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画自己

合集下载

第八课《画自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八课《画自己》(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八课《画自己》(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自己的形象,包括面部特征、身体比例和服装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自我肖像的基本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肖像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我肖像的基本绘画技巧,包括面部特征、身体比例和服装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肖像画。

3. 培养学生对自己形象的认识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面部特征的描绘: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面部特征,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

2. 身体比例的掌握: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身体比例,使画面更加逼真和自然。

3. 服装的表现: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服装的质感和层次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自我肖像的示范作品、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我肖像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自我肖像的基本绘画技巧,包括面部特征、身体比例和服装等。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肖像画。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自我肖像的绘画练习。

5.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讲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1. 自我肖像的基本绘画技巧:面部特征、身体比例、服装等。

2.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肖像画。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肖像画。

2.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自我肖像的基本绘画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画自己)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  自画像(画自己)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3课自画像(画自己)▏人美版(北京)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概念,学会通过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来描绘自己。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欣赏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之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内容1. 自画像的定义和意义2. 观察和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征3. 学习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4. 展示和分享自画像作品5. 讨论和反思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技巧和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自画像作品。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时可能会出现不准确或夸张的情况。

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巧上的困难和挑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2. 镜子3. 自画像作品展示板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3. 技巧讲解:讲解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包括线条、色彩、比例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4. 绘画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自画像的创作。

5. 展示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自画像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6. 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讨论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

板书设计1. 自画像的概念和意义2. 观察和分析自己的面部特征3. 绘画自画像的技巧和方法4. 展示和分享自画像作品5. 讨论和反思自画像的意义和价值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再次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2. 鼓励学生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自画像作品,并写下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反思。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绘自己的面部特征,还提高了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自我认知能力。

(一年级美术)《画自己》美术教案修订

(一年级美术)《画自己》美术教案修订

课题:《画自己》(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8课)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创作人物画。

教材共两个版面,主要以图片和学生作品为主,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展示了不同的绘画材料和不同的表现方法。

本课属于看看,想想,画画的记忆画,凭借观察记忆作画,尊重学生主观感受,强调自由表现。

在美术课上,“看”是很重要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看”的升华,这节课老师要注重训练学生运用美术眼光捕捉和分析物象的外形特点。

学情分析:自画像的绘画色彩、构图、脸部特点的突出描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籍有较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启迪小朋友真情画我自己,表达自己。

通过这节课的画自己,说自己让学生认识自己并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一一学习细致的观察,大胆地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的脸。

提高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一一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的方法,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

培养学生抓住五官的特点并表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一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激发学生通过表现自己的脸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示范,学会观察自己脸部特征大胆地表现自己。

教学难点:抓住自己脸部特征和特点用夸张等方法大胆表现。

课前准备:教材、课件、镜子、人物自画像、勾线笔、画纸、粉彩笔或油画棒点?•直观比较,感知重点出示老师的自画像两张(比较)师:那一张自画像更好?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师总结:作画前要仔细观察镜中的自己,找到特点。

【板书:1观察镜中的自己】师:接下来我们该按怎样的步骤来画呢?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板书:2画脸形3画五官和头发4上颜色】•欣赏评论,突破难点欣赏课本范作,观察不同的表现方法。

小朋友为什么把自己画成这样?(边欣赏边分析表现形式)教师总结:夸张和生动的表情可以更加突出我们人物的特I1I O∕⅜⅜⅜°你想突出自己的哪个特点,你打算怎样画?你认为自己什么表情画起来最好看:(对镜子做表情欣赏,请儿位表情生动的同学上台表演)。

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画自己的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观察自己,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个体创作等形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b.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积极评价,注重鼓励性语言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课后拓展,提高素养:
a.布置一道画自己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鼓励学生参加美术社团或课外活动,拓宽艺术视野,提高美术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程开始时,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新课。首先,我会向学生们展示一幅名为“我们的大家庭”的画作,这幅画中包含了不同外貌特征和表情的孩子们。通过观察这幅画,引导学生关注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画自己》。
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激发他们对画自己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画自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表现自己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3.实践环节:
(1)学生自主练习画自己,教师巡回指导,提供个性化建议。
(2)小组合作,互相观察、讨论,完成一幅集体创作的画作。
课堂练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我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以下为课堂练习的具体安排:
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小组讨论的结果,独立完成一幅画自己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随时与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总结归纳
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具体内容包括: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

一年级画自己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画自己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一年级学生发展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通过绘画作品展示出来。

3.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细致性,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注意力。

教学资源:1. 画纸和彩色铅笔/蜡笔/水彩颜料。

2. 图片或实物作为绘画主题的参考。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绘画作品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画画,他们喜欢画什么。

主体活动:3. 介绍今天的绘画主题:“画自己”。

4. 向学生展示一些描绘自己的绘画作品,如画像或自画像。

5. 解释自画像的概念,鼓励学生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6. 提供学生一些绘画技巧,如如何画眼睛、鼻子、嘴巴等。

7. 让学生开始绘画自己的自画像,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8.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作品。

展示和讨论:9. 学生完成绘画后,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

10.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绘画中的细节和表达的意思。

11.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给予积极的反馈。

总结:12. 结束活动时,回顾学生在绘画中学到的技巧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13. 强调每个人的绘画作品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绘画自画像,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和风格。

