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误区,盘点最毁娃的8种做法
盘点8种坑娃陋习

盘点8种坑娃陋习俗话说,养孩子比生孩子更重要。
我们这里所说的“养”,不仅仅是用食物把孩子养大,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正确的三观、优秀的习惯还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父母教育不当,将对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下面是一般家庭常有的8种坑娃陋习,如果你家也有,可要及时纠正!1、推卸责任。
宝宝摔倒在地,头撞桌子,大人为了安慰嚎啕大哭的孩子,就会边拍打地板或桌子,边说:“地板/桌子不乖,害我们宝宝磕疼了,我们打它!”孩子从这件事上,学会的是推卸责任,忽视别人的感受。
2、吃饭时看电视动画或视频。
为了让宝宝好好吃饭,就边给孩子看电视或手机边让孩子吃饭。
长此以往,孩子养成让孩子不能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3、恐吓孩子。
“你再不睡觉,我让大灰狼来抓你”,“你再不洗澡,我把你丢给街上的乞丐”,“你不洗手,我要妖怪来抓你”,孩子会因此变得胆小怕事。
4、条件交换。
孩子说要吃零食,妈妈说不行,你必须将作业做完就给你吃。
条件下的教育,会让孩子认为,别人对自己好,都是带着目的的。
5、破坏孩子的专注。
宝宝在埋头拼凑积木,大人在一旁叫“喝一口水”、“吃一口苹果”等,这样做看似是大人的关心行为,实际上会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导致宝宝容易“三分钟热度”。
6、在孩子面前说谎。
老板打电话来让回去加班,爸爸回答说生病了,正躺医院打点滴,唬得了老板唬不了身边的孩子。
大人经常说谎,孩子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说谎。
7、忍受不了孩子哭闹。
有些家庭在孩子没有哭闹前会按原则来要求孩子,但当孩子一哭闹,很多父母就乱了分寸,于是开始给孩子破例、纵容孩子的行为。
这样做,会让育儿陷入恶性循环,让孩子习惯通过哭闹来达到目的。
8、矛盾型教育矛盾型的教育,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
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毁掉孩子的8种教育方式

毁掉孩子的8种教育方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毁掉孩子的8种教育方式早教是对孩子早期的学习及心理的启蒙,可以说是孩子受教育生涯的开端,在这个开端打好基础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
【家庭教育】育儿误区,盘点最毁娃的8种做法

有人说,婚姻中最怂的时候就是没人帮你带孩子。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有老人帮忙,可如果老人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异很大的话……诚然,老人带孩子有很多好处,但若你家老人属于以下类型,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务必慎重,要多多与老人交流沟通。
我们针对的不是老人,而是他们带娃的这些行为。
当然了,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为,请多加注意。
1.怕孩子淘,宅在家里在家看、玩吧后果:孩子长期跟着老人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没有足够光照,缺乏D,影响长高。
不好的老人,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看电视时将音量调得过高,时间长了都会损伤孩子的听力。
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导致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2.怕孩子哭,给零食满足只要你别哭,想吃什么都给你买后果:给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对健康无益,长期食用添加剂过多的食品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零食不受控制,孩子吃饭没有胃口,到了餐点不肯正常吃饭。
一旦孩子发现“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会懂得以发脾气来要挟家长达到满足个人欲望,变得更加任性。
3.怕孩子饿,追着喂饭来来来,再吃一口后果:孩子进食过快,导致咀嚼功能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过量喂饭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
喂饭时孩子老是“被打扰”,孩子的专注力容易被破坏,上学后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习惯于“喂饭”的孩子,长大了独立性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4.怕孩子冷,穿得太多多穿点,不能冻感冒了后果:小婴儿因为末梢血液循坏差,会出现手脚凉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是因为他冷。
如果给他们穿得太多,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皮肤血管扩张,衣服还浸湿不即使擦干,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5.劝慰孩子,责怪无辜疼了吧?都怪XX,我来打它后果:孩子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责怪无辜的物体(地、桌子等)只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老人的误导,会让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容易变得自欺欺人。
6.封建迷信,不听劝说孩子被吓到,贴个符就好了后果:如果只是“装神弄鬼”,不做伤害孩子的事也就算了。
十大坑娃的育儿经验

