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试讲王敏超2017.7,30
小学音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火车开啦白云》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火车开啦白云》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火车开啦白云》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重点难点
1、用唱名演唱《白云》歌谱。
2、了解并掌握弱起节奏。
2教学过程
2.1第一学时
2.1.1教学目标
1、感受火车的音乐形象,体验创造的快乐。
2、能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让每一名学生充分参与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
2.1.2学时重点
1、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音乐游戏、自信大胆的参与音乐表演。
2.1.3学时难点
1、节奏xx x ︱x - ︱
2、游戏中的身体协调及合作。
2.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感受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从感受入手,导出本课课题。
通过听音乐培养学生听的习惯,从音乐中感受音乐形象。
)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你感受一下音乐描写的是什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火车) 2、出示火车图片(幻灯片) 3、请学生描述火车的样子。
活动2【讲授】二、创编节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引导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创编火车开了的节奏,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思维。
同时让学生了解节奏在生活
中的用途。
渗透节奏,把三种节奏型连接起来。
)
1、师:你们坐过火车吗?(坐过)那你们体验或观察过火车的启动过程吗?请你们想一想,火车。
2017上半年幼儿音乐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好娃娃》

2017上半年幼⼉⾳乐教师资格⾯试真题《好娃娃》 店铺教师资格考试栏⽬为⼤家分享“2017上半年幼⼉⾳乐教师资格⾯试真题《好娃娃》”,希望对考⽣能有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站的更新。
这⾸歌曲是艺术领域中的⾳乐活动,从内容上来看:1.曲式结构:歌曲为两段体,民族调式。
2.⾳域:旋律在五度内浮动。
3.节奏:2/4拍,包括:四分⾳符、⼋分⾳符。
4.速度:轻快、活泼,⽓⼝处明显。
综上所述:这⾸歌曲适合于中班幼⼉演唱。
既考查考⽣组织教学的能⼒⼜考查考⽣的弹奏技能。
歌曲《好娃娃》描绘了乖巧的“好娃娃”陪爷爷边⾛边聊的幸福画⾯,反映出“好娃娃”对爷爷的⼀⽚孝⼼。
2.弹唱建议 (1)弹:歌曲为C调,民族调式,⾳域不⼴,节奏简单,但歌曲旋律有模仿也有对⽐,因此在对⽐处易错,备课是可适当标记,以免出错;歌曲建议⽤半分解和弦伴奏,以表现欢快的节奏特点。
(2)唱:演唱前可⽤琴弹出歌曲中的第⼀个⾳,以最快适应歌曲中C调的⾳准,避免⼈声和琴声不统⼀;注重⾼低声区的转换。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乐活动:《好娃娃》 ⼀、活动⽬标 1.认知⽬标: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知道好孩⼦应该孝敬⽼⼈。
2.技能⽬标:学习⽤亲切甜美的声⾳演唱歌曲,⽤不同的动作进⾏表演。
3.情感⽬标:体验尊敬长辈,关⼼他⼈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通过歌曲表达⾃⼰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
2.活动难点:⼤胆尝试歌曲表演,学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录⾳机、磁带、钢琴、教学挂图、节奏图谱、⼈物头饰。
2.经验准备:幼⼉学过《好妈妈》⼉歌,并感受过⼉歌中浓浓的母⼦情。
四、活动过程 (⼀)活动导⼊ 1.复习歌曲《好妈妈》,幼⼉分⾓⾊表演,感受歌曲情绪 师:“每个⼩朋友都找⼀个⾃⼰的好朋友,⼀个做妈妈,⼀个做宝宝,我们⼀起来表演《好妈妈》吧!” 2.出⽰挂图,引出活动主题 师:“⼩朋友,你们家⾥除了有好妈妈,还有谁呢?看⼀看图⽚中的⼈是谁?” 师:“爷爷、奶奶年纪⼤了,我们怎样来关⼼⾃⼰的爷爷奶奶呢?⼀起来听⼀听,歌曲中的娃娃是怎么做的吧!” (⼆)活动展开 1.教师范唱歌曲,幼⼉理解歌词 教师将歌曲中相应图⽚按顺序贴在⿊板上,幼⼉根据图⽚内容记忆歌词,教师提炼幼⼉的回答编成歌词。
小学音乐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1童年《演唱 摇啊摇》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1童年《演唱摇啊摇》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强弱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能听辨音的强弱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节奏掌握还不太好,对于歌曲的学唱部分表现的积极主动,本课我应加强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和对动作的编创能力,多示范多鼓励。
3重点难点1、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歌唱情绪,对力度的把握以及八六拍的强弱的处理。
