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教育-EPS数据

合集下载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ppt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ppt

关键词选择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利用布尔 逻辑运算符(AND、OR、NOT)组 合关键词,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 性。
检索工具
限定条件
根据信息需求设置限定条件,如时间 范围、文献类型、学科领域等,提高 检索的针对性和效率。
利用各种检索工具,如学术搜索引擎 、图书馆数据库等,根据信息需求选 择合适的检索工具。
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信息知识
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特征和作用,熟悉信息
传播的原理和过程。
信息意识
具备对信息的敏感性和 洞察力,能够意识到信
息的重要性和价值。
信息技能
掌握信息检索、处理、 分析和利用的技能,能 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
决问题。
信息道德
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 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隐 私权,具有良好的信息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 育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6
目录
Contents
• 信息素养概述 •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 信息检索与利用 •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 信息素养教育与实践
01 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的定义
01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处理、 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 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恶意软件
钓鱼攻击
包括病毒、蠕虫、特洛伊木马等,这些软 件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电脑上 安装后门、收集用户信息。
通过伪装成合法的网站或电子邮件,诱导 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病毒文件,从而 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拒绝服务攻击
跨站脚本攻击
通过大量请求拥塞目标服务器,使得合法 用户无法访问目标资源。
利用网站漏洞,在用户访问网页时注入恶 意脚本,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诉求与开拓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诉求与开拓

大数据时代下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诉求与开拓作者:来源:《中国电化教育》2022年第10期自1974年信息素养教育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就围绕信息素养培养要求,展开了教育理论到实践的全方面建设。

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正式将信息素养纳入高校教育范畴,形成了以普及高质量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阵地,着眼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理论提升和创新推动,旨在适应数字媒体时代,更新中国传统文献学理论体系,实现文献技术和知识信仰内核精神的传承与革新。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核心学科,目录学、图书馆学在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大纲的诉求下,撰写了一系列著作。

其中,陈晓红《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一书,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围绕理论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方法以及实践创新等方面,对当下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借鉴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首先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溯源。

中国传统知识信仰传播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如何适应当下快节奏、多学科交叉的文献检索环境,是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话题。

2010年,大数据时代概念在西方学术语境被正式确立,并被广泛接受。

大数据时代展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主要显现出体量大、种类多、产出快和价值密度低的发展趋势。

这些特点,既为学术环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源,也对如何提炼信息价值、有效利用文献提出了重重挑战。

未来的高校教育和图书馆文献建设工作必然围绕对信息的反思能力、文献整理和过滤能力、信息伦理道德三个方面的培养展开。

信息素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历史轨迹,书中第二章对此做了相对详细概述。

在横向的时间轴中,大致经历了三个十年,即90年代的文献检索时代,受限于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问题,高校文献目录检索教育集中在文献意识和技能的“双基”培养;21世纪初,随着图书馆文献目录检索的细化和多样化,文献的载体形式和学科交叉的频律呈现出几何增长的趋势。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基于近十年的文献调研分析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基于近十年的文献调研分析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基于近十年的文献调研分析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基于近十年的文献调研分析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调研分析,总结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包括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发展。

文章还就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进展,发展趋势第一章引言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时代面对大量信息、海量数据时,有效地获取、理解、评估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析取、信息评估和信息利用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具备自主学习和信息素养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素养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评估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调研分析,总结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推动信息素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章研究进展2.1 教育目标的研究进展在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目标方面,近十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查找和筛选、信息评估和应用、信息沟通和协作、信息创新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逐渐从单一的信息获取转向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2.2 教学内容的研究进展在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内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获取与筛选、信息评估与利用、信息创新与创造等方面。

近年来,教学内容的研究逐渐向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方向发展,力图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3 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近十年来,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其中包括项目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

研究表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并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

信息素养教育与实践

信息素养教育与实践

发展趋势与展望
个性化与定制化教育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素养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 化与定制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定需求。
跨学科与跨领域合作
信息素养教育将与其他学科和领域进行更紧密的 合作,以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ABCD
线上线下融合
线上教育将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形成更加丰富和 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评估与反馈机制的完善
02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现 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对于 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 义。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素养对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提高个人的学习效率、 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信息素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和 智能化的发展。
02
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寻找、检索和选择 所需的信息资源。
提升信息处理技能
使学生能够整理、分析和评估所获取 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呈 现。
强化信息利用意识
培养学生将信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意识。
培养信息安全与道德素养
教导学生在使用和传播信息时遵守法 律法规,维护信息安全,并具备良好 的信息道德素养。
学习如何使用关键词、布尔逻辑运算符等技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 率和准确性。
信息评价与筛选
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01
评估信息来源的权威性、信誉度等方面,判断信息的可靠性。
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02
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信息、核实数据等方式,鉴别信息的真实

