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习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科学。
A. 分类B. 生态C. 代谢D. 应用答案:A B C2.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和______。
A. 病毒B. 真菌C. 原生动物D. 寄生虫答案:B3.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B. 食品自身的氧化C. 环境温度的变化D. 食品接触空气答案:A4. 食品保存中常用的巴氏杀菌法,其主要目的是杀死或抑制______。
A. 病原微生物B. 所有微生物C. 有益微生物D. 非病原微生物答案:A5. 食品中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平板计数法、稀释摇管法等,其中平板计数法的原理是______。
A. 稀释后接种B. 直接接种C. 离心分离D. 过滤分离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微生物学中的“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和_______。
答案:病毒2.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食品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生产、加工、保存3. 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食品中的微生物,还包括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食品原料、加工环境4.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受到_______、_______、水分活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温度、氧气5. 食品微生物学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答案: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其次,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途径,有助于开发有效的食品保存方法;最后,食品微生物学还涉及到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食品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哪些方面?A. 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 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D. 所有选项答案:D2.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微生物的污染B. 食品的物理损伤C. 食品的化学变化D. 环境因素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D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什么?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膜过滤法D. 所有选项答案:D5.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有何意义?A. 指示食品是否受到粪便污染B. 检测食品中的细菌总数C. 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D. 判断食品的保质期答案:A6.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通常表明什么?A. 食品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B. 食品受到其他细菌污染C. 食品受到病毒污染D. 食品受到霉菌污染答案:A7.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有何重要性?A. 预防食品中毒B. 评估食品的口感C. 判断食品的颜色D. 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A8.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是什么?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冷藏B. 热处理C. 添加防腐剂D. 增加食品的pH值答案:D10.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是什么?A. 确保食品的营养价值B. 确保食品的感官品质C. 确保食品的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A.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B. 微生物的生理和代谢C.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D.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答案:A, B, C, D2. 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包括哪些?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A, B, C3.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A. 直接计数法B. 稀释涂布法C. 膜过滤法D. 以上都是答案:D4.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原料污染B. 加工过程污染C. 包装污染D. 储存和运输污染答案:A, B, C, D5.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A. 食品发酵B. 食品保藏C. 食品质量控制D. 食品新产品开发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会导致食品腐败。
食品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与食品品质和安全关系的科学。
()A. 正确B. 错误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微生物的来源?()A. 原料B. 包装材料C. 食品添加剂D. 空气3.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是()。
A. 土壤B. 水C. 空气D. 以上都是4.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下列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霉菌C. 酵母D. 病毒5.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是()。
A. 大肠杆菌B. 乳酸菌C. 醋酸杆菌D. 枯草杆菌6.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
A. 稀释倒平板法B. 直接涂布法C. 滤膜法D. 以上都是7. 下列哪种微生物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A. 乳酸菌B. 醋酸杆菌C. 枯草杆菌D. 以上都是8.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是()。
A. 稀释倒平板法B. 选择性培养C. 鉴别培养D. 以上都是9.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水分活度D. 以上都是10.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
A. 热处理B. 化学处理C. 辐射处理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因素影响。