2、最后一句的反复处理,能区分出最后一句与第一句的音调区别。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摇啊摇一、发声练习,用“lu”唱指定旋律,要求姿势正确、呼吸均匀、唱得平稳、声音连贯自然二:新课学习:1、导入:聆听《摇啊摇》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2、同学们在家爸爸妈妈是怎样叫你的呢?想一想小时候都玩过什么游戏?想一想小时候都学过哪些童谣呢?3、出示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划船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美好意境。
4、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LU哼唱。
6、节奏练习:小手拍一拍。
7、再次聆听,带着节奏做律动,感受强弱拍。
8、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速度有什么不同?歌曲甜美温柔,速度为中速。
9、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1)教师带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模唱,合唱,轮换进行)。
3)教师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学生模仿,鼓励学生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边聆听表演。
10、学生带动作练习表演1)教师指明同学上台表演,并加以鼓励。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一单元欣赏《把我的奶名儿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一单元欣赏《把我的奶名儿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第一单元欣赏《把我的奶名儿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通过合唱的学习和体验感受各声部特点
(二)让学生上完这节课后重视歌唱中聆听、乐句、气息、意境的重要作用
(三)了解歌唱与唱歌的区别,学会怎样练习才能唱好一首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合唱与独唱在学生理解看来都是唱,认为有好嗓子就能唱好歌,在更多时候他们愿意独唱,而听到合唱就敬而远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体验到合唱的乐趣及合唱歌曲本身的美感,更不知
道合唱的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独唱质量。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视听练等手段与方法进行不断地体验,使学生逐步明白歌怎样练可以唱得好听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每次体验作品后对歌唱方法的梳理,鼓励学生多练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通过视听练等手段与方法进行不断地体验,使学生逐步明白歌怎样练可以唱得好听
4.1.1学时难点
引导学生每次体验作品后对歌唱方法的梳理,鼓励学生多练习。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粤教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名师授课教案】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新诗的节奏、用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学会从诗歌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通过掌握诗歌的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
4.体会作者爱国思乡念亲之情。
2学情分析乡镇初中学生普遍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不深。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欣赏本诗的音乐美。
【教学难点】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4教学过程新设计一、激趣导入【板书完成题目作者】师:一首歌它通过特色的歌词和独有的曲调,传递一份情愫,象征一份记忆,甚至代表一个时代。
同学们,有没有那么一首歌,对你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学生回答】师:同学们所选的歌曲都是时下流行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接下来老师播放一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是很特别的歌曲。
播放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师: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本是刘半农先生于1920年在伦敦时写的一首白话诗,后由赵元任先生将此诗谱曲,在30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广泛流行。
关于《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还有一则有趣的传说。
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她的回忆录《杂记赵家》中有一段叙述。
1930年前后,杨步伟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任教,她的那些女学生们非常爱唱《教我如何不想她》,后来歌词作者刘半农奉命接掌该学院,刘半农穿了一件中式的蓝布棉袍子来到学校,女学生们偷偷议论:“原先听说刘半农是一个很风雅的文人,怎么会是一个土老头。