十大坑娃的育儿经验育儿是每个家长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会掉进各种坑里。
为了帮助新手爸爸妈妈避免这些坑,我总结了以下十大坑娃的育儿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要过度保护有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害怕孩子受伤,结果反而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的培养。
适当的让孩子自己尝试一些事情,可以帮助他们成长。
二、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结果过度追求完美只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
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三、不要过早地给孩子压力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早点学会一些技能,会过早地给孩子加重学习的负担。
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四、不要过分依赖电子产品现在的孩子很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但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会对他们的眼睛和大脑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要适度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五、不要过分关注成绩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全面发展。
六、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社交有些家长会过分干涉孩子的社交,不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交往。
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孤僻,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
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七、不要用暴力来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会用暴力来教育孩子,这种方式不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会影响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要用爱和理解来教育孩子。
八、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现在的社会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物质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
九、不要过分埋怨孩子有些家长经常埋怨孩子,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影响他们的成长。
要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十、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陪伴,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只有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育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父母们耐心和智慧。
八种家庭教育方式最易毁掉孩子

淘小孩告诉家长:八种家庭教育方式最易毁掉孩子【本期导读】:大家好,今天淘小孩为大家整理了八种最易毁掉孩子的教育方式,看看以下八种方式中是否有您正在采取的教育方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我们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塑造孩子的未来。
一、模具制造型持此类教育方式的家长,大有人在。
此类家长,属于自以为是之人,总以为自己的想法不会错误,总以为自己是爱孩子,为孩子好。
对孩子的要求极严,孩子的举手投足,都给予详尽的指示,从生活习惯、活动的范围方式,到读书的范围方法、兴趣爱好,甚至到高考专业的选择、毕业工作的种类,都受到强制性指导。
殊不知,人是万物之灵,人最大的长处,是善于思想,善于学习,善于在学习中创造,而这种教育模式,无形之中,就抹杀了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
在这种模式之下,不否认也有一些孩子有所成就,但更多的孩子,却成为模具制造的产品,家长原形的克隆,人的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在这些克隆产品中黯然消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在这种模式之下,恐怕龙凤老鼠的后代,都是“老鼠”了。
二、温室培养型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数目的减少,使家长更有能力精力来教育培养孩子。
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给予孩子最好的学习与成长条件,弥补自己少时的缺憾,这是生在艰苦年代的家长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总担心孩子缺锌少钙;孩子的穿,要操心,嘘寒问暖,从孩子房里的太空被空调,到出门武装到牙齿的装备,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细腻的爱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学校附近春游,父母也要请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许与“优秀”者(大多以学习成绩为标准)交往;孩子的学,更要操心,从胎教,到小时候的艺术素质的培养(比如学琴画画),到入学的学校选择、老师选择,无一不体现了家长的“智慧”,直到孩子的毕业,专业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爱人的选择,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却没有料到,人的思虑有限,自然的造化无穷!这样的做法,制造了许多肥胖儿童与厌食者,制造了免疫力极差的孩子,制造了庞大的厌学者队伍,制造了离开父母一无所能的孩子。
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十大做法毁掉孩子一生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
父母十大做法毁掉孩子一生
一、永远不要赞美他。
无论他有什么优点,无论这个优点多么优秀。
二、永远否定人而不是批评事情。
孩子一犯错误就“究根”,这不是一件事情错了,而是这个孩子完了,孩子曾犯过的错误全部背诵一遍,并坚定地下结论:将来,男必为盗,女必为娼!
三、永远相信拳头。
棍棒出孝子,而且自己的孩子,打错了也不要紧。
四、永远不改自己的错误。
不但不改,永远不认帐,当场抓住都不认,急了瞪眼。
五、永远不要跟孩子沟通。
孩子懂什么?沟通也没有,我都知道!
六、永远惯着孩子。
要什么给什么,孩子要就是原则,没有别的原则。
七、永远别让孩子劳动。
自己苦了,要让孩子在蜜罐子里长大。
将来这个社会的所有人都要把这个孩子当少爷!
八、永远当着孩子们俩口子吵架。
有什么骂什么,骂不解恨挽袖子上!当然要当着孩子的面,还要让孩子表态支持谁。
九、永远记得给孩子压力。
永远让孩子知道他/她欠父母的,别让孩子松气。
十、永远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别跟孩子商量。
父母还能害孩子么?孩子只管享受和服从就好了。
家长无形中会毁掉孩子的8种行为

家长无形中会毁掉孩子的8种行为在家庭教育中,每个父母都存在些许或许多困惑,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魏书生曾撰文谈到中国家庭的几个教育问题。
小编特意整理出来,供家长们一读,希望对家长们教育孩子有所启示。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几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几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
第1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别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
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2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
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
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
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第3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
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
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
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
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
【家庭教育】11种教育方式容易毁了孩子