7.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食品微生物的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 微生物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C. 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变质D. 微生物在食品保存中的应用答案:D2. 食品中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包括哪些?A. 细菌、酵母和霉菌B.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C. 细菌、病毒和霉菌D. 细菌、酵母和寄生虫答案:C3.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原生动物答案:D4. 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常用的计数方法是?A. 稀释倒平板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5. 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冷藏B. 热处理C. 辐射D. 增加食品的pH值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食品的发酵B. 食品的防腐C. 食品的检测D. 食品的包装答案:ABC2.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目的是?A. 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B. 确定食品的安全性C. 监控食品的保质期D. 以上都是答案:D3.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可能包括?A. 原料B. 环境C. 人员D. 包装材料答案:ABCD4. 食品微生物控制的方法有哪些?A. 物理方法B. 化学方法C. 生物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食品微生物学研究的微生物类型包括?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微生物都会导致食品变质。
(错误)2. 食品微生物学不涉及食品的发酵过程。
(错误)3. 食品微生物检测可以评估食品的卫生状况。
(正确)4. 微生物在食品保存中没有应用。
(错误)5. 食品微生物的控制方法包括冷藏和热处理。
(正确)6. 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不包括原料。
(错误)7. 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目的之一是确定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

食品与微生物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 微生物污染B. 物理损伤C. 化学变化D. 光照影响答案:A2.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食品中常见的腐败菌?()。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D3. 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依赖于()。
A. 温度B. 水分C. 氧气D. 所有选项答案:D4. 食品保藏中常用的低温保藏法是()。
A. 冷冻B. 冷藏C. 真空包装D. 脱水答案:B5.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C6.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食品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益生菌?()。
A. 乳酸菌B. 大肠杆菌C. 沙门氏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A7.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计数C. 化学分析D. 电子显微镜观察答案:C8.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A. 原料B. 包装材料C. 生产环境D. 所有选项答案:D9. 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方法不包括()。
A. 高温灭菌B. 辐射处理C. 化学消毒D. 物理隔离答案:D10.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指标通常不包括()。
A. 细菌总数B. 大肠菌群C. 霉菌计数D. 蛋白质含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病毒答案:ABC2. 食品腐败变质的常见表现有()。
A. 颜色变化B. 气味变化C. 质地变化D. 营养成分流失答案:ABC3. 食品保藏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A. 冷冻B. 冷藏C. 脱水D. 高温灭菌答案:ABCD4.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
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计数C. 电子显微镜观察D. 化学分析答案:ABC5.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包括()。
A. 高温灭菌B. 辐射处理C. 化学消毒D. 物理隔离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哪种作用是有益的?A. 产生毒素B. 促进食品腐败C. 发酵D. 引起食物中毒答案:C2.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是哪一种?A. 乳酸菌B. 酵母菌C. 大肠杆菌D. 霉菌答案:C3. 食品微生物学中,哪种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A4.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A. 糖B. 盐C. 醋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5. 食品微生物学中,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皿计数C. 电子显微镜D. 化学分析答案:B二、填空题6.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在食品中的活动及其对食品质量影响的科学。
答案:微生物7. 食品的保存方法之一是_________,它通过降低水分活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干燥8.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__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方法,它通过加热来消灭微生物。
答案:热处理9.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以通过_________来预防,这包括保持个人卫生和食品加工环境的清洁。
答案:卫生控制10. 食品微生物学中,_________是指食品中微生物数量达到一定水平,足以引起食品腐败或疾病。
答案:污染三、简答题11. 简述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
答案:食品微生物学在食品安全中至关重要。
它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通过研究微生物对食品的潜在危害,我们可以开发有效的控制策略,如适当的加工技术、储存条件和卫生措施,以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12. 描述食品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答案: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
细菌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酵母菌和霉菌可能导致食品腐败,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病毒虽然在食品中不常见,但一旦污染,也可能引起疾病。
食品微生物习题库(含答案)

食品微生物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真菌( )。
A、比细菌能在水分活性较低下生长。
B、比细菌能在水分活性高下生长C、在中等的水分活性下生长。
D、在A、B两项中生长。