”杨步伟听到了,就告诉这些女学生:“你们一天到晚都在唱他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就是那个他呀。
”女学生哄了起来说:“这个人不像么。
”还有的说:“这首歌不是你家赵先生写的吗?”杨步伟说:“曲是赵先生所谱,但歌词是他写的呀。
”后来刘半农知道了这件事,为此而打油四句: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赵元任在这首歌里,以十分娴熟的技巧安排了转调,用西洋作曲方法,传递中国味的旋律。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抓妈荷 采莲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唱:抓妈荷采莲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采莲谣,能用优美的声音表现采莲时的欢快心情。
2、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采莲谣》是一首描写水乡儿童生活小景的作品,歌曲通过对荷叶、荷花、蜻蜓、鸳鸯、红鲤鱼的生动描述。
既体现了夏日荷乡的美丽与宁静,又活灵活现地展示了荷乡儿童生活活泼的性格,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清新的乡村气息。
3重点难点1、能唱好歌曲中跳音节奏2、音准的把握3 认识音乐记号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一、谈话导入1、师:1自古就有文人墨客用诗词歌赋来赞美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同学们,在你的记忆中,你知道哪些古诗是描写江南水乡美景的?师:2现在呢,又有许多歌曲是表现江南水乡的,你了解吗?2、师:老师也有两幅图片想给你们看看(出示荷塘、荷花),看到这两幅图,老师想到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江南水乡,家家户户都种荷花,夏天,美丽的荷花渐渐凋谢,露出莲蓬,人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划船来到荷塘里,边采摘莲蓬边哼唱歌谣,好,让我们闭上双眼睛静静地欣赏这首歌谣(师范唱)3、师:好听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水乡荷塘,品味充满童趣的《采莲谣》。
2【活动】新歌教学二、新歌教学1、出示歌谱表师:《采莲谣》是一首合唱歌曲,有两个声部,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
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四二拍的强弱规律你还记得吗?你可以用动作或手势来表现它的强弱规律吗?2、同学跟老师做划船的动作,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随着音乐动一动,(做划船动作,初听歌曲)3、师:那我们坐着船荡漾在湖心,现在一起用“lu”来轻轻地哼唱歌曲?(再听歌曲)4、师:你在哼唱时,有没有发现,“▼”个记号,你认识吗?师:怎么唱呢?(生答)5、生按节奏读歌词①师指导读②跟琴唱6、师介绍歌曲中衬词的作用,给整首歌曲增添了活泼的童趣。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演唱:☆青春舞曲》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演唱:☆青春舞曲》优质课公
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能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培养节奏感和简单的舞蹈创编能力,从中体验新疆音乐的歌舞性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青春舞曲》,能够对我国新疆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并从中体会到青春如小鸟一般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2教学重点
1、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自信的演唱《青春舞曲》;
2、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进行歌唱及舞蹈表演。
3重点难点
能够用器乐的形式为《青春舞曲》配伴奏,并进行歌唱及舞蹈表演。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孕育了风格各异的音乐文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
(观看课件,从土特产、小吃、服饰、乐器、民族信仰五方面了解新疆。
)
2【讲授】学唱新歌
1、听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现在我们一起听赏这首歌。
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各有什么特点?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青春舞曲》,学生听完后讨论、回答)。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6两岸情深《聆听丢丢铜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6两岸情深《聆听丢丢铜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6两岸情深《聆听丢丢铜仔》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听出乐曲《丢丢铜仔》的主奏乐器二胡,说出1、2段旋律各自的特点及不同情绪。
2、聆听乐曲《阿里山的姑娘》,自选乐器并设计节奏为1伴奏,表现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背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随音乐边唱边跳,体验歌曲情绪。
