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研活动记录说课讲解
综合活动主题实践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次综合活动主题实践课选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材,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实践操作等。
本节课的主题为“环保创意制作”,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环保产品,提高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动手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掌握基本的环保创意制作方法,如废旧物品的再利用、环保材料的制作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和热爱,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成为环保小卫士。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环保创意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 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环保产品制作。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性的再利用。
- 在制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团队协作,提高效率。
四、说教法学法1. 教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
2. 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组环保主题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环保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保创意制作。
(二)新课讲授1. 环保知识普及:- 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介绍一些常见的环保材料和废旧物品的再利用方法。
2. 创意制作方法讲解:- 分享一些环保创意制作的案例,如环保袋、环保玩具等。
- 讲解创意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3. 实践操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环保创意制作项目。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_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于近日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将活动情况记录如下。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
2.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进行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活动过程1. 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法。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和意义(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方式2.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以下为部分实践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企业、社区、农村等,了解社会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
(3)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综合实践课优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自然,探索科学——综合实践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走进自然,探索科学》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一课。
本节课旨在通过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学生们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本节课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发现其中的科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分享、合作。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
2.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大自然中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观察到了哪些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二)活动一:观察自然现象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观察。
教研说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教研说课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各学科优秀教师进行说课展示,旨在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三、活动内容1. 说课内容:本次说课活动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体育、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
2. 说课流程:每位教师按照“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的顺序进行说课。
3. 评委点评:活动结束后,评委对每位教师的说课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教研组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教研说课活动的重要性,并对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2. 说课展示(1)语文组:教师A以《离骚》为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如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数学组:教师B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3)英语组:教师C以《My Home》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情景教学、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物理组:教师D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讲解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5)化学组:教师E以《物质的分类》为例,介绍了如何运用实验、观察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类知识。
(6)生物组:教师F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例,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综合学科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提升综合学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活动参与人员:全体综合学科教师五、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主题讲座3. 分组讨论4. 经验分享5. 总结发言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综合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随后,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综合学科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
2. 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资深综合学科教师主讲,主题为“综合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学科的特点与地位(2)综合学科教学目标的制定(3)综合学科教学方法的运用(4)综合学科教学评价的改革讲座中,主讲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使在座的教师受益匪浅。
3. 分组讨论在讲座结束后,全体综合学科教师分为三个小组,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讨论:(1)如何提高综合学科课堂效率?(2)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3)如何加强综合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各小组分别形成了共识,并选派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
4. 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三位优秀综合学科教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他们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5. 总结发言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教师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他希望全体综合学科教师能够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综合学科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2. 教师们掌握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综合实践说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走进社区”主题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目标,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走进社区”,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增强社区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说学情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有限,但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他们对社区的认识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发现社区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社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学会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方法;- 能够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和成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社区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社区基本构成和功能的了解;- 实践方法和技能的掌握。
2. 教学难点:- 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社区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社区有什么了解?你们想了解社区的哪些方面?2. 主题活动-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调查主题,如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等;- 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调查对象等;- 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小组分享调查成果,交流心得体会。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精选

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精选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探索自然奥秘——走进森林生态系统”。
接下来,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方法、活动过程以及活动评价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孩子们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对自然的认知也变得十分有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我们设计了这次以“走进森林生态系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还在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
掌握一些常见的森林动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调查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2、活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完成复杂的实践任务。
四、活动方法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实地考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小组合作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1、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走进森林,让他们亲身感受森林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2、实验法在森林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测量土壤湿度、温度等,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规律。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解说(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程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本篇将为您详细解说一次富有创意的综合实践课程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展示能力。
三、活动内容本次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前期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寻找身边的创新点;2. 成立活动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3. 制定活动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4. 准备活动物资:根据活动计划,准备所需的物资,如实验器材、制作材料等。
(二)活动实施1. 探索阶段:学生根据活动计划,进行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寻找身边的创新点;2. 创新阶段: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对探索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解决方案;3. 实践阶段: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制作出创新作品;4.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活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活动总结1. 学生反思: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反思自己在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表现;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3. 活动评价:对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活动效果、学生参与度、创新程度等。
四、活动特色1. 主题鲜明: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创新现象,激发创新意识;2. 活动形式多样:结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制作创新作品等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3. 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4.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录
常丁丁
教
研
内
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筷子的学问》
一、主题生成背景
筷子,是我们一日四餐离不开的用餐工具,浸润着中华古国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吃饭、祝福、禁忌都和筷子有关系,甚至有不少外国人称筷子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筷子已经不单作为一种就餐工具,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代表着一种文明气息。“筷子”虽说普通,又司空见惯,可我们农村的孩子对它却了解甚少,只知道它是一种餐具,对筷子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我想,结合我校实践课程主题礼仪教育,通过“筷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调查研究,能够深入了解它所包含的各种学问,知道一次性筷子对健康对环境的危害。用筷子引申出我国的礼仪文化,这样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树立环保的意识,同时增强学生礼仪方面的修养,让学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也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所以我选择了《筷子的学问》这一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引导孩子们走进筷子的世界,了解筷子的学问。
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感兴趣1—3个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汇总出全班感兴趣的问题若干。
4、筛选问题:同学们感兴趣,且通过调查、研究能够解决。
5、分组讨论,确定本组下一步活动的小课题。
四、确定研究方法。
曹妃甸区第一实验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议题
集体备课
地点
四年级组
时间
第六艳
(五一前)
↓
走进春天、感受变化
↓
汇报感受
↓
展示与评价
春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快乐的春天》短片。
问:短片描述了什么?
2、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春天?
二、思维拓展
1、关于“春天”你还知道什么?
2、关于“春天”你还有哪些问题?
3、学生靠已有的知识解决一部分问题。
四、精选小课题
1、把问题写在纸上。
曹妃甸区第一实验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议题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地点
四年级组
时间
第二周
与会人员
综合教师
主持
孙凤杰
记录
丁晓艳
教
研
内
容
怎样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实践、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并在活动过程中与学生一同成长。所以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在知识、技能及实践等方面都应有更高的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实践经验较少,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对落实课本课程,提高活动课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指导中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去寻找资料,动手实践,获取知识。
教师还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和组织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经验,而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一切都要靠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条件,引导学生选择或提出课题,并且能合理的制定活动方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规划和设计能力,又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组织指导好学生活动,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在开展活动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关于筷子都知道些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进行筷子的研究你喜欢吗?通过回收统计学生多数对筷子的研究充满兴趣,这样从学生考虑也坚定了我主题的选择。
曹妃甸区第一实验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议题
活动主题:
快乐的春天
地点
四年级组
时间
第四周
与会人员
综合教师
主持
李洁
记录
孙凤杰
教
研
内
容
活动主题:快乐的春天
活动预设:
↗以前是怎样感受春天的?
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现在春天来了吗?
(开学时)↘你想去哪里寻找春天?
↓
走出课堂寻找春天
↓
汇报感受、发现问题
↓
认识春天
↓
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在变化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
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学生的探究活动可以是多种结论,也可能是没有结论的。《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由于动物的种类繁多,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和汇报就是杂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个动物的资料,这个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学生归到了哪类?同一个动物学生找到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的,这就让学生自己讨论、研究,甚至可以自己为这种保护方法起个名字。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还可以向纵深方向不断延伸和扩展,甚至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所以在有些课堂的作品展示中,我让学生自由介绍,想介绍给谁就介绍给谁。如《插花》一课,学生可以拿着自己做的插花向教室中的任何人进行展示,并进行介绍,每一位同学都能张开口,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获得的体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爱上这门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