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信息素养教育计划

信息素养教育计划1. 引言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时代面对大量信息时,具备对信息进行有效获取、评估、利用和交流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素养教育愈发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素养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2. 教育目标本教育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培养,使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素养能力:2.1 信息获取能力学生需要掌握有效获取信息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熟练使用各种查询工具和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数据库等。

2.2 信息评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对信息的评估能力,能够准确判断信息的可信度、准确性和适用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2.3 信息利用能力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能够整合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和支持决策。

2.4 信息交流能力学生需要具备信息交流的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媒体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能力。

3. 教育内容3.1 信息素养基础- 信息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信息时代的特点和挑战3.2 信息获取与评估- 图书馆利用技巧- 互联网搜索技巧- 信息评估的方法和标准- 避免虚假信息的判断和识别3.3 信息利用与交流- 信息整合和应用技巧- 信息解决问题和决策支持的方法- 信息表达和传递的技巧- 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和实践4. 教育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本教育计划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践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2 教学手段- 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如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来辅助教学。

- 提供优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 创设信息素养实践课程、信息素养竞赛等活动,提供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5. 教育评价与持续改进5.1 教育评价通过定期的考查和测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评价。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ppt

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培训ppt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
行。
信息道德规范
信息道德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公正公开、保护隐私。
网络礼仪
包括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不发表攻击、侮辱、谩骂等不良言论, 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等。
抵制不良信息
不浏览、不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赌博和 诈骗等违法活动。
密码安全与保护
密码类型
密码可分为对称密码(如AES) 和非对称密码(如RSA)。
密码强度
密码强度是衡量密码安全性的指 标,包括长度、复杂性、独特性
等。
密码管理
密码管理包括选择强密码、定期 更换密码、使用密码管理工具等

网络安全防护
防火墙
安全审计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用 于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通信。
06
信息素养教育与实践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传统课堂教育模式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原 理和方法。
线上教育模式
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模式,提供 灵活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混合教育模式
结合传统课堂和线上教育两种模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教育效 果。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不仅包括对信息技术的掌 握,还包括对信息的敏感度、判断力、处理能力和创新 力等方面的要求。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个体发展的必备能力之一 01 ,是个人在职业发展、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不断增加,信息传 02 播速度不断加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信息素养教育资源
教材与课程资源
开发针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教材和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网络课 程、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方案培训课件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方案培训课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本操作与技能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故障排查与维护
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各大组成部分,如 CPU、内存、硬盘、显卡等,及其各 自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教授学生如何排查计算机常见故障以 及如何进行日常维护,培养学生的计 算机维护能力。
计算机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图像 处理软件等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网络道德伦理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网络道德伦理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
网络道德伦理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伦理实践活动,如参与网络志愿服务、举报 网络不良行为等,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
THANKS
感谢观看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 教育方案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信息素养概述 •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 信息检索与利用能力培训 •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
目录
•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培养 •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及道德规范引导
01
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信息素养定义
指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具备有效获取、评价、利用、创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具备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意识等方 面的综合素质。
02
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制定
指导学生制定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网络行 为的规范等。
03
个人隐私保护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隐私保护实践 ,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 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等。
网络道德伦理观念树立和传播
网络道德伦理原则
阐述网络道德伦理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诚信待人、文明用语 等。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素养教育引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信息大潮中,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信息成为了一项十分关键的能力。

因此,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互联网时代,要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必须进行专门的培养和教育。

什么是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可定义为: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中获取、评估、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它强调的是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应该具备一系列的知识、技能和观念,以从信息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满足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异常容易,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恶意传播和不实报道层出不穷。

普通用户很难鉴别真假信息,导致可能产生错误判断和误导。

2. 信息的过载给人们带来焦虑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人们很难获取、整理和处理这么多的信息,很容易产生信息过载,导致焦虑和困惑。

3. 信息的学习和利用能力不足虽然互联网上信息丰富,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信息素养教育的欠缺导致人们在信息时代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不足。

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信息素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1. 培养正确的信息判断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信息来源、检验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等方式,提高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2. 提高信息的获取和整理能力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可以学会使用正确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库,了解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从而高效地获取和整理所需的信息。

3. 培养创新和创造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注重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强调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创新。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