【家庭教育】11种教育方式容易毁了孩子
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对孩子偶尔会有放纵,但是岂不知这样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1、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可以理所当然地指出:万物皆相承我。
2、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这必须他的词汇可以越来越不成体统,讲出话去把人气个半死。
3、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4、防止对孩子说道他犯下了错误,以免孩子有时候可以深感愧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
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5、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安顿不好,千万无法使孩子自己动手,以免他辛
苦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6、不论优劣书刊,出任其自看看,不闻不问,更予以干预。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
多少垃圾。
7、父母经常争吵,恶言相乘,显然不顾忌孩子到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8、孩子必须用多少零用钱都请举手言重,不要使自己吃饭赚钱,也别叫做他节省,
何如使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9、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0、当他和邻居们,老师或警员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使孩子
晓得:那些人都就是对你不公平的。
11、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误区,盘点最毁娃的8种做法
有人说,婚姻中最怂的时候就是没人帮你带孩子。
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即使有老人帮忙,可如果老人的育儿理念和方法跟自己差异很大的话……
诚然,老人带孩子有很多好处,但若你家老人属于以下类型,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务必慎重,要多多与老人交流沟通。
我们针对的不是老人,而是他们带娃的这些行为。
当然了,如果父母自己也有以下行为,请多加注意。
1.怕孩子淘,宅在家里
在家看电视、玩玩具吧
后果:
孩子长期跟着老人宅在家中,身体缺乏锻炼,体弱多病。
没有足够光照,缺乏维生素D,影响长高。
听力不好的老人,对孩子说话声音过大,看电视时将音量调得过高,时间长了都会损伤孩子的听力。
总待在家里缺少跟外人的接触,导致怕生、内向,长大后不懂与人交流和沟通。
2.怕孩子哭,给零食满足
只要你别哭,想吃什么都给你买
后果:
给孩子吃垃圾零食,不但对健康无益,长期食用添加剂过多的食品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零食不受控制,孩子吃饭没有胃口,到了餐点不肯正常吃饭。
一旦孩子发现“哭了就能吃到好吃的”,就会懂得以哭闹发脾气来要挟家长达到满足个人欲望,变得更加任性。
3.怕孩子饿,追着喂饭
来来来,再吃一口
后果:
孩子进食过快,导致咀嚼功能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过量喂饭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
喂饭时孩子老是“被打扰”,孩子的专注力容易被破坏,上学后容易变得“注意力不集中”。
习惯于“喂饭”的孩子,长大了独立性差、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4.怕孩子冷,穿得太多
多穿点,不能冻感冒了
后果:
小婴儿因为末梢血液循坏差,会出现手脚凉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不是因为他冷。
如果给他们穿得太多,一旦活动便会出汗不止,皮肤血管扩张,衣服还浸湿不即使擦干,反而更容易“着凉”感冒。
5.劝慰孩子,责怪无辜
疼了吧?都怪XX,我来打它
后果:
孩子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责怪无辜的物体(地、桌子等)只会给孩子传递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老人的误导,会让孩子不善于自我总结和纠正,长大后容易变得自欺欺人。
6.封建迷信,不听劝说
孩子被吓到,贴个符就好了
后果:
如果只是“装神弄鬼”,不做伤害孩子的事也就算了。
如果让宝宝喝“符水”、用“土方”就会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若是做一些让孩子无法接受的事情,还会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个老人听说孙子命里缺金,把金戒指塞到孩子嘴里,差点让孩子丢了性命。
7.小心谨慎,诸多限制
你不能动这个,不能碰那个
后果:
孩子常因好奇出现“破坏”、“捣乱”等看似有冒险性但却又有创新性的探究行为,老人若总急着阻止和评判,等于泯灭了孩子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创新精神。
容易让孩子变得胆小、羞怯。
8.说三道四,总唱红脸
你妈不让,可不能告诉你妈
后果:
孩子会在老人面前没大没小,总是粘着老人。
破坏妈妈的形象,不利于日后管教,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早早学会说谎。
老人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三道四,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背后“损毁”别人,直接影响他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
老人并没有带孩子的义务,所以,不管老人是否适合带孩子,都应该对他们心存感激!无论工作多繁忙,别忘了,你才是孩子的第一抚养人。
如果你家老人“问题很多、无法沟通”,为了孩子的未来,尽早接手育儿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