和作用。
以下将对校准和检定的概念进行解释,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校准是指通过对测量仪器或设备进行调整来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和可靠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对仪器进行调整、修正或标定,以使其能够提供与已知标准一致的测量结果。
校准是一种技术操作,旨在修正测量装置的显示器来减小或消除其测量误差。
检定是指通过比较测量结果与一套已知标准来验证测量仪器或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检定旨在确定测量仪器是否满足特定要求或规范,以及其是否能够提供可信的测量结果。
检定通常包括对仪器进行一系列测试和比较,以确定其误差、线性度、重复性等性能指标。
校准和检定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 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调整仪器,使其与已知标准相符合,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检定的目的是验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判断其能否满足特定要求或规范。
2. 过程不同:校准是一种技术操作,通常需要进行仪器的调整、修正或标定,以减小或消除测量误差。
而检定是通过进行一系列测试和比较,验证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或规范。
3. 结果解释不同:校准的结果通常是校准系数或修正值,用于调整仪器的测量结果。
而检定的结果通常是判断仪器是否合格或符合特定要求的决定。
然而,尽管校准和检定有不同的概念和作用,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校准是为了获得准确和可靠的测量结果,而检定是对校准结果的验证。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先对仪器进行校准,然后进行检定来验证校准效果和仪器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校准和检定是质量管理领域中重要的概念。
校准旨在通过调整仪器来提高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检定旨在验证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校准和检定的组合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详解

标定、检定、校准、校验定义标定:通过测量标准器的偏差来补偿仪器系统误差,从而改善仪器或系统准确度(精度)的操作。
标定一般用于较高精度的仪器。
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动。
检定范围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准:依据相关校准规范,通过实验确定计量器具示值的活动。
通常采用与精度较高的标准器比对测量得到被计量器具相对标准器的误差,从而得到被计量器具示值的修正值。
校准主要用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校验: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
含义与区别一. 标定含义:使用标准的计量仪器对所使用仪器的准确度(精度)进行检测是否符合标准,一般大多用于精密度较高的仪器。
主要作用:1.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赋予仪器或测量系统分度值;2.确定仪器或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3.消除系统误差,改善仪器或系统的正确度;4.在科学测量中,标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步骤;二. 校验含义:在没有相关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时,按照组织自行编制的方法实施量值传递溯源的一种方式。
主要用于专用计量器具或准确度相对较低的计量器具及试验的硬件或软件。
三. 检定含义:由法制计量部门或法定授权组织按照检定规程,通过实验,提供证明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差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四. 校准含义: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示值,分别采用精度较高的检定合格的标准设备和被计量设备对相同被测量物进行测试,得到被计量设备相对标准设备误差的一组操作,从而的到被计量设备的示值数据的修正值。
五. 标定与检定、校准、校验的主要区别1.标定是属于测量时,对测试设备的精度进行复核,并及时对误差进行消除的动态过程。
2.检定、校准、校验是按周期进行的静态计量过程。
检定和校准的主要区别(一)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是对照计量标准,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检定、校准、功能检查性名词解释
1、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检定的目的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有关法定要求,确保量值的统一和准确可靠。
法定要求是指按照《计量法》对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对每一种计量器具的法定要求反映在相关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以及部门、地方计量检定规程中。
计量检定的依据:检定工作必须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如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使用部门或地方制定的计量检定规程。
2、仪器设备的校准
仪器设备的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以往习惯上称之为仪器设备的校验。
校准的目的是确定被校准对象的示值与对应的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量值的复现性。
校准的方式分为试验室自校准和请外部机构校准两种。
校准的依据:校准应根据顾客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技术文件。
首选是国
家计量校准规范;如果没有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使用满足顾客需要的公开发布的、国际的、地区的或国家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或依据计量检定规程中的相关部分;或选择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最新公布的方法;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或使用自编写的校准方法文件,自编写校准方法应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进行编写,经确认后使用。
3、仪器设备的功能检查
仪器设备的功能性检查是指对仪器设备的装备或系统所具备的各功能段的功能进行定性验证的检查。
检查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确定是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检定与校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计量检定和校准都是实现溯源性的重要形式,是确保量值准确一致的重要措施。
(1)目的不同
校准主要用以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
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的全面评定,确定其是否合格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2)对象不同
校准的对象是强制性检定之外的计量器具。
检定的对象是我国计量法明确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3)性质不同
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单位自愿的溯源行为。
检定具有强制性,属于法制计量管理的范畴。
(4)依据不同
校准的依据是实验室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制定的《校准规范》,或参照《检定规程》及其他技术文献的要求。
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规程》,这是计量检定必须遵循的技术法规文件。
(5)方式不同
校准的方式可以采用实验室自校、外校,或自校加外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检定必须是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
(6)周期不同
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
检定的周期必须按照《检定规程》的规定由承担检定工作计量检定机构确定,检定周期属于强制性约束的内容。
(7)内容不同
校准的内容和项目,只是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以确保量值准
确。
检定的内容则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全面评定,以确保计量器具合格有效。
(8)结论不同
校准的结论只是评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不要求给出是否合格的判定,校准的结果可以给出《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
检定则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规定的示值误差范围,给出合格与否的判定,检定的结果是给出《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证书》。
(9)法律效力不同
校准的结论不具备法律效力,给出的《校准证书》只是标明示值误差,属于一种技术文件。
检定的结论具有法律效力《检定证书》可作为计量器具或装置的法定依据,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