3、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半屏山》,并和同学合作,用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
4、能按编创节奏要求做练习,能在教师琴声带领下做视唱练习。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二、三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在本学期,学生将巩固并自己应用曾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学期学习的知识又为今后几年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优美自然的歌声演唱歌曲《半屏山》《阿里山的姑娘》,体验歌曲的情绪。
难点:能按编创节奏要求做练习,能在教师带领下跟琴声做视唱练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感受台湾、大陆的两岸情深。
2、能准确的演唱乐曲第一乐段旋律并加歌词演唱。
3、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及其音色,能描述乐曲各乐段的旋律特点。
4.1.2学时重点
能准确的演唱乐曲第一乐段的旋律并加歌词演唱。
能描述乐曲各乐段的旋律特点。
4.1.3学时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试讲
出题方向
1. 音乐教师面试考试题型汇总
欣赏类、歌唱表演类、乐器类、情景剧类、音乐编创类、音乐活动类、音乐家故事类、
音乐理论类。
2. 小学音乐教师面试考试常见题型
歌唱表演类、欣赏类、乐器类。
3. 中学音乐教师面试考试常见题型
歌唱表演类、欣赏类、音乐理论类。
试讲模板
1. 课堂开场篇
(1)进门问好
大家好,我是 X 号考生,
(2)开始上课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请坐)。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听一段音乐。
(“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等形式引出讲课主题)。
(3)课程导入
A. 播放音乐,直接导入
B. 讲述与音乐主题有关的故事
讲述一段与本节课所讲音乐或作曲家相关的故事,可以是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音乐创作时作曲家发生的故事,作曲家的生辰背景等等。
C. 朗诵一段与音乐意境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这个方法在音乐鉴赏课中经常用到。
旨在通过与所要讲述的音乐意境相符的诗歌或散文表达,让学生通过诗歌或散文,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深刻内涵。
D. 问题导入法也称提问式导入
通过问同学们相关的问题,引出课程主题。
如:你们有听过这首乐曲吗?有去过歌曲里面唱到的地方吗?等等。
E. 悬念导入法
有些歌曲的歌词是以叙事的手法呈现的,可以先在课前留个疑问,课堂上慢慢揭秘。
F. 播放相关电影(电影情节、电影音乐)、纪录片等形式导入
开场 + 导入≈ 2 分钟
2. 课程主题篇
(1)教唱、教奏(乐器)课程
A. 示范演唱、演奏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唱 XX 歌曲,现在,老师先为大家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好,或者先播放一段授课音乐的音频等。
B. 分小节、分段讲解
这里切忌避免专业术语,要把深奥的乐理知识,尽量讲得通俗易懂。
C. 设置提问,邀请学生进行试唱或试奏
不用一下子唱那么多,不真实,可以一句句地来,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唱,营造鲜活逼真的音乐课堂。
提问学生时,切记分情况:
a. 学生演唱(奏)正确时,嗯,很好啊,短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唱得那么好,非常棒!
请坐。
b. 学生演唱(奏)得不太熟练时,非常好啊,唱的不错,但是中间还有一些小问题,
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再次针对个别小节为学生做示范。
请同学站起来演唱(奏)时,如何称呼学生:
提问学生定语分类(可以不用称呼学生名字)
a. 衣服颜色:穿红色衣服的同学。
b. 课堂表现:刚才演唱得最投入、声音最大的那位同学。
c. 地理位置: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位同学。
d. 学生职位:文艺委员、班长等。
D. 设置互动
可设置领唱、轮唱、重唱、齐唱、男女生分开唱、对唱或问答唱、分组唱等形式。
提问互动 4-6 次 , 课堂主题≈ 6 分钟。
(2)音乐鉴赏类课程
A. 介绍该课程要鉴赏的音乐主题,音乐元素。
B. 播放音乐,或者教师课堂现场演奏和演唱。
C. 介绍音乐所属流派、音乐风格、以及曲式结构等内容。
D. 欣赏与此音乐相关类型的乐曲或歌曲;或同一作曲家,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对比教学法)。
E. 拓展与讲授课程相关的一些音乐文化、戏剧、舞蹈等姊妹学科的延伸(可有
可无)。
课堂主题≈ 6 分钟
3. 课程总结篇
(1)通过所学歌曲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2)通过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一起回忆。
课堂小结≈ 1 分钟
4. 课堂首尾篇
(1)作业布置
演唱作业、实践观察作业、课外搜集资料作业、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作业。
(2)结束下课
同学们,这节课咱们先上到这儿,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希望下节课继续保持!好,同学们,下课!
作业布置 + 课堂首尾≈ 1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