4. 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素养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诈等风险层出不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中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研(沈阳师大 2015)
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图书馆基本形成了以信息检索 与利用相关课程、专题培训讲座以及新生入学教育 为主体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普遍拥有较好的教学 硬件与师资条件,整体上为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较 好地发挥了支撑作用。 ‒ 然而,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规模差异较大、水平 参差不齐,特别是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不能适 应新的信息环境和高校教育环境的变化需要,其内 容和模式都亟待突破与创新。
4.有效使用信息: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individually or as a member of a group, uses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o accomplish a specific purpose.
5.相关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信息素养
指包括信息的反思发现,理解信息如何生产与评价, 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合理参与学习社区的一组 综合能力。
超越“标准”:
‒ ‒ ‒
强调动态性、灵活性、个人成长和社区学习 认为信息素养将延伸学生学业中的学习范畴,并与其他学 术和社会学习目标相融合 强调融入学术研究,注重能力培养,促进学术交流

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标准 ‒ 清华图书馆、北航图书馆等单位研制、北京高校 图工委于2005 年发布《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 力指标体系》 ‒ 7个维度,19 个二级指标,61 个三级指标
指标1: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与力量 指标2: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指标3: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指标4: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指标5: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指标6: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 指标7:了解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经济问题,合法利用信息 11
1.识别信息需求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2.有效获取信息: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ccesses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13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15]14号

促进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指导和规范 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
第二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 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 建设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 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
1. recogniz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and determines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information needed. 2.finds needed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3.critically evaluates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eeking process. 4.manages information collected or generated.
7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2015)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 ‒ 替代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2000)
背景:信息环境变化 ‒ 站在高等教育变化、以及越来越复杂的信息生态环境角度 重新审视 ‒ 只有通过一套更丰富、更复杂的核心理念,信息素养作为 一项教育改革运动的潜力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 专门使用了“框架”( framework )一词,是一组基于互 相关联的核心概念的集合 ‒ 可供灵活选择实施 8
9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六个框架元素(frame)
1. 权威的构建性与情境性(Authority Is Constructed and Contextual)
2. 信息创建的过程性(Information Creation as a Process )
3. 信息拥有价值(Information Has Value)
23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学习目标 解决信息查询与获取的来源问题。

当前信息环境下,信息来源日趋多元化。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权威性与信息生产过程、生产者专业 水平、使用者知识水平和使用环境相关,信息源评价标准 并不是唯一的。 要求学生以辩证式、开放式的思维理解信息源评价标准, 根据具体问题,结合学科和使用环境,正确选取信息源, 在各类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
2017年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上海同济 2017.11.13
21
22
一.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信息素养能力
信息素养 是指以辩证式思维,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 和交流信息,促进学习、研究和创新的综合能力。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2. 信息的查询与获取 3. 信息的管理与利用 4. 信息利用的规范与安全 包含: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4. 探究式研究(Research as Inquiry)
5. 对话式学术研究(Scholarship as Conversation)
6. 战略探索式检索(Searching as Strategic Exploration)
信息素养的核心概念(阈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
10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2016.03.08沈阳师大 2016.04.19清华大学 2016.07.08同济大学
2016.09.13江苏大学
2016.12.09重庆大学
2016.11.04沈阳师大
19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贵阳
2017.10.27
20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信息素养教育:从标准到框架
——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邓 景 康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
2018.5.19 2018全国财经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讨会 天津财经大学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2.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 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3.尾声
2.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 的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国内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调研 翻译美国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框架(2015版)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12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教育部1984年发布开 设“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的通知 1985 、 1992 年 国 家 教委又相继发布“文 献检索课程”专门指 导文件
24

1. 信息源的认知与选取
Hale Waihona Puke 学习内容• 认识到当今各类信息(如纸质信息、数字信息、社交媒体 信息、科学数据等)产生途径、呈现形式(如数字、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交流方式(如开放获取、社交网 络等)的多元化。 • 认知不同来源信息的产生过程、特点与适用性。 • 结合不同来源信息的特点和问题需求,合理选择信息源。
3.批判性评估: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evaluates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critically and incorporates selected information into his or her knowledge base and value system.

16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美国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框架》翻译 由ACRL授权翻译 (清华大学,2015)
中文翻译稿发布在:

ACRL官方网站: /acrl/standards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6期 清华图书馆主页-公告消息
17
‒ ‒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5.applies prior and new information 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or create new understandings.
6. uses information with understanding and acknowledges cultural, ethical, economic, legal, and soci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information.

图工委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组成立起草小组

清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同济大学等6个图书馆 的一线教师

起草工作的总体思路
‒ ‒ ‒
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指导 以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为参考 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
18
2.起草《指导意见》思路与历程
5
1.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前期标准

英国国立及大学图书馆协会:信息素养七大支柱 ‒ SCOUNL: Seven Pillars of Info Literacy, 2011 ‒ 6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7个三级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