15. 邀请学生在下一堂课上分享他们在家完成的作品。

注:教案中的步骤和资源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第8课 画自己(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8课 画自己(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第8课画自己(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自画像的基本构图和画法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3.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教学重点1.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表现力2.自画像构图和画法的教学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自画像构图和画法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自己认为最能代表自己的图形,可以是一个符号、一个标识、一副图画等等。

自画像构图要点1.把头部和脸部放在画面的正中央2.注意五官的比例和位置3.肩膀和身体的构图要考虑到整体平衡和形态美感自画像的画法1.在画布或画纸上画出头部和脸部的比例和线条2.继续画出五官的细节,需要注意五官间的距离和大小的比例关系3.最后补充身体的形态和细节,注意线条和颜色的搭配教学方法1.讲授知识,注重实践2.个别指导或集体讲解3.带着学生分析、欣赏和评价自画像作品教学建议1.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示例,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每位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3.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尊重每个人的创作选择和表现方式教学评价1.学生的画作和表现力2.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认知能力教学计划1.熟悉教学内容和要求(15分钟)2.自我认知练习(25分钟)3.讲解自画像构图的要点和画法(20分钟)4.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45分钟)5.学生作品展示和讲解(15分钟)6.总结和反馈(10分钟)资源准备1.纸、铅笔、颜料和画笔等绘画工具2.照片或书籍等画像素材3.学生自制的认知图形或标识等教学扩展1.进一步学习人物画的构图和画法2.探讨如何表现不同情感和状态的自画像3.制作多种风格和材料的自画像作品展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有机会练习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掌握自画像构图和画法的相关技巧,培养自我表现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艺术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启迪。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画自己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画自己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画自己教学内容:画自己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五官部位及面部结构,培养观察细节的能力;2、掌握基本的画人技巧,如描绘肢体比例,塑造面部特征等;3、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基本画人技巧及面部特征的描绘;2、难点:培养绘画技巧和创意。

教学准备:1、画纸、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2、教案、教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展示自画像作为话题,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学生们的想到自己。

2、讲授画人技巧(1)首先要确定画布的大小,根据画布大小,翻查人体比例,通过画图来掌握身体各部位的比例关系。

(2)其次,要掌握五官的位置、形状、大小、距离等关系。

(3)绘制脸部:先用橙色50度的铅笔画出面部骨架和五官的部位,再用红色、黄色等颜色加强点缀、表现表情特征。

(4)绘制头发:分清颜色的分界点,从更深的色调开始描绘,然后逐渐过渡到浅色的部分,使头发明暗分明。

3、实践操作(1)学生们依据老师的示范,开始绘画自己的肖像。

(2)老师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如何掌握人的比例、面部特征等技巧,以及如何用色彩来表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4、展示作品课堂时间大约为一小时左右。

结束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示创意和技巧。

教学总结:本节美术课以画自己的肖像为主题,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美的艺术,并通过查找人体比例,掌握绘画技巧和面部特征的描绘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和创意能力。

通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自己肖像的表现方式,在艺术中展现自我,培养观察能力和创作思维。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8. 画自己》教学设计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8. 画自己》教学设计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8. 画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形象,培养学生观察、表现、创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己外貌的自信,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画自己: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形象。

2. 画自己的表情: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表情,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

3. 画自己的动作: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动作,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动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表情和动作,使画面具有生动感和真实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与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形象,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观察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描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描绘自己的形象。

六、板书设计1. 画自己2. 课题要求:观察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用线条和色彩描绘自己的形象。

3. 绘画技巧: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4. 学生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学生按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观察和描绘自己的外貌、表情和动作。

2.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观察和描绘,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画自己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业类型:绘画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学生在假期中可能会画画,可能就没有拿过画笔。

因此,这节课的导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方式可以生动活泼,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

在表现方法上可适当作一些有关发型和五官的指导,最后让学生以观察和回忆为主,自由地表现自己。

这节课,我是从激趣、观察、探究、评说、描绘、欣赏入手进行教学的,旨在鼓励学生通过游戏找出同学的相貌特点;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过交流和表演进一步感受人物表情变化规律;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自画像的表现手法;通过自我表现体会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隐性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启发学生观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进行
表现,教学时要注意观察方法的引导,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自画像感兴趣?能否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和表情?
2,能否通过镜子观察并说出自己的脸部特征,能比较别人脸部的不同之处。

3,作品的构图是否基本合理?表现是否肯定、自信和流畅,较少或没有反复涂
改的现象?
4,能否参与同学间的相互观察和交流,倾听别人对自己相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画,并发表对别人作品的看法。

教学具准备:教师:大画纸、课件。

学生:小镜子、彩色水笔、油画棒。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猜猜我是谁?”
课前请几位学生用硬纸遮住脸部,由老师带领依次进入教室。

请学生猜猜他们是谁?你凭什么判断得这么准?(身材、个头、衣服……) 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心情轻松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发表质疑
1,请表演的学生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的头发有何不同之处?(长短、发型、颜色……)
2,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仔细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点。

(大小、形态、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个人鼻、嘴的特点。

(长短、大小、肥瘦、形态……)
4,比较脸型。

(胖、瘦、长、短、方、圆……)
5,请学生谈谈:刚才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谁的特征最明显?为什么?
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象的特征。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让学生分段、分步寻找脸部特征,符合儿童注意力的广度与深度发展的规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

(发型、五官、脸型……)
2,说一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喜、怒、哀、乐时的五官变化)
3,演一演:请几位特征明显的学生上台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通过看、说、演进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及人物表情的无穷变化。

四、感受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