正确答案:A2、细菌芽胞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A、胞壁酸B、氨基酸C、聚–ß -羟基丁酸D、2,6-吡啶二羧酸正确答案:C3、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A、火焰灭菌B、间歇灭菌C、高压蒸汽灭菌D、热空气灭菌正确答案:A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A、几丁质B、葡聚糖和甘露聚糖C、纤维素D、肽聚糖,磷壁酸正确答案:B5、菌膜是微生物( )培养特征A、固体平板B、液体表面C、明胶穿刺D、固体斜面正确答案:B6、酵母菌属于( )微生物。
A、微厌氧型B、兼性厌氧型C、好氧型D、厌氧型正确答案:B7、下列发酵属于好氧性发酵作用的是( )。
A、柠檬酸发酵B、乳酸发酵C、酒精发酵。
D、丙酮丁醇发酵正确答案:A8、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构成细胞物质B、提供能量C、A,B 两者正确答案:C9、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利用分子氮的是A、圆褐固氮菌B、根瘤菌C、霉菌D、弗兰克氏菌正确答案:C10、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____A、增殖B、都对C、芽殖D、裂殖正确答案:D11、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通常采用:( )A、稀释培养法B、滤膜培养法C、稀释平板法正确答案:B12、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之外。
A、真菌孢子B、细菌C、原生动物D、病毒正确答案:D13、在原核微生物细胞中单糖主要靠( )途径降解生成丙酮酸。
A、EDB、HMPC、EMP正确答案:C14、向培养基中加入水果汁培养酵母菌,此培养基属( )A、加富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基础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正确答案:A15、细菌荚膜是细菌( )。
A、细胞膜伸入原生质中的部分B、细胞膜的一部分C、细胞壁和细胞膜间的一层膜结构D、细胞的特殊结构之一正确答案:C16、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A、细菌>真菌>放线菌B、真菌>细菌>放线菌C、细菌>放线菌>真菌D、放线菌>真菌>细菌正确答案:C17、(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跨膜运动的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微生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A. 沙门氏菌B. 酵母菌C. 霉菌D. 大肠杆菌参考答案:A2. 下列哪种食品最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A. 熟肉制品B. 鲜蔬菜C. 罐头食品D. 冷冻食品参考答案:A3. 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评价食品微生物污染程度?A. 总菌数B. 大肠菌群C. 霉菌总数D. 致病菌含量参考答案:B4.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下列哪个方法不属于常规检验方法?A. 平板计数法B. 滤膜法C. 免疫荧光法D. 紫外线照射法参考答案:D5. 下列哪个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适用于快速检测?A. 显微镜观察法B. 分子生物学方法C. 生物传感器法D. 理化检测法参考答案:C二、判断题1.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参考答案:正确2. 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样品处理和保存非常重要,否则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参考答案:正确3. 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实验室环境污染是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答案:正确4. 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中,平板计数法适用于所有微生物的检测。
()参考答案:错误5. 食品微生物检验报告中的数据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参考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流程。
参考答案:(1)样品采集与保存: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采集和保存。
(2)样品处理: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稀释、分离等。
(3)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并进行纯化培养。
(4)微生物鉴定: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特征进行鉴定。
(5)报告结果:将检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微生物种类、数量、污染程度等。
2. 简述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
参考答案:(1)平板划线法:将样品涂抹在固体培养基上,用无菌划线器进行划线,使微生物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
(2)稀释涂布法:将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后,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使微生物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在细菌菌体的最外层,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同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也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而且是鞭毛运动所必需的,可能是为鞭毛运动提供可靠的支点
2、简述细菌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交换;维持细胞内正常的渗透压的屏障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荚膜等大分子物质的场所: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许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位;鞭毛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能量。
3、实验室有三支斜面培养物失去了标签,分别是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如何运用实验方法将三支斜面培养物区分开来?请说明理由。
4、试述革兰染色的步骤、机理及意义。
革兰氏染色机理:初染和媒染: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再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了不溶性的复合物,所以前两步的结果是相同的。
脱色:不溶性复合物能被乙醇溶解,同时乙醇还能对细胞壁本身产生影响,对于肽聚糖层较厚的革兰氏阳性细胞,乙醇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紫色复合物溶解在乙醇中,但是由于分子太大,不能通过细胞壁,所以细胞脱色后仍然保持紫色。
而对于肽聚糖层薄的阴性菌,乙醇处理会破坏和损伤细胞壁,使复合物从细胞中渗漏出来,所以经过脱色后,阴性菌脱去了紫色。
(脱色时间不足造成假阳性,脱色时间过长又会造成假阴性)复染:复染红色染料番红进入仍然为紫色的阳性菌,其颜色被紫色所盖没了,所以革兰氏阳性菌呈现紫色。
而阴性菌经过脱色后脱去紫色,再用番红复染以后,细胞呈现红色。
革兰氏染色法步骤:初染:结晶紫染一分钟媒染:用碘液一分钟脱色:95%乙醇脱色三十秒复色:用番红复染两分钟。
观察细胞壁染色的结果会发现两种结果,一种细胞壁为紫色(革兰氏阳性菌),一种细胞壁为红色(革兰氏阴性菌)。
意义1.鉴别细菌2.选择药物3.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而内毒素主要是指革兰氏阴性菌胞壁成分中的脂多糖,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5、对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何不同?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中有较厚而且致密的肽聚糖层,约20-80纳米,其占细胞壁成分的60%-9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其网状肽聚糖大分子实际上是由大量小分子单体所构成。
每个肽聚糖单体含三种成分:1.双糖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一个N-乙酰胞壁酸(NAM)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2.短肽尾:由四种氨基酸连接起来的短肽连接在N-乙酰胞壁酸(NAM)上,连接顺序是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和D -丙氨酸。
3.肽桥: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是甘氨酸五肽桥,这个肽桥的氨基端与前一个肽聚糖单体肽尾中第四个氨基酸相连,而羧基端则与后一个肽聚糖单体肽尾中第三个氨基酸氨基相连从而使前后两个肽聚糖单体交联起来,使这个肽聚糖层成为网状结构。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薄,以大肠杆菌为例,其肽聚糖只占细胞壁的10%左右,厚度仅为2-3nm,结构单体跟革兰氏阳性菌基本相同,不同在于肽尾第三个氨基酸不同(L -赖氨酸被二氨基庚二酸替代),而且没有特殊的肽桥,单体之间由前一个单体肽尾第四个氨基酸与后一个单体肽尾第三个氨基酸直接相联。
原理与结果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
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都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都呈红色。
6、根据原生质体的特点说明细胞壁的生理功能。
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把原有的细胞壁完全除去或是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形成的只有细胞膜包裹的脆弱细胞,一般由G+细胞形成。
原生质体和球状体的共同特点是:无完整的细胞壁,细胞呈球状,对渗透压极其敏感,革兰氏染色阴性,即使有鞭毛也无法运动,对相应噬菌体不敏感,细胞不能分裂,等等。
当然,如果在形成的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以前已有噬菌体侵入,则它仍能正常复制、增殖和裂解;同样,如果在形成原生质体前正在形成芽孢,则该芽孢也仍能正常形成。
原生质体或球状体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容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故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材料。
7、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例,试述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
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和核区。
特殊结构[是某些特有的或是在特殊环境条件才形成的]包括夹膜、鞭毛、芽孢等,是细胞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功能:
8、一种圆形或近圆形的微生物颗粒,可能是细菌体、芽孢、霉菌孢子或者酵母,请你根据已掌握的微生物学知识和技术,设计一套实验方案,确定其属于其中哪一种。
9、绘图说明酿酒酵母(S. cerevisiae)的生活史,并说明其各阶段的特点。
子囊孢子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芽产生单倍体营养细胞;单倍体营养细胞不断进行出芽生殖;两个不同性别的营养细胞彼此结合,在质配后发生核配,形成二倍体营养细胞;二倍体营养细胞不进行核分裂,而是不断进行出芽繁殖;在特殊的情况下,如在以醋酸盐为唯一或重要碳源,同时又缺乏氮源等特定条件下,二倍体营养细胞发生减数分裂,随即形成4个子囊孢子;子囊经自然或人为破壁后,释放出子囊孢子。
单倍体世代占优势:营养体细胞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特点:营养细胞为单倍体;无性繁殖为裂殖;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故此
时期极其短。
10、试比较毛霉菌和根霉菌在形态特征上的异同,举例说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毛霉菌丝无隔;孢囊梗分枝情况可分为不分枝分枝总状分枝(单轴分枝)假轴状分枝孢子囊球形,成熟后壁易破裂或消失;无囊托;无假根和匍匐枝;制作腐乳和豆豉(产蛋白酶);
如:鲁氏毛霉总状毛霉(M. racemosus )淀粉质原料的糖化(产淀粉酶,糖化酶)酒精、有机酸发酵
根霉菌丝无隔;有假根和匍匐枝;与假根相对处向上长出孢囊梗;有囊托(孢子囊壁的残片)淀粉酶活力强,用作糖化菌(制曲酿酒,甜酒曲)米根霉(R. oryzae)
甾体化合物的转化11α–羟基化:黑根霉(R. nigricans) 发酵产乳酸:华根霉,少根根霉,米根霉
11、试比较青霉菌与曲霉菌在形态上的异同,并说明其与人类的关系。
曲霉多细胞,有隔膜;分生孢子梗从足细胞生出,无横隔,顶部膨大形成顶囊(棍棒形、椭圆形、半圆形等)。
顶囊表面产生小梗(单层或双层),分生孢子自小梗顶端相继形成;分生孢子头(顶囊、小梗及分生孢子链构成)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
青霉有隔膜,多细胞;分生孢子梗由菌丝生出,有分隔,顶端生有帚状枝。
依据帚状枝的分枝情况,分为四组(群):单轮青霉组A 对称二轮青霉组B 多轮青霉组C 不对称青霉组D 无足细胞和顶囊
传统发酵食品,如:酱,酱油
米曲霉(A. oryzae)(沪酿3.042):淀粉糖化及分解蛋白质
酶制剂
淀粉酶黑曲霉(A. niger)蛋白酶黄曲霉(A. flavus)
果胶酶
有机酸(柠檬酸,葡萄糖酸)
柠檬酸黑曲霉
青霉素:产黄青霉(Penicillum chrysogenum)
点青霉(Penicillum notatum)早期使用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细菌有抗菌作用,抑制细胞壁合成,
作用于细胞壁合成中的转肽酶和羧肽酶。
灰黄霉素:展青霉(Pen. patulum)
灰黄青霉(Pen. griseofulvum) 抑制真菌生长头孢菌素C:顶头孢霉柠檬酸、葡萄糖酸、纤维素酶;
霉变、致病、破坏工业原料
12、试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的特点。
13、试比较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个体和菌落形态特征。
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各种细菌通常保持各自特定形态,可作为分类和鉴定的依据。
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一般细菌的菌落表面比较湿润,较光滑,易挑起,质地均匀,菌落正反面颜色或中央部位与边缘部位颜色一致等特点。
放线菌菌落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上有一薄层彩色的“干粉”;菌落和培养基的连接紧密,难以挑起;菌落的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以及在菌落边缘的琼脂平面有变形的现象等。
酵母菌菌落:在麦芽汁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跟细菌相似,但菌落大,较厚;表面光滑湿润,颜色因菌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霉菌的菌落:跟放线菌菌落相似,形态较大,质地一般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菌落与培养基连接紧密,不易挑起,菌落正反面颜色和边缘与中心颜色常不一致。
[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应用:工业上重要酶制剂来源。
抗生素的重要来源。
危害:主要造成食品,粮食腐烂变质。
